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约:拟在4月25日上午约请14位老师进行[课例/复盘]

[复制链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0:59:19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7:52:29 | 只看该作者
方西河:《让评课促进教师成长》  








    听课与评课是学校教学常规中的一条重要内容,它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目前的听课与评课中,常常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只听课不评课,完全只是完成听课的任务;在评课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领导的意见相统一,失去了评课的价值等。这样的听课与评议无疑是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的一大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用如下三招。
第一招:教评连排,趁热打铁。一般来说,如果听课之后只是打打分定个等级就算完成了任务,那么,主要的原因还是学校管理未落到实处,有的是有制度但没有实施。至于在听课之后的评议中,教师们只说说形式主义的套话,除了不知如何评课、怕评后引起争议自己下不了台以及碍于情面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评议与教出时间相隔太长,听课时深有感触,但是等到评课时却忘记了许多细节,这样,为了完成任务,也就只好说一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课套话了。
把教出与评议连排在一起就不一样。一是大家都在一起,听完课后马上评议,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会少。二是听课过程中的所感所思,还处在兴奋状态,顺口就可以说出来,自然,真实,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目前全国性的赛课情况看,教出与评议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二招:互动评议,评有所得。评课与听课不同,它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在听公开课的时候,特别是听有专家点评的公开课的时候,更会用心地去倾听评课。因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够,不知哪些地方就是好,哪些地方就是不好,也从什么地方评议,有时还会出现把“糟粕”当“精华”来学习,以至于害了自己的情况。虽然我不会主动地去评课,但是,专家评课时,我会用心地去把专家的评点与自己的评价相比较。当自己的评价与专家的评价不谋而合时,我会暗自高兴。当自己的评价与专家不同时,我会分析为什么会不同,是自己不对,那么,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今后还要从哪些方面再努力;是专家不对,专家为什么会不对,自己的观点有多大的含金量。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在评课中不断在成长。
在互动评议时,我们可以让教出的教师回答几个问题: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你在教学中成功之处在哪里?你还有哪些遗憾之处?等等。这样,评议就能在针对性很强的氛围中进行。围绕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教出的教师与听课的教师会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的也会出现争议。当评议过程中出现争议时,这就表明评议已经进入研讨这一实质性阶段,它具有很浓的学术氛围。由于评议时间的限制,有时争议还会延伸到这节课以外。这样,对一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讲,都是很有收获的。
第三招:领导参与,指点迷津。在评课时,常常有领导参与,这当然是好事。毕竟领导的眼光不同于一般的老师,他会从更高的层次看待这一堂课的得失,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但是,正如《听课评议“怪现象”种种》中所说的一样,常常有一些领导无视学术研讨的规则,把行政作风强加给评课之中,影响教师的评价。我想,领导要从促进教师成长(并不是一位上课的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从理论的高度向教师们传授如何进行听课与评课。可以介绍如何作好听课笔记,如何进行随堂点评,如何利用课程标准评价一堂课,等等。这样的话,教师就会在与领导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进行评议,在评课过程中畅所欲言,从面达到教研课的最终目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0:45:23 | 只看该作者
》》写给13位参赛教师朋友的信:




让我们相信文字的力量






丁雅君/管惠平/刘朝霞/陈娟/冷兰芳/刘喜鸿/段春丽/张泉/黄桂春/陈昊/王培娇/王慧洋/冯杰老师:

     历时近一月的‘比教学’活动结束了。你们辛苦了!
     赛事结束后,我给各位提了一个建议。卧龙中学一位赛手接受了这个建议,已经完成。
    昨日,我已与部分赛手所在单位分管领导通了电话,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建议。有的分管领导还表示会帮着赛手拟题纲、作疏理、督促完成。
    后天就到期中阶段性学业测试时间了,老师们一定很忙!
     原拟议中的集中进行【课例复盘】的设想更改为:给老师们宽松的时间,分散在校进行,以个人文稿的方式呈现
    文稿的主题、角度、文风,文字长短,悉由君便!

     文稿传递方式有三种:
   1,有人来办事时带来!【手写稿也可】
    2,从邮箱传来:xnjyw123@163.COM.
    3,实名注册自行上传《教师之友网》。


               很希望在5月5日前,看到你们的[课例分析/参赛感言]。




                                       
                                
     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7:54:29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67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67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678-1-1.html
》》---《孝感教育》执行主编任建元先生授权独家网媒发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27:24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23:58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比武”活动中体验专业成长



——参加孝感市“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活动的全程回顾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中学美术老师 熊瑛



     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居然已经8个年头了,刚参加工作时其实并没有专职美术的想法,因为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类似于美术、音乐的小科通常是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的调剂课,所以在最初的几年美术专业的我教过语文、英语等主课,美术课成了我主课外的“点心课”,当学生们实在是“抗议无效”即将“造反”时,我才拿出来“平息众怒”,这样的状态到08年时才彻底改变。因为学生数量减少,学校已有能力让老师们专科专职了,从这时起,我和另一个老师成了我校名副其实的“美术”老师,自从当上了专职的美术老师,我发现自己轻松了不少(因为没有了升学科目的压力),学生们却更喜欢我了,几乎每到一个班上课,开始的几分钟不是做别的,就是让学生从兴奋状态平静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享受着“最受欢迎老师”的美称,自由自在的教着我的美术课。
一个月我“嚼”了六本课本

