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为应和‘陈振濂书法蒲公英计划’开出[中小学书法教师联谊沙龙]栏目!

[复制链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14:25 | 只看该作者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2:49:54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2:48:15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2:29:45 | 只看该作者
批判,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

许锡良
      


    教育界某“权威”人士曾撰文说:要多学习,少批判。在这里“批判”与“学习”竟然成了一对反义词。我想起“文革”时,在余秋雨先生主笔下,上海出版了一份理论刊物,就叫《学习与批判》。慢慢地“批判”之义,在中国变成了“批斗”“判决”,大有将不同意见者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意思。甚至翻开1989年出版的《辞海》关于“批判”一词的解释,仍然是“揭批”,也就是“揭发与批倒”的意思。

   批判其实是学习与创造的基本形式。所谓批判,无非是用事实、逻辑及价值观,对某种现象、某个判断,用自己的眼光与大脑重新梳理与检验,作出判断。遇到说得好的东西,则指明好在何处;遇到说得有偏差的,则指明错在哪里。如果是逻辑不通,则用更通的逻辑来说一次;如果是基本事实不符,则展示基本事实;如果是价值立场出现问题,则标明自己的价值,并阐明要害。这个过程就是批判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批判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所谓的“多学习,少批判”纯粹是无稽之谈,在误解批判的内涵时,也歪曲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学习与批判的一致性就在于,他们都是生命个体对某个问题重新思考、重新分析的过程。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而且这个判断都会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学术视野、价值立场、思维习惯、生命状态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每个人的思考与判断都不会完全相同。没有思考分析,就不存在深层次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经过批判,才能更深入地求索这个问题的内核。

    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与“批判”这两个词,还有些细小的差别。一般来说,“学习”主要是从肯定的角度来接纳新知新论,而“批判”是从否定的角度来推敲、质询可能出现错误的环节。显然,后者需要学习者自身具备更广博精深的知识、更严密合理的逻辑,以及更高的思维素养。试想,当我们需要找出某个观点的漏洞与毛病,自然要对这个观点所涉及的信息做细致而深刻的研究;当我们需要超越这个观点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尝试更高级的创新。因而,批判常常能激发生命个体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所以如果广义的学习就包含了批判,那么批判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苏格拉底的对话就是最典型的批判:大家平等自由地进行对话,你有你的观点,我也有我的观点,不妨拿出来探讨探讨。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其他人则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可以是事实层面的、逻辑层面的,也可以是价值层面的。最终未必取得共识,甚至辩论的结果可能是双方更坚信自己观点的正确,但经过论辩交流,却能很好地推动双方调整视角、理顺思路、深入思考。继续深化批判,还可能形成不同的思想流派,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思想集团式的思想交锋,从而促使精神世界丰富、多元,呈现出一种五彩缤纷的态势。真正的思想大师的诞生都离不开这样的观点碰撞和精神博弈。当年罗素还利用其声望和经济上的优势来援助自己的“论敌”出版著作。在他看来,只有思想上的真正对手,才是最了解自己思想的人。他甚至说,他死后的“悼辞”宁愿让高明的论敌来写,也不愿意让平庸的朋友来写。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辩论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点,但同样持续到生命终点的还有他们的友谊。除了胸襟宽广的人格因素外,更多的或许是他们懂得批判更有助于自身专业生命的成长吧?

    英国科学哲学大师,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将科学发展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批判的过程。他的论著《猜想与反驳》即表明,证伪比证实更能够说明问题。发现对方思想理论错误的过程,才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思想理论的进步,就是不同的思想观点之间互相博弈、相互推动的过程。你的观点是否正确,有无价值,需要通过批判来鉴定、辨别、论证。当然,被批判者也可进行反击和论战。一来一往,真正的学术才会有进步,真理之路才会不断向更深处延展。
    当然,批判尤须遵守“游戏规则”,重事实讲逻辑,最忌人身攻击撒泼耍赖。像孔子与孟子动辄骂人“朽木”“禽兽”,既无事实证据,又乏逻辑过程,更与观点推敲、真理追索毫无关联,这叫“泼妇骂街”,无关“批判”。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42:08 | 只看该作者
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
http://xnjyw.5d6d.net/thread-43304-1-1.html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40:43 | 只看该作者
伪劣艺术品大行其道 艺术价值谁说了算?

