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教师的根植与取向[1]

1.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生活更舒适。对于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诸多的选择中,研究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改变现实生活、设计未来可能生活的一种选择。关于运用理智,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敢于认识!’语出罗马诗人贺拉斯(公元前65—8)《诗论》——译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2]

运用理智改变生活,首先需要研究者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在自觉和理性中,研究者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的质量。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与生活结合,研究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生活,对生活研究,对工作研究。另外,是在研究中摆脱过于沉重的功利追求,除了生活的目的不要有更多的功利。实际上,无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成功利的效果;研究被功利缠绕,就会大量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以时尚的“叙事研究”为例,叙事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要坚持“实践——反思”的认识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成长即成果;而定位于发表研究成果的叙事往往失去真诚和自然,反不容易被认可。

2.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

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尽可能占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是深刻认识的基础,也是研究和改进的基础。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关注不同的信息对象。在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多样化。比如,从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把握研究状况,了解研究发展历程、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概念体系以及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观点;期刊则告诉我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报纸、电视等媒体则提供实践中的政策、做法和经验,反映了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总是为了人的‘能在’而理解‘现在’,实现‘现在’。”[3] “能在”是什么,它就是一种目标,一种理想。

自觉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无论干什么,我们都需要计划和策划,这就是所谓“既要拉车,更要看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曾经有老师发邮件说:“老师累呀!老师难呀!想当好老师又累又难!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慢慢教,想想啊,特别是‘又累又难!苦!!’的时候,特别是陷入教学困境的时候。”

想的过程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也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教师研究大多难以用严格的“实验假设”来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比较和假设。比如,我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心中总是有“分层比不分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来源于研究者对过去经验的批判和总结,也可能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对其他人实践经验的借鉴。

实际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别是行动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问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会更好”假设的过程。人的幸福源泉其中包括了人有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所以,在研究中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本身提供了一条导向幸福的途径。

4.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作为实践者,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这样,教育理想必须投射和改进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改造和促进,实践者的研究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同样,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教师研究的完整内涵。

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够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的变化,实践效果的变化,甚至感受到世界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感觉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种绝妙的感受。

5.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及时反思和调整的与时俱进过程

实践是丰富、生动而流变的。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个性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另一方面,学生又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中。实践(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情境的生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探索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的应有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洞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持续行动。



[1] 出处:陈大伟,研究—教师的根植与取向[J]. 教育科学论坛,2004(6):59

[2] [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A].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

[3]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30:34 | 只看该作者
为自己开辟一片生长的沃土

陈大伟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进行归结,一般认为,有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这样三种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笔者认为,除这三种理论上的取向外,还实际运行着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要有坚实的理智基础,其理智基础表现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就是师范学生向专家(如大学老师)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现在,似可把教师的专业阅读也归为这一取向的实践。

应该说,一线教师是专业实践工作者,实践的丰富性使得“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师需要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不是从外部“获得”的,而是从内部“建构”的,“建构”的途径是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实现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自己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我理解,这是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得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也就是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

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各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各有自己强调的重点和明显的疏漏,在今天看来,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它们的长处和局限,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有所侧重地借鉴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里就“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的话题,且说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注意力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反思”,而是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中共同成长。生长需要环境,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来类比:一个种子是否能够生长,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固然和这颗种子本身的品质有关,但也和撒播在什么样的田地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紧密相关。以认知发展为例,“事实上,认知决定于环境,认知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而不是简单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中。”[1]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说,现在的中小学是越来越重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了,但学校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呢?“我国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方面,似乎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是一个能力提高的问题。其实,在学校营造一种环境和气氛,让教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教学创新,这可能比单纯提高教学能力更为重要。”[2]

在讨论了学校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生态的作为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怎么办?”

就我看来,我们需要赋予“育人”以新内涵。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人”在哪里?我们需要培育“谁”?我们认为:首先是要“育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爱学生,发展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了,育学生才有本钱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在育自己、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育人”的新使命是“育同事”。“育同事”不仅与同事共育、共同成长,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且与同事共建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在培育中共育。我们相信:在一个长期共处并充满合作的同事关系中,他人的发展终将促进自己的发展,自己也将从他人的发展中受益。这样,促进他人发展也就在促进自身发展,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得助,滋养获得滋养,润泽获得润泽。

与同事共育,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但在同一个单位,总有一些利益关系牵扯,总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实在太大。我们需要更纯粹的精神交往,更纯净的生态环境。这时,寻找(早期需要建立)志趣相投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种民间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优势(或者说需要发挥好这样一些优势):基于理想和激情的志趣相投,以及交往的平等地位和参与的自愿原则,大家关注精神丰沛和充实,关注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关注彼此的处境和未来,这使大家更能心理相通、彼此坦诚,这可以少很多利益和得失的纠葛,也可以少一些人际交往的麻烦和障碍。基于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这可以使参与者彼此珍惜,这有利于用自组织的方式改进参与方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更合适、更有效的方式。基于对共同话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对话水平和质量,在有准备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真知灼见。

愿老师们都能为自己开辟一片生长的沃土!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

[2]冯大鸣.沟通与分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67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35:04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关于推进学校改革的通信(五)

陈教授:

您好!

上一次我们向您请教如何使教研更有实效。您建议可以在学期末或开学初,先请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临近期末,现学现用,我们就请老师们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说实在话,我们学校的条件和基础都不是很好,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不太理想。按理说,老师们是应该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的。可是,问题收上来的时候,提得最多的是诸如“课时不够”“家长不配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学校和教师不能解决的,大家都不太愿意深入研究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也就成了泡影。

我们是满怀热情的,可是结果让我们失望。现在我们又要向您讨教了:为什么教师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呢?怎样让老师们公开自己的问题呢?

××



×校长:

你好!

看来你有些着急了,这可以理解。但我劝你不要太着急,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一起来慢慢想一想。

我常和老师们讨论“人为什么要穿衣服”?结论是人怕受冻要穿衣服,人要掩盖自己的缺陷要穿衣服,为了展示自己的出色人要穿漂亮衣服。由此,我们知道人的天性总是倾向于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人要遮掩自己的不足,人总是希望大家看到美好的一面。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要知道人为什么不愿意说自己的问题了。

教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学生的,承认自己有问题就可能陷入对不起学生,不配“教书育人”的道德内疚和焦虑,要教师承认自己的问题更难。可以说,大多的教师看自己不是真实的“镜中人”,而是自我美化、自我粉饰的“意中人”,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采用责任外推的方式——“教育环境不好”、“条件不具备”、“学生素质太差”等等。这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避免道德考量的安全的“避风港”。所以,人之常情,不必着急。

