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 学 古 诗 文[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注析/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3 08: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  学 古 诗  文
阅读•赏析•训练



•艺术赏析•
匠心缜密  寓意深广
  本文是一篇有情节有内蕴的寓言,节选自韩非的《喻老》。《喻老》之“喻”,指的是用具体事例,如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等,来说明抽象的道理的一种方法。“喻老”就字面解释,即以此种方法,阐发《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从具体内容看,则不尽然。实际上,韩非往往借此表述了自己独到的哲学观点。
  这篇寓言原本是用来喻解《老子》的“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这一哲理的。作为《喻老》的例证,它具体形象,以浅近的事实,胜于雄辩地阐释了《老子》的玄言奥理,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作为寓言故事,它幽默而又睿智,通过颇富戏剧性和情节,成功地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本文所写的一代名医扁鹊,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智者。他善察征兆,见微知著,洞悉事物的发展趋势,预知任其自流的严重后果。故此,从“图难于易”出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景公进言,赶紧医治“腠理”“肌肤”“肠胃”之疾,以免导致“骨髓”这患 。而桓公则是一个自作聪明、刚愎(bì)自用的愚人,他对扁鹊先是无端猜疑,继之更倨傲无礼。乃至一误再误,使病情逐渐由隐而显,由轻而重,终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一命呜呼。这便生动地反证了“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不易之理。扁鹊、桓公一智一愚,两种对立个性的冲撞,无疑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加强了文字的可读性和思想内容的涵概面。韩非通过之一故事,既准确精辟地阐释了老子关于难易、大小、的辩证思想,又结合他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体察,探索并总结出了“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烟囱)隙之烟焚”的客观规律,宣传了他所明确主张的执政处事应“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的至理。
  这篇寓言的情节也颇有特色。全文以扁鹊议病为线索,层次分明地记叙了扁鹊四见蔡桓公的的过程。于扁鹊初见蔡桓公,观其“疾在腠理”,劝其早治之后,连续用了三个“居十日”和一个“居五日”,及与之相应的“扁鹊见”、“扁鹊复见”,“桓公不悦”、“桓公又不悦”等结构近似的句式,叠章反复,环环推进,既写出了桓公的病由于讳疾忌医,一再坐失治愈良机,而日趋恶化,逐渐酿成绝症的事实,又在情节波兴浪涌的逐层推进中,深刻地揭示了上述寓意深广的主题,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启迪,而这正是作者缜(zhěn)密的匠心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2-26 20:03 , Processed in 0.0654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