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伟大之图”酝酿于伟大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3 21:4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伟大之图”酝酿于伟大心灵《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22日   16 版)
《愚公移山》草稿

    一九四〇年五月,徐悲鸿在大吉岭小住。
    在南亚次大陆,大吉岭是难得的避暑胜地。印度的夏季炎热而漫长,英国殖民当局官员和其他有钱人,总是连家带口,离开蒸笼似的城市,到这里远望群山,享受凉爽的空气。因此,大吉岭虽然偏远,别墅与客栈却不少。
    而徐悲鸿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到这个边远小镇,绝不满足于泡一杯咖啡或一壶茶,坐在客栈前观看喜马拉雅山的风景。尽管有强烈头痛的高山反应,也知道一路崎岖不平、危险丛生,他仍要登上喜马拉雅山,画出喜马拉雅山。
    一个阳光充沛的早晨,徐悲鸿和他的友人骑上骏马,奔向雄伟壮阔的世界屋脊,那是他久已向往的神圣高地。他们深入靠近喜马拉雅山的高原地区,迎着寒气逼人的阵阵冷风,盘旋在悬崖峭壁之间的蜿蜒山路,连绵起伏的峰峦、皑皑无尽的白雪和飘散在前后的云朵,还有时不时马背颠簸的惊险,给他以壮阔而瑰丽的感受。
    在喜马拉雅山的奇峰之下,一片巨大的山林豁然闪现,色泽竟然如夕阳般的通红。徐悲鸿惊叹,海拔如此之高,却有这般奇树,周围没有任何杂生树木,连杂草也没见到,似乎正是平常植物难得生存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一种低海拔罕有的美丽。他吟诗曰:
    花上九霄花愈浓,
    四周山尽白云封。
    向来惯识悠悠态,
    味其滋嘘造化功。
    徐悲鸿沐浴着阳光,站在神奇的雪峰之前,雄奇的世界第一峰金光灿烂,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也感到艰苦攀登后的喜悦。
    徐悲鸿说,登喜马拉雅山是“平生第一快事“。
    对于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叩动着徐悲鸿的心弦。当他把灵魂交给喜马拉雅山的时候,他感受到大山传达给人的坚强性格。他所看到的喜马拉雅山奔腾起伏,直指天穹,他知道喜马拉雅山脉就在国境上,在祖国的那一端也有它傲岸的身姿。
    于是,这个靠近喜马拉雅山的小镇,出现了一个勤奋的写生者。徐悲鸿带着纸和笔,不停地四处采风,用速写记录着高山峡谷与风土人情,他在积累着创作素材。而他不是桃花源中人,天天收听广播,了解国内的最近战况,随之或喜或忧。他在一幅《群马图》上题写:“悲鸿时客喜马拉雅山之大吉岭,鄂北大胜,豪气勃发。”
    穿越山峰的茫茫云海,或许来自一个游子的故乡吧。
    而喜马拉雅山,不正象征着压不垮的民族之魂吗?
    徐悲鸿激动着,忘我地工作着。他运笔挥毫,作了《喜马拉雅山之晨雾》、《喜马拉雅山之林》等国画,他还为喜马拉雅山画了“油画肖像”。一位著名的油画家说,徐悲鸿喜欢用刀作画,他不是用软尖的画刀,而是用相当硬的刮刀。《喜马拉雅山》这幅风景油画的很大部分是用刮刀画的,树枝也是用刮刀压出来的,树叶也是刮刀粘出来的。
    以刀作笔,与其说作画,不如说是宣泄。
    在风光旖旎的世界屋脊,徐悲鸿的思绪仍牵挂着战火中的祖国。一九四○年五月十二日,徐悲鸿给友人王少陵函:
    印度七月起即入雨季,炎暑少刹,故弟至六月底即下山,而行止迄今未定。以工作论,印度最好,但国内催归殊急,弟拟由南洋再举行一两次展览方归国。中条山大歼灭战小鬼将死十万,最后胜利已极近,国外之人闻之均心慰也。弟之通信处暂定在港中华书局,吾侪一函往来必逾两月,故由港转可不损失时间。
    一九四○年十一月的一天,回到圣地尼克坦的徐悲鸿,来到泰戈尔府邸,向泰戈尔辞行,他准备返回新加坡。大病初愈的泰戈尔靠在躺椅上,他穿着徐悲鸿熟悉的黑色宽袖大袍,白发披肩,白须垂胸,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泰戈尔语气舒缓,与徐悲鸿谈天说地,徐悲鸿感受着诗翁对人生的洞察与感悟,想到的比喻就是喜马拉雅山。
    山一样伟岸的泰戈尔,一生淡泊名利,为追求理想宁可遭人非议。当泰戈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贺喜信函和电报以及溢美之词,像一波又一波潮水似的涌来。有一个由五百位社会名流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赶来向诗圣表示敬意,泰戈尔耳朵灌满了好话,他却直率地说:“先生们,请你们原谅。我无法接受你们如此的厚爱,就像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不需要帮助,最痛苦的时候不需要安慰一样,现在我也不需要你们的祝贺和致敬!”
