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迎接语文教学的移动学习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 11: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迎接语文教学的移动学习时代
文章作者:张春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下一代学习——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
  目前,手机与教育联姻已经初露端倪。因提倡“数字化生存”而名声大噪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帝不久前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新概念。而数字化学习又必将会从电脑和固定网络延伸到手机和移动网络。手机以它的便携性、快捷性、立体化和互动性,将根本性地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平台将把学习带给人们,而再不是把人们带到学习场所。这样就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要求。尤其是它以多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形式出现,必将使教育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正如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基根博士在《学习的明天:从E-learning到M-learning》一书中所预言的那样:“从D-Learning(远程教育)和移动电话技术相结合产生的M-Learning(移动教育)将为我们展现学习的未来。”许多专家预言,下一代学习是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
让语文教学拥抱新的大众媒体
  请看新加坡公交车上的一幕:
  18岁的谭英宏在车上拿出手机,飞快地按动键盘。这位新加坡华侨中学高中部的学生,正在用中文创作一首抒情诗。作为写作练习的作业,她把这首短诗发送给她的老师王宗吉。王老师收到班上许多学生的短信诗歌,他把写得好的挑出来加上自己的评语,用短信群发给他的全体学生。
王老师认为,短信诗歌写作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吸引年轻人,而且方便简单,只要灵感闪现,在路上也可以写作。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颇受同学们的欢迎。该校一名18岁的男生说:“用手机写作短信诗歌,并盼着你的作品能被选中,这是很让人兴奋的。”他的同学、17岁的杜维正说:“你可以写下自己当时所想到的东西,而不用像在课堂里写作那样强迫自己思考。”目前,新加坡的其他一些学校正在推广华侨中学的做法。
  这是见于新加坡《星期日海峡时报》2006年7月9日的一篇报道。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你可以在地铁里用手机短信与老师交换一篇新作的看法,可以在校园的长椅上登录无线网站查阅课文的相关资料,可以在春游的路途中收看电信运营商为你提供的彩信学习节目:“掌上学业”、“移动课堂”,一所随时随地随身的学校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中学的学科教育中,最适合于手机应用的或许就是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工具只能在交际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手机正是具备个性化和互动性的人际交流手段,它可以超越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等限制,实现文字和语音的直接传输。这种灵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搭建了上佳的平台。
  语文具有人文的特质,语文学习应重视形象的感染、感情的熏陶。手机除了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外,还可以传递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具有多媒体的功能、立体化的效果。这就为语文学习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提供了条件。图文并茂、音画交融、动静结合的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其中,激起他们阅读和写作的欲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应当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它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吸取典范的历时信息,也要接收鲜活的即时信息;既要依托传统的纸质媒体,也要采用新潮的传播手段。手机在传播速度和效率方面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的时效性和表现力堪称一流,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时空变化,满足个性要求,实现与社会发展同步。
  25年前,笔者在《语文报》的《半月谈》一栏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从“大粮食”说到“大语文”》的短文,这是在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大语文”的观点。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界盛行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口号,笔者认为大纲只是一种指导,课文不过是一个例子,语文学习没有必要画地为牢,把自己局限于大纲和课本的樊笼之中。“大语文”的含义:一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具有广阔性;二是语文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必须多样化。今天,面对手机媒体的强势崛起,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以前瞻的目光和博大的胸怀,伸出双手去热烈地欢迎它。
开发手机多种多样的学习功能
  1.短信(SMS)——它是指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的文本型短消息。
  单条短信承载的信息内容限制在140个字节(Byte),约70个汉字;小灵通为64个汉字。
  短信价格低廉,收发方便,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据国内权威调查公司的报告显示,95%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短信进行交流。2006年春节全国各地向亲朋好友拜年的短信多达126亿条,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用户之间互致问候。
