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课题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
研 究 报 告
济水南街学校课题组
报告执笔人:付东霞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
南街小学属于济源市的市区学校,交通便利,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周边有很多做生意的商户,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做生意的家庭,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学习,并委托给学校附近的“托教班”管理,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并和孩子沟通交流,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较差,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不强,一副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样子。
我们南街小学作为普通小学,学校也有部分后进学生,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思想行为不够优秀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者缺点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处于暂时落后状态的,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但作为学校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的合格小学生,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隐患。所以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后进生转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促使师生和谐、校园和谐,才能找回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不及待。
在后进生转化教育这项工作中,有很多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也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后进生的转变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不少相关的理论。但是,据我们调查了解,学校一线教师把教育后进生作为一项工程来做,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还不多见;也有不少教师运用案例研究来进行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但表现出来的都不尽人意,特别是对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讨。所以,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填补“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的不足,而且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取得长远的利益。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这一课题,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的研究并转变后进生,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大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因为是后进生,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了班级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后进生,他们很少见到父母的笑颜,成了家长的“心病”。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浓重的厌学情绪,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价值
对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目前偏重于理论研究的较多,案例研究也不少,但“后进生”问题是个性化的,适合于我校“后进生”转化可借鉴的不多,因此,我们选择“后进生”的心理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我市同类学校的“后进生”问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随机选取南街学校二(1)、二(2)、二(3)、五(2)、五(3)、六(1)、六(2)、六(3)为实验班,并在每班确定5名后进生对象来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分班是以公平原则来分的。
2、研究方法
⑴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家长等手段了解学生能力发展、情感变化、知识结构改善、意志品质形成等情况。
⑵ 个案分析法:选取后进生,跟踪调查,进行心理探访,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并帮助其转化,深入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情况,加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⑶ 文献法:通过收集、分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正确把握“后进生转化”的实质内涵,为课题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⑷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后进生模式,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并帮助其转化,深入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情况,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课题的界定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或家长往往称他们为暂时的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或暂时后进生。根据我校后进生的状况,把他们分为思想行为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后进生三类,其中学习困难后进生占90%。而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大多不好,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不规范,边写边玩等。总而言之,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
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后进生,通过个案跟踪分析,着重摸清学生的心理、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寻找和尝试指导帮助他们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以促进他们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3、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后进生的成因及后进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学校教师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后进生,研究班级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并促使后进生的转变措施。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旨在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努力寻找到与后进生感情交流的契合点后,要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注意学生在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同时要调动后进生家长的积极性。
4、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后进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地参与,了解自己心理表现及成因,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
(2)适时性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或课外找准最佳时机进行研究。
(3)多样性原则
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积累和整理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
(4)效应性原则
强调后进生心理转化在教学中的实效性,努力使后进生的心理转化达到最佳效果。
(5)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对后进生心理的应用研究。
(6)发展性原则
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研究对象,掌握研究信息;及时捕捉理论界的动态,调整研究策略、重点、步骤。
四、课题研究主要实施过程
(一)开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情况
1、实施问卷调查
为了帮孩子分析影响他们优秀的原因,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及时改变我们的做法,尽可能多的帮孩子提高。我们选取了各班期中考试成绩在全班后五名的学生做了一次专项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及影响他们优秀的主要因素,以便于采取更切合于他们学习的指导措施,达到尽可能提高的目的。
我们对实验班中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后进生的一般表现,其特征如下:
(1)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成绩差是小学后进生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我们对三十名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如下:
调查学生数(人)
| 学习成绩差
| 学习习惯差
| 学习能力差
| 学习方法差
|
30 | 30 | 22 | 4 | 3 |
百分率 | 100% | 76.7% | 13.3% | 10% |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成绩很差的占100%,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占76.6%。我们对这部分学困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与他们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影响有关,具体表现为:放学不回家,贪玩;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挑逗影响他人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马马虎虎,字迹潦草;学习无兴趣,不爱读书,不爱动脑筋。
(2)自卑且缺乏竞争意识
他们由于学习成绩差和兼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因此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常被同学冷落、嘲笑;常挨家长的打骂。他们的学习困难重重,常品尝受挫,极少有成功体验,从而形成自卑心理,遇事不愿或不敢去竞争,他们自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笨,学校班上的好事与己无关,"好学生"与己无缘,常做出些出格的事情来表现自己。为此,我们对后进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 能 | 不能 |
你每次做错事能想到他的后果吗?