一方面,缺乏问题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教师的自我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问题以不断改进,需要公开自己的问题以获得帮助。另一方面,人的天性是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揭短,教师还可能面临道德内疚的压力,教师又不愿意承认和公开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这种矛盾的情境中,培养教师问题意识的努力富有意义但又充满挑战。说实话,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自己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你问了,我只能试着说一说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一种“把问题看成朋友”的学校氛围?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的《变革的力量》是很值得读的一本好书,影响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你是校长,你接纳有缺陷的教师吗?对于教师身上的问题,你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理解和宽容?进一步,你又如何看待你自己?我想,当我们都能坦然地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完满的自己,也能接纳一个不完满的他人的时候,问题才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说起来,谁能没有问题呢?美国杰出的演讲家丹尼斯·威特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还嫩绿,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成熟了,就开始腐烂。”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降低教师道德内疚和焦虑方面有所探索?可以说,没有谁在做着十全十美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有局限的,也可以说“任何教育也是有害的”。说“教育也是有害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积极作用,而是在看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时,又要有“教育也是双刃剑”的风险意识,强调风险意识的核心立论是:人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你对学生采取了这种教育,其他的教育就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放任和自由的教育无法培养集体意识;约束的教育对自由的个性有所压制;自主的教育可能难以获得系统的熏陶,合作的教育可能让学生放弃主见……。承认问题、发现问题可以使我们接纳不完美的教育,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能。而承认问题、研究问题则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放大教育的益处,尽可能规避和减少教育的损害。这本身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和方式。

我们是不是还引导教师为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负起责任?曾经到一所学校参加观课议课活动,授课老师执教《落花生》,活动目标是研究“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活动开初,我问参与活动的老师:“你们教《落花生》,感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是不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老师们说:“我们在课堂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说不愿意做‘花生’,他们更愿意做‘桃子、石榴、苹果’,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他们还会拿出选秀节目中一些获得成功的人物做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好。这才是我们叫这篇文章遇到的困难。”我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你们研究和讨论过吗?”老师们摇摇头。我和他们开玩笑:“你们太大公无私了。教师要做研究,一定要学会‘自私’一点,一定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时间。你看,你们的工作这么辛苦,时间这么紧张,为什么不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好好研究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困难,干吗不研究自己的问题呢?”直面问题要激发老师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意识。我想,只有老师们真正对自己负责了,愿意改善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老师们才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

你可以给老师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建议你也找一找自己的“朋友”。

祝工作顺利!

                                                陈大伟

                                                                 刊于2011年第三期《校长》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36:38 | 只看该作者
观课议课问题解答

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学习和实践观课议课非常务实,在我到学校之前任课教师都看过两遍《有效观课议课》视频(十集)了。我到学校,4月11日上午和他们共同做过两节语文课的观课议课,下午我上了两课时的《乡下人家》,他们进行了观察和讨论。12日上午我先就观课议课的关键和新近的发展做了一个讲座(这一次很不好讲,因为他们都已经很熟悉了),讲完以后,是他们的老师提问我说自己的思考。因为他们对观课议课有过深入研究和具体实践了,所以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和代表性,讲完以后,我请龙慧副校长安排老师整理相关问答。周六,龙校长转过来老师们整理的记录,我再进一步梳理。放在这里,供对观课议课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陈大伟

整理于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陈大伟教授为宝城小学的老师答疑

王萍老师问:

陈教授,我还记得您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讲到“观课、议课就像照镜子,它更大的功能是看看我们扣子有没有扣错,哪里能扣得更好,而不是只是为了知道自己照的有多漂亮。”我们现在做观课、议课的确能让我们自己达到一种幸福、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我们更能找到教学更好的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缺乏一种被认同的感觉,执教者的幸福感在这之中会不会打一点折扣,或者说能不能在议课之前我们也来说一说好话?

陈大伟老师答:

就我个人的设计,观课议课既不是对课说好的,也不是说差的,说好和说不好就是评课。议课是讨论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的。课堂上有些故事是美丽的、合理的,创造过这样故事的执教者是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的;有些故事是有缺陷的,可能上课教师会有一种难受,但观课议课不是来批评这些故事和创造这些故事的老师和学生的,而是讨论如何让这些故事变得合理,变得更美丽的。在议课时,我们不仅仅可以找存有问题的故事,也可以找一些在课堂中很美的故事讨论,这也算说好话。

我们已经在尽可能设计让执教者获得认同的观念和方法了,比如我常给献课教师说:“在观课议课中,你上出了自己满意的课,你尽可以享受一种成就感;如果出现了问题,你可以享受一种贡献感,你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参与者讨论的话题。”

用“照镜子”说意义不是说照见自己很丑心里很高兴,而是照见自己的“丑”以后可以改进,让自己变得美好一些,心里高兴。我以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自身力量的实现。自身力量的实现表现为有能力改造外在世界,自身力量的增长表现为不断改造自我,自身在不断成长的历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学而时习之,习有所得,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幸福;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看到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生活更幸福、成长更明显是另外一种幸福。我以为,这样的幸福比短暂的虚荣更有价值。

另一个方面,所有的教学都会有批评,优秀不是没有批评,而是对所有批评都曾经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教学选择和得失都预先想过,他们会对这些批评坦然,他们感受的批评是议课者的真诚关心而不是“挑刺”,批评会打开了你认识世界、认识教学的另外一扇“窗户”,帮助你看到另外的教学风景。

王萍老师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在观课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只能关注到小部分的学生,那么这小部分的学生怎么能代表全班同学的水平?用这样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来讨论整个的教学是不是不太合理?

陈大伟老师答:

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部分组成了整体,没有了部分也就没有了整体。在观课议课中,我们提倡要坐到学生身边去,你观察一部分,我观察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就在我们观察的部分中。

其次,我们又要尽可能研究所看到的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防止以偏代全。在观课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一定要提前进教室,在上课之前要和身边的同学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问一问“叫什么名字”“家住是哪儿”“多大啦”。也要对身边的同学进行调查,比如,问一问他“读书累不累”“我能能看看你的作业吗”。调查的目的其实就是去了解这个学生在班上属于什么水平的学生,是在班上比较好的,还是稍落后一点的。做好了这样的调查,在接下的讨论过程中就可以避免以极端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讨论教学。

第二,一边是精细地观察身边的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多观察一些其他学生。如我今天就近可以观察两位学生,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我起身观察了12位学生,我注意到12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采取指读的方式。观察的面大一点,代表性就出来了。

第三,要分辨老师的教学问题、学生学习中的现象是否具有讨论的普遍价值。对于教师偶尔的教学失误,做人要厚道,下来提醒就行了,不必大张旗鼓地证明我发现了教学的问题。对于有讨论价值,可以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则可以先说现象、先讲故事,引起大家的讨论。比如在我观察到学生指读的现象以后,我就在想,一年级下期学生指读是否还有价值?指读的好处是什么?指读的缺陷是什么?什么时候帮助学生不指读更合适?观课时这样想过了,议课时,我就会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一年级指读习惯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这样的问题,这时讨论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两个同学的行为,而是我们可以研究的一个问题了。

曾经有朋友说:“陈老师,做过观课议课以后,我们现在不怕上公开课了,我们怕观课和议课了。”为了怕观课,观课需要一双会观察课的眼睛,我们需要修炼这样的眼睛。我以为,真正会观课了,我们就找到了学习上课的一条捷径。

罗利老师问:

观课议课提倡要发挥教学想象力,要创新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创新思维有时很狭隘。陈教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发挥教学的想象力、去创新教学?

