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考文献】:读报评报,大有学问

[复制链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54:09 | 只看该作者
解放军报读报评报活动光荣榜


2010-02-25  来源:解放军报






   

    一、先进评报组
    65571部队评报组    65364部队评报组 66077部队评报组
    山西朔州军分区评报组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一大队评报组
    河北陆军预备役炮兵第72师评报组
    77326部队评报组    95942部队评报组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11队评报组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10队评报组
    解放军总医院学员队评报组
    63831部队评报组    63933部队评报组
    二、优秀评报员
    蔡庆双 钟 锟 齐志国 付志伟 李 鑫 刘士秋 杨景森 陶传国
    郭 武 刘 帅 黄香城 沈冰桥 卢新志 熊 伟 李 帅 金浩锋
    郑 华 唐世军 檀 霖 张 亭 周晓林 张 坤 张靖巍 陆玉荣
    宋国亮 孙清兵 邹生龙 田献军 陈晓虹 任 瑞 雷 涛 张 申
    林 柯 杨 攀 卓 健 王文婧 张 扬 黄增杰 陈勇平 齐 博
    王留辉 黄 翊 杨亚洲 谢东萌 陈 兴 刘锶铭 罗 凤 高 博
    曹舒雅 吴佳熹 曹文勇 魏文瀚 赵 欢 彭 鹏 谷鑫金 王景华
    唐静萍 冯秀雪 赵静梅 晏 阳 李 想 杨俊杰 胡 平 刘 刚
    黄 坤 胡 娟 付丽娟 黄志祥 王晓霞 苏佳彬 李占超 熊远芳
    李 浩 张周兴 陈兴良 谷 雨 孙海兴 李 真 马云璇 袁 哲
    吴凤军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51:14 | 只看该作者
读报评报是新闻专业的基本功、必修课。读报是基础,评报是手段,提高新闻写作与办报办刊能力是目的。评报要围绕宣传动向、新闻价值、记者视角、编辑艺术、版面效果等内容进行。
编辑学的相关学科






    与编辑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有逻辑学   语言学   文学  社会学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新闻学   传播学  目录学  版本学  校勘学  文献学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等等