| 13.6% | 86.4% |
做错事后你能主动承认吗?
| 5% | 95% |
每次做错事后,老师能和平细语的给你讲道理吗?
| 15.3% | 84.7% |
你能做到把心事说给老师、家长、或同学听吗?
| 40.5% | 59.5% |
经常挨批评,对你能起到作用吗?
| 20.6% | 79.4% |
你认为老师能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对待你吗?
| 3.2% | 96.8% |
如果让你当班干部你能做好吗?
| 94.2% | 5.8% |
你能否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 87.6% | 12.4% |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后进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多数后进生对自己不相信,不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优点,感到自卑。
(3)易认错,有向好的愿望
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95%的小学生犯了错误很容易承认错误,并很会做保证,但隔不多久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呈现出反复多不稳定的态势,调查反映出90%的后进生有较强烈的向好愿望,他们常在能胜任的事情上格外的卖劲。例如:劳动、打抱不平等等。这一特征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
调查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感觉提高后进生最主要的应该是对孩子因材施教,给他恢复自信的机会,慢慢恢复孩子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心理的安慰或鼓励,不要一看孩子成绩差就不问原因,大批狠批一通,把所有的错都归及在孩子一人不努力上。这样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孩子更容易自我放弃或者是破罐破摔。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双管齐下。希望我们真正地落实到实际上,去关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薄弱生,让他们脸上充满自信,让他们内心洒满阳光!让他们对学习多一些动力和激情,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慢慢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的!
2、分析问题成因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一步对后进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寻求其原因。
(1)社会原因: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上网吧打游戏、聚众打架等现象,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加上我们南街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浮躁,不安心学习,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家庭原因: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要求不严,引导督促不利,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分类,还有教师对后进生的讽刺与挖苦,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当然也有个别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对后进生置之不理,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致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愿多用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没有自觉性,全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光知道享受,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抑郁,以至产生心理障碍。
(二)多方位探索途径,实施后进生转化
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课题组成员多方位探索途径,对后进生实施转化,主要从思想教育、家校联系、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
1、探索多种方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后进生之所以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症结。我们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就必须把他们心中的结打开。因此,教师首先要和他们形成良好的帮扶关系,相信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要多和他们交流沟通,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成为他们的朋友。要多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信心。为此,我们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1)找“闪光点”
利用心理课、班会,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在一次心理教育课上,聂敏花老师让同学们写出自身的“闪光点”,然后当众宣读,事先已估计到后进生一定写得很少,果然,李某等人表情漠然,只字未写。聂老师知道学习上的劣势使他们饱尝了失败的痛苦,失去了自信。此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聂老师让同学们帮他们找“闪光点”,中队长说:“去年我在冬季长跑比赛时,摔了一跤,已跑在第一的李某立即停下来把我扶起来,并问我疼不疼。虽然他没有拿到冠军,但我认为他就是那次比赛的冠军。”听完他的话,聂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李某笑了。接着,同学们纷纷举手列举这些后进生的“闪光点”。
(2)树榜样
我们经常通过个别谈话、晨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爱迪生、牛顿等杰出人物的事例,促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无全才”的观点。此外,我们还常拿身边进步的学生给他们做榜样,使后进生树立我也能进步的自信心。
(3)降目标
课题组老师们按“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对后进生降低要求。对于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各项作业,但基本的题目还是必须要做的。对有难度的题目,就让他们选择做,做对了,就给他们加小红花或者五角星,每次得红花或五角星时,他都很开心。这样就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4)创造表现机会,增强自信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可在平时的学习中,这些后进生都很少有表现的机会。为增强他们的信心,我们就注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特长与个性。赵某性格孤僻,对老师的教育常有抵触情绪,但他乒乓球打得好。于是,老师就抓住他打乒乓球的特长,拜他为师。他很认真,一边教,一边示范,并信心十足地对老师说:“周老师,我一定让你的球技超过王齐飞!”课间,他多次到办公室提出要教老师打球,与当初一见人就躲的赵某判若两人。
案例一:
一(2)班的丹丹是一个内向的小姑娘,不爱说话,虽合群,但不爱与小朋友合作,交流。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发现在参与活动中总有退缩行为,畏惧心理,最明显的特征是自信心不足。问她话时要么声音如蚊子般轻,要么就语气神态很特别,脸红红的几乎是大声喊着说话。
案例分析:
发现这一现象,聂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其一; 本身性格比较内向,造成孩子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其二:父母因工作繁忙,生活环境单一,使孩子缺少语言交往的机会,所以孩子没有语言交往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与别人用语言来交流,使孩子的性格更趋内向;其三:很少带孩子出去玩耍,很少接触其他同龄伙伴,在家里面对着那四四方方的墙壁,也很少于孩子交谈。这就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形成孩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的性格,不利于培养她勇敢坚强的个性。
辅导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合作的成功与交流的快乐