陈大伟老师答:

发挥教学的想象力,创新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创新。比如,我们以前的教学目标一般都是从字词学习等层面去考虑,现在我们在选择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对学生的人格、自尊、自信等方面去实现。比如说昨天我教《乡下人家》中的教学创新就是“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审视文本”,我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就算再好的文本我们也要用一种批判的眼睛去审视它,读课文的时候既要读出他的美和好来,还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创新。

其次就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比如说我在上《蝙蝠和雷达》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思路,课文要解决的是飞机夜航怎么看见的问题,在教学时我对它进行了拓展。在看不见的夜晚如何看见基础上,拓展了看不见的地方——地下、身体里、海底如何看见,看不到的人——盲人如何看见,如何不让他人看见——隐形技术等学习内容,使这篇说明文中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尽可能得到开发。

第三是教学顺序和结构的创新。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不一定要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讲解课文,我们也可以从课文中间或是最后入手。比如说昨天我上《乡下人家》就是以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了作者喜爱的心情”来进入文本,那就是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入手。再比如,我在上《和时间赛跑》文中有一句话“爸爸等于给了我一个谜语”,文章中并没有谜语。于是我就从这个谜语入手来说一说“这个谜语是怎么来的”,“爸爸的谜语告诉我们什么?启示是什么”,这样就从课文中间向前、向后去分析课文。

第四是教学活动的创新。比如说生字教学,过去我可能采用教师找出较难的字念出来让学生来写,现在我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选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的词语来写。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并从中养成预习的习惯。

创新的思路可以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有想象力,不要以为只能这样教,也不能以为习惯的就是最好的,是用不着改变的。

陈欣老师问:

一个班上的学生参差不齐,很不一致。在观课的过程中,我们需不需要对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分层关注?

陈大伟老师答:

我非常赞同你的想法。这样的工作可以在观课议课以前做,也可以借助录像技术课后分析。观课议课前的工作可以包括观课说明,也包括观课分工。观课说明有三个内容:第一,说教学背景,包括先教了什么,后教了什么,也是让大家了解整个课堂你会做什么;第二,介绍自己的教学创新。比如说我的课和其他老师的差不多,我准备在某个时候采取一种新的教法,让其他老师看一下这种新的方法效果怎样,可以怎么改,这叫教学创新;第三,介绍观察对象。不一定非要等到教研组开展活动的时候才观课,比如我要上课了,班上有几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叫两个老师进行观课,看看这几个学生上课到底在做什么。这就是观课分工了。再比如说,班上学生程度不一,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和收获有什么不同,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困难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做出分工的。

有了分工,就有了量化的基础,比如老师提了多少次问,叫了多少同学,老师的站位等等。我曾经有自己的一个教学反思,通过视频,我发现上课的时候在靠近多媒体的走廊走动了七次,较远的走廊走动了一次,我意识到多媒体会成为我们平等地走近每个学生的障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避免被多媒体所“绑架”,尽可能多的走近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

何星老师问:

在议课的过程中,根据帕尔默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论,某一个求知者会对一个案例主题提出自己教学方法或教学形态,其他求知者会相应地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验证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更好呢?这是不是涉及到观课议课的一个后续问题?

陈大伟老师答:

议课和磨课不同,磨课可以说是多中求一,把多位参与者的意见汇集起来,打磨出一节课来,这在优质课竞赛准备时用得比较多。而议课是一中求多,就是以某个老师的这节课为平台,一方面是大家去理解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改变的路径,这叫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教学;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学想象力,思考这节课还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吗?这就是拓展视野。各抒己见地“求多”。我注意到昨天王萍老师上过《一夜的工作》,我们议过课以后,有老师说她头脑中装上了四种处理方法,这就是发现了“多”。

是不是要在“多”中要求一呢?我们说可以“求一”,也可以不“求一”。这要看人,比如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最好告诉他哪种方法更好而采用这种方法,可能“求一”的效果更好;而对于有经验有自主能力的老师来讲,不“求一”是尊重教师这个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创造性,我们是鼓励教师自己去选择、去创造的。

是否需要后续呢?这是肯定的,我们说观课议课不是写句号,而是写逗号、写问号的过程。我自己设想的最好效果就是议完课后,参与的老师大多产生了“自己也来试一试”的冲动,他们渴望把观课议课中体会到的东西去创造性地实践一番。这就是同课异构吧。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实际的情况是,及时的改变和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模仿,它要经过一个删选、加工和沉思、再造的过程,没有经过消化、内化、转化的时间,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难产生的。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一棵有生命力的种子已经播下。

曾老师问:

对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价值的发言,我一直都很困惑,是停下来,让学生把它们抄下来,还是用其他的办法呢?在考试当中,明明这个问题是很重要,课堂上老师或同学讨论都非常详尽,但每一次检测都有很多学生做不了这样的题。在教学中,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陈大伟答:

我不是小学语文老师,对有些具体的问题不是那么在行,这要请您原谅。但我愿意把我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交流和分享。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出的问题到底处理不处理呢?我个人倾向考虑这样三点:一是看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关联度大不大。如果关联度大,正好顺水推舟,可以乐得其成。如果关联度不大,就可能绕过去,跳过去。二是看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不难,所需时间多不多。如果难度过大,所需时间过多,花了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我也可能迈过去。三是要看提出问题的学生的性情和状况,要看他的性情如何,他有什么渴望和需求。如果这个学生是在课堂上从未举过手的,这次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即使花费很多时间,也要给他机会,照顾他的心理,满足他的需求。

老师讲过、学生也做过的,检测时学生不会做了,会不会在做的时候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动机和强烈度不够,或者没有从方法层次练习。对于类似问题,或许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办法:一是让所讲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激发他们听课和做练习的兴趣和欲望;二是原则上不要普遍检查,注意单独检查,提高练习质量。三是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会还是不会的实际,这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课堂环境。

屈卫峰老师问:

好,那我说一下啊。因为刚刚都是语文老师提问。这是一个数学老师提的问题。昨天他没有参加活动,今天仅仅是听了报告,他用短信发来疑惑,请您解答。

你刚刚说,观课时,要成为观课课堂的参与者,甚至还可以帮助老师。这样的一个参与可能会对孩子有帮助,但对于这堂课的观察是否影响到它的客观真实?因为它这一节课仅仅只是一个教研,它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有老师都到课堂去帮助这个授课的老师去纠正。所以这个问题关系怎样看待?会不会干扰和影响上课教师的教学?

陈大伟老师答:

感谢这位数学老师的短信参与,他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到课堂上去为了什么?我想我们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去的,专家的目的可能主要是求真,需要客观真实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是以一线教师的身份进课堂的,我们需要关注客观真实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实践的问题,是要求善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给别人下一个“这个课好”或“这个课不好”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必把是否客观看得太重要。另外作为一位实践中的教师,看到眼前的学生学得不好,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对他有所帮助,相信我们无法无动于衷,不然我们就会有一种良心和道德的内疚。的确,我们无法天天跑到教室里边去帮助,但是你能够帮助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我既然这里有了这个机会,能够对学生有所促进,我就可以有所促进。比如说在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某些难点的处理。至少我坐到教室里的这节课,就让这节课的身边的学生不落后。功莫大焉!

