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地书----管季超复《语文报》-----李德捷先生【德捷先生登陆之后,才可看图片】

[复制链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6:32:2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萧萧马一匹
马萧萧(17岁作)
    
风,吹来了
青草稀疏的野地里飞沙走石
雨,久违了
歌喉太瘦的河面上渔歌搁浅

是鹰,就该去高空
背诵陌生的蔚蓝色词语
是船,就该向岁月
输送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光明

我扬起弄不好就会骨折的蹄
去敲打石之鼓敲打山之鼓敲打世界之鼓
世界也挥舞着风之鞭雨之锤

敲打我亦软亦硬的心之鼓
自从我被痛苦地钉上了铁掌
那横切梦境的地平线注定携我远奔
那青山那烟囱那畏缩的小兔子注定逆我而跑

听!风萧萧雨萧萧落木萧萧我也在萧萧呵
我愿我每一声嘶鸣都是一滴

能穿过石头的水珠一滴能融化太阳的水珠
什么时候,火星,敲出来啦

敲出了火星我将烤干雨云我将点燃湿柴我将烧尽废书
尽管我背上还会负鞍
尽管我肩上还会加轭
尽管我笔直的目光
也许是仅仅自己明了的密码
尽管我奔倒成一尊雕像了
时同伴正在草滩上吃得体壮膘肥


而徐悲鸿一千次临摹我的形象但一次也不会成功
随便我哪一根鬓毛都把他引入一条无法驾驭的小路


                                   1987年作于湖南隆回二中



==管季超注:印象中,马萧萧此诗发于当年的《语文报》。我在班上给学生朗诵这首诗,自己也被少年豪气所感染。






原文地址:马萧萧:如今,还能有哪位诗人能像我一样遇到这样的贵人作者:马萧萧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周玉清先生,是我1989年特招入伍的推荐人,是我马萧萧的贵人、恩人。
   1988年,当时与我素昧平生的他,是家乡邵阳市委的常委、宣传部长,他在一个文学笔会上做指示时,从一直扶持我文学创作的家乡作家罗长江、鲁之洛那里得知我的情况后,便热情地为我这位无法通过高考的“中国十大校园诗人”的上大学问题奔走呼号,促成邵阳市委给湖南省委发去“关于破格特批录取马萧萧”的快报,并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正的批示。1989年他又通过有关渠道,将我向徐兴将军推荐,使我被特招入伍。
  登车北上的那个夜晚,我按我父母的意思跑去给他致谢:一条八元的烟、一小袋一元六角的水果,烟他死活不收,水果是我匆忙跑出他家时硬放到客厅的。当时的市委副秘书长赵龙安,亲自带车把我送到火车站、亲自排队给我买好车票并送上火车,还送给我一袋雪峰蜜橘供途中解渴。我就这么含泪提着那袋比什么都甜的蜜橘,离开家乡远赴大西北开始了自己虽然艰辛但却始终甜蜜的军旅生活。
  在西北军旅,尊敬的徐兴将军及其夫人,一如父母般为我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此以后我会有专文记叙,先不多言。我入伍后不久,周先生被选调到北京,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等职,他和赵副秘书长都曾给我打过十几个电话并在百忙之中给我写过一二十封言词恳切的长信,苦口婆心解决我的思想问题,督促我健康成长。2005年,周先生来兰州视察工作时我们曾有过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促膝夜谈,这也是我入伍二十年来,我唯一一次与他相见,此前我好几次去北京出差、开会,要么恰逢他处理重要事务,实在抽不出时间,要么恰逢他在外地视察或出国考察,都未能见上。唉,如今社会,哪位诗人想要像我一样遇他们这样的贵人,恐怕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和殷殷教导,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他一篇感人泪下的散文《让父亲的坟墓向北方》,是他百忙中应家乡“隆回人网”之邀撰写的近作:1992年底他惊闻父亲去世,当时已是中央办公厅局级干部的他,竟然觉得“坐飞机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他“从北京坐火车、转汽车、再步行,日夜兼程赶到老家时,已是父亲辞世三天后的凌晨”!令我感佩,令我汗颜。
    大恩不言谢。我感激命运的垂青,生活中虽有居多心酸与无奈,但每每想起自己的这些恩人,心便暖起来,身体里一盏始终不灭的神灯,照耀我前行!我也多么希望,如今还能有哪怕那么一个、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当然最好是更多个“贵人”,能切实关注一下广大诗人,尤其是关心一下诗坛的那些“弱势群体”,关心茫茫尘世中那些逆世俗之风真纯而行而舞者的酸咸苦辣!