    今年开学,一次会议上校领导通知大家,所有学科老师要做好准备,本学期将有一次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学比赛,包括美术、音乐等小科,教学竞赛的内容则是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本中的任意一课,区级选拔赛大约在3月中旬……听到这里我有点慒,教学比赛???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文中的任意一课,OMG这这这不是真的吧?这样的规则还是头一次听说。在随后一周的时间内,其它学科通过校内比试每科确定了一名区赛选手,美术科总共就两人,最后确定让我去,好吧,不就六本参考书吗,没问题。一番四处搜借之后,三个年级六本教参终于第一次一本不差的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看着其中两本还是第一次蒙面的新书,我心里竞有一丝惭愧(咱好歹也当了四年专职美术老师了,可………),就先看这两本吧。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我每天的主要活动除了上课,就是钻教参,我和同事谈论的主要话题也变成了讨论教参的内容。虽然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午睡,但越来越发觉我教的这一所谓的小科竟然如此的内容广博,内涵丰雅,不觉间有了一种感悟,美术其实是一种告诉你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并教会你怎样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学科,而追求美好生活不正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吗?如果说一开始读教参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到后来,吸引我继续细读慢嚼的则是这一学科本身的魅力了。
未能奏响的《大提琴》

    读完教参等资料,我的表现欲也空前的高涨起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学校领导邀请了以专注、专心,专业闻名的区教研主任管季超老师来我校指导我一堂课,我选择了《大提琴》一课,这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教案都花了三天时间来设计,还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心想,这次一定要让学校改变对我们体、音、美小科的课好教学(内容简单,要求少)的印象。在这节课上我介绍了意大利造琴师安东·史特拉底瓦里图,又讲述了抽象主义的概念,还详细分析了毕加索的《吉他》,教学生们用解构重组的方式去创作抽象画,一节课,欣赏了近二十幅名家作品图片……,下课后,我心想,累了这么久,今天也算值了。
    收拾好上课的资料,我来到校长室(在此评课),里面已经坐满了刚刚去听我的《大提琴》的学校领导及老师,我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奋笔疾书的管老师身上,我冲着他微笑,但他严肃而又挑剔的神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不妙啊。果然,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我被猛烈的排炮轰得体无完肤。教学内容多且乱,课堂气氛沉闷……这里不对,那里不准确,这个环节没有实际价值,那句话完全是多余的废话……在这些毫不留情,直接而又中肯准确的评价中,我满满的信心被无数个问号塞得没有了空隙,为什么?为什么我精心准备的课被大家贬得一无是处,为什么我每一个地方都有错?为什么连一句话都要抠住大做文章?为什么大家对我如此无情,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学生们精彩的回答,没有看到学生作业中有几幅作业还不错吗?干吗连我说话的神态、语气都看不顺眼。我心里乱糟糟的,今天是怎么了,平时对我还不错的人,今天怎么都集体组团来批斗我了,一个比一个厉害,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他们评了快3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头越来越低,心里越来越觉得冷!你们说够了没有,再不停止,我就不客气了(真想一走了之)。不一会儿食堂打电话来催大家去吃饭,评课终于结束了,一看表都到六点一刻了,大家其实也早就饿了,来到食堂,大家都赶紧吃饭,我心里百般滋味,虽然狠饿,但吃到嘴里的饭菜,感觉味道苦苦的吞不下去。看到我这个样子,詹松华校长笑着说:熊瑛,今天这节课,在听课之前,我已经给所有听课老师下了命令,只找缺点,用最高要求来评课,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原来如此,我心里稍稍亮堂了一点,是啊!如果像从前评课那样,先说优点,少说缺点,我还能像这样深刻的省视自己吗?
带着疑惑重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评完课,管老师要回去了,走之前他问我,熊老师你读过《美术新课程标准》吗?我立刻回答:看过啊,他又问我,什么时候,我不好意思的说:刚上班时……。管老师走之前一再强调:你回去好好看看那本书,的确那本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才是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书是找不着了,上网查吧,终于找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目标,一总目标、二分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是最具体丰富的部分。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教学段。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的说明、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评述建议和评价建议。(详细内容略)读完课程标准,心中有被填满的充实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实施方法等理论依据有了具体的了解。再回想先前凭感觉和一点点小经验支撑的教学活动在《标准》的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真希望所有的美术老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看完这份《标准》,确实很有用,它就像导航仪,目的明确而又过程详细。
五个小时我完成了七个课题的简案设计

     3月20日在孝感市车站中学进行的区级选拨赛中,我出线了。这要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及教师们。因为美术课需要的教具比较多,积累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詹校长一次次的给我肯定和支持使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老师们不辞辛苦的帮我准备资料,评课纠正缺点,也使我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终于到了市级比赛的时间,18号早上7点半,我就打开了电脑,规定宣布备选课题的时间是10点钟,我必须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我边吃早餐边收拾行李(市级比赛的赛场在汉川)我和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约好下午3点钟出发。早上10点钟初中美术备选课题已经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很多其它科目的备选课题,我已经无暇它顾了,飞快的抄了下来,共7个课题分别是七年级下册《星空》,《过去的日子》。八年级下册《五角星》,《方寸之间》,《大提琴》,《诗情画意》,《心灵的关爱》,粗略一算,我还有5个小时出发,在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把这7个课题的教案写出来,详案是来不及了,列个简案吧,我马上拿出备课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课本及参考资料,用我平生最快的速度列出了这7个课题的简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星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二、感受星空的神秘和美丽(照片和图片)三、欣赏有关星空的美术作品。四,介绍和示范绘画的特殊技法。五,学生创作星空题材的作业。六,作业展评。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过去的日子》,一、导入课题(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句子)二、赏析《山村小店》《小书摊》三、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回忆。四、学习创作。五、作业展评。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一、导入课题(著名艺术家艾轩的话)二、欣赏《五角星》三、认识感受肌理和质感。四、表现质感和肌理(压抑、拓抑)。五、小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一、导入课题(奥运会徽)。二、印章的常识介绍。三、镌刻的方法讲解,四、学生功于感受镌刻。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提琴》一、导入课题(欣赏大提琴音乐)。二、欣赏《吉他》等抽象作品。三、掌握结构重组的绘画表现手法。四、引导学生创作(追求形式美术)。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第六课《诗情画意》一、导入课题(国标艺术起源知识)。二、欣赏课本图片。三、导赏目标中典型的亭子,漏窗。四、学生设计漏窗。五、作业品评。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心灵的关爱》一、导入课题(提出设计中考加油卡的任务)二、介绍卡片的不同款式。三、示范演示动作过程。四、学生创作卡片。五、展示并修改卡片。