首先,聂老师详细了解丹丹的身体状况、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一方面多接近,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要对她课上多提问,请她当值日生、负责人,给她锻炼的机会,使她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帮助她与她说说话,提高她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愿意与老师交往,以减轻她离开亲人的心理压力。
其次,聂老师多关注她,及时帮助她排忧解难,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她的“闪光点”,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及时给予帮助,使她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她的自信。
再者,发动班上能力强的孩子,主动邀请她参加活动,积极与她交流,让她从被动到主动,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渐适应这个新的集体班级。蕊蕊是班里活泼开朗的一个女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于是聂老师就请蕊蕊带丹丹玩,起初丹丹很害羞站着不敢动。可是有一天中午来学校了,我想找她们谈话,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结果发现她们在厕所里正聊的起劲呢,她们俩就成了好朋友,不论是做游戏还是去户外活动,他们总在一起玩。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家长教育方式。
1、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起个好榜样。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做为家长,首先要审视自身的原因,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温暖的家庭气氛,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样重要,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带领孩子走出家门,放放风筝,做做游戏等亲子活动。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陶冶了情操,让孩子在细节中感到,来自于父母的温暖与重视,使之增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信精神。
2.鼓励父母要以赏识的眼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喜好,好恶,在与其玩耍、交谈阅读时觉察她,从中记下孩子的性格倾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创造机会,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的才智机会。比如家里有人过生日时,应鼓励孩子表演节目,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越做越自信,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2)耐心等待,既然给了机会,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做不好而干脆自己来做,更不能因其做不好批评孩子,而压抑了孩子的潜能。
(3)给予鼓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自信心心态。有父母积极的响应,幼儿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在平常生活中得到大力的提高。
教育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家校配合,丹丹在自信上起了质的飞跃,她不再是那个胆小、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了。如今,她很乐意参与各种活动,尤其喜欢参加我们班级的课十分钟演讲,丹丹最喜欢表演的就是讲故事,声音洪亮,常常赢得同伴们的掌声,在课上,她独特的见解常常搏得同伴的喝彩,这种在活动中显露出来的自信精神还是她树立自信心的表现。据家长反应,丹丹现在性格开朗多了,愿意叫人了,还常给妈妈讲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现在她已能快快乐乐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各种活动了。
2、探索课堂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功感,同时还要多考虑他们的感受,布置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后进生的成因各有特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往往都有想学好的愿望,只是由于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帮助和督促,使学习障碍积重难返,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为此,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环节,从解决情感问题入手,关爱后进生,为后进生创造学习机会,鼓励后进生及时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跟上学习进度,增强学习自信心的。具体措施如下:
(1)为后进生创造听懂课的机会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后进生因知识缺漏较多或智力发展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又听不懂课,进而出现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特别提醒他们把手中的事放下来,坐端正集中注意听讲,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教学中凡是重点、难点内容,都要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并让后进生复述所讲内容或回答简单问题,检查他们是否已初步掌握所教知识,及时了解后进生应注意什么,适时辅导。尽量争取使后进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当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就在课后及时补救。
(2)为后进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对后进生也是同样的。因此,课堂提问后,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后进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尽量做到对后进生优先提问,优先展示技能。这样,一方面使后进困生注意听讲,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从“四个注意”入手:注意避免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顺利,而只提问好学生或越俎代庖;注意尽量将练习安排在课内进行,以便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后进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注意对后进生辅导,要以启发、再启发为主,不要急于让后进生在机械的模仿中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对学有所得的后进生,要不断给予鼓励、表扬,对收获较少的后进生,要不急躁、不单纯批评,而要耐心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3)为后进生多创造读、说、议等动口的机会
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来说,动口多读、多说、多议十分重要。为此,语文课要重视,数学课更要重视。如在课题组成员聂敏花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反复读,间插教师的提问、启发,使他们在读与问的过程中,就会逐步理解和掌握基本题的结构、思路、方法、算理。在课堂讨论问题时,也尽量鼓励后进生先开口说、大胆议。一方面让后进生在说和议中,进行出声思维;另一方面也促使后进生认真听他人说和议,了解正确的思考方法。为了避免后进生说和议出现错误而失去信心,可以先让好的学生回答,再鼓励后进生复述正确的思考过程,或提出类似的问题再让后进生说、议一遍,诱导他们“跳一跳,摘到桃”,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4)为后进生创造多动手、多实践的机会
分析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看出,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后进生思维水平往往多停留在依靠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难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但是,后进生多具好动性,他们的手在做什么,眼睛就看什么,头脑也想什么。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多动手、多实践就具有更深的意义。如课题组成员聂敏花老师在教学概念知识时,鼓励后进生亲自比一比、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接触、从材料中获得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引导他们逐渐向理性认识转化。