====管季超再注:当年,《语文报》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力超过中央电视台。
                            《语文报》评选的【中学生十大诗人】,堪比今之【超女】【快男】。
                          本地大悟县中学生徐润,与马萧萧一起被评为【十大诗人】之一。惜乎高考落榜,在原孝感地区文联《槐荫文学》内刊当【打工编辑】。我的高中同桌王林其时在该刊。于是,也认识了徐润,在一起玩过。

         不知,徐润今在何处???
          不知,当年在《语文报》上起步的【文学青年】,今在何方???
36#
发表于 2011-11-21 09:15:52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江苏

http://zml2712.5d6d.com/forum-342-1.html
陕西

http://www.zgsd.cc/shudao.php
安徽

http://www.jxshufa.com/
江西
http://xnjyw.5d6d.com/forum-177-1.html
孝感


德捷先生:

      上列五家网站站长均为季超好友。五网均与《教师之友网》友链。
       假如有必要,君可拟一文字,我再帮你约些【书家】来写。

      我意还是以请【书法好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来写,最为相宜。

                                                                      季超





我友黄文泉:
http://www.whggyx.com/Soft/ShowSoft.asp?SoftID=4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5#
发表于 2011-11-21 09:11:08 | 只看该作者
管老师:
    “广告词设计”一稿就是为宣传本报而用,寇学臣老师,荆霄鹏老师等许多作者都为我们写过,您不必谦虚,横竖各写一幅就可,谢谢。
     系列稿请抓紧,马上到发稿时间了。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4#
发表于 2011-11-21 09:04:57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太原


德捷先生:

      记得所托。

      缓一二日发稿来。

      ----【广告词】尚未写。

      作何用途??

      另约有他人吗??

      若以【书家】或【名师】标准取稿,季超均不够格。

      若欲用【书家】字,季超可代约。http://xnjyw.5d6d.com/thread-27406-1-5.html

      若欲用【名师】字,北京章熊、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0774&extra=刘国正及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先生最为相宜。
      与黄先生有过书信往还。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18748&extra=&page=1
      我友黄文泉【荆州】、http://xnjyw.5d6d.com/thread-18231-1-1.html朱勇方【绍兴】http://xnjyw.5d6d.com/thread-532-1-1.html也是在全国书法教师中享大名者。
                                                                   季超于武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发表于 2011-11-18 16:16:20 | 只看该作者
管老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7e9720100wr6k.html
       好.
        这些天又在外边参加活动吧,等着您的赐稿啊。
                                                                     李德捷



原文地址:推荐十个很实用的在线书法篆刻字典作者:一日之迹
1.汉典http://www.zdic.net/
2.大篆字体查询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
3.说文解字查询 http://www.gg-art.com/imgbook/index.php?bookid=53&columns=&stroke=2
4.快典书法字典查询 http://sf.kdd.cc/
5.小篆字体查询 http://www.youmade.com/shufa
6.在线书法大师 http://shufa.ssjjss.com/
7.9610书法字典 http://9610.com/zidian/index.htm
8.国墨书法字典 http://www.guomo.com/
9.文字源流浅析 http://www.gg-art.com/imgbook/index.php?bookid=60
10.在线康熙字典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23/PWPWKOCQPWUYMEPWXV.shtml


在键盘文化流行、提笔忘字的今天,汉字书法艺术传承面临断代危险
——书法基础教育该如何普及
(《中国教育报》20101222日第二版)

   
    文字书写曾经是中国人记事、交流的重要工具,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在键盘文化流行、提笔忘字的今天,书法这门“国粹”如何发扬光大?近日,在由中国美术学院牵头举办的“2010年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上,来自全国各高校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大学的从事书法教育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讨论当前书法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大声疾呼:普及书法基础教育刻不容缓!