   其中,逻辑学、语言学等与编辑理论和实务的关系比较直接,许多编辑工作的实际操作和编辑人员的素质提高,都需要借助于这些学科的帮助。



    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因为有许多理论原理与编辑学原理是相通的,在理论上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更加值得编辑学研究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和文献学,也有许多值得编辑学借鉴、参考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研究编辑史以及编辑与信息的关系方面。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目录学是研究书目的形成、发展和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科学;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的不同版本在文字、印刷、装帧上的差异,借以鉴别版本优劣、判断版本时代和特点的科学;校勘学是研究古籍中校正文字、篇章错误并加以补阙的工作的科学;文献学是研究一切知识载体(包括图书、档案、情报等)的生成、分布、交流、利用的规律的科学。四者基本上都是书籍(尤其是古籍)整理方面的学问,与书籍编辑工作(尤其是古籍编辑工作)关系尤为密切。
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47:48 | 只看该作者
报评报之追踪大事件——奥巴马的东南亚之行事件介绍:
奥巴马连任后,携国务卿希拉里,美外交部长怕内塔出访东南三国:泰国,缅甸,柬埔寨,并出席在金边举行的东亚峰会。
事件详情:泰国1 2010年11月18日,出访泰国,回见总理英拉 2再次提出美泰联盟安全目标,扩大美泰关系内涵 3找眼于新贸易关系,民间交流,气候变化方面
         缅甸 1与吴登盛总统举行双边会谈 2与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会晤 3在仰光大学发表演讲
         柬埔寨,官方上参加东亚峰会
就此,收集各种媒体报道如下:
中媒:
来源:《中国青年报》11月22日电,大纲摘要:1“亚洲在平衡战略“内涵已明确2财政状
况制约再平衡 奥巴马面临财政悬崖 3盟友”算盘“影响美国合众联横 4中美关系影响全局 5奥巴马应注意的5个问题
来源:中国网 《奥巴马东南亚之行象征意义居多》1实际效果终归有限 2奥巴马政府推动TPP也是虚张声势居多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缅甸的政治民主进程。拉近美缅关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4美国依然看重中美之间在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利益 5中国要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底线有清醒认识
外媒:
(—)美国:
1自由亚洲电台:美目的为遏制中国军事,经济在亚洲影响力
2 voa: 奥巴马对缅甸民主,经济改革报以巨大期望
3 AP:   奥巴马对已向民主改革的缅甸伸出橄榄枝
4《纽约时报》美国向缅甸示好;中国将在经济,军事上日益增强引发美国不满,美将注意力由伊拉克,阿富汗转回太平洋地区
5《USA TODA》美国此举想让中国担心抢其朋友,想使中国感到被排挤。美,中都想做亚洲领导者
6《洛杉矶时报》中美领导人会务实外交,避免对抗
7《华尔街日报》奥巴马之行为美重返亚洲做铺垫,来抗衡中国
8 美福布斯双刊网站:因美国的欧洲伙伴正陷于政治,经济危机,美立即转向亚洲伙伴
9美国中文网:中美关系需要谨慎处理;亚洲国家秉持先中后美态度
东南亚媒体
泰国:《THE NATION》 1泰国担心美可能视台为向亚太转移战略中心的军事基地
  2美仅对攸关安全需求的事情感兴趣,中在该地区声誉更好,关注互惠互利
《曼谷邮报》小心抉择中美关系
缅甸《缅甸时报》11月17日 1促进缅甸民主改革 2遏制中国在缅不断增强的军事及经济影响力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猜奥巴马将在峰会上如何提出南海问题
印尼《雅加达环球报》:敦促雅加达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日本媒体:东亚峰会的安全环境下,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与生俱增,期待继续发展深化日美同盟
韩国《朝鲜日报》: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向亚洲转
评报内容: 就此我进行总结思考,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不是唯独中国,而是威慑中国(安全挑战,经济机遇)。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第一位子,就像中国的四周开始拉近盟友,以孤立中国;但是近几年的经济活动,中国对于美国经济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经济,军事利益(南海问题)就领土问题争议提引起3构建新型的美国与亚洲同盟国关系 4使东盟称为美国长袖善舞平台
美国,东南亚三国,与中国的额历史渊源。泰国,美国的传统盟友;近期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双边贸易迅速增长。缅甸,民主变革,缅甸当权一直是同中国保护友好关系的强硬反西方政军权,中国向其贷款。成为这个封闭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柬埔寨,官方上与东盟峰会有关。
凤凰卫视的新生主播尉迟林嘉是这样说的:“奥巴马出访东南亚,有一战亮了,缅甸。缅甸人民可能觉得奥巴马不吉利,奥巴马宣布出访缅甸,立马就引发了缅甸的震荡山崩地裂的震荡。带着美国飓风和暴雪的丧气,看来奥巴马这次出行是为了转移霉运啊。”虽然该主播的语言具有讽刺感,但不失幽默。而奥巴马此次出访泰国,与英拉总理表现关系暧昧,没外媒称为“调情外交”。
  从内政角度,奥巴马连任总统称得上是个历史性事件,标志美国社会演化的若干趋势从量变走向质变。目前的国际气候,首先是中东紧张局势恶化,尤其以以色列对加沙的大规模空袭,再加上叙利亚全面内战失控。其次欧洲持续的经济危机,抗议紧缩政策罢工席卷欧洲,欧洲一体化面临严重挑战。而相比较之下,东亚地区相对稳定繁荣。因此,奥巴马选择所谓的中国“后院”,尤其是美总统极少或从未去过的柬埔寨和缅甸,其信号都表明他的重点东亚地区。
这也是华夏文明挑战西方文明:也是说是像亚洲国家输出西方民主制度等软实力,奥巴马代表的是常春藤教育塑造的知识精英冷静算计,这首先是看到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的历史大势,特别是华夏文明在称霸世界的本线—经济上在挑战西方文明,而伊斯兰文明并不能真正的在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上真正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其次是所谓“奥巴马主义”的成本效益原则,中东和穆斯林世界是山姆大叔最缺乏道德权威和文化影响力的地区。例如,华盛顿先后给穆巴拉克政府500多亿捐赠,换过来却是埃及压倒多数的反美民意。就此而言,由于政治改革止步不前,北京的道德权威弱势有增无减。尤其是新近中美几乎同时的最高权力的换届过程,美国的透明公开竞争,与中国高层的黑箱操作,形成巨大的反差。北京欢庆十八大的口号,与四十多年前文革时代欢迎九大口号几乎如出一辙,令人有今夕何夕叹之。
对此美国究竟有意围堵中国吧,我个人认为,对中国的威慑还是有的,但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只有和中国友善和平发展才能同时促进两国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97370091_0_1.html

                                                          2012级新闻二班陈静
                                                           于2012.12.13晚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47:16 | 只看该作者
读报评报之十八大特辑

