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闻集锦]:赵薇女儿读报萌照曝光 网友惊呼:太可爱了(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4 19:0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报会
2010年05月12日
中国教师报




读完《学生就是一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平时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代表,那么此时的玉树县第三完小的教师们已成了孩子们生命拯救者和捍卫者。
尼玛江才校长身先士卒,心中首先有的是学生;徐海英老师灾后收养了十几个学生;特岗教师夏吴吉、代课教师江永求培、昂布扎西等也不甘人后,尽心尽力地救护着学生们!学生就是一切,他们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在玉树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依然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不管是校长还是代课教师,只要曾经当过一天老师,他们在地震中就不会袖手旁观,就会全力以赴拯救每一个被埋的学生,呵护生还却失去亲人的学生,他们俨然成了学生生命的守护神。致敬,玉树县第三完小的老师们!感谢,玉树县第三完小的老师们!挺住,玉树县第三完小的老师们!
看看玉树县第三完小的老师们事迹,作为他们的同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学生就是一切”的崇高精神。在地震的危急关头,他们奋不顾身地拯救孩子的精神,绝非一蹴而就,那是日积月累的凝结,那是真情挚爱的迸发。“学生就是一切”,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一切为了学生,理解他们,呵护他们,帮扶他们,何愁培养不出好学生,因为教育本就是爱的事业。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教师。让我们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中学 夏 颖)
读《乡村教师需要全社会来关注》一文有感
在许多乡村小学,许多教师一到学校安排班主任时就如临大敌,惟恐班主任的头衔落到自己头上。追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小学生的工作事无巨细,操心受累要比初、高中的教师多得多,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教师每天除了直接面对待启蒙、待规范教育的学生外,还得面对接送学生的家长,生怕出点什么差错;二是许多地方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身体的衰老、繁琐的家务和繁重的教学工作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已无多少精力来干班主任工作;三是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如此辛劳的工作却只有每月15元的津贴,且每年一发。巨大的辛劳与低微的劳动回报了挫伤农村小学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待遇和健康,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山东省乐陵市西段中学 史金双)
教师的底色与大师的亮色
如果不是我们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推出““于漪《岁月如歌》启示录“专栏,我也许还只是满足于从报端寻找关于于漪老师的零星记忆。“于漪《岁月如歌》启示录”栏目不仅触动了我对于职业观念的思考,更影响了我立人立身的观念和准则。从元月至今,五个多月来,随着这一栏目的不断深入,连续不断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向上,总有一种情愫让我感动,总有一种思想让我着迷。我期待着与这个美丽的栏目相约,聆听大师的声音,走进教育的真谛,享受教师职业与教育事业魅力四射的光芒。
于漪是真诚的,50多年的教育生涯播撒真情,恩泽学生;于漪是勤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最终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于漪是坚韧的,苦难的童年却打下了深深的民族精神的底子,而作为教师的她又将这种精神传承发扬,不懈不怠;于漪是豁达的,无论治学、授业还是修身,她总是虚怀若谷,始终保持让人敬佩的“学做教师”的姿态;于漪是大气的,她变与不变之间,不拘泥,善变通,攀佳境;于漪是智慧的,知识的大门打开,“莞尔一笑,手舞足蹈”,真的是生气勃勃……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陈 峰)
教育需要追问“本色”
贵报5月5日“教师论坛”版刊发的《追求教育特色,勿忘教育本色》一文,透视当下一些中小学追求“教育特色”的浮躁、虚假与偏颇,提醒回归教育本色,回归教育原点,用平静的心态办朴实的教育,很有现实意义。
如今,“特色教育”确有盛行天下之势,不少学校的管理者为了学校的发展,不忘学习、借鉴与模仿,仿佛它才是解决学校一切问题的法宝。但我们回头审视,许多关于“特色教育”的提法,已偏离教育的本色,人为模糊化、复杂化了教育,使原本质朴、纯真的教育承载了太多、太高、太沉重的负担。(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严丽荣)
用同理心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读了339期“海外版”刊登的关于“同理心”的几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受到,校园之所以频频发生不安全事故,不就是因为当事者没有一颗“同理心”吗?如果他们都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想一想,或许悲剧就会避免。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同理心不仅仅要作为“幼儿园至8年级学生的课程”,而要作为全社会人的一门课程。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 宁 杰)
加强研究 走出误区
最近拜读了王元华老师在《中国教师报》中写的《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与非语文教学的矛盾》一文,很有同感。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淡化过程性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为了突出过程性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些教师创新课堂,把最重要的教学本质——知识与技能目标加以弱化、削减。有的课堂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只顾外在形式而不顾教学本质。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觉得玩得快活开心,但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对知识的感悟不是很多,舍本求末,背离了新课标的精神。
(湖北郧县南化鲍鱼小学 黄克章)
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338期中国教师报刊发的《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采用答问录的形式,孙明霞老师从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学生的角度等方面,事理结合,翔实地解答了热心读者的提问,读后深受感动、鼓舞。
其实,课堂管理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文中,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形式丰富多彩;设计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研究学生,对症下药,进而来解决学生的课堂问题。
(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 崔现龙)
教育均衡的有效探索
城乡差别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是只要找到突破口,还是有较有效的解决办法的。《先书生,后局长——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宏昌的强教之策》让我们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衢州市的“名校托管工程——把名校办到家门口”在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是一个创新。这种模式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文中所说“农村师生与城市师生一样,享受‘同城待遇’”。我认为这值得在全国推广,让所有农村孩子能享受城里孩子的教育,真正实现国家的教育均衡发展。
(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 谭一国)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03:28 | 只看该作者
我爱读报金陵小记者 方正
南昌路小学六(2)班
语文老师:张健