2011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徐悲鸿7000万画作疑为中央美院学生习作



  郭庆祥

  大多数的艺术品是用钱买回来的,但买回来的艺术品不仅仅在于价格,更在于内在的艺术价值。也只有认识到艺术的价值,才谈得上艺术品收藏的意义。看如今艺术品市场,一些伪劣艺术、商品画却充斥和占领着艺术市场主流地位。


  95%赝品的市场
  首先来说“伪艺术”,就是指假画和赝品。一些所谓大名头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的作品,可以说市场上95%以上都是假作。前段时间披露的徐悲鸿《裸女》假画事件,其长子徐伯阳竟然指认这幅画作是其父徐悲鸿画其母亲蒋碧薇的裸体画,并与伪作合影,在背面题字:“此幅油画《裸女》确系先父徐悲鸿之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
  古代书画板块更是乱象丛生,如乾隆《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在古代就有大量假画,再加上后人造假,现在一些人又编出许多“皇家收藏”、“海外回流”的故事,诱骗投资者上当。当年乾隆收到元代黄公望的一卷《富春山居图》赝品,以为是真迹,大加赞赏。后来当真的那卷进宫后,他碍于自己皇帝的面子,就指真迹为假作了。所以,像《石渠宝笈》这类缺乏可信度的著录,把它作为古代书画收藏的经典标准,只能造成“伪艺术”泛滥,真真切切误导子孙。
  还有“劣艺术”,就是那些够不上有艺术价值的一些商品画、应酬画。齐白石就是那种多给点钱就在画面上多添点内容或颜色的画家,如客户要求在已完成的作品上多加个桃、多加个虾等,他就多要价钱,这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吗?对真正艺术家赵无极、吴冠中完成的作品,你要多加点钱要求多添几笔,他们会答应吗?决不可能的!所以,齐白石从来也没认为自己是大师,他就是个画匠。“大师”的虚名都是后人由于政治或经济等各种利益,而吹捧炒作、强加在他身上的。
  张大千这类画家也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艺术思想,在技术上抄袭、临摹古人,其艺术价值又何在?
  当代中国画界存在的什么“虎王”、“猫王”、“牡丹王”、“梅花王”等画家和作品,他们本身就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就是一个作坊式画匠的称谓,这种自封本就无知,其作品更无艺术价值可言。
  陈逸飞是在油画市场中典型的商品画画家。为什么?因为在陈逸飞的作品中,从思考方式、绘画语言、表现技术都是沿袭了西方三百年前的绘画成果。虽然他所描绘的内容和以前有所不同,但这不能作为艺术创新的理由。
  还有一些所谓的当代艺术,什么“四大金刚”等,从技法形式上抄袭西方,在内容表现上丑化民族形象,有的还打着工作室的幌子,实际是由他人代笔制作的作品,这些丑态和血腥图像都毫无艺术价值,他们是典型的由市场短期炒作起来的画家,最后接单的人一定是傻瓜。这些作品在今后的拍卖市场上也是垃圾,价格也会大幅下跌,若干年后一定会被艺术市场抛弃。
  郭庆祥
  想收藏,先上学术课
  没有艺术思想,没有独立创新精神,其艺术价值等于零。收藏者要认识和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要明白能够成为今天传统的,也是历史上的艺术大家当年艺术创新的成果。现在一些所谓“古意盎然”的作品,实际就是些摹古的商品画,毫无艺术价值可言。我们对艺术创作一贯提倡的是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而不是套着中式外衣就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如果现在还收藏那些单纯靠“功夫活好”、“技术活好”而毫无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作品,或者,像齐白石那样的商品画匠能成为“大师”,是对真正艺术家的不公平,也谈不上促进艺术的发展。随着国内艺术品收藏水平的提高,画廊、拍卖行、收藏或投资者不要太过追求功利目的,多担当起文化道义,会慢慢认识到过去一些画家的地位是不能盖棺定论的。在这个审美混乱,甚至美丑颠倒的艺术品市场,如果我们对艺术创造的理解再糊涂、再麻木下去,就谈不上文化的振兴,而是文化倒退。