     写完简案已经到了2点半,午饭都没吃,到此时才觉得真饿得受不了了,但离出发时间也差不多了,胡乱买了一点吃的就登上了到汉川的车,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想必是美景不断吧,但我满脑子都是刚刚七个课题的教案设计,想到什么好的点子便赶紧拿笔记下来,哪有偷瞄的时间呐,只盼望天能不要那么快黑就好了。

满城搜寻教具教具-紧张的40分钟


    到达报名地点安顿下来后,开始按照教案设计的内容清理教具和学具。这可累苦了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此时已临近晚上八点了,我开了一张单子,邓老师就立刻出门购买了。我留在宾馆继续备课,这中间我又不断想到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邓老师补买,想象着为我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回头补充材料的胖胖的同事,我心里是又惭愧又感动,等到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提着两大包油画棒、小剪刀、彩卡纸等工具材料回来时,时针已指向10点多钟。
    第二天抽签排讲课顺序,我抽到农村组的第3号(即第三节课的顺序),课前40分钟我抽到课题《五角星》,我立刻找出《五角星》的教案,积极做准备,忽然发现先前课程设计的“袋中猜物”小游戏的材料没准备好,在得知只需要一些常见的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品后,邓老师轻松地说:这还不容易,我一会就来,你别慌。不一会儿,他果真用黑色袋子提了一袋“哐当哐当”响的东西进来了,手变得脏兮兮的。我问他,这么快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好东西?他看都没看我小声说:垃圾堆!我心里顿时那个感动啊。

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节课


    第2号老师刚上完课,马上就要轮到我了,紧张的情绪这时也到了最高值,来参赛的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真可不是平常的表现就能蒙混过关的,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是怎么都hold不住的,我从容走上讲台,一低头,我一惊,我的书不见了,刚整理好的教案还在里面,此时离上课还有3分钟,顿时我脑中一片空白。等我回过神来,看大家都在帮忙找,心想来不及了。于是我定定神,在脑中回顾了一下,还好教学过程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要教案应该问题不大,一瞬间感觉自己变了,居然这么镇定,这还是我吗?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学程序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非常顺利,每当我提问,学生回答的答案常常是出乎意料的好,中间穿插的小游戏使他们兴奋,我的现场示范,更让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后的作业展示更是精彩连连。这堂课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这堂课虽然并不是本次比赛中最好的一堂课,但却是我有史以来上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只想感谢这群真诚可爱的学生们。(虽然我们只共聚了短短的40分钟)但却让我得到了之前从未曾体验过的成功,那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是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得这么好,
    我相信,只要能够接受这蜕变的痛楚而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的喜悦则会促使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后面的说课,我也真的超越了自己,当着众位评委和参赛同仁,我是那么自信。因为我知道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练之后,使我对美术教育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对教学设计的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后。在那段茶饭不香、日思夜想、焦虑重重的准备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进步,这自信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代表我会就此放松,因为我已经喜欢上这种在成长中蝶变的感觉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11:30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比武”活动中体验专业成长