    中小学书法教育日趋薄弱

    近年来,全社会“书法热”持续升温,各级书法组织会员更是高达百万之众,全国各高校也竞相创办书法专业。据中国美院书法系对全国书法教育现状所做的不完全统计,自1963年中国美院创办全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拉开高等书法教育序幕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开展书法教育的高等院校已有120余所之多,学历层次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

    然而,书法真的“热”了吗?据了解,在中国,除了专业院校学生外,目前书法学习者主要集中于老幼两端:老年大学等团体和部分在父母安排下参加书法培训班的青少年,书法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论坛上,专家们都表示,书法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书法教育需要进入中小学课堂。书法教育是提高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同时也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认。正如中国美院书法系主任祝遂之所说,“如今的文艺事业并不仅仅单纯是为了提高文化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为时代进步、社会繁荣服务”。

    据了解,目前全国虽有部分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但在小学开设的课程中,教师授课普遍以硬笔书法为主,只是配合学生的识字练习,难以长期坚持;中学更是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放弃了书法教学,书法教育几成空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对书法教育的热衷。随着中国的世界性影响加大,中国书法正日益成为欧美等国欣赏的对象。在美国,正式开设中国书法课程的大学约有20多所,都不同程度受到学校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将书法教学和中文等课程“捆绑教学”,更普遍得到学生的青睐,书法课已成为他们了解东方文化的启蒙课程;而邻国日本,人口不到1.3亿,却有3000多万人在学书法,平均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热衷于此。日本书法本科毕业生要当中小学书法老师之前,除了拿到本科毕业证之外,还必须重新考专门的证书。

书法专业毕业生缺乏用武之地

正是因为书法基础教育的薄弱,我国书法高等教育开始面临人才基础薄弱的困扰,另一方面,书法高端人才也经历着现实的尴尬,因为高等书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用武之地”。在全国各高校每年招收的约1500人书法本科生中,多数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困境,不少人改行做了文秘、行政助理等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邱世鸿认为,如果书法能够进入中小学课堂,势必需要大批中小学书法教师,书法人才的培养才有去向,书法教育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祝遂之回忆说,中国美院创办了最早的书法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自己就是全国第一批书法专业研究生中的一个。学完书法专业后,不仅有全面的文化修养,同时还能写一手好字,就业方向其实是很宽的。“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国务院都来我们这个专业招人,当时的5名学生包括王冬龄、陈振濂、朱关田和邱振中,如今都已全部成为国内书法界的名家。”

西安交通大学的杨锁强认为:“现阶段高等书法艺术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去搞书法艺术教育,但就业缺口没有几年就会补齐,以后怎么办?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或许能为书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书法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

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当代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消减。一位70后家长告诉记者:“我们上小学的时候都有书法课,在持续的书法练习中知道了起承转合的道理。然而,我的孩子现在的小学教育基本都没有书法课,无法体会到学习书法的快乐,更不用说体会传统文化的意韵了。”

其实,这不仅仅是书法,更是国学的衰微。如今的现状是,很多报考书法、国画等艺术类的学生基本上是文化课不好而来学习艺术类的,其实艺术学科对人才的文化素养要求应是更苛刻。以书法为例,缺失承载的国学土壤,是书法传承中最难的问题。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年轻学子,“千万不能脱离汉字搞书法”,老先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汉字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命脉。鞍山师范学院教师梁继认为,目前的书法专业教师“半路出家”的多,自身的国学素养就不深厚,教出来的学生更缺少国学素养。“音乐、美术学院都有自己的附中,规范的专业训练从中学就已经开始,书法却没有,大学前的书法教育很不规范。而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培育国学素养更是困难重重。”梁继建议,书法专业可以在招生环节上加强国学相关知识的考核,以引起考生对国学修养的重视。

“书法技法的练习是短期可以完成的,而精神境界却是一生的追求。”邱世鸿认为,书法高等教育需要国学素养做后劲才能走得长远,希望更多的孩子从小就结下“书法情缘”,感受国学思想。

