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高度与实践地气无痕对接
——施茂枝教授《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评介
浙江省小语会原理事长 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施茂枝教授长期潜心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在其大量论文、论著中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和主张。近年,施教授的研究向纵深拓展,新近出版的30万字专著《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堪称小语研究的扛鼎之作。新书中,施教授提出了新颖的教学观,并在此烛照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读罢颇受启发。
一、推陈出新:提倡“沟通”教学观
教学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指出: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这一定义,一揭示了教与学的关系,二揭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但也在相当程度上烙印着“知识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长期统治教坛,它强调掌握知识的丰富性、精确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尽管它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一定合理性,但也显著地存在着学生主体丧失,对精神和心灵消解等弊端。
“知识本位”受到了“儿童本位”的强力挑战。“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如是说。“儿童本位”使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人得到凸显和尊重。但“儿童本位”有时也陷入对儿童自主活动的消极迁就,缺失了教育在对促进儿童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施教授取长补短,提出了“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的教学观。施教授认为,语文学科的学科逻辑包括语文课程性质、课文的功能定位、课程内容的特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等;学生的心理逻辑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内在需要等等。他强调,与学生适配是教学所应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是教学策略的运用,都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内在需求等相适应。施教授认为,在教学过程的多重矛盾中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是主要矛盾。“沟通”正是化解矛盾、使之达于统一的手段;实现有效、高效“沟通”的教学才是科学的教学,也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标志。这些见解,推陈出新,极大地开拓了我们对“教学”本质的理解。
在“沟通”教学观的烛照下,施教授展开了对小学语文课程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比如,它这样诠释科学识字:“科学识字在充分认识、把握和协调汉字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等的基础上,进行汉字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是在合乎教学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遵循识字教学特殊规律的识字教学。”在“沟通”教学观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普遍规律与识字教学特殊规律之间,尤其是诸多特殊规律之间,绝非都能和谐运行、互动相生,更多的是存在着千缠百结的复杂矛盾。”“当规律之间冲突或相克时,彼此宽容和接纳、互相妥协和让步才是平衡与调和的唯一途径,那么,背离各种规律的某些部分就是无奈而必需的选择。”同时,他还确定了衡量科学识字的几大指标:识字数量和质量上的“合适的目标”,关于每个汉字教学内容的“清晰的界限”、有助于发展语言的汉字“合理呈现”、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于阅读教学,施教授的研究侧重于研究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同样新见迭出。比如,关于儿童文学类课文教学,施教授主张,不仅要把握此类课文的性质和特点,也不仅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内容上从课程高度做整体观照,而且要走进儿童,了解儿童,熟知儿童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洞察儿童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和精神哲学的奥秘,并据此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架设起语文学科与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联系的津梁”。对于习作(含写话)教学,他主张,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理论,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去反映现实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而应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构建科学的习作训练体系——小学低年级写童话体文字为主、中年级写观察习作为主、高年级写记实习作为主,并且应将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确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科学识字,对于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众说纷纭,歧见纷呈,云障雾罩,让人莫衷一是。施教授上述见解和主张,发前人所为发,具有开创性,堪称真知灼见。
二、“顶天立地”:贯通学理与实践
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人们推崇“顶天立地”。“顶天”是追求前沿先进、“登高望远”,亦即追求学理宽度、高度和深度;“立地”是立足实践,解决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施教授一方面从学理上进行开掘,探寻语文教学规律,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另一方面,直面课堂,直面实践,致力于解决教学实践的实在问题,而不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哲学思考上。学理与实践的上下求索,追求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意在让理论照亮实践,指导实践,让实践落实理论,验证理论。
施教授的新书分为“科学的识字教学”、“不同类型课文教学”、“不同学段习作学”和“教学评论”4大篇,每一大篇各有4个专题,全部贯穿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这一主题。其中第二、第三的 8个专题都是先以深刻的学理为基础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再据此建构教学策略,最后例举自己亲自撰写的教学设计并简要分析其如何体现教学思想、运用教学策略。
以“不同学段习作教学”篇中的“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为例,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第二学段应以观察习作为主”的主张,并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观察习作在习作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写作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身心特点等方面,全方位论证这一主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特别指出,第二学段以观察习作为主决定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是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沟通和协调的结果。施教授从已有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力论据,特别是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和绘画心理学中儿童绘画心理阶段划分,严密而有力地论证了小学低年级尚未进入观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此时进行观察习作,势必事倍功半,乃至揠苗助长;而中年级则正逢其时,根据教学与学生适配的原理,应进行系统的观察习作训练,否则将错失良机。接着就观察习作提出“构建完善的训练体系”、“提供观察的驱动力量”、“给予过细的观察指导”、“促进语言的同步发展”四大教学策略。为使读者更直观地考察了解这些策略如何运用或落实于课堂,施教授还提供了亲自设计的中年级观察习作《动作描写——不走样》的教学设计作为示例。
以具有宽度、高度和深度的学理为基础立论,并以此为依据寻找解决实践问题的科学途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贯通,构成了全书的最主要特色。书中阐述的教学思想、教学见解,新见频出,深刻独到,但绝不故作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深广的学理基础使之具有科学的力量,能以理服人,发人深省。以独到教学思想、教学见解武装教学策略,不仅衔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让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易于被借鉴于解决实践问题。
三、亲自“下水”:例解思想和主张
大学教授往往给人以躲在“象牙塔”里研究学问而不食实践“烟火”的印象。确实,不少大学里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就存在着游离于实践的偏向。许多教授、专家,谈理念、谈思想可以慷慨陈词、滔滔不绝,谈实践操作却捉襟见肘,甚至束手无策。身为大学老师,没有小学语文教学的直接经历,但施教授为了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建构的教学策略而勇敢“下水”,亲自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设计片段作为例证,特别是为8个专题各撰写1份完整的教学设计。
如本书第部分中“常识性课文教学”,施教授为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撰写了一个完整教学设计。本个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是,将课外资料经适当改造后插进课文的句子中,极具创意。四年级学生还只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热衷于游戏的心理。本设计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招聘会情境,并覆盖了绝大部分教学环节,这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更多游戏元素,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在营造“趣味”。学生所了解的关于骆驼的生理知识,都是客观的、理性的科学知识,没有经过主观情感折射而变形,这就渗透了理性和科学的精神。这决定于常识性课文的特点,也是确保此类课文的“原味”。人们常常以“文质兼美”来形容或赞誉教材里的课文,表达了对课文的高度信赖。但这篇课文却语言一般,甚至还有些粗糙。对这样的课文,如果盲目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价值其实并不大。所以本设计独辟蹊径,将主要教学时间都放在把课外资料适当改造后插入课文——这是关于骆驼生理知识的学习,更是颇具强度的语言训练,也是所谓的言意兼得,体现“语文味”。常识性课文教学要有“三味”正是施教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施教授正是以亲自设计的教学设计来直观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
以学理为基础,有以理服人地阐述自己的“沟通”教学观,又以此为依据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亲撰教学设计,以案例阐释教学思想,使学理高度与实践“地气”实现了无痕对接。阅读此书,我们可以获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