——参加孝感市“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活动的全程回顾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中学美术老师熊瑛
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居然已经8个年头了,刚参加工作时其实并没有专职美术的想法,因为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类似于美术、音乐的小科通常是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的调剂课,所以在最初的几年美术专业的我教过语文、英语等主课,美术课成了我主课外的“点心课”,当学生们实在是“抗议无效”即将“造反”时,我才拿出来“平息众怒”,这样的状态到08年时才彻底改变。因为学生数量减少,学校已有能力让老师们专科专职了,从这时起,我和另一个老师成了我校名副其实的“美术”老师,自从当上了专职的美术老师,我发现自己轻松了不少(因为没有了升学科目的压力),学生们却更喜欢我了,几乎每到一个班上课,开始的几分钟不是做别的,就是让学生从兴奋状态平静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享受着“最受欢迎老师”的美称,自由自在的教着我的美术课。
一个月我“嚼”了六本书
今年开学,一次会议上校领导通知大家,所有学科老师要做好准备,本学期将有一次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学比赛,包括美术、音乐等小科,教学竞赛的内容则是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本中的任意一课,区级选拔赛大约在3月中旬……听到这里我有点慒,教学比赛???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文中的任意一课,OMG这这这不是真的吧?这样的规则还是头一次听说。在随后一周的时间内,其它学科通过校内比试每科确定了一名区赛选手,美术科总共就两人,最后确定让我去,好吧,不就六本参考书吗,没问题。一番四处搜借之后,三个年级六本教参终于第一次一本不差的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看着其中两本还是第一次蒙面的新书,我心里竞有一丝惭愧(咱好歹也当了四年专职美术老师了,可………),就先看这两本吧。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我每天的主要活动除了上课,就是钻教参,我和同事谈论的主要话题也变成了讨论教参的内容。虽然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午睡,但越来越发觉我教的这一所谓的小科竟然如此的内容广博,内涵丰雅,不觉间有了一种感悟,美术其实是一种告诉你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并教会你怎样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学科,而追求美好生活不正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吗?如果说一开始读教参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到后来,吸引我继续细读慢嚼的则是这一学科本身的魅力了。
未能奏响的《大提琴》
读完教参等资料,我的表现欲也空前的高涨起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学校领导邀请了以专注、专心,专业闻名的区教研主任管季超老师来我校指导我一堂课,我选择了《大提琴》一课,这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教案都花了三天时间来设计,还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心想,这次一定要让学校改变对我们体、音、美小科的课好教学(内容简单,要求少)的印象。在这节课上我介绍了意大利造琴师安东·史特拉底瓦里图,又讲述了抽象主义的概念,还详细分析了毕加索的《吉他》,教学生们用解构重组的方式去创作抽象画,一节课,欣赏了近二十幅名家作品图片……,下课后,我心想,累了这么久,今天也算值了。
收拾好上课的资料,我来到校长室(在此评课),里面已经坐满了刚刚去听我的《大提琴》的学校领导及老师,我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奋笔疾书的管老师身上,我冲着他微笑,但他严肃而又挑剔的神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不妙啊。果然,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我被猛烈的排炮轰得体无完肤。教学内容多且乱,课堂气氛沉闷……这里不对,那里不准确,这个环节没有实际价值,那句话完全是多余的废话……在这些毫不留情,直接而又中肯准确的评价中,我满满的信心被无数个问号塞得没有了空隙,为什么?为什么我精心准备的课被大家贬得一无是处,为什么我每一个地方都有错?为什么连一句话都要抠住大做文章?为什么大家对我如此无情,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学生们精彩的回答,没有看到学生作业中有几幅作业还不错吗?干吗连我说话的神态、语气都看不顺眼。我心里乱糟糟的,今天是怎么了,平时对我还不错的人,今天怎么都集体组团来批斗我了,一个比一个厉害,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他们评了快3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头越来越低,心里越来越觉得冷!你们说够了没有,再不停止,我就不客气了(真想一走了之)。不一会儿食堂打电话来催大家去吃饭,评课终于结束了,一看表都到六点一刻了,大家其实也早就饿了,来到食堂,大家都赶紧吃饭,我心里百般滋味,虽然狠饿,但吃到嘴里的饭菜,感觉味道苦苦的吞不下去。看到我这个样子,詹松华校长笑着说:熊瑛,今天这节课,在听课之前,我已经给所有听课老师下了命令,只找缺点,用最高要求来评课,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原来如此,我心里稍稍亮堂了一点,是啊!如果像从前评课那样,先说优点,少说缺点,我还能像这样深刻的省视自己吗?
带着疑惑重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评完课,管老师要回去了,走之前他问我,熊老师你读过《美术新课程标准》吗?我立刻回答:看过啊,他又问我,什么时候,我不好意思的说:刚上班时……。管老师走之前一再强调:你回去好好看看那本书,的确那本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才是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书是找不着了,上网查吧,终于找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目标,一总目标、二分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是最具体丰富的部分。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教学段。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的说明、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评述建议和评价建议。(详细内容略)读完课程标准,心中有被填满的充实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实施方法等理论依据有了具体的了解。再回想先前凭感觉和一点点小经验支撑的教学活动在《标准》的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真希望所有的美术老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看完这份《标准》,确实很有用,它就像导航仪,目的明确而又过程详细。
五个小时我完成了七个课题的简案设计
3月20日在孝感市车站中学进行的区级选拨赛中,我出线了。这要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及教师们。因为美术课需要的教具比较多,积累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詹校长一次次的给我肯定和支持使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老师们不辞辛苦的帮我准备资料,评课纠正缺点,也使我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终于到了市级比赛的时间,18号早上7点半,我就打开了电脑,规定宣布备选课题的时间是10点钟,我必须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我边吃早餐边收拾行李(市级比赛的赛场在汉川)我和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约好下午3点钟出发。早上10点钟初中美术备选课题已经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很多其它科目的备选课题,我已经无暇它顾了,飞快的抄了下来,共7个课题分别是七年级下册《星空》,《过去的日子》。八年级下册《五角星》,《方寸之间》,《大提琴》,《诗情画意》,《心灵的关爱》,粗略一算,我还有5个小时出发,在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把这7个课题的教案写出来,详案是来不及了,列个简案吧,我马上拿出备课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课本及参考资料,用我平生最快的速度列出了这7个课题的简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星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二、感受星空的神秘和美丽(照片和图片)三、欣赏有关星空的美术作品。四,介绍和示范绘画的特殊技法。五,学生创作星空题材的作业。六,作业展评。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过去的日子》,一、导入课题(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句子)二、赏析《山村小店》《小书摊》三、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回忆。四、学习创作。五、作业展评。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一、导入课题(著名艺术家艾轩的话)二、欣赏《五角星》三、认识感受肌理和质感。四、表现质感和肌理(压抑、拓抑)。五、小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一、导入课题(奥运会徽)。二、印章的常识介绍。三、镌刻的方法讲解,四、学生功于感受镌刻。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提琴》一、导入课题(欣赏大提琴音乐)。二、欣赏《吉他》等抽象作品。三、掌握结构重组的绘画表现手法。四、引导学生创作(追求形式美术)。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第六课《诗情画意》一、导入课题(国标艺术起源知识)。二、欣赏课本图片。三、导赏目标中典型的亭子,漏窗。四、学生设计漏窗。五、作业品评。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心灵的关爱》一、导入课题(提出设计中考加油卡的任务)二、介绍卡片的不同款式。三、示范演示动作过程。四、学生创作卡片。五、展示并修改卡片。

写完简案已经到了2点半,午饭都没吃,到此时才觉得真饿得受不了了,但离出发时间也差不多了,胡乱买了一点吃的就登上了到汉川的车,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想必是美景不断吧,但我满脑子都是刚刚七个课题的教案设计,想到什么好的点子便赶紧拿笔记下来,哪有偷瞄的时间呐,只盼望天能不要那么快黑就好了。

