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串串门儿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19: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http://blog.sina.com.cn/lichunhua
    2.点灯的心新浪教育http://blog.sina.com.cn/pllinghu
    3.吕建斌“山区语文老师的点滴生活”http://blog.sina.com.cn/zhouziljb
    4.一抹闲阳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ywxg
    5.于淑水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kzsxyushushui
    6.yangyanping的博客“语文教育与审美研究”http://blog.sina.com.cn/pingyanyang
7.卫国小学博客教育之家http://blog.sina.com.cn/hcy666
8.博客成长新空间http://q.blog.sina.com.cn/hcyzw
9.美丽的园丁http://blog.sina.com.cn/wgxxbkzx
10.刘再复http://blog.sina.com.cn/zaifuliu
11.孙绍振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unshaozhenblog
12.语文教师柴国华http://blog.sina.com.cn/chaiguohua
13.莱笙http://blog.sina.com.cn/hls
14.陈希我http://blog.sina.com.cn/chenxiwo
15.何葆国http://blog.sina.com.cn/u/1215470641
16.南帆http://blog.sina.com.cn/nanfanblog
17.谢有顺http://blog.sina.com.cn/u/1496846160
18.北北http://blog.sina.com.cn/u/1224445784
19.施晓宇http://blog.sina.com.cn/u/1246932070
20.萧春雷http://blog.sina.com.cn/xiaochunlei
21.林斌http://blog.sina.com.cn/yszzr
22.哈雷http://blog.sina.com.cn/haleihalei
23.学科作文教学研究http://blog.sina.com.cn/xuekezuowen
24.深圳宝安区高中语文吴泓老师“吴泓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szbawuhong
25.刘玉青“中国语文网络情境教学研究”http://blog.sina.com.cn/yuqinliu
26.刘再复http://blog.sina.com.cn/zaifuliu
27.孟鸿“剑门山人”http://blog.sina.com.cn/cdxianjianqiyuan
28.西西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ndelion011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16:19 | 只看该作者
海盐教师博客社群http://www.jsblog.cn/index.html是国内比较活跃的区域性教师博客社群,近年来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宗旨
  建立个人网志,促进自我反思;
  开展广泛交流,沉淀学习路径;
    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发展历程与重要数据
    1、2004年11月,海盐教研网(资源建设特色)参加由全国计算机教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特色主题网站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2004年12月,创建 “海盐教师博客”,截止到2007年3月,已经注册4793博客,发表日志:24970,绝大部分都是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后的所感所思后原创,回复:28204。
    3、2005年参加全国教育技术年会,被评为全国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并在会上作了专题介绍。
    4、06年上半年成立“海盐教师博客研究会”——国内第一家
    5、刊印《海盐教师博客精华日志文集》
    6、举行了五届海盐教师博客沙龙活动
    7、多次举办海盐教师博客论坛活动
    8、与广西柳州名师博客进行交流活动。
    9、成立后台技术管理小组和后台内容管理小组,每天有人值班,对内容进行管理。
    10、成立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每月出刊1期电子期刊,每年出版1集《海盐教师博客精华日志文集》。
    11、推出县中小学学科基地博客和学科中心组博客群组。
(资料来源:推进区域BLOG社群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18:53 | 只看该作者
金陵叙事
http://jinling.szeblog.cn/user1/3/index.html
苏州教育博客
http://www.szeblog.cn/index.html
浙江海盐教师博客
http://www.jsblog.cn/index.html
山东淄博校园博客
http://zbsc.zbedu.net/blog/main/index.asp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教育博客
http://61.144.246.3/txy/blog/
江苏张家港教育博客
http://www.zjgedu.com.cn/blog/index.html
常熟教育博客
http://resch.jscsedu.com/blog/summary.php
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博客http://wx.czdj.czedu.com.cn:8080/rainbow/blog/index.asp
海南省三亚教研博客
http://blog.cersp.com/7000.aspx
云游大侠—蒋鸣和教授BLOG
http://jiangminghe.spaces.msn.com/PersonalSpace.aspx
http://blog.sina.com.cn/u/1438388851
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的“ABBE芜Blog”
http://abbe.blog.sohu.com/
北师大庄秀丽博士的 xiuli's blog
http://www.online-edu.org/index.php/350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在线(张诗亚主编)http://cyber.swnu.edu.cn/mcjy/cyber/index.html
海南,成长博客
http://blog.cersp.com/
南京市教研室,ME博客--数学教师博客群
http://www.meblog.cn/index.html
广西都乐名师博客
http://www.doule.cn/index.html
广州天河部落
http://59.42.251.241:9010/default.aspx
四川绵阳  阳光教师博客
http://www.jsboke.com/index.html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蒲公英”教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pgy
湖北赛伯教育网志
http://www.blog.edu.cn/user1/12015/index.shtml
海盐教师博客电子杂志(热情推荐)
第1期,http://www.jsblog.cn/eword/index1.asp
第2期,http://www.jsblog.cn/eword/index2.asp
第3期,http://www.jsblog.cn/eword/index3.asp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1:05:11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博客的传播功能


