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3-5-20 01:47:45
|
只看该作者
相关链接: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目录
简介 基本特征: 有效性实施 展开简介 基本特征: 有效性实施 展开
简介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对于地方课程的地方本位,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服务于地方,二是立足于地方,三是归属于地方.
服务于地方,意思是地方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应以解决地方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当地发展培养特殊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地方课程关注的,不是国家对于人才的宏观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标准,而是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随时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既要致力于解决本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又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本地的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
立足于地方,一是指地方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应以本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为主.本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对当地的实际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具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者难以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依靠他们,才能确保地方课程的有效性,科学性与现实性,针对性.二是指地方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所设计的各门课程,应充分挖掘当地所存在的各种潜力,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
归属于地方,意指在不违背国家课程目标的大前提下,地方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实施,管理,评价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插手,它的管理,督导,考核将成为各级地方教育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具有其自身突出的特征.[1]
基本特征:地域性特征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或社区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对未来成员的特殊发展要求而制定的,它离不开特定的社区需要与课程资源,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特定地域并始终面向该地域,因此,它在适用范围上必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性是地方课程的首要特征,特定的地方课程只能适应于特定的地域和社区中的中小学.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地区差别也逐渐拉大,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课程,成为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地方课程要发展,就要求各地,各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充分研究掌握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条件和现实状况,才能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民族性特征地方课程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制定,这就使其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民族性的特征.不同民族其历史,文化,教育都有其特点,民族聚居区不同,其具体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有不小的差别.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注意民族性的差异,在坚持国家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尊重民族习俗,关注本民族现状之间走出一条适中的新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西部的民族构成更为复杂,不同民族的聚居点也相对集中,这就要求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关注和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开发出既适应当地需要,又符合不同民族实际的地方课程,以培养既符合国家教育标准,又满足特定民族需要的多民族人才,从而切实促进多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文化性特征地方课程是依照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开发制定的,各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必然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而这些文化资源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必然引起课程开发者的重视和利用,进而努力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经过课程开发者认真辨析与加工过的文化资源,最终会直接进入课程领域,从而使地方课程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性特征.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是有目的的,规范的.文化资源从形态与功能上看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才能使它们顺利地转化为相应的课程形态或某类课程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从物质的与精神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现实的与潜在的等层面进行分类,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发和管理这些资源.
进入课程中的文化资源必然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标准,它应当具有先进性,能够代表地方文化中先进的,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尚精神追求的那部分;它应当具有育人性,以培养和塑造学习者的文化个性与审美文化情怀;它应当具有发展性,能够促进当地或本社区学生群体与学生个体的全面,顺利的发展;它应当具有可接受性,能够符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
针对性特征地方课程开发的目标,即针对地方的实际需要,是为解决本地,本社区在历史,经济,文化发展中所经常遇到的问题或当前面临的困境而设计的.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它的基本目的在于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具体需求,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进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关心社会并对社会负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要想突出地方课程的针对性特征,就必须首先研究和掌握本地,本社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或主要矛盾.这需要社区工作者,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研究专家,当地教师,社区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
适切性特征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要求科目的均衡完整,也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连贯与深刻,完整,它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所谓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二是注重课程的现实性.
地方课程致力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及社区发展的联系,就必须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与当下的时代特征合拍.假如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特征脱节,即使体现了地方特色,仍与当下的社会生活联系甚少,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备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和综合课的形式来组织内容.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关于地方和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社区结构,地域经济,传统文化等等,还应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发展规划等公益活动的基本能力.
灵活性特征与国家课程相比,地方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国家课程的长期性,固定性不同,地方课程更具有即时性与变动性,它需要根据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变化,适应地方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地方课程的制定,实施也不会一蹴而就,它应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更新,不断吸收有益的崭新内容,以完善和补充自身.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地方课程开发并不是指地方自主编写教材.地方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出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基本满足,当地的教育文化水平得以发展和提高,课程结构与内容更趋完善与合理.即使就地方课程开发的具体产物之一———自编教材而言,地方开发的教材也往往是问题中心,兴趣中心或儿童中心的,而非知识中心的.不重视地方课程的灵活性,只重视开发书本类的自编教材,忽视形式更为灵活的活页资料,容易误导地方课程开发而编成"地方版"的学科知识中心教材.
探究性特征地方课程所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一大堆死知识,它的传递方式也不是教师给予,学生受纳.它内容的鲜活与灵动,决定了地方课程不是答案现成与完整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去寻求和完善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探究的,学习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生在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会感受到疑惑和经历一定的困难,并能通过思考和探究去消除与克服.虽然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失败,但这恰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进而调适与探究自身作为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何况失败本身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开放性特征地方课程所面对的是地方或社区的现实问题,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没有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地方课程的开发设计及课程内容,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求地方课程必须具有可容纳多种问题解决取向的开放性.同时,地方课程注重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介入意识,这也就决定了地方课程的实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不能再把学生活动的空间设定在学校内甚至教室内,而应以开放的态度扩大学生的发展视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已不仅仅限于实际生活的空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网络的虚拟空间,这就要求地方课程要本着开放的态度,适应这一新的现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这些活动空间的有效控制和利用纳入自己的课程范围,去除其负面影响.与此相适应,对地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系统也应是开放的.
建构性特征地方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结构,全然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多年来,我们过于重视和强调国家课程,而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与思考不足,更缺乏相应的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对地方课程的关注仍不是很多,大部分研究者都把精力投放在对校本课程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上,这固然是因为地方课程开发所需的条件较为复杂,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暴露了我们对研究开发地方课程的关注与重视不够.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无章可循,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出现的地方课程尚处在一种建构性的过程当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陷.但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结构模式,地方课程的全新体系正在构建当中,亟待我们在实践中检验,完善,补充,用自身的实践与努力,为地方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完成添砖加瓦.
有效性实施认识课程,充分了解课程性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改变了以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国家课程由国家组织专家技术力量进行开发设计,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学校课程则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此三者互为补充。其中地方课程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级课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省、市两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担负起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制定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省教科院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课程教材——《人 自然 社会》,教材面向全省,为省内中小学普遍使用,内容包括除国家必修课程外,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符合国家教育要求且已基本稳定的各项教育内容,如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民族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还有反映本省特点的有关内容。每个教育模块都有若干个主题,中小学每学年涉及若干教育模块,同一模块在各学年分层安排教学内容。以期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创造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各地在通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开发建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专题性地方课程教材。以宁波为例,市教研室组织力量编写了《我看宁波》(《我爱宁波》、《我与宁波》)。这套教材作为省地方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充分结合了宁波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为满足宁波市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具体实际需要而建设,体现了宁波本土特色。
实施课程,有效发挥课程功能地方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讲究策略,提高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可以切实发挥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照顾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地发展。