满城搜寻教学教具,紧张的40分钟

到达报名地点安顿下来后,开始按照教案设计的内容清理教具和学具。这可累苦了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此时已临近晚上八点了,我开了一张单子,邓老师就立刻出门购买了。我留在宾馆继续备课,这中间我又不断想到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邓老师补买,想象着为我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回头补充材料的胖胖的同事,我心里是又惭愧又感动,等到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提着两大包油画棒、小剪刀、彩卡纸等工具材料回来时,时针已指向10点多钟。
第二天抽签排讲课顺序,我抽到农村组的第3号(即第三节课的顺序),课前40分钟我抽到课题《五角星》,我立刻找出《五角星》的教案,积极做准备,忽然发现先前课程设计的“袋中猜物”小游戏的材料没准备好,在得知只需要一些常见的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品后,邓老师轻松地说:这还不容易,我一会就来,你别慌。不一会儿,他果真用黑色袋子提了一袋“哐当哐当”响的东西进来了,手变得脏兮兮的。我问他,这么快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好东西?他看都没看我小声说:垃圾堆!我心里顿时那个感动啊。

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节课

第2号老师刚上完课,马上就要轮到我了,紧张的情绪这时也到了最高值,来参赛的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真可不是平常的表现就能蒙混过关的,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是怎么都hold不住的,我从容走上讲台,一低头,我一惊,我的书不见了,刚整理好的教案还在里面,此时离上课还有3分钟,顿时我脑中一片空白。等我回过神来,看大家都在帮忙找,心想来不及了。于是我定定神,在脑中回顾了一下,还好教学过程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要教案应该问题不大,一瞬间感觉自己变了,居然这么镇定,这还是我吗?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学程序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非常顺利,每当我提问,学生回答的答案常常是出乎意料的好,中间穿插的小游戏使他们兴奋,我的现场示范,更让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后的作业展示更是精彩连连。这堂课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这堂课虽然并不是本次比赛中最好的一堂课,但却是我有史以来上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只想感谢这群真诚可爱的学生们。(虽然我们只共聚了短短的40分钟)但却让我得到了之前从未曾体验过的成功,那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是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得这么好,
我相信,只要能够接受这蜕变的痛楚而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的喜悦则会促使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后面的说课,我也真的超越了自己,当着众位评委和参赛同仁,我是那么自信。因为我知道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练之后,使我对美术教育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对教学设计的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后。在那段茶饭不香、日思夜想、焦虑重重的准备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进步,这自信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代表我会就此放松,因为我已经喜欢上这种在成长中蝶变的感觉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11:21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比武”活动中体验专业成长