外媒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称,习近平在18大上台之后,即刻开始了后十八大时代。从大陆的各方反应来看,还是正面信息居多。首先是最高当局反腐动作很大;新班子强烈传递不干事不作为的风气难以继续下去。这些变化,是习李新体制的“改革征兆”。
英国:伦敦11月15日电北京时间15日上午(伦敦时间15日清晨),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7名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集体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英国媒体对此纷纷报道。《每日电讯报》连发5篇文章。题为《中国强有力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亮相,开启政治新纪元》的文章介绍了7名新常委的简历,并详细介绍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从政经历。该报记者还发回对中国专家、学者及普通民众的采访,包括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观感和期待。《泰晤士报》刊发了习近平及其他新常委的大幅照片并逐一介绍。路透社的报道说,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从9人减至7人,有利于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决策一致。报道指出,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共对领导中国人民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自豪而不自满”,他还特别把党内的腐败问题列为中共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首,提醒全体党员对此要“警醒起来”。报道分析说,中国的政治改革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德语国家:维也纳11月15日电此间媒体迅速报道了中共十八大产生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奥地利《新闻报》的标题是《中国:习近平成为中共新领导》,《标准报》的标题是《北京党代会:习近平是新的领导人》;德国《世界报》的标题是《习近平接掌中国权力》,《法兰克福汇报》的标题是《德国,快醒来!世界大国中国有了新领导!》欧洲媒体均在其网络版对中共十八大产生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及时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并报道说,当德国人还在熟睡之际,中国的新一届领导开始掌权。今后10年,他们不仅将决定中国的命运,也将越来越多地决定世界的命运。这些欧洲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习近平在记者见面会上的发言简短而有新意,没有多少空话和套话,强调要从严治党,要解决腐败问题以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习近平强调,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他希望各国记者为增进中国和世界的互相了解多作努力和贡献。报道认为胡锦涛不再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成为本次党代会最闪亮的“看点”之一,给中共政坛带进了一股新风,历史意义不同凡响,也为未来的中共领导人立下“高风亮节”的新规,为中国政治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澳大利亚:堪培拉11月15日电 15日,澳主流媒体及时报道了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的消息,并继续关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产生。澳广播电视新闻频道全程直播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媒体的见面会,并同时连线其驻北京记者与澳外长卡尔以及澳中国问题学者进行现场评论。报道指出,中共领导人这次换届不仅对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中国很可能在今后不久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新闻频道同时播放了中澳关系发展的一个短片。澳外长卡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澳并不生疏。习近平讲到中国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而世界也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显示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自信。澳国际安全专家蒙克、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所基特等澳知名学者认为,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是稳定的,将会奉行“现实主义的道路”。此外,澳学者认为,中国在外交上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将是“一个考验”。
:日内瓦11月15日电 15日,瑞士媒体积极报道中共十八大闭幕。法语地区主流媒体《时报》称,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习近平的就职讲话务实、易懂、贴近百姓,没有回避问题,也无空洞乏味之语,受到民众欢迎。他坦承新一届中共领导集体面临众多挑战,其中包括腐败现象和滥用职权问题等。新领导人宣称将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日内瓦论坛报》称,习近平的讲话坦诚、务实,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新风范,尤其提到了包括腐败在内的诸多挑战。新一届领导集体将肩负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经济转型和管理国家的艰巨责任。14日晚,中国驻瑞大使吴恳在苏黎世做客瑞士国家电视一台并就中共十八大会况接受了《时事评论》节目的直播专访。吴大使介绍称,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大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清正廉洁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党和政府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整治腐败的新举措。
日本:新华侨报网文章《“中国再出发”尤须提振社会信心指数》称,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新领导层几次平实、坦诚的讲话和举动,赢得各界广泛认同,社会信心得到提升。“后十八大”时代“中国再出发”呈现良好状态,是中国之机遇。文章称,十八大及其新领导团队的“新气象,新誓言”给了中国社会一次有长远意义的充电,人们跃跃欲试的热情和期待喷涌,期盼中国步入团结进取氛围更浓的“后十八大”黄金时期。文章称,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气象正展现在中国高层政坛。“平常的声调、平实的语言、平实的工作作风,就是不同平常”。细节彰显进步,个性主导思路。文章称,外界舆论专注于观察新领导团队“不同平常”的特质:一是下过乡挨过饿,都有自己的吃苦和奋斗经历;二是见证过文革,成长于改革开放,懂得中国需要什么;三是“草根情结”,从基层干起来,更了解民生疾苦;四是有丰富的学习经历和专业背景,并兼备国际视野;五是多数有发展经济、驾驭危机的实战经验和出色业绩。政策取向“亲民”,特别关切民生。求真务实,崇尚艰苦奋斗精神。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从改革30年看习李时代的方向》称,随着中共十八大换届结束,海内外媒体对新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备加关注,试图借此以继续端倪、猜测出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新领导集体给中国未来带来什么变化、影响,以及有什么新执政思路及前进方向。中共十八大新选出的领导层出现一个新现象,“伤痕文学”生动反映出的“知青”一代,现在上台领导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居第二位的超级大国。他们在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占四位(包括第一、第二把手习近平和李克强),205名中央委员中占65位(占31.7%),相信他们自己吃苦的经历能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菲律宾:马尼拉11月15日电中共十八大闭幕和领导人换届引起菲律宾社会高度关注。菲律宾外交部15日发表书面声明表示,期待建立积极、和平和稳定的菲中关系,双边政治关系将得以改善,两国经济合作以及人民间的交往继续繁荣。菲律宾所有网络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共领导人换届的情况。菲最大报纸之一《菲律宾星报》总编、资深媒体人安娜·帕敏图安女士表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向世界发出最强音,在未来10年,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繁荣的重要力量!菲华文媒体《世界日报》发表题为《美丽的愿景一定能够实现》的社论,祝贺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社论指出,新一代的领导集体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小康,把中国建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菲律宾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广播公司前驻华首席代表齐托·罗马纳通过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的现场直播,全程观看了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和媒体见面的情况。他表示,平稳有序的领导人交替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得以延续。习近平关于反腐败的讲话表明,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政府管理,维护政治稳定。
