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2: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英强:为乡民建起“乡村图书馆”
2011-12-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点专题
[提要]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14座“乡村图书馆”。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2004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在家乡和全国其他省份共建起14座“乡村图书馆”。
■推荐理由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是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4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李英强出生于农村,小时候没读过几本书,后来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界大开。他的成长经历使他一直感慨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我自己就是个乡村的孩子,当我通过上学和阅读获得了个人的自由之后,回过头去看,今天乡村阅读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匮乏恐怕没有比20年前变得更好”。“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于是,李英强决定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李英强是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1 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2004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200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
  从2007年开始,李英强就和几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一起打造了一个“乡村图书馆计划”。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在这里不但是索取,还能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读书感悟
  读书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种爱好,其次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我很喜欢朱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把立人图书馆定位为一个民间教育文化机构,而不只是图书流通场所。从根本上说,“立人”要做的是“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2007年11月,我和妻子离开北京,回到老家湖北蕲春县,开始建立第一个图书馆。此后从湖北到河南、四川、云南、江西、重庆、河北、山西,一站一站走下去,立人渐渐长大,如今已经有14个分馆,30多个员工。个中的艰辛,未亲历者难以想象。大多数时候,物质生活是简单的。真正的困难,总在物质之外。
  物质的极度匮乏,会使人的生存堕入到动物水平。但是,超过基本需要之外的物质追求,对人的幸福提升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扶贫,常常是出于一种物质主义偏执:只有获得更多的物质,才能有更多的幸福。然而,人活着不单纯靠粮食,还要靠真理。真理必教你得自由。
  我将多年的读书和生活所发现的自由的奥秘,拿出来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但愿更多青年能够挣脱物质主义和虚无的束缚,开始自己的精神之旅,展开自己丰富而灿烂的人生画卷。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点专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6:17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7:05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8:04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8:3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民办图书馆的乡村教育理想——访32岁的立人乡村图书馆馆长李英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到自己的家乡去办图书馆。这个看起来有些理想化的口号,在一位32岁的年轻人身上成为了现实。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3年前放弃了北京的体面生活,回到湖北的农村老家,建起了一座致力于乡村少年公民教育的公益图书馆,名叫立人乡村图书馆,源于《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年过去,如今的立人图书馆已经在全国有9个分馆。他们与当地学校合作,以图书馆为载体,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各项教育活动。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义工组织、访问学者活动,都旨在培养孩子的现代公民意识。
    现在,李英强一直驻守在他家乡的图书馆里。由于当地好几天停电,李英强的手机一直关机,辗转了几天,记者才联系上他。
    “乡村文化复兴希望在少年”名校毕业,主修经济学,在北京有安逸体面的工作,30出头的他本可在这个城市大有作为,但是这些光环,并不能阻挡李英强回到家乡的脚步,他想成就另一番事业。
    “想想我们在乡下的童年,几乎连一本像样的书都没读过,只能靠生活中的知人阅世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城市里各种文化设施都很齐全,但是农村在这方面很欠缺,很多孩子连看书的地方都找不到,这种状况如果不主动去改变,可能会一直持续。”带着这种责任感,李英强和妻子回到了农村老家,立志为年轻的乡亲构建一个用书籍建立起来的精神乐园。2007年12月17日,立人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成立。