——参加孝感市“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活动的全程回顾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中学美术老师熊瑛
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居然已经8个年头了,刚参加工作时其实并没有专职美术的想法,因为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类似于美术、音乐的小科通常是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的调剂课,所以在最初的几年美术专业的我教过语文、英语等主课,美术课成了我主课外的“点心课”,当学生们实在是“抗议无效”即将“造反”时,我才拿出来“平息众怒”,这样的状态到08年时才彻底改变。因为学生数量减少,学校已有能力让老师们专科专职了,从这时起,我和另一个老师成了我校名副其实的“美术”老师,自从当上了专职的美术老师,我发现自己轻松了不少(因为没有了升学科目的压力),学生们却更喜欢我了,几乎每到一个班上课,开始的几分钟不是做别的,就是让学生从兴奋状态平静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享受着“最受欢迎老师”的美称,自由自在的教着我的美术课。
一个月我“嚼”了六本书
今年开学,一次会议上校领导通知大家,所有学科老师要做好准备,本学期将有一次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学比赛,包括美术、音乐等小科,教学竞赛的内容则是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本中的任意一课,区级选拔赛大约在3月中旬……听到这里我有点慒,教学比赛???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文中的任意一课,OMG这这这不是真的吧?这样的规则还是头一次听说。在随后一周的时间内,其它学科通过校内比试每科确定了一名区赛选手,美术科总共就两人,最后确定让我去,好吧,不就六本参考书吗,没问题。一番四处搜借之后,三个年级六本教参终于第一次一本不差的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看着其中两本还是第一次蒙面的新书,我心里竞有一丝惭愧(咱好歹也当了四年专职美术老师了,可………),就先看这两本吧。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我每天的主要活动除了上课,就是钻教参,我和同事谈论的主要话题也变成了讨论教参的内容。虽然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午睡,但越来越发觉我教的这一所谓的小科竟然如此的内容广博,内涵丰雅,不觉间有了一种感悟,美术其实是一种告诉你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并教会你怎样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学科,而追求美好生活不正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吗?如果说一开始读教参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到后来,吸引我继续细读慢嚼的则是这一学科本身的魅力了。
未能奏响的《大提琴》
读完教参等资料,我的表现欲也空前的高涨起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学校领导邀请了以专注、专心,专业闻名的区教研主任管季超老师来我校指导我一堂课,我选择了《大提琴》一课,这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教案都花了三天时间来设计,还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心想,这次一定要让学校改变对我们体、音、美小科的课好教学(内容简单,要求少)的印象。在这节课上我介绍了意大利造琴师安东·史特拉底瓦里图,又讲述了抽象主义的概念,还详细分析了毕加索的《吉他》,教学生们用解构重组的方式去创作抽象画,一节课,欣赏了近二十幅名家作品图片……,下课后,我心想,累了这么久,今天也算值了。
收拾好上课的资料,我来到校长室(在此评课),里面已经坐满了刚刚去听我的《大提琴》的学校领导及老师,我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奋笔疾书的管老师身上,我冲着他微笑,但他严肃而又挑剔的神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不妙啊。果然,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我被猛烈的排炮轰得体无完肤。教学内容多且乱,课堂气氛沉闷……这里不对,那里不准确,这个环节没有实际价值,那句话完全是多余的废话……在这些毫不留情,直接而又中肯准确的评价中,我满满的信心被无数个问号塞得没有了空隙,为什么?为什么我精心准备的课被大家贬得一无是处,为什么我每一个地方都有错?为什么连一句话都要抠住大做文章?为什么大家对我如此无情,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学生们精彩的回答,没有看到学生作业中有几幅作业还不错吗?干吗连我说话的神态、语气都看不顺眼。我心里乱糟糟的,今天是怎么了,平时对我还不错的人,今天怎么都集体组团来批斗我了,一个比一个厉害,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他们评了快3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头越来越低,心里越来越觉得冷!你们说够了没有,再不停止,我就不客气了(真想一走了之)。不一会儿食堂打电话来催大家去吃饭,评课终于结束了,一看表都到六点一刻了,大家其实也早就饿了,来到食堂,大家都赶紧吃饭,我心里百般滋味,虽然狠饿,但吃到嘴里的饭菜,感觉味道苦苦的吞不下去。看到我这个样子,詹松华校长笑着说:熊瑛,今天这节课,在听课之前,我已经给所有听课老师下了命令,只找缺点,用最高要求来评课,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原来如此,我心里稍稍亮堂了一点,是啊!如果像从前评课那样,先说优点,少说缺点,我还能像这样深刻的省视自己吗?
带着疑惑重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评完课,管老师要回去了,走之前他问我,熊老师你读过《美术新课程标准》吗?我立刻回答:看过啊,他又问我,什么时候,我不好意思的说:刚上班时……。管老师走之前一再强调:你回去好好看看那本书,的确那本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才是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书是找不着了,上网查吧,终于找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目标,一总目标、二分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是最具体丰富的部分。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教学段。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的说明、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评述建议和评价建议。(详细内容略)读完课程标准,心中有被填满的充实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实施方法等理论依据有了具体的了解。再回想先前凭感觉和一点点小经验支撑的教学活动在《标准》的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真希望所有的美术老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看完这份《标准》,确实很有用,它就像导航仪,目的明确而又过程详细。
五个小时我完成了七个课题的简案设计
3月20日在孝感市车站中学进行的区级选拨赛中,我出线了。这要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及教师们。因为美术课需要的教具比较多,积累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詹校长一次次的给我肯定和支持使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老师们不辞辛苦的帮我准备资料,评课纠正缺点,也使我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终于到了市级比赛的时间,18号早上7点半,我就打开了电脑,规定宣布备选课题的时间是10点钟,我必须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我边吃早餐边收拾行李(市级比赛的赛场在汉川)我和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约好下午3点钟出发。早上10点钟初中美术备选课题已经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很多其它科目的备选课题,我已经无暇它顾了,飞快的抄了下来,共7个课题分别是七年级下册《星空》,《过去的日子》。八年级下册《五角星》,《方寸之间》,《大提琴》,《诗情画意》,《心灵的关爱》,粗略一算,我还有5个小时出发,在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把这7个课题的教案写出来,详案是来不及了,列个简案吧,我马上拿出备课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课本及参考资料,用我平生最快的速度列出了这7个课题的简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星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二、感受星空的神秘和美丽(照片和图片)三、欣赏有关星空的美术作品。四,介绍和示范绘画的特殊技法。五,学生创作星空题材的作业。六,作业展评。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过去的日子》,一、导入课题(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句子)二、赏析《山村小店》《小书摊》三、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回忆。四、学习创作。五、作业展评。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一、导入课题(著名艺术家艾轩的话)二、欣赏《五角星》三、认识感受肌理和质感。四、表现质感和肌理(压抑、拓抑)。五、小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一、导入课题(奥运会徽)。二、印章的常识介绍。三、镌刻的方法讲解,四、学生功于感受镌刻。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提琴》一、导入课题(欣赏大提琴音乐)。二、欣赏《吉他》等抽象作品。三、掌握结构重组的绘画表现手法。四、引导学生创作(追求形式美术)。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第六课《诗情画意》一、导入课题(国标艺术起源知识)。二、欣赏课本图片。三、导赏目标中典型的亭子,漏窗。四、学生设计漏窗。五、作业品评。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心灵的关爱》一、导入课题(提出设计中考加油卡的任务)二、介绍卡片的不同款式。三、示范演示动作过程。四、学生创作卡片。五、展示并修改卡片。

写完简案已经到了2点半,午饭都没吃,到此时才觉得真饿得受不了了,但离出发时间也差不多了,胡乱买了一点吃的就登上了到汉川的车,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想必是美景不断吧,但我满脑子都是刚刚七个课题的教案设计,想到什么好的点子便赶紧拿笔记下来,哪有偷瞄的时间呐,只盼望天能不要那么快黑就好了。

满城搜寻教学教具,紧张的40分钟

到达报名地点安顿下来后,开始按照教案设计的内容清理教具和学具。这可累苦了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此时已临近晚上八点了,我开了一张单子,邓老师就立刻出门购买了。我留在宾馆继续备课,这中间我又不断想到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邓老师补买,想象着为我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回头补充材料的胖胖的同事,我心里是又惭愧又感动,等到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提着两大包油画棒、小剪刀、彩卡纸等工具材料回来时,时针已指向10点多钟。
第二天抽签排讲课顺序,我抽到农村组的第3号(即第三节课的顺序),课前40分钟我抽到课题《五角星》,我立刻找出《五角星》的教案,积极做准备,忽然发现先前课程设计的“袋中猜物”小游戏的材料没准备好,在得知只需要一些常见的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品后,邓老师轻松地说:这还不容易,我一会就来,你别慌。不一会儿,他果真用黑色袋子提了一袋“哐当哐当”响的东西进来了,手变得脏兮兮的。我问他,这么快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好东西?他看都没看我小声说:垃圾堆!我心里顿时那个感动啊。

