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8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近年研读收存的数学教育典型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8 14:3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近年研读收存的数学教育典型论文[待续]
公益网站
序号文章名称刊物名称作者出版时间类别
1《开展问题解决研究  深化小学数学教改实验》 沈光中1999年第12期课程,教材,教法
2《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湖南教育》顾松麒1996年9月教学理论研究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教改新探》 陈树青 课程,教材,教法
4《数学教学与直觉思维》 罗永松  曹  平 教学理论研究
5《谈数学教学方法》《课程 教材 教法》戴再平1986年第12期课程,教材,教法
6《小学数学学习质量监测体系的研究》《湖南教育》卢专文1996年11月教学理论研究
7《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分类》《湖南教育》顾松麒1996年11月教学理论研究
8《试论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原则》 李昌官2002年第5期教学理论研究
9《再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数学教育问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王光明  王  瑞2000年第12期教研教改
10《创新教育对数学教师能力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喻俊鹏2000年第12期教研教改
11《谢谢你,尊敬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师》 1995年第5期刊庆征文
12《优化课堂教学  功在教学研究》《中学数学》毛继林1998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中学数学》黄安成1998年第11期教学理论研究
14《呼应——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策略》《中学数学》华志远1998年第11期课程,教材,教法
15《论中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杜  健1999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6《21世纪和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蔡上鹤1999年第5期刊庆征文
17《刊庆题词》《中学数学》严士健1999年第5期刊庆征文
18《从“导向性、探索性、实用性、资料性”谈起》《中学数学》齐民友1999年第5期刊庆征文
19《改进教研工作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王修身  张慧岐1991年7、8合刊教研教改
20《奥苏伯尔及其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云  松1991年7、8合刊教学理论研究
21《子目标对问题解决思路形成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仲晓波  陈  琦  刘儒德2002年第3期教学理论研究
22《教育调查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王光明  苏  帆2000年第7期教研教改
23《寓教于乐  “减负”增效》《湖北教育》徐永英2000年10月课程,教材,教法
24《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湖北教育》马云鹏2000年10月课程,教材,教法
25《不该熄灭的创新火花》《福建教育》崔士钦2000年12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26《注重创新意识  深化教学改革》《福建教育》林尔朱2000年12月教研教改
27《上通国际主流  下达课堂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李士锜  张奠宙2002年第1~2期教研教改
28《从几部专著管窥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及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黄  翔2002年第1~2期教学理论研究
29《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张奠宙 课程,教材,教法
30《数学课是否都要活动来支撑》《人民教育》张安庆2004年6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31《还需要从生活回到数学》《人民教育》刘可钦2004年6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32《从香港小学数学比赛中得到的启示》 邱学华 教学设计与反思
33《进退之间的尴尬》《福建教育》顾文亚2003年第10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34《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理解题”》 钱朝霞 教学设计与反思
35《如何组织有效的数学交流》 金美琴 教研教改
36《充分体现数学文化价值》 孙丽谷 课程,教材,教法
37《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支持学生的学习》 柳敏敏 教学设计与反思
38《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反思》 张亚玲  胡松林 教学设计与反思
39《警惕数学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曹培英 教研教改
40《让不该多的少一点,让不该少的多一点》 李淑民 教研教改
41《试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触觉》《小学教学设计》钱直树2003年第12期教学理论研究
42《关注学生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小学教学设计》倪  慧2003年第44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43《数学“课尾”教学艺术》《小学教学研究》丁学明2002年11月课程,教材,教法
44《悬念在数学课中的运用》《小学教学研究》叶佳苗 课程,教材,教法
45《别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何训光 教学设计与反思
46《以学生为主体  教好概念课》 霍  菁 教学设计与反思
47《遵循认知规律  发挥练习功能》 王全夫 教学设计与反思
48《数学练习设计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沈坤华 教学设计与反思
49《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中国教师报》李秀娣2003年10月15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50《新课程:重视培养学习习惯》《中国教师报》翟运胜2003年10月15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51《你用多少根火柴》 葛德芳  张淑玲 教学设计与反思
52《让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中国教师报》戚  群  李建平2003年10月12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53《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54《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外”发言》《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刘伟森2003年第10期课程,教材,教法
55《“圆的周长”的教学不再老土》 蔡蔚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56《新世纪,什么样的“数学”新思维》《中国教育报》徐启建2003年9月4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57《一个被忽视的目标:做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湖北教育》方运加2004年5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58《不必像数学家》《湖北教育》方运加2004年7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59《一个被忽视的目标:教师要重视知识》《湖北教育》方运加2004年3月教学设计与反思
60《中学数学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数学教学通讯》于建华2002年第2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61《浅谈积极前进的教育方法》《数学教学通讯》李庆敏  王维彦2002年第2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62《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及其开发》《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付海伦1996年第7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63《让数学成为每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严士健1999年第11 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64《值得重视的数学估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董裕华1999年第11 期课程,教材,教法
65《对数学的反思与数学课程面临的挑战(续)》《数学教师》张维忠1996年第5期教研教改
66《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数学教师》石  骑1996年第5期课程,教材,教法
67《“大众数学”观下的数学教育(续)》《数学教师》张维忠1995年第6期教研教改
68《初中数学课内教学游戏的功能、形式与实施》《数学教师》赵雄辉1995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
69《“大众数学”观下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师》张维忠1995年第5期教研教改
70《教学相长  教研共进》《数学教师》王旭鹏  蒋永鸿1995年第5期教研教改
71《变多而全为少而精》《数学教师》凌振吉1995年第5期教研教改
72《论发生学习理论对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影响》《数学教师》焦彩珍1996年第7期教学理论研究
73《把革新的小学数学教育带进21世纪》 张奠宙 教研教改
74《数学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全球教育展望》宁彦锋2002年第5期教学理论研究
75《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顾汝佐 教研教改
76《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 课程,教材,教法
77《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胡光锑 教研教改
78《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研讨会纪要》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 教研教改
79《半世纪小学数学教育回顾》《福建教育》顾汝佐1999年10月教研教改
80《“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试验》《福建教育》吴亚萍1994年4月教研教改
81《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数学学习环境》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 课程,教材,教法
82《问题从何而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崔  萍  符永平2003年第10期教研教改
83《中外小学数学课程的比较》《江苏教育》金成梁2002年2B教研教改
84《高中生:记数学笔记莫入误区》 陈京山 教学设计与反思
85《变了味道数学课》《中国教师报》王恒梅  朱春仙2004年10月13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86《为什么要把小猫丢下!》《中国教师报》王建奇2004年7月21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87《假如墙壁是一面镜子》《中国教师报》汤卫红2004年4月28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88《学具超市:自主学习的新范式》《中国教师报》陈  建  彭银平2004年4月7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89《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湖北教育》孙延洲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0《依托新教材进行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湖北教育》张  萍  肖新汉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1《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图的教育功能》《湖北教育》王桂华  王海清 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2《让孩子在亲历中不断学习、发展》《湖北教育》许  蕾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3《引导学生做数学》《湖北教育》唐  军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4《建构新型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湖北教育》张  璐  廖玉兰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5《关注学生  激活课堂》《湖北教育》黄志刚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6《体验、规范、发展》《湖北教育》夏丽娟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7《学会自主“用数学”》《湖北教育》肖凤英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8《小知识蕴含大价值》《湖北教育》官章菊  吴兴富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99《让估算在情境中顺应而生》《湖北教育》何珊琳  刘应会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0《寓教于乐“玩”数学》《湖北教育》张桂香  李  彪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1《感知、体验、理解》《湖北教育》王小明  刘应会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2《突出数学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湖北教育》吴方泽  李敬东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湖北教育》王怀兵  汪世尧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4《情境化  活动化  自主化》《湖北教育》郑以新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5《开放手脑  严谨思考》《湖北教育》龚  勤  肖新汉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6《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湖北教育》卢盛环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7《在亲历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湖北教育》涂如豹  王海清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8《体验、感悟、提升》《湖北教育》刘建红  徐德喜2004年13.15教学设计与反思
109《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中国教师报》徐  斌  盛伟华2004年10月13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110《重要的是数学意识到培养》《江苏教育》王志芳  2002年5B教学设计与反思