    摘要: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博客近年来以迅猛的姿态发展起来,在博客的诸多功用中,其传播功能日益凸显。相较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博客在及时、全面、包容和互动方面优势明显,对传统新闻媒介构成了强烈冲击。因此,传统新闻媒介更应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面对,扬长避短,形成与博客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博客 网络 新闻传媒 微博 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客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长起来。博客多元化的功能指向,尤其是在传播上的即时性、全面性、包容性和互动性功能,使其日益成为网民钟爱的传播方式,甚至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很大一部分受众,对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形成直接冲击。
    博客的起源与现状
    博客译自英文Weblog(Blog),也称“网络日志”,肇始于1998年的美国,它是一个无界的交流平台,开创了一个无壁垒的交流环境。2002年,一些网络精英将博客介绍到我国,9月5日,《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同时刊登有关博客的文章。人们将此视为博客在我国植根的标志。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博客的出现,其蕴涵了更多、更巨大的信息价值:不同的博客选择不同的内容,经过收集和整理,成为很多人关注的专业博客。“它成了类似于个人主页的东西,但又无须雕饰,只需自由而随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类似于一种公开的个人日记。”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有4.2亿网民,粗略计算4亿网民中一半在博。特别是近年微博和3G技术的介入,人们用博客记录生活,用博客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与沟通模式,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博客文化”。在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据新浪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仅新浪微博用户数就已达5000万户,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的微博内容超过2500万条。
    博客功能的多元化
    众所周知,互联网本身并不是媒体,只是一种传送信息的渠道和工具。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博客,却以强大的生命力蓬勃发展起来。究其原因,源于博客在传播方面具有以下功能:
    即时性功能。新闻传播的价值追求之一就是传播内容的新鲜性和传播方式的及时性。社会上的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这些事件的爆发,往往没有先兆,传统媒体难以提前做好报道准备,从得知信息到记者到达现场采访再到出版发行往往使得新闻大大滞后于事件的发生。而互联网正赋予了博客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功能,也使得博客的传播方式具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实时性。现场亲历者(当然博客队伍中,也不乏从事新闻工作的博主)的迅速反应,使得他们的报道几乎能够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
    近年来,博客成为许多突发事件的最先报道者,例子不胜枚举。2005年11月26日9时江西九江发生地震,一位网名为“寻找东海岸”的博主在震后4分钟就在博客上发布了此信息,比全国各家媒体的报道早了至少一刻钟。加上其他博客的及时跟进,为后续的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提供了及时新鲜的信息源和多角度的信息补充,可以说这是新闻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胜过传统媒体的标志性事件。
    非常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地方,只要手机可用就能更新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创建“嘀咕”微博网站的李松博士认为,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1:05:36 | 只看该作者
  在公众关注的动态性事件,诸如2008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奥运会、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的进展情况发布中,博客,尤其是微博的即时性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3G技术使得影像互动和文字短信的交流更加迅捷,随着这一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成熟,将会使得博客的传播功能更加臻于完善。
    全面性功能。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博客因其发布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布内容的全面性。博主(Blogger或Blog writer)中既有社会上层人士,也有芸芸普通民众;既有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有往日传统媒体的普通受众。对待新闻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方面和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取舍,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柴米油盐,都可以成为博客的内容,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包罗万象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叙述语言和表达方式,于是,针对同一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报道和评价方式。虽然博客习惯上被分为“草根型”和“精英型”,但两者的转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作为榕树下的负责人之一,著名作家陈村就说,网络的即时、自由和互动对习惯了审查制度的作家、专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通过网络点击率和跟帖的考验,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等网络写手则纷纷投奔传统媒体成为畅销书作家。
    包容性功能。博客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包容性。如今,博客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和专家、精英、明星对等的话语权,博客创作也从精英文化时代变成了草根文化时代,博客行为具有平民性和非功利性。网络本身的特点赋予了博主们更大的自由度,作为抒发个人情绪的博主们,“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那里是我的私生活”。博客世界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能涵盖的,最终使得一些在传统媒体眼中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博客中都成为可能。于是就像之前网络红火了庞龙、杨臣刚一样,博客也成就了木子美、李寻欢、芙蓉姐姐。
