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1月
一、研究问题的定位
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位于“重要性”和“具体途径”之间,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问题,或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实然性——应然性)
本文的立足点在知识基础。……有研究表明,教师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表达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知识的深化是促进他们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几个概念界定:
"教师“——中小学教师;
“实践”——一种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来回修正二者的辩证张力,行动与反思互动;
“知识”——持实用主义观点,“知识”是一种行动的工具,具有实践性和能动性。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规范化、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以及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条件保障。
教师具有何种知识?
理论性知识——外显、系统、可表述、研究比较成熟,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是教师根据某些外在标准认为“应该如此的理论”。
实践性知识——隐蔽、非系统、缄默、很难把握,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a)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b)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c)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二、什么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一)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特别强调教师个人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认为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日常行为;强调其在特定专业知识场景中的作用。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以及他们工作的知识场景对其教学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教师个人理论”,强调实践性、行动性、情境性、个体性和开放性。
使用“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的理由: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完全是个人的、独特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并具有道德上的规范作用。二、“知识”这个概念比“理论”更加宽泛、能够囊括更多的内容,包括不够系统、严谨、逻辑的“认识、理解、解释、看法、观点”等。
定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可能的研究思路:
(1)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哲学基础以及此类知识的认识论特点;
(2)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知识基础的演变过程;
(3)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教师知识乃至身份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教师在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4)从教师日常工作入手,考察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典型知识场景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以及教师自己的意义解释;(5)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管理中有可能发挥的作用;
(6)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初步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研究并尝试以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方式。
(二)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1 教师的教育信念
2 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
3 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热情;激情。
4 教师的情境知识,主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反映出来。
5 教师的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思考。
6 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有心”的行动中。
有研究表明,上述各部分知识在强度上和力量上存在差异,越是处于中心的知识对教师行为的影响越大,也越难改变。
(三)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状态
按教师对其实践性知识的意识和表达的清晰程度,此类知识可分为1)可言传的;(2)可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3)无意识的、内隐的。
1、可反思性
2、实践感
3、行动性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变化也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可以用同化与顺应来解释。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 三、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
(一)为教师赋权提供批判性武器
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为了肯定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教师的优势所在,以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
(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工具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性工具———不仅有助于理解教师行为的意义,而且还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出发点。
任何教育改革都不仅需要促进教师知识的发展,而且需要首先了解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只有以此作为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教师的知识,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