(5)为后进生创造暴露和矫正错误的机会
由于后进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和不良学习习惯,致使他们经常不愿意暴露和不想了解自己的错误。只有知错才能纠错,所以,教师主动创造良好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错误。抓住“准确”、“求实”、“及时”三个环节,及时搜集后进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信息,随时发现和排除后进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尽量减少和缩短错误的理解及模糊的概念在后进生脑子里停留的时间。
一是准确:就是吸引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准确。课堂提问时,如果齐答或问“会做吗?”“懂不懂?”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加思索的随声附和;有些练习如果与全体学生同步进行,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课堂提问和练习必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练,然后再指明回答或指定有代表性的学生演示,这样反馈的信息相对较准确,后进生的缺漏也能得到及时了解和弥补。
二是求实:就是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能真实地反映本人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对口头回答的,可以多问:“你是怎样想的?”等。对书面作业,要严格督促各自独立思考,严禁抄袭。
三是及时:就是要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辅导、矫正。学生的作业要尽量安排课内完成,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辅导矫正。对个别未掌握的学生,才能进行课外辅导并再布置少量巩固性的作业。
3、探索学校教育方式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此,要研究如何让学校教育适应后进生,让学校教育促成后进生的转化。我们从以下几个策略转化:
(1)以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
人们常说“爱是力量的源泉”。这话说得一点不假。针对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这个现象,可以对后进生的父母工作情况进行摸底,对缺乏母爱(或父爱)的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师爱,如为他们一齐过生日,过节日,多为他们辅导功课,为他们添置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父母般的关心。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期待有所感触,从而点燃希望之火。如六年级的xx同学缺乏母爱,刘东霞老师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有时天冷了,提醒他穿好保暖衣服,嘱咐他吃好三餐。今年xx又得了阑尾炎,治疗期间刘东霞老师经常去看望他并及时给他辅导拉下的功课,后来病好后还经常找他聊人生,使他感到和老师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信心。
案例二:
六(3)班的王磊,在班里学习较差,主课成绩差不说,在一些常识课上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原因是:由于基础(学习和行规)较差,上进心不足;家庭比较困难,父亲没时间管教。常想在某些方面展示一下自己,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满足一下表现欲望,展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但在实际中又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手的。由此,导致了借上课大喊大叫或在课堂上耍几个小动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交,不完成。
措施:
一、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责备他,也没有鄙视他,而是给了他更多的"偏爱",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是加倍的关心他、爱护他,让他回家好好听录音预习,给他当小老师的机会,帮助老师收作业本,帮助老师检查作业(事先告知自己要先完成作业,才有资格检查别人的作业)
二、要有耐心,我知道一个学生思想水平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次教育,一次谈话所能及的,而要靠多次,多方面一直反复的教育。对待王天奥,我反复抓,努力找机会去关心他,其中我做到"三不":不急,不火,不粗暴;让他感觉到了学校的爱,教师的爱是永远的。
三、在学习活动中,我给他找了班级里最有耐心,最优秀的学生张佳颀来帮助他,慢慢建立他学习的自信心。
教育效果:通过一学期的帮助,现在的磊,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再捣乱,同时不但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够帮助老师监督其他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三: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
小风今年七岁,男,一年级学生。长得聪明可爱。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妈妈爱打麻将,对他疏于管理,也很溺爱,父母都十分宠爱他。在学校里目中无人,喜欢自我为中心,不晓得怕人,我行我素。
二、个案的行为表现
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铅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反映快,上课似乎不太听讲,但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成绩较好
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经常影响别人,特别是“人来疯”,越是有人,他越是表现自己,十分反常。下课喜欢动手打人,别人无意挡住他的路,他就顺手把别人推到一边。
另外,我感觉他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但有改正的愿望。
三、原因分析
小风比较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他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太高,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
四、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
首先,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小风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其次,孩子行为的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那么教师就需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燥泄气。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
引导他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认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一开始,我采用摆事实,利用浅显的道理引导,使他认识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有学校的规定,上街走路有交通规则,进超市买东西要付钱才能拿出去,否则社会就乱套了。同样,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行的。多次的引导,他我行我素、随意性有所改变。
遇到问题要趁热冷静处理,不急燥。有一次他打人,我及时找他谈话,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问他为什么打庄宇,他说某某叫我打的。我告诉他,随便打人就是一种不对的行为,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知道它的对错,不动脑子就去做,和傻子可没什么两样。以前不懂做了错事,老师不怪你,以后再这样就是明知故犯了。后来,他打人的坏毛病慢慢地改正了一些。