(一)课程整合策略
1、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主体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在内容上与国家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不管是省编通用教材还是市编专题课程,有很多内容与国家课程的学科教育主题相关联,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历史与社会》、语文学科等,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把有关内容进行分解,让相应学科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如一年级《人自然社会》中“管好我的物品”一课,让入学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每天带齐学习用具,培养自己收拾书包的良好习惯。这与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我自己会整理”,内容相似,目标接近,两课可以整合起来上,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教学。象这样重复内容的还有不少,学校最好在期初统一安排一个时间进行分析、分配。
2、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整合
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更能体现地方的特色。有些学校课程就是以地方资源为载体开发的,这种以地方为本,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从而让学校课程开发更有依托,地方课程实施更加深入。如北仑区蔚斗小学以地方资源为载体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家乡的交通”一课,通过模拟去镇海,乘渡船、过大桥、通隧道,让学生感悟到:家乡的交通越来越便捷,社会越来越进步。在二年级《人自然社会》中“乘车不忘安全”,教育学生注意乘车安全,交通规则要时刻记在心中。老师就在上“家乡的交通”一课时,同时完成了对学生乘车安全的教育。
3、通用教材与专题教材的整合
通用教材与专题教材虽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但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功能却体现了殊途同归的一面。刚开始,面对两套教材,教师不知道怎样实施,有的干脆选择一套,放弃一套,但总有顾此失彼之感。现在我们让学生选订一套,教师拥有两套教材,把教育主题一致的内容整合起来。老师在进行专题教材《我看宁波》中“可爱的家乡宁波”这一主题教育时,在学生了解家乡宁波的古老、光荣、美丽的基础上,让学生实地游览,拍摄照片,搜集图画,然后以活动课形式结合《人自然社会》中“我的家”一课,学生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家,家中的成员,感受到了家乡的可爱,家庭的温暖。
4、地方课程与学校活动的整合
地方课程的实施要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能够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解决教育功能的内容不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重复进行,这样既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又体现了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通用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的载体,而且也使教材与实际结合,增强了实效性。
(二)灵活实施策略
由于地方课程的实施尚是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1、课时的灵活调整
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很多内容具有实践性,每周一节的课时常常让教师感到为难,而实际上,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协商调换,为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行实践体验的教学内容争取一个完整的时间。
2、教学时间的灵活安排
在地方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每一课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不一定实行平均主义,实践性强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时间;教师从个人的专业知识、特长出发,擅长的内容可以进行深化,需要更多的时间;能够深入挖掘地方资源的内容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反之也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3、实施时间的适时调整
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没有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学校活动整合,按照需要调整各块教育主题实施的前后顺序,不一定要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
4、实施形式的灵活应用
原则上各班地方课程的实施由指定的教师按指定的课时进行,但是对某些教育主题的实施可以灵活开展,如市编地方教材中的“瞻仰烈士墓”,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可以进行统一的教育、体验活动。而省编通用教材中很多的教育主题诸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都可以在全年级或者全校学生中组织听报告、听讲座、观看电影时集中进行。
(三)实践体验策略
“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人经验,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发现等都得借助于他们的亲身体验”。而且,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在体验中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特点在教材编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两级地方课程教材中都有相当多的内容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走访、搜集信息、参观访问、动手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实践体验策略,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地方课程的教学特点。
拓展课程,尽现课程内在张力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中指出“地方课程是各个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地方课程可以针对不同地方、社区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地方课程的地域性与本土性特点。课改初期,由于教师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理解的程度不同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有限,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出相应的教材供教师使用,使教师有了实施的依据和载体。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两级地方课程所蕴涵的内在张力,如果教师把教材作为地方课程实施的唯一,无疑使地方课程成了地方上的“国家课程”,就不能充分体现地方课程的地域性与本土性,这样,“地方”开发课程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各地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得不到体现,自然,地方课程的教育功能就会削弱。因此,我们在实施地方课程过程中要加强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挖掘本地区的特色,把课程资源开发到学生最近“生活区”,教学中不断加入新鲜的内容,尽现课程内在的张力。如宁波专题教材中“秀丽的山水”这一主题,向学生展现了奉化千丈岩、东钱湖、亭下湖、四明湖等宁波有名的山和水,让学生领略家乡美丽的山水,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领略身边的、熟悉的山和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家乡的美丽。
地方课程的开发在我国起步晚,时间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学习,各地都在摸索之中。“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探索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道路上,希望有更多的课程专家给予指导,有更多的同行进行探讨与交流,使地方课程的实施走一条健康、有序之道。
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 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学会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卓晴君 徐 岩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地方课程的设置促进了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进了课程与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地方课程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明确地方应负的责任,做好调查研究。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地方课程
在进入21世纪新的国际、国内背景的条件为了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需要,适应21世纪头10年以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以及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领导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个《纲要》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其中包括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这个举措,明确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分别作为国家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级,把地方和学校也作为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主体之一。因此,地方课程的建设,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部实现、新的课程体系的全面建立至关重要。在我国国家课程长期大一统的局面下,在地方课程长期处于相当薄弱或匮乏的状况下,这项举措,必将有力地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面貌。
一 、地方课程的含义
目前,对地方课程的含义有多种理解。我们认为,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含义可以扩大到包括当地的校本课程,并包括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配套开发、编制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
在上述对地方课程概念所作的界定中,实际上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 地方的含义
从管理层面上讲,地方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从实际设课状况来讲,不仅是省一级有地方课程,有的地(市)、县也有,甚至有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
2 课程的含义
传统的认识是,课程是指一个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或一所学校、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根据《纲要》的精神,对课程应作广义理解,即:课程既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也包括课程标准(以往称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课程内容主要指教材。对教材的理解也应该更广一些,它不只是教科书,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实际需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应用而编写的材料,都应视之为教材,包括教师指导用书等。课程资源是一个新概念,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还包括:学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和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学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及工厂、农村、部队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校内外网络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等。
3 主体的含义
地方课程的开发、设置、补充完善、改编及管理的主体是地方,而不是国家。
4 地方主体与课程的关系
首先,地方有责任开发、设置国家课程以外的、留有空间给地方的、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课程。这类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国家规定的课时总数的10%-20%;在高中阶段,地方课程和学校选修课相加的课时占高中阶段总课时数的20%左右。将来高中实施新课程之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增大。第二,对国家课程,根据国家规定,地方赋有予以补充完善和改编的任务。如艺术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活动建议”部分,“具有较大弹性和开发性,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又如农村中学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也就是说,国家课程也给地方改编和开发课程留出了空间。地方课程的主体部分是指国家课程以外的由地方来规划和开发的课程;此外,在国家课程里也有一部分要适应地方的需要,由地方来补充、完善和改编。第三,按《纲要》的规定,履行地方一级管理课程的职责,即在《纲要》的第七部分“课程管理”的第16条中提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有了地方课程,就要开发一些地方教材。今天的地方教材与80年代提出的乡土教材是有区别的。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大改革、大调整,此项改革和调整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期。当时提出,为了改变教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脱离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的状况,教材建设要从“一纲一本”转到“一纲多本”上来,逐步做到中小学有可供选择的多种教材。为此,提出了除通用教材以外,提倡编写地方教材.包括乡土教材、中小学劳动(劳动技术)课教材和本地需要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由地方编写和审定,在本地区推荐使用。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召开了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1990年召开了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当时,山东省80%的县、安徽省70%的县编写了乡土地理教材。江苏省编写县一级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教材的面达63%。云南省着重抓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材,共编写了10个学科104种乡土教材。浙江省编写了乡土地理、生物教材。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到1990年的3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达2000种以上。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今天的地方教材与80年代的乡土教材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其不同之处在于,今天国家把地方课程及其教材明确纳入整个国家课程体系之中,纳入整个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之中,等于是赋予了地方课程及其教材一定的法定地位,全国各地在组织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都必须建设好自己的地方课程及其教材;而对乡土教材,过去只是提倡而已,没有把它正式纳入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之中,没有赋予它一定的法定地位,对各地执行与否无任何约束。
二 、地方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正式提出,给地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定的法定地位,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其意义深远。
1、促进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
地方课程的设立,为地方提供了参与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机会,调动了地方对课程建设的
