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小彦:视觉时代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15: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小彦:视觉时代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姬东 摄
本报记者 李怀宇 发自广州
都说杨小彦是一个跨界的人。果然,最近他在东莞岭南美术馆做他的第二个正式展览。如果算上一个不太正式的展览,这是他以“老彦”为笔名的第三个展览了。前一个展览“素山”在莞城美术馆,是油画,除了几张画大理的作品外,全都是他旅居温哥华时所面对的落玑山脉的大山,那是一种厚重,加上长年积雪所形成的独有节奏,是南方的人所少见的一种景色。关键是其中的风格,用笔触和色层作为手段,弥漫着一种东方的意韵,近乎纯色的处理,总让观者联想到中国的视觉传统,但又分明是地道的油画。人们在展览中才想起来,这个“老彦”的本科是油画,科班出生,只是多年艺术理论的名声掩盖了他的画名而已。这一次的展览却是水墨,而且是人物,叫“画大家”,全是“老彦”平时对众多朋友的现场写生,独到的造型足以显示其造型上的功力。至于“老彦”第一个不太正式的展览,是在一家会所,展出的是墨戏“猫”,大多用积墨完成,逸笔草草,兴之所至,情有所感。用他的好朋友冯原教授的评价,“老彦”笔下的“猫”,全都应该进“少管所”,因为那是一群胡乱野合的自由动物!其实,明眼人看到“老彦”的“猫”,就知道他所描绘的,是一种对外界无故侵入的敌视,他的“猫”全都瞪着双眼,逼视着他的对手。
但是,杨小彦是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书,方向是“视觉传播学”,近十年以研究传播学和视觉理论为主业,作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同时,他还受聘于他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在人文学院带研究生,培养方向是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他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知识形态受制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视觉是知识形态的一种存在方式。他强调,今天既是一个传播的时代,又是一个视觉的时代,因为数字技术正在大规模地改变我们,所以,信息视觉化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文化主流。
“是画画救了我”
杨小彦的父母都是老报人。父亲杨家文与“胡风集团”的四员大将之一绿原曾交往过密,1954年,“胡风集团”案发,杨家文受到牵连,从广州到武汉接受“审查”。当时杨家文写诗以记其事:“一别经旬路几千,几回转侧不成眠。恶梦纠缠如恶鬼,度日艰难似度年。杯酒岂堪抒积郁,片言未肯瞎胡编。中宵默默灯前座,遥想南州月正圆。”经此一事后,杨家文更加小心,沉默寡言。1957年《羊城晚报》创办,杨家文从《南方日报》调来主编“花地”版,曾与沈从文、郭沫若等名家通过信。那一年,杨小彦在广州出生。
1966年7月的一天傍晚,杨小彦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被姐姐抱住。姐姐是专门留在家门前把她的三个弟弟截住的,其时家里正被“抄家”。几个孩子漫无目的地在广州街上乱逛,很晚才回去。回家后,但见眼前一片空白,家具全无。那晚一家人全部睡在地上。随后,杨小彦突然病了,高烧了几天,把一只眼睛差点烧坏了。
在“文革”中,杨家文常常沉默,却偶尔写旧体诗,曾有多首“无题”。有一天,杨家文拿了一张白纸,在纸上写了一首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杨小彦背熟。杨小彦一下子被“大江东去”四个字骇住了,从此迷上旧体诗词,断断续续地背了一些。
读小学前,杨小彦的母亲胡佩贤常带他到《南方日报》上班,把他放到报社阅览室。没想到他从此喜欢待在阅览室看书,看得很杂,历史为主,常常整天就待在那里,不让母亲烦心。不过,到初中时,杨小彦却经常逃学,有一次竟然逃学一个多月。还好,他逃学在外,只是为了看连环画,一家接一家地看,百看不厌。杨小彦到15岁才开始发奋,高二还当了班长。1973年他高中毕业,本来要留在广州,学校让他到一所英语专利学校学英语,之后回校当老师。不过,那个时候城里一家只留一人,杨小彦的二哥已经在城里当了工人,他只能下乡。
农村的生活相当单调,不过这却促使杨小彦迷上绘画,幸好他下乡前就正式拜师学画,还在当年的广州青年文化宫的绘画班进修,有基础。也正是下乡,杨小彦才体会到绘画的重要性。他常说:“是画画救了我。”画画使单调的农村变得美丽,画画还可以减少下地劳动。更重要的是,画画是一种宣传,结果杨小彦在农场不久就上调到场部“运动办”,其实是出墙报和画宣传画。这样一来,画画自然就成为主业。所以,每一放假,他就抱着画作回广州找知名的画家提意见。其实,杨小彦还有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写作。青年的杨小彦甚至梦想要当作家,而不是画家。
