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博览》杂志副主编方心田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7 02: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博览》杂志副主编方心田先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2:49:06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0:56:4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散文人生

方心田



我喜欢散文,大概是前生注定的。
我的血脉里,流动着自由的基因,所以,我出生后就毫无悬念地主要选择了散文这种自由的写作文体和生活方式。
散文没有形式的讲究,也没有内容的固定,她包容一切美好和不美好的题材,接纳一切大胆和不大胆的探索。做人也是这样,内心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大脑里没有陈规陋俗的发威,脚步里没有功名利禄的羁绊,才是轻松活泼的人生,才是顺乎自然的人生,才是天人合一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我们的理想。
散文追求精神的凝聚,形散神不散。做人也是这样,方式可以西装笔挺,也可以破帽遮颜,可以嬉笑怒骂,也可以放浪形骸,但品质一定要端正纯洁,虽然做百分百的好人难,但切不可做百分百的坏蛋。
散文最喜真诚,真诚是她的灵魂,也是她的魅力。缺少真诚的散文不叫散文,叫八股,叫应试,叫委任状。做人也是这样,虚情假意的人会失去本真的快乐,会把自己禁锢在没有空气的易拉罐里从而失去知觉,还会因为没有价值而被善良的人们抛弃在垃圾筒里。相反,一旦活得真实、真诚、真挚,那么他就是精神王国的主人,高高在上,可以驾驭世间一切喜怒哀乐。尽管他的世俗身份可能卑微,口袋可能干瘪,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纯净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并不影响他内心的高贵。
散文也追求男子汉的力度,勘探器的深度。花鸟虫鱼、浅吟低唱固然也是一美,但这是人间小美,如果惊涛拍岸、黄钟大吕,那就是世间大美了。做人也是这样,小家碧玉固然不错,大家闺秀可能更具风度,温饱富足固然令人称羡,但行为的极致、认识的深刻、思想的超拔却更令高山仰止。
散文也是一种生命,有她的自然长势,也有她的逶迤心路。倘若你阅读了人类史上一部分蹦蹦跳跳、活灵活现的散文,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延伸到了久远的过去和美丽的未来。人类不能没有阅读,阅读文字,阅读音符,阅读他人,阅读蓝天,阅读大地。阅读是一种活着的姿势,也是一种飞翔的能力。我们因阅读而成熟。
因为太喜欢散文,所以有些感觉可能过头。但这并不排斥我对小说,对诗歌,对戏剧,对其他一切文体的关注和喜爱。正如散文是海纳百川的,我也是兼收并蓄的。文学就是人学,文品就是人品。我始终牢记这个通俗的道理。
自从我问世三十余年来,家庭、家乡、国家、世界给了我太多的思考素材和创作资料。我的思想野马一路走来,期间经历了少年的纯真和懵懂、青年的热情和冲动、壮年的沧桑和深沉,虽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呈波浪式,呈螺旋式,但终是向一个目标前行、攀登。这个目标就是真,就是善,就是美,就是自由,就是和平,就是大爱。
思想野马的不羁之旅,教我采撷了近百枚鲜艳或不鲜艳、甘甜或不甘甜的生命之果,我且把它们分装在七只看起来似乎不同,实际上品质一样的竹篮里。
“故园热土”,装的是一个儿子对父母的爱恋,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情,一个农民的后代对“三农”的关注。
“校园春秋”,装下了我在14年学生生涯、8年教师生涯中,挥洒在校园里的酸甜苦辣咸,现在,这些滋味都化成了青春的橄榄。
“生活咏叹”,记录了我在平凡的日子里一些平凡的历练和体验。它们也许并不创新,并不深刻,但它是一个正常男人、普通公民真实的心灵写照。
“书生之旅”,想学习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结果只学到了其中的“苦旅”,没学到其中的“文化”。这正是“千年一叹”:无力做名流,毕竟是书生!
“文化评弹”,评的是社会现象,弹的是一家之音。因为想有点品位,有点深度,所以就有意识地站在了文化的边上。
“观花有语”,花者,影、视、书也。君子观棋不语,我是观花有语,所以我不能入君子之流。此花非彼花,彼花芳香袭人,蜂飞蝶舞,但我情愿做此花的花痴。
“前尘旧事”,我像一个蹲在墙根晒太阳的小老头,咂巴咂巴着陈谷子烂芝麻。那味道真是不错,我品到了其中历久弥新的生动。
这些生命果实的味道到底如何,我的散文人生到底怎样,光我说了不算的,我是下蛋的鸡婆、卖瓜的王婆。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衷心谢谢你们的品尝!