  为了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很有必要再说说学术性收藏。所谓学术性收藏,就是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思想为基本的衡量条件。
  我们提倡学术性收藏,就是让收藏者或投资者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什么样的画家能称得上“艺术家”,什么样的作品是真正的艺术创造,从而收藏或投资到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能被“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金钱左右艺术”、“我不懂艺术我就有钱”这些无知猖狂言论误导和欺骗,甚至被真假不分的概念炒作所迷惑。
  偏听旁人言,以赌博的心态盲目进入艺术品市场,是对自己财富的不负责任。对画家及其艺术成就没有认真研究,甚至对作品的真假都辨不清,盲目收藏或投资,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艺术家不是“官衔”说了算
  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不是市场上阶段性的价格说了算的,价值和价格往往也不是画等号的。艺术家也不是“封号”和官位名气说了算,还是要凭作品说了算。现在,我们还要警惕收藏艺术品是在收藏作品的“官衔”。事实是许多有职务官衔的作者不等于就是艺术家,其作品也不见得有艺术价值,当他们一旦离开位置,也就会被人们淡忘,作品也会一文不值。世界上杰出的画家莫奈、梵高、毕加索,甚至波洛克,他们担任过什么职务吗?有人可能说这是中国特色的现象,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特色”是不正常的,它无利于艺术的创作,只能带来弊病。“艺术家”本身艺术价值的含金量高于任何“官衔”光环的价值。
  艺术作品要经得起学术的检验,其首要标准我认为就是创新。创新虽然不是唯一标准,可能也会失败,但它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家不在艺术思想上开拓进取就意味着艺术的死亡,收藏其作品也就毫无意义。
  对艺术的认识是感性的,但投资收藏一定要理性。随着收藏和投资者经验、眼力、水平的提高,收藏和投资行为也会越来越谨慎。如今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经逐步进入了理性收藏阶段,在收藏过程中,掌握学术性收藏理念,可以少走弯路,多获得点精品。对投资者来说,可以少受点经济损失。对资本投资观来说,保证艺术价值的收藏,才能得到经济利益的保障。再提学术性收藏的意义,就是要维护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提醒新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藏家和投资者,当前全球性债务危机蔓延,投机者制造的泡沫可能会破灭,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品市场,这时候要捂紧自己的钱袋,要时刻提防市场中各种陷阱和圈套,不要被一些概念炒作所误导,不要盲目向浑水里扔钱。
  (郭庆祥 作者系大连万达玥宝斋总经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39:14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品:“名头”、“艺术”哪个重要?
2012年06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   