我们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研究者,我们是一个教学改进的促进者。促进上课老师,促进学生学习。研究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是否一定冲突呢?我以为不是的,要帮助就要观察、就要理解、就要想办法,这是置身其中的研究,也是检验自己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这是更加深入和和有实效的研究。我以为,进课堂,我们的研究对象不能单一,不要以为研究授课教师才是研究,研究学生就不是研究,研究自己也不是研究。还有我们一定不要有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我们千万不要太单一了。一个人聪明在什么地方,聪明就能够做一件事情他能把前后左右的能够兼顾。比如说在观察过程当中实际上肯定也在思考,现在一边研究,一边又能以举手之劳对别人提供帮助,我就会提供帮助。注意,你跑到教室里边,千万不要只是一个单一的角色,单一的事情可以让机器来做。

附带也说一说,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也不要太单一,你看别人的课,不要以为他只采用这一种教学样式,就一定想他一直合理或一直不合理;也不要渴求一种教学样式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每一种教学样式都是自己适合的特殊情境,我们只能以发现一种新的可能去看待他人的教学。这样,对于他人教学我们只是更多地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评判。

最后,成为促进者,这需要把握帮助的合适时机和参与程度,不能喧宾夺主,抢了执教老师的“镜头”和“风光”,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了。强调促进者的角色,还因为我们需要和同事建设一种“同在共行”的伙伴关系。

屈卫峰老师:

好,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样,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陈教授从昨天到今天的指导。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38:42 | 只看该作者
让学习成为研究

——《乡下人家》教学思考

陈大伟

受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朋友们的邀请上课,选了人教社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作者陈醉云。第一个想法就是在网上找原文读一读,可惜没有找到。第二项工作是研究作者,我注意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一种说法是“民国嵊县人,二十年代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主要是编语文课本,……解放后闲居在家。1982年去世,终年87岁”。读一读浙江陈醉云的《蝉与萤》、《湖畔印象记》,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更为可靠。

然后是在网上把这一单元的电子课本下载下来,希望找出这一主题单元的内容和文体特征架构,看是否需要做出整体的交代和学习线索的梳理。读过以后,自认为在单元结束以后做出梳理更合适,单元前不必花费更多时间。

接下来专注于思考课文,想一想可以给学生哪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触摸这些东西。

这是一篇文字朴素而具有画面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从文字中获得美丽的画面感,体会作者喜爱的心情,产生热爱乡下生活的冲动,这是我选择的一个一个教学目的;另外的目的是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积累,并体会文章的表达。

大致流程如下:

一、在文字的引导下,想象画面,体会心情

城市的孩子有多少在农村呆过,对农村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这我并没有把握。所以,教学首先还是要调查,问一问有多少学生在农村乡下人家住过。如果学生大多有农村生活的基础就直接引出文字,避免提供的图像限制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力;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的学生的比例很小,就需要出示一些乡下人家生活环境的图片,使学生的想象具有一定的画面基础。

如何读课文呢?这是一篇没有故事情节的写景散文,我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验是只对故事感兴趣,在遇到写景的文字时往往会跳过去,基于对过去阅读经验的反思,我现在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对写景的文字可以用朗读和听的方式来处理,这可以有效利用听觉学习的通道,在听中想象。做出这样的设计,还因为在检视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发现,对于文字材料,视觉学习比较充分,听觉学习并没有足够的开发,我想做一点这样的尝试。

为了读好课文,我自己在课前进行了朗读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到只有闭眼也才能更好地想象画面,于是我自己背下了课文。但在教学实践时,我意识到不能只顾自己想象画面、只顾自己想得美,我还要观察学生,于是又把自己的闭眼朗读改成了观察学生朗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心情,我在一种比较舒缓的音乐中用比较慢的节奏朗读了课文,在我朗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闭眼倾听,我期望这些舒缓的音乐和文字能进入学生头脑,留下印迹,并形成画面。

这样读过以后,我要求学生说一说听读的体会和感觉,学生大多能说到“头脑中有美丽的画面”“体会到了喜爱的心情”。我把“美丽的画面”“喜爱的心情”板书出来,然后叫同学们头脑中装着美丽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心情。方法全班的同学都同桌交换读,一个同学读,同桌的另外一位同学闭眼听,我的要求是:“读的同学,你要知道你的同桌在听你读,你要认真读;听的同学你要认真听,因为这是你的同学正在为你读书。”这相当于要读两遍书,需要6分钟,在这6分钟里,我不断到同学身边去,指导他们读和听。

课后交流,有的老师建议,可以处理一段两段就可以了。我说,时间太短学生听的耐性得不到培养,我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个别指导和要求。我自己觉得这个时间值得花。

二、检查生字学习,进行识字教学

这样的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闭眼可以想象画面,但无法观察字形,不利于识字教学。为了保证识字教学不落空,我这里特意安排了识字。

大致有这样一些设计: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认读课后的生字,想一想是什么意思,怎么写,这是先自学。然后让他们找出最不容易掌握的几个字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找不容易学习的生字有一个转向,那就是把学生不懂的东西拿来教,而不是把教师自己的重点和难点拿来教,而且可以节约时间,学生容易的东西就不多花时间了。学生的写字是找了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

在具体实施时,这一环节做得并不理想。做得不好的原因一是我对识字教学本身重视不够,做得不够好;另一方面,我希望在35分钟内结束第一节课,这里快了一点。

三、在研究中学习

处理了字词,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从文章读出了作者喜爱的心情,课文中那一句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心情?”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能很快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理解这一句的意思,读出这一句的感情后,我们由此展开了对文章研究和赏析。

接下来的问题是:“文章中写了哪些时候?哪些季节?”同学们找到了文中的春季雨后,夏季傍晚,秋季月夜,不同时间中乡下人家的不同景致和不同生活,一边勾画,一边赏析,一边阅读。这之中我则相机引导,比较得意的是,我抓住了“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和“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的两个“让”字,引导学生体会乡下人家让纺织娘有家,纺织娘用歌唱对乡下人感恩的自然、和谐画面。

勾画的结果是课文的第2、5、6自然段有了痕迹和批注,课文的第1、3、4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写的什么呢?不是写的时间,而是写的地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有问题了。能不能改一改呢?我提出了这样的改进意见“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走到哪里,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有了这样的改动,同学们意识到,文章是按空间和时间交叉的顺序展开的,这样,文章的写法学习也就水到渠成;而且,这样的表达,作者喜爱乡下生活的情感也才能更突出,也才能更强烈。有了“走到哪儿”,后面的教学就围绕写了“写了哪些地方”展开赏析了。

我知道,这样处理很容易招致一线教师的批评,认为我自以为是。但我现在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学习变成研究,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好,也要睁大眼睛看一看文章的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的独立人格。

这里再用我在河南驻马店执教《一夜的工作》说说。我以“看见”为抓手,引导学生去“看见”总理、“看见”作者、“看见”文章表达,也“看见”我自己。在看见一个什么样的总理时,同学们说“我看见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总理”,“我看见了一位细心的总理”,“我看见了一位关心下属的总理”。在“看见”文章表达的时候,对于“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看见的是劳苦和简朴,你看见了认真、你看见了细心、你看见了对下属的关心,你放弃自己的看见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很高兴,同学们并不放弃自己深思熟虑以后的主见。接下来我说:“文章中的总理并不仅仅是劳苦和简朴,那文章的结尾就概括得不合理,我觉得文章是可以做一些调整的。”用PPT,我展示了原来的两段结尾: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然后我又展示了自己的调整尝试: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我知道我在班门弄斧,但我认为需要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学习应该成为研究,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为了成人,成为“我自己”。