    中学是建立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立人图书馆大都选择与当地的中学合作。图书馆的名字以祖籍为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这令孩子们更容易感受到精神榜样的激励。立人图书馆建立之初,义工会到学校与老师和学生沟通,让孩子们参观图书馆,帮他们学着利用图书馆。“我们希望通过立人,让这些孩子逐渐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这是立人工作的重点。”李英强说。带着这样的目标,立人图书馆办起了针对青少年的报纸,帮他们建立阅读兴趣;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阅读课,引导孩子阅读;成立义工组织,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开展冬夏令营,引导孩子在团队活动中思考自我和成长的问题……所有的这些活动,对所有孩子都是免费开放的。
    “乡村文化的复兴希望在于青少年,如果乡村青年没什么希望,那么过20年、30年、40年乡村也不会有希望。”李英强说,“立人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它首先是一个长期工作的教育机构,不是说弄些书放在那里就好了,我们希望它最终真正属于当地,运营和管理完全本地化,希望这个乡村图书馆能够成为当地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
    看到孩子们逐渐发生变化
    张经纬是立人图书馆的第一名学生义工,那时他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现在他读高二,忆及2007年12月第一次接触立人,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李英强老师到学校演讲,他思想很先进并且尊重我们,我就很想跟他成为朋友,出于这个目的,放学后我去参观了图书馆,发现挺有意思,就申请做义工。”那时的张经纬,脑子中并没有图书馆这个概念,成为立人的义工后,他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协助开展读书会、电影会等活动,闲时自己坐在里面看书,这是他从前没有想过的生活。后来,他到县城上高中,跟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图书馆,把立人的读书会带到高中,把立人的书借给同学看。同学们很感谢他,也很羡慕他。
    “农村很缺少文化氛围,留守的孩子很多没人管,有时父母也难以沟通。在图书馆,李英强老师和志愿者们是真的关注我们的成长,会帮我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比之前更自信,也更有思想了。”张经纬还记得,3年前图书馆有个志愿者,会让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写读书笔记,然后逐个批注指导。现在张经纬假期回家,还是常去图书馆。说起立人,张经纬仍有着挡不住的热爱和感激。
    像张经纬这样的青少年,在立人图书馆还有很多。李英强说,看到一些青少年因为立人而发生改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个以前常在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初中辍学到上海打工,后来写信给李英强说,在图书馆的经历让他深刻地明白,即使不读书,也要坚持学习。现在他正在攒钱,准备上培训学校,询问李英强有什么建议。“这些孩子已经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李英强说,他为这些孩子的变化而欣慰。
    “每天看着那么多小孩子来看书、借书还书,看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不开心也不可能。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孩子们朴实无华的心灵,天天都净化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自己得到的,可能比我们给孩子们的还要多。纯粹,简单,理想与现实合二为一。”李英强的妻子张新月这样描述她眼中的图书馆生活。
    最大的困难不是钱,是人。目前,立人图书馆募款主要渠道是朋友圈,资金成为很大的问题,然而,在李英强看来,这并不是最大的困难。“在农村,从老师、家长到孩子,都对教育和阅读的认识不足,其实,缺乏对教育的共识,才是最根本的困难。”李英强说。比如,图书馆筹建期间与当地学校的沟通都是由他来亲自进行,“学校临时变卦,是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他有些无奈。
    乔精一是四川省巴中市茶坝镇中学教研室主任,与立人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有过不少合作。2009年5月,他第一次接触立人图书馆的时候,最大的感觉是质疑,后来从观望,到参与、践行,才开始认同立人。“立人是一个播种的机器,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的心里,农村的文化现实需要立人精神。”然而,乔精一告诉记者,尽管立人一直很努力,但是在他所在的地区,接受的师生约60%,接受的居民不到20%。
    “真正读懂立人的人很少,很多人不明白,立人是要帮农村的孩子逐渐建立现代公民意识,以及培养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在农村,教育功利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觉得考试之外的事情不重要,他们接受立人,本质上是想借立人之手加快功利化的进程。比如,他们觉得孩子在图书馆读书,总比出去打游戏机好。”乔精一对记者说,“他们需要提高分数,如果立人在这一方面没有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他们的热情势必减弱。”与李英强所担忧的一样,乔精一也对立人扎根当地怀有疑虑:“如果仅仅依靠外来志愿者的付出,立人很难持久。”据了解,李英强给立人全职工作人员开出的工资是实习期月薪500元,3个月后涨为800元,目前能够接受这个待遇的人很少,但是李英强认为工资待遇并不是关键因素,“必须认同立人的理念,要有奉献精神,有对农村青少年的责任感,不然,即使工资再高,他们也适应不了农村艰苦的环境。我们不是支教,是立教,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是人。”“教育体制让很多中学意识不到图书馆的重要性,也意识不到对孩子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这在农村更为明显,但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要急迫地去做立人图书馆的原因。”李英强说。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9:18 | 只看该作者
夏雪芬教授获“优秀调解员”称号 奖金捐“立人乡村图书馆”

      近日,湖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表彰优秀调解员的决定》(湘保协字【2011】45号),我院夏雪芬教授被授予保险合同纠纷“优秀调解员”称号。