  一条短信其实就是一个语段。由于篇幅短小,短信容不得长篇大论、繁文冗句,而是需要用最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最凝练的思想。阅读和写作短信,对于学生积累语料、把握文意、深化思想、锤炼文字都是很有益处的。如我们可以“今日名段”为题,发动学生每天推荐从新闻媒体中采集来的精彩语段;也可以“少年论语”为题,鼓励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发表短信评论。借助于短信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让读与写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2.彩信(MMS)——意为多媒体手机短信服务。
  彩信与原有的普通短信比较,除了基本的文字信息之外,更配有丰富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内容,从而大大增强了移动短信的功能和可读性。
  目前中国移动彩信业务的每条彩信容量为50KB(1KB=1024个字节)左右。为了适应所有型号手机的接收,每条以控制在40KB左右为宜。图片格式不超过170×120像素,所占空间不超过7KB,一般为5KB以下。如果一条彩信放置6张图片(1张标识图7KB?蛐张和5张栏目图片5KB?蛐张),总大小为32KB,剩余空间8KB用于放置文字,大约可容纳汉字2500—3000个。单条彩信分为8—10帧,可根据内容需要控制文字和图片的数量。
  利用彩信容量较大和音画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可以编创一些极富新意的学习内容,如“古典诗词赏析”,让古代诗文的诵读配上意境深远的国画和民族音乐,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彩信还可以用来编制《手机语文报》,可由学生轮流编辑、相互转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图文并茂的“手机报”要精心采编、精心设计,做到内容实、选材精、构思巧、表达新,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3.互动语音服务(IVR)——IVR业务与目前大家熟知的固定电话声讯服务类似,只须通过移动终端即可进入服务中心。
  学生用户通过拨打指定号码,可以获得语文学习所需的信息或者参与语文教学的互动式服务。
  4.无线网站(WAP)——意为无线应用协议,就是手机上网,使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的服务。
  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成就了今天的移动数据业务。创办语文教学的无线网站,可以让学生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浏览、查看各种学习资料。在这个平台上,还设有多种益智性的游戏单元,学生用户可以借助它在玩乐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读写技能。同时还提供学生社区,让用户之间跨越地区界限,交流各自学习和生活的经验体会。
  上述4种方式中除了互动语音服务(IVR)和无线网站(WAP)需要手机产业的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介入外,短信和彩信在学校范围内就可以应用于教学。手机用于学习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实验的阶段。移动教育大有可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系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0:16:15 | 只看该作者
《论语》的现代传播学解读
文/ 崔建华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孔子堪称古代大众传播的先驱者,也是古代传播模式创新的探索者和生动实践者。尽管孔子并没有专门涉及大众传播的言论,但他的言语,尤其是《论语》经典,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是世界上最早的微博,其中已经带有传播理论的色彩,闪烁着传播智慧的光芒,体现了烙着中国文化印记的传播规律和人文符号,当今新闻报道实践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养分。
    本文是《衢州晚报》总编辑崔建华在韩国忠南大学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作为一家之言刊发出来,供探讨。

    在社会转型、多元叠加、资讯过剩的现代传媒生态环境下,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坚守新闻传播某些规律性的符号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标识?这是摆在现代传媒人面前的一个“时代之问”。
    《论语》作为一部承载儒家思想的恢弘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和高度浓缩的理论精华,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并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关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人际口头传播时代,传播主体就是人,而在大众传媒产生后,人与媒体共同构成传播的主体,但人依然是传媒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孔子设教招徒,有弟子三千,并培养出精通“六艺”的七十二贤人。从现代传播学理论来看,这七十二贤人就是在当初口头传播生态环境下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效果。
    在孔子看来,传播是一项高尚而严肃的事业,它对传播者的要求很高。《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现今说的“理想”,要求人首先要树立一种立志高远追求人生的精神和毅力。“据于德”,就是要重视实现目标、理想的方法和途径,言、动、视、听一律依据首先规范。“依于仁”,就是说首先的主体是“仁”,内心的活动和行为的表现以仁道仁德为载体。“游于艺”,即经常悠游于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学习和实践中。志道、据德、依仁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即当今提倡的“德”。《礼记》中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所以游艺是培养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乐趣。
    孔子在对待事业的态度上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对待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际行动以它为乐的人。从现代传媒的实践看也是如此,只有一个对新闻事业充满了满腔热情,并愿意视为之奉献而当作人生乐事的人,方可真正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还对传播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博学于文”,讲的是业务素质,要求广泛学习各种文献技艺,掌握尽量多的资料和知识,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在传播中拥有底气,并游刃有余。在现代大众传播中,要求记者编辑做一个“杂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孔子强调学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他在《论语•述而篇》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他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周围人学,向生活学,从研究历史文献中学,从教学相长中学。他曾经去周都洛阳问礼于老子;曾经问乐于苌弘;在卫国向蘧伯学习严于律己;在齐国向晏婴学习贵人贱己,先人后己等等。他学无常师,见贤思齐。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学习的方法上,孔子提倡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从深层次去想一想。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只学习,不思考,在认识上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那就疑惑难解了。