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节课

第2号老师刚上完课,马上就要轮到我了,紧张的情绪这时也到了最高值,来参赛的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真可不是平常的表现就能蒙混过关的,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是怎么都hold不住的,我从容走上讲台,一低头,我一惊,我的书不见了,刚整理好的教案还在里面,此时离上课还有3分钟,顿时我脑中一片空白。等我回过神来,看大家都在帮忙找,心想来不及了。于是我定定神,在脑中回顾了一下,还好教学过程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要教案应该问题不大,一瞬间感觉自己变了,居然这么镇定,这还是我吗?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学程序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非常顺利,每当我提问,学生回答的答案常常是出乎意料的好,中间穿插的小游戏使他们兴奋,我的现场示范,更让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后的作业展示更是精彩连连。这堂课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这堂课虽然并不是本次比赛中最好的一堂课,但却是我有史以来上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只想感谢这群真诚可爱的学生们。(虽然我们只共聚了短短的40分钟)但却让我得到了之前从未曾体验过的成功,那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是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得这么好,
我相信,只要能够接受这蜕变的痛楚而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的喜悦则会促使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后面的说课,我也真的超越了自己,当着众位评委和参赛同仁,我是那么自信。因为我知道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练之后,使我对美术教育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对教学设计的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后。在那段茶饭不香、日思夜想、焦虑重重的准备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进步,这自信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代表我会就此放松,因为我已经喜欢上这种在成长中蝶变的感觉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11:09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比武”活动中体验专业成长


——参加孝感市“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活动的全程回顾



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中学美术老师熊瑛
从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居然已经8个年头了,刚参加工作时其实并没有专职美术的想法,因为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类似于美术、音乐的小科通常是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的调剂课,所以在最初的几年美术专业的我教过语文、英语等主课,美术课成了我主课外的“点心课”,当学生们实在是“抗议无效”即将“造反”时,我才拿出来“平息众怒”,这样的状态到08年时才彻底改变。因为学生数量减少,学校已有能力让老师们专科专职了,从这时起,我和另一个老师成了我校名副其实的“美术”老师,自从当上了专职的美术老师,我发现自己轻松了不少(因为没有了升学科目的压力),学生们却更喜欢我了,几乎每到一个班上课,开始的几分钟不是做别的,就是让学生从兴奋状态平静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享受着“最受欢迎老师”的美称,自由自在的教着我的美术课。
一个月我“嚼”了六本书
今年开学,一次会议上校领导通知大家,所有学科老师要做好准备,本学期将有一次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学比赛,包括美术、音乐等小科,教学竞赛的内容则是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本中的任意一课,区级选拔赛大约在3月中旬……听到这里我有点慒,教学比赛???任教科目中三个年级六册课文中的任意一课,OMG这这这不是真的吧?这样的规则还是头一次听说。在随后一周的时间内,其它学科通过校内比试每科确定了一名区赛选手,美术科总共就两人,最后确定让我去,好吧,不就六本参考书吗,没问题。一番四处搜借之后,三个年级六本教参终于第一次一本不差的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看着其中两本还是第一次蒙面的新书,我心里竞有一丝惭愧(咱好歹也当了四年专职美术老师了,可………),就先看这两本吧。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我每天的主要活动除了上课,就是钻教参,我和同事谈论的主要话题也变成了讨论教参的内容。虽然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午睡,但越来越发觉我教的这一所谓的小科竟然如此的内容广博,内涵丰雅,不觉间有了一种感悟,美术其实是一种告诉你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并教会你怎样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学科,而追求美好生活不正是人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吗?如果说一开始读教参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到后来,吸引我继续细读慢嚼的则是这一学科本身的魅力了。
未能奏响的《大提琴》
读完教参等资料,我的表现欲也空前的高涨起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学校领导邀请了以专注、专心,专业闻名的区教研主任管季超老师来我校指导我一堂课,我选择了《大提琴》一课,这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教案都花了三天时间来设计,还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心想,这次一定要让学校改变对我们体、音、美小科的课好教学(内容简单,要求少)的印象。在这节课上我介绍了意大利造琴师安东·史特拉底瓦里图,又讲述了抽象主义的概念,还详细分析了毕加索的《吉他》,教学生们用解构重组的方式去创作抽象画,一节课,欣赏了近二十幅名家作品图片……,下课后,我心想,累了这么久,今天也算值了。
收拾好上课的资料,我来到校长室(在此评课),里面已经坐满了刚刚去听我的《大提琴》的学校领导及老师,我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奋笔疾书的管老师身上,我冲着他微笑,但他严肃而又挑剔的神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不妙啊。果然,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我被猛烈的排炮轰得体无完肤。教学内容多且乱,课堂气氛沉闷……这里不对,那里不准确,这个环节没有实际价值,那句话完全是多余的废话……在这些毫不留情,直接而又中肯准确的评价中,我满满的信心被无数个问号塞得没有了空隙,为什么?为什么我精心准备的课被大家贬得一无是处,为什么我每一个地方都有错?为什么连一句话都要抠住大做文章?为什么大家对我如此无情,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学生们精彩的回答,没有看到学生作业中有几幅作业还不错吗?干吗连我说话的神态、语气都看不顺眼。我心里乱糟糟的,今天是怎么了,平时对我还不错的人,今天怎么都集体组团来批斗我了,一个比一个厉害,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他们评了快3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头越来越低,心里越来越觉得冷!你们说够了没有,再不停止,我就不客气了(真想一走了之)。不一会儿食堂打电话来催大家去吃饭,评课终于结束了,一看表都到六点一刻了,大家其实也早就饿了,来到食堂,大家都赶紧吃饭,我心里百般滋味,虽然狠饿,但吃到嘴里的饭菜,感觉味道苦苦的吞不下去。看到我这个样子,詹松华校长笑着说:熊瑛,今天这节课,在听课之前,我已经给所有听课老师下了命令,只找缺点,用最高要求来评课,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原来如此,我心里稍稍亮堂了一点,是啊!如果像从前评课那样,先说优点,少说缺点,我还能像这样深刻的省视自己吗?
带着疑惑重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评完课,管老师要回去了,走之前他问我,熊老师你读过《美术新课程标准》吗?我立刻回答:看过啊,他又问我,什么时候,我不好意思的说:刚上班时……。管老师走之前一再强调:你回去好好看看那本书,的确那本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才是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书是找不着了,上网查吧,终于找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目标,一总目标、二分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是最具体丰富的部分。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教学段。2、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的说明、4、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5、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评述建议和评价建议。(详细内容略)读完课程标准,心中有被填满的充实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实施方法等理论依据有了具体的了解。再回想先前凭感觉和一点点小经验支撑的教学活动在《标准》的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真希望所有的美术老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看完这份《标准》,确实很有用,它就像导航仪,目的明确而又过程详细。
五个小时我完成了七个课题的简案设计
3月20日在孝感市车站中学进行的区级选拨赛中,我出线了。这要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及教师们。因为美术课需要的教具比较多,积累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詹校长一次次的给我肯定和支持使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老师们不辞辛苦的帮我准备资料,评课纠正缺点,也使我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终于到了市级比赛的时间,18号早上7点半,我就打开了电脑,规定宣布备选课题的时间是10点钟,我必须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我边吃早餐边收拾行李(市级比赛的赛场在汉川)我和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约好下午3点钟出发。早上10点钟初中美术备选课题已经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很多其它科目的备选课题,我已经无暇它顾了,飞快的抄了下来,共7个课题分别是七年级下册《星空》,《过去的日子》。八年级下册《五角星》,《方寸之间》,《大提琴》,《诗情画意》,《心灵的关爱》,粗略一算,我还有5个小时出发,在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把这7个课题的教案写出来,详案是来不及了,列个简案吧,我马上拿出备课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课本及参考资料,用我平生最快的速度列出了这7个课题的简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星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二、感受星空的神秘和美丽(照片和图片)三、欣赏有关星空的美术作品。四,介绍和示范绘画的特殊技法。五,学生创作星空题材的作业。六,作业展评。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过去的日子》,一、导入课题(朱自清散文《匆匆》中的句子)二、赏析《山村小店》《小书摊》三、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回忆。四、学习创作。五、作业展评。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五角星》一、导入课题(著名艺术家艾轩的话)二、欣赏《五角星》三、认识感受肌理和质感。四、表现质感和肌理(压抑、拓抑)。五、小结。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一、导入课题(奥运会徽)。二、印章的常识介绍。三、镌刻的方法讲解,四、学生功于感受镌刻。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提琴》一、导入课题(欣赏大提琴音乐)。二、欣赏《吉他》等抽象作品。三、掌握结构重组的绘画表现手法。四、引导学生创作(追求形式美术)。五、作业点评。
八年级第六课《诗情画意》一、导入课题(国标艺术起源知识)。二、欣赏课本图片。三、导赏目标中典型的亭子,漏窗。四、学生设计漏窗。五、作业品评。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心灵的关爱》一、导入课题(提出设计中考加油卡的任务)二、介绍卡片的不同款式。三、示范演示动作过程。四、学生创作卡片。五、展示并修改卡片。