111《实践新理念  感受新课堂》 《小学校长》方长洲2004年6月课程,教材,教法
11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 邱学华 课程,教材,教法
113《“奥数”的两种面孔》《中国教师报》柴  葳  叶莎莎2005年2月27日奥数万花筒
114《“奥数”到底有多热》《中国教师报》柴  葳  叶莎莎2005年2月26日奥数万花筒
115《高考传捷报  厚礼献新校》《孝感日报》 2002年7月29日教研教改
116《"数学日记" 为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新课改教学案例》明春生2005年第4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117《拉面中的数学问题》 张元凯  冯俊娥 教学设计与反思
118《“生活热”的冷思考》 丁君华  陈玫宏  陈丽萍 教学设计与反思
119《诗情数意》 陈幼民  张建平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0《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 许卫兵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1《地砖上的学问》《中小学教学研究》姜家凤2002年第5期教学设计与反思
122《“汽车里的数学问题”课堂实录》 王  俊  张兴华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3《帕斯卡三角形》 李玉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4《数字中的回文新探》 谈翔柏 教学设计与反思
125《优美图赏析与构造》 赵生筱  曹钦琳 数学百花园
126《今天的语文作业——写“数学”》《中国教师报》王文忠 2004年2月20日教研教改
127《图形在数学思维中的作用》《数学教学通讯》张广祥2002年第8期课程,教材,教法
128《关于数学教育目的问题的若干理论探讨(上)》 范良火 教学理论研究
129《让数学有趣起来》《中国青年报》江  菲2002年11月6日教研教改
130《奥数  正在成为陷阱?》《中国教育报》杨咏梅2004年2月18日奥数万花筒
131《落入功利泥淖的“奥数”》《中国教育报》柴  葳  叶莎莎  张贵勇2005年3月6日奥数万花筒
132《来自“奥数”内部的声音》《中国教育报》柴  葳2005年3月6日奥数万花筒
133《“奥数热”拷问教育环境》《中国教育报》时晓玲2005年3月6日奥数万花筒
134《 东北师大教授说:这是摧残》《中国教育报》鲍道苏2005年3月6日奥数万花筒
135《实现中考改革与日常教学的良性互动》《基础教育课程》马  复2009年3月奥数万花筒
136《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概述》   奥数万花筒
137《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奥数万花筒
138《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课程,教材,教法
139《数学课堂教学手段》   课程,教材,教法
140《蕴蓄深厚的5分钟》《教学与研究》崔红梅  华应龙2000年第8期教研教改
141《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浙江教育》朱乐平1996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42《小学数学要加强“三基”教学》《浙江教育》朱乐平1996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43《小学数学思维过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浙江教育》朱乐平1996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44《中德两国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浙江教育》朱乐平1996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45《采用不同操作材料的对比研究》《浙江教育》朱乐平1996年第11期教研教改
146《自学辅导教学的心理学原则》《中国教育报》 1998年11月10日教学理论研究
147《自辅教学突破点在哪儿?》 张勇信1999年1月5日教研教改
148《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人民教育》邱学华1996年第1期教研教改
149《努力探索教育规律  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课程 教材 教法》上海市青浦区数学教改实验小组1992年第7期教研教改
150《以提高思维能力为中心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教学与研究》马芯兰经验编写组1999年第8期教研教改
151《现代教师的追求》《教学与研究》马芯兰经验编写组1999年第9期教研教改
152《青浦实验(一)》《上海教育》顾泠沅1997年第6期教研教改
153《青浦实验(二)》《上海教育》顾泠沅1997年第7期教研教改
154《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卢仲衡1998年第10期教研教改
155《跳出数学教数学》《中国教育报》刘德武1999年4月16日教研教改
156《改革教材教法  促进思维发展》《中国教育报》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57《深化教学改革  推动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58《马芯兰教改的理论特点》《中国教育报》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59《开展教改实验  提高教师素质》《中国教育报》张凤芸  田东明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60《加强训练  培养能力》《中国教育报》张玉兰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61《前沿  创新  严谨》《中国教育报》孙长俊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62《南京大学为何论文多》《中国教育报》雪  郁1998年11月13日教研教改
16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小学数学》李文林2009年第1及辑教研教改
164《如何自信地步入有效的课堂》《小学数学》王维花2009年第1及辑教研教改
165《“平常”数学课  精彩人生路》《小学数学》梁伟芳2009年第1及辑教研教改
166《执着,雕塑精彩人生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周积宁2009年第1及辑教研教改
167《中学优秀数学教师肩负的任务与评价指标》 孝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教研教改
168《走进数学的乐园》 戴再平 刊庆征文
169《离开习题集能不能学好数学》 李曜明 刊庆征文
170《数学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课程和教学理论》王林全1992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171《近年来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向》 陈  达 教研教改
172《介绍一堂德国分数概念课》 朱乐平 教研教改
173《台湾小学算术教学方法述评》 林淑钦 教研教改
174《关于办好学前班的几点建议》 林祥清 教研教改
175《当代世界中小学数学教学》 商继宗 教研教改
176《美国中学数学竞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杨泽恒 教研教改
177《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课程 教材 教法》黄毅英 林智中 黄家鸣 马云鹏 韩继伟2002年第1期课程,教材,教法
 《日本的数学开放题设计一窥》 李玉文 李冬梅 教研教改
 《数学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张奠宙2000年第10期教研教改
 《通俗数学  从容走出象牙塔》《中国教育报》诸子非 教研教改
 《中国下世纪会成为数学大国吗》《光明日报》廉海东1999年12月7日教研教改
 《科学回到舞台中央》 刘  建 教研教改
 《享受自己得出答案的快感》 原春林 教研教改
 《把数学的美丽还给学生》 张东操 教研教改
 《谈日本小学数学教育》 邱学华 教研教改
 《美国小学教学一瞥》《人民教育》袁毓珍1987年第12期教研教改
 《数学教育改革的三次国际性浪潮及其启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赵雄辉1996年第8~9期教研教改
 《美国数学教育发展现状述评(兼和中国之比较)》《数学教学》范良火1995年第5期教研教改
 《美国社会呼唤数学教育改革》《数学教学》张奠宙1990年第6期教研教改
 《中外名著中的数学题》《中小学数学》查志刚2002年第11期数学百花园
 《国际数学家大会留给我们什么》《中国教育报》陈宝泉2002年8月30日教研教改
 《国际数学家大会和我们》《中学生数学》张恭庆2001年6月下教研教改
 《华罗庚谈怎样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张绍东1997年第9期教研教改
 《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数学奖》《数学教师》徐品方1997年第9期数学百花园
 《美国数学教育发展现状述评(兼和中国之比较)续》《数学教学》范良火 教研教改
 《拟定中的美国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张奠宙 教研教改
 《匈牙利人的数学教育观介绍》《数学通报》巩丽云1999年第2期教研教改
 《立足基础  调整内容  注重能力  突出选拔》《数学通报》晨  旭1999年第2期教研教改
 《对数学未来的思考》《数学通报》Avner Friedman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99年第2期教研教改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孝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喻俊鹏2001年4月教研教改
 《迎接“1996”——趣题一组》《小学教学研究》  数学百花园
 《猜物(相声)》《数学通讯》刘  欣  任世成2001年第17期数学百花园
 《提高数学差生学习兴趣四步法》《数学通讯》田景坤2001年第17期教研教改
 《垂直歌》《数学通讯》张玉起2001年第17期数学百花园
 《数学谜语》《数学通讯》彭明海2001年第17期数学百花园
 《数学对联三三副》《数学通讯》杨祖刚2001年第17期数学百花园
 《对数歌》《数学通讯》邱昌银2001年第17期数学百花园
 《我们在故事中成长》《中国教师报》解玺璋2002年5月9日数学百花园
 《李毓佩:酸梅汤似的数学童话》《中国教师报》孙晓宁2002年5月9日数学百花园
 《文学中的数学问题》 李  全 数学百花园
 《诗数之趣》《文汇报》谈翔柏1996年4月9日数学百花园
 《数学与文学》《文汇报》谈翔柏1996年4月9日数学百花园
 《全体数字向我团拜》《文汇报》谈翔柏1996年4月9日数学百花园
 《数学顺口溜》《数学通讯》李茂钟 数学百花园
 《数学顺口溜两道》《数学通讯》揭明生 数学百花园
 《填字游戏》《数学通讯》钟  威 数学百花园
 《趣题3则》《数学通讯》 2001年第15期数学百花园
 《数学历史的启示(续完)》《数学通讯》龚  昇2001年第15期教研教改
 《中国第一部微积分学的译著者——李善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徐传胜2000年第10期数学百花园
 《试析一道古算诗题的解》 郭新龙 数学百花园
 《名人与数学》《数学教师》徐双华1995年第12期数学百花园
 《亲和数的历史》《中小学数学》徐世春1992年第9期数学百花园
 《兴趣 思维 能力——“让你开窍的数学”丛书序言》《数学通报》王梓坤1996年第11期刊庆征文
 《“⊿”旅行记》《中学生数学》魏成年2006年6月下数学百花园
 《漫画趣题》《中学生数学》李毓佩  林  航  王  皓2006年6月下数学百花园
 《数学的基础是可靠的吗?》《中国青年报》沈跃春2003年4月6日教研教改
 《我国十三种古算具在汉中复原》《中国教师报》李  耕2003年3月18日数学百花园
 《对义务教材一处史料的意见》《数学教师》徐品方1995年第10、11期数学百花园
 《从数学家与诗说开去》《数学教师》眭  平1997年第6期数学百花园
 《论∏》《数学教师》王秋海1995年第5期教研教改
 《数学家和幽默》《数学教师》徐双华1996年第5期数学百花园
 《2001年月历趣题及巧解》《小学数学研究》肖章良2001年第4期数学百花园
 《“X÷32=8……3”应是方程》《小学数学研究》刘家宏2001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把准要求 明确目的 领会意图 讲究方法》《福建教育》林国权1999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谈谈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续)》《中小学数学》曹才翰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改革数学考试初探》《中小学数学》曹  平1993年第4期教研教改
 《关于思考题教学的研究》《中小学数学》王凯成  赵熹民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引导探求知识奥秘,调动学生积极性》《中小学数学》熊继荣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分数线”是“平均分”吗?》《中小学数学》盛文哉  陈一凡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初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浅见》《中小学数学》莫义祯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关于算术根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小学数学》邵艳宁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一个难点的突破》《中小学数学》杨  燕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根式性质教学的课堂小结《中小学数学》杜月娴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要重视“+”、“-”号第三种意义的教学》《中小学数学》陈德前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方程同解原理”教学》《中小学数学》张传杰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略论初中数学解题的严密性》《中小学数学》张小阳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中考数学解题策略谈》《中小学数学》李如锦1993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刊授教材——图形与面积》《中小学数学》裘宗沪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刊授教材——整数》《中小学数学》单  墫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刊授阅读——归纳、猜想》《中小学数学》郭贵秋  贾献新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刊授阅读——设而不求》《中小学数学》张文玲  肖乐农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1993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卷(A)》《中小学数学》 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1993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卷(B)》《中小学数学》 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1993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民族卷)》《中小学数学》 1993年第4期奥数万花筒
 《1994年全国各地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分类精选汇编》《小学数学》 1995年第2期奥数万花筒
 《1994年全国各地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典型试卷》《小学数学》 1995年第2期奥数万花筒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中小学数学》丁尔升1992年第10期奥数万花筒
 《简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曹飞翔 课程,教材,教法
 《谈谈数学教学论文的选题》 杨寿龄 教研教改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长的统一求法》 田隆岗 课程,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的理论与实践》 郜舒竹 奥数万花筒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精选分类》 刘  莹
2#
发表于 2010-11-8 19:22:54 | 只看该作者
您好,管先生,我是河北省的一名教师,想与您交流!我的qq403607525