    除了业务素养,孔子还谈到了道德素质,这也是孔子在他的言论中讲得最多的。他要求学生自觉以“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非礼的事情不要去做。这个观点尽管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撇开这一点,他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从而在传播中受人尊敬,以礼服人,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孔子还在传播的社会责任方面有专门的论述。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还论述了见利忘义,不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后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一切依照自己的利害关系行事,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陷阱,不得不防。时代不同,我们不需要从业者像“子路衣敝氲袍,颜渊箪食瓢饮”那样,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还是要坚守。
联系眼下全国新闻界正轰轰烈烈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与孔子的以上所述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传播内容的客观真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传播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传播实践,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子路篇》中有孔子与鲁定公的两句对话。鲁定公接连向孔子提了两个问题:“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有这么回事吗?孔子以两个“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作答。意思是“话不可以讲得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孔子常常告诫他的弟子“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子张篇》)。
    在舆论传播零时差、多渠道、个性化、互动性和海量性的现代社会,舆论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无论是当政者,还是经商办企业者,甚至是普通公民,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因为“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折,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语)作为现代传媒人不能打着道德的幌子,而强奸法律的尊严,当然也不能高举法律的鞭子,而无情地抽打我们道德的同类。
    对于传播内容的定位,孔子有自己的原则。他将“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他在《论语•颜渊篇》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也是他在阐述传播内容的定位。
    孔子治学严谨,他遵循两条原则,即:“述而不作”和“无征不信”,通俗说法是承传记述而不创作,没有证据就不足为信。在孔子看来,“成人之美”也不是乱“成”的,他提醒要注意有事实根据。他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说:“我对待别人,毁谤过谁?赞誉过谁?如有所赞誉,必定是实践检验过他的。”这反映了他对传播内容真实性要求之严格。
    《论语•八佾篇》也记述着孔子这样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代和殷代的‘礼’是什么样,我能说得出来,但夏禹后代杞国和殷后代宋国现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待“证明材料”态度的严肃认真。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告诉人们:“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又强调:“巧言乱德。”
    当今,我们在做新闻报道中也强调“孤证不立”原则,再现一个新闻事实必须要有两方面以上的证据来印证,也是这个道理。也正是“道听途说”和“巧言”,制造了现代社会有损新闻媒体形象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不过,孔子也认为,做事难免有错,但要知错即改。他在《论语•学而篇》中说:“过,则勿惮改。”告诫人们,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论语•卫灵公篇》中他则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的学生子贡则秉承老师的精神,他也认为:“君子之过也,为日月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篇》)君子因改过而受人敬仰。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媒体因新闻发布量大,报道速度快而导致一些差错的产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差错产生不可怕,怕的是有差错遮遮掩掩,或“死不认账”,漠视新闻更正,这将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严重损害,降低媒体公信力。
    知错而改错,最终减少且消灭差错,关键在于“内省”。《论语•学而篇》中有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有没有去实习?”孔子倡导在日常行为中,对人对事不偏听、不偏信、不偏见、不偏向、不偏激、不偏执、不偏爱、不偏私,不讲过头话,不做过头事;随时、随处、随事坚持中道原则。
    有学者认为,新闻更正,是媒介不可缺失的公信力。新闻更正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克服错误、回归真实的理性之举。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今我们做新闻传播的人,也需要经常这样“内省”:今天我传播出去的新闻有错吗?受众喜欢吗?对人有帮助吗?