积极性。过去国家的课表规定得很严格,地方一点调节的余地都没有,虽然有一点乡土课程,但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还没有成为整体的课程统筹安排的一部分。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地方的权力将会逐渐增大,地方课程的空间也会逐渐扩大。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称,前苏联曾规定,国家课程占41.3%,各加盟共和国课程占41.9%,学校选修课程占16.8%。俄罗斯在1993年制定的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73.68%,校级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26.32%。我国台湾地区除了特别规定的弹性教学节数(占总节数的20%)之外,还规定选修课占10%-30%的节数。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另外,我国国家课程建设的队伍很薄弱,地方的力量尤为薄弱。通过地方课程的建设,地方课程建设的队伍将逐渐成熟起来,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校长和教师们对课程建设有更多的发言权,从而使我国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落到实处。
2 进一步推进课程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等方面差异较大。地方课程的设立,可使地方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民族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或对已有的课程进行某些完善、补充和改编,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加了解本民族、热爱本民族,从而立志将来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为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贡献力量;同时还有助于克服课程、教材脱离实际的弊病,有利于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学用的一致。
3 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
我国地大物博,教育资源丰富,且各地具有各自的特色。开发地方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服务。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各地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中心,有些资源可以挖掘出来,有些资源还可以共享,包括在网上共享。在美国加州大学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共享的中心。它为美国整个旧金山湾区的学校服务,名叫劳伦斯科学馆。馆里设有一些供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有为教师开设的课程,还有展览等内容。馆里集中了一批好教师和好设备,还配备了装有图书和设备的“大棚车”,送教到校,竭诚为周围学校服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做法。建立课程资源中心是一项新举措,当然,它不仅是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也可围绕国家课程来建立中心,但地方课程资源中心应具有地方特色。
4 促进地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众所周知,课程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课程问题更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因为课程从宏观上进,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层面上,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主导和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总之,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地方课程的建设,将使整个课程体系更为完整,使三级课程建设和管理落到实处。它不仅是地方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而且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具有导向作用。此外,地方课程还具有国家课程所无法与之比拟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以及地方性强、更能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这一切,都有利于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提高。 •
三 、地方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课程改革涉及到很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课程观的更新和转变。传统
的课程观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不可取。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的课程观,正确处理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反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课程一定要从本地的优势出发(特别要 注意本地农村的需要和实际),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密切为地方经济、社会进步服务,具有较强的地方适应性。否则,地方课程设置无任何意义。但地方课程在立足本地的同时,又要跳出本地,要在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结合点,使之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
2 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创新首先需要传统的积累和继承,不能脱离历史,也不可能脱离历史。教育的特点是,既具有先导性,又具有迟效性,它的效应要在很长的周期以后才能显示出来。因此,要特别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的同志反对提“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为这是典型的知识本位课程观。其实,这是对“双基”的一种误解。“双基”强调基础性,是由以下两方面决定的:一是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二是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反映了中小学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认为,问题不是要不要“双基”,关键是依据什么原则来选择“双基”,以及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传授“双基”。由于时代的发展,“双基”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重新选择。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双基”的传授和训练被扭曲了。事实上,教育传播文化(广义的文化)的功能、传播人类经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功能不会变。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就是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的实践中去。学生只有基本知识,没有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传统要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地方课程建设的创新,一定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3 要明确地方应负的责任
地方,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其管理课程的职能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它的责任主要有:第一,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有关的课程管理等政策,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好实施计划和方案,报教育部备案。第二,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以及本地的实际,规划和开发本省的地方课程,明确规定出地方课程的目标、门类、形态、课时分配等。要注意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既可开设单科课程,也可开设综合课程;既可开设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要多开设一些活动课。在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时,一定要把三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把地方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各类课程的课时安排等。这样,才能把握好地方课程建设的方向。民族学校、复式学校和简易小学等的课程设置问题,均由本省决定。第三,制定与地方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案,以及有关的规定、制度等。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包括音像材料的编制、实物的搜集、实践基地和网络的开发等。要加强对教材的管理,严格执行教材审定办法。帮助和指导建立地方课程资源中心。第四,指导、检查、评估下级课程的计划实施、管理和开发工作。组织课程开发的研究试验、经验总结和推广以及课程培训等。确保在本省范围内,从地方到学校都能顺利执行课程计划,全面完成课改任务。第五,负责保证课程开发和实施所需要的经费及其他必要的条件。
4 要做好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以前,要对现有的地方课程包括校
本课程作些调查。不仅对课程设置、门类、内容等作调查,还要调查管理方面的情况,并总结过去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地方课程建设才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
|
|
本报讯(记者 刘冠霖)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部门的建议提案,近日,市教育局举行了2011年建议提案见面答复活动。活动透露扬州文化将入地方教材。
在近日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上,记者了解到,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工艺,市教育局组织编写地方教材,编写了《扬州历史》、《扬州地理》、《维扬文化》等地方教材。同时,《扬州工艺与制作》、《扬州工艺与创造》等一批新的地方教材也正计划开发。
| http://wenku.baidu.com/view/309a53e3f8c75fbfc77db296.html
http://www.doc88.com/p-903850425870.html
教材开发与管理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http://www.doc88.com/p-18746347236.html
(宜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资源---教材建构策略与途径
转载▼
一、分析资料,遴选课程价值资源
通过老师们多方面的收集,收获了可实可信的地方音乐资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1、由胡海艳负责收集的“宜昌民间歌曲“; 2、由殷劲芳负责收集的“宜昌民间戏剧”; 3、由汤丽娟负责收集的“宜昌民间舞蹈”; 4、由龚小惠负责收集的“宜昌民间器乐”。四个方面的文字总和近10万,图片近100张。这些资料摆在我们面前,尤如一堆做菜的原材料,要想做出孩子们爱吃的地方音乐课程美食,还需要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因为资料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资源。
1、分析。在分析资料过程中,分析一:地方音乐的流传、演变过程和遗存情况;分析二:这些地方音乐文化资源放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它所折射出的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历程,(包括衣食住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揭示出当地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从而达到一种文化的解释层面;分析三:确定每项内容特定的教育功能,包括分析其可行性、难易程度和递进关系(例见:三音民歌流传情况社会调查分析表)。更为重要的是分析与教育意义紧密相关的三个问题:1、甄别其教育意义; 2、适不适合学校音乐教育(内容和形式上); 3、便于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操作吗?根据以上的思考,我们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行了课程价值的分析。(下附:“宜昌民歌”课程价值分析表)
“宜昌民歌”课程价值分析表 项目 | 资源内容 | 教育价值 | 教育目标定位 | 教育实施途径 | 体裁形式 | 号子、山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 | 学生了解 | 课堂听赏,教师介绍 | 艺术分析 | 艺术特征 | 浓郁的方言(西南方言)
| 初步了解
|
| 表现手法
| 比兴、对偶、夸张、重复、问答、排比、反衬、序列等,最常见的为序列手法,如以时间、季节、数字、纸牌顺子,字的的笔划等等为序
| 初步了解与感知
|
| 句式结构 | 基本句式: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最为常见的四句式和五句式,还有叠句和赶句
| 不需要学生了解
| 教师了解
| 题材内容 | 真实的反映生活,内容丰富而广泛
| 初步了解
| 教师介绍
| 代表作品 |
| 了解并学会哼唱代表作品,把握其特点
| 课堂教唱
| 民歌分布情况 |
| 了解 | 课堂介绍 | 民歌音阶特征 |
| 不需要学生了解
| 教师掌握
| 2、选择。由于地方传统音乐资料广泛存在于特定的自然与社会之中,究竟哪些课程资源具有开发价值,必须经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的三层筛选,才能确定部分有价值的资源为教育加工备用材料。在选择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1、是符合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收获;2、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那些有生活经验并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3、是考虑周围环境社会与家庭的影响,选择那些学生较为熟悉,甚至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内容;4、对材料的选取较为方便,教学实施容易操作,并且符合本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5、是教师对该课题内容较为熟知。
二、建构课程,定位呈现资源
(一)、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
当今的文化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界。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早已为人类学家的研究所确认。从整个人类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这也是为一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所证实了的事实。有人还认为: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化”的道路,在当今西方文化已日趋特化之际,保持其他族群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特性,就如同保护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一样,是为了人类全体文化的永续存在而保存。地方音乐文化课程既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地方文化课程传承功能的根本。
但是,如果对地方文化只认同、服从,而不反思、批判,从根本上说就不是或不符合教育的本性与逻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如果教育仅仅被弄成由被动的、有依赖的学生去对以往的人类成就做某种无益的复诵,那么教育似乎就失去了意义。”新课改形势下的地方课程,从功能上说,应从对文化的传递与占有转变为对文化的发生与创造;从课程实施看,应由基于“外部塑造”的灌输式与认同式模式转变为基于“教育对话”的互动式与反思式模式;从教学过程看,应由机械、被动传承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建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文化变革、生成的过程。
地方音乐文化教材不仅是课程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应是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唤醒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文本。以往的教材大多是单向的独白文本。哈贝马斯指出:“文本是一种语言,她像一个‘你’一样说话。她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文本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与读者对话。文本与读者实现对话,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探究欲望,才能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和认识才能不断与教材融合。而正是在这种融合中,学生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出新的意义世界。