以色列:特拉维夫11月15日电 15日,在中共十八大闭幕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召开之际,以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耶路撒冷邮报》发表中国驻以大使高燕平题为《中国的繁荣之路和对以色列的机遇》的署名文章,文章在该报英语网站同时刊登。文章表示,中以关系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亚洲最大贸易伙伴。两国未来有望建立自贸区,这将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惠。
小结:外媒善于观察领导人性格、背景、细节等,从而预测政治方向。在报道上视角独特,情绪冷静。例如:
【国进民退中的中国私企】过去十年间,大型国企与私营企业间的冲突在中国日益频发,而胜利者往往是国企。政府内外对是否需要遏制这一趋势的辩论延伸到了“十八大”上。胜利往往属于国企的事实似乎与改革开放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道而驰,面对冲突,国企私企不应一视同仁吗?
【“十八大”与中国社会转型】全新形势对中国即将出炉的新执政团体构成严峻挑战。中国执政党能否在形成合理的内部机制的同时,保持强有力的执政能力,将决定未来转型条件内部机制与执政能力被视作对立,不尽合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存在。就像十八大对前一段时间备受关注的自称民主主义的“新左派”与“改革派”的论辩所给出的回应:完全西化和复古的僵化体制都是不可取的一样,两者间也存在平衡点。对自身的审视,始终是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FT中文网)
1.记者会上,等习主席和其他新领导人的时间较长。讲话不长,连翻译仅15/16分钟。对其他六位新同事的介绍稍微简短了些。风格平实,口语,常人听得明白。开场白一句「让大家久等了」,而没有“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明媚的春风中,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也没停顿给台下留出鼓掌空间。新人新政,从平实直白的语言开始,上行下效。旁听国内官场会议,假大空充斥,官员发言多提高声线求取掌声。正常的公共政治生活,语言正常化是一个前提。中国最高领导层实现“有序权力交替”。胡锦涛“裸退”备受赞许,中国正式进入“习近平时代”。外媒关注到中共新领导团队均下乡挨过饿,政策亲民。舆论看好后十八大时代 变革已经开始
2.十八大上记者百态十八大受关注程度之高可谓空前,每场记者会现场都能看到让人赞叹的各种“长枪短炮”。11月12日下午,“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了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中外记者招待会,来自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人社部的官员围绕民生领域各项问题回答媒体提问。由于民生问题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本场记者会到会记者人数空前,提问格外踊跃。虽然如此,但大会主持人和嘉宾或许因为经历了前几场记者会的“锻炼”,反而放松了许多,全场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交流坦诚。除了提问的记者,摄影、摄像记者也抓住机会记录这次空前开放的党代会,为大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素材。在记者会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半小时时间里,不少镜头也对准了这些“记录者”。中国新领袖走后。中外记者们涌上台寻宝,抓拍七位新领导人出场时站立的地上标记。历史一刻! 见面会后,记者在抓拍红地毯新领导人站立时的号码标记。
中媒
环球时报:十八大讲述了一个可信的明天
新华网:权力平稳交接系中共更加成熟的标志
新京报:向人民承诺 为人民履责
人民日报:担当历史使命的坚强领导集体
光明日报:新的领导集体引领新的伟大征程
晶报是的,天底下“人民”最大
新华社:坚持从严治党须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中新网12月6日电海外华文媒体持续关注“后十八大时代”,舆论对中共新领导层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十分赞赏,普遍认为,中共新一代领导层有共同特质,具有“草根情结”,在政策取向上更加求真务实,中国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大公报》文章称,亚洲哨兵咨询公司负责人、前法国兴业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奎尔说:“减少鲜花和地毯的花销很小,但这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变革已经开始。”称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确定,2013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任务包括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等,直指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就业、社保、住房等难题,凸显出习近平对民生的重视。
《文汇报》文章《“中国梦”背后的“道路自信”》称,中国是一个大国,“治大国如烹小鲜”,把握“火候”最重要。中共十八大报告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沿着这条路,“中国梦”已经越来越接近,为梦想变成现实,“梦之队”接过接力棒,已经开始关键的一段赛程。中共是一个务实、理性的政党,也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地、对中国国情了若指掌的政党。(香港)
《旺报》新闻评论称,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屡次发言都让外界高度关注。他第一次以总书记身分在人民大会堂亮相,讲话格外侧重“回应人民的需求”,同时展现大国领导人气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多项改作风新规,刀刀见骨,直指大陆官场陋习陋规,这些作为让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且抱持着或多或少新的期待。(台湾)
小结:中国成千上万的平面与网络媒体报道同一,积极主动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看齐,同样的标题、图片、文章、大红色、媒体同声。例如:
11月1日上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隆重推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多版本、全媒体报道专题,人民网首页同时开辟报道专区,浓墨重彩喜迎十八大。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十八大系列报道,从6月份开始,报道不断升温,吸引了亿万网民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十八大专题突破以往大型专题的布局模式,创新性地编排了“焦点版”、“现场版”、“深度版”、“高清版”、“访谈版”、“互动版”、“微博版”、“手机版”、“资料版”、“多语种版”等十大版本,组成强大的报道矩阵。专题页面采用“屏幕适配”和“延时滚动”等最新网页技术,网民可以在不同版本之间自由切换,新颖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专题内容丰满、充实,既有对大会议程、日程的滚动播报,也有对十八大代表风采、履职情况的热切关注,还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普通百姓,报道他们的期盼和愿望。专题中40多个栏目涵盖十八大会场内外方方面面,其中 “党报早读·十八大特别版”、“十八大深观察”、“独家解读”等原创栏目第一时间为网民解读十八大精神。专题中的互动栏目丰富多彩,“寄语十八大·对党说句心里话”、“党建关键词网上调查”、“党代会知识有奖竞答”、“为中国加油”、“民意投票·聚焦十八大网络调查”、“写给未来的自己·征集1000个愿望”等栏目通过留言板、微博、手机等平台开展,吸引众多网民参与,为十八大献礼,为党建言。专题突出“全媒体”特色,引入了“时间轴”、“瀑布流”、“全景360”等新潮表现形式。微博、手机、移动客户端、SNS等新兴媒体平台也加入了报道阵容。除了中文简体,专题还开设了中文繁体,以及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文,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韩文版本,专题将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全球播报。专题推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专题新颖的编排模式、大气的页面设计以及切换、滚动等新技术运用令人眼前一亮,多位业内人士看后称赞专题“有很大突破”, “出新、出彩”。在微博等互动平台上,专题上线的消息一经发布即被数百次转发和评论,一位腾讯用户评论说“群众翘首企盼,专题隆重给力”。(人民网)
1.习主席刚强调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对低效的和形式化的官僚作风,要求在政治局委员到基层调研时,禁止摆放花草、铺设迎宾地毯,并力戒“空话、套话”。 11月15日,十八大刚刚闭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刚产生,浙江永嘉县即在县政府大院隆重举行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立碑揭碑仪式。县官到底有没有领会十八大精神?
2.17日出版的浙江《今日早报》头版主图刊发了一张新闻照片,题《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仔细观察发现,女兵所持报纸分别为《人民日报》14日头版、《浙江日报》15日头版、《台州日报》15日头版。经查证,手持14日《人民日报》学习精神的女兵其实看的是第四版—要闻版,主要讲的是珠海航展.至于拿着《台州日报》的女兵看的竟是十二版—纯广告版,iphone5躺着中枪。不久,【浙江媒体就头版出现摆拍照片事件发表致歉声明】浙江一家媒体就17日在头版刊登摆拍照片事件发表致歉声明,称由于这张照片带来的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戕害及非常严重的导向错误,我们深表歉意。经研究决定,扣发图片中心值班编辑当月奖金,给予照片作者停权6个月的处理。恰逢十八大,摆拍就更可笑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46:34 | 只看该作者
   读报评报第三期(同题新闻比较)一:挪用公款买豪车
报纸名称
华商报
西安晚报
  三秦报
报道内容




