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欢迎参加‘飞翔计划’的内蒙同行光临指导
http://blog.sina.com.cn/u/2105461532
1. 韩香春
韩香春老师任教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九中学,一所蒙汉联合学校。韩老师是蒙古族,已经在教育工作岗位工作了17年,回想当年,韩老师道:“小时候我们在乡村里最崇拜的就是老师,这在我们那很常见,因为当时也没有电视,报纸都很少,当孩子的几乎就没接触过其他人,就认老师最亲。”
问及韩老师为什么做老师这个职业时,她说当初想法很简单,就是崇拜老师。后来随着慢慢做下去,就对孩子产生了感情,就是想帮助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韩老师说起她当班主任时的事,谈到一个学生时,老师那带有蒙古高原人特有的绯红的圆脸上,乌黑的眼睛在闪烁着。那名学生患了先天性癫痫,家里人带他到北京、青岛治病,家里的钱都差不多花光了。在学校时,病情突发时他特别吓人,我们做老师的看到就马上把他送往医院,同时告知家长。不过他的学业没有受病痛而中断,这孩子学习特别好,是班里的尖子,也是因为他的病,他总是用很悲观的心态来面对,不爱说话,也不爱理同学,总感觉同学们看不起他。就就很细心地观察他,之前也研究过一些心理学的课程,就同他聊天,不断开导,克服他的心理障碍。一段时间后,这孩子就特别信任我,也同同学们的关系有了改善。最后他要去北京治疗了,我们去送他上火车,孩子也特别感动,到北京后他还专门打了电话给说是他安全到达了。在教师节时,在过年时,他都会发短信发祝福过来。看到孩子懂事了也开朗了,我们自己也很高兴。
乡村里的孩子真的都挺不容易的,一家有一家的困难。韩老师班上一个小男生,父亲因车祸去世,全家三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个撑起。刚开学一个多月,一早韩老师就接到一个电话,是那位小男生打来的:“韩老师,我现在在车站,我不上学了,妈妈在家一个人收地收不过来,我要回去帮她。”韩老师赶忙让他先别走,便赶往车站。当时已是十月份,乌兰浩特已经入秋,韩老师看到他在风中孤立时,便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孩子披上,什么也不问,先同孩子一起去吃早饭。同孩子聊了之后,韩老师给她妈妈打了电话。后来韩老师还把这事同校长商量,这孩子也成为全校第一个伙食同其他费用全免的学生。孩子也十分地懂事,十分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劳动,他还主动地“承担”了一块地的卫生,带领同学一起打扫。
“做老师这么多年,我也渐渐明白,你为孩子付出了,最快乐的就是过程。孩子可以快乐成长,若干年后他们还能记得你,来看望你,也就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可亲的韩老师依然为孩子着想着。
2. 武丽珍包头市固阳县的武丽珍老师任教26年,一直在乡村教师这个岗位默默奉献着,话语朴实,不是能说会道,却真让人感受到内蒙人的真诚。
武老师所在的小学只有一百一十多名学生,由于地处偏僻,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县里城里读书了,因而留下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贫困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家里人都特别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有所突出,跳出“农门”,就对成绩特别看重。武老师讲道,这十多天来在上海的学习,听到了许多名家的讲座,对这个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特别欣赏那个走上百家讲台的钱文忠教授给我们上的一课,他针对我们的现实教育情况做了很准确的说明,简直就是说到我心坎上。”武老师说,“虽然说素质教育十分重要,但在一些偏远的乡村,首先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现在我们的讲课还是依靠黑板、粉笔、嘴来教学,多媒体根本就很少用,再加上一些家长的观念,导致这个应试教育很难会改变。”
不过武老师还是认为,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人。但表面上的素质教育是不能用的。“像我们的县城,一些老师从城里培训回来,就在学校里实行了他们说的‘素质教育’,也许是学得不够,没有专研出真正的教学方法,像是弄了表面工程,就出了很多问题,一堂课下来,老师放手让学生们讨论,学生们却得不出结论,学生也感觉糊里糊涂什么也没学到。”在课堂的改革上,武老师认为老师更应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素质教育”的备课,在提问上要准确,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
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在他的讲座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学校课改。武老师觉得很在理。“刘老师说我们现在讲的‘课改’是国家层面的课改,不是学校层面的课改。对于国家层面的课改,我们了解它、把握它是对的,但是最终要回到学校。学校课改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些教学模式我回去就能用。”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有点小遗憾,没有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但我想以后还是有机会的,我想以后能有个飞越的机会,在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上,让我教的孩子们更好地实现他的梦想。”教育,是武老师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词语。
记者:黄一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