(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性质定位:体现活动型与综合性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是为实施公民教育开设的一门整合了区域文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型、综合性课程。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音乐文化内容统整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对家乡音乐文化的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课程目标并非局限在某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音乐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与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它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高度整合而产生的课程,兼具了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人文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音乐知识与技能教育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活动。
(三)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目标确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
建构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应当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根据地方文化区域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了解家乡所在区域音乐文化的有关知识,体验对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服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
(2)了解家乡所在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
(3)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音乐艺术与民俗;
(4)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当代社会与生活;
(5)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资料,学会筛选资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观察、感受、体验、探究,了解和参与生活;
(2)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历史音乐文化传统,接受优秀音乐传统,评价现实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区域音乐文化的产生经过,体验在区域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关注家乡所在的区域音乐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3)注重社会实践,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策略
(一)课程建构的基本逻辑: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
文化相对自然,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经由人为的努力所展现的新面貌与新境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以智慧与双手改造环境,表达情意,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面对如此庞杂的认识现象,各地对地方文化的记载大多数都是从成人的视角来审视,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呈现,从专业研究的眼光来论述,写得比较艰深,连成人都很难有兴趣去细细阅读,更何况是学生呢?以下以《宜昌地方音乐文化》为例加以阐述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成基本逻辑: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
《宜昌地方音乐文化》教材的阅读对象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编者试图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以内隐的宜昌地方音乐文化的知识逻辑应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特点,建构单元逻辑,确立“”“”“”“”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主题,以显性的学生生活逻辑,来实现每个主题的起承转合,建构每个主题的结构逻辑。
主题是教与学的基本单位。在显性的呈现形式上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每个问题的生成尽可能由儿童的生活来引发,话题的切入与转换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活动顺序来展开,由教材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发出号召、设计活动……这样实现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的对话与互动,激起学生体验的动机、合作的期待、探究的欲望。
(二)课程选材的主要特征:凸显综合性的文化生活事件
地方音乐文化固然是历史的结晶,但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化就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跳动在我们现实生活强劲的脉搏里。
生活是人的存在形式,也是地方文化的生命存在的反映。“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文化存在于人的生活中。地方课程从人们的文化生活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学生的视界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单一学科的逻辑。教材以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区域文化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区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事件或现象的综合分析、认识、运用能力。
(三)课程教材的创作视点: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对话互动的呈现方式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创作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内容与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而存在方式取决于它的阅读对象,因此我们力求实现文化课程的广博内涵与读者喜爱的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做学生喜爱的精神食品。
文化像是一个有机体,具有丰富的生命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须依赖人类的努力。每一代的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增益文化的内涵。地方文化教材知识的负荷是很重的,这是教材设计的难题:很容易把知识与学生生活割裂开来,变成客体化、对象化的学习内容。我们不仅仅把学生当成是地方文化的受体、客体,更把他们当成是文化的主体,在教材编写前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文化话题,揣摩他们面对这些话题可能生成的问题,问题展开的方向、思索的逻辑,把深奥的知识学习用儿童化的方式来呈现。
在表达方式上,地方文化教材应加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话题应由学生发起生成,话语风格是现代的,文笔尽量优美隽永。教材应力求图文兼美,每一个画面的选择,甚至色彩的搭配都尽可能体现文化品位,迷人的风景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话语体系,让教材面貌焕然一新。教材成为学生的家园、伙伴、朋友,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如何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互动呢?教材设计者可选择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少年,使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少年形成“伙伴”关系,“伙伴”之间不断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学生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学生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伙伴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认识上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地方文化教材可设计对话与留白,给学生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和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他们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
(四)课程功能的有效拓展: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不是静态的,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完整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意义的创造者和主体。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材,往往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文化教材本身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供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功能是引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是非判断、价值取舍所凭借的范例与引子;文化教材知识呈现形式、问题切入方式、活动展开方式等不仅仅是为教师的教提供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此教材设计力求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倡导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法,多鼓励和促进合作学习。
教学的设计尽量以活动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实践性。教材强调与身边文化的密切联系,将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讨论、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地方文化课程的建构不应仅停留在“乡土气息”上,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地方文化教材编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既有美的内容,也有优美的形式。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笔者认为,只有美的,才会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美,才符合地方文化课程的意韵;美,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美,才会使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宜昌地方音乐课程《踏舞听音》内容的主题设计 单元主题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第三课时 | 第四课时 | 明 | 暗 |
|
|
|
|
| 民间舞蹈 |
| 民间器乐 |
|
|
|
|
| 宜昌民歌 |
|
|
|
|
| 宜昌曲艺 |
|
|
|
| 例:《寻找美术的脚印》 | 我从远古走来(概述)
| 走近巴人(绘画)
| 古刹钟声(寺建筑)
| 风中吊角楼(民居)
| (引导学生从新石器时代巴人遗址中的《人剑》猜想,到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陶文拓片的揣摩,追溯滔滔长江、悠悠清江之畔家乡悠久的美术长廊。)
| (带领学生从三峡秭归出土的历史文物到现代还保留的巴人绘画作品:西南卡普,感受宜昌地方美术中无处不在的巴人文化。
| (悠扬,千年古刹当阳玉泉寺,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艺术于一体,给学生讲述园林、古寺建筑及唐朝吴道子的壁画。)
| (引领学生漫步今日繁华的宜昌步行街,沉思于风中摇的吊角楼建筑,探寻杆栏式建筑的特点,而且引发学生对保护古建筑的思索……)
|
安徽地方教材<徽韵>
徽韵 教学内容:
1、教唱安徽屯溪民歌《小石桥》。
2、了解有关安徽的历史人物、各地方音乐、风景民俗和徽州文化的相关知识。
3、欣赏合唱曲《黄山,我是你的》。
教学目标:
1、能够以喜悦的情绪,准确、自信的演唱《小石桥》。
2、通过对安徽的历史人物、各地方音乐、风景民俗和徽州文化的学习,了解家乡并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
3、用比较、配乐诗等方法欣赏《黄山,我是你的》,并能感受音乐的美、黄山的美。
教学重点:演唱《小石桥》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教室、自制卡片和课件(Powerpoint课件)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 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教 学 意 图 |
(一)
导入 | 师出示卡片并快速朗读卡片内容,学生根据朗读内容进行抢答。
卡片①:它是安徽省著名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香烟和电视台——迎客松。
卡片②:他是安徽亳州人;他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他是军事家、诗人;他曾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卡片③:他是安徽合肥人;他创办了江南制造局;他是洋务派和淮军的首领——李鸿章。
卡片④:这是一种源自民间的艺术;又名双条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凤阳花鼓。
卡片⑤:请听音乐回答:这是黄梅戏的著名唱段《谁料黄榜中状元》,请问它出自黄梅戏——《女驸马》
|
学生积极踊跃抢答 |
①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课堂气氛。
②让学生在抢答问题中了解一些安徽的各方面知识。
|
(二)
新课 | 一、《小石桥》 从卡片⑤的黄梅戏引入到屯溪民歌《小石桥》 1、教师放伴奏带并范唱 |
在教师的示意下,学生跟着音乐节拍为教师拍手。
| ①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②初步熟悉歌曲《小石桥》。
|
2、教授歌曲《小石桥》
教师小结 | ①看、听原唱《小石桥》(配有自制Flash动画)
②根据教师的弹奏,找出旋律相同之处(第2、6、10小节等)
③再看、听原唱。
④学生自学歌词。(教师提示)
⑤分男女声跟琴唱。
⑥分男女生接龙唱。
|
①听范唱、原唱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②通过Flash动画、自学旋律及歌词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 二、了解安徽 师: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丁4组,每组推荐两位代表。 甲组:历史人物(管仲、甘罗、嵇康、华佗、曹操、周瑜、包拯、朱元璋、戚继光、陶行知等) 乙组:安徽各地音乐(黄梅戏、庐剧、徽剧、池州傩戏、徽州目莲戏、凤阳花鼓、皖南花鼓戏、安徽大鼓、徽州叠罗汉、泗州戏) 丙组:徽州文化(茶文化、徽商、徽菜、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建安文学、桐城古文派、宋明理学) 丁组:风景民俗(九华庙会、徽州婚嫁、阜阳火把节、抛绣球、嬉钟馗、重阳庙会、九华山、黄山、天柱山)
教师小结 |
代表在面向大屏幕快速浏览一组题目后,再背向大屏幕面向同学回答出其中的5个以上。学生代表冷静沉着、冥思苦想应答,同学热情高涨,为各组代表加油,课堂气氛活跃。
|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有关安徽音乐、人物、风景民俗、文化等信息,为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 三、欣赏《黄山,我是你的》 1、师:请同学们根据看的影片和自己知道的知识给大家介绍黄山。 |
学生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并畅所欲言。
| ①让学生通过听、读、看、比较等方法来体验音乐的美、黄山的美。
②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测试学生的知识面、音乐素质,并加以提高和指导。
|
2、比较《黄山,我是你的》与《无词歌》的不同。
| 学生从音乐的风格、情绪、体裁、演唱、演奏方式和音乐的感觉进行了分析比较
|
3、师:推荐男女生各一名,用《无词歌》的音乐配上《黄山,我是你的》歌词,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师小结 |
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
|
(三)
总 结
| 教师用“徽”字总结本课:我们的家乡安徽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写双人旁);有世界闻名的黄山(写山字头);有先辈传下的丰厚的音乐资产(写“戏”的同音字“系”);有沉淀几百年的徽州文化(写反文旁)构成了安徽的“徽”。我们应当骄傲的说,我们的家乡安徽——风景这边独好!
|
学生也跟着流程写“徽”字
在《小石桥》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
突出主题与重点,加深印象 。
|
-
《安徽地方教材<徽韵>》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写黄冈地方教材 弘扬黄冈文化黄冈政协网 www.hgzx.gov.cn