(该文为远方出版社出版的本人散文集《无语的乡村》自序)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01:2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知识分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e8b2b0100020e.html
       有一个时期,听到别人称我为“知识分子”,我真的沾沾自喜。那时侯的感觉有点像戴了一顶漂亮的舒适的帽子,又有点像登上了可以俯视一般老百姓的台阶。
       按照中国官方出版的《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编辑、记者等。这么一看,我想不是知识分子都不行,因为我受过了高等教育,做过教师,现在又是编辑。显然,出身于农家的我,能够成为一个官方承认的知识分子,是我和我那个家族、家乡的荣耀,尽管工资并不怎么高。
既然成为知识分子了,我想就应该有知识分子的样子吧。知识分子有什么样子呢?我那时想,起码应该经常捧着砖头样厚的书读,做些笔记,再经常拿起笔写写对人对事的看法,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果有幸发表就更像知识分子的样了。有时候“指点”和“激扬”的东西显得浅薄,或者太过偏颇,找不到青睐于它的报刊(后来网络多少提供了一些自由的空间),倒是一些恩恩怨怨、风花雪月的东西经常变成铅字。虽如此,也不免有点自得,以为知识分子也有情感浪漫型的嘛。
后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阅读的加深,我逐渐地以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为羞赧了。我怎么是知识分子呢?
现在国际上通常认为“知识分子”这个词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19世纪的俄国。当时一些有知识的俄国人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念,对俄国专制制度及其后果强烈不满,表现出改变现实的巨大责任感,这些人被称作“知识阶级”。根据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的说法,“这个阶级的人们整个地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于被处死。”他还认为,当拉吉舍夫在《从彼得堡到俄罗斯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就诞生了。另一来源是法国。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左拉等一批具有正义感的人士站出来为遭受诬陷的德雷福斯上尉辩护,和强权作斗争,不惧打击和迫害,左拉并于1898年在《震旦报》发表著名的《我控诉!》。这篇文章被称作“知识分子宣言”。
由此,又可见得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了。西方人认为,知识分子除了受过较多教育和献身于专业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社会良知,敢于伸张正义等。他们认为知识分子就是社会的良心。而我们呢?是这么认为的:“在革命运动中,他们往往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我国解放后,知识分子从总体上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依靠力量。将来,待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普遍的极大的提高,知识分子阶层将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消灭而消失。”(《辞海》1999年版)
台湾学者殷海光既接受海耶克认为的“知识分子是博学多闻、能说会写、接受新观念比一般人快的一类人”,又接受《时代》周刊的说法“一个知识分子不仅是一个读书多的人,还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而且必须是他所在社会的批评者,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他认为前者说的是知识分子的本干,是一个社会文化创建的主力,后者说的是知识分子的精粹,是一个社会文化创建的先锋。两者都重要。但我认为,在一个专制社会里,在一个国王即法律而不是法律即国王的国度里,选择做后者更需要思想,更需要良知,更需要勇气,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而更值得民众爱戴。这样的知识分子更是时代的及时雨,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美国的梭罗,俄罗斯的赫尔岑,前苏联的索尔伦尼琴,中国大陆解放前的王实味、鲁迅,解放后的顾准、张志新,台湾专制时期的李敖,捷克的哈维尔……他们才是真正的为理想而生活,同现实作斗争的知识分子,是人类的精华。
相比他们,我们当中究竟有几个人堪称知识分子?我不禁汗颜不已。当今中国大学生多如牛毛,教授作家遍地,可是能够清晰观察现实,判断是非曲直,担当社会责任,说出几句真话的又有几人?我知道,我们的生存环境很不如意,我们生活在一块很多“标榜”却处处“赤贫”的土地上,生存尚且艰难,何况抗争!因此,对我们身边那为数不多的不避风险,坚持说真话、求真理的当代知识分子,我无法不发自肺腑的敬仰!他们是暗夜里微弱的光亮,多少总给我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我自然不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所以我感到痛苦。我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快乐的理由,虽然也常常倔强地去寻找快乐。鲁迅先生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是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苦痛的。从这个方面看,我似乎也有着知识分子的苦痛,似乎也是个准知识分子了,但我自己知道,我缺乏很根本的东西,如为理想而争的勇气,甘心付出的代价,如19世纪一大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前赴后继的“坐牢、服苦役以至于被处死”。
当代学者毛喻原说,知识分子是指那些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文化,不仅有文化,而且有信仰的人。知识、文化、信仰是构成知识分子的三大要素。我以为,应该是四大要素,还有勇气。有了这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坚强的知识分子,否则,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传统文人了。
                     (原载2006年7月18日《杂文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08:0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e8b2b010009k1.html
    人们喜欢说爱呀、缘分呀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好文章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世上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求好,都是极其有限的。就像时光,看起来好像绵延不绝,没有尽头,但美好的时光实在是非常有限,非常短暂,幸福和快乐的脚步总是香港人一样步履匆匆。所以,对于自己生命里出现的好东西,包括好的风景,好的心情,好的情感,甚至一幅好字,一篇好文,我们都要无比珍惜,当下享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每个写作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管他多么有天分,多么有灵气,多么勤奋,多么刻苦,他写出来的好文章,令他自己满意也令别人满意的好文章,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说某些大师“字字珠玑”,如果不是恭维之言,也往往是针对其某篇某首而言。谁都有灵感缺位的时候,谁都有敷衍塞责的时候。对于写作名家,他的文字也必然有良有莠,有金有沙,正如一些被奉为道德楷模的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做着令我们崇仰的事情,否则,累不累呀!
    今天突然想到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是在文思枯竭,多日无果,莫名失落的情况下,突然想到自己过去所写的几篇“妙文”,以及“妙文”奇迹般地闪亮出笼的经过。
    《我恨重庆》,可遇不可求。那年我与同事们去重庆开会,结果会没开一会儿,倒是把重庆以内名闻遐迩的景致都“会”了一遍。而且,地地道道的重庆麻辣火锅,真的就把我的胃惹毛了。从来没得过胃病的我,这次光荣中榜,可见我对重庆的“感激之情”了。所以,回家后没多久,我越想越气,终于有一天,就一边捂着隐隐作痛的胃部,一边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发泄着对重庆的“强烈不满”,就这样,《我恨重庆》出笼了。将它发到网上,马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特别是重庆人惊诧的眼球,他们看之前都很生气,但看之后,无不叹服,一个个眉开眼笑。据说,有个做麻辣火锅生意的人,就把我这篇“赌气泄恨”之文印在了他的宣传册子上。尽管他没来得及征求我同意,也没半文稿费,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和得意。
    再说一篇我自以为的神来之作《中国酒席》。这是一篇上不得大雅之堂的讽时讥世的小品文,但无数的读者喜欢它,因为它真切地反映了中国特色酒席上的丑态百出。那是某一年的平安夜,我们一些老乡为招待一位老家来的客人在南昌某酒店聚会,因为大家都开心,都喝得尽兴,所以差不多都原形毕露了,无意中也就将官场上的诸多习气表现了出来。而我,当时也是全身心地融入了那种氛围,感受特别深。所以,几日后,我越想越觉得这个题材有写头,就基本上按照那平安夜的样子,刻录了下来。我没想到的是,这篇在正规报刊上根本别指望发表的小东西,却在网络上大受欢迎。这,无疑鼓舞了我今后的网络写作。
    当然,一篇好作品的问世,有着许多主客观因素。它除了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际遇给作者独特的素材外,还要求作者有良好的文字基本功,有较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有较成熟的思想价值观。生活中的可遇不可求,其实就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花落谁家,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培根说:“一个人如果锐意并留神地观察,他一定会看见‘幸运’的”。这就是说,造化其实是人人都有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附:
《我恨重庆》http://blog.sina.com.cn/u/487e8b2b0100048o