充分发挥家长联系本的作用。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反馈给老师和家长。大多数情况,我只在联系本上报喜。对于小风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在联系本上体现出来了:“很多天没有听到你打人的消息,真让我高兴!坚持!”“这么难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你真棒啊!”“你会抓紧时间,从不让时间从你身边走。”
五、教育的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经过两个学期的科学的教育引导,小风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上课再也不找同桌借学习用品了,每天都自己带着,作业书写工整了许多,上课老师叫做作业,他从不左顾右盼,很会抓紧时间,最可喜的是几乎没有听到他打人的报告了,特别是有一次上了一节班会课后,他主动向我承认错误,他知道辨别是非,守规矩了。小风的教育事例告诉了我们,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老师。
案例四:
1、学生基本情况
牛娟,女,11岁,五年级新转入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篮球。
通过了解,发现牛娟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牛娟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亲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2、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牛娟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发现牛娟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牛青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婴儿,对牛娟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解。牛娟的父亲工作比较忙,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牛娟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她的心理一定有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困难,走出这个阴影呢?
3、辅导过程
-----家庭的配合
经过和牛娟父、母亲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牛青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觉得爸爸还是以前的爸爸,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这个一米八的男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想到大人们之间的纠葛竟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他发誓以后一定多关心孩子,决不让孩子再受委屈。牛青的继母也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照顾好牛青,帮孩子找回从前的幸福与快乐。
-------教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牛青的心理阴影,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牛青闲谈,耐心地开导她,对他说:“爸爸、妈妈、继母都很爱你,老师同学也都是你的亲人,有什么不开心的的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都愿意帮助你,毕竟我们是你的家人、老师、同学。”
后来,学校开运动会,我推荐她做运动员。没想到,赛场上的她屡屡夺冠,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运动会一结束,我便约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多亏了你,我们班才拿了年级第一。”她没说话,但能看出她心里很激动。我趁机提出让她当体育委员,她有些害羞地说:“不行”我的成绩不好,同学们会有看法的。”我跟她撒了个美丽的谎言:“其实,这就是班委会的意思,怕你不同意,才让我跟你谈的。”她答应了,我们交流成功了。
接下来,我跟班委会商量怎样帮助,并制定了详细的措施:(1)体育活动由她做主;(2)不要讥笑她的成绩,并由我来帮助她补课;(3)主动邀请她参加课外活动。
紧接着我在班级里进行了“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父母”的班队会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理解父母对子女博大的爱。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看到生活、社会阳光的一面。
4、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牛娟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家庭的阴影,真正树立起了良好的心态。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下课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家长也反映她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回家还主动帮继母照看小弟弟,看到她身上的变化,看到孩子脸上久违了的笑容,作为班主任的我终于放心了。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而做后进生工作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能翻旧帐,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认为自己没出息,无可救药而自暴自弃。周小喜老师教过的一名学生,一度有过偷窃的坏习惯,班里有一名同学买了一支钢笔,可当天下午便不见了,经过查询了解,又是他老毛病复发了,周老师当时气极了,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周老师尽量克制自己,对丢失钢笔的同学说:“别紧张,是你的钢笔太漂亮了,有位同学想借回家让他妈妈看一下,给他买同样的一支,可又担心你不借,所以悄悄拿来找我,让我替他保密,明天一早就还你。”周老师又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借笔的方式不好,你看丢钢笔的同学多着急呀。明天一定要还给他。以后借东西要先打招呼,等同意后再拿。”第二天,那位丢钢笔的同学果然在桌屉里发现了自己的钢笔。这位“犯规”的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找我道歉,并保证再不重犯。
(2)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高度渴望被肯定。”在学生时代,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往往超过家长。作为老师平时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心灵中有积极向上因素的思想、行为的火花,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和欣赏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宽容、兴奋、鼓励人前进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对老师逐渐产生感情,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
案例五:
案例及表现:
六(2)班有个学生叫王浩。六年级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
措施:
班主任刘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班主任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班主任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班主任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班主任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班主任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班主任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班主任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效果:
这个学期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班主任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他将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
(3)用正确的疏导鼓励学生
