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43|回复: 1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孝感骑迹]的邀友召集帖//单车骑行与户外摄影交流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6 04:5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彩瞬间 快乐永远 ---槐荫论坛·单车骑行与户外摄影交流活动(召集帖)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从喧闹的城市中走出来,到户外去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目前流行的单车运动正好符合大家快乐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既响应了国家倡导的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的号召,也算为两型社会作了点贡献吧!
        在骑行过程中,我们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亲近了自然、收获了快乐,总想将每次的美景,欢乐瞬间记录下来,留作美好的回忆,就必然涉及到摄影。但我们有些车友对摄影器材的认识和使用有些的不足,也没经过专业培训,乃至物未尽其用,照片也不能尽如人意,未能达到与大家分享的目的。

        由于参与骑行活动频率越来越高,人群越来越大,强度和距离也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单车运动跟其他户外活动一样,也有一定的风险,陆续也发生了各种程度的安全事件,但安全问题还是未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鉴于以上两点,经大伙提议,在槐荫论坛和似水年华公司茶艺坊大力支持下,举办这次骑行安全与户外摄影为主旨的交流活动,就我们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共同提高我们的骑行和摄影水平。为解决车友对摄影方面知识的渴求,我们特邀了槐荫论坛色友版的部分网友跟我们一起探讨有关摄影的话题,也请车友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就摄影和骑行安全交流下看法,目的只一个:   
如何让我们的活动更快乐!
        诚邀各位网友车友届时参加,不论是喜好摄影还是酷爱骑行,期待您带着问题和建议踊跃参与,
与会者不承担任何费用,本次活动由茶艺坊提供赞助,在此先感谢了!


活动时间:10月31日(星期天)下午14:15时至17:00时
活动地点:似水年华茶艺坊(乾坤大道蔚蓝新都斜对面,槐荫公园与乾坤大道交汇处)
报名方式:跟帖或电话报名(骑迹QQ群报名亦可)
活动费用:无费用(活动场地、茶水、瓜果、横幅,音响等均由似水年华茶艺坊免费提供)
联 系 人:孝感骑迹  
联系电话:2570686  13972669507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5:01:23 | 只看该作者
活动时间:10月31日(星期天)下午14:15时至17:00时



3#
发表于 2010-10-26 18:04:22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地点:似水年华茶艺坊(乾坤大道蔚蓝新都斜对面,槐荫公园与乾坤大道交汇处)
4#
发表于 2010-10-26 19:39: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老师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9:56:40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9:59:02 | 只看该作者




孝感。。。。。。。。。。。。。。。。。。。。。。。。。。
7#
发表于 2010-10-26 20:21:05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0-26 20:42:39 | 只看该作者



唔,机子要调好。把[孝感骑迹]和他的朋友们哈侉下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07:15: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国的摄影评论2007年09月05日来源:北京文艺网专稿
    《北京文艺网》专稿


作者:孙一铭

长久以来,国内的摄影评论在艺术评论界始终“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似乎难于过多地涉及摄影理论和摄影评论。艺术评论的繁荣似乎在这里进入了中立区,众大师们都在外围的战场上舞弄着各自的“长枪短炮”。那么,摄影评论是否到了应该重视的时候了,谁又来关注当今的中国摄影评论呢?

中国的摄影评论有了自己的体系吗

有学者认为,国内“真正的摄影评论未成气候”。“我们现在看到的‘摄影评论’,或者是借用了其他领域如哲学观念或美术理论的研究方式,生搬硬套于摄影空间;或是根据政治需要和形势发展,贴上一些表面‘与时俱进’、实际上流于肤浅的概念化标签——很少能有在摄影本体意义上进行深入论证的摄影评论。”

这种局面的造成,究其根源首先在于创作的“原动力”。从整体上看,摄影的参与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摄影器材的普及,正以一种“膨胀”的迅速在增长,但是摄影知识、摄影技术的掌握程度与这种增长率似乎存在着反比关系。尤其是初学者,被“清晰”、“真实”、“漂亮”等词汇的文字概念所迷惑着,其作品只能停留于表象,缺少艺术表现的实质和内涵。面对这些众多的“低品质”作品,评论人也自然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由此产生的“摄影评论”恐怕大多是属于随感式、教本式、文学式的,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摄影评论。长此以往,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是不可能促进或者完善现有的摄影评论体系的。