http://xnjyw.5d6d.com/thread-495-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95-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95-1-2.html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2:03:45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374-1-2.html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6626&extra=&page=1


记事/今日接河北陈姓人士电话。
     吾答曰;‘愿与所有认同本站创站宗旨/管理方式者合作’。
      强调了本站的严管风格和公益性。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08:12:48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9:09:17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大事年表转载


约公元前3000年     埃及象形数字
公元前2400~前1600年   早期巴比伦泥版楔形文字,采用60进位值制记数法。已知勾股定理
公元前1850~前1650年 埃及纸草书(莫斯科纸草书与莱茵德纸草书),使用10进非位值制记数法
公元前1400~前1100年   中国殷墟甲骨文,已有10进制记数法
周公(公元前11世纪)、商高时代已知勾三、股四、弦五
约公元前600年   希腊泰勒斯开始了命题的证明
约公元前540年    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勾股定理,并导致不可通约量的发现
约公元前500年  印度《绳法经》中给出√2相当精确的值,并知勾股定理
约公元前460年    希腊智人学派提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化圆为方、三等分角和二倍立方
约公元前450年    希腊埃利亚学派的芝诺提出悖论
公元前430年      希腊安提丰提出穷竭法
约公元前380年    希腊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主张通过几何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公元前370年      希腊欧多克索斯创立比例论
约公元前335年    欧多莫斯著《几何学史》
                 中国筹算记数,采用十进位值制
约公元前300年    希腊欧几里得著《几何原本》,是用公理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
公元前287~前212年      希腊阿基米德,确定了大量复杂几何图形的面积与体积;给出圆周率的上下界;提出用力学方法推测问题答案,隐含近代积分论思想
公元前230年      希腊埃拉托塞尼发明“筛法”
公元前225年      希腊阿波罗尼奥斯著《圆锥曲线论》
约公元前150年    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书《算数书》成书(1983~1984年间在湖北江陵出土)
约公元前100年    中国《周髀算经》成书,记述了勾股定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经历代增补修订基本定形(一说成书年代为公元 50~100年间),其中正负数运算法则、分数四则运算、线性方程组解法、比例计算与线性插值法盈不足术等都是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约公元62年      希腊海伦给出用三角形三边长表示面积的公式(海伦公式)
约公元150年      希腊托勒密著《天文学》,发展了三角学
约公元250年      希腊丢番图著《算术》,处理了大量不定方程问题,并引入一系列缩写符号,是古希腊代数的代表作
约公元263年      中国刘徽注解《九章算术》,创割圆术,计算圆周率,证明圆面积公式,推导四面体及四棱锥体积等,包含有极限思想
约公元300年      中国《孙子算经》成书,系统记述了筹算记数制,卷下“物不知数”题是孙子剩余定理的起源
公元320年      希腊帕普斯著《数学汇编》,总结古希腊各家的研究成果,并记述了“帕普斯定理”和旋转体体积计算法
公元410年      希腊许帕提娅,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家,曾注释欧几里得、丢番图等人的著作
公元462年      中国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以22/7为约率,355/113为密率(现称祖率)
            中国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现称祖暅原理,相当于西方的卡瓦列里原理(1635)
公元499年      印度阿耶波多著《阿耶波多文集》,总结了当时印度的天文、算术、代数与三角学知识。已知π=3.1416,尝试以连分数解不定方程
公元600年      中国刘焯首创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后发展出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僧一行,724)和三次内插法(郭守敬,1280)
约公元625年      中国王孝通著《缉古算经》,是最早提出数字三次方程数值解法的著作
公元628年      印度婆罗摩笈多著《婆罗摩历算书》,已知圆内接四边形面积公元656年      中国李淳风等注释十部算经,后通称《算经十书》
公元820年      阿拉伯花拉子米著《代数学》,以二次方程求解为主要内容,12世纪该书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
约公元870年      印度出现包括零的十进制数码,后传入阿拉伯演变为现今的印度-阿拉伯数码
约公元1050年    中国贾宪提出二项式系数表(现称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
公元1100年      阿拉伯奥马·海亚姆首创用两条圆锥曲线的交点来表示三次方程的根
公元1150年      印度婆什迦罗第二著《婆什迦罗文集》为中世纪印度数学的代表作,其中给出二元不定方程x⒉=1+py⒉若干特解,对负数有所认识,并使用了无理数
公元1202年      意大利l.斐波那契著《算盘书》,向欧洲人系统地介绍了印度-阿拉伯数码及整数、分数的各种算法
公元1247年      中国秦九韶著《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相当于西方的霍纳法(1819)
公元1248年      中国李冶著《测圆海镜》,是中国现存第一本系统论述天元术的著作约公元1250年       阿拉伯纳西尔丁·图西开始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独立,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译为阿拉伯文
公元1303年      中国朱世杰著《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公元1325年      英国t.布雷德沃丁将正切、余切引入三角计算
公元14世纪      珠算在中国普及
约公元1360年    法国n.奥尔斯姆撰《比例算法》,引入分指数概念,又在《论图线》等著作中研究变化与变化率,创图线原理,即用经、纬度(相当于横、纵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并进而讨论函数图像
公元1427年     阿拉伯卡西著《算术之钥》,系统论述算术、代数的原理、方法,并在《圆周论》中求出圆周率17位准确数字
公元1464年      德国j.雷格蒙塔努斯著《论一般三角形》,为欧洲第一本系统的三角学著作,其中出现正弦定律
公元1482年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拉丁文译本)首次印刷出版
公元1489年      捷克韦德曼最早使用符号+、-表示加、减运算
公元1545年      意大利g.卡尔达诺的《大术》出版,载述了s·费罗(1515)、n.塔尔塔利亚(1535)的三次方程解法和l.费拉里(1544)的四次方程解法
公元1572年    意大利r.邦贝利的《代数学》出版,指出对于三次方程的不可约情形,通过虚数运算必可得三个实根,给出初步的虚数理论
公元1585年    荷兰s.斯蒂文创设十进分数(小数)的记法
公元1591年      法国f.韦达著《分析方法入门》,引入大量代数符号,改良三、四次方程解法,指出根与系数的关系,为符号代数学的奠基者
公元1592年      中国程大位写成《直指算法统宗》,详述算盘的用法,载有大量运算口诀,该书明末传入日本、朝鲜
公元1606年     中国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译为中文
公元1614年      英国j.纳皮尔创立对数理论
公元1615年      德国开普勒著《酒桶新立体几何》,有求酒桶体积的方法,是阿基米德求积方法向近代积分法的过渡
公元1629年      荷兰吉拉尔最早提出代数基本定理
法国p.de费马已得解析几何学要旨,并掌握求极大极小值方法
公元1635年      意大利(f.)b.卡瓦列里建立“不可分量原理”
公元1637年      法国r.笛卡儿的《几何学》出版,创立解析几何学
                法国p.de费马提出“费马大定理”
公元1639年      法国g.德扎格著《试论处理圆锥与平面相交情况初稿》,为射影几何先驱
公元1640年      法国b.帕斯卡发表《圆锥曲线论》
公元1642年      法国b.帕斯卡发明加减法机械计算机
公元1655年      英国j.沃利斯著《无穷算术》,导入无穷级数与无穷乘积,首创无穷大符号∞
公元1657年      荷兰c.惠更斯著《论骰子游戏的推理》,引入数学期望概念,是概率论的早期著作。在此以前b.帕斯卡、p.de费马等已由处理赌博问题而开始考虑概率理论
公元1665年     英国i.牛顿一份手稿中已有流数术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微积分学文献,其后他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1669年撰,1711年发表)、《流
             数术方法与无穷级数》(1671年撰, 1736年发表)等著作中进一步发展流数术并建立微积分基本定理
公元1666年    德国g.w.莱布尼茨写成《论组合的技术》,孕育了数理逻辑思想
公元1670年    英国i.巴罗著《几何学讲义》,引进“微分三角形”概念
约公元1680年    日本关孝和始创和算,引入行列式概念,开创“圆理”研究
公元1684年      德国g.w.莱布尼茨在《学艺》上发表第一篇微分学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与切线的新方法》,两年后又发表第一篇积分学论文,创用积分符号
公元1687年      英国i.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首次以几何形式发表其流数术
公元1689年       瑞士约翰第一·伯努利提出“最速降曲线”问题,后导致变分法的产生
法国 g.-f.-a.de 洛必达出版《无穷小分析》,其中载有求极限的洛必达法则
公元1707年      英国i.牛顿出版《广义算术》,阐述了代数方程理论
公元1713年      瑞士雅各布第一·伯努利的《猜度术》出版,载有伯努利大数律
公元1715年      英国b.泰勒出版《正的和反的增量方法》,内有他1712年发现的把函数展开成级数的泰勒公式
公元1722年    法国a.棣莫弗给出公式(cos φ+i sin φ)n =cos nφ+ i sin nφ
公元1730年    苏格兰j.斯特林发表《微分法,或关于无穷级数的简述》,其中给出了ν!的斯特林公式
公元1731年    法国a.-c.克莱罗著《关于双重曲率曲线的研究》,开创了空间曲线的理论
公元1736年    瑞士l.欧拉解决了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公元1742年    英国c.马克劳林出版《流数通论》,试图用严谨的方法来建立流数学说,其中给出了马克劳林展开
公元1744年    瑞士l.欧拉著《寻求具有某种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的技巧》,标志着变分法作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的诞生
公元1747年    法国j.le r. 达朗贝尔发表《弦振动研究》,导出了弦振动方程,是偏微分方程研究的开端
公元1748年    瑞士l.欧拉出版《无穷小分析引论》,与后来发表的《微分学》(1755)和《积分学》(1770)一起,以函数概念为基础综合处理微积分理论,给出了大量重要的结果,标志着微积分发展的新阶段
公元1750年    瑞士g.克莱姆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
                瑞士l.欧拉发表多面体公式:v-e+f =2
公元1770年  法国j.-l.拉格朗日深入探讨代数方程根式求解问题,考虑有理函数当变量发生置换时所取值的个数,成为置换群论的先导
                德国j.h.朗伯开创双曲函数的全面研究
公元1777年    法国g.-l.l.de布丰提出投针问题,是几何概率理论的早期研究
公元1779年    法国□.贝祖著《代数方程的一般理论》,系统论述消元法理论
公元1788年    法国j.-l.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出版,使力学分析化,并总结了变分法的成果
公元1794年    法国a.-m.勒让德的《几何学基础》出版,是当时标准的几何教科书
              法国建立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公元1795年    法国g.蒙日发表《关于把分析应用于几何的活页论文》,成为微分几何学先驱
公元1797年    法国j.-l.拉格朗日著《解析函数论》,主张以函数的幂级数展开为基础建立微积分理论
                挪威c.韦塞尔最早给出复数的几何表示