我爱读报!我很爱读报!!不仅因为报纸上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和消息,还因为报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魅力。
有一次,到中午——午自习时,大家都从抽屉里抽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课外书时,我却抽出了一张张报纸,同桌骆泽如惊讶地说:“方正,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报纸啊?”“我觉得读报不仅是为了看一些大新闻,大文章,更吸引我的是五花八门的知识,我就如一根铁钉,而报纸就像一块磁铁,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
是啊!像我这样爱读报的大人、小孩还有很多,大人们从中了解社会新闻,小孩子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通过报纸我们可以了解时事,获知日期,这些就像一座座知识之门吸引着我。你能说报纸没有魅力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04:09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05:13 | 只看该作者
老人每次大声读报10分钟能健脑
2010年09月21日
人民网
http://health.ifeng.com/disease/ ... /21/2598602_0.shtml


人常说,本性难移,所以性格上的变化,绝不是什么小事。如果家里老人突然性格大变,就要引起注意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研究员胜利表示,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脑部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情绪上的变化。特别是变化过于明显时,比如,以前性格温和,为人友善,热情又有活力的老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变得自私、猜忌心重、脾气古怪,就应该到医院做个脑部检查,确认是否有病理性病变。这些都属于脑衰老的范畴。当然,也有些老人的性格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脑衰老,这时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脑力锻炼,要经常读书、下棋。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别大声朗读报纸5—10分钟。家人也要鼓励其多多出门活动,与外界接触;祖孙同堂的,要多多安排家庭集体活动,以帮助老人减缓脑部衰老。▲
(徐菁菁)
《生命时报》 (2010-09-21 第05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06:25 | 只看该作者
读报的瘾头2012年08月16日
来源:新民晚报