黄冈是革命老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黄冈又是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的生机勃勃的热土。黄冈是一本鲜活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然而黄冈市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黄冈,甚至大多数教师对具有浓厚的黄冈文化了解甚少。因此,编写一套黄冈地方特色教材,引导中小学学生和家长认识可爱家乡,了解黄冈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和家长热爱家乡、宣传黄冈、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很有必要。
一、编写黄冈地方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湖北省从2009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标教学。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中要求“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选修课程的修习。”因此,编写黄冈地方教材不仅是国家政策允许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适应课程改革和高考模式的教学要求,对教学和高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或地方教材,使新型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身边的事物,贴切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切学生熟悉的现实生产、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将国家颁发的教材上的抽象知识内容换成学生能看得见的具体问题,还原知识的现实性、生动性、丰富性,开发学生潜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从小都养成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技能、价值观。
2.贴近学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是有效性学习的灵魂
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认识可爱家乡,从学生熟悉、亲眼可见的事物讲起,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的内在保证。
3.引导学生了解黄冈的历史和文化,以黄冈前辈为楷模,为祖国的进步与繁荣,净化心灵,塑造人格
黄冈是革命的老区,曾涌现出许多执着追求民主的革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黄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功勋、政治领袖和一批军事奇才、科学巨匠、文化名人等。教育学生既要为黄冈曾经的辉煌而自豪,又要为建设美好的黄冈而努力学习;同时,爱惜家乡一草一木,尊重家乡环境和资源,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4.编写高品味的黄冈地方教材,有利于宣传黄冈、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
教材必须具备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可读性,对编写质量要求很高,在编写过程中,会汲取黄冈市政协文史委已出版的图书中的精华,按中小学教材的要求,组织专家编写、审稿,由国家级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高质量的黄冈地方教材,对宣传黄冈、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编写黄冈地方教材,在黄冈学子的心灵中深深留下热爱家乡的烙印
心理学告诉我们:童年的记忆是遗记率最低的记忆。一个人在童年学习时,是纯洁的、天真的。在童年的脑海里留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永恒的。广东、福建是著名的侨乡,移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怀着热爱家乡的情感回家乡投资项目占广东、福建省整个投资项目较大的比重。编写黄冈地方教材,对广大黄冈学子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业或事业有成就,报效家乡,回家乡投资,建设美好家乡,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目前教材的现状和编写黄冈地方教材的可行性
现行的高考和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能力,测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科学性、深刻性、发散性,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学会了从亲历亲见亲闻的事物和现象中去挖掘其渗透的学科知识,通过探究活动亲自去发现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中考和高考试题对学生来说就不难了。当今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和我国发达城市的中小学在注重编写地方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开发潜力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黄冈市各中小学教学中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外省省级出版社编写的,联系黄冈市学生身边的事物少,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有一定难度。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编者要求学校教师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展探究活动,而教师在备课中缺少系统的、科学的黄冈地方教材或相关资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黄冈具有丰富的教材资源,黄冈教材资源大体上包括自然科学教材资源和社会科学教材资源。自然科学教材资源涉及到黄冈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环境等部门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社会科学教材资源涉及到黄冈这块红色土地上的政治、历史教材资源和浓厚的黄冈文化中文学、宗教、戏曲、武术教材资源以及大别山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湖泊、动植物、土壤、行政区划、工农业生产建设等丰富的地理教材资源。
黄冈是全国基础教育的品牌,呵护品牌既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更需要不断创新。黄冈市政府、黄冈市政协和黄冈市教育局、文化局已编写或出版各种反映黄冈历史、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图书为编写黄冈地方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按教材编写要求设计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分年级选学一两本小册子式的黄冈地方教材,既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和课程负担,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如初中选学“黄麻起义”、“黄梅戏”,高中选学“苏东坡诗词欣赏”等等。
利用“本土化”资源补充现有地方课程教材的实践尝试
一、现实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地方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刚接触地方课程课那会儿,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很无助、很迷惘,跟学生们一起圈在教室里,想当然地就着手头的《我与杭州》、《人自然 社会》那些省市自编的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同上语文课一般。教师学生趣味寡然,有些甚至将地方课程课挪作他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内容偏离学生生活
农村的儿童由于其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有别于城市儿童,所以农村学校的地方课程设计应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手头用的《我与杭州》大多选择的是杭州城区内的信息资源,许多学生对这些情况并不熟悉,感觉遥远。教师在课堂上若总是安排这类主题,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主题内容缺少本土气息
地方课程应该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主题内容缺乏本土气息,所以学生缺少热情,不能与自己的情感同构共生。
3、活动设计淡化实践体验
因为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所以实施起来也只能走形式,只能采用在课堂上讲一讲,读一读的方式,或用电教媒体(录像、电视短片)感知一下,这种纯粹囿于书本和课堂的探究,缺少与社会、自然的亲密碰撞,在学生眼中也毫无新鲜可言,更别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了。
其实,从地方课程的理论上讲,是不需要“学科化”教材的,地方课程的内容靠我们自己去开发。有专家指出:“要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我们认为,要避免教师与学生围绕那些“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地方课程的状况,更应突显农村特色、地方特色,应考虑我们的校情、师情、学情,在我们身边丰富的地方资源中挖掘、利用,形成本土化教材,以补充现有教材的不足。
二、开发原则
1、学生利益优先原则
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发展而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地方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首要的设计理念就是需要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适应学生的能力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地方课程设计的最大原则。
2、地域性和本土性原则
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针对性。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中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3、开放性和实践性原则
地方课程以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研究家乡的情感为宗旨,其教学过程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这一要求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实践”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实施策略
(一)把目光投入到乡土资源中
乡土资源是最宝贵、丰富的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就广袤的农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走向社会,走近身边熟悉的人、事,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
关注人文历史,在本土文化中挖掘资源
我们学校居于当地的“长山头村”,仅从长山来看,这个小小的村庄也是一个发掘不尽的文化宝库——东周墓葬、抗战残垣、捍海屏障、荏草寻种、陶土开发等。这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对他们极具吸引力,而且找资料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要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研究家乡的历史名人,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
【案例】六年级《我与杭州》第十课《杭州的街巷》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适时、巧妙地将长山老街这一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源补充到教学中。长山是一个古镇,长山老街就是古镇中的一处风景,虽然已被现代的气息侵蚀,却古朴依旧、韵味依旧。长山老街既有历史文明的痕迹,又能体现当下居民的人情世故,这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让从小在老街上成长的孩子们对于老街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古街寻踪”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分摄影采风组(走向老街,拍摄老街店铺、招牌、青石板路等);采访调查组(采访街上住户以及路上行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测量组(测量老街宽、长;计算老街店面、招牌);资料汇编组(收集资料;将采风组和调查组的资料进行整合、总结)。学生通过实地走访研究长山老街,了解了关于老街的故事传说、风土人情以及老街在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变化,激发了队员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关注社会经济,在地方发展中挖掘资源
长山不仅是一个古镇,更是一个和谐创业中的现代化江南名镇。凭借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精神,成为全国知名繁荣经济强镇。根据家乡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开设“日新月异话新街”地方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农业、工业、教育等,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案例】三年级《我与杭州》第十三课《家乡的树》
我们的家乡萧山区新街镇是浙江省花木生产的龙头基地,被誉为全国最大的“花园乡镇”。种植苗木就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有机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背景来开展实践活动,把苗木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最生动的活教材,以“我是苗乡小博士”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家乡自然界常见的苗木为对象,调查家乡农户苗木种植情况、家庭收入情况;认识并观察家乡土地上种植的各种苗木,写观察日记;了解一两种苗木种植、繁殖方法,病虫的防治等,开展一系列探究苗木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
关注百姓生活,在热点问题中挖掘资源
地方课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课程,它的内容应在学生的生活中、视域中,在社区的环境中。所以,它的内容应该是可见的、可听的、可触摸、可亲身感受的,使学生没有陌生感,在亲密的接触中与课程对话。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能开发资源、选择内容,甚至要求学生自己就成为地方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的色彩。
【案例】四年级《我与杭州》第四课《让杭州更清洁》
学了本课,学生明白要让家乡变得清洁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给垃圾合理分类,文明自己的每一个言行。随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农村小区内除了乱扔垃圾,公共卫生差外,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讨论后一致提到小区内公共设施的使用。于是,一个新的实践活动主题诞生了:“我们周围的公共设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村民是否文明使用了公共设施?”带着这个问题,小记者们进行了察访。通过观察访问,他们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更可贵的是学生还采取了跟进措施,在这些公共设施上张贴温馨提示语,时时督促大家自觉遵守。成立了社区自愿服务小队,经常对这些公用设施进行清洁与维护。同时还向爸爸妈妈们发出文明保护、爱护设施的倡议。这些举措得到社会的好评,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活动还在《萧山日报》报道。
(二)把焦点聚集到学生发展上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习的动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们大胆地拓宽地方课程教学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以调查、访问、观察、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获取对家乡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的认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学习的魅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
1、
注重拓展延伸,从学科知识中挖掘资源
综合是地方性知识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综合性知识进入地方课程当然也应是综合的。其综合性就是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使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展到相关的信息媒体,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成更多活动主题,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案例】六年级《人社会自然》中《购物的学问》