公元1799年      法国g.蒙日出版《画法几何学》,使画法几何成为几何学的一个专门分支
                德国c.f.高斯给出代数基本定理的第一个证明
公元1799~1825年  法国p.-s.拉普拉斯的5卷巨著《天体力学》出版,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贡献,如拉普拉斯方程、位势函数等
公元1801年    德国c.f.高斯的《算术研究》出版,标志着近代数论的起点
公元1802年    法国j.e.蒙蒂克拉与j.de拉朗德合撰的《数学史》共4卷全部出版,成为最早的较系统的数学史著作
公元1807年    法国j.-b.-j.傅里叶在热传导研究中提出任意函数的三角级数表示法(傅里叶级数),他的思想总结在1822年发表的《热的解析理论》中
公元1810年    法国j.-d.热尔岗创办《纯粹与应用数学年刊》,这是最早的专门数学期刊
公元1812年    英国剑桥分析学会成立
                法国 p.-s.拉普拉斯著《概率的解析理论》,提出概率的古典定义,将分析工具引入概率论
公元1814年    法国 a.-l.柯西宣读复变函数论第一篇重要论文《关于定积分理论的报告》(1827年正式发表),开创了复变函数论的研究
公元1817年    捷克b.波尔查诺著《纯粹分析的证明》,首次给出连续性、导数的恰当定义,提出一般级数收敛性的判别准则
公元1818年    法国s.-d.泊松导出波动方程解的“泊松公式”
公元1821年    法国a.-l.柯西出版《代数分析教程》,引进不一定具有解析表达式的函数概念;独立于b.波尔查诺提出极限、连续、导数等定义和级数收敛判别准则,是分析严密化运动中第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
公元1822年    法国j.-v.彭赛列著《论图形的射影性质》,奠定了射影几何学基础
公元1826年    挪威n.h.阿贝尔著《关于很广一类超越函数的一个一般性质》,开创了椭圆函数论研究
                德国a.l.克雷尔创办《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
                法国j.-d.热尔岗与j.-v.彭赛列各自建立对偶原理
公元1827年    德国c.f.高斯著《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开创曲面内蕴几何学
                德国a.f.麦比乌斯著《重心演算》,引进齐次坐标,与j.普吕克等开辟了射影几何的代数方向
公元1828年    英国g.格林著《数学分析在电磁理论中的应用》,发展位势理论
公元1829年      德国c.g.j.雅可比著《椭圆函数论新基础》,是椭圆函数理论的奠基性著作
                俄国н.и.罗巴切夫斯基发表最早的非欧几何论著《论几何基础》
公元1829~1832年 法国e.伽罗瓦彻底解决代数方程根式可解性问题,确立了群论的基本概念
公元1830年      英国g.皮科克著《代数通论》,首创以演绎方式建立代数学,为代数中更抽象的思想铺平了道路
公元1832年    匈牙利j.波尔约发表《绝对空间的科学》,独立于н.и.罗巴切夫斯基提出了非欧几何思想
瑞士j.施泰纳著《几何形的相互依赖性的系统发展》,利用射影概念从简单结构公元1836年       法国j.刘维尔创办法文的《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
公元1837年    德国p.g.l.狄利克雷提出现今通用的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公元1840年    法国 a.-l柯西证明了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公元1841~1856年    德国k.(t.w.)外尔斯特拉斯关于分析严密化的工作,主张将分析建立在算术概念的基础之上,给出极限的ε-δ说法和级数一致收敛性概念;同时在幂级数基础上建立复变函数论
公元1843年    英国w.r.哈密顿发现四元数
公元1844年    德国e.e.库默尔创立理想数的概念
                德国h.g.格拉斯曼出版《线性扩张论》。建立ν个分量的超复数系,提出了一般的ν维几何的概念
公元1847年    德国k.g.c.von 施陶特著《位置的几何学》,不依赖度量概念建立射影几何体系
公元1849~1854年  英国的a.凯莱提出抽象群概念 
公元1851年    德国(g.f.)b.黎曼著《单复变函数的一般理论基础》,给出单值解析函数的黎曼定义,创立黎曼面的概念,是复变函数论的一篇经典性论文
公元1854年    德国(g.f.)b.黎曼著《关于几何基础的假设》,创立ν维流形的黎曼几何学英国g.布尔出版《思维规律的研究》,建立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
公元1855年    英国a.凯莱引进矩阵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公元1858年    德国(g.f.)b.黎曼给出ζ函数的积分表示与它满足的函数方程,提出黎曼猜想德国a. f麦比乌斯发现单侧曲面(麦比乌斯带)
公元1859年    中国李善兰与英国的伟烈亚力合译的《代数学》、《代微积拾级》以及《几何原本》后9卷中文本出版,这是翻译西方近代数学著作的开始
中国李善兰建立了著名的组合恒等式(李善兰恒等式)
公元1861年      德国k.(t.w.)外尔斯特拉斯在柏林讲演中给出连续但处处不可微函数的例子
公元1863年    德国p.g.l.狄利克雷出版《数论讲义》,是解析数论的经典文献
公元1865年    伦敦数学会成立,是历史上第一个成立的数学会
公元1866年    俄国п.л.切比雪夫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建立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律,成为概率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公元1868年    意大利e.贝尔特拉米著《论非欧几何学的解释》,在伪球面上实现罗巴切夫斯基几何,这是第一个非欧几何模型
                德国(g.f.)b.黎曼的《用三角级数表示函数的可表示性》正式发表,建立了黎曼积分理论
公元1871年    德国(c.)f.克莱因在射影空间中适当引进度量而得到双曲几何与椭圆几何,这是不用曲面而获得的非欧几何模型
                德国g.(f.p.)康托尔在三角级数表示的惟一性研究中首次引进了无穷集合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一系列论文中奠定了集合论的基础
公元1872年    德国(c.)f.克莱因发表《埃尔朗根纲领》,建立了把各种几何学看作为某种变换群的不变量理论的观点,以群论为基础统一几何学
                实数理论的确立:g.(f.p.)康托尔的基本序列论;j.w.r.戴德金的分割论;k.(t.w.)外尔斯特拉斯的单调序列论
公元1873年    法国c.埃尔米特证明e的超越性
公元1874年    挪威m.s.李开创连续变换群的研究,现称李群理论
公元1879年    德国(f.l.)g.弗雷格出版《概念语言》,建立量词理论,给出第一个严密的逻辑公理体系,后又出版《算术基础》(1884)等著作,试图把数学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
公元1881~1884年  德国(c.)f.克莱因与法国(j.-)h.庞加莱创立自守函数论
公元1881~1886年  法国(j.-)h.庞加莱关于微分方程确定的曲线的论文,创立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公元1882年      德国m.帕施给出第一个射影几何公理系统
德国f.von林德曼证明π的超越性
公元1887年    法国(j.-)g.达布著《曲面的一般理论》,发展了活动标架法
公元1889年    意大利g.皮亚诺著《算术原理新方法》,给出自然数公理体系
公元1894年    荷兰t.(j.)斯蒂尔杰斯发表《连分数的研究》,引进新的积分(斯蒂尔杰斯积分)
公元1895年    法国(j.-)h.庞加莱著《位置几何学》,创立用剖分研究流形的方法,为组合拓扑学奠定基础
                德国f.g.弗罗贝尼乌斯开始群的表示理论的系统研究
公元1896年    德国h.闵科夫斯基著《数的几何》,创立系统的数的几何理论
法国j.(-s.)阿达马与瓦里-布桑证明素数定理
公元1897年    第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公元1898年    英国k.皮尔逊创立描述统计学
公元1899年    德国d.希尔伯特出版《几何基础》,给出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欧几里得几何公理系统,开创了公理化方法,并预示了数学基础的形式主义观点
公元1900年    德国d.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题为《数学问题》的报告。提出了23个著名的数学问题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7:49:02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数学和数学教育”
作者:李建国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学生、教师、家长为了高考、中考又要开始做紧张的复习应考工作。怎样迎接高考和中考呢?怎样考好数学呢?我们认为了解什么是“数学”?了解什么是“数学教育”很有必要。因为只有在宏观上了解了数学和数学教育才能使考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做到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方向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使家长能更好的关心、指导孩子而不是盲目地增加学生的负担(生理的和心理的)。