    关于传播模式的受众本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聚徒讲学,让教育走向平民,让礼仪和六艺传播到民间。他既是“有教无类”的倡导者,也是躬行实践者,教育对象无地域之别、贵贱之分,只要是成年人,他都愿意施教,“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同时,他对传播对象进行细致认真的研究。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也就是说:“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这段论述,对我们新闻媒体确立受众定位,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怎样对待传播对象?《论语•卫灵公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本意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具体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代社会的各种媒体所面对的受众已越来越平民化。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记者写稿,编辑编稿,老总审稿,都要换位思考,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想一想:我这篇稿、这个版面(节目)、这份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受众爱看、爱听吗?现在有些报社的情况往往是,记者只管完成任务写稿,编辑只管填满版面编稿,老总只管报社眼前利益出报,这样办出的报纸怎能受读者欢迎?以前说报纸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而在信息过剩的年代,是“谁写谁也不看,写谁谁也不看”。为什么?空话、套话甚至假话连篇,不看也罢,这是“心中无读者”的表现。
    认知受众,熟悉受众,是做新闻传播的最基础工作。尊重受众,服务受众,是新闻传播获得效果的关键所在。眼下,我们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是强调受众观念。
关于传播方法的贴近亲和: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文质彬彬
    “夫子循循善诱人”,这是《论语•子罕篇》中颜渊对孔子传授方法的赞叹。孔子在传播他的思想主张中,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提倡察言观色、因材施教,说话看对象。《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此段文章写的是孔子师生四人,相安相坐,质疑答疑的情景。同样是一句“听道理后就去行动吗?”,孔子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不同心理个性的人有不同的对答。由躁抑性,求慢助勇,扬人善,善益善,补人短,短变善,各得其所,知心为关键。《论语》中,像这样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互动还有很多,同样是问“仁”、问“孝”、问“政”、问“士”、问“君子”,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也告诉我们,新闻传播切不可主观主义,得看对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做到有的放矢。要想想看,受众需要听什么、看什么、读什么,然后才用恰当的话语和表达方式,让传播对象高兴接受。
    《论语•学而篇》有记述:“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讨教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贫富,并联想到《诗经》中“切磋琢磨”的深层含义时,孔子作的回答。意思为:“子贡呀,今后,咱们可以讨论《诗经》了。你已掌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方法。”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还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不仅是学习方法,也是传播思想的方法。
    “辞达而已矣!”这是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他认为,凡言辞无论口头,还是书面,达意为先,不要故弄玄虚。《论语》记载的文字,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这一信条。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尤为适用,新闻就是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把事实再现给受众。
    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语言文采的重要性。他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他在《论语•宪问篇》中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当时郑国的外交文书的工序有:起草、研核、修改、润色,并各有专人负责各道工序。这里也反映“润色”已成文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为的是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孔子在读《诗》、读《书》、读《礼》的时候,总是使用“雅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规范的语言。事实上传播内容如果过于干巴,就缺乏可受性,也就缺乏传播力。
    “法语之言”,孔子主张既要“不过”,又别“不及”,要掌握好“度”,不求辞美而伤意。他在《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认为,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俗,如果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好的。
    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人传播,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为什么?其中很大程度来自传播者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往往来自“平民立场”,受众认为你与他一样看问题、想事情,不是居高临下,没有对立情绪,往往会产生共鸣。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原想“求仕传道”,但始终不得志,这种平民的身份,也让他的思想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影响力往往来源于受众对你的了解,对你的信任。孔子勤奋好学,到二十岁时,就闻名鲁国,鲁国的大夫孟僖子甚至让自己的儿子师事于他。不仅如此,他的名声,让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求学,影响力可想而知。正因如此,今天,我们要打造媒体品牌,提升影响力,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
    博大精深的《论语》经典,并非传播学,但其中所蕴含的众多传播学逻辑思维方法,却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如果我们能结合当下新闻传播的实际,取其一瓢,细嚼慢咽,同样能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作为现代传媒人需要摒弃什么、坚守什么,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作者是浙江省衢州日报社副总编辑、《衢州晚报》总编辑)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0:24:39 | 只看该作者