四、展示下水作文激趣

在备课朗读课文的时候,勾出了我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同时,我又是主张和学生同学的,我想:如果学完这一课要布置学生到乡下人家走一走,写一写,我能不能先给出一个示范来?于是,我写了一篇《农家小院》(附后)。

农家小院

陈大伟

乡下农家,大抵要在自己房前围上一个院子。或是用砖砌成花墙,或是用竹、用木立起栅栏,或是栽种一些挺拔的植物,于是就有了一方属于自家的小天地。

走进小院,满眼是农家的生机。或是几棵树,比如苹果、比如桂花;或是几挂藤,葡萄的,丝瓜的,南瓜的;或是几株花,芍药凤仙大丽菊;或是几种菜蔬,葱葱蒜蒜,可以方便取用。春来姹紫嫣红,夏季瓜果满枝,秋日丹桂飘香,引得蝴蝶花间翻飞,蜻蜓伫立枝头,纺织娘不住地歌唱。

照例,院子中间是要空出一块来,这是农家的晾晒所在。在平时,你可能看见一根绳子,穿得或素朴含羞,或花枝招展。收获时,你能看见铺在院子里的雪白的棉,金色的谷。翻晒中,农人们常会捧起雪白的棉捂在脸上,脸上透着温暖;或是拨开金色的谷咀嚼新粮,嘴里品味馨香。秋冬时节,房檐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棒子和豆荚,一串串,一排排,构成了农家才有的独特风景。

平时,男主人可能在院子里修理农具,女主人则在招呼小鸡、小鸭和兔子。孩子们,小一点的满院子笑着、跑着,自得其乐,大一点的搬一张靠背椅子,拿一小凳坐着,歪头想想,又低头写写算算,他们是农家未来无尽的希望。

若是有了庆生和嫁娶的喜事,院子里便有了一番热闹的景象。乡里邻居聚在院子里,开头是帮忙,杀鸡宰鹅,剥蒜理葱。饭菜熟了,七盘八碗流水般摆上高高矮矮的方桌。小孩子的一桌风卷残云;年长的一桌转一圈酒,说一圈话,又谦让一阵,再举箸向菜;年轻人的一桌,慢慢地酒热起来了,话也热起来了,斗酒划拳,吆五喝六中释放出彼此的热情和坦诚。

另一番热闹在春节。外出的游子归家了。贴过春联,放过鞭炮,一大家子酒足饭饱后,围坐在院子里,天南海北地说着过去的故事,兴致勃勃地讨论来年的宏图。

夜深了,夜静了,院子里的劳苦的锄头、扁担们开始安眠,斑驳的月光轻轻移过来,给他们盖清清爽爽的被,送他们甜甜美美的梦。

教学中,我配上《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和与此相关的图片,我自得其乐地朗诵,同学们沉醉其中。自我感觉,这是整个教学最为理想的一个环节。课后想一想,其实可以由此开始的,告诉同学们这是受《乡下人家》启示写出来的,既可以增加一些同学们的乡村印象,也可以生出对《乡下人家》的兴趣。这样一想,就想把这课再上一次。

后面的教学是“乡下人家如此美好,让我们来听一听戴望舒的邀请,请同学们读一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同学们读过了,找同学朗诵了,紧接着提出建议:“宝安区有一个版画村,具有乡村人家的味道,同学们可以给家长说说,带你看看,你要带上你的眼睛,带上你的相机,写一写感受,照一点照片,然后你可以做成陈老师这样的有照片、有音乐、有文字的PPT,给同学们朗诵你的作品。”版画村我去过,下雨中农家的味道很浓,正好拿出来。

下课!



写于2011年4月16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44:4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使教研具有实效

——关于推进学校改革的通信(六)

陈大伟

(刊于《校长》2011年4期)

陈教授:

您好!

教研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学校适应变化的重要基础。但现有的教研总体是虚的东西多,形式上的东西多,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们很希望把教研活动做得更有实效,也就是用教研这个载体把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教研真正发挥改进教学,发展教师,改善学校的作用。

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呢?我们希望听到您的高见。

                                                    某某

某校长:

您好。

高见是没有,还得靠你们自己。我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应该说,学校的教研教改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有一句话说“只要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就可以为我所用。

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我自己曾经多次实践这样的模式(下图,此处略),效果还不错,你可以看一看。

这样的流程和模式大致有这样四个阶段:

一、发现和形成研究问题

我们可以在学期结束或开学初把全体老师召集起来,请每一位教师都提出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老师们注意从两个角度发现问题:一是把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定为问题,二是把准备的教学尝试和创新作为研究问题。

经过思考,相信老师们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A老师可能有问题A,B老师可能有问题B,……N个老师就会有N个学习需求和学习问题。这时,学校就需要分析和提炼大家提出的问题,比如说有些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书,可以安排一些专家讲座。有的问题可能需要整合,比如问题的表述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这就可以整合成一个问题。还可以进行补充,比如老师可能不会关注学校发展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班子成员可以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再补充一些问题。最后是把经过这样整理的问题交给老师们选择,确定一个学期大家要教研的问题。

我们以为,这样的问题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教师,研究它们将真正发挥对实践的改进作用。

二、组建研修团队

有了教研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组织一种临时性的教研团队。组建研究的团队需要这样一些成员自愿加入:第一是让提出问题的老师加入,他们关心这些问题,希望解决这些解决,参与其中可以保证其积极性,同时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改善他们的实践;第二是让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最好的老师加入,并可以让他担任牵头人,这可以保证研究达到目前学校的最高水平(至少可以使其他参与者分享这位老师的经验);第三是对这个问题也有兴趣的老师,比如说我对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也有研究兴趣,我就可以申请加入。

三、做有实效的研究

组织研修团队之后,大致可以采取这样一些研修的步骤:

第一是让问题更加清晰。也就是要让参与人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第二是反思自己和同事既有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关于这个问题,我有没有成功的经验?有没有一次自己比较满意的行为?然后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成功,把这些可能导致成功的因素找出来,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中既要反思和贡献自己的经验,也要挖掘身边同事的成功经验。比如我们学校里有一位老师阅读教学教得比较好,我们就要分析他为什么教得好,他的哪些措施和行为可以运用,有推广和改进实践的价值。

第三是向外学习,向理论学习。比如说研究阅读教学,我们会专门找一些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专著来读一读,可以上网来搜索其他人在阅读教学有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使他人的经验可以为我所用。

有了这几步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形成问题解决和教学创新的包含基本策略、方法和路径的改进方案。

接下来就需要将实践方案投入实践,并在多次和反复的实践中比较、修正和完善实践方案,以更好地发挥改进和促进实践的作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对于其中的困难,我们既可以通过读书进行理论补充,也可以请专家来进行诊断和指导,这就是专业引领。

这样的过程就是反思经验、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实践改进相结合的过程。

四、交流与分享

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学校可以安排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分享。分享交流不仅是研究团队成果梳理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其他教师参与质询、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它可以把研修团队的成果变成全校老师共同分享的财富。分享交流的方式首先是用课说话,比如研究阅读教学的策略,那就要上几节阅读教学的课给大家观察和研究,体现阅读教学的改进,这是第一种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第二就是研究团队报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收获。第三可以组织关于相关问题的论坛活动。

但愿没有让你失望。

希望听到你的批评和实践。

                                                陈大伟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6:46:1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上线了

各位朋友:

经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很多朋友的辛勤劳动,“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今天上线了,心中充满感激,期望不辜负朋友们的信任和努力,能够通过这个网站对教师教育实践改进发挥一点作用。

这里向各位朋友公告,期望各位朋友多关心,多提建议。我们一起努力!