富晓春
傅抱石嗜酒如命,沈钧儒玩石成癖。我等凡夫俗子,当然也有嗜好。我不沾烟酒,懒得外出串门聊天,唯独对读报情有独钟。读报,不仅充实和丰富了我平淡的生活,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温馨而美好的记忆。
鲁迅先生说,“看报,是有益的,虽然有时也沉闷”,而我却不曾“沉闷”过。我读报的历史较早。记得小学二三年级起就经常悄悄溜到校办读报。
到了后来,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我读报的劲头便愈发足,读报的瘾头也越来越浓了。可手头没钱订不起报,只得断断续续到各处“打游击”。下课铃一响,立即百米冲刺“阅报室”。上中学那几年,我还挖空心思与当地的投递员混成铁哥们,干脆将通往学校的邮路“承包”下来,义务当他的“编外投递员”,将当天拿到的报纸先在半道上“一次看个够”,再分发给订户。当时的班主任徐世槐老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偶或班车因故没到,他总是沮丧地向我报告‘今天没来?’(指报纸)”。文中的“他”,就是鄙人也,从中可以想象我当年拿不到报纸的熊相。
多年的读报生涯,使我养成每天都要读报的习惯,一天不读报就像丢了魂似的,浑身不舒服。早年我供职于偏远的山里小镇,报纸捎到迟,投递员只能在晚上分拣,次日清晨投递,因而难得看到当天报。我“报瘾”难耐,往往要赶到投递员的家里,等报看、拿报看,为的就是一个先睹为快。有时班车耽搁,报纸不能及时捎到,我便给县城的文友打电话,先在电话里“浏览”一遍,了解当天报的扼要内容,过把报瘾。
有一年九九腊月天,纷纷扬扬的雪团堵住了通往山外的路。已经半个月没来报纸了。我望着窗外漫天的大雪,就像一个“瘾君子”发作,整天在房间里转来转去,无所事事,简直度日如年。我将过去收藏的旧报纸翻找出来“重温旧情”,翻看昔日漏读的好文章,聊以自慰。但那种读旧报的苦涩,总也抵挡不住山外“新闻”的诱惑,未待冰雪消融开山通车,我就急不可待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再绕道转车一路颠簸赶到县城。我寄宿在亲戚家一间没人住的斗室里,刚一落脚,就从文友单位借来那久违的报纸。半月的报纸堆积成一座小山,我凭借着几包方便面和一杯冷开水,埋首其中整整三天三夜出不来。那种感受,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哪!
在现如今高端信息技术大众化的时代,这无疑于天方夜谭式的传说了,只能作为一种人生经历留存于美好的记忆里。调到城里工作,带给我最直接的好处,莫过于能及时看到当天报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温暖地洒落在案头上,收发员就将当天的报纸送到了我面前。在悠扬而轻快的背景音乐里,抿一口沁心的清茶,读着油墨飘香的当天报,是任何文字都难以描述的。
然而,我至今仍改变不了当初山上之陋癖,以致往往情不自禁,偶尔还要到报刊发行站或邮政局门前溜达转悠,以重复当年盼报之心切。也许,这便是古人所言的“无癖不乐”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07:37 | 只看该作者
赵薇女儿读报萌照曝光 网友惊呼:太可爱了(图)

2011年07月21日
来源:广州日报


赵薇女儿读报萌照曝光(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网友惊呼:太可爱了
日前,老公黄有龙在微博曝光女儿的照片,只见赵薇女儿小脸圆嘟嘟,一本正经地看着报纸,嘴巴似乎也念念有词。有网友惊呼赵薇女儿太可爱了,更有赵薇粉丝感谢黄有龙上传女儿照片,大赞黄有龙为好姑爷。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1:45 | 只看该作者
读报与投资2012年11月02日
来源:东方早报