      表彰决定称,“湖南省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妥善调处了一批保险合同纠纷,有效化解了一些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为维护行业稳定和提升行业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调解员队伍中涌现了一批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调解水平较高、深受当事人认可和尊重的调解员”。此次被授予“优秀调解员”称号的调解员共有13人,分别来自业界、司法界和学界,夏雪芬教授是受到表彰的唯一学界代表。
      夏雪芬教授同时还被聘任为长沙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从事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这使她更加坚定了如下信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契约必须遵守,社会才富有秩序和理性;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否则思维失之偏颇。
      夏雪芬教授将所获奖金捐给了李英强创办的“立人乡村图书馆”,以表示对他理想主义情怀的欣赏,对他乡村教育步伐的追随,对他提供的人文实践范本的阅读。她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取意孔夫子《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国寿文化是一致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沦陷的还不只是广袤的乡村,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启迪民智,为社会注入良知、温暖和智慧,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进而不断地优化我们这个社会,优化我们个体生命的生存环境,因而,“立人”精神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保险精神也是一致的。相信会有更多的民众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队列中来。同时,她还认为,建设保险文化,真正实现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永葆基业长青,应该持有一种“立人”精神:回归本质,长期坚守,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题词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办人、执行理事、总干事李英强在讲课——如何改变世界。 出身湖北农村、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的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
乡村少年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黄侃图书馆愉快地阅读,他们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希望。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0:59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1:34 | 只看该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 现实照进乡村教育之梦


来源:南方都市报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截至2011年8月共开设10家分馆。
  8月下旬,西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年会在一所民营大学的图书馆举行。这个面向乡村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已是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了,来自全国10个分馆的专职志愿者纷纷从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地赶来,共话未来。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总干事李英强却忧心忡忡,在他那里,未来看起来美好但不乏阴霾。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是立人创办最早的一个分馆,但不久前黄侃图书馆中断了与当地青石中学的合作,被勒令从学校里边搬出来。继而,8月19日,在立人图书馆年会的第二天,李英强接到了第五分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中孙世祥图书馆当地发起人的电话,合作的学校要求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将图书馆搬到外边去,理由是“这个学校已经有个图书馆了,并不需要另外的图书馆”。而在23日下午,第十分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陶行知图书馆也被当地教育局要求在9月1日之前搬走,“搬到哪里去?不知道。”立人图书馆在全国的十个分馆,多分布于当地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也有少数一两家通过立人在当地理事的介绍,借用的学校外的场地。
  尽管坏消息使得气氛显得凝重,但志愿者们依然为践行心中的理想跃跃欲试。
  这是立人图书馆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40多人参加的年会,20多位新来的专职义工是年会的主体,但义工中,在立人工作两年以上的只有一位,很多是刚从大学毕业,人员流动过快,这是立人图书馆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年会中多项措施宣布执行,其中一项是新的工资制度,专职义工第一年的工作报酬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涨到了1200元,第二年每月工资1800元,两年后则是每月2400元。
  梦想VS现实之志愿者
  去年3月,阿飞到晏阳初图书馆实习时,已经明确了要从北大数学系退学的决心。晏阳初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四分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晏阳初正是出生于此。