                                     陈大伟敬告



附1:“我把我的心唱给您听”

—— “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发刊词

“我把我的心唱给您听”,这是我写《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前言用过的题目,那是2003年。现在,还要加上一句话“我把我自己解剖给您看”。这是我希望一辈子书写和言说的原则。

当过教师、当过校长、当过处长,也接触过不同职业中的各色人物,现在自己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没有比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以及促进教师成长更幸福的事了。“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

因为热爱,所以研究;因为得到鼓励,所以兴致勃勃。这兴致勃勃的研究建立在中小学教师“同在共行”的基础上。因为“同在共行”,所以更多地感受到老师们的痛苦和欢乐、希望和梦想,也希望自己的心和他们在一起。关注教师成长,关注课程改革,关注学校发展,我获得了这样的思路和线索:首先,要激发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动力,而根本动力在于人都渴望幸福生活,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其次,要寻找更有效的成长路径和方法,这就要思索“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自组织”;再次,是以实践为依托和抓手,这需要研究课堂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网站上,我以“观课议课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研究”两个栏目汇集相关思考和实践;有了动力、有了方法,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以合理的课程和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建设理想课堂是我们的目标,“课程建设研究”希图对此有所认识和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改进学校课程,离不开管理,“管理工作研究”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问题解答;我自己是主张职前职后一体的,自己现在又承担着职前教学的任务,把一些心得体会放在这里,这是“职前培养工作研究”的内容。

这算一个网站导航。

在《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前言中,我写过这样的话:“讨论‘幸福’是如此沉重和困难,我几欲搁笔,终又不忍,特别是面对在中小学工作的朋友的期望。在搁笔和不忍之间,成都教育学院院长周小山教授曾经问我忙什么,我向他诉说了思考‘幸福’的痛苦,他建议以我自己的心态和感受来言说,并且说我是有阳光心态的‘阳光少年’。已逾不惑,不敢做少年,但反思自己,近年来的确有一种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这一段话,用在这里也是极为恰当的,就自己的心力,能做什么呢?只能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解剖给您看而已。

一方面请大家批评,一方面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

感谢中国教师研修网给我和大家提供平台,感谢编辑和技术人员提供的支持和付出的努力!谢谢!

                      陈大伟写于 2011年5月11日

附2: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http://www.teacherclub.com.cn

附3:“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www.teacherclub.com.cn/chendawei)入口界面

附4:视频讲座(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 ... chendawei/video.jsp
68#
发表于 2011-7-22 15:08:05 | 只看该作者
蔡芹:在观课和议课中见真卓





——2010年8月20日听陈大伟的《观课和议课》有感

短崭的休息是为了更远的征程,轻松的暑假也已过了一半,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学校给我们提供的一些知名人士讲座,今天学校组织了2010年暑假教师第三期培训,请来的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他这期的研究主题是:《观课和议课》。

陈教授的讲座别开生面,他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将高深的理论化作平易尽人的生活用语,让大家在谈笑风声中体味理论和生活间的一种的哲理,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我对于“观课”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以下诸多方面阐述了他的论点:一、有效观课,读懂课堂; 二、有效议课,跳出自己的“井”;三、有效科研等;四、观课议课目标,建设理想课堂。在讲座中,陈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观课、议课要善于生成主题,目标要明确,可采用同课研究的方式,选课、说课、上课、议课循环往复式的教学研究模式,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可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这样使观课、议课有的放矢。他还提醒,在课堂中主要的工作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根据议课的需要选择座位;并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和课架起一座桥梁,置身其中、同在共行。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用心灵感悟课堂;“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们教育者应该重新看待我们的问题,在我们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到实处,如何不断提高自己,而不是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我们平时的工作任务,秉持一颗心,从点点滴滴见真卓!
69#
发表于 2011-7-22 15:15:15 | 只看该作者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8:39:17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观课议课”

――参加一次培训会有感

孙明霞

  周五这一天的活动都跟“观课议课”有关。

  这是由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举办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奉命带领学校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上午,聆听来自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副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讲座,其主要理论是:改传统的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走进学生堆里以学生对教学的直接反应和学习效果入手反观教师课堂教学,以课堂操作为出发点对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进行人文和人性化的观察切磋,从而让执教者自己内心反省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优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陈教授解读认真细致,案例丰富,让老师们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下午是“观”一节初中语文课和一节小学数学课。语文课是泰安六中王老师执教《种瓜得豆》,大致流程是:先给学生三段与课文所介绍的科普知识基因工程相关的科学资料,让学生听记,然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找出与资料对应的段落,继而从写法上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最后由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科普文章的写作作业。

  另一堂课是泰山区实验小学的于老师执教的三(四?具体不太清楚年级)年级数学课“分数的意义”,于老师主要采用了给学生设置认知情景,从具体的对分数的认识入手达到对分数概念的认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分数意义再来表达分数。对于难点的处理也是先让学生猜测、动手,之后进行提示、讨论获得新知识。

  在两堂课之后是陈教授主持的“议课”,也就是和两位执教老师现场交流。一天的活动,可以说收获是很大的,也带来了不少的思考。


  (一)对“观课议课”的认识

  虽然过去也看过关于“观课议课”的有关文章和书籍,大体了解是怎么回事,但惭愧的是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不明白为什么要整个“观课议课”的词汇出来,这跟过去的“听课评课”不就是一回事嘛,只不过换了个角度而已。今天听了陈教授一个上午的讲座,开始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可能很多老师也会和我过去一样,对“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界限不那么清晰,我不想引用专家的观点和他人的文字,只是通过学习认识到,传统的“听课评课”,在听课之前,一般很少知道这堂课是什么内容,老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什么,也不需要讨论什么、了解什么就可以走进课堂去听课;听课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去“听”课,听的是老师怎样上课,怎么样处理教材,怎样引入怎样衔接,怎样和学生进行交流,最终是否完成了听课任务。听课之后的评课,往往也是站在评判者的角度去谈个人对课堂的认识,评判执教者的课堂行为、教材的落实情况,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一堂课的优点不不足。

  “观课议课”与之相比,首先要了解执教者的教学思路、设计的意图,课前要先了解执教者对听课者的要求,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比如,想让听课者观察自己的教学体态是否合适,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等等。那么,听课者也就带着明显的目的去“观课”。“观课”之后的“议课”,不是评价,不是画句号,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问号――让教学后的讨论变成了平等的对话交流,即便是专家教授,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通过提问、追问,促使执教者重新思考,也聆听执教者自己的观点。