书画鉴定家吕立新


    图为以2530万元成交的清代画家蒋廷锡的《仿宋人设色图册》(部分),成交价格超过了郑板桥、金农等更有名头的画家的作品。(资料图片)


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上升到30%,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目前,仅北京地区就有文物拍卖企业106家,全年共举办各类文物艺术品拍卖会239场,北京已超过香港,与伦敦、纽约并驾齐驱,成为领军艺术品交易的“三驾马车”之一。

中国艺术品市场用2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100多年的历程,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艺术品市场也越来越多地“追名逐利”,各种各样的“名头”经常会代替艺术品本身,成为衡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

    艺术品何以蒙上“作者头衔”的面纱?

    在北京十里河古玩市场,紫砂壶的价格基本都是根据作者的职称制定的:国家高级工艺师的作品售价高于普通工艺师,普通工艺师高于助理工艺师,助理工艺师高于工艺员……就艺术品价格而言,职称职务往往比作品本身更有说服力。

    记者:如今艺术品交易也特别多,艺术品市场可谓乱花迷眼。但就艺术本身而言,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艺术品的价值与作者的“头衔”、“名头”紧密挂钩,甚至被头衔左右了。对这样的问题您怎么看?

    吕立新:收藏家买艺术品奔着名头大的去,或者艺术家把更多心思放在追求头衔上,这样的问题还是很普遍的,毕竟这样做可以给他带来实际的利益,有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可观的。前几年就有这样的实例,有些艺术协会里的某些人不惜动用很大的财力跑关系,想办法给自己弄职务,戴上光环。这是整个社会风气造成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记者:那么艺术品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吕立新:艺术品不是普通商品,它的价值无法用成本等数据估算,应该是由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师承流派和作品本身等多方面决定的。就我们目前的艺术市场来看,卖画卖得最贵的,基本上也是职务最高的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没有“名分”的艺术家在当今年代卖高价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记者:如果大家都去看重“级别”、“头衔”,艺术家都去追求级别,这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身兼数职的“大师”们公务繁忙,怎么保证创作?

    吕立新:是啊,大家都忙着去评职称了,哪还有心思搞业务啊。可是评不上职称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画就卖不了高价。终于评上职称了,也有了知名度,天天忙着去应酬,更没时间画画了。这是当下的一种怪现象,本末倒置了。当然也有一些老先生,他们没有任何职务,但绘画水平很高,市场价格也很高,现在有更多的人已经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不是去慕虚名。

    记者:现在艺术品评价标准是不是完全剥离了艺术性,完全作为一个商品的角度去考量?

    吕立新:不用眼睛“看”画,而用耳朵“听”画,听听谁的职称高、头衔大,来决定买谁的画,这样的现象古已有之,我个人认为,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是经不起时代考验的。但是完全脱离艺术只看头衔还没有特别严重。大家追名头是有道理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家基本都是在“体制内”,职称评定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整体来说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包括那些很高职务的艺术家,大部分还是代表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在选拔领导干部的时候,业务能力是其中一条标准。

    目前大部分评出来的大师或领导,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的人。这体制本身有积极的一面。但最近这些年发生个别艺术家通过拉关系,挖空心思去谋求一个职务,以至于业务水平不高的人也被抬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样就出现了混乱的现象,良莠不齐,大家很难分辨。

    艺术审美如何擦亮大众审美的眼睛?

    在不久前结束的嘉德春季拍卖中,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仿宋人设色图册》以2530万元成交,这件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尺寸并不大,但十分工细,超过郑板桥、金农等更有名头的画家的作品。

    记者:您说到这种现象古已有之,能从历史角度谈谈,被历史验证了价值的那些艺术品,它们的作者在当时的“级别”、“职称”与他的作品的艺术级别一定是对称的么?

    吕立新: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美术史上,那些被后人尊称为大师的艺术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大都是平头百姓。比如我们熟悉的齐白石,他既没职称也没学历,曾经为了糊口用画换白菜。而如今,齐白石作品在全球的销量仅次于毕加索。另一方面,比如宋代的院体画,也有一些著名的大画家,他们社会地位很高,受着“国家”资助,作画不惜工本,艺术水准也很高。作品的艺术级别跟作者的职务、职称、头衔不是对称的。

    记者:在古代,书法绘画更多的是文人自娱自乐或者馈赠朋友,没有专业不专业之分,也没有什么美协、书协,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去判定价值的呢?

    吕立新:在古代,书画作品并不作为商品,在当时它具有多高的价值很难衡量。作者的职务跟他作品的好坏联系并不密切,毕竟这些东西并不是拿去卖的。包括近代的溥心畲,他最早研习书画就是为了自身修养,后来家境潦倒才去卖画,他的作品现在也有很高的价值。古代的艺术作品在今天的拍卖市场上经常被质疑甚至确定是仿品,但由于它的艺术水准已经达到或几乎接近原作的水平,也会卖到几百万上千万。比如齐白石,他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他一生没有为官,但不妨碍他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大家。

    记者:像您所提到的齐白石,他并不是主流画家,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认识他?认同他的艺术?

    吕立新:这和当时大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当人们真正从艺术品本身出发去判断,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齐白石这样的艺术家才能得到大众的认知。齐白石的成功首先是他自身的因素,他一生勤奋,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执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贵人相助。他20岁开始一边学画一边做木匠,27岁时得到湖南大文人胡沁园的赏识和资助。他8年时间“五出五归”,走遍大江南北,行万里路;又用8年幽居故乡,读万卷书。从这一点上就告诉我们,只要勤奋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不慕虚名一样成功。57岁时,农民画家齐白石来到北京,举目无亲,又是因为艺术才能得到了当时北京画坛领袖、也有很高职务的陈师曾的赏识,后来才有了齐白石的大放异彩。可见头衔、职务都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首先是艺术本身的成功,作品始终是最有说服力的。

    记者:现在的年轻艺术家也很需要仰仗那些“有职务”的大家的帮助才能成功,这是不是也会让他们不得不去追求头衔?