写完简案已经到了2点半,午饭都没吃,到此时才觉得真饿得受不了了,但离出发时间也差不多了,胡乱买了一点吃的就登上了到汉川的车,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想必是美景不断吧,但我满脑子都是刚刚七个课题的教案设计,想到什么好的点子便赶紧拿笔记下来,哪有偷瞄的时间呐,只盼望天能不要那么快黑就好了。

满城搜寻教学教具,紧张的40分钟

到达报名地点安顿下来后,开始按照教案设计的内容清理教具和学具。这可累苦了陪同我参赛的邓老师,此时已临近晚上八点了,我开了一张单子,邓老师就立刻出门购买了。我留在宾馆继续备课,这中间我又不断想到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邓老师补买,想象着为我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回头补充材料的胖胖的同事,我心里是又惭愧又感动,等到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提着两大包油画棒、小剪刀、彩卡纸等工具材料回来时,时针已指向10点多钟。
第二天抽签排讲课顺序,我抽到农村组的第3号(即第三节课的顺序),课前40分钟我抽到课题《五角星》,我立刻找出《五角星》的教案,积极做准备,忽然发现先前课程设计的“袋中猜物”小游戏的材料没准备好,在得知只需要一些常见的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品后,邓老师轻松地说:这还不容易,我一会就来,你别慌。不一会儿,他果真用黑色袋子提了一袋“哐当哐当”响的东西进来了,手变得脏兮兮的。我问他,这么快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好东西?他看都没看我小声说:垃圾堆!我心里顿时那个感动啊。

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节课

第2号老师刚上完课,马上就要轮到我了,紧张的情绪这时也到了最高值,来参赛的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真可不是平常的表现就能蒙混过关的,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是怎么都hold不住的,我从容走上讲台,一低头,我一惊,我的书不见了,刚整理好的教案还在里面,此时离上课还有3分钟,顿时我脑中一片空白。等我回过神来,看大家都在帮忙找,心想来不及了。于是我定定神,在脑中回顾了一下,还好教学过程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要教案应该问题不大,一瞬间感觉自己变了,居然这么镇定,这还是我吗?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学程序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非常顺利,每当我提问,学生回答的答案常常是出乎意料的好,中间穿插的小游戏使他们兴奋,我的现场示范,更让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后的作业展示更是精彩连连。这堂课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这堂课虽然并不是本次比赛中最好的一堂课,但却是我有史以来上过的最好的一堂课,我只想感谢这群真诚可爱的学生们。(虽然我们只共聚了短短的40分钟)但却让我得到了之前从未曾体验过的成功,那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是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得这么好,
我相信,只要能够接受这蜕变的痛楚而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的喜悦则会促使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后面的说课,我也真的超越了自己,当着众位评委和参赛同仁,我是那么自信。因为我知道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练之后,使我对美术教育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对教学设计的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后。在那段茶饭不香、日思夜想、焦虑重重的准备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进步,这自信是可以肯定的,但并不代表我会就此放松,因为我已经喜欢上这种在成长中蝶变的感觉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03:2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06:20 , Processed in 0.1153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