教学这课后,正好学生在数学课中刚学了“百分数中的折扣问题”,本人就指导孩子们做了一个有关商场打折的小课题研究。同学们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确定调查目的、观察地点等,而后利用双休日的课余时间,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他们首先制定了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接着根据计划的安排,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询、实验操作、求助家长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收集资料,然后从报纸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商品打折的信息,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学生们认为商家始终是精明的,消费者购物时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所谓的“惊喜价”、“跳楼价”等标语迷惑了双眼。一些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在反季节时去购买,因为那时候打折幅度比较大,物美价廉。他们还把这样的调查结论告诉家长,连家长都惊叹孩子的能力,学生也充分感受到生活是个大课堂这一理念。
2、
立足学校特色,从校本文化中挖掘资源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密切联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活动内容都是地方课程可挖掘的重要资源。每个学校的条件、环境各不相同,但我们只要“有心”,就会发现学校本身存在着许多可利用的资源。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敬业、成果以及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责任素养。
【案例】六年级《我与杭州》第十二课《西泠印社》
在欣赏西泠藏品的过程中,学生热情十足,情绪高涨,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班内不少学生是长小少年书画院的学员,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已接触不少书法绘画方面的作品,已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作为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的艺术特色学校,如何充分挖掘且合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给地方课程注入一汪特色的活水,老师们精心进行了策划组织。在全年级进行了“遨游汉字王国”的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学生的选择是多角度的,但未必是全面的,于是老师推荐15个小课题供学生选择。课题研究分三级方案进行,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操作实施:教师先在班级负责引导、分组后,学生打乱班级以子课题为单位重新编排,然后教师按分工具体指导3―5个课题组展开活动,最后是全年级集中的成果展示和活动总结。
一级课题(总课题)
| 二级课题
| 三级课题(小课题)
|
遨游汉字王国
| 汉字之源
| A汉字是这样产生的,
| B汉字字体的演变,
| C“福”、“寿”字形变化研究,
| D“矮”和“射”的含义发展变化,
| 汉字之美
| A我眼中的书法艺术,
| B书法名家例谈,
| C汉字的魅力――外国人与汉字的故事,
| D搜集全校学生优秀书法作品,
| E民间汉字艺术作品欣赏,
| 汉字之趣
| A有趣的字谜:搜集字谜、编写字谜,
| B汉字谐音及其妙用,
|
| 汉字之法
| A汉字识记好办法,
| B错别字危害大,
| C长山街道街头不规范用字调查研究,
| D长山小学作业中常见错别字及对策,
|
四、效果反思
“本土化”资源的及时补充,弥补了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足。我们感到最明显的是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地方课程的学习中来,一年多来,同学们从在教室里“讲”或“教”教学“资源包”的地方课程中走出来,在感兴趣中、在发展需要中想学习、爱学习;从分数作为主宰一切的评定机制中解脱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效 果
1.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本土资源引入地方课程,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感觉很亲切,觉得自己的学习真正与社会、生活产生了联系,充分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
2.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地方课程可以看成是大课堂的学习,从教学内容来讲,既来自书本,也来自社会,更来自生活。另外,由于这种综合性的实践研究已跳出课堂,仅仅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心理素质明显增强,具有机灵的胆略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心理素养。
3.扩大了学生学习空间。一次实践活动从主题设计到实践要用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如人文、地理、环保、社会等),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从而丰富了教学内涵,扩大了外延,促进了学科的共同发展,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反 思
1、课程内容突出地方的文化与问题
地方课程的基本呈现形态应是实践性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不能“教材化”,地方课程需要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它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生活的世界中,鲜活、生动、具体、丰富。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加大了“地方文化与问题”的分量,在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对地方现实问题的了解、关注和研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地方的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我们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展开研究和实践活动,走向了社会,融入了社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真正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爱自然、爱家乡。
2、价值取向注重学习的自主与探究
虽然地方课程是一个开放系统,但课程毕竟是课程,应当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应有自己鲜明的价值导向。我们提倡学习的自主与探究,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辨别,学会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告知,更不是生硬地灌输。因此活动中我们大量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调查、收集、编写等多种实践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在神奇的探究中,观察身边的世界,得到了从书本、家长、老师那里从未得到的东西。学生学习空间无限扩大的同时,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杭州市教育研究室在2009学年地方课程教研工作计划》中指出:地方课程的研究要体现地方性,从更小的角度来分析,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质”,大力倡导学校针对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展一些因地制宜的校本化研究,以点带面,以研究带动教学,形成丰富的地方文化。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开发、利用好本土资源。只要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开发与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学习,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必将在地方课程这片沃土上开花。
参阅文献:
1.浙江省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 浙江省教育厅制订 2003年6月
2.《我与杭州》小学三至六年级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3.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4.《综合实践活动》 浙江人民出版社
广东开设地方课程 岭南文化录入高中教材 ------------------------------------------------------------------------------------------- |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广东各高中将开设各类具有广东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其中广东的历史地理和岭南文化等内容都将录入高中教材。据悉,广东教育部门将设计中小学地方课程结构,以增进学生对相应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从今秋开学起,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所有普通高中的一年级将全部开展新课程实验。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广东高中课程将加强对地方课程的开发、管理和指导。广东教育部门将根据广东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地方课程资源和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结构。 各地根据实情开设课程 广东省自主开发的课程主要包括:社会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岭南乡土教育、体艺活动以及其他专题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据悉,不同的地方课程在不同年级和年段开设,不同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选择不同的地方课程,或根据本地实际,选择特定课程内容。 其中“乡土教育”使学生分专题地了解广东的历史、地理、文化名人以及广东省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整合的研究作者: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张 英、张晓红、赵斌娜、周丹娜、朱密秀等 来源: 点击数: 71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新课改实施以来,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并开发我省通用地方课程教材《人·自然·社会》,各中、小学起始年级从2003年秋季起,全面使用该省编地方课程教材。《标准》指出:地方课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从去年开始,舟山成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赋予地方课程教学新的历史使命。在教学活动中,重点突出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旅游,培养了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怀,既体现了地方的特色,也符合新课程的标准。目前,我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基本上采用省编通识教材《人·自然·社会》和市编教材《千岛海韵》。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可利用的资源。由于教材具有开发性的特点,教学内容选取比较简约,教学时空比较开放,教材内容存在地域差异性,这为具体的教学留下了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因此,课程实施要求教师要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本课程的设计又是综合性的,教材所包含的内容领域也很广,而两套教材编写在层次性、梯度性、规划性不一致,如何合理运用这两本教材展开教学,给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在调查了解两本教材的使用情况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学校对地方课程教学管理过程松脱。虽然开设了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但很少配备专职教师。兼职老师对此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随意增减课时,教材形同虚设。其次是教师操作困难,还缺乏开发校本教材的意识,在教学中大多是照本宣读。面对每学年两本教材60篇左右内容,怎样安排教学内容?怎样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完一本再教一本,还是穿插进行?若是穿插教学,又怎样框划更合理?凡此种种,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课题通过对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整合,力求灵活安排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以《人·自然·社会》教材体系为主,有机整合《千岛海韵》,适度开发地方资源,以适应学校条件和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拓展特色资源,通过倡导体验性学习,把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综合教育的效果。 二、课题阐述
(一)地方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尤其是地方课程倡导教学的开放性与生成性,更离不开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课题中“课程资源开发”指课题组成员充分挖掘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根据教学现状对两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从而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本体系。
(二)地方课程教材整合
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改变分模块施教的模式,提倡整合。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把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体现综合的价值。”本课题中的“课程教材整合”,主要包括《人·自然·社会》与《千岛海韵》之间的整合,此外还涉及地方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及地方课程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整合等。倡导课程教材整合,是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点,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三、课题研究策略
(一)整体观照,统筹安排
整体观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挑战了传统教学领域对细节的追求,而将课堂的完整性,结构性,框架性列上章程。所谓整体观照,就是把地方课程教学当做一个有深刻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以统整意识和综合视野来审视、把握、阐释,突出地方课程教学的递进性、连续性。进而依照课程内容逻辑体系和学生心理成长特点,有序设计各年级、各学段的教学,在避免知识断裂和重复,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近期教学目标,更要梳理地方课程教学这个系统中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整体观照,统整教材资源
整体观照两套教材,我们研究并明确了两套教材各自的体系安排:
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遵循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和简约性等原则,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必须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还包括反映本省特点的有关内容,如历史概要、自然资源、文化名人等。通过整合,形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等5大主题。在每个主题中设若干模块。
市地方课程教材《千岛海韵》这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舟山本地的教育资源,把海岛历史、海天佛国、海洋文化、海岛特产、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港口开发与海洋工程、海防等七方面内容循序渐进地分块安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舟山海洋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深厚的意蕴及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了克服课程资源的离散性,我们在不改变地方课程总体框架的前提下,以省编地方课程为母本,有机整合《千岛海韵》,适度开发地方校本资源,统整“相似块”,建构“主题群”,开发主题项目活动体系,实现课程资源统整,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本体系。
| | | | | 三13《浙江绿茶》
| 四13《普陀佛茶》
| 1.了解十大名茶。
2.结合小课题研究,试学采茶、制茶、泡茶等。
| 五15《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
| 六10《海岛渔歌》
六12《民间歌舞》
| 1.家乡渔歌渔谣调查研究。
2.探究跳蚤舞。
| 三17《浙江木雕》
三18《青田石雕》
| 六11《走近沙雕》
| 小课题研究:《走近沙雕》
拓展小社团:《胶版画》或《橡皮泥雕》。
| 三29《快乐的秘诀》
六1《让自己更快乐》
|