    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数学和数学教育。
    一、数学的本质属性是抽象

    数学是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数学抽象性的第一特点在于它研究思想材料。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大自然本身,数学研究的对象则是经过人加工了的思想,一种人对自然界的概括和认识。“二次方程”没有人就不复存在,就没有研究的对象;原子物理没有人,但原子还是客观存在人的头脑之外。

    数学抽象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形式化,正如前苏联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辛钦所说:“一切数学学科的决定性特点总是某种形式化的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不能由它所反映的物体或现象的物质本性去解决,而只能由它的形式结构特点去解决。”

    因此,数学教育有它特殊的规律性:

    1、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作为思想材料的数学只能用思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和研究。学习数学的座右铭应为“思考、思考、再思考。”

    2、数学教育的原则之一应是“抽象形式与具体模型相结合”。模型已经是思想材料,它较现实事物为抽象却比纯粹数学概念较具体。教师讲授数学,学生学习数学,都必须寻求合适的模型,作为数学理论的支撑点以及理解数学的钥匙。数学概念的原型,数学方法的背景,都是教师备课时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或从现实中借来,或从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现实”中发掘出来。

    3、数学教育内容既然是形式化的思想材料,就必须在形式上下工夫。对数学问题如何进行思考呢?仅仅做题目是不行的,要掌握数学思维的特点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数学思维是策略创造和逻辑演绎的结合。宏观上是策略创造;微观上是逻辑演绎。思维创造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策略、新的技巧。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将按逻辑演绎编写的教材还原为主动活泼的数学思维创造活动。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把握和局部演绎相结合;策略创造处于主导地位,逻辑演绎则是基础。所以夯实双基,努力创新是数学学习的根本所在。

    二、数学的外在表现是数学语言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它是通过数学语言表现出来的,数学语言是通用、精确、简约的科学语言。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学好数学语言,要把数学教育当作一种语言教育来研究。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简约性是通过数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学习数学和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1、现实材料模型化,数学内容实际上是数学模型,数学教学是数学模型的教学。要遵循现实背景与形式模型互相统一的原则。

    2、解题过程的机巧性和程式化。解题机巧与程序训练相结合。好的数学老师和掌握学习数学方法的学生会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启发思考,善于归纳猜想,善于演绎推理,善于化难为易,使人茅塞顿开。

    3、简约的数学语言表达丰富的数学思想。要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数学语言表达相适应的原则。
    三、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数学智能发展的重要成分,是数学教育领域中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数学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有:(1)目前的数学教材仅是知识的呈现,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没有予以概括与提炼;(2)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内涵与外延不十分清楚,于是在教学中常常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致使一些学生教师讲过的习题会做,教师没有讲过的习题不会做;套题会做,质同形不同的题不会做;模仿的题目会做,独立思考的题目不会做。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本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可谓数学“灵魂”。数学方法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没有数学方法就不可能有获取数学知识的正确行为。

    因此,我们要研究(1)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内涵与外延的含意;(2)中学数学应进行哪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3)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生智能发展的关系;(4)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因此,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从社会实践去发现新的数学研究课题,去创造性的研究和发展数学科学,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无处下手,当把这个问题化成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之后,他马上就会解了,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

    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没有通则可循,主要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从问题中去发现数量之间、数形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规律,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把普通语言化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就是由“记号”和“符号”组成的语言,全世界都通用。数学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是用数学的“记号”和“符号”从“数”与“形”的方面去刻画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它具有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品质。因此,把普通语言化为数学语言就要着力体现这些品质。

    1、要善于把普通语言化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就是由“记号”和“符号”组成的语言,全世界都通用。数学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是用数学的“记号”和“符号”从“数”与“形”的方面去刻画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它具有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品质。因此,把普通语言化为数学语言就要着力体现这些品质。
  
    2、要善于在普通语言中寻找数量关系,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直接未知量,哪些是间接未知量,用数学语言把这些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3、要善于通过普通语言理解它的位置关系和形态外貌,画出能反映其本质的图形,从“形”的方面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达。

    4、要掌握一些基本类型的数学应用题。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列函数式解应用题;最值问题的一些应用题,几何问题的应用题,三角问题的应用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典型应用题,以增强建模能力。

    数学理论它具有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品格,这种属性只能从表面上掩盖数学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而不应该成为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因此,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空间形式和各种数量关系,善于将这些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理论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和寻求这些理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努力把它应用于现实世界,以解决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数学理论它具有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品格,这种属性只能从表面上掩盖数学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而不应该成为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因此,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空间形式和各种数量关系,善于将这些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理论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和寻求这些理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努力把它应用于现实世界,以解决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五、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数学素质

    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论是相适应的。一个人数学素质,是指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和能力的总称,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属性。

    数学素质应该从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应包括良好的量化意识和数感,创造型的数学能力及自信的意志品格,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以及能运用简约、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即应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不可有所偏颇。培养和掌握数学的四大能力为基本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各种思维方法,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论证、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

    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提出,学生必须具有数学素养,具体包括:(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数学课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因此我们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和技术;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思维的体操”的特点(马克思语);同时体会到数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能否数学地看待、处理问题,例如,善于将复杂的事物分类、程序化、模型化等,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以解决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目的、动机问题。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行为受兴趣支配很大,兴趣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国内外广泛流行的“愉快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要求的设计上要体现渐进性,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能拔苗助长。要注意解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合理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学习精神上提倡坚韧性,培养学生勤奋刻苦、认真仔细、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等意志,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使得学生能够面对严肃的人生。注意总结数学知识学习的规律性,华罗庚提倡的“读书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应该注意总结规律,强调具有广泛意义的“通法”、“大法”,强调对具体问题作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努力做到一、二、三、四、五。即一个目标:以人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二个抓手:抓夯实数学“双基”的训练、抓学生的“会学”能力即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创新思想、创造能力的塑造;三个研究: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师的教法时,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四个“严”字: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使得学生能够面对严肃的人生;五个“一”的学法:“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

    如果我们具备了这些学习数学的动机、思想、方法和精髓我们一定能学好数学,也一定能在数学的高考、中考时考出好的成绩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07:55: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扩大缩小问题答刘汝燮教授之问
  第一个问题
     一、原数10,分别计算对它缩小的多种情况,求出净缩小数和剩余数。
         1.缩小0.5倍(50%)
  2.缩小1倍
  3.缩小5倍
  4.缩小10倍
  首先要明确“缩小几倍”这一说法中“缩小倍数”的定义是什么,否则语义也就不会明确。
  “缩小倍数”尚未见有权威的“定义”,但是,权威的定义(国家标准和大学教材中)中有“放大倍数”的定义,为了便于表述,这里不引用原文而采用等价的用于数的放大的定义,那就是:
  数A变成数B,其放大倍数为B/A。
  类似地可以定义“缩小倍数”。
  数A变成数B,其缩小倍数为A/B。
  在数学中,有“增加几分之几”和“减少几分之几”的定义,不妨先称之为“增长率”和“衰退率”,其等价的定义为:
  数A变成数B,其增长率为(B-A)/A。
  数A变成数B,其衰退率为(A-B)/A。
  根据“缩小倍数”的定义,任何一个缩小其缩小倍数都必然是大于1的。所以,根据“缩小倍数”的定义,不存在缩小倍数为0.5和1的缩小。也就是,根据“缩小倍数”的定义,“缩小0.5倍”和“缩小1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缩小”,这和“增长-8%”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一样。
  但是,“缩小50%”和“缩小1倍”的说法又确实存在且均用于表示“缩小”,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事实。事实上,说出“缩小0.5倍”和“缩小1倍”的人并没有遵守“缩小倍数”的定义,而是使用了其它率或倍数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结果,将按“缩小倍数”不存在的“缩小0.5倍”重新定义为“减少50%”了,而“缩小1倍”则重新定义为“减少1倍”。同时,“减少1倍”和“减少50%”则在多数情况之下是同一个意思,这一点只能说是一个语言事实,刘教授不妨进行考证,我是没有发现谁说的“减少1倍”是变成了0。
  缩小和放大我们可以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这类变化中,谈“净缩小数”和“剩余数”是无意义的。一副图缩小之后的图是“剩余数”吗?一副图缩小之后“净缩小数”是哪部分呢?所以,刘教授是将“缩小”与“减少”这两类不同的变化混为一谈了,或者说缺乏真正按比例来变大变小的“放大”和“缩小”概念。
  作为经济学的刘教授,在经济问题总是考虑“净增长”和“净减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一些领域不需要这类变化量,而只要变化前后的比例就行了,比如图形的放大、信号的放大与衰减等都是这样。
  在语言实际中“缩小50%”、“缩小1倍”和“缩小5倍”三者是有不同的定义,因此三者的“计算公式”也就不同。
  “缩小50%”被重新定义为“减少50%”,故原数为10,缩小50%就变成了5。
  “缩小1倍”则重新定义为“减少1倍”而在语文中有“减少不能用倍”的说法,可是这一说却能为大家所理解,原数为10,减小1倍就变成了5,也就是10/(1+1)。
  “缩小5倍”和“缩小10倍”则在语言实践中均是按“缩小倍数”定义来理解的,因此,原数为10,缩小5倍为2,缩小10倍则为1。
  以上是按语言实际的情况来说的,也就是说“缩小几分之几”“缩小1倍”“缩小几倍”在汉语实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定义,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公式。
  如果严格按“缩小倍数”的定义来说,“缩小0.5倍”是“放大2倍”,因为,这个0.5倍只有将一个放大的变化当成缩小来计算时才有可能。也就是10缩小0.5倍变成了20。因为10变成20是放大,而不是缩小,一定要错识地当成“缩小”而计算“缩小倍数”,则会算出缩小倍数为0.5。同理,“缩小1倍”是“不变”。