标题是“业务员挪用230万一年换11辆车”,导语进行概括性描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以“公司账户上几百万让他动心”为小标题2以“编造亲戚嫁到国外的谎言骗同事”为小标题3以“挪用的230万元仅能还回23万”为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下进行详细解释。形成并列结构。并附有照片
标题是“老板司机挪用230余万给自己买11辆豪车”,内容分别分为三个部分,以“230余万公款被司机挪用”,“百万公款买豪车享受驾驶快感”和“曾骗同事豪车是亲戚送的”三个小标题下进行详细解释。也附有照片。
标题是“董事长司机挪用公款过“豪车瘾””,并附有小标题说明买的车都有保时捷,奔驰,捷豹,宝马等豪华品牌。报道内容一口成气,按照时间顺序,先从2009年王某怎样进入公司,到2010年王某开始挪款,到最后的“昨天”王某被抓。附有两张照片。
评价:华商报和西安晚报都采取并列方式进行报道,标题都用数字说明,非常真实,内容详细。但是华商报说的是“车”而非“豪车”,豪车更能凸显出其挪款之多,用词很好。三秦报没有用数字进行介绍,所谓数字更具有说服力,所以西安晚报标题较好,文章华商报更好,有层次感,减少读者压力。

第二则:奥巴马与罗姆尼终极辩论
对比报纸:华商报,三秦都市报
华商报题目是:终极辩论中国是伙伴也是靶子,三秦是:奥马vs罗姆尼2:1,附有小标题详解。题目上华商报借助“中国”吸引读者眼球,激发中国读者兴趣;而三秦以比赛形式,突出结果奥巴马占上风。
内容而言,华商报由“小徐看美国”“今日3问”“重要辩题”“美媒看三辩”“有此一说”“图解美国”以及宣传广告组成。内容涉及方面丰富,从不同角度去完善信息,但最核心的三辩内容较少,而且背景信息太少,花边信息过多。三秦报由“盘点终极辩论九问”“奥巴马赢得第三局”“强力反击罗姆尼”及对华态度。总的来说,突出主旨,就辩题而言,信息量丰富,有关键词“强”“优势”等词。