  和那些花好几年时间复习考研的人相比,从厦门大学数学系直接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的阿飞是个幸运儿,身边同学不解这么好的学府他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其实那段时间大概明确了自己可能不会把研究生读完,”阿飞说,没遇到立人之前他已经在留意各大高校的宣讲会,投了简历,准备在北京找工作。那是11月份,他的研一生活刚开始不久。这位待人温和、做事缜密的年轻人说,去北大之前旁听研究生的课,越来越厌倦,当时就在想“我可能不会走这条路。”“我可能考试能够考好,但却没有动力去做研究,我不会质疑它,而且我不会发现问题。这时候我想如果是以这种状态在北大读三年,可能也不会好很多。所以我就觉得研究生的学习对我已经是一种负担,负担到什么程度?就是不怎么想上课,也不备课,很多课都不去听了。”这时,阿飞偶然在北大教学网上看到了李英强在北大的讲座,李英强演讲最后留下了他的电话,“他说他们缺哪些人,分馆现在是什么状况。”阿飞于是记下了他的电话。
  在给李英强打电话之前,阿飞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李英强以及关于立人图书馆的消息,“我看他们书单的时候我明白,就算它是一个很简陋的地方,这些书也会吸引我。”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核心书目是所有分馆的“标配”,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思想、科普、传记、艺术等等门类。中学生的书单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胡适、鲁迅,从马克斯•韦伯到托克维尔等经典著作。“一座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这是立人图书馆的理念,而这些书是立人图书馆理念中使乡村青少年成为现代公民的利器。
  “至于立人的理念,之前他们提到是公民教育的时候,我是不懂的。作为理科生来说,我对于公民教育并没有特别的理解。我来了之后,是一点一点慢慢理解立人到底要做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阿飞说,打动他的另一句话是应聘时李英强告诉他,立人欢迎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者的智慧的人加盟。“我来之前,一直把这两句话当做对自身的一个定位。”离开学校前,阿飞告诉了导师退学的想法,导师给他时间再考虑,由他自己决定。第二天,阿飞买了去四川的车票,就去了晏阳初图书馆。
  茶坝镇就一条主街,通向四面八方,有一条路通向市区,有一条路通向乡镇,周边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交通还算便利。阿飞说,小镇生活很便利,有超市,“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家家户户都通了液化气,冬天的时候他们都是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烤火,比我们家先进多了。”阿飞说起自己家乡湖南的乡村与这边的不同,“我们那边花钱很小心,喜欢积蓄下来留给后人。我感觉他们那边花钱喜欢有排场,消费观念很超前,我有时候很纳闷,他们那样天天吃喝,他们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会没有钱。”小镇当地的中年人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人们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麻将。
  镇上的一些居民认识阿飞,虽然并没有深交,比如经常去的早餐店、做夏令营时认识的商店的老板,“都知道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外地人,你在我们学校,你曾经做过什么活动,对我们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认识。再好奇一点的人,他会过来问你,图书馆给你多少钱,你还打算在这里做多久……”阿飞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并把合唱团命名为“爱乐合唱团”。“实际上就是一起唱歌。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中,虽然还有音乐课,但是不唱歌了。就是给喜欢唱歌的人一个空间。”阿飞还开了一个英文选修课,因为发现很多学生英文发音特别不好,也没有任何说的机会,就让大家上台说,从介绍自己,到分享一个故事。
  阿飞告诉南都记者,了解了很多做NGO的同行,发现还是立人最适合他,原因是它更加专注于教育,“立人是唯一专注于、服务于高中生的,甚至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年龄,正是李英强看来价值观最容易摇摆、心灵最需要指引的时候。
  阿飞在晏阳初图书馆的那个夏天,小树离开了茶坝镇。
  在这里当了一年专职义工后,他决定去牛津读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正在摇摆于做公益还是做律师。李英强回忆之前曾经收到小树毕业前在美国法学院交流时给他发的邮件,“在曼哈顿繁华的街头(他)发了很多感慨,究竟是留在这里做年薪百万美元的律师还是回来做事?”毕业一年后,他选择回来。
  在晏阳初图书馆工作的一年,小树觉得收获很大,以至于不知如何系统地表述出来,“以前是个忧郁自闭的胖子,通过这一年排了很多毒素”,工作一年的成就感是可以看到本地学生在图书馆的影响下取得的进步,甚至整个乡镇学校的氛围都在改变。“比如我们搞外国大学生参加的大规模的夏令营,让几百个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本地老师参与进来。之前我们有四个人在那边,我们全部剃成秃头,在小镇上招摇过市,谈笑风生,也让小镇上打麻将的人看到,还有人过着和他们不同的生活。”回国前,小树的母亲去英国旅行,在伦敦的旅馆里,母子俩为了他的选择大吵了一架,回来的飞机上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但小树说,就他自己而言,内在的阻力已经没有了。
  而明年,从北大数学系离开的阿飞原本应该是研究生毕业了,父母打电话时问到,是不是该实习了,“我已经在立人工作一年多了,他们还不知道。”阿飞目前打算先不和父母说,“我会以我的方式告诉他们。”来自家庭的压力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有一位专职义工在中断博士学业来到图书馆之后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如今,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毕业论文。做一份收入菲薄的公益事业如何面对家人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个立人成员要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大多数是19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在摆脱家庭压力面前,显得无畏又坦然。
  梦想VS现实之学生
  去立人第十分馆之前,小墨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做了半年的“孩子王”。“全是彝族、苗族的孩子,上课像电影《死亡诗社》,激情四射。”小墨挺喜欢那里的孩子,大凉山里的孩子成熟很早,早早开始做家务做农活,小学毕业不是放羊就去挖金矿。