  第二个问题
  二、原数1,分别计算对它扩大的多种情况,求出净扩大数(扩大了)和达到数(扩大到)。
  1.扩大0.5倍(50%
  2.扩大1倍
  3.扩大5倍
  4.扩大10倍
  其实这一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不多说了。

  第三个问题
  三、原数8,缩小为2,求缩小了几倍(百分之几),还余几倍(百分之几)?
  这一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也答过了,这里再详细解说一下。
  在这一问题中的“缩小”应为“减少”,因为在图形的“缩小”“放大”等纯倍数关系的变化中谈“缩小量”和“放大量”是无意义的。同时,我们需要这么一种与“增加”“减少”不同的、按比例来变大变小的变化——“放大”和“缩小”,以更精确地描述客观世界存在的另一类与“增加”“减少”有本质不同的变化。
  举例来说吧!
  对于原来是0,如何进行放大和缩小都还只能是0。但是原来是0,增加之后就是正数(可别说增加0和增加-1,这可不是真正的增加,就如按放大倍数的定义的放大1倍和放大0.5倍并不是真正的放大!),减少(同样别说减少0和减少-1之类哟!)之后是负数。可见,放大缩小与增加减少是不同。
  对于负数,进行放大之后是负得更多,但是其数值是减少。例如:(-2)放大2倍按国家标准定义的“放大倍数”则变成了(-4),但其数值是减少了2;就是按刘教授等人的观点变成(-6)也同样是减少,不同的是减少了4。这些都证明:负数的放大是减少。
  同理,负数的缩小则是数值上的增加。
  可见,客观存在两类完全不同的变大变小,一类是放大缩小,另一类是增加减少。前者是按比例变大变小,研究其变化值——相差数是远离其变化本质的,有时甚至是无意义的,比如图形的缩放;而后则以相差数为本质,研究的就是相差数,而非倍数。
  因此,客观存在两类变化关系——纯倍数关系和纯相差关系,也就存在两类比较方式——倍比和差比,倍比和差比是小学数学中就常用的两类比较方法。同时也必然存在一种将两类比较方式组合的比法,那就是“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增加几倍”“减少几倍”。因语文中有减少不能用“倍”的说法,故“减少几倍”的说法被语文界封杀,但语言大师郭沫若却用过“比战时便宜三倍”的说法,经人研究,在更早就有表减少用“倍”的。
  刘教授错误在于淡化了或忘记了纯倍数关系的变化——放大和缩小,将不该计算相差数的变化也非要计算相差数,也就是将本来简单的、单纯的变化弄成了复杂的两类单纯变化组合的变化,从而无法接受纯倍数关系变化的简单描述用语的定义——“放大几倍就是用几乘”和“缩小几倍就是用几乘”。
  根据放大缩小的概念,“原数8,缩小为2”则是“缩小4倍”也可以说成“缩小了4倍”,而不存在“净缩小数倍数”和“还余几倍"的问题,按倍数或者说按比例来变大变小的问题,仅考虑其变化前后的倍数关系,而不考虑相差关系。
  考虑相差关系的是“减少”而不是“缩小”。也就是说刘教授的这个问题将“缩小”改为“减少”可以求解,但在现在语文界看来,只能用“几分之几”而不能用“几倍”,否则是语法错误;在我个人认为,用减少用“几倍”和“几分之几”将会有不同的答案。减少用倍是将剩余数作为基准,而“几分之几”则将原数作为基准。
  第四个问题
  四、新建一栋房,原设计面积1000平方米,今欲缩小20%0.2倍),问缩去多少面积,还余多少面积?
  您犯了第三个问题中同样的错误,也就是不理解纯倍数关系的变化中“相差数”是非本质有时还是无意义的,将单纯的变化弄成了两种变化的组合的变化。
  这个“缩小20%”依然是“减少20%”,这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也谈到过。在语言实际中,将“缩小几分之几”定义为“减少几分之”与“缩小几倍”是不同的。
  在一些情况之下,人们说的“缩小”与“减少”可以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不能将一个与“减少”没有多大区别的“缩小”来代替按倍数关系变小的“缩小”,这两个“缩小”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五个问题
  五、《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对“倍”字释义为:“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请对此释义作出评论。如认为有误或不合理,请批判,再给出正确而合理的新定义或释义
  我认为其中的“原数”如用在数学中不确切。“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是正确的,但一定要将“某数”定为“原数”则是不确切的。
  “某数的几倍就是几乘某数”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说“几倍”时必然要落实“A是B的几倍”中的“A”和“B”分别指什么数,而将其中的“B”视为“原数”则是不确切的。
  现在不妨对“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抛开定义来做一个语义上的逻辑分析,当然其前提是这是一种纯放大缩小变化也就是按比例来变化的。
  A变成B是放大10倍。这个变化是放大,且变化前后的倍数关系为10倍,正确的逻辑结果是由1倍变成10倍。也就是B是A的10倍,A是原数也是1倍数或是我们说“10倍”的基准数。
  在“放大”的情况下,刘教授说原数是1倍数或倍数的标准这是对的,但是对于“缩小”则原数为1倍数或是倍数的标准则是不对的。
  A变成B是缩小10倍。这个变化是缩小,且变化前后的倍数关系为10倍,正确的逻辑是由10倍变成1倍。也就是:A是B的10倍,A是原数但不是1倍数,也就是这个10倍不是指A的10倍,而是指B的10倍,否则成了不可能的事了,这和刘教授说的缩小不可能超过原来的一倍的理由相同。再说,“缩小部分”是“原数”的“10倍”,则不再是纯倍数关系的变化,如果必须这么理解则现代汉语中将无法简单扼要地表述纯倍数关系的变化了,因此,聪明的先人在百年前也就是现化汉语形成的初期就创立了“缩小10倍”的说法,“缩小10倍”实质上就是“成10倍地缩小”。
  因此,在说倍数时,将较小数定为这个倍数的标准才是逻辑的必然,而“原数”是否为倍数的标准则是不一定的。
  在汉语中,“减少10倍”和“增加10倍”一样,是指“减少部分”或“增加部数”是某个数的10倍,这里的“某个数”同样不一定是“原数”。对于增加,则只能是“增加部分”是“原来”的10倍,而不可能是增加后的10倍。对于减少,则不可能是“原来”的10倍,所以只能是减少部分是剩余那部分的10倍。因此,增加10倍是原来的11倍,而减少10倍则是原来的1/11。其公式是对称而美丽的——乘以(1+几)和除以(1+几)。
  因此,说倍数时,必然以某个较小数作为基准,这是逻辑的必然。而“原数”作为倍数的基准则在逻辑上是不一定的。
  使用英语等语言的人很容易理解这个基本的逻辑,而现代汉语则在少数人的错误引导下,在“减少不能用倍”错误逻辑下,使更多的国人难以理解这一点。
  对于“增加几分之几”和“减少几分之几”则因为“增加部分”和“减少部分”和原数及现在的数相比,均可能是“几分之几”,因此,我们必然要统一以哪个量作为“几分之几”的标准量,由于乘法的计算比除法简单,因此,将标准量定义为“原数”则更加简单合理,因此,全人类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均有这一说法,并且都有这么规定的。
  说到这里,我想再说点题外话就是,语义本来就是一种规定,而这种规定是经过长期的使用而约定俗成的,而非某个人能规定得了的,难以统一的语义则要采用定义的方式来统一,定义后则必须无条件的遵守定义来说话,只有少数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除外或另外定义,比如学术著作中常常要定义众多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含义是不能按已约定俗成的字面意思去“推理”理解的,因为这种“推理”只不过是顾名思义而已!
  在表述纯倍数关系变化时,英语比现代汉语好得多,当采用times时,不论是增加、减少、放大、缩小均是纯倍数关系,因为,当数量之间达到数倍的关系时对我们更有价值的是这个倍数而不再是相差数了。英语中的有关说法相当于“成10倍地增加”“成10倍地减少”“10倍关系的大”“10倍关系的小”,因此,英语在表述这些关系时十分简明扼要,而现代汉语则没有,这样在翻译有关英语表述时往往要用冗长而不直接的语句来意译,比如 3 timse lighter,则要译成“轻三分之二”,但人家用的是3 times——3倍。而国人读到“轻三分之二”则还要“转化为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远远没有“三倍轻”来得直截了当,而实质上,人家要揭示的正是这个“3倍关系”中的“3倍”而非三分之一更非三分之二!这也反映了现代汉语在“减少不能用倍”的错误逻辑下与世界的脱轨。很遗憾的是,现代汉语中没有“三倍轻”之类说法,而古汉语中则有类似的说法,但我们有“放大3倍”和“缩小3倍”这种类似的直接表述倍数的说法。这就说明一点,智慧是全人类相同的,古今中外都有表述这种倍数关系时不考虑相差数的智慧。不过,可笑的是,唯独现代汉语在表减少时用“倍”成了非法的,且还有人要将现化汉语中用来表述倍数关系时不考虑相差数的“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的说法说成是错误的,要对其进行所谓的“正义”为考虑相差数的说法!这些人很可能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先人在百年以前要创造“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的说法!因为他们缺少的正是古今中外都为常人所有的一种基本的智慧。
  第六个问题
  六、人教社说,“一般不说‘扩大1倍’和‘缩小1倍’”【注】。请对此作出评价。如认为是正确的,是否应写入教材中?
  关于人教社说,“一般不说‘扩大1倍’和‘缩小1倍’”。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必须尊重语言现实,前面谈到过,在现实的语言中,“扩大1倍”“缩小1倍”被人们重新定义为实质上是“扩大”和“缩小”的变化。但是按照“放大倍数”等定义,则实质上是“扩大”和“缩小”的变化,其倍数均应大于1,而不会是1或小于1。但是,小学生比较小,将如此复杂的问题给他们则不妥,所以,不如先规定在小学数学中不说“扩大1倍”和“缩小1倍”更恰当,其实在专业术语中均不会这么说,但日常口语中确实存在这些说法。
  如果要规范的话,我想也应该是用科学中的概念去规范日常口语中的说法,而不是反过来。本人曾提出过保留并尊重口语中的说法来规范的方法(浅谈汉语中变化用“倍”的规范),但也听到了反对意见。
 