第三则:“虐童事件”
对比报纸:华商报,三秦都市报
华商报内容详实,三秦报内简洁,可属简讯。华商报题目以“浙江温岭虐童幼教师被拘捕”,从“网爆猛料”到“老师回应”到“最新进展”,非常清楚报道事态发展,以“震惊”“气愤”的情感词语,突出幼师的狠毒,以及作者私人感情态度很无耐。三秦报内容简洁,知识构成简讯,两者比较而言,信息缺失。就本事件而言,我想说虐童事件体现的不仅有教师本身师资水平,透漏出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第四则:NIKE鞋的双标准
对比报纸:华商报。西安晚报
华商报以发言人刘健的话,有根据性的表达中国市场不满的声音,道出其被罚款的原因,但只是单一的信息报道,没有展开评论。西安晚报前半部分基本相同,它突出在于除了淡淡的事件外,还延伸了生活中遭遇这一坑害事件,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观点,这样就给读者朋友们很好的说明并解读报纸,所以这一事件报道上看,西安晚报相比较而言比华商报更好。

第五则:石原称辞职并组建新党
对比报纸: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
三份报纸都客观叙述事实,但都包含讽刺之情,混淆历史,搅乱事实,都有种厌恶之情。从内容组成来看,西安晚报和三秦报几乎都从石原新闻发布会到新党组成合作,其子购买钓鱼岛来报道。区别在于,西安晚报有专家的点评语录,国际观察员进行点评更为全面;三秦报则补充政客对石原的消极评价。总的来说西安晚报内容更为详细,相关链接多,有利于读者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1:58 , Processed in 0.1104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