0人






东方红阅读时间
读报和投资有没有关系?大多数人会回答:肯定有关系。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从大事、政策到本地新闻,不少报道内容都和投资市场密切相关,更不用说直接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了。有些报道甚至会引起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因此,许多职业的投资家都有早上先阅读报纸的习惯。
近期,似乎又到了一个媒体消息的密集期。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关系国计民生,举世瞩目,也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通过读报去获取对自己投资有益、有用的新闻也成为不少人近期的“必修课”。只是,我们该怎么去读报呢?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德国投资大师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的方法。他曾说:“经常有人问我,我的讯息和想法是从哪来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其实,我不寻找讯息,而是发现讯息。我从不同的报纸搜集当天的新闻……此外我听收音机、看电视。在读报过程中,可以发现对我来说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讯息。对于每个人都读到的大标题、企业消息、利润数据、利润预估和统计数字,我只了解一下而已,对这些并不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些讯息都已经反映在指数上了,而且就像指数一样,已经成为过去式。”
如此短短一段话,信息含量却很大。提炼一下,或许对我们有用的方法可以如此概括:首先,应该通过读报去发现对投资有用的讯息,而不要先入为主地去寻找相关的讯息。如果带着预设立场或预期目标去读报,或许会忽略掉最为重要的关键信息点,而导致自己的认知片面。
其次,不要太在意那些令人兴奋的利润数据和报表,通过媒体公开的数据一定都会在指数或股价上得到体现。投资者读报应该读到字里行间的信息,更进一步的是,需要去把这些信息彼此相互关联,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梳理出投资的脉络,分析出趋势。
这是投资大师教给我们的读报方法。近期,不妨一试。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4:21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余载读报痴与狂
2013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中国青年报》创刊60周年之际,开展“寻找金牌读者”活动,阅享中青报已有60载的我,欲响应其“寻”却又犹豫——已进入“老”字行列的我,还要什么金牌啊!2012年9月19日,拿到当日中青报,看到第二届“寻找金牌读者”活动启动,我终于按捺不住了!以下几段文字,是我读中青报的阅历,并作为长期受益于中青报的读者向中青报的一个汇报。
战火硝烟中“读”。早在抗美援朝期间,尚未步入青年时段的我,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军政治部《前进》报社的记者。从此时起,中青报等一些报刊便成了我做事做人的导师。那时汽车兵十天半月才会运一卡车国内报纸到前线,若遇美国飞机袭击,车毁人亡,二三十天也看不上报。当一卡车报纸运来,中青报到我手中时,我总是在坑道昏暗的烛光中将中青报竖排的、字小版密的4个版从头看到尾,直到停战。
团支部大会“读”。从朝鲜回国,我成为部队的新闻兼文化助理员,科室每年订报任务划归我管,中青报年年在列。其时,我还是政治部的共青团支部副书记,逢周六下午党、团员“过组织生活”的时间,我便将中青报上有关青年修养的文章读给团员听,并组织团员们讨论,如有关“邢燕子”的许多报道。读的次数多了,团员们都可以讲出一个个“邢燕子”的故事了。
报林中选择“读”。20世纪80年代,我奉命调到《四川日报》社编辑部农村版做记者编辑。编辑部年年订报都少不了我参与。在林林总总的报纸中,我是铁定要订中青报。后来,报社压缩财务开支,很多报纸要自费订阅,我仍铁定会订中青报。部门重大采编任务外出十天半月才回来,我便会把中青报按期清齐,抢回家在灯下读,从无懈怠。如遇“缺期”,我就会到收发室去逐一“配齐”。
参与“办”中“读”。21世纪初,我独自申报的科研课题“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中四川自然保护区保护研究”得到审批,作为四川的重点科研项目。我常会在工作中遇到“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建设干扰生态环境”的矛盾。抓住矛盾成文后,地方媒体“不便登”,我便寄给中青报张可佳女士主编的“绿”版。后来,中青报“绿”版发表了我的《海螺沟冰川:热与冷的牵挂》《溪洛渡你要善待淡水鱼基因库》《飞机火车都进九寨沟,岷山熊猫到哪寻宁静》《剑门古柏多磨难》等多篇文章,得到国家、四川省领导或部门的正面反馈。
予他人扩容“读”。我时有被当地党政部门或一些大学的校广播编辑部、部队基层邀请“授新闻课”。课中,我常以中青报优秀文章做教材,分析给学员听,有选择地拿中青报有分量的文章给孩子们读,并把那些我看重的段落用红笔画出来,引起他们的重视。
剪报回味“读”。因为新闻职业病之故,我有“剪报”爱好,多年来就喜欢把纸媒上的美文、美画剪下来贴在自制的《影·画·情》上,中青报“情景”版的那些“影”,我特喜欢。《吹泡泡》《放学啦》《好大的棉花糖》等,在我“内业”、“外业”累了的时候,看看这些“影”,极为享受。
现在,我已从新闻一线转到科研一线,每年订报时,中青报依然在列,兴许要“读”中青报一辈子。
(作者75岁,系《四川日报》高级编辑)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5:20 | 只看该作者
中考第一天,命题老师点评试卷
森林重庆酒驾核泄漏食品安全旱灾等热点进考题
不读报不关心时事考不好
“今天的题都不很难,比平时的考试简单多了。”昨天是中考第一天,很多学生都以轻松的心情走出考场。
考题尽可能贴近生活,不让学生死读书,这是我市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昨天,市教委中招办组织中考命题教师对当天结束的考试科目进行了点评,命题老师一致认为,中考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
读书看报陈述时事
为农村留守儿童捐赠爱心字典、为全市道德模范投上一票……在今年的语文考题中,有着不少近期全市媒体报道的热点新闻。不读报纸、不关心时事,语文难以考好。昨日,中考命题老师在进行试题点评时表示,今年中考语文在考题中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语文表达生活。
“生活味浓正是今年我市中考语文试题最大的特点。”命题老师表示,考题的设置充分考虑了生活性,可激发考生平时的语文积累。同时,引导他们用语言来陈述时事热点话题,锻炼思维能力。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有两个,一个是半命题作文“我改变了———的色彩”,另一个是命题作文“善良的魅力”。
专家们认为,两个作文题目考生选择一个,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更重要的一点,两个作文题都是引导学生从关注小我到关注大我,思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让初中生在小我的发展中也有社会情怀。
物理
酒驾测试仪入题
物理命题老师说,这次中考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精神进行命题,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主干知识的考查占到了90%。
题目中有上月我市的新闻事件:2011年5月22日世界内河最豪华的邮轮“长江黄金1号”在重庆朝天门下水首航,不过,考查的方式也体现了先进性:如果一架直升飞机要停在邮轮的停机坪上,提问直升飞机下降20s内的平均速度、重力做的功。
今年5月1号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酒驾查得严,在中考题中也出现了酒驾测试仪的试题。
命题老师表示,试题通过情景展现,强调过程研究,并从定向思维转移多维开放,强调发散思维,学以致用,难度并不大。
化学
考食品卫生安全
今年的化学试题突出了化学与社会、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联系实际的题目共有24分,占总分的34%,题目设计日常生活的知识有检测酒驾、日本福岛核泄漏、燃料和能源、节能减排、长江中下游旱灾、森林重庆、绿色化学与国际化学年等。
化学命题老师说,近年来由于食品卫生问题,让人们认识到了化学知识使用不当的危害,在试题中也选用了食品的营养成分、糕点制作、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作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
本组稿件由重庆晚报记者 汤寒锋 实习记者 叶煜 采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6:15 | 只看该作者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08岁 常看微博读报