    吕立新:任何艺术家,或者任何领域的人要成功都很需要贵人相助。比如徐悲鸿当时就是直接去办公室找到当时的教育总长傅增湘看画,傅增湘看徐悲鸿的画特别好就把他派到了法国去留学。

    记者:如何改变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吕立新:这很难改变。徐悲鸿最早的时候非常穷,后来康有为看重了他的才华收他为徒。有康有为这样的老师,也相当于有了“名头”,这才有了后来的他到北京见傅增湘的事。对于艺术家的身份,大家追名头是有一定道理的。齐白石刚到北京时谁也不认识,他去参加一个聚会,没人理睬非常尴尬。这时候梅兰芳走进来,看到他马上迎过去,称之为老师,毕恭毕敬。梅兰芳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这下人们才认识齐白石。可见当时社会也是很看重名头的。

    记者:您所在的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在对艺术品进行价值评估的时候,会考虑到作者头衔么?占多大比例?

    吕立新:会有,占一部分吧,当然我们肯定是会先看作品。艺术家的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所谈的这种不好的现象,就是给艺术品附加的东西太多。比如一张画,送到航天飞机上围着月球绕一圈,拿回来大肆宣传,这叫炒作。绕月球和不绕这张画有什么区别么?对艺术本身没有任何影响,但现在炒作成了普遍现象。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深层的问题,中国老百姓鉴赏艺术品的能力比较差,我们对艺术品的认知时间太短,接受的美育教育又太肤浅,所以缺乏那种完全凭着自己的眼睛去判断艺术品的能力,那自然地选择去看作家的“硬件”——职务啊,头衔啊。

    记者:如果这样的炒作越来越严重,会不会产生人们越来越看重名头,艺术家也不去钻研艺术,越来越追逐头衔这样的恶性循环?

    吕立新:我觉得不会,这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现象。中国艺术品市场开放的20年,正是乱象丛生的一个阶段。比如以前天安门挂过的一个红灯笼,当年曾经拍出一千多万,这放在现在是不可能的。过去经常炒作的比如一饼普洱茶或者一盆兰花能卖几十万,这都是多年前的事,今天我们还有人买么?这说明大家对艺术品识别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眼光提升了。鉴赏艺术品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家认识美的能力是逐步提升的。今天人们看重名头、虚名,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都有识别艺术品的能力,那肯定更看重艺术品本身。可能过个十年,当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对艺术品评判的标准,形成完整的体系之后,当我们喜欢艺术品的人真正都有了慧眼、慧心之后,我们还会看重虚名么?其实改革开放后,很多艺术家都是自由艺术家,没有职称也没有头衔。

    记者:那就目前来说,艺术评估是否越来越起到一个“正视听”的作用?

    吕立新:对,是一个引导。另外从政策上来说,国家应该设立艺术品评估的体系和标准。这方面我们目前做得较差。

    记者:这方面您可不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或者给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吕立新:当然。我们想让目前这种现象逐渐消失的话,需要提高全体老百姓的审美眼光,这就需要各方面,包括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社会需要艺术教育,很多喜欢艺术的老百姓缺乏这样的渠道,不知道以什么标准评判艺术品;从国家机构来说,建立艺术品评判标准是解决艺术市场混乱的根本性做法,这是非常艰难的。但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包括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艺术家在美术馆、双年展等展览的参展历史,艺术机构代理此艺术家的历史,艺术家的出版、著录,艺术家的个人藏家或机构藏家记录以及此艺术家的画廊价格与拍卖价格等等。

    艺术品评估体系怎么建立?