1978年恢复高考,在激烈的竞争中,杨小彦幸运地从几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少数的幸运儿,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那个时候,美术学院是“油老大”,考生以考上油画系为荣。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还在于他同时对写作的迷恋。1981年,杨小彦完成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孤岛》,一篇典型的青春呓语,发在刚创刊不久的《南风窗》上。让他想不到的是,小说马上引起了争议,赞扬和批评同时出现,甚至还上了《文艺报》,让他获得某种名声的同时,也尝到了社会批判的压力。
毕业后,杨小彦到了花城出版社工作。由于他的领导李士非—当年花城出版社的总编,是《孤岛》的发现者并促成了这篇处女作的发表,所以破天荒地安排在《花城》负责编辑散文和诗歌。当然,他自己也偶有实践,只是,渐渐地,文学的热情消退,艺术的兴趣上升,在当了一年多的文学编辑后,他主动申请去当美术编辑。
1984年,杨小彦考上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成为迟轲教授第一代研究生,学习西方美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生毕业后,杨小彦主动要求到岭南美术出版社,一待就是11年,从编辑当到常务副社长。1998年,杨小彦选择离开出版社。当时,他有一种对现实悲观乃至绝望的情绪,所以决定移民加拿大。其间,杨小彦攻读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博士,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并于2004年拿到了博士学位。
任教新闻系是命运的安排
2004年,因为一个机缘,杨小彦受聘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系的系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在审核杨小彦时认为:他有14年出版社的工作经验,父母亲是老报人,对广州报纸很熟,虽然是学艺术和建筑出身,但肯定能担当起新闻系的工作。杨小彦说:“我父母在报社耕耘了一辈子,现在却成了我的重要资源,看来,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到中大工作后,杨小彦去看望已经处于人生最后阶段的父亲杨家文,杨家文听说他去做新闻教学工作,显得颇兴奋,用微弱的声音回忆起当年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夜餐,嘱咐好好去干,不要辜负人们的信任。不久,也就在2004年9月中,杨家文去世了。他留下来的遗产,现在要由儿子去继承发扬光大。
杨小彦跑遍了广州各大媒体,聘请了一批中年的媒体工作者来中大新闻系上课。他聘请的对象甚至扩展到新华社国际分社,把那些资深的老编辑和记者聘请过来,担任国际新闻的课程。杨小彦所聘业界人数之多,可能是中国高校同类教学所少有的,这一点受到著名媒体人、现任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以锦的高度重视,亲自约杨小彦交谈,共同寻找新闻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平时杨小彦仍然在艺术批评和策展方面努力,他的工作同样获得艺术界的高度认可,尤其是他在中国美术馆为老一辈艺术家王肇民、徐坚白和杨之光所策划的展览,以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策划的老画家李宗津的展览,在艺术界获得广泛的好评。同样,在推动年轻艺术家方面杨小彦也不遗余力。他参与策划的中国美术馆的陈曦的展览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正是因为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广州美术学院特别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并带艺术批评方向的研究生。

当代艺术是名声经济学的产物
“炒作”是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
时代周报:你在中山大学教新闻,又受聘于广州美院,从事艺术教育。如何在美术和新闻之间找到平衡点?