《中国酒席》http://blog.sina.com.cn/u/487e8b2b0100020d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12:32 | 只看该作者
我和网友们的幸福生活(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e8b2b01000a79.html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的幸福生活有一半是网友们赐予我的。
    我自2001年堕入互联网以来,已届六个春秋。认识的网友无数,来来去去不下几百人,但友情依然火爆到今天的,至少还有几十位。网络是铁打的硬盘,网友是流水的兵。我那几十位铁杆网友,就是那长年不复员的志愿兵。
    我的网友,多半是我在西陆网文学论坛认识并结成死党的,以听涛阁、竹林听海、新三家村等论坛为主要活动基地。偶有几个通过QQ、博客结识,我也会将他们拉皮条一般拉入我们的文学论坛。就像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不能求多,只能求精,多了认识不过来,精了才可做成好朋友。
    因为我的职业是编辑,不能不和众多文字爱好者打交道,而厮混在文学论坛上的网友,大多都能写一些让自己和别人同时叫好的文字,而这样的人往往就又被我发展成了我们刊物的作者。如此一来,我和他们的网友关系,就戏剧性地升华成了工作关系。遇上召开笔会什么的,我就可以冠冕堂皇地邀请他们来开会,来喝酒。或者,我出外组稿时,就给我熟识的当地网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忙里偷闲地见上一面,扯上几句闲话,灌上几杯浊酒,如此友谊又增一层。
    我的约见网友,醉里成欢,依依惜别,六年来不知其几回矣!而独以这一回的“快乐江西行”网友聚会为高潮,为我平生之一大乐事!