后进生由于对周围事物的漠然,常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非规范行为,但这些非规范行为常常蕴含着智慧的因素。老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地进行心理疏导。如学生在数学课上潜心手工制作或绘画等,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大声训斥,而应在课后找他们谈心,首先肯定他们喜欢这些制作是肯动脑筋,心灵手巧的表现,然后再告诉他每节课的任务不同,数学是基础,应打好基础,再搞发明创造,作为学生应把手工制作放到第二课堂或课外去研究它。老师再利用兴趣活动时间开展“个人成果展”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还行”,克服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4)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总是善于唤醒对方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它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成功,同时向他们提供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在集体活动中正面表现自己,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担任出墙报,当值日等工作。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给与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增强自我肯定意识。
案例六:
五(3)班有个学生王某,家中独生子。该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很差,集体观念淡薄,不爱劳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讨厌,使他自暴自弃,自认不是学习的料,对其进行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校、家长、教师的密切配合,寻找其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用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使他重新认识自我,健康成长。
措施:
老师采用说服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是一个小的社会细胞,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青少年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有密切联系。为了主动争取该生家长的配合,付老师曾多次对该生进行家访,加强和他家长的联系,共同分析该生目前的状况以及应对措施,要求家长经常督促孩子的学习,改变过去打骂孩子的错误做法,指导他们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于该生对教师存在偏见,不愿意接近教师,付老师就尽量找出与他的沟通点。他爱打乒乓球,就陪他打乒乓球,这样就增加了与他对话的机会,便于及时了解该生的思想动态。几次沟通之后,该生把心中的秘密毫不保留地告诉了付老师,老师就成了他信赖的“倾吐衷肠”者,可以借此机会对其进行教育。三是悉心教育进行个别辅导。付老师安排一名品德好、成绩好的学生与该生同桌,帮助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经常利用双休日给他辅导功课。辅导时,付老师先与他聊天,对其前段时间的表现加以总结,再分析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四是展示才能增强集体观念。付老师千方百计地给该生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进步。他体育好,就让他参加校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他为班级夺冠立下汗马功劳,抓住机会在班上表扬他,使他体会到了奋进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以后的运动会上,他表现得特别积极。不仅在体育方面,在其他方面,该生也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一次下雨天,他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了离家较远的同学,老师及时表扬他。此后,他经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五是鼓励为主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付老师在提一般性问题时,优先照顾他,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同时根据他的水平布置作业,只要他有一点成绩,就给予表扬、肯定。这样,使他能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关怀,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六是发挥集体的力量。付老师鼓励其他同学多与该生接近,多与他交流,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真诚地与他交朋友,让他增强自信心,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愉快地生活。
效果:
经过转化以后,该生上课专心听讲,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明显进步。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热爱劳动,个人荣誉感增强,与同学和睦相处
(5)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会学习,必须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展学法交流。比如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吸取同学之间好的学习方法,请学习进步大的学生现身说法,同学会更感兴趣,容易接受。如聂敏花老师带的学生张琳,该同学自己整理本学习阶段的错题时,向老师谈自己对这些错误的看法。老师利用一帮一的学生辅导,安排她最好的朋友帮助她解决错误的问题,不能解决的由老师完成。这样后进生不仅可以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先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样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良好气氛和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他们对人多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他们极度关注。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老师们在做后进生的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的。
案例七:
一(2)班张某,经常迟到、早退,办事拖沓,刘老师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收效甚微。
措施:
通过观察,刘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干什么事都很认真,于是就把教室门上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管好班级的钥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早到校,晚离校。但刘老师相信你会为班级服务好,做一名优秀的勤务兵,对吗?”他高兴地接过钥匙,从此,他早上总是最早到校,下午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不仅改掉了迟到早退的毛病,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鼓励与信任,该生已经不再迟到,能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班集体更加热爱。当然,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批评的场合点,尽量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不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使他们不产生逆反心理。
4、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各方共同参与和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1)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为转化后进生创造有利条件
——重视家访,动之以情。要想很好的了解孩子,就要很好的了解家庭。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应经常家访,特别对后进生,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全方位的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针对许多后进生家长在外打工这一特殊情况,可采用书信、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创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由“重智轻德”转变为“重德重才”,由“溺爱型”转变为“严爱相济型”,由“专制型”转变为“民主型”。