杨小彦:我现在的学术方向,准确说是视觉传播学,结合视觉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研究信息视觉化的现象。随着数字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智能手机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的兴起,传播的方式越来越视觉化。信息视觉化是一种趋势,对信息视觉化的研究,对视觉传播特征的研究,势必成为显学。今天我们不仅像阅读文字那样去阅读信息,我们甚至是在“看”信息,在“看”新闻。当然,这仅仅从传媒看问题。就我而言,原来有良好的艺术教育,长期从事摄影方面的编辑与研究,是中国以“纪实摄影”为号召的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现在结合传播学,把视觉放置在政治传播的角度加以研究,就构成了视觉传播学。也就是说,我是在研究广义的视觉现象。在中国,我可能是比较早研究视觉的社会现象的人。早在1999年,我就提出了文图的关系问题,写了一篇文章《站在文图之间》。接着,我给《天涯》撰写了《读图时代》,一下子使这个概念流行了起来。
时代周报:你在广州美术学院做客座教授,带研究生,方向是艺术管理和艺术批评。主要教一些什么呢?
杨小彦:从任何意义看,我大概都不是一个纯做学问的学者,我的研究有一部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谈不上研究艺术市场,但我对这一块还是有所认识的。我有一个矛盾:我希望我在美院带的研究生,他们主要做历史研究。我个人对纯理论本身一直有强烈的怀疑,因此不太主张他们做纯理论研究,而宁愿他们做一些具有统计意义的量化研究。当然只就艺术市场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尝试。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了解美术史,阅读美术史的基本著作,还要懂看作品。美术史是由具体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理论构成的,更不是由概念构成的。在我看来,即使是美术批评界,真正看懂画的人也不多。我们的很多美术批评,完全离开了作品,成为一种概念的游戏,一种生吞活剥的思维游戏。
同时,我还提倡现场批评,提倡批评介入到艺术现场之中,面对事实说话。这一点可能与我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有某种关系。我知道有一个学科方向会很有意思,那就是艺术传播。也就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艺术现象,尤其是当代的艺术现象。今天的艺术已经不再完全是一个物理化的艺术,一个实体的艺术,而可能只是一个观念的特殊表达,艺术家也不再,至少不完全凭借个人的技艺来获取名声,相反,完全没有多少所谓技巧,却在表达上独有创意的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多,这说明今天的艺术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不管在形态上、在表达上和在物理上都不一样。今天的艺术更多是一种传播现象,或者是借助传播技术进行表达的现象。今天的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名声传播,其获得方式可以命名为“名声经济”,靠出名和出场获取回报。这就是艺术传播所要面对的事实。我对艺术传播有明确的定义:就是研究艺术家如何通过传播而获得名声,然后又如何通过名声而获得利益的现实。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几乎无法讨论艺术作品纯粹的好与不好。某些可能被认为是胡乱去搞的艺术家,却获得了极大的名气。在这当中,传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艺术家正是通过各种媒介而获得名声的。所以我相信,艺术和传播是有着隐密和公开的联系。基于这一点,当代艺术,我以为应该叫做“名声”艺术,当代艺术市场,可以叫做“名声经济学”。
在艺术界,出名才是硬道理
时代周报:现在的艺术主要是靠名声和炒作?
杨小彦:不能绝对这样说,但大部分情况是如此。反正在艺术界,出名才是硬道理,大家对此心照不宣,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如何更出名。也许我们可以在道德上谴责这一现象,但我觉得仅仅谴责没有什么用,那些搞炒作和运作出大名的人,他们也在不断地做类似的谴责,这说明这是一个社会现象。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研究它其中的规律、可能的模式,以及社会效应。传播学大概可以提供某种工具,让我们对此有完全不同于艺术学或美学的认识。
时代周报:炒作有什么特别的手法?炒作也可以成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吗?