建立严谨的摄影评论体系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相互的关联。绝对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绝对独立的艺术评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广义的摄影评论,可以涉及抽象化、理论化、技能化的研究;狭义的摄影评论,可以针对摄影者和具体的摄影作品进行评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摄影评论,都需要有充实的理论框架做基础,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评论体系,这也是摄影评论存在的必要条件。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表现上有着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那么摄影评论同样也会存在多种相关艺术评论的融合与借鉴,这是必然的。但是这种融合与借鉴绝非生搬硬套。

从上述两点的实质来讲,中国的摄影评论缺少群众基础是存在的,摄影评论体系的不完善、不规范、不严谨也是存在的。

摄影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公理是公众认可的,但针对随着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摄影艺术,人们又回到了“理论大于实践”还是“实践大于理论”的讨论中。并不是公众认可的公理在摄影艺术这个特定的区域产生了偏离,是我们的摄影理论本身不成熟,加之摄影创作者总体水准不高,从而导致了摄影理论与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长期脱节。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得不到理论的支持同样一个恶性循环。

有学者讲:“从某种程度说,理论的苍白正好映衬出创作的丰盛。如果能以理论的尴尬换取创作的奔放自由,我定会弃灰色的理论而取常青的创作生命之树。”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无疑验证了目前摄影理论自身的不成熟。

摄影评论的不尽人意,其要害之一就是对摄影作品较少提出令受众感到启发的客观性评论。客观性的评论是需要摄影理论做基础的,有不成熟、不完善的摄影理论存在自然不能促进摄影水准的总体提高,自然不能促进规范的、严谨的摄影评论体系建立。

摄影评论评论什么

摄影评论应该具有相对的理论权威性,不能作为摄影作品的附属品或者“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就是说,摄影评论要与摄影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从评论观念上超脱创作理念。以时下流行的“观念摄影”为例:

对于“观念”的表现,有人比喻是“用具象解释抽象”,尽管片面,但也触及到了如何表现“观念”的实质。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就摄影而言,“观念”的表现或许更难一些。难度在于,作品表现太趋于具象,具象之下可否有“抽象”?难度更在于,通过摄影的方式实现抽象与具象的转化过程中,摄影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是要凌驾于表现观念之上的。那么评论家的评论观念则是要于超脱创作者的创作理念。

那么摄影评论应该评论什么?处于国内“真正的摄影评论未成气候”之时,只能在这里总结一些学者的观点,为摄影评论家们抛砖引玉:

  摄影理论批评应大致分几个层次:一是纯理论的(或称之诗学的)研究;二是理论批评(或叫学术性批评),是以严谨的学理为依据,针对具体论题或文本的批评;三是图像文本分析;四是一般性评论文章。以上几类虽层面不同,但都应以一定的学养为积淀。(藏策——某出版社学术选题策划编辑。系列论文《摄影·批评·文化研究》引发了国内摄影界和学术界广泛讨论。)

  “摄影评论”不只是“对摄影的评论”,不是摄影创作的“后继”行为,它与摄影创作同时存在,且其本身就是创作,就是艺术。法无定法,所思所悟,皆可成论。本人在《构建摄影理论平台策划设想》一文中提出,摄影理论的四大模块包括基础理论、摄影评论、文化历史和应用策划。(虞若飞——摄影理论研究者

  摄影作品评论应包括:一是作品的哲学思想、社会学意义;二是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三是作品画面分析(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寓意,所表达的被摄者和拍摄者的情感);四是必要的创作思路和经过;五是必要的技术指标。(谢白——南京大学教师,1994年弃医学而从事摄影教学)

谁来关注摄影评论

再引学者的那句话:“如果能以理论的尴尬换取创作的奔放自由,我定会弃灰色的理论而取常青的创作生命之树。”摄影创作者需要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端正的创作理念,这是优秀摄影作品产生的前提。