    近现代的一些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往往卖到几亿元,而历史上的一些名家作品反而会低得多。2010年高古摹本王羲之《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而2011年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则卖出4.255亿元高价。

    记者:您提到艺术品评价的标准,近几年一些近现代的作品价格超过了古代的作品,这样的现象正常么?

    吕立新:艺术品的价值评估标准是非常复杂的,这也是将来设立评价体系遇到的很大的困难。首先是真伪问题:近代的大师作品卖得好的原因是明确知道是真品,不管是文献记载或者家属认可,与古代作品相比,它的真伪我们容易认知。第二,艺术家价值的差别不是名头的差别,而是艺术品单件作品的差别。比如李可染曾经学习过石涛,那李可染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代表作的价值肯定是超过石涛的一件普通作品的。小名头作家的好东西一定大过大作家的一般东西,这是普遍规律。近代与古代的界限只是现代人区分的,考虑艺术品的价值,应放在整个美术史上宏观地去看艺术成就。

    记者:与普通老百姓从尺寸、年代等标准进行评判相比,您说的标准可能正是大家缺乏的认知。普通人究竟应该怎么正确评价艺术品?或者说应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

    吕立新:确实,现在很难看到教给大家怎么正确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书。我认为,第一,买好艺术家的作品。所谓好艺术家也就是艺术成就高,经得起时间检验,在美术史上有一席之地,公认的优秀艺术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判断什么是好艺术家,你就打开近十年的拍卖记录看一看,场场不落的艺术家肯定是经久不衰的。第二,买精品。艺术品精品肯定是具有长久生命力和较高的市场价值的,尽可能买最好、最精的。宁可买小名头艺术家的精品也不买大名头艺术家的次品。第三,买被市场低估的老艺术家作品。比如黄宾虹,他在世时的画不被大家认识,基本都卖不出去。他去世五十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左右,他的画也只卖几万元。但他是和齐白石齐名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师,我们对艺术家的认知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另外,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就相当于潜力股。最后,买自己看得懂的,够得着的。一方面是自己财力够得着,另一方面如果你在北京,就尽量买京津画派的,在这个环境中你能看到真迹,不要心血来潮买平时真迹都看不到的比如岭南画派的。

    记者:“身后之名”的现象很多,像您说的,我们对美的认知,审美眼光的提高还需要时间。

    吕立新:是的,挖掘被市场低估的艺术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掘金的过程。在这一点上,西方甚至台湾地区都做得比我们好。像老一辈油画家常玉,就是台湾地区把他的艺术价值整理挖掘出来的。其实像这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家还有很多。

    记者:您一直在强调审美能力,那么什么是“审美的眼睛”?吴冠中认为艺术是表达自身独特感受的方式,我们在看艺术品的时候是否应有一个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标准?

    吕立新:其实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给大家做结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直到今天仍有人在骂齐白石。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还是有标准的,无论是绘画还是工艺品,是有技术含量的,也就是作者的基本功。现在有些人追求尺寸奇大,或者造型奇怪的哗众取宠的东西,但绘画的技巧、技法是不是扎实,这点大家应该能够判断。所以青年艺术家应该不管有没有名头,都耐下心来苦练基本功,艺术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普通老百姓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才能提高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

    记者:普通老百姓具体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呢?现代社会环境对于老百姓的教育或者熏陶可以说是混乱的,有没有可能把整个社会审美取向转向正确方向?

    吕立新:这就是慢功夫了,美育教育是几代人或者一个民族应该做的事,是一代一代融入血液的事。我们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经济上去了,美育教育反而下降了?这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媒体、网络、社会的主流文化倡导什么?孩子在教育中得到什么培养?打开电视就是婆媳之间打架,换个频道又是宫廷勾心斗角,可不社会就变成这样么?光是口号上强调高雅是不够的,正面的东西让大家接受是需要一点点积累的,可是反面的东西接受起来却很快,第二天就满街学。那么主流媒体、主流文化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建立积极的、正面的、让大家欣赏真正美的美育教育,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当真正形成这种能力和标准时,那些慕虚名、看名头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本报记者殷燕召

    本报通讯员贾彩彩

    人像摄影:本报记者杨慧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36:41 | 只看该作者
虚名与希望