| 三、六年级主题一样,目标略有递进,三年级侧重于互助,六年级侧重于自助。
| 六22《星罗棋布的港口》
六23《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 三25《沈家门渔港》
三28《认识海港》
三29《舟山港》
三30《综合性渔港》
| 三年级《千岛海韵》安排渔港内容不是很合理,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因此只做简单了解,到六年级时再集中探究。
| | 六8《探索祖先生活的痕迹》
| 五1《东海第一村》
| 追溯渊源、古迹遗址:
1.探究人类的起源。
2.劳动工具的演变。
| 六9《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六10《新石器时代的宝贝》
| 六5《古文化遗址》
| 三8《美丽的浙江》
三9《千年古刹》
三10《避暑胜地莫干山》
三11《诸暨五泄》
五29《东海上的明珠》(舟山)
| 三年级主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1.美丽的舟山群岛
2.历史文化古城
3.中国渔都 4.南方北戴河
三年级主题:《山海奇观》
12.海天佛国13.朱家尖
14.桃花岛15.鸟岛
| 《千岛海韵》中三12《海天佛国》与四8《普陀山》基本重复,整合教学。
尝试小课题研究《东海上的明珠——家乡名胜面面观》:根据家乡普陀景点分组开展调查研究,再以主题汇报式进行总结。
| 四13《家乡物产》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 三年级主题:《家乡的特色水果》
【定海】7.金塘李子
8.晚稻杨梅11.皋泄香柚
【岱山】9.岱西葡萄
【普陀】10.登步黄金瓜
四年级主题:《海岛特产》
9美味鱼片15岱山特产
| 三7《金塘李子》、三8《晚稻杨梅》四10、四11内容完全雷同。
拓展:展茅茅桃、朱家尖牛角湾橘子(西瓜)
课题研究或小调查:《家乡物产知多少》、美味鱼片等特产的品种及加工程序等。
| 五11《细数浙江标志性建筑》
| 六11《花鸟灯塔》
| 课题研究:《探访家乡的桥》(舟山跨海大桥、朱家尖大桥、鲁家峙大桥等)
| 五12《喜看家乡新变化》
五13《日新月异的城市》
| 五21《放眼看舟山》
五22《千岛展新颜》
| 课题研究:《日新月异的东港新区》
| 六28《条条大道通南北》
六29《修桥筑路奔富裕》
| 四年级主题:《海岛交通》
1.交通概况2.蓝色公路
3.普陀山机场4.连岛工程
| 课题研究:家乡交通变迁史
| 通过整体观照,我们建构了主题群,统整了教材资源。如在教学省编教材三年级《人·自然·社会》中《美丽的浙江》系列时,先简单了解其他各地的风景名胜(《千年古刹》、《避暑胜地莫干山》、《诸暨五泄》),再重点探究市编三年级《千岛海韵》主题板块:《我的家乡在哪里》及《山海奇观》。根据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我们尝试开展小课题研究《东海上的明珠——家乡风景名胜面面观》,根据家乡普陀景点分组开展调查研究,再以主题汇报式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介绍自己的家乡,充分感受家乡的美丽和发展。如此一来,对省编教材五年级《东海上的明珠》活动进行了更全方位、更立体的探究。
2.统筹安排,建构教材体系
两本教材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是按照各自的主题模块进行内容切割分块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前统筹安排,对教材体系进行重新建构,提炼共性的内容,有侧重点地展开教学。只有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教学有一个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每学年开学初,我们制定了详实的年级段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以六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为例,整合内容后统筹编排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古文化遗址
6.摩崖石刻
7.花鸟灯塔
8.风物中的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参考省编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设置的5个主题模块,将市编教材六年级《千岛海韵》的“人物故事”归入“浙江沿革”板块,将“古迹遗址、民间艺术、阅读欣赏”归并到“浙江文化”模块,将“情系海岛”纳入“和谐浙江”模块。考虑到教材安排体系及教学课时均衡,第一学期安排的教学主题主要是“和谐浙江”和“浙江文化”,第二学期安排的主题是“浙江沿革”、“浙江环境”和“浙江经济”【具体见附件一:各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为了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学习《浙江省地方课程标准》,借鉴《教学参考书》,特意在计划中提出如下教学措施: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①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和新视野和新观点。教学中体现“知识性、教育性、思想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准确把握各个内容模块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目标。
②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渗透,不断积累。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采用多种手段,突出教学效果,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 ①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题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 ②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在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活动效果。 (3)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①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在学习中,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给以密切的关注,使浙江、舟山的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观照。 ②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度的增删,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发挥教师特长,突出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植海岛的人文精神,服务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二)适度开发,有机整合
地方课程倡导教学的开放性与生成性,更离不开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根据教学现状对两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从而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本体系。舟山作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必须充实地方课程课堂,重点突出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旅游,培养了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怀。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独特丰富的舟山本地教育资源,如海洋环境主题、海洋文化主题与海洋经济等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1.《人·自然·社会》与《千岛海韵》之间的优化整合
省编通用教材与市编教材虽然是两个不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但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功能却是一致的。只是这两套教材有些内容不够集中,分散安排破坏了操作性学习的有序性。我们将同一主题不同教材,甚至是同一主题却不同册的活动内容整合集中起来学习,精简的时间用来丰富拓展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 | | | | | | | 1.了解舟山锣鼓的创始人和来历。
2.学习舟山锣鼓的打法。
| 学打舟山锣鼓。
| | 1.了解舟山民歌的南腔北调,了解舟山号子。
2.了解舟山渔歌和舟山号子的不同。
| 结合调查舟山渔歌渔谣,尝试自己创作。
| | | 2.了解近几年的“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的主题和吉祥物。 | 联系《人自然社会》三17《浙江木雕》、三18《青田石雕》。
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走近沙雕》。
拓展小社团:《胶版画》或《橡皮泥雕》。
| | | 2.了解“跳蚤舞”的发展历史,天堂形式,特点以及“跳蚤舞”的由来。3.了解舟山民间舞蹈的种类和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来历。 | 已与五年级《人自然社会》中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相整合。
| | | 拓展剪纸小社团。与美术相整合,结合海洋鱼类主题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
| | | | 结合朱家尖、六横等地盐场,有条件的实地调查,开展有关盐的小调查。
| | 参观家乡的盐田,把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美景观察下来并写下来。 |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出相应的教材供教师使用,使教师有了实施的依据和载体。教师在实施地方课程过程中要结合地方特色、社区特点及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对省编和市编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挖掘特色,充实教学内容,形成课程资源上的互补。在组织教学时,整合重组,融合应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在教学五年级《人·自然·社会》中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时,我们整合教学六年级《千岛海韵》中的《民间舞蹈(跳蚤舞)》等。将浙江民间艺术与舟山本土民间艺术相整合,更有利于提高多方面综合能力、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如,我们由《浙江木雕》、《青田石雕》引出沙雕,走进“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结合小社团尝试创作沙雕作品。此外,借鉴木雕、石雕的技法开发胶版画或橡皮泥雕,利用技法的迁移,将普陀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融入作品创作中。 2.地方课程和其他课程活动的优化整合
由于地方课程的设计时综合性的,教材所包含的内容领域也很广。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与学科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美术》、《音乐》、《语文》等课程是有紧密关联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的效果。倡导课程教材整合,是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点,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心理健康教育
|
中小学相关课程
教育内容
| | | | | | 2.认识情绪。
3.学会调节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
14.学会关心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 | | | | | 15.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理解、关爱和帮助父母。
16.学会与人沟通。
17.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理解和体谅他人。
| | | | | | 上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和要求编制,属于“和谐舟山”之健康成长系列。其中《人·自然·社会》三年级《快乐的秘诀》和六年级《让自己更快乐》,就涉及了以上第2、3、14条教育内容,而这一教育内容在其他几门学科中都有涉及。《人·自然·社会》四年级《学会沟通》涵盖了第15、16、17条教育内容,同样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所涉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有关内容进行或分解或整合,这样既精简了教学时间又避免了重复。
此外,地方课程还可以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整合。由于地方课程是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出现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开展活动可结合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等活动,还可以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地方课程提倡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相结合,与地图、电影及其他学习活动有机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每年11月份,在学校组织的科技节活动中,有几项比赛项目与地方课程息息相关,如海洋知识竞赛,一部分内容选自各年级的《千岛海韵》,一部分内容虽是课外的,也是属于地方课程拓展的范围。还有一项是海洋知识小博士讲座,围绕近年来海洋的新变化、新发现等做精彩汇报。
在小学地方课程中,我们将浙江省少工委“雏鹰争章”的三十个活动分年级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如在六年级地方课程活动中,结合“平安社会——毒品预防教育”争禁毒章,结合小调查争社会考察章,结合剪纸艺术等争创新章,把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实施地方课程过程中需达成的重要目标。
(三)优化设计,注重实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中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教学参考中制定的教学目标看,主要以欣赏为主,再结合资料搜集汇报(见下表中第一栏)。我校朱密秀老师选择这一课,参加省地方课程优质课评选。为了凸显地方特色,我们整合了六年级《千岛海韵》中的《民间舞蹈(跳蚤舞)》,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增加了一条:“欣赏并了解舟山《跳蚤舞》的特色,学习一些简单的片段(见下表中第二栏)。”在一次次的试教后,我们发现只将跳蚤舞定位在“欣赏了解”,与其他民间歌舞并列教学,主次不明晰,亮点不明显,凸显不出地方特色。于是我们修改目标为:“重点探究舟山《跳蚤舞》的特色,学习一些简单的片段(见下表中第三栏)。”围绕“讲特点——说来历——学舞姿——看发展”等教学环节对跳蚤舞重点探究。
| 1.欣赏长兴百叶龙、余杭滚灯、浦江板凳龙灯浙江著名的民间歌舞,了解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生活,生产劳动以及风俗人情的关系。 2.欣赏《采茶舞》、《织网舞》、《采桑晚归》灯优秀舞蹈作品,有条件的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片段。 3.通过搜集、交流家乡民间歌舞资料的活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 | 1.欣赏长兴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等浙江著名的民间歌舞,了解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与当地生活,生产劳动以及风俗人情的关系。 2.欣赏并了解舟山《跳蚤舞》的特色,学习一些简单的片段。 3.通过搜集、交流家乡民间歌舞资料的活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浙江民间歌舞的资料,以及跳蚤舞的资料。 | | 1.知识与能力:欣赏长兴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等浙江著名的民间歌舞,了解这些民间歌舞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重点探究舟山《跳蚤舞》的特色,学习一些简单的片段。【整合六年级《千岛海韵》第12课《民间舞蹈》】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交流浙江民间歌舞资料的活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浙江民间歌舞的资料,以及跳蚤舞的资料和一些道具。 |
②讲特点:你了解关于跳蚤舞哪些信息?谁能概括它的特点呢?(生动活泼) ①猜猜合作舞蹈的男女主角分别代表谁?(济公和火神) ①边欣赏边观察跳蚤舞,看这两位角色在动作、表情上各有什么特点? A.学生汇报,小结:多半是大八字半蹲式,耸肩,晃头,跺脚,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 C.同桌合作——相互点评——交换练习——上台表演——评价精彩 A.学生回答:火神比较自由,碎步或小步子进行,躲闪避让,并带着害羞的表情。 ④合作展示(提醒:火神急于想进寺,济公千方百计地阻拦,拖延时辰。) ⑤集体练习对跳:让我们都来争做超级模仿达人,一起来学跳蚤舞。 在听了《火烧净慈寺》传说故事后,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舞蹈所含的意蕴,他们趣味盎然,跳起来也有模有样,还加入了自己的即兴创作。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你给他一片创作的天地,他就会还你一份七彩的创意。 如五年级《千岛海韵》第2课内容是《“舟山”的由来》,文本中关于舟山的第一个来源只有一句话:“舟山本岛狭长如舟,便给它起名为舟山。”如果单是照本宣读,学生对舟山印象只停留在“狭长如舟”,外形相似而已,如此印象怎会深刻? (1)读读课文中三个小朋友说的话,在看看《资料袋1》的内容,想一想,关于“舟山”的由来有几种说法?选择一种说法好好研究研究。
(2)交流反馈
第一种说法----形似舟而得名
---板书: 形似舟
①生谈:舟山岛狭长如舟,所以起名叫舟山。的确,舟山岛本身开始像一艘开航的大捕船。
②出示舟山地图
A.说说怎么像船?哪是船头,哪是船尾?
B.不仅有船头船尾,这艘船还有锚、舵、栓缆绳的地方呢!
C.不仅有船之形还有船之神!
D.还有想补充的吗?还有哪些地方像船?