长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摄影大赛、摄影评选太多地掺杂了商业行为和主观意识行为,摄影创作者的参与不自觉地助长了这场名利的追逐,也驱使初学者误以此为追求目标。摄影大赛和摄影评选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盲目追求商业化、流于形式化的摄影大赛和评选却是在扼杀创作者的创作空间、玷污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基于此的“摄影评论”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又能给摄影创作者带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呢?这是社会公德问题。“常青的创作生命之树”绝不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谁来关注摄影评论?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摄影创作者,以积极的、端正的态度来创作,才会有值得评论家评论的优秀作品;评论家不被单纯的经济利益驱使,以科学的、公正的、严谨的、负责的态度来评论,才能建立起规范的摄影评论体系和良好的摄影评论秩序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07:18:51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作品是否需要理论家帮忙介入其创作呢?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2625&type=blog&itemid=631563



我有些怀疑作者一开始是没有想到会并置的(不知是否???),但因为理论家的突发“联想”,都搞破了原来的打算,直接“野蛮”地代替别人去创作了,反而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功力,让原本单张可能会流于单薄,转变成了丰富再丰富,这也许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也许挑剔的人们会再挑剔,觉得这并不怎么样?还有更好的。。。(这些批评,干脆我先替别人说了,因为人类永远是贪婪的,并且不羞耻地觉得自己并非“眼高手低”)但是谁又能说,理论家的创作不是代替更好作者创作的好方法呢?“越俎代庖”似乎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显示一种可能体现照片新功力的源头动力了。。。
是的,我们已经不可能改变理论家选照片就是替人做照片,体现自己意图的“无奈可悲”命运了。但这种“为人作嫁衣裳”已经成为了得意之事,而不再是遗憾,而是原作者的庆幸。不应忽略拿笔头的甚至比扛镜头的——人的功力。文人也许正是卡莱尔笔下不可思议的“英雄”!!!主宰影像(或是影响)世界?不用伪谦地说启发作者,因为他不是已经改变最初的作者了???。。。
所以摄影理论家的形象永远不会有损的,我们可以严苛地说有失误,但是他们永远在酝酿想法(尽管您可以不同意),那么就不会是损而是益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是沙发吧???!!!




发布者 :唐卫 (2010-06-12 20:23:04)





严重同意唐卫,支持!理论家不应涉入摄影师的独立创作。



发布者 :小师 (2010-06-12 21:57:48)






这个。。。我意思恰恰似乎相反吧?我的意思是林老师的“介入”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对此应该宽容,而且是一个思路。。。当然我也希望我的这个理论能得到别人认可,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挺支持我老师的,觉得“介入”是有作为的。
不过没想到我好久不留言了,就刚一写,又惹来感想非议(当然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并非说不应涉入摄影师的独立创作。),为此我也很害怕。希望大家能宽容我。
因为作为创作手法,我们本人的抗议已经无力了,更“先进”的作法我觉得如等待时机似地看待大背景下的艺术走向,这样我们就能宽容很多的所作所为了——当然了,我只指艺术比如这里的所谓“介入”,有些为非作歹违背良心的社会行为,不在此列。不能因为社会黑暗,大家多行不义,干脆也宽容的见怪不怪,这是麻木了!!!这不是思想成熟——我觉得反抗无益,所以不反抗了,这是知识分子——我觉得最可怕的“稳重成熟”!!!
另外我有感而发,今天又手贱写言论,是因为摄影理论家的形象永远不会有损。突然对“损”发生感想的,因为想为老师说一些话。(要死,宽容我啊,不要杀了我!!!讲任何话只要有立场,永远就会得罪人。)
不好意思,也许我没有表达出大众对于摄影家反抗理论家的内心想法,而为理论家讲话,这是犯罪行为!!!——我真的很有罪!!!我知道的。。。




发布者 :唐卫 (2010-06-12 22:47:41)






嗯,希望大家多一些包容,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我赞同唐卫的观点,看着他后面字面的流露,有点惊弓之鸟的悲哀。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但是针对人的攻击有什么用呢,摄影的发展(中国摄影的发展)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想法而改变。我个人很欣赏中国春秋战国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兼容,你如果有好的观点可以分享给大家,自然受到欣赏者的追捧。
这种并置的确很有意思,不过有些画面个人感受还是不够有意思吧。




发布者 :绒布 (2010-06-13 10:06: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45 , Processed in 0.0736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