——举办“家长座谈会”,为家长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使家长能了解到更多更具体的方法。
(2)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作了有益的尝试。
——加强引导,提高后进生分辨能力。后进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每学期,我们均请法制校长结合青少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主题活动进行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等。
——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我校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后进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后进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5、探索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影响
在后进生评价方面要降低要求,只要得到老师的基本要求,就适时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加上教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后进生评价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成长档案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自己或老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他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学生成长档案内容
——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原有的各方面情况,每人都有一份跟踪档案。
——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是学生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兴趣,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及最佳作品、最理想的一次考试成绩单、最满意的一次成功作品、同学、家长和老师的评价。
(2)成长档案收集方法
学生考试卷纸的收集、学生学习、工作的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分析。
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后进生的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虽然学习不是太好,但只要表现好,依然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发现后进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较大改善。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后进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实际教育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后进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教师认识到了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师帮困能力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精心辅导每一位后进生,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系列的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1)采用多种方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
①找“闪光点”
利用心理课、班会,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
②树榜样
我们经常通过个别谈话、晨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爱迪生、牛顿等杰出人物的事例,促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无全才”的观点。此外,我们还常拿身边进步的学生给他们做榜样,使后进生树立我也能进步的自信心。
③降目标
课题组老师们按“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对后进生降低要求。对于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各项作业,但基本的题目还是必须要做的。对有难度的题目,就让他们选择做,做对了,就给他们加小红花或者五角星,每次得红花或五角星时,他都很开心。这样就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④创造表现机会,增强自信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可在平时的学习中,这些后进生都很少有表现的机会。为增强他们的信心,我们就注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特长与个性。
(2)探索出课堂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功感,同时还要多考虑他们的感受,布置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后进生的成因各有特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往往都有想学好的愿望,只是由于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帮助和督促,使学习障碍积重难返,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①为后进生创造听懂课的机会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后进生因知识缺漏较多或智力发展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又听不懂课,进而出现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特别提醒他们把手中的事放下来,坐端正集中注意听讲,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教学中凡是重点、难点内容,都要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并让后进生复述所讲内容或回答简单问题,检查他们是否已初步掌握所教知识,及时了解后进生应注意什么,适时辅导。尽量争取使后进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当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就在课后及时补救。
②为后进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对后进生也是同样的。因此,课堂提问后,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后进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尽量做到对后进生优先提问,优先展示技能。这样,一方面使后进困生注意听讲,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从“四个注意”入手:注意避免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顺利,而只提问好学生或越俎代庖;注意尽量将练习安排在课内进行,以便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后进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注意对后进生辅导,要以启发、再启发为主,不要急于让后进生在机械的模仿中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对学有所得的后进生,要不断给予鼓励、表扬,对收获较少的后进生,要不急躁、不单纯批评,而要耐心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③为后进生多创造读、说、议等动口的机会
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来说,动口多读、多说、多议十分重要。为此,语文课要重视,数学课更要重视。一方面让后进生在说和议中,进行出声思维;另一方面也促使后进生认真听他人说和议,了解正确的思考方法。为了避免后进生说和议出现错误而失去信心,可以先让好的学生回答,再鼓励后进生复述正确的思考过程,或提出类似的问题再让后进生说、议一遍,诱导他们“跳一跳,摘到桃”,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④为后进生创造多动手、多实践的机会