南怀瑾《论语别裁》全文


论语别裁
 
    上篇

前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下篇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附录 孔学新语自序

前    言

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对于时间,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将至,现在为了出版这本《论语》讲录,翻检以前的记录,才发觉在这短短的十五年历程中,已经讲过三四次《论语》。起初,完全是兴之所至,由于个人对读书的见解而发,并没有一点基于卫道的用心,更没有标新立异的用意。讲过以后,看到同学的笔记,不觉洒然一笑,如忆梦中呓语。“言亡虑绝,事过无痕。”想来蛮好玩的。

第一次讲《论语》,是1962年秋天的事,当时的记载,只有开始的六篇,后来出版,初名《孔学新语——〈论语〉精义今训》,由杨管北居士题签。有一次曾经在有关单位讲了半部《论语》,没有整理记录。再到1974年4月开始,又应邀固定每周三下午讲两小时,经过近一年时间,才将全部《论语》讲完。而且最可感的是蔡策先生的全部笔录。他不但记录得忠实,同时还替我详细地补充了资料,例如传统家谱的格式,另外还有对传统祭礼的仪范,可惜他事情太忙,未能全部补充。蔡君在这段时间,正担任《中央日报》秘书的职务。一个从事笔政工作的人,精神脑力的劳碌,非局外人可以想象,而他却毫无所求地费了十倍听讲的时间,完成这部记录,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此外,这本讲录,曾经承唐树祥社长的厚爱。在《青年战士报》慈湖版全部发表(自1975年4月1日开始到1976年3月16日止);同时《人文世界》刊登大部分。又蒙李平山先生见爱,资助排印成书。不过,这部《论语》的讲述,只是因时因地的一些知见,并无学术价值。况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谈不到文化上的分量。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谁能振衰补敝,改变历史时代而使其安和康乐?端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我辈书生知见,游戏文章,实在无补时艰,且当解闷消愁的戏论视之可也。

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现在正当此书付印,特录宋儒陈同甫先生的精辟见解,以供读者借镜。

如其告宋孝宗之说:“今之儒者,自以为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供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而于《论语》,则说:“《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学者求其上达之说而不得,则取其言之若微妙者玩索之,意生见长,又从而为之辞:曰此精也,彼特其粗耳。此所以终身读之,卒堕于榛莽之中,而犹自谓其有得也。夫道之在天下,无本末,无内外。圣人之言,乌有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举其一而遗其一,是圣人犹与道为二也。然则《论语》之书,若之何而读之,曰: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岁次丙辰(一九七六)年三月南怀瑾记于台北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22:29:1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推广的教学辅导模式(转载)
摘要:腾讯QQ是一个眼下最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它使用简单,界面活泼,也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有老师家长视其为洪水猛兽,也有老师把它作为假期辅导学生的好帮手,尝试把它引入辅导课堂,让学生在QQ课堂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关键词:QQ课堂辅导;学生交流模式;
网络正以势不可挡的迅猛步伐向我们走来,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远程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于电脑及Internet网络的普及,很多事情足不出户也能完成。腾讯QQ作为一种即使通讯软件,被网民接受并广泛运用于不同的场合。
暑假中,我们在做Internet对小学生影响的调查时发现QQ被许多老师用来给学生答疑、解惑。用QQ来答疑、解惑虽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通过QQ和小学生交流还比较少见。QQ具有实时传递通讯功能,可以实现视频、声音、文字、图片的同步传播,可以一对一、一对多辅导,其信箱功能又能实现作业的上交与批改。我想老师和学生也许都看中了这一点,电脑及Internet网络的普及又为QQ课堂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根据调查反馈,QQ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推广:
一、QQ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愉快、合作的交流学习。
QQ课堂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和学生足不出户都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近况。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求教老师,彼此相隔十万八千里也不再是什么问题。
QQ课堂依Q(或QQ群)而建,人气自然非同凡响。班级(学员)QQ群的建立,让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给某个学生讲题,其他学生也可以看到加入讨论(当然也可以一对一辅导)。家有家规群有群规,要让教师和学生在QQ群课堂中愉快的学习,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才有利于课堂辅导的实施。比如调查中发现有老师制定:“发言要轮流发言;学生间能互相解答的题就由学生来互相解答;制定了作息时间等。”调查还发现学生在QQ课堂上发言比平常更积极更热烈,且有秩序。
二、QQ课堂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
在QQ的天地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助于某些同学克服平时上课回答问题时胆怯的毛病。在真实的课堂中,很多学生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就担心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我就遇到过有这样的学生,老师提的问题他基本都会,就是不敢在课堂上讲,生怕回答错了而蒙羞。在QQ上就不一样了,他却是个回答问题的积极分子。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QQ课堂上发言比平常更积极的一个原因。