  应该说,“观课议课”的理念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但作为我个人,我对叫什么名称并不太感兴趣,我更在乎的是行为背后的思想。假如听课者拥有民主平等的心态,即便“听课”而不是“观课”,也会站在执教者的角度来思考,假如我来上这堂课会怎么处理,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学生会不会喜欢,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以一个学生的心情听课》,就是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一堂课的合理与不合理。也看到过张文质老师一篇《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则是换了一个更加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课堂,一位教师母亲坐在儿子的班级里听课,则是看到了儿子课堂的表现,以及孩子学习的不容易,理解了孩子的心情,不再过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你能说这样的“听课”就一定不如“观课”?而听课后的评课,同样也分很多种情况。假如是以比赛为目的的话,肯定就要评出优劣,假如以研讨为目的的话,同样也是自由、民主的,畅所欲言、坦诚相待的评课,甚或,在评课中,也可以变句号为问号。并且,我们现在的听课研讨也需要在课前共同商讨,确定研讨的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听课之后,既要从整体上予以总结研究,也要关注具体细节的处理,同时还要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思想。你能说,这样的“评课”一定不如“议课”的效果好?其实,无论“听课评课”还是“观课议课”,只要本着平等交流、共同提高、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叫什么名称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谁种了谁的田

  “千万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是下午“议课”过程中执教语文的王老师说的话。其实,我在过去也常常听到这句话,意思是说,语文老师就是要干语文老师的事,不要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同样,你政治学科也不要把政治课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否则,你为人家学科出了力,人家也不感激你,倒是你自己因为替人家上课而忽视了自己的学科成绩提高,这不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初时听到这句话感觉很有道理,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本无可非议,但听多了,尤其是有些人拿着这句话振振有词的为自己的学科本位开脱的时候,开始感觉这句话不那么中听了。仔细想想,我们耕种的是什么田?我们共同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啊,我们共同为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共同为着人类的幸福而耕种,我们不都是耕种着同一块田地吗?

  语文课讲的是《种瓜得豆》,大体是一篇介绍转基因技术的科普文章。初时老师给学生读了一篇很专业的介绍什么是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的小资料,我还以为是生物课,后来才知道是语文课,那篇专业的小资料是作为学习《种瓜得豆》的参照,或者说是用来反衬《种瓜得豆》的趣味性、通俗性、生动性、可读性的素材。对于什么是遗传工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老师并没有很在意,也没要求学生懂得,只要大概看明白了就好,重点在于分析――逐段对照着“小资料”分析课文的描写特点,生动之处,趣味之处,用词的巧妙,至于知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严谨,那是生物教学的事情,语文课就是要解决语文的问题――字词句的用法,文章的写作手法,即便最后让学生总结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在连续三个学生说“明白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时候,老师只得亲自拉紧“缰绳”把学生从“科学”的轨道上拉回来,要学生说说“在语文方面有什么收获”。

  我无意评判这堂课的孬好,本身这是“议课”,不是“评课”,更何况我是语文学科的外行,自然也无评价语文课的资格,只是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从语文学科来说,这的确是“语文味”很浓的一节课,老师非常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一段一段的分析写法,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写法,还专门找来一段介绍遗传工程的专业资料让学生对比两文的写法,没有对比,怎么能更好的理解科普文章的妙处?所有小资料中的知识和语文课文中的内容都找到了相关联的地方,也找到了同样的内容不同表现手法的效果――是否被广大普通读者所接受、乐读,这不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在听课的过程中(还是习惯了用“听”,没习惯“观”,其实也听也观了),有一个疑惑一直萦绕脑际:假如把所有的学术文章都用科普文的表现手法来写,会是什么效果?以后是不是告诉那些专家教授们,不要用那么专业的词汇来写研究报告和论文,而是改成科普文的写法?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科学最重要的就是真实、严谨,来不得半点模糊和偏差的。陈教授一再要求老师们听课要做思想者,要多想想“假如我上这堂课,假如我来处理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那么,我不妨也来假设一下――假如我来上这堂课的话,假如也采用了专业资料和文章对比的话,我会把我上面的疑问抛给学生,让学生说说看,很专业的科学论文很难懂,是不是可以都改成科普文?假如不行的话,什么时候需要讲究文章的科学严谨,什么时候可以写的通俗些?为什么要写科普文?科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而不至于让学生学习这堂课后去鄙视科学论文而赞赏科普文章(我用了鄙视这个词,只是因为我从这堂课中听到的就是科普文多么生动有趣好懂,而学术文章太深奥,甚至晦暗)。

  说起“种了别人田”这句话,让我想起常常在我的生物课堂上遇到的诸如“苔痕上阶绿”、“春来江水绿如蓝”、“碧玉妆成一树高”、“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的诗句,假如仅仅从生物学科的角度来说,我引用了这些诗句,甚至于让学生采用写科普小品文的形式来表述某些生理想象、生命特征,我是不是在种别人的田?我也的确听到过有的老师开玩笑的也是很赞赏的说我替语文老师做了很多工作――让学生以《我是沙漠中的仙人掌》为题写写仙人掌怎么适应干旱环境,以《小麦的一生》为题写写植株的生长过程,所包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写食物在消化道内发生的变化,然后给学生批阅,写上批语……难怪也有人不解的问你这样做对你的生物教学有什么好处。其实,我并不认为我是在“种别人的田”,因为课堂的诗情画意并非是文科的专利,更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理科课堂同样也需要拥有诗意、拥有美感,因为理科的教学同样需要老师的语言表达,同样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假如理科教学纯粹的讲“理”而没有情感的渗入,那将变得多么枯燥、单调、乏味!记得从陶继新老师的报告或者他的著作中,我认识了一个富有哲学思维的数学教师刘建宇,我很难想象在数学课上浓浓的哲学味该是什么样的数学课,我们能不能说他的数学课是在为政治课,乃至大学才学的哲学课“种田”?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六年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科教学的面拓宽了,知识范围扩大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更紧密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可以拉到操场上,在活动中认识数字和加减法;语文课开始由纯粹的工具化转向人文化,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文章的文化内涵;政治课不再是简单划条条,背课本,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真正为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服务……但也不可否认的是,有的课堂定位出现了偏差,对于学科教学任务不明确,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环保课等的现象时有所见,于是,有些人又提出了“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求老师们研究学科特点,明确学科教学的任务,而不要偏离了航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就学生成长来说,学科之间的融合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个体,也就是一块完整的田地。不同的学科,给学生成长提供的是不同的营养物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滋养,何来你的田我的地?

  (三)欣赏这堂课

  我很欣赏下午于老师执教的一堂小学数学课。

  对于分数,这的确是那么小的孩子很难理解的、过于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首要的。我很欣喜的看到,老师站到讲台上和孩子们一交流,就让我感到那么亲切自然和谐。为了避免狭窄的讲台上学生起来坐下造成的混乱,她提前告诉孩子们可以不用站起来说“老师好”,问“孩子们是否准备好了,可以上课了吗?”教学中也随时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思维,“你能把你的想法和你挨着的同学说说吗?”