    如同喜马拉雅山不为风雨所动,信念坚定的泰戈尔也不为盛名所累。徐悲鸿佩服泰戈尔依然深居简出,把喧嚣和虚伪挡在他的故乡之外。
    泰戈尔对徐悲鸿说:“请你在临行前帮着挑选我的画吧。”泰戈尔将在他的大量画作中精选一批,以便印制泰戈尔画集。徐悲鸿愉快地答应了。他知道,绘画如同作诗,是泰戈尔激情宣泄的另一种方式。泰戈尔伏案绘画时,徐悲鸿在旁边画过速写,泰戈尔似乎忘却尘世间的一切,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一气呵成,画风不俗而奇绝。
    次日,徐悲鸿与国际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约定,在泰戈尔客厅中开始工作。当他面对着堆成山似的泰戈尔画作,感受到了一位世纪文化巨匠的博大。泰戈尔钟情于大自然,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奇花异卉,都曾进入他的诗,也进入他的画,并且打上了印度民族的强烈烙印。徐悲鸿与其是在选画,不如说是在领悟泰戈尔的心灵。
    泰戈尔秘书告诉他,泰戈尔二十多岁学画,到当时耄耋之年,大自然的一切都在他的诗与画中,已存画作两千多幅,题材之丰富、内涵之深邃、风格之多样、数量之可观,不逊于专业画家。徐悲鸿从早到晚,用了两天时间,选出了泰戈尔画的精品三百幅,最佳之作七十幅,经泰戈尔过目同意,交给印度国际大学出版。
    泰戈尔很满意徐悲鸿的眼力。他拉着徐悲鸿的手,像对待一个即将出远门的亲人,诉说他对中国友人的思念,对中国遭受战争苦难的同情。徐悲鸿对这位老人也依依不舍,他在泰戈尔的精神中领略了许多,对于人类的关爱,对于文化的信念,对于社会的责任。超然物外的泰戈尔,在中国被侵略时不再超脱,大声说出自己的愤怒。
    泰戈尔听徐悲鸿讲述中国抗战的艰苦卓绝,深受感动。这位宣扬“大爱与和平”的文学泰斗,原先对日本心存好感,他访问过中国一次,去日本则已多次,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国,他表示痛心与失望,撰文谴责日本“它那穷兵黩武的咆哮,它那杀人如麻的残狠的纵情,它那对教育中心的摧毁,它那对人类文明道德条规的毫无血性的背道而驰。”印度国际大学发起捐助中国难民,泰戈尔带头捐款五百卢比,表达他的鲜明爱憎。
    徐悲鸿从泰戈尔身上,看到了人类的良心。日本诗人野口写信给泰戈尔,说日本侵华“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纠正中国的错误观念”。泰戈尔把他的回信登在报纸上,他说:“如果你能说服中国人相信,你们的军队轰炸他们的城市,使他们的妇女和儿童变成无家可归的乞丐……如果你能说服这些受难者相信,他们是享受你们的恩待而且最终能挽救他们的民族,那你就没有必要来说服我们相信贵国的高尚愿望了。”
    此时泰戈尔七十九岁了。徐悲鸿当年离开法国巴黎时,与恩师达仰先生告别,那份伤感使他久久不能释怀。说是再见,其实就是永诀。徐悲鸿与泰戈尔的分手,何尝没有同样的伤感。他把泰戈尔的友好感情珍藏在内心,带着泰戈尔送给他的诗集离去,而泰戈尔清新隽永的诗意伴着他远行:“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泰戈尔逝世的消息传到新加坡,告别泰戈尔才八个月的徐悲鸿怀着巨大的悲痛,立即写就了《泰戈尔翁之绘画》和《诔泰戈尔先生》两篇纪念文章,送到《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两家报馆,分别登载于九月八日两报的泰戈尔追悼特刊。当天下午17时30分,徐悲鸿赶到新加坡电台,对着麦克风宣读自己的广播稿:
    上个月的七号,亚洲落下一颗巨星,就是印度最大诗人泰戈尔仙逝。我游印度是由泰戈尔先生的盛意邀请,并在泰戈尔先生所创立的国际大学住了八个月。当然我所见到的,不过是些皮毛,但皮如虎之皮,毛如孔雀之毛,也就够美丽了。他老人家“九·一八”之前对中国日本一样,这十几年来,激动了他的正义感,堂堂正正出面申斥侵略者,指为祸首,直至其临终前所发表的意见,仍是如此同情中国坚强抗战,以爱好和平。泰戈尔先生如此激昂鼓舞我们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光明而战!