门朝哪儿开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7981340/1.html


一位书画界的朋友送我一本地方出版的书法杂志,其中有几篇介绍他的文章。这位朋友在他所在的地方书法界“小有名气”,虽然书法不怎么样,但总比成天醉心于“砌长城”——打麻将要风雅得多,正儿八经得多,但对他利用书法追名逐利实在不敢恭维。

这本杂志上关于他的“简介”,实际上是他自撰的简介,列举了许多头衔,其中有一个头衔是“特聘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荣誉院长”。

这是什么“名”,什么“家”,这是哪一门子的“研究会”、“研究院”?这个所谓的“会”“院”的门朝哪儿开???



一篇好文章



于是我想到《光明日报》2012年10月7日第4版的一篇文章《艺术走不得歪门邪道》,不妨把此文的主要观点抄录如下:

“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各种纷乱现象中,毫无边际的吹牛特别突出,它将书画艺术搅成一团浑水,有的人在其中浑水摸鱼,追名逐利……常见的吹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虚构头衔



“第一,也是最为常见的,是虚构各种闪光的艺术家头衔。坊间最常见的是打着世界华人艺术、中国华人艺术、名人艺术等名头的各种研究会、协会,并自封会长、主席等,其名头之大,让外行人看着眼晕,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世界’级、‘中国’级艺术家协会、研究会根本不存在,或至多是几个平庸之辈为忽悠人而自己攒起来的草台班子。



攀扯关系



“第二,与各级行政领导攀扯关系……与高级干部拉关系可以得到许多直接的关照,如当各级书协或美协主席、副主席或理事一类……一旦当上书协、美协主席、副主席,作品价格就一路攀升,甚至跃至天价。”



抬高身价



“第三,在政治上争取进步,获得各种政治头衔以抬高身价。”



垃圾画册



“第四,印刷假出版物…..图书出版放开之后,不仅所有的出版社都可以出版美术画册,连专业美术出版社也因经济利益驱动而大量买卖书号,搞所谓‘合作出版’,每年都出版大量的垃圾画册,这给很多冒牌艺术家提供了出版书画集以抬高身价的机会。”



攀附名人



“第五,攀附文化名人。最常见的是不出家而当和尚,不念佛而自称佛门弟子,不修道而自称道长。”



挤上天去



“第六,广拉社会关系……像神舟飞船上天这样的举国盛事,也被某些‘书画家’所利用,通过各种关系将自己的作品装在飞船里到天上飞几天,落地后取出来就觉得自己身价倍增。”



故作高深



“第七,装神弄鬼,故作高深……搞什么气功书法、太极书法‘听起来颇为有理,实际上胡说八道。’”



这是什么“形象”



“第八,在形象上下工夫更为常见,留长发、留胡子、梳辫子,满身污垢,衣着邋遢,满口黄牙,使人一望便知是“艺术家”。



难得的是老实



人最难得的是干什么都有一个老实态度,一就是一,而就是二,不图虚名,不贪横财,这样的人才活得光鲜,活得不讨人嫌,活得受人爱戴受人崇敬,活得值!这样的人,才是坐得稳、站得直、行得正的大写的人。

人字一捺一撇,是站着的,倒下去便不是人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2:46:28 | 只看该作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2:33:46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收藏之汤文选先生艺术研究资料目录
http://zml2712.5d6d.net/forum-342-1.html

http://www.zghlt.com/forum.php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一、《汤文选中国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定价230元。
此书有汤老《从艺自白》短序一篇;王朝闻《读汤文选的画》短文一篇;杨力舟《千锤百炼铸新风》、董玉龙《汤文选的绘画艺术》、周韶华《伟哉雄风/超越升华》、唐达成《笔墨超逸韵味悠长》画评各一篇。刘曦林《汤文选访谈录》一篇。
该书收录汤老代表作83件。后附汤老艺事年表(至96年)。

二、汤立编《千锤百炼铸新风——汤文选的艺术世界》。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定价18元。
此书收录名家画评文17篇,收录汤老代表作47件。