三、QQ课堂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QQ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方式获得信息,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后作答,这和现实课堂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QQ课堂里可以把它发挥到极致。学生可以问家长,也可以运用所学上网搜索、请教网友、建立多人聊天组等多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现代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浩如烟海的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迅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是一门学问。QQ课堂的出现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养成快速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习惯。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掌握了获得知识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
四、QQ课堂有助于解决社会、学校、家庭都头痛的网瘾问题。
网瘾问题的产生有多种社会根源,QQ课堂不可能是学生玩弄网络的全部,不过他的出现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时下网络信息的泛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为之困惑:让孩子远离网络就是让孩子成为信息社会的信息盲;让孩子使用Internet又怕孩子从此上网成瘾。暑期又成了家长最头痛的时候,孩子长时间在家缺乏监管,即使安装了最新的上网护航软件绿霸也无济于事,无法完全掌控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
在疏与堵的选择上,让孩子掌握打开网络知识大门的钥匙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QQ课堂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善了学生上网不是聊天就是游戏的现状。
五、QQ课堂的开展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QQ课堂上除了辅导学生,还可以和学生谈心,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在QQ上和学生沟通显得更加容易,可以和学生谈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如谈对某部电影或电影明星的评价,这是在学校不可能和学生讨论的问题。通过QQ谈心让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的拉近,学生会视老师为知心朋友。在沟通感情的同时,师生间的互信关系也会增强。
在新课改大旗下,我们都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常使课堂焕然一新。QQ课堂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信息时代教学辅导的新模式,它的确是值得我们推广学习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青少年上网,利大?弊大?》,来源: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编辑:人民网新文;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2007。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4:30:0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游戏”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摘要:在我国,很多学者和教育专家正试图把教育游戏运用在教育活动之中,他们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家长已经逐步接受这种新型的数字化游戏学习。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还很模糊,教育游戏还被拒之于课堂大门外。如何将教育与游戏相融合以及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问题已成为教育专家和游戏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游戏设计
前言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消遣娱乐形式。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的迷恋促使一些教育学者和游戏设计者试图把游戏的效应转化为具有教育效果的游戏和学习,从外在特性来看,教育和游戏是两个相互冲突的领域。因此,如何把这两个客观事物融合到一起一直是学者们试图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关于教育游戏
   《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但此定义也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目前,教育游戏仍被拒于课堂教学之外,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家长已经逐步接受这种数字化游戏的学习方式,从盛大网络公司推出的《学雷锋》,到随之出台的共青团中央为开发爱国题材类网络游戏招商,都说明社会各界对教育游戏的关注程度在逐渐增加。国家政策也对教育游戏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对于教育游戏的发展在宏观上持认同的态度。笔者认为教育游戏的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2  国内教育游戏的研究领域
    教育游戏的研究视角是多样化的,因此决定了教育游戏的主题和研究领域也随之多样化。目前,国内教育游戏的研究领域可以归纳为:关于教育与游戏融合的研究、关于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关于教育游戏中教学的研究、关于教育游戏产业的研究。
2.1  关于教育与游戏融合的研究
<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1.1  网络游戏的教育潜质
    网络游戏的教育潜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游戏的交互性、竞争性与挑战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知识载体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信息;网络游戏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引发学生的思维;网络游戏的学习过程是探究性、创造性的;网络游戏使得玩家在角色扮演中得到社会化。
2.1.2  游戏融于教学的途径
    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条网络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途径,却发现网络游戏通往教育的结合之路似乎荆棘纵横。迄今为止,关于游戏融于教学途径的分析有以下几类:
   (1)将游戏作为教学工具应用于传统学校教学。为解决“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轻游戏”的概念,认为“轻游戏=教育软件+主流游戏的内在动机”,并且提出,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应努力去推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进行总结、反思等活动。也有学者提倡在某一门课程中使用游戏,例如在活动课程中引入游戏,形成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认为“特定的教学内容+网络游戏=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并认为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将适度的教育信息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实现了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