书法艺术的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祝遂之说:“去年书法申遗成功,高兴之余也让人感到责任重大,书法不仅要像遗产一样保护,更重要的是能让它传播开来,这样它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金晓依)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01:06:08 | 只看该作者
陈传席: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陈传席,曾经组织过中国美术史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36家博物馆(院)藏品联展,皆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他在1986年应聘赴美任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从事明末清初画史和“扬州八怪”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26部,主要有《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画山水序〉(叙画)校注》、《六朝画家史料》、《明末怪杰——陈洪绶生涯和艺术》、《现代艺术论》、《中国绘画理论史》、《悔晚斋臆语》、《中国绘画美学史》等,同时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在从事艺术史论的研究和教学之余,还进行绘画、书法、小说、散文的创作。陈传席善于将中国美术历史和理论与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经济等学科相结合,其研究颇为深刻,富有新意。陈传席的言论总是给人以语出惊人、离经叛道的震憾,引起了学术界的许多争论。记者近日采访了陈传席。      

记者:您曾说过一句话,“字写好就对了,成书法家就错了”,这是什么含义呢?  

   陈传席:古人将绘画分为专业画家和业余画家,因此画风也产生了匠体(工体)和仕体两种,而专业画家多数不受人重视,因为专业画家就是匠人,业余画家多是文人,匠人的地位始终不能和仕人相比。中国的历史从周朝开始就是文官治政了,隋唐时候的科举取仕,即会写诗、写好字就可以做官,《前唐史》中记载古代做官的四大标准就是“身、言、书、文”。所以中国历代是非常重视文化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是一种游戏,被排在了最后。汉代的赵壹写过一篇文章叫《非草书》,是说书法写好了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与治理地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花很大的功夫。所以古人认为书画为小道,是一种游戏,不是主要的。     中国人写字、画画都用一支毛笔,也写在同样的宣纸上,公事之余要写写画画。中国的文人将这些当作是业余爱好,以自娱自乐为主,所以赶不上专业的画匠。当然文人也不愿意被人称为画师,比如宋代最伟大的画家李成,有一个王室成员请他画一张画,他却大骂这个王室成员,认为他糟蹋了自己的名声。王室成员后来找了一个文化人与李成交朋友,这个人就骗李成画了一幅画送给王室成员,挂在大厅里,邀请李成来看,李成感到很惭愧,后悔得不得了,结果郁闷而死。李成的孙子当了官以后,将李成的画买来都烧掉,他觉得自己的祖父是个画家很不光彩。过去文人画画、写字都没有大篇幅、大尺寸的,都是朋友之间把玩的,如果被挂在大厅、为王室去做装饰,是感到耻辱的,因为那是匠人的事情。现在人写字画画则不一样,如果被挂到人民大会堂里那是莫大的光荣。台湾有一个著名书画家叫溥心畬,他是溥仪的弟弟,一生以书画为业,但却以书画家为耻,他反复对学生讲:与其称我为画家,不如称我为书法家;与其称我为书法家,不如称我为诗人;与其称我为诗人,不如称我为学者。表示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过去的文人字写得都很好,但对书画总是嗤之以鼻,认为是雕虫小技,并不以书画家自居。现在的大书法家也不一定有他们的水平。尽管古人不愿做专业的书法家,但是字写不好也是相当丢人的。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问。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说,如果画画只以形似为基准,只是儿童的见识。仕人之书画是有书卷气的。“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在书画上不能下太多的功夫,否则会影响你对道的学习。近代的郑振铎也反对成立书法家协会,理由是书法是每个人都应该会的,没有必要成立一个书法家协会。也就是说当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写好字。可一旦都成为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就是个悲剧了。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天天写字就能把字写好,因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记者:您认为搞艺术的要有民族、现代、个人三个特性。请您做一些详细的说明。   