    互动性功能。传统新闻媒体在政策信息的传播中处于一个单向传播平台上,即“我说你听”模式,这种传播方式于当今社会而言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2003年非典暴发前期,某些主流传媒报道有误,造成了非典事态的扩大和蔓延。而今,随着新闻博客的崛起,传统的线性传播的格局已被打破。各大博客网站对传统媒体所报道新闻的评论比比皆是,反面的声音也屡见不鲜,这些都为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提供了甄别资源。
    博客给大家提供了平等的机会,“精英们”的观点如果能够经受住考验,最终为网民所认同,那么他们自然会凸显出来;同样,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博客也给了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一条渠道。今天,不同级别政府、官员利用博客与民众交流,进行沟通和了解下情已经不是新鲜事。而随着博客,尤其是新闻博客的发展,民众也将会更多地参与到以前对他们而言遥不可及的各项重大事务中来,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关心民族文化精神事件的发生。这必将给政府带来民主政治的新风气,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1:05:55 | 只看该作者
客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
    博客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体系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新闻博客对新闻传播格局的改变引发了新闻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体运行的逻辑。虽然博客的传播功能是以传统媒体为依托而迅速繁荣起来的,从信息覆盖面来看,博客也远逊于专业的大众传播机构。但博客却拥有着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势:海量的信息存储、新闻背景的立体化呈现、个性化的服务等,尤其是其互动性特点,对传统新闻媒介构成了强大冲击。RSS阅读器的出现更是将原本纷繁零落的博客资讯整合后,呈现于网民面前,这比传统平面媒体更廉价更自由,更适合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的“胃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认为:“博客可以作为新闻的补充来源、新闻的加工者、新闻的整合者以及新闻的解读者。”媒体工作者张绪总结说:“博客是‘先开枪后瞄准’,传统媒体是‘先瞄准后开枪’,这个特性使博客颠覆了传播的固有模式。”
    媒体的博客传播将会改变整个信息化产业结构,尤其是新闻和出版业的发展未来,将会更多地受到它们的影响而改变。出版界和新闻界过去那种周期性长或者说是统一审查的出版和新闻制度,大大落后于博客新闻给人们带来的即时性传播。人们对于网络出版的需求,对于新闻阅读的需求都远远地超越出目前这两个领域的极限。博客在网络社会带给人们的变化是巨大的,即时性的阅读和新闻传播节约了资源和纸张,也同时使受众获得了快捷的知识和信息。
    在我国博客发展进程中,两件大事不得不提及。首先是辽宁渤海大学教师王吉鹏在“博客中国”网站上发帖《一个公民的拷问:谁应该为网络色情现状负责?》拉开的中国民间网络反黄的序幕引起官方重视,进而形成了全国性轰轰烈烈的网络扫黄。再就是网民众所周知的“木子美事件”。由此,更多大众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转向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
    博客的发展前景
    博客的传播功能是以传统为依托而快速繁荣起来的,不可否认,博客的传播力量部分来自传统媒体。但从信息覆盖面来看,博客还远逊于专业的大众传播机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博客历史还不长,在内容方面也是良莠不齐,但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它的传播蕴涵有大量的智慧和思想,兼以其所拥有的传统新闻媒体所不具备的互动性功能,在未来的新闻传播、政务管理、商业往来、教育教学等方面,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无限膨胀,读者除对新闻本身关注之外,更注重新闻背后的信息和观点。如铺天盖地的艳照门事件、沸沸扬扬的躲猫猫事件之类的热点事件,人们除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外,更在乎他人对这些事件的评论。于是,博主们的新闻观点应运而生。
    博客秉承的是自由精神,使其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在网络世界里体现个人的存在,弘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流沟通群体。自然,某些博客的言语观点未免情绪化甚至失之客观性、公正性,但这正是当今时代重个性张扬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许多重要事件虽然是博客率先报道的,但也正因传统媒体的迅速跟进才形成了其后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传统媒体的传播顺序是:过滤,然后出版;博客的传播顺序恰恰相反:出版,然后过滤。⑥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内容需要经过特定权威审核,且有着博客所无法替代的各种资源优势,以及非常专业的新闻编采队伍和严格的新闻操作流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国际公认的价值标准。所以,目前传统媒体仍是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特别是那些政治方面的严肃性新闻,传统媒体仍处于垄断地位。同时,传统媒体的权威身份,使他们更容易及时地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的每一次深入战地,都会带来一篇内容别致的博文,这正是众多“草根”博客所不具备的特点。
    博客正在改变着新闻与出版模式。传统新闻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或参与到博客中来,建构新闻与出版的平台,面对不同的声音,重视和加强交流,关注受众反映,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元需求。所以,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技术、新媒体的互动关系。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最后的结局也必
  杨红梅,女,1976年4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爱好音乐、读书、写作等。2007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04年9月、2009年9月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2010年通过“绿色通道”成为长江东路小学一名教师。
        以“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我和我的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能形成自己的“快乐教学”特色。坚信:赏识下出诸葛,兴趣中有李白,宽容里有张衡!
        平时喜欢撰写博文,在博文中尽情抒写心情,感悟生活,传递幸福……


然是双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18 , Processed in 0.0702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