2013年01月22日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不久前一位老人迎来了他的108岁寿辰,说到这位老人,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要受惠于他的研究成果,小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就要通过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而他就是汉语拼音的主要制定者。我们每天使用手机、电脑输入汉字的时候使用的拼音输入法,也有赖于他的发明,他就是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
凤凰卫视1月21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就在不久前的1月13号,一位老人迎来了他的108岁寿辰,说到这位老人,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要受惠于他的研究成果,小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就要通过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而他就是汉语拼音的主要制定者。我们每天使用手机、电脑输入汉字的时候使用的拼音输入法,也有赖于他的发明,他就是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
周有光(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我108岁,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现在科学进步,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到100岁。
许戈辉:三年前我曾经采访过周老,也是这样一个冬日,在周老位于北京后拐棒胡同的家里,听一位经历过清朝、北洋政府、民国和新中国的老人讲过去的故事,那一辈知识分子内心充溢的爱国激情、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觉得倍感温暖。
那个时候正值周老的杂文集,《朝闻道集》出版,那之后周老又有《拾贝集》、《静思录》等作品问世,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仍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热切关注。本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周有光的故事。
从1988年底离休之后,每天上午周有光都会准时坐在他那台老式的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生活,这样的习惯保持了二十多年。周老的儿子周晓平告诉我们,最近由于身体的原因,周老不太写作了,因为写一篇杂文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身体有点吃不消。但是周到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每隔三两天,周晓平就会打印一些最新的文章,包括微博给周老送过去。《Time》和《Newsweek》也是周老每期都会仔细阅读的杂志。
周有光:我每天看报看书,不仅是看国内的,我说我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我一直钻在这个专业的井底里面,我不知道外面世界。现在呢,我离开办公室了,回到家里面来了。回到家里面呢,我发现我的专业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海洋,这里面呢,我是文盲。
许戈辉:熟悉周老的人都会惊叹于他对于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和超强的阅读能力。他在很多回忆中都会提及自己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的一段往事。一位英国老师曾经告诉年少的周有光读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要去图书馆查书。
周有光说,他后来就一直按照这样的方法来看报,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也正是因为有一个永远不放弃思考的大脑,周老的心灵深处才永远拥有一片独立与自由的天地。百岁之后他连续出版的著作,在思想启蒙上的贡献一直颇受学界好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54 , Processed in 0.0688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