陈传席:民族、现代、个人三个特性,我还是主要针对绘画提出的。但不论书法绘画,没有这三个风格就不能成为大家,如此看来,提出这三个特性对书法也是有用的。首先书法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外国人拿毛笔肯定写不过中国人。如果没有民族的特色,书画家的创作也就没有了传统的根基。有了民族特色以后还要有时代特色,把古人的东西都临摹一遍,即使临得很像也没有用,因为不是现在的东西,没有时代的特征。在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还要有个人的特色。唐楷就是时代特色,与秦汉和魏晋都不一样,在唐楷的基础上,又有颜真卿、柳公权的特色。这种个人特色在时代的基础之上自然形成,在群体的特色之上加注自己的东西。如果脱离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性,个人风格就会产生怪诞的形式。书法必须有民族传统,就是说光是写写字,形成不了艺术。书法如何体现时代确实是个问题,我认为,现代人写出的汉隶和唐楷还是属于现代的东西,比如启功的书法,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同时也是个人的风格。如果一个人的修养到了,字也写好了,就肯定会有这三个特色。不要一拿笔就想写出个人特色,那样只会搞花样,而花样不是特色,不是风格。要想达到民族的、传统的特性,需要很丰厚的基础,再加上有学问,自然有个性出现。黄宾虹的书画到了90岁才有他的特色,艺术成就才被人称道。搞所谓现代书法的人认为不需要练传统,也不顾民族特色,这种人的花样会增多,但是年龄再大功力也不会加深。   

记者:您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陈传席:我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也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书画实际就是个人表现,这个个人表现要综合地分析,不是用墨一泼、大笔一挥的个人表现,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一个人有学问在字里面就表现学问,一个人老老实实在字里面就表现老老实实,这是一个精神状态的反映。一个人如果喜欢喝酒、性格豪爽那么适合画大写意,画工笔不会很好,反之,一个慢性子、脾气缓的人画工笔就会很到位。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什么程度。魏晋风度以潇洒、直率为主,唐代就以严整和规矩为主,因此书法风格完全不同,达到的境界也不相同。历代的书法大家没有一个是因为做作和不自然而达到很高境界的,这也体现了散和淡。     

记者:书法艺术在当代可以起到什么特殊功用?其价值如何体现?   

  陈传席:书法在任何一个时代对国家的贡献都是很小的,书画确实是“小道”,当总理的人未必一定要写好字,字写得再好,经济搞不上去也是没有用的。要想成为大书法家、大画家,没有好的修养和博大的胸怀是不行的,如果一个时代有了许多大艺术家,表明这个时代的修养和胸怀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书法和绘画是一个时代的折射,像镜子一样,能够看出这个时代是否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从这一点来看,书画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如果一个时代没有几个大艺术家的话,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寂寞的。庄子讲“无用之用,是为至用”。空气不需要付钱,但是人没有空气就活不了。一个人家里不挂字画也可以过日子,但是挂上了字画就体现了价值。唐代兴盛伟大,那么唐代的书法就不会差。如果没有鲁迅的诗文和毛泽东的狂草,那么我们上个世纪的中国就体现不出骨气和豪迈了。