三、《中国书画收藏》杂志2003年4月总第四期(汤老为本期封面人物)P45载杨力舟、金维诺画评各一篇,《汤文选谈艺》及汤立撰《汤文选传略》。收汤老代表作13件。

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刊《美术》月刊2007年第5期所载黎鸣文《天地神韵,惟尚尔汤——汤文选先生画赞》长文(附代表作14件)。
管季超自1980年起订阅此刊,未曾中辍。

五、2007年——2010年汤立致管季超信函数通。
2007年3月30日北京画院寄来《天地神韵——汤文选、汤立大写意作品展》开幕式请柬及3种小画册。

六、2007年3月18日《北京日报》第8版汤文选介绍专版,载黎鸣文,载汤老人物、山水、花鸟代表作10件。

七、《湖北日报》2006年1月13日发表汤老“八艺节”义卖作品《双鱼图》,《湖北日报》2008年2月15日第11版发表江岳文章《老树新花又一村——汤文选、汤立父子的绘画艺术》。
(以上均为管季超平日读报随手剪存)

八、《大家》杂志2008年第2期(汤老为本期封面人物)。本期收录名家评画文若干,汤老代表作17件。

九、2009年6月25日《香港书画报》总第64期第三版森群文章《画坛痛失汤文选》。
(此为管季超赴港游时于书店所获)

十、河南美术出版社“大师谈艺丛书”2001年3月第1版,汤立编《汤文选谈艺录》。大32开,9万字,印数3000册,定价10元。
此书载《汤文选传略》及画语录。附录年表及《汤文选艺术研究概述》一文,收入汤老代表作15件,黑白印刷。
(1997年7月——2003年元月,管季超应请担任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特约编辑,在代表杂志赴豫组稿时获赠此书)

十一、《环球市场•鉴藏》2010年第12期刊载,该刊执行主编赖东平该谈汤立长文。

十二、湖北省博物馆编《天地神韵——汤文选书画精品》,前有包东波序文,汤立撰《大道微茫——汤文选的艺术历程》长文。收录汤老代表作140余件。后附汤文选常用印,《拳石园画谭》节选及汤文选年表。

十三、八十年代中后期,汤文选先生所寄画展开幕式请柬;2009年汤立所寄《汤老辞世》告别仪式录像带。央视《美术星空》访谈汤老之复制录影碟

十四、☆“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汤文选》卷。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大8开带盒套,豪华精装,定价300元。此书有孙美兰《上下千年/艺道无终——论汤文选中国画艺术》长评。《拳石园画谭》,收录汤老代表作208件。后附常用印章及年表(至2002年止)。

季超注:此书为目前收录汤老作品最全的画册。湖北美术出版社现正在编辑《汤文选全集》8卷本,可望年内出书。

愿与孝感本土热爱汤文选先生大写意花鸟画研究的朋友互换所缺资料,共享研究资料。
公益网站《教师之友网》欢迎相关研究人员http://xnjyw.5d6d.net/thread-54748-1-1.html发表研究文章。











管季超收藏汤文选先生国画艺术研究资料(之二)


①《中国艺术家形象》,主编:刘明星,香港亚洲出版社2005年9月版,定价880元。P44刊汤老黑白照片并简介。该书后附书中240位当代艺术家介绍、住址、电话号码。

②《中央电视台书画展作品集》,央视内部印刷,小8开精装册,共收入当代名家书画作品205件,每件单占一P。P77刊汤老花鸟一件,附照片并简介。

③《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画提名展作品集》,刘大为题书名撰前言。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定价300元。该书无页码,汤老居萧朗、孙其峰、孙克纲之后,刊大写意梅花一件。

④《南方时报藏书画选》(第二集)(1949—1999),南方时报报业集团出版,粤印准字第0177号,大8开,无定价。该书P58刊汤老《鱼乐》花鸟一件,并附简介。

⑤《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建校十五周年书画精品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8月第1版,定价350元。姚治华、欧阳中石合序。该书P23刊汤老《鱼乐》图一件。

⑥《人民艺术报》,2008年11月8日一版载哲学家黎鸣长文《苦难的历程与艺术的升华——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大师汤文选》长文,刊发汤老照片并《婆媳上冬学》、《丹江之晨》两件代表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2:30 , Processed in 0.1156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