  第七个问题
   七、由10缩小为1,问缩小了几倍,还余几倍。有学生答,缩小了0.9倍,还余0.1倍(或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判卷时,该判它对,还是错?这组答案,能否与“缩小10倍”并行?两者(“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与“缩小10倍”)能否“和平共处”?
  “由10变成1,缩小了几倍,还余几倍”这是一个不正常的“考题”,而是恶意要混淆“减少百分之几,还剩百分之几”和“缩小几倍”。由于语文中表减少不能用倍,如果减少用倍的话,那将是“由10变成1,减少了9倍,还余1倍”两个倍数均以余下的为标准,前后一致,理解起来也直截了当。
  “缩小了10倍”、“缩小10倍”和“缩小到十分之一”完全可以共处,后面将详细谈有关“到”字的表述,采用“到”字的说法不仅可将“减少”和“缩小”混为一谈,还可以将“增加”和“减少”都混为一谈而不会有错。

  第八、九个问题
   八、“缩小了“与“缩小到”有无区别?有何区别?
   九、“扩大”、“扩大了”与“扩大到”有无区别?有何区别?“扩大几倍”、“扩大了几倍”与“扩大到几倍”有无区别?有何区别?
  一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则是要看到数学(或科学)表述与日常交流用语之间的矛盾或区别。“缩小了10倍”和“缩小10倍”是一样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构成一个完成时,后者则是一般时。而“缩小到10倍”则是自相矛盾的错误说法,只能说“缩小到几分之几”。同时,这也表明汉语是区分“几倍”和“几分之几”的。相反,刘教授则总是将两者混为一谈。当然,在数学中是可以混为一谈的,但在语文中则不行。搞经济学的刘教授应该知道,在经济增长计算中是将增长和衰退混为一谈,比如在经济衰退时会说“负增长”或“增长-8%”之类。同样,如果按数学中的定义或公式用“扩大到”“减少到”“增加到”“减少到”则“扩大”“减少”“增加”“减少”四者均可以混为一谈了。
  例如:增加到原来的50%,减少到原来的50%,扩大到原来的50%,缩小到原来的50%,按照公式来计算均是只有原来的一半了,都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的汉语中,增加到原来的50%等说法则很可能是错误的、自相矛盾的说法,除非另有前文。比如:先将人数减少到原来的10%,再增加到原来的50%。

  在回答刘教授的九大问题之后,我想补充一个问题。
  刘教授曾经说过,其主张的是不说“缩小10倍”而说“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现在教材也是这么说的。如果是一个主张,我认为并不为过。我也说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绝对没有错的说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缩小10倍”的说法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句型也有不同的逻辑。“……到几分之几”的说法,在具体情况下可以用“放大”也可以用“缩小”,可以用“增加”也可以用“减少”,也许任何表示“变”的词用上去都会有正确的时候。这样就说明这一说法正好混淆了不同的“变”。
  另外,“到”的说法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例如:一个连续的倍数关系的变化,用“放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几分之几)”的说法是难以实现的。而用“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则可轻易描述。
  比如,一个数先乘上9,再除以3,然后乘以2,这样按倍数关系来变化的过程用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则可以说成:
  一个数先放大9倍,再缩小3倍,然后再放大2倍。
  而改用“到”的说法,则不好说或语句冗长,这样的语言只能令人感到汉语在交流功能上的无能和弱智!
  因此,为了使汉语进步而不是退为弱智语言,我们需要尽快恢复“缩小几倍”在汉语的合法地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恢复使用“放大几倍”和“缩小几倍”这种让人易联想到图形的放大缩小进而领悟到纯倍数变化的早期说法来描述与纯倍数变化相关的数学规律。同时,也让汉语中描述纯倍数关系变化时不再傻傻地也去考虑相差数的说法及思想发扬光大,以向世人展示中华之智慧!
  最后,我也想问刘教授几个问题。
  1、“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不是一个语义的定义问题?还是一个只要顾名思义去理解的问题?
  2、在使用“放大几倍”和“放大倍数”时要不要遵守国家标准和大学教材中的定义?


附:刘教授的博文

恭请飘浮的云及其支持者计算并回答问题
★刘汝燮★
  恭请飘浮的云及其支持者计算(要列出算式和结果)并回答问题。若拒绝计算和回答,我将拒绝与之辩论。
  一、原数10,分别计算对它缩小的多种情况,求出净缩小数和剩余数。
  1.缩小0.5倍(50%)
  2.缩小1倍
  3.缩小5倍
  4.缩小10倍
  二、原数1,分别计算对它扩大的多种情况,求出净扩大数(扩大了)和达到数(扩大到)。
  1.扩大0.5倍(50%
  2.扩大1倍
  3.扩大5倍
  4.扩大10倍
  三、原数8,缩小为2,求缩小了几倍(百分之几),还余几倍(百分之几)?
  四、新建一栋房,原设计面积1000平方米,今欲缩小20%0.2倍),问缩去多少面积,还余多少面积?
  五、《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对“倍”字释义为:“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请对此释义作出评论。如认为有误或不合理,请批判,再给出正确而合理的新定义或释义。
  六、人教社说,“一般不说‘扩大1倍’和‘缩小1倍’”【注】。请对此作出评价。如认为是正确的,是否应写入教材中?
  七、由10缩小为1,问缩小了几倍,还余几倍。有学生答,缩小了0.9倍,还余0.1倍(或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判卷时,该判它对,还是错?这组答案,能否与“缩小10倍”并行?两者(“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与“缩小10倍”)能否“和平共处”?
  八、“缩小了“与“缩小到”有无区别?有何区别?
  九、“扩大”、“扩大了”与“扩大到”有无区别?有何区别?“扩大几倍”、“扩大了几倍”与“扩大到几倍”有无区别?有何区别?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22:29 | 只看该作者
数学新课导入十八法
       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可以引着学生把接下来的新内容学习好,反之,就会影响到对新课的学习情绪,甚至影响到整个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这里归纳出十八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1.引史讲故法
       讲授新课时,结合课题内容先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无理数的概念”时,可讲一讲无理数 的产生及其发现者希伯斯为捍卫真理而不畏强暴地宣传自己观点的精神,以培养学生为真理而奋斗的品德。在讲“圆”时,可以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为圆周率π所作的贡献,树立学生热爱祖国,造福民族的雄心。
      2.直接导入法
      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3.温故引新法
       讲授新课时,首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旧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4.实例探求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引入以下实例: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AB,有人在池外取一点C,连结AC、BC,及其中点D、E,量得DE的长度,便得到这个池塘的宽度。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5.实物直观法
       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其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
        6.精心设疑法
        讲授新课时,先提出一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的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疑问,从而调动积极性。
        7.新旧类比较
        引入课题时,采用新旧知识类比的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也可以在掌握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对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引入:在等式ab=c中,如果已知a和b,求c,这是乘方运算;如果已知b和c,求a,这是开方运算;如果已知a和c,求b,如何计算,这就是新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8.归纳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总结、归纳学生的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步骤中所发现的规律,导入新课。例如上“交集”一节课时,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集合{3,5,8}和{3,7,8}的所有子集,并回答问题:①它们的非空真子集有哪几个?②在这些集合中,哪些是原来两个集合的公共子集?③试就它们的元素,比较这几个公共子集({3}、{8}、{3、8})的异同。④根据以上所述,叙述{3,8}是怎样一个集合。教者在启发学生归纳出“{3,8}是由{3,5,8}和{3,7,8}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的结论后,马上得出:“集合{3,8}在数学上被称之为集合{3,5,8}和{3,7,8}的交集”,随即进入新课题“交集”的讲授。
        9.演示导入法
       教师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例如,在进行“椭圆”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准备一根线绳,上课后先让学生用该线绳设法试画一个圆,然后教师在地根线绳的两端各系一根铁钉,再把铁钉设法固定在黑板上(两铁钉间距小于该线的定长),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作圆周曲线运动,此时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封闭曲线(椭圆)。通过比较两种图形的异同,并对后一种作图过程加以分析,便引出新课“椭圆的定义”。这种导课方法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0.综合导入法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教学中一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知识结合成为新授知识。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首先给出课堂练习题:“已知方程 ,①求其二根 、 ;②求 + 与 的值;③试比较 + 、 与已知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分析,再加上教者的启发诱导,便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11.转换导入法