  小墨是被朋友拉到这边来的。第十分馆之前的义工给小墨写了一封信,觉得立人这个平台更适合他发挥才能,希望能去她那里做“船长”。
  “船长”要面对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小墨发现,在家长和教育的长期缺失下,孩子的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有一对留守的双胞胎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夏令营,父母常年在外,孩子非常顽皮,情感也非常脆弱,“毛病非常多,经常问志愿者要钱什么的,每次都被我好言相劝甚至大声责骂,但一直到夏令营结束,她们除了留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也并无太多改变。”小墨说,留守的孩子想报名参加小学组的夏令营活动,但父母都去打工了,没人替她签名,“虽然她就住在图书馆的对面,但原则上我们确实无法担负她安全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只是读一读书,一起唱唱歌,做些小制作而已。”小墨也感慨,夏令营如果没有贫穷的孩子参加,没有占学生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参与,那真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干。
  很多学生把图书馆当做好玩又亲切的地方,课间十分钟也会聚到图书馆里找义工哥哥姐姐说说话或翻翻书,有的并不是喜欢读书,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一个义工说“我们图书室的很多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感觉被抛弃。比如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给我发短信,说他的心里好烦,烦烦烦……写了十几个烦字。”而在黄侃分馆,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
  但有时,横亘在这中间的是另外的压力。一个学生参加了立人图书馆的冬令营,觉得立人图书馆太好了,她觉得学校无聊,不想读书,要退学,想要来图书馆学习,经过和家人的斗争,终于来图书馆学习,“可是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巨大麻烦。”李英强说,孩子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学的校长,他要求立人图书馆的义工给她女儿做思想工作,义工拒绝了,“于是他给县里所有教育局官员群发短信说,某某地方有个图书馆召集学生大讲社会黑暗,让学生辍学,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挣钱……所有学生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个解答之后,可能会在当地造成一个冲突和风险。”义工阿飞讲了一个例子,一个高一的女生借了一本《德兰修女传》,“她跟我说,我不会结婚的。可能德兰修女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样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对她是一种冲击,有她向往的东西在里面。她说看了《德兰修女传》就觉得人生不一定要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她觉得还有很多精神上的东西更重要,她觉得这种东西更美好。她把这句话表达给她的母亲了。”母亲发现女儿那么叛逆,又发现最近在看《德兰修女传》这样一本书,于是找到图书馆,让女儿把借书证给退了,不许再来图书馆借书,女孩迫于压力就把借书证给退了。“她母亲的观点就是这个阶段不要看课外书,她说要考试了,这种书对考试没有用,但是她母亲也不反对高考完上大学之后可以看这种书。”应试教育一直是图书馆最大的阻力,阿飞说,乡村的孩子会更加体谅周边人的各种期望,知道这是父母的期待,甚至会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痛苦的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很多不怎么爱说话、成绩又不好的学生,他没法活泼起来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释放这种不欢喜的心情。他也希望在成绩当中有所突进,他也很努力地学,但确实没有学好的时候。他觉得无解,这个问题怎么解,我没有解。你跟他谈读课外书,在他这边也是不成立的。”阿飞说这种时候只有无力感。
  “所以很多很好的想法但落不了地,中学生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图书馆里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很有效,你就这么点时间,你的产品如果没效的话是做不了的,人家直接就不来了。”李英强说,假期应该是立人推行教育特别好的黄金时段,但是一到假期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去自己父母打工的城市了。
  李英强的想法是,一方面把学校规定以外的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另外一个是要把现在分配到应试的时间挖一块出来,进行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否则的话,他们时间就那么点,他一个星期就放半天假,你怎么办?”不过尽管如此,李英强觉得还是有空间,“他下课10分钟可以来图书馆转悠转悠,翻翻报纸、翻翻杂志。你在这儿放什么报纸、放什么杂志这很重要,如果说他来了看到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翻一翻都不一样的,这就是有效性。另外我们各种活动,比如说周六的半天放假,我们放一场电影,那你放什么电影呢?这就很重要了。”
  梦想VS现实之考试
  尽管应试教育压力重重,但重压的罅隙中依然还有顽强的种子长出来。李英强看来,蔡伟就是通过广泛阅读,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格局的一个例子。今年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的蔡伟是青石中学的学生,也是一馆黄侃图书馆的读者。