    2007年8月1日,这不是普通的日子,它不仅是一支世界上最壮大的军队的诞生日,而且是我们论坛网友们“快乐江西行”报到的日子。
    这些天,南昌很热,它怎么摇头晃脑也摆脱不了“火炉”的雅号。上海作家薛舒和扬州才女慕枫因为提前来参加了我们刊物的庐山笔会,所以她们7月31日从庐山下来就非常的悠闲。夜猫子薛舒晚上睡不着,就弹一根烟,目光迷离地在电脑上噼里啪啦,记述着她在庐山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而看似乖乖女的慕枫则捧了一本叫《上学记》的书,靠在床头,目光也迷离着,心里不知在想什么(我一直挂在心头的事是,她总是捧读《上学记》,不知这几日她究竟看了几页)。建军80周年的这一天,南昌市八一广场并无我们意想中的热烈庆祝场面,只有火辣辣的阳光,在这个著名广场上不屈地爬行。我们本地人大都躲在办公室纳凉、聊天,美其名曰“上班”,而外地来的美女薛舒和慕枫却难以忘怀八大山人那忧郁而愤懑的目光,再度来到郊外青云谱。正如余秋雨同志所言,“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作为南昌定居者,我对外地朋友往往这样推荐,喜好舞文弄墨者,则隆重推出青云谱,喜看世俗闹热者,则主张去游滕王阁。雅者自雅,俗者自俗,遇上雅俗共赏者,则陶陶然不亦乐乎!
    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值得大书一笔的还是晚上。下午将薛舒、慕枫二美女带至青山湖边“滨湖别墅”登记住下后,我和范晓波在她们的房间里骚扰了片刻,就各自归去。晚饭时,我请她们吃饭。三人走进了青山湖边一家有野味特色的酒馆,老板竭力向我们推荐蛇呀蛙呀野猪呀等等特色菜,但我们不为所动,坚持一人点一个菜,结果薛舒点了南昌名菜“余干辣椒炒肉”,慕枫点了合自己胃口的“清汤鱼丸”,而我点的是“红烧棒棒鱼”。我作为东道主,额外补点了一个都喜欢的蔬菜“清炒野香花”。我们没有要酒,因为晚上酒吧里将有一场好戏,所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三人正吃得津津有味,可恼编辑部凌主任几番电话催促,迫不及待的他领着几个客人正在附近焦急不已。所以,我们只得匆匆结束晚餐,出门,沿相思林公园的湖边小道,步行了几步,就来到了我几番光临过的“星期五酒吧”。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显著特色的大众性酒吧,几张方桌,几张靠椅,分了里间外间,角落里吊着一台电视,放着MTV,墙边抬出一个极狭窄的弧型舞台。以往和朋友相聚,也曾来过,倒不是因为和老板熟,而是不曾知道其他酒吧有什么好,所以常常就熟门熟路地领了人进来。
    南昌的酒吧街很多,有专门由乐队歌手演唱的美国西部风格的酒吧,也有只适合年轻男女摇头晃脑、作痛苦撕裂状的新潮迪厅,还有适宜浪漫男女娓娓叙谈的只有轻音乐的茶室咖啡厅。但青山湖边的酒吧一条街,是我和外地网友光顾最多的场所。薛舒的歌喉无疑最好,我处处自豪地向别人这样介绍她:这个美女作家可是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过的,在上海市歌唱比赛时得过业余组一等奖,结果听的人无不睁大了眼睛,像看大熊猫一样细看着薛舒。她或清脆悦耳、或高亢婉转的歌声一落,掌声就激烈地响起来。幸而,我们在座的也有几位歌坛猛将,范晓波、凌主任、李老师、陈浩等,一个个不甘示弱地放声歌唱,掌声此起彼伏,南昌啤酒也一杯接一杯地流入了大家的身体里。接着,我按惯例去接了坐着轮椅的西陆前辈雨后虹大姐来,她的到来使酒吧里的室温高了几度。多少年来,这位坚强乐观的美女奉献给大家的,总是一脸妩媚灿烂的微笑、一声美妙动听的歌喉、一派豪气干云的酒风。我们为她而鼓掌,而快乐。
    将近十二点时,我和慕枫应约去火车站迎接从湖南来的兰室雅馨。我们将她带至“星期五酒吧”时,她激动地和各位朋友握手拥抱。这个文雅端庄、温柔贤淑的湘妹子很快就被酒吧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兴奋地就去点歌献艺,她点的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一段。
    夜色愈来愈深了,青山湖张着一双波光粼粼的眼,好奇地看着酒吧里快乐的人群。丰满而乳白的月亮很高很高,却又仿佛只挂在湖边一株古老的香樟树梢上。