    徐悲鸿十分珍惜与泰戈尔的友谊。回国后,他把与泰戈尔相聚的合影照片,一直挂在家中的书房。他把泰戈尔看成一个伟大哲人,一个终身挚友。
    在喜马拉雅山麓的那片土地上,徐悲鸿独自舔舐感情的伤口,顽强地站立起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把个人悲欢放在身后,苦苦构思一篇宏大的时代长卷。
    当徐悲鸿身处印度和平乡的时候,就怀念着并不和平的祖国。他在送印度友人的《奔马图》上题写:“孑然一身,良朋渺远,故园灰烬,祖国苦战,时兴感慨耳。”
    此时,国内的战局进入最为惨烈的阶段。为了打通中国与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几十万中国军民用最为简陋的工具、最为坚韧的毅力、最为顽强的拼搏,在中缅边境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血汗横飞,凿通了一条生命线路——滇缅公路。
    这悲壮的情景,代表一个民族在绝境中的生存状态,萦绕在徐悲鸿的脑海中,时时让他夜不能寐。他为一种悲壮、执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着迷。
    冥冥之中,徐悲鸿感觉到,这正是他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找的精神,这是一种照亮他灵魂的精神,一种足以鼓励千百万中华儿女的精神,就像他在巴黎卢浮宫里所见到的宏大战争历史画卷,能与一个伟大民族的壮举相衬的画卷。
    给他鼓舞的是德拉克洛瓦,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一八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导人民》,这是一句波澜壮阔的诗,也是德拉克洛瓦给自己的巨作起的名。这位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在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用油画记述法国革命的牺牲精神,写出这样一部现实斗争的宏伟报告。
    徐悲鸿曾在巴黎卢浮宫,与这幅历史画卷久久对视。
    他看到巴黎的街垒弥漫着硝烟,在鲜血与生命的衬托之下,共和国三色旗在风中狂舞。一位美丽女性迎着枪弹,高高举着旗帜,引导着起义者去冲锋陷阵。人们说,这位面对着邪恶无所畏惧的自由女神,就象征着参加正义之战的法国。
    法国人因德拉克洛瓦而自豪,把他看成记录时代的人民画家。
    徐悲鸿要画史诗,激励中国人奋起抵御侵略的史诗,画中国的《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导人民》,画一幅属于东方的伟大史诗。
    这就是后来《愚公移山》这幅历史巨作的创作起因。
    伟大创作酝酿于伟大心灵。徐悲鸿为此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他在西方绘画的海洋中沉浮,在中国传统的沉淀里寻找,无数张画的打磨,似乎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远离故土与亲友,徐悲鸿是孤独的,而这孤独是艺术巅峰生长的沃土。
    他似乎读懂了德拉克洛瓦的名言:“人最大的不幸之一,是永远不能被人彻底理解和领会。每当我想到这点时,总觉得这正是生活中无法医治的创伤,这种创伤注定我的心灵要遭受到无法摆脱的孤独。”在孤独中他进入了状态。
    白胡子愚公与他的强壮子孙,从洪荒远古奔来徐悲鸿笔下。他们赤裸着血肉身躯,也赤裸着坚定的信念,背负着青天挖山不止,因为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愚公移山》轮廓在画家大脑中逐渐地清晰。
    一九四〇年四月二日,徐悲鸿写信给舒新城,与友人分享他的创作激情:
    一月以来将积蕴二十年之《愚公移山》草成,可当得起一伟大之图。日内即去喜马拉雅山,拟以两月之力,写成一丈二大幅中国画:再归写成一幅两丈长之(横)大油画,如能如弟理想完成,敝愿过半矣。尊处当为弟此作印一专册也。
    对别人不吝赞扬,而对自己画作一向低调的徐悲鸿,少有的用了“伟大之图“的说法,这是一个画家的自信,在艺术臻于成熟时的自信。
    了解了这些的我们,重新审视这幅我们早已熟悉的画面,我们发现,原来它所潜藏的内涵是那样的厚重而广阔无垠。我们感到了一个画家的灵魂搏动、心脏的跳跃、血脉的贲张,感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那股燃烧到了极点的情感火焰。
    徐悲鸿对于别人不吝赞扬,对自己却少有自诩。油画《愚公移山》却是一个例外,他给友人写信就悄悄说过“伟大之图“的评语,这是一个真实预言。后来《愚公移山》在重庆展出轰动一时,而今早已是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之作。
    (本文摘自《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傅宁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二版,定价:53.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1-15 14:44 , Processed in 0.0677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