  李英强第一次对他产生深刻印象是,有一次他在图书馆碰到蔡伟借了好多书,“那时候我们已经在提高高中生的借书权限,我发现他借了一套书,《古拉格群岛》,三大本。”李英强问他有时间看吗?他说有时间。他说林达的那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他都看完了。“然后还读了一些其他的,我发现他能读很好的书,这是第一个印象。”后来在一次冬令营辩论会上,辩论的话题是“政府是否该管制房价”、“政府是否应该推动国学复兴”、“政府是否应该管制互联网”,在这三个话题上,李英强发现蔡伟都能够说出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你就发现他的阅读已经开始帮他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李英强说,蔡伟曾经和其他高中的学生联合办一份跨学校的报纸,一共做了四期,李英强记得第一期的头版上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强制订奶,针对这个问题开始做各种分析,首先为什么要强制给学生订奶,而学生为什么不接受这样一个安排。“我发现他分析了一个信息出来,就是说伊利牛奶在黄冈市设了一个厂,这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市政府就有任务摊派,本市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订学生奶。他们有各种意见,但是表达都无效。这篇文章给我印象也很深,倒不是说他有什么深刻观点,而是这种问题意识,关注身边的问题,不是关注一个大而空的问题。”这份报纸最后每份卖一块钱,300份,印刷成本大概是8毛钱,他们自己在各个高中里面发行,“影响还不错,也因此凝聚了一小批思想比较活跃的高中生。”办报纸这件事是李英强对立人图书馆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我发现有一拨小孩他读过书以后还真不一样,还真能做点事,那个格局、眼光还真不大一样。”“乡村建设是一个很宏大、复杂的课题,进入的路径有很多,我们只是走了其中一条,”在一篇《立人是什么》的文章里,李英强说,立人图书馆首先致力于成为乡村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希望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喜欢这里能够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传播中心。
  “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对话李英强
  激活沉睡的社会资本
  南都:去年立人的年会上,你们提出希望探索乡村精英如何参与乡村建设的道路,具体来讲这么年轻的义工怎样发动当地精英?怎样和乡村基层社会打交道?
  李英强:这涉及立人图书馆本来的发展机制,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哪里去推广立人理念,然后去做什么。
  我们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在那边先发展一些“立人之友”再说。你可能很有钱,可能很有能力,但是我们希望你还是先去扩大你的社会基础,让本地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来,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中国人是这样的,他们很爱小孩,也许我们这一代没有什么出息,但是我们一定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些机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他有这样意识的话,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我们所谓的民间教育探索就可以有更多的参与可能。
  南都:你们现在有成功案例吗?
  李英强:你像熊培云在他老家做图书馆,这样更多的江西人就开始关注这事,比如说江西有一位作家,就捐了很多书过来。
  我们说要为家乡文化努力,怎么努力呢?鼓吹一下家乡怎么美,写一篇文章?那都是虚幻的努力,你都没有碰到对象,是你自己在那里抒情。那么这种努力是及物的,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到家乡的文化载体,直接作用于人,让人可以成为更文明的、更文化的一种存在。
  南都:立人乡村图书馆可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路径和方法,那么你觉得这套方法在“立人”这个本义上面最可贵的经验是什么?
  李英强:我们能够总结出来一点所谓的经验就是立人的工作方法,这套方法是本地化、平台化、专业化。本地化的意思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不是一种援助,而是要让本地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只是做管理培训,做这个分馆的质量运营的标准,比如说书的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必须是什么,但是有一些核心书目必须有,否则就不足以称为立人图书馆。比如,我们的标准是武侠小说不要的,因为那个东西太容易找了,我们这里不需要浪费资源去提供。
  南都:薄弱的地方又是什么?
  李英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员流动性还是很大,所以很多事情做得非常粗糙,分馆的运营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我们跟当地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我们跟政府、跟学校存在一种紧张,这种紧张原本是可大可小的,我们的原则是争取政府的中立。
  我正在试图做一些其他的努力,但好像很难。我们跟学校追求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个人的成长,他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升学。这两个目标有交集,但是不一样。我之前也一直不试图做这样的努力,但是最近我也有动心思,毕竟我们要在当地存在下去。如果我能够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就有更多的空间。
  “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这是钟铁民作词、林生祥谱曲的《大地书房》。早在1923年,晏阳初就成立了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他认为,中国的大患在于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
  当代以降,以城市为导向的发展主义神话破灭后,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乡村,叩问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的意义。其中一部分人,更坐言起行,把作品投放到乡村,或从乡村需求出发创作作品,向乡村传达知识之力、艺术之美。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2:09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22:5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0:13 , Processed in 0.1302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