                                     (题图摄于庐山/2007.7.31)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13: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快乐江西行”筹备很久,早在去年冬我就有了动议,原计划安排在今年3月底,好去看婺源的油菜花,以极大地满足各位“色友”和“摄友”的视觉贪欲。可令我们遗憾和伤痛的是,听涛阁的老版主、我们的老朋友、西安网友依白大哥因心脏病不幸于3月初去世,大家无不沉浸在悲痛之中。有朋友说,这个时候再去婺源热闹欢快就未免不合时宜。我觉得也是,于是就取消了去婺源看花的约定,而把日期往后推。不成想,一推就推到了暑期,而正好也满足了一些当老师的朋友的参与愿望。
    计划安排在8月初,有两个考虑。一是我们刊物的作者会定在7月底,个别来参加了作者会的外地朋友可以接连参与“快乐江西行”网友聚会,无需再跑一趟;二是听涛阁的7周年生日是8月4日,我们正好可以游山玩水的名义热烈庆贺之。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竹林听海论坛的5周年聚会也放在了8月初,辽宁丹东的文轩紧锣密鼓地筹备了好久,一些好朋友因此就“劳燕分飞”,而这也偶然地造就了一南一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网络姻缘、人间佳话,不亦悦乎!
                                      万年河
    8月2日早上八点整,我们从南昌长途汽车站出发。加上刚刚到达南昌的原西陆大腕、今大旗主编燕飞来,我们一行五人,兴致盎然、有说有笑地奔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燕飞来,我习惯称她为燕姐。在她担任西陆文学频道主编时,我就与她熟识。那是2003年8月,我和同事游西北,过西安。我受到了西安网友依白、山妞、燕姐等一干老西北的盛情款待,期间,我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三下五除二就被他们撂倒。撂倒的结果,是我几日后草就了堪与李白叫板的绝世美文《醉卧长安》。那是我人生中最为惨痛也是最为幸福的一次醉酒!燕姐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娇小文静、小家碧玉,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说话轻言细语,和风轻拂,春光长驻,一副邻家阿姐模样。之后,我们联系不断,我还约燕姐为我们刊物写了稿。2006年8月,我在游内蒙过北京时,给听涛阁总头领风时起时落和正在京城闯荡的燕姐分别发了短信,结果就又有了一次“万方烧烤”牌西陆网友吧唧会。这次聚会的成果是,眼福不浅的我,又认识了几位色艺俱佳的西陆佳丽,如冬依依、和风夫人、玫瑰的清香、水云烟等。我和燕姐的第三次相见,竟在我的家乡实现了,我怎能不开心激动而鞍前马后地效劳!
    燕姐是个精力充沛、善解人意、顾全大局、有长者风范的可爱可敬之女性。她坐了一夜的火车,清晨到站后马不停蹄,赶赴汽车站和我们会合,我不仅看不到她脸上有丝毫的疲惫和倦怠,反而她散布给我们的全是温暖的微笑和顾惜我们的言行。可以说,我们这次出行,她是当然的总头领,我不过是她的办公厅主任,以前叫副官。
    大巴车在赣东北的广袤大地上奔驰,窗外青山碧水、绿树红花、田畴村落像接受几位外省美女检阅一般,正把各自独特而秀美的一面尽情暴露在了热烈的阳光下。我坐在她们后面,偷听她们的喁喁交谈,我多么想多听到一些她们对我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呀!在经过万年县齐埠乡的地盘时,我将清澈蜿蜒的万年河、崭新的高速公路、楼房参差的我出生的村庄等一一指点给她们看,她们发出了“哦”、“哦”的赞叹,我满足地笑歪了嘴。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终于到达婺源县江湾大酒店。婺源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和我的大学同学、旅游局查主任等早已迎候在门口。他们在接风午餐上,就给我们亮出了婺源几大特色佳肴,如清炖荷包红鲤鱼、清炖土鸡、糊南瓜、粉蒸肉、粉蒸鱼、野蕨菜等,让我们见识了徽派菜系中“无蔬不可糊,无荤不可蒸”的特征。
    午饭后,我们稍事休息,就在查主任的带领下,赶赴著名的高山峡谷景区、森林水世界——大鄣山卧龙谷。祖籍婺源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曾亲笔题写过“大鄣山卧龙谷”六个大字。我们进去一看,果然不同凡响!没有密如蝼蚁的游人,也没有暑气蒸腾的烦恼,只有五六男女,不急不缓地隐没在接天秀色里。清凉的山风徐徐拂来,新鲜的翠绿将你裹怀,泉水丁丁冬冬,似乎在伴奏着我们悠闲的脚步。世人认为,只有餐桌上的美酒佳肴才能为远方的客人接风洗尘,而我认为,这大山里清新秀美的草树、闲适自得的瀑布、悠长神奇的峡谷、美丽动人的传说,才是真正能够洗涤俗念荡去凡尘的接风洗尘啊!
                                                    卧龙谷
    婺源的黄昏是最迷人的。因为,婺源的内在气质,只适合潺潺流布在唐宋明清。你看那白墙黑瓦、飞檐翘角,隐没在无边的绿树中,如若赶上暮色四合,山岚渐起,你能不为眼前的古色古香、依稀如画而惊呆吗?就是在这样一个梦回唐朝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千年古村——严田。这里不仅有一棵号称“天下第一樟”的1800多岁的古樟树,不仅有古貌犹存的纸伞坊、豆腐坊、榨油坊,而且在这小小的村落里,居然涌现过数十位苦读及第的进士举人,这不能不让我们有点瞠目。
    在幽寂的夜色终于潮水般笼罩村庄的时刻,我们围坐在村头小酒店一张八仙桌边,好奇而兴奋地吃起了地地道道的婺源农家饭。我们喝着酒,品着菜,偶尔抬头看看四野里“鱼塘人家”的瓦房暗影,以及那棵默默伫立和守望了1800多年的古村保护神,在酒店屋檐上悬挂着的红灯笼照耀下,我们的脸和我们的心,都一起红扑扑的,如花似玉。
                                                    严田村
   