分析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看出,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后进生思维水平往往多停留在依靠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难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但是,后进生多具好动性,他们的手在做什么,眼睛就看什么,头脑也想什么。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多动手、多实践就具有更深的意义。
⑤为后进生创造暴露和矫正错误的机会
由于后进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和不良学习习惯,致使他们经常不愿意暴露和不想了解自己的错误。只有知错才能纠错,所以,教师主动创造良好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错误。抓住“准确”、“求实”、“及时”三个环节,及时搜集后进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信息,随时发现和排除后进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尽量减少和缩短错误的理解及模糊的概念在后进生脑子里停留的时间。
(3)探索出学校教育方式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此,要研究如何让学校教育适应后进生,让学校教育促成后进生的转化。我们从以下几个策略转化:
①以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
人们常说“爱是力量的源泉”。这话说得一点不假。针对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这个现象,可以对后进生的父母工作情况进行摸底,对缺乏母爱(或父爱)的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师爱,如为他们一齐过生日,过节日,多为他们辅导功课,为他们添置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父母般的关心。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期待有所感触,从而点燃希望之火。
②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高度渴望被肯定。”在学生时代,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往往超过家长。作为老师平时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心灵中有积极向上因素的思想、行为的火花,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和欣赏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宽容、兴奋、鼓励人前进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对老师逐渐产生感情,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
③用正确的疏导鼓励学生
后进生由于对周围事物的漠然,常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非规范行为,但这些非规范行为常常蕴含着智慧的因素。老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
④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总是善于唤醒对方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它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我们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增强自我肯定意识。
⑤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会学习,必须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展学法交流。比如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吸取同学之间好的学习方法,请学习进步大的学生现身说法,同学会更感兴趣,容易接受。
(4)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各方共同参与和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①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为转化后进生创造有利条件
②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为加大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力度,除了以上所采取的方法外,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后进生转化“六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后进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后进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后进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后进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后进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3、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减少后进生的数量
实施课题研究的几个班级原有后进生30个,通过课题研究,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的学科考试平均分与班级平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4个后进生已经走出了后进生行列。班级整体学科水平在不断提升。
例如:
六年级后进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姓名 | 期中成绩 | 班平均分 | 期末成绩 | 班平均分 |
王天奥 | 82 | 84.75
| 88 | 85.85
|
郑家欣 | 81 | 85 |
宋其帅 | 86 | 89 |
杨帆 | 83 | 87 |
张恩 | 79 | 84 |
二年级后进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姓名 | 期中成绩 | 班平均分 | 期末成绩 | 班平均分 |
刘育敬 | 71 | 83.25
| 85 | 86.75
|
段志强 | 75 | 83 |
贾禹铎 | 79 | 87 |
胡文馨 | 82 | 89 |
范志远 | 83 | 88 |
4、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四位教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一年时间里,四位教师承担了部分公开课任务,均获得了好评,有一位教师的优质课在济源市级获奖。课题组的老师们能够认真撰写论文,并有十多篇论文获奖。
六、问题与思考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后进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后进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校也是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七、主要参考文献:
⑴ 郑希付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⑵ 文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案例分析. 【G】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⑶ 卢勤. 告诉孩子 你真棒. 【G】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4
⑷ 傅宏.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2
⑸ 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学科教学论新体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⑹ 王义堂等.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G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7
⑺ 冯春明 .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田红先《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4.4
⑻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G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傅宏.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