    记者:您能谈谈对当代书法的个人看法吗?对当今艺术批评,特别是书画评论界如何看待?一些表面过热、实则务虚的书法现象如何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陈传席:我觉得现在的书画界主要是缺少文化,这是个最大的问题。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民国书法》,那里面所有书法写得好的都不是专业书法家。李宗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鲁迅这些人的书法,现在有几个人能够超过?专业书法家都有个思想包袱,我是个书法家一定要写出自己的面貌和风格,这样就会做作,写得不自然。还有只想争名夺利,就肯定写不好字。书法是小道,小技巧,但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没有相当的气质学不好书法。     书画界的主要毛病就是不做学问,书法家首先应该是有学问的人。光练技巧,想着赶紧把字写好,结果还就是写不好。书法既不能不讲技法,又不能光讲技法,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会走向歪门邪道。书法的技巧如果不故弄玄虚的话,一天就讲完了,但练起来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技巧占5%,学问要占95%。没有文化,书法基础只能越来越差。现在有些人二三十岁时就把字写得很好了,但却越写越不如原来了。这是因为年轻时字写得很好,再加上有朝气,自然不错。但等到年龄大了,朝气没有了,要搞自己的特色了,如果没有学问,写的字反而没有以前好了,体现出混气和老气。文化是中国书画的基础,像于右任、林散之的书法,都是有内涵、有修养的体现。古人在文化上下功夫,做学问是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做事就会工稳,书法自然也会好起来,读书可以使笔下更有内涵。现在人读书、写文章主要是为别人,而不是为了涵养自己。读了许多书的人写字未必有书卷气,但是没有读书的人写字肯定不会有书卷气。     现在许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胸无点墨,就琢磨着争名夺利,笔下流露出来的境界自然不高。有些年轻人技巧已经够了,缺少的是把传统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个特色就是继承,书法就是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不要动不动就搞创新。有人说书法低迷是因为硬笔出现了,我看不是这样,唐代书法不如魏晋,宋代不如唐,元明又不如宋代,那时也没有硬笔,还是一代不如一代。赵孟頫的书法有什么风格?实际他就是学“二王”,又不可能完全像“二王”,这就是他的风格,成为一代大书法家。拿来外国的东西搞创新,人云亦云,往往怪模怪样的东西就产生了,结果把书法家引向了歧途。书法本身就是一个继承的问题。书法要搞好,不要搞那些怪的东西,只要把传统搞好就行了。     关于艺术批评,现在没有一个大学专门教授这个专业,即使搞艺术批评的人,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艺术批评更要有文化基础,创作是直接状态,艺术批评是哲学状态,以哲学为基础。如果不懂书画的真谛,就批评不出名堂来。再加上现在的经济大潮,书画家主要以当官、卖钱为主,需要别人来吹捧,所以批评家都成了“表扬家”,讲一些麻木不仁的话,这好、那也好,也不知道好在哪里。至少我到现在没有看到好的批评文章,还是缺少学问做基础。书画从古至今都没有现在这样热过,从来没有像当今一样有这样多的人从事书法与绘画,现在专业的书法家水平超不过以前业余的书法家,恐怕也是历史上最薄弱的时代。这种看法一段时间都没法改变。大需要才能有大成就,古代人字写得不好就当不了官,都通过读圣贤书来立身成就大事业。过去的人读7年书就够使了,而现在读17年书也不够用,不学英语考不上职称,不学物理、化学考不上大学,这样把现代人读国学的时间都挤掉了,造成这种状况,对中国传统的书画界影响太大了,所以多读书、多提高自己的修养就可以改变表面过热、实则务虚的现象。


------------------------------------作者:骆建宏    来源:中国艺术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3:12:49 | 只看该作者
朱以撒:欣赏的精神自由来源:网络资源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
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让你当?”以至于后来,又出现了东方书画家协会、世界书法家协会、国际书画家联谊会这样庞大的团体。按此论,这几个团体主席的书法水平更是高妙无比。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够了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走入极端,就成了畸形欣赏、难以转捩的不健康欣赏观。如此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这是古人早已批评过的。
  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的欣赏。晋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而那种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所谓“人品高,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的欣赏,既简单又粗暴,更达不到欣赏真谛。
  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
发表于 2011-11-15 15:36:56 | 只看该作者