    查主任一脸憨厚,头发稀疏,但他安排我们的游程却科学有致,缜密不漏。饭毕,已是夜色浓重时分,月亮躲在了乌云后,我们只能依稀辨白脚下的石板路。查主任又带我们去造访了一户普通村民。村民家的狗嗷嗷叫着。见有客人来访,正吃着晚饭的女主人放下碗筷,笑语盈盈地起身招呼。男主人依旧蹲在堂屋的一角,和小儿子一起看着电视,他只转过脸和我们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温和的照面。我们和他们聊着,拍着照片,他们仍是那样热情而朴拙,没有丁点的烦厌。
    出了门,我们往村口走。有人说起这里曾经作过电视剧《聊斋》的外景地,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更让大家觉得四周黑寂寂的屋影里埋伏着什么,加上查主任逼真地模仿起了鬼叫的声音,几个胆小的美女咿咿呀呀叫唤着,一个劲地往男人身上靠。
    在回婺源县城的途中,查主任还带我们参观了清华镇的几户普通百姓家,让我们看看他们居住的百年老屋。最后,我们还慕名参观了吴老师的“驴友驿站”。吴老师也算得婺源一个名人,他是婺源本地最早利用网络宣传婺雅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栖宿他家的“儒商”之一,被国内多家媒体采访过。我们考察了他家四层楼的宾馆及其食宿设施,觉得的确是物美价廉。于是,我们和他来了个不算遥远的约定:以后来婺源,一定住他家!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14:11 | 只看该作者

     网友聚会,一般最有趣的场合就是吃饭斗酒和晚上活动。斗酒需要男人,活动需要情致。而我们8月2日的晚上,恰恰就缺少情致,因为劳累。
     8月2日晚九点,我们回到婺源县城,草草游览了一下仿古商业街,都觉得有些累了,于是回到酒店去休息。其时我兴致比较好,还是希望有什么活动的,很希望有人提议或来串门,可是没有。于是,我就只好去串她们的门。对面的一间,慕枫这丫头没心没肺,已早早上床了,兰室雅馨去串门了。我敲开隔壁燕姐的房门,只见燕姐已上了床,裹着被单靠在床头,兰室雅馨与她相偎相拥,说着女人间的悄悄话。薛舒在卫生间里洗漱,长时间不出来。我在两个女人面前坐着,聊了一小会,就有点找不着恰当的话题。
    兰室雅馨白日里一派大家闺秀、古典淑女的风范,到了晚上其实也显得比较活跃。她在一所重点高中任教,担任重点班的班主任,业余喜欢写作,常有散文随笔见报,深受学生爱戴。我与她在网上结识,不过一年左右,但因了出身一样,经历相似,爱好相同,两人常有共同的话题、共通的心声。去年的今日,2006年8月2日,因了她发给我的一句短信“坦荡谈风月,执手不言情”,我有感而发,写就传诵一时的美文《知己一梦是红颜》。而整整365天后,我们居然在婺源的晚上,坐在了一起,欣然对视,你说奇也不奇?
    兰室雅馨人如其名,整个人就像一株发散着幽幽馨香的君子兰,无论打扮、谈吐,还是吃饭、举伞、走路,甚至爬墙,都下意识地讲究韵致和风度。她的坤包里,常有解馋的小零食,在我们觉得饥饿的时刻,她就拿出来;在我们遇到尴尬或者困难时,她往往出其不意地出言安慰、拔刀相助,眼神里透出的全是成熟女性的妩媚和温柔。看她的诗文,知道她对古典文学造诣较深,唐诗宋词的气韵已深深地融化到了她的血液中,从而影响到了她的文风、性格甚至人格。在随后的游历中,她那宽宏、温柔、贤惠、知性的品行特征,进一步得到了印证。




    第二天上午,我们紧锣密鼓地安排游览两个著名的古文化生态村落——晓起和李坑,为此查主任还建议我们请了个小导游。导游是个年轻的婺源女郎,热情活泼,口才不错。一路上,她讲解着婺源的历史、景区的特点,还不时地和我们开善意的玩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此诗说的就是晓起。
    晓起坐落在婺源东北部,是一个始建于公元787年的历史悠久的村落,如今村中依然保存着几十幢600余年的明清民居。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宅官第比比皆是。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遮天蔽日的古树,野碧风清的环境,天人合一地造成了无数都市人梦境里的生态家园。我们跟着导游,穿巷过户,听她讲述那一个个久远得有些发霉的故事。我不停地拍照留念,几乎每一个景致都令我挪不动脚步。尤其是在数不清的精美石雕、砖雕、木雕等遗存前,我们一行人流连而忘返。