第二种说法----舟船停泊而得名
---板书: 舟靠山
①生谈
师启发:看来还有一些同学有自己的想法,谁来谈谈你的不同观点。
②交流反馈,相机指导。
A.元大德《昌国州图志 》记载:“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
B.也就是说,因为县治的设置和繁华,县治之南的小岛四周,形成了舟帆云集的壮观场面,民众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舟山”。
C.舟山有许多天然的良港,在古代,各种船舶都喜欢来此停泊。
(3)教师小结:不管怎样传说,生活在海上的人们,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海岛,以舟来命名,真是最合适的了。
在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多方挖掘资源,不但赋予舟山“船之形”,还深入到“船之神”,把舟山地名“碇次、干缆、舵岙”与“船锚、船舵、缆桩”巧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获得舟山曾用名的由来。仅仅了解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尚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效益。只有深入地分析它、研究它,才能使学生学而有物,学有所得。在最后环节布置调查任务:通过各种渠道(看地图、问长辈、查资料等)分别查找舟山有关数字、花草树木、动物、姓氏的地名,也可以选择一个地名,探究它的来历。本节课虽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究体验活动却远远没有结束。最后老师以郭沫若的一首关于舟山地名的词《如梦令》结尾,更是点睛之笔。课后活动,让学生关注丰厚的地方文化,校内外相结合,实施地方课程就是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狭隘的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学会”走上“会学”。 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给了学生一个个意外的深层次的收获。这样的活动,重在探究实践,重在拓展深入,学生收获最大的是学会在实践中提取经验。学生对舟山地名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更赋予它深层次的内涵。 三年级《千岛海韵》其中一个主题项目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通过建构主题群激发学生“探秘海洋生物”的兴趣。其中《蟹》我们重点引导探究《梭子蟹》,虽然舟山梭子蟹最有名,孩子们对梭子蟹吃得多,但熟视无睹,关于它的知识却所知甚少。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对梭子蟹进行探秘。围绕“为什么叫梭子蟹(与其他螃蟹种类进行对比)?为什么抱卵的梭子蟹不能捕捉(梭子蟹什么时候产卵)?什么时候的梭子蟹最肥?挑选最肥的梭子蟹有哪些妙招?梭子蟹有哪些吃法?”等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通过课外询问长辈、搜集蟹的资料,再加上老师在课堂活动交流汇报中视频、录像等媒体力量的恰当运用,学生对家乡著名的梭子蟹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此外,老师出示关于禁止捕捞抱卵梭子蟹的正式文件规定,并及时补充新信息:禁渔期延长了,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必须对时事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样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 四、课题研究成效
通过整体观照,从纵向、横向准确地看透教材,把握教材,统整教材资源,对现有教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凸显主题,有效整合。 1.内容选择体现地方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高度重视对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重点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按照提示的目标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在广泛的调查、访问、观察、实践中了解第一手资料,努力使课堂教学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显得充实灵动。我们根据地方特色,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广开思路,深入发掘学科及校内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学、前沿科学等素材性资源,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音像资料等条件性资源。地方课程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方便学生搜集资料,还有条件去参观、调查和访问,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灵活选择课程资源内容上,教师遵循“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浅”的教学策略,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构建更完整、更具操作性的地方课程实施框架,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 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在制订目标时,特别关注目标的多元化,“三维”既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妥齐头并进,要寻求有机结合,把握重点维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一定弹性,注意适应个别差异。教学目标层层递进,体现了连续性和有序化,搭建起循序渐进发展的空间。如四年级市编教材《海鲜美食文化节》,结合地方特色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舟山的海鲜美食文化节,感受作为“海鲜之都”的舟山人的骄傲。
(2)初步了解舟山的其他文化节,增强发扬舟山本土文化的意识。
(3)能够根据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的一些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出某一个文化节相联系的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解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了三个层次梯度:
(1)掌握:了解海鲜美食文化节。
(2)拓展:初步了解舟山的其他文化节。
(3)生成:创造性地设计出某一个文化节相联系的活动。
总之,在教学目标制订上,我们遵循打好基础,注重能力,渗透能力,发挥功能的教育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析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侧重点,在教学设计时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正确定位,就能为有效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这些拓展课程资源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科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扎实了学生的海洋多元化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研究就深化了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了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开辟了一条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利渠道。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适度开发地方特色资源,进一步整合利用现有教材,倡导体验式学习,设计多元化的实践体验活动,为学生开展自主活动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平台。 1.拓展课程特色资源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年级千岛海韵中一篇题为《樟州渔村》,教师进行有效拓展,引导学生以《走进渔村》课题研究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利用身边的亲戚朋友资源,可以选择漳州、螺门、虾峙等渔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组织了实践研究活动。 小小渔民体验小组:(1)通过采访渔民,了解到目前渔船作业的种类;(2)通过观看渔家女织网补网,学习基本的方法。小组成员体验到了渔家劳动的艰辛,也体验到了实践的快乐。
渔民生活现状调查小组:(1)向街道办事处会计调查渔民的生活条件:了解了本村渔民近二十年来的收入变化,并制成调查统计表。(2)采访了解渔民在船上的生活状况改善情况。(3)采访了解到面对渔业资源的衰退,一部分渔民选择了新的致富路。采访海洋渔业局,了解了广大渔民怎样谋出路。小组成员感悟到:在渔民的辛勤劳动下,如今的渔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渔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面对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挑战,渔民又选择了新型的致富之路。
渔村文化娱乐研究小组:对东海渔村村民现在的文化休闲方式,文艺活动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1)创建开设了一些休闲娱乐的健康场地;(2)由村民自发组建了好几个文艺小团体;(3)领略并学唱了即将失传的渔歌号子声。小组成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新时代渔民的审美情趣有了很大提高。其实在体验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审美情趣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提高。
渔村景致采风小组:展示摄影作品,创作了渔民画。这一实践活动整合了美术等相关课程,学生的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自然提升。
小组成员围绕一点展开深入研究,获得深刻认识,而在各组汇报中又获得其他信息,再教师有机引导,互动对话,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 2.拓宽实践活动阵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并不意味学生熟知。为使学生对熟悉的更加熟知,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实践,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平时开展的小调查、小采访、小体验等,就是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加深知识理解,在应用中体验学习乐趣,在应用中搜集更多信息。
此外,我们结合学校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如在每年11月份学校科技节中,其中一项团体竞赛项目就是班级海洋知识测试。题库来自各年级的《千岛海韵》,及平时教学中随机拓展渗透教学的海洋教育知识【具体见附件四:各年级海洋知识题库】。由于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海洋知识点的教育,绝大多数同学都达到了良好(80分)以上,超过一半的同学达到优秀(90分)以上,学校对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了“海洋知识小明星章”。在科技节中,我们还进行了海洋知识小博士讲座,内容选自《千岛海韵》,还可以是开发的有关海洋教育的主题,围绕近年来海洋的新变化、新发现制作多媒体进行精彩汇报。各班先自行组织班级小博士讲座,再推荐一名参加学校比赛。比赛当天,进行现场直播,每位学生都是评委,给每位参赛选手进行打分,结合评委老师打分,综合评出优秀选手。小评委们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心地倾听着各位选手的讲座。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海洋知识讲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也让每一位学生学到了最前沿的海洋信息,可谓是受益匪浅。学校活动的多样性又激发了学生对地方课程的兴趣。
在研究中,教师根据主题活用教材,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渗透,不断积累。通过研究,教师探索与创新地方课程教学活动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积累相关案例,为地方课程教学实施提供有效指导案例,积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整合的实施经验。 地方课程在教学时强调体验学习方式,教师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整合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和新视野和新观点,在教学中体现“知识性、教育性、思想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在开展活动中,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给以密切的关注,使浙江、舟山的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观照。
在研究实践中,课题组成员树立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的课改态度,尝试从过去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把课程重要内容、学生培养目标、乡土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角度做为最佳切入点,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反思、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课程与研究开发能力。根据主题构建更完整、更具操作性的地方课程实施框架,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提高教师资源开发、教材处理及活动设计能力。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随时进行归纳和总结,积累相关案例,明确了成功开设的案例按照规范操作的要求,提炼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整合的实施经验。同时,课题组成员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题组长张英老师今年6月被评为区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2011年10月,朱密秀老师执教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获省地方课程优质课二等奖。在刚刚公布的市综合实践类论文评比中,张英老师的2篇论文均获市一等奖。下表是近两年中,课题组成员在综合实践类课题、论文(案例)、优质课等方面获奖汇总情况(具体见附表5)。
五、研究问题探讨
(一)以生为本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灵魂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课程开发必须确立现代教育设计理念,除了要坚持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外,还应从发挥地方课程特有功能的角度出发,树立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等重要理念。因此,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地方课程开发必须面向学生,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要求地方课程开发要“以育人为本”,离开了育人,任何一种课程开发都将是无意义的。地方课程的研发如果脱离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地方课程将毫无价值。
(二)资源互补是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
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都有各自相应的地位和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互为补充,充实了学校课程。同时,地方课程也能从学校课程的设置中吸取精华,进行调整。因此,在确保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主动开发地方课程,形成国家、地方、学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地方课程管理统得太死;二是把省市课程简单地理解为地方课程。区、县等地方缺乏地方课程设计权。 开发地方课程的关键问题就是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因为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再美好的地方课程设想也很难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果。城市与农村课程资源的拥有量不相同,因此开展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时制定适宜的办法。如作为海岛新区,在教学活动中,重点突出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旅游,培养了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怀,开发乡土资源: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自然景观、风俗习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海岛文化。
传统教育将学生禁锢在校园里、课堂上和书本中,扼制了学生拓展知识的欲望,缩小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空间。地方课程应充分利用地方社区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尝试走向自然和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探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感知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培养创新精神,感受现代科技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地方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教师,地方课程能否顺利开发与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识,有效组织的综合能力及与学校、社会、课程研究专家的合作能力,课程开发的经验积累、总结、反思等能力息息相关。没有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没有地方课程的开发,但空有课程设计理念,缺乏课程开发能力的支撑,开发地方课程将寸步难行。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态度,积极自主地开发本地课程。地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课程开发能力的过程。地方课程开发要求教师遵循“观察——开发——实施——反思——再开发”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在不断的反思和再开发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课程的开发水平及专业能力。
【附件内容】
(一)三—六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课题相关论文(反思)
(二)课题相关课例(评课)
(三)三—六年级海洋知识题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