                太原======》孝感

管老师好:
       稿子正在“慢慢地长大”。


语文
汉语学习 12—36 133002 延吉市公园街105 2715921—711  
蒙古语文 16—45 010051 呼和浩特市麻花板八一路 6962277—8345  
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28—122 210009 南京湖南路45号    
少年作文辅导 42—54 410005 长沙东风路附1号 4422059  
世界汉语教学 82—317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5 62017531—2680  
说写月刊 82—484 100053 北京白广路18号 63014150  
写作 38—63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    
修辞学习 4—458 200433 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研究所 65492222—2307  
学语文 26—27 241000 芜湖市安徽师大内 3869402  
应用写作 12—59 130022 长春市卫星路7号 5385932—2276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38—161 430060 武汉武昌开珞路9 8916244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38—162 430060 武汉武昌开珞路10 8916244  
语文报   041004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 2051238  
语文报(初中版) 21—15 041004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 2014432  
语文报(高中版) 21—3 041004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内 2014432  
语文建设 2—200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 65253380  
语文教学通讯 22—45 041004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 2104432  
语文教学与研究 38—53 430070 武汉华中师大内 7878444—3263  
语文教学之友 18—97 102849 廊坊市廊坊师院 2013963  
语文教学之友   065000 河北廊坊师范大学 2119930  
语文世界 82—719 100010 北京朝阳门南小街51号 65251017  
语文天地 14—24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6305120  
语文学刊(汉) 16—52 010022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朝阳路内蒙古师大 4964444—765  
语文学习 4—253 200031 上海永福路123号 64318820  
语文研究 22—7 030006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省社科院内 7055852  
语文月刊 46—88 510631 广州石牌华南师大中文系 85516911—3603  
语文知识 36—97 450052 郑州大学培训楼 7443056  
语文周刊(初中版) 17—89 050091 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 3828671  
语文周刊(高中版) 17—90 050091 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6号 3828671  
语言教学与研究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5 82303608  
语言文字报 81—5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 6513035  
语言文字应用 82—576 100010 北京东城南小街51 65130351  
阅读与写作 48—41 530004 南宁市文西大学中文系 3833442  
中国语文 2—46 100710 北京王府井大街36 65255575 zgynbjb@linguistics.cass.net.cn
中文自修 4—372 200031 上海淮海中路1045 64375550—8053  
中文自学指导 4—411 200062 上海中山北路3663 62549677  
中学生优秀作文 12—157 130021 长春市人民大街124号 5642730  
中学生语数外(初三版) 6—116 300020 天津市(和)张自忠路189号 27116728  
中学生作文指导 12—64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110号 5664370  
中学语文 38—48 450062 武汉市武昌保集安一号 6814267  
中学语文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86701211  
中学语文(初中) 36—9 475001 开封明伦街85号 5955240  
中学语文(高中) 36—124 475001 开封市河南大学办公楼内 5955240  
中学语文(学生版) 38—51 430062 武汉市武昌保集安一号 6814267  
中学语文教学 2—32 10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18号 63014150  
中学语文教学 自办发行 100007 北京张自忠路3号 64015080  
中学语文教学   100037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6890230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2—21 710062 西安南郊陕西师大    
中学语文园地   475001 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 2865240 zxynyd@371.net
作文 36—52 450002 郑州农业路73号 5951756—421  
作文报(内地中学)(汉) 15—100 024000 赤峰市昭乌达中段 8331811  
作文成功之路 14—200 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    
作文通讯 6—69 300020 天津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 27312720—628  
作文周刊(高中版) 21—124 041000 山西临汾市东关街141号 2014670  
作文周刊(综合版) 21—125 041000 山西临汾市东关街141号 2014670  
作文周刊·初中版(汉) 21—104 041000 山西临汾市东关街141号 2014670  

部分教育教学报刊E—MAIL地址
名 称 地 址
《教师博览》 jsbl@jxjyqk.sina.net
《教师之友》 jszy@mail.sc.cninfo.net
《教育参考》 jyck2002@hotmail.com
《文汇教育家》 wbl@wxjt.com.cn
中国教师报(论坛) gaoying@chinateacher.com.cn
中国教师报(新课程) zhaijy@chinateacher.com.cn
中国教师报(对话) machaoh@chinateacher.com.cn
中国教师报(创新课堂) ywg@chinateacher.com.cn
中国教师报(综合实践) xfu@chinateacher.com.cn

《人民教育》(教学平台) chengsh@edumail.com.cn
《人民教育》(班主任) baiht@edumail.com.cn
《中小学教师培训》 jshpx@nenu.edu.cn
《现代教育报》(总编) xwb@modedu.com
《成才导报》(南北) jybnb@yahoo.com.cn
《成长导报》(于国宁) yuguoning@sina.com
《北京教育》 bjjybjb@public.bta.net.cn
《教育文汇》 jywenhui@263.net
《教学与管理》 jxygl@sohu.com
《继续教育》 jjxhx_bjb@sina.com
《中小学管理》 zhxxgl@zhxxgl.sina.net
《湖南教育》 huangyhedc@163.net
《辅导员》(下半月刊) fdylove@sohu.com
《扬子晚报》教育话题 jyht@yangtse.com
《光明日报》(教育版) 2002@gmw.com.cn
《教育时报》 jysb@shuren100.com
《教师报》(教研) jiaoshibao@yahoo.com.cn
《教书育人》 jyyr@chinajournal.net.c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4:12:47 | 只看该作者
【留位。待续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4:04:54 | 只看该作者
【留位。待续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dead87010107s7.html



==基本思路:
  1,崇古;守正。
  2,依时为序;正草隶行四种常见书体均选一品为代表;刻/本各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2:47 , Processed in 0.075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