  怎么认识分数的问题,她出示了不同的图形(长方形、圆形的,上面用颜色表示的部分让学生用数字表达)让学生知道如何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能够很准确的说出1/3、1/4、3/4、3/8等的含义。比如,孩子们知道是把一个物体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三份就是3/8。对于“把……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认识分数,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但她的处理是那样出乎我的意料――

  出示一个只露出一个小三角形的图形,告诉学生这是整个图形的1/4,让学生猜测整个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图形可以动手拼接,找到规律。

  学生的拼图有好几种并且都是正确的,也都能讲出自己的理解,此时,老师才开始抖包袱――你想知道我电脑里的拼图是什么样的吗?“想!”当出示了电脑上的全部画面后,学生惊呆了,竟然是这样的啊!那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而是4个分开的三角形!这怎么能说是1/4呢?老师也不急于给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我认为不能说是1/4,应该是一个整体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4,因为那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我也觉得不是1/4,只有一个完整的图形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才是整个图形的1/4”……“我感到很矛盾……”有一个男孩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引得听课的教师一片笑声。这时于老师依然耐心的微笑着鼓励学生“把你的矛盾说说好吗,孩子?”,学生这才敢于大胆表达清自己的想法: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这不应该算是1/4,因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而是分开的4个三角形;但后来又觉得是1/4,因为图中就是4个三角形,其中的一个当然应该是1/4了,所以很矛盾……”老师们笑了,其他孩子也笑了,大概是笑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怪想法。老师依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是指引导学生“虽然4个三角形不在一起,但你是想把他们当作是一个整体吧?”学生点头称是。这时,老师又换了个办法来引导学生:“我有4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学生”,说到这里,从包里拿出4支铅笔并分发,“我还真有铅笔呢”,“现在这4个同学每人一支铅笔,你说每人得到铅笔的多少?”“每人得到铅笔的1/4。”“为什么这里用1/4?”“因为4支铅笔就是一捆,是算一个整体,一支就是1/4了。”由此,就把孩子对分数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如何将几个数字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认识分数的意义。

  后面的设计也同样非常巧妙,始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图形、自己表达对分数的认识,自己动手设计拼图,对于难点的知识则通过同学间讨论解决,使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轻松愉快中,也是在积极参与中学会了知识,使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

  很佩服于老师这么智慧的设计,没有把抽象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去思考,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并能自然延伸到这节课之外,这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分数这个知识,而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给予学生的是一生有用的东西啊!

  (四)议课

  陈教授上午的讲座是很精彩的。能够掌握观课议课的策略,这将对教师今后的教学研讨和专业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就盼望着下午陈教授的议课,期望陈教授能够针从现场的两堂课入手,让老师们学习观课议课的策略,真正领会什么是观课议课。

  原本以为陈教授会首先向听众老师们介绍一下他在今天的两节课中如何进行观课,从什么角度观课,他观察到了什么,来个总体介绍,这样就可以让老师从整体上认识观课议课,这也应该是老师们所需要的,因为上午的报告主要侧重的还是理论层面,即使有很多案例,但也都是一个个很小的教学片段,难以形成完整的对“观课议课”的印象。所以,也就期望陈教授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

  “课上完了,我们应该感谢,好的话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不好的话感谢他们的贡献”,这也是我赞赏的,不在于一定要多么优秀、完美,而在于给老师提供了一个现场的研讨素材。

  随后,陈教授让执教的老师各自谈了对自己课堂的感受、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随后就开始了不断的追问和交流。

  “你上完课后说‘总算是上完了’,你有什么担心呢?”

  “你为什么在上课一开始要用一段资料来让学生听记?”

  “你认为你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最不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你这堂课很有信心的是什么?没有信心的是什么?”

  “你设计让学生看书找那个自然段对应资料那个自然段,在座的老师们你们听清出了吗?你这样对应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课件中没有打出课题、单位、姓名等内容,只是出示了一段资料?”

  “你对课堂中的真诚和调侃怎么看?如何把握调侃的度?”

  “你觉得这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那里最应该提问学生?”

  “为什么不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生活中有分数吗?”

  “那个图学生说3/8,你最初估计学生能说准吗?”

  ……

  可以说,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对执教者的追问,让我们感到,老师不得不在这样的追问下不断的去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无疑,这为广大教师今后如何听课、评课,如何研究讨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对于数学课,我却发现在教授的追问中,本来很精彩的课堂,却被追问得很琐碎,很枯燥,原本充满了亲切和谐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却在这种追问中丢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了教学技术、教学零件。

  “慢慢教,想一想。要是我的话,我会感觉我这节课上的太累了。怎么样,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我以为,这句话是在误导于老师也误导听课老师。因为于老师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她自己说“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所以,始终用一种非常谦虚、求教的态度对待教授所提出的所有问题,无论教授怎么问,她一定不会反驳教授,更不会认为教授的说法不对,即便是教授问“课上的是不是很累了”,她也赶紧承认“是,感受很深”。作为台下的听课者来说,假如我能把课堂上成这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所有的问题不是我教给学生,而是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重新构建的,我能不断分享着孩子们的思维成果,我一定会感觉很幸福,这也的确是一堂让人感觉快乐、幸福的课堂啊!但是,教授一句“很累”就让执教者真的很累了。

  “比如,一盘苹果,分给大家……班里的男生女生……对于单位‘一’的运用,这样(指联系生活)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我个人觉得,于老师在教学中,已经在直观教学和联系生活中做了很好的尝试,比如用小木棒、火柴棒、多个小三角形等材料拼对,用铅笔来分配,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让学生领会了分数的意义,难道非得用分苹果、班级的男女生等实例才算是联系实际了?正如陈教授多次提到的“煮鸡蛋”和“煎鸡蛋”一样,那个更好?

  “你想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可以从一个物体过度到单位‘一’,但你的做法中……所以,一节课不能贪多求全,而是抓住一点,把握最基本的。完成了,因势利导到下一个问题……”

  听着教授这样的追问和指导,我越发为于老师担忧了――做为年经的于老师,在这样的追问下还能对自己的课堂充满了自信吗?很明显,于老师越来越没有自信了,甚至回答教授的问题时的语言也越来越没有底气了,因为她始终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地位在洗耳恭听。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来说,虚心好学当然是很重要的品质,别说是年轻的教师,即便是当了25年教师的我,也始终认为自己是学习者。关键问题是,作为很少在这样大型的场合上公开课的于老师来说(假如我是于老师的话),多么希望能听到别人尤其是教授对她的课堂有所肯定和褒奖,那怕一点点。多年的探索,究竟教学的效果怎么样,有时自己是很难把握准的,所以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但这样的追问,只会让年轻老师丧失自信心,而对今后的教学更加迷茫。

  因此,即便是“议课”,除了对每个细节问题进行追问、探索,更应该在整体上对年轻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片赞扬声”的评价,而是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也是对现场听课教师的帮助。为什么要“观课议课”,用陈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让老师在不断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幸福指数。那么,鼓励和肯定就不应该被排斥在“议课”之外了。

  ……

  这样来分析绝没有贬低陈教授报告的价值的意思,反而认为,我们的老师都应该听听陈教授的报告,并从陈教授的报告中领会“观课议课”的思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学会如何听课、如何评课(我还是喜欢用“听课评课”了,因为个人觉得其本质并无多大差别,关键在于认识),学会如何关注课堂细节,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课堂,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仅仅是个人在一天的活动中产生的点滴思考,假如言语间冒犯了教授或者哪位老师,请多原谅并提出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13:26 , Processed in 0.1998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