                                                     李坑

    游罢晓起,又游李坑。李坑是个有非常明显的小桥流水人家之特征的古村落。我已经是第N次来了,可游兴依然浓厚。这个李姓古村,一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仕官商贾达百人,村里文人留下的传世著作就达29部。我们沿着小溪,踩着青石板,姗姗而来,走过千金小姐的绣楼,穿过村庄法庭——申明亭,一任思绪千古飞扬。在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院,一株紫薇傲然绽放,紫、红、白各色花朵耀然眩目。细数其年轮,已达千年之上。导游说,这棵紫薇经人世,知痛痒,你一挠她,她就会笑得身子骨簌簌抖动。我无言良久,默默地拍照记存。最后,我们来到村后的山坡上,俯视全村,无比养眼:一条几丈宽的小溪悠悠地穿村而过,无数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沿溪而建、依山而立,青石板小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道院钟鸣等景致铺陈其中。再睁眼细瞧,是谁家晾晒的红辣椒熏红了老少游人的脸蛋?又是谁家飘起的炊烟袅娜了撑伞少女的身姿?
    青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有情人在天涯。如若马致远来过此地,恐怕他就会这样改写他的名曲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14:41 | 只看该作者

    8月3日中午,接受过我的大学同学老詹的热情宴请后,我们参观了号称中国县级第一馆的婺源博物馆。之后,我们包了一辆面包车,穿过德兴、玉山交界处的三清山,赶赴广丰铜钹山。路上,一场暴雨,驱散了弥漫在空气里的暑热,也荡涤了我们身上疲惫的风尘。

                                      路过三清山

    下午六点余,我们到达广丰县城,换乘了铜钹山风景区管委会徐副书记的越野吉普,搭上了我的知己好友叶老师,披着愈来愈浓重的氤氲暮色,我们像做梦的穿山甲一般穿行在赣闽边界的崇山峻岭中。
    铜钹山,我早在数年前就知晓她的芳名。这是一座处女般的深山乐园,正处在地方官员们美好的开发设想中。2006年9月,我出差广丰,和当地的朋友游了灵鹫寺等一些人文古迹。当时就有人建议,是否去看看铜钹山?我没有同意,因为我觉得,游览铜钹山这样的古朴、原始、清秀、含羞的村姑般风景,当和一二文朋、三两红颜才能品觉其中三昧。记得我写过一文《期待一个旷世的约定》,文中说:“一年又一年,面对铜钹山深闺处女般的诱惑,我竟一次次错过了相见。也许,我在期待什么?期待一个旷世的约定吗?亲爱的铜钹,你说,我将和谁相赴,聆听你动人的绝唱?”
    而今,我来了,梦寐里无数次出现过的铜钹山,我终于来了!我来践行一个旷世的约定了!江西杂文家褚兢说:“铜钹山,一个有着重金属质地的名字,却能让人的灵魂轻盈得飞起来。”是的,你看,我的内心里,我的魂魄儿不是正激动得要呼喊着,叫嚣着,飞翔着吗?

                                     铜钹山

    徐副书记一边开车,一边语调深情地告诉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的铜钹山主要景区为九仙湖、九仙山、七星湖等,如今进山的公路差不多竣工,一些游览设施正在积极筹建。因为是个新兴景点,外地的游客还不曾大规模地涌进来,只有一些零星的文人墨客追逐其野性风韵而来。为了安顿好这些文人墨客的身体和灵魂,让他们吟唱出无愧于铜钹山秀山丽水的诗词曲赋,当地政府特在一处风水宝地建造了竹海山庄,并辟其为江西省作协创作基地。
    铜钹山管委会主任毛小东是个无比豪爽的魁梧汉子,因为自身也喜欢创作,出过好几本书,所以对文人同行就格外的热情。据说,任当地乡长的他官运亨通,曾有几次外调高升的机会,可他屡次放弃,不为其他,只为留在铜钹山,筚路蓝缕,以完成开发、打造,使其成为风景区品牌的使命。这样不计个人前途,只想造福一方的基层领导,赢得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感佩。在欢迎酒席上,燕姐就不止一次地代表我们,端起了当地的杨梅酒,向毛、徐二位镇领导真诚地敬酒!记得燕姐的话里有这样的词句:我替铜钹山的老百姓敬你们一杯!
    饭后,天已大黑。我们由司机送到竹海山庄。这里背山靠水,地处山谷,幽静无比。名为山庄,其实就是二三栋两层楼房,星星点点几许灯火,一个标准的乡村招待所。但对于文人,这样的境遇,这样的风光,这样的夜色,这样的静谧,恐怕就超过世上任何星级宾馆了。
    晚上,房屋四周漆黑一片,黛青的天光下,只依稀可见山峦峰岭的青灰轮廓。万籁俱寂,惟有山虫在莫名地兴奋,唧唧不止,我屏气吞声,侧耳细听,那金属般的虫鸣就尤显得震耳,是野蝉,还是山鸟?或是地上不知名的爬虫?除了房屋里偶尔传出来的几声人言犬吠,大山想必已缓缓地睡去了。
    薛舒依旧一个人在她的房间里,静静地写着旅行日记。叶老师也孤寂地睡下了。我、燕姐、慕枫、兰室四人百无聊赖,竟然搓起了麻将。
    事后回想,我们真是辜负了铜钹之夜的良辰美景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16:21 | 只看该作者
    8月4日,是我们全身心地融入到铜钹山腹地与心怀的一天。我们开心,我们铭记,我们感动。
    上午,我们在徐副书记、小夏导游的陪同下,来到了九仙湖景区。只见群峰耸峙间,一汪清澈而宏阔的湖面,在吹面凉风中,天光云影,碧波荡漾,顺着那蜿蜒山势,铺陈开去,一直到远方。
    我们披上救生衣,登上快艇,急不可耐地奔那湖心而去。在急速翻滚跳跃着的雪白浪花里,我们的叫嚣和笑声甩出去好远好远,惊飞了一只只正谈情说爱着的白鹭黑鸭,也许也无意中惊动了盘踞此地千百年的九仙湖怪?