杨小彦:炒作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因为炒作本身就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在今天这个传播的时代,炒作肯定离不开媒体。媒体其实成就了很多人,当然也毁掉了很多人。我打个比方,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三个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和毕加索。但是,如此出名的三个艺术家,大家真的了解吗?艺术史界都知道,我们对徐悲鸿的研究就很初级。人们只是大概知道,徐悲鸿等于写实艺术,齐白石等于民族艺术,毕加索等于创新艺术。为什么这样?毫无疑问,这是媒体炒出来的。媒体只要谈到写实,就一定举徐悲鸿,谈到民族风格,就必然是齐白石,而毕加索代表创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媒体长期以来对这三个人的报道,来看看媒体是如何加入制造名声的运动。今天的确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应该去研究媒体对于艺术的影响与作用。我想启动这个研究方向,让学生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时代周报:西方有没有什么典型的例子?
杨小彦:毕加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西方的艺术市场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凡是毕加索手捏过的就是黄金。为什么?因为他叫毕加索,他捏过以后,那就成为他的作品,就有收藏价值。毕加索终生都在制造名声,因为他知道名声的重要性,只要他出了名,他的画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值钱的。毕加索是不是每一张画都画得很好呢?如果从传统艺术的角度看,他也画了很多鬼画符式的东西。但是人们却没有勇气把画家驱逐出他们的视野,因为他们需要附庸风雅。这充分说明艺术借助于媒体的价值,说明当代艺术是一种名声经济学的产物。对此已经有人给出了清晰的判断,他就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正是布迪厄提出了象征交换这个概念,揭示了艺术交换背后的秘密。在布迪厄看来:我们不仅有经济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以其所拥有的财富为衡量单位,我们还有象征资本家,他们的象征就是他们的名声。布迪厄说:资本主义只有通过审美的纯粹性才能实现象征性交换。不过,如果对中国今天的艺术市场做一番研究的话,我们马上发现,布迪厄的说法在中国不太灵,在中国,艺术明确就是以交换为目的,并不需要审美这一层“纯粹价值”的皮来作掩饰。
出名艺术家都有非凡的公关能力
时代周报:张大千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杨小彦:严格来讲,中国很多出名的艺术家多多少少都涉嫌到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徐悲鸿在内。很少人会去研究其中的运作,人们很容易相信他们是大师,这就够了。所以我最不喜欢讨论所谓大师,有谁跟我说这个人是大师,我就一定会笑。你提到的张大千,我认为大概也有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深入到画家的交往上,研究一下他们的社会网络,以及他们是如何编织出这一张网络的,本身就会有很多发现。近百年来,几乎所有出名的画家,在人际交往上无不具有非凡的才能,无不建立起牢固的有利于他们的名声的社会关系。
时代周报:如何从人际关系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这种文化现象?
杨小彦: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去研究张大千,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张大千是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走,来获取他的最大利益。对此我不能说得太绝对,今天,有很多暴得大名的艺术家,他们都有非同寻常的公关能力。用世俗的话来讲就是,他们的情商都很高,很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今天大概再也没有哪一位艺术家会像愚蠢的梵高那样,在与人交往上如此的失败。更何况梵高的故事本身可能会有些许的传说色彩。人们热爱梵高的故事也许更甚于他的艺术。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充分地说明了所谓名声经济学的内涵。
恰恰在这一点上,传播学界曾经有过研究成果。学者戈夫曼(Goffman)提出过一个框架理论,从戏剧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在他看来,人生的确就是一场戏,每个人在这场戏里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某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是有关系的。一个人一旦成为这样一个角色,他就同时获得了与这个角色相关的社会利益。而就观者来说,这个角色本身就具有真实性,让我们相信,这个人就是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是这个人。真实性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产生的。现在,我们回到艺术家的知名度这个问题上,透过框架理论,我们也就发现,一个艺术家的成名必须具备某些特点,必须有某种运作,必须符合大众对名声的期待,而且,传播还在放大这一期待。我们很少关心隐藏在艺术家背后隐蔽的社会关系,更无法真正了解为了达成这些社会关系艺术家所花费的工夫。艺术家通过运作获得了名声,然后在公开的宣示中,他总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名声解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把运作掩盖起来。艺术家不会告诉你关于他的社交能力,他在你面前展示的只是他愿意展示的部分,而不愿意展示的部分,则隐藏在名声的阴影中,暗暗发挥着精妙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2-26 19:55 , Processed in 0.0857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