       把课堂复习或提问中的题设或结论加以改变,或颠倒位置,导入新课。例如,初中“因式分解”教学的新课导入也可以这样设计:先给出一个“多项式乘法”的板演练习题,由学生板演得到:
教者简析;等式左端是两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右端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了多项式 ,如何将它化为两个(或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2.趣味导入法
      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首先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激发出他们强烈地求知欲后,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
      13.逆向导入法
      首先揭示问题的结论,概括或点明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及方法,然后讲授新课。例如,在学习了“指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知识后,在进行“对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一节课的教学时,导言可以设计成:“指数里可能含未知数,同样,对数符号后也可能含有未知数。我们把在对数符号后面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对数方程。这类方程也有三种基本解法,关键是如何将对数方程化为代数方程。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它的求解问题。”
       14.讲评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对学生练习以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有意出示一种错误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讲评时,借端生议,导入新课。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教学时,先给出若a是实数,试比较a和-a的大小的解题过程为:因为a是一个正数,-a是一个负数,所以有a>-a。
教师分析:由于a是实数,比较a和-a的大小时,要作全面考虑。例如:a=3时,-a=-3;a=-1/2时,-a=1/2;a=0,-a=0。由此可见,-a可能是正数、零或负数,并不总是负数,故正确的解法是:因a-(-a)=2a,则当a>0时,a>-a;当a=0时,a=-a;当a<0时,a<-a。
在这里,我们用到了A-B>0←→A>B的知识。特别是A-B>0→A>B,可以把比较A和B的大小的问题转化为A-B的符号正负的问题,这在实用上是很方便的。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15.情境创设法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认识。如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节目表演吗?然后,将课前已排练好“双簧”节目表演给学生看。由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讲台前(表示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老师旁白。此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通过具体形象的观察,学生自然对“同时”、“相向”、“相遇”等几个概念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扫清了障碍,而且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16.一题多变法
       应用题教学常常可通过一题多变导入新课。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准备题:(1)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生产的玻璃相当于九月份的 倍。十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列式计算后,我要求学生把这道题变成分数除法应用题,即:(2)光明玻璃厂十月份生产玻璃20000箱,相当于九月份生产的 倍,九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口算算式后,我又要求学生把这道题的分率变成间接条件:比九月份多生产了 。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同时板书课题)。
       这样导入新课,把具有内在联系的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7.动作操作法
       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预先做好的8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拿出来,让他们用这些小积木各自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②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③体积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这样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的兴趣。
       18.类比猜想法
       是指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由某一特殊知识猜测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某另一特殊知识的方法。
(来源:中小学资源交流论坛)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3:45:19 | 只看该作者
大学老师挑刺小学数学 应用题非古董即雷人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数学题的模型。新华社发

  当中小学语文教材因“真实性”、“是否脱离现实”而倍受质疑时,当奥数是否应该取消的呼声甚嚣尘上时,小学数学教材也没能幸免。近日,本报编辑部收到初等教育学院老师戎松魁的一封信,专门反映了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存在的若干脱离实际生活的古董题和雷人题。
  某些题型,误导学生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教材安排了请小朋友用硬币、小刀、三角形、铅笔、正方体等物品测量书本边长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大都能得出如下结论:书边大约有4个三角形那样长、书边大约有15个正方体那样长 ……
  “于是学生把那些实物当成了长度单位。”戎松魁对此表示不赞成,“事实上,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它不能作为长度单位,它的棱的长度倒是可以作为长度单位的。教材为了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而要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去测量另一些物品的长度,以致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这些物品就是‘长度单位’。”
  鸡兔同笼,几代不变
  其实不仅是戎老师,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小学家长对数学教材也有意见。相对于大学老师的专业眼光,家长们对小学数学颇多微词的原因是有些题目场景“不合时宜”。在钱报家长QQ群里,爸爸妈妈们七嘴八舌举例说明。
  网名“娃娃鱼”的爸爸发言:“鸡兔同笼,共有100个头,32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汗,儿子做的题目竟然和我小学时做过的一模一样。没有新意,而且现在谁家还有养兔子又养鸡的。”
  还有大量的关于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也差不多是两代人都做过的古董题,题1: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开往B地。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甲车比乙车早到1/2小时到达途中的C地,当乙车到达C地时,甲车正好到达B地。已知C地到B地的公路长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题2: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离出发地36千米处与乙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雷人题目,动歪脑筋
  此外,小学数学也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做人,而不是灌输不好的理念。“三墩小学琦琦妈”提到二年级女儿的一道数学题:“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这题我看了就晕,别说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了。这个年纪孩子很单纯,题目里却一会儿说真话一会儿说假话的,把人都绕糊涂了。”
  还有一些纯粹是雷人的应用题,如题1:小明钓鱼回来,小玲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钓得真不少啊!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
  题2:1个人有3个,2个人有4个,3个人有5个,4个人有7个,5个人呢反而有6个,问这是什么东西啊?
  这两道题一是严重脱离实际,令人匪夷所思,二是题目弯弯绕,很雷人,大人无语,如果孩子答对了这样的题目,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傻孩子?
  联系实际,是大趋势
  “其实我们数学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也常会讨论这些问题。教材和练习卷上确实有些题目几十年不变,夸张的甚至上千年不变,像‘鸡兔同笼’问题就来自《孙子算经》。”杭州现代实验小学老师付吉娜告诉记者,她已经教了9年小学数学。
  “数学要生活化是趋势。”付老师说,“像鸡兔问题,我们就可以换个更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解答。例如,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西湖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当然,除了一成不变的“古董题”,如今小学数学卷上也不乏与时俱进的题目:“某商场对顾客的优惠规定如下:(1)一次性购物低于200元的没有折扣;(2)一次性购物不低于200元,但不超过500元的按标价给予9折优惠;(3)一次性购物超过500元,超过的部分给予8折优惠。小丽两次去购物,分别付款168元和423元,如果他只去购买一次,相同商品应付多少元?”
  在杭州各大商场争相打折的岁末,小朋友学会做这样的题目,说不定还能帮妈妈在血拼中省点钱。(记者 沈蒙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4:01:06 | 只看该作者
“趣味数学题”有两解 老师家长吵起来(图)


这道数学题有两答案老师家长为这吵起来

  本报讯 刚开学没几天,市民文先生就差点跟儿子的数学老师吵起来,原因是两个大人为一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标准答案发生了争执。
  这道题是:一根竹竿长7米,一只蜗牛从下往上爬,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往下爬2米,请问爬上竹竿顶端需要用多少天?
  文先生说,儿子这学期刚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发了一本叫做《天下通》的教辅资料,这道题在第二页的思考题中。儿子在作业本上写的答案是:5天。但是第二天,老师却在作业本上给了他打了一个刺目的红叉叉。
  儿子回家后对他说,老师评讲作业时说了:“蜗牛白天往上爬的3米,要减去往下爬的2米,一天只能爬1米,因此一共要爬7天才能爬到顶端。”
  “是5天就爬上去了啊,因为最后一天,蜗牛在白天爬了3米之后,就已经爬上顶端,晚上就没有必要再往下爬了。”文先生说,他觉得儿子的答案是正确的,一定是老师判错了,于是在第二天去找老师解释。
  但是老师并不认同文先生的思路。他说:“数学题不是脑筋急转弯,一定要按数的逻辑来答题。蜗牛在第5天虽然达到了顶端,但是马上又要往下爬,并不是真正爬上顶端。”
  文先生认为,老师是在“扳歪道理”,只是简单的数字计算,而没有考虑实际场景,这个答案并不符合题意,但是与老师争执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老师坚决的态度,也让文先生心里犯了嘀咕:“真不知道是老师错了,还是自己错了。”
  就这道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记者昨天考了考一些成年人,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
  重庆尚宝公司覃女士不假思索地说:“一天爬1米,当然是7天。”而巴蜀小学数学教师张德军则认为文先生的想法是对的,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5天。
  据了解,在现在小学生的课内外作业中,还有不少这样的题,都号称是“趣味数学”,看似与生活有关,却让学生们很是为难,常常是绞尽脑汁也难得出标准答案。
  张德军老师说,在小学数学中,只有到了高年级才涉及一些例如鸡兔同笼、抽屉问题等趣味数学问题。低年级学生学数学还是要重在课本,不要乱去做教辅资料,因为这些资料良莠不齐,过难过怪的题目很容易误导孩子。 记者 汤寒锋
  这些小学数学题 你会做吗
  ■幼儿园老师给4个小朋友分一些草莓,每个小朋友分12个,还有剩余,但不够每个小朋友再分1个,这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是整十数)
  ■题目:(1、3、7、8,)(2、4、6,)(5、9)你能猜出这3组数字间有何种关系吗?      
  提示:每一组数字都有一个相同的条件
  ■一绳长1米,一蚂蚁从绳的一端爬向另一端,速度为每秒1厘米,同时,绳子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均匀伸长。问:蚂蚁能否达到绳的另一端?
  ■两只小狗赛跑,一只沿大圆跑一圈后回到A点,另一只跑完两小圆后回到A点。请你想一想,当两只小狗同时起跑,而且速度也相同的话,谁是冠军得主?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
  ■兄弟二人三年后的年龄和是26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恰好是兄弟二人年龄差的2倍。问,3年后兄弟二人各几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56 , Processed in 0.2686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