    接着,我们驱车登上了崎岖山路,来到了藏匿在深山深处的九仙山脚下。这里,不啻为一处世外桃源。山坡沟谷里画着一幅幅棋盘般的青绿稻田,山脚下浓阴覆盖着一栋栋灰黄的木质瓦屋,几个或耕作或闲适的村民、妇孺依旧过着他们自己安静的日月。放眼一望,九仙山上明末清初的义军筑造的城堡依稀可见,酷似人乳的双乳峰在蓝天白云下恣意地炫耀。碍于上山的通道十分险峻陡峭,我们无缘上去,只能站在山下享受想象的美妙,是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午,回镇吃饭。结果,燕姐抵不住当地人的如火热情,终于酩酊一醉。
    下午,我们赶场似地游览了大革命时期广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原始红豆杉林、刘家村农具展览馆、白花岩和七星水库大坝,就回到了竹海山庄。一场淅沥的夏雨后,我们拿了换洗衣服,准备漂流去。
    漂流的过程无限美妙,它可以使人脱去惯有的矜持,也可以使人露出藏匿的野性。一支木桨,几管水枪,加上放肆惯了的山民船工,那只不大不小的橡皮艇,就在峰回路转的激流中,盛满了我们男男女女的欢笑和尖叫。在水枪的喷射中,在木桨的拍打中,我们一个个全身湿透,落汤鸡一般。打仗累了,山景就美起来,这时薛舒的甜美歌声也一节节地悠扬飘起了。我听得出,那在山谷水花间飘扬、流转的歌声里,栖满了我们纯真无瑕、清澈见底的友情浪花,也充盈着我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希冀!
    是夜,晚餐吃得很香,和毛、徐二位镇领导依依惜别的深情浓缩在了浓酽醇香的酒水里,而我们即将各自别离的浅浅伤感,也山露一样悄悄漫上了心头。
    是夜,谁也没想起今天是听涛阁论坛的7周年生日,我们依旧在搓麻中打发山乡寂寞的夜晚,而薛舒依旧一个人在房间里忙活着。夜深,我一个人睡得很不塌实(叶老师提前回家了),半夜几番醒来,看窗外黛黑山峰,如鬼影幢幢,听坡上野虫呢喃,疑神怪出没,孤寂的我一时竟有点害怕,忙紧闭眼睛,逼自己躲进那可以安妥魂灵的睡眠中去。
    翌日,我们吃过铜钹山最后一顿可口的早餐,就开始了返程,赶赴上饶火车站。午后两点,至南昌。慕枫先别我们而去,我送她登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这个和我说话喜欢带刺,有点像野玫瑰,却又极其聪明伶俐的扬州才女,在列车开动后,给我发来了这样的短信:列车开动了,我的泪水怎么也控制不住……
    归心似箭的兰室雅馨,一出站就买好了去长沙的车票,和我们告别。薛舒也独自打车去了昌北机场,回她的上海。其后,我领着燕姐来到雨后虹家,以慰她们老姐妹长相思之念想。吃过虹姐做东的晚饭后,燕姐也独自登上了回北京的列车。
    自此,“快乐江西行”网聚活动圆满结束!
    都说一个旧的结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短促的人生,一心憧憬快乐和幸福的我们,于是又热烈地期待着,美丽地期待着,痴痴地期待着!
                                                              (剧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25 , Processed in 0.0775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