   (2)将游戏作为学习环境。利用数字化虚拟手段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游戏式的带有会话协作性、竞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合作学习的可视化的多用户系统,各种游戏情境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游戏者进入游戏事实上就是进入了一个设计周到的学习环境。
   (3)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课程资源,包括将游戏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相关学者认为: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潜质丰富,特别是融入校本课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拓宽了课程资源领域,拓宽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性很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在远程教育中,资源匮乏一直是远程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因此,相关学者认为应将游戏作为一种资源引入网络课程,以此弥补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匮乏。
2.1.3  游戏融入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时,遇到了种种问题和困难:①从课堂教学上来说,教育游戏中涉及大量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用在课堂教学中浪费课时,而且教师缺乏对游戏的了解使得教育游戏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②从游戏本身出发,没有处理好“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③开发人员缺乏对教育理念的认识;④教育游戏产品的种类还不够丰富。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教师的参与;家长的参与;以及选取教育中适合游戏化的元素。
2.2  关于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研究
    在教育游戏的开发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部像样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很难在游戏的游戏性和知识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也是目前教育游戏开发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现实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开发品种缺乏,很多都是外来的产品,不符合我国实际;游戏厂商和教育领域的合作程度不高,缺少系统的游戏专业教育和本土化的文化氛围;教育游戏概念的模糊也使得教育游戏的开发没有明确的标准。
   (1)国内已有的教育游戏。目前国内拥有的教育游戏分为大型RPG(角色扮演)类游戏和小型Flash游戏,大多数都是由游戏设计人员在进行开发。将游戏引入教学,国内已有先行者。科利华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学生智慧世界》,是国内最早的一个应用于学习的游戏之一;近年来,一些以Flash制作的大批小积件式的学习游戏受到了小朋友的广泛欢迎,例如童趣网(http://www.0-12.com/main/index.asp)、台湾的游戏学堂(http://www.wawayaya.com)、奥卓尔游戏化学习世界(http://game.ao-joy.com/),还有号称全国第一教教育网络游戏的《学雷锋》、表现历史杰出人物的《中华英雄谱》、人道主义教育游戏《粮食力量》等。
   (2)教育游戏开发。对于教育游戏的开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建立科学的开发团队,教育专家和游戏设计者相结合,在教育与游戏的结合方式上寻求突破;在提高游戏上手度的同时,要加强游戏性因素;教育理念与游戏内容本土化。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游戏形式都适合用到教学内容上,因此对教育游戏的对象和教育游戏中的学习类型应该做出详细的评估,并且要充分考虑玩家的学习心理特征。
   (3)教育游戏开发人员。目前,国内数个研究游戏,并运用于学习的开发团队也在慢慢成长。2002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先得教育联盟、奥卓尔软件有限公司组建了具有全新观念的奥先游戏化学习研究中心,开发了多款用于教学的游戏,如“七颗宝石”、“阳光行动”等,并已经应用于教学中。2004年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该站将“游戏与学习”定为科研工作站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以“知识点学习”和“考试”为类型的学习游戏。目前,该团队已从游戏学习理论、开发平台、工具、学科内容选择等进行了极有成效的研究。
    在目前大多数教育游戏的开发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组成结构上教育游戏开发人员设置不合理。应使教育专家与游戏设计者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发挥游戏设计者对游戏的把握力与教育专家对学科知识逻辑的把握力,互相弥补不足。
    对教育游戏设计师的培养的课题,目前笔者还没有发现国内有这方面的研究,但已有对游戏设计师培养的研究。游戏非良构的知识体系使得学徒制是游戏设计师最好的培养方式,但是面对游戏界飞速发展的需要,学徒制漫长的学习周期和人数限制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提出了在课堂上模拟学徒制,具体实施办法以小班教学进行;并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为辅;教师是有经验的游戏设计师。
2.3  关于教育游戏中教学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教育游戏中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类电子游戏的态度。2006年3月,对上海市两所小学二至四年级的学生、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教育游戏得到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接受和认可,大家对待学生玩教育游戏都持有较支持的态度。此外,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大家对教育游戏的作用有较好的评价和较高的期望,但目前还很少有教师使用教育游戏。
   (2)教育类电子游戏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由南京师范大学张义兵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专项“电脑游戏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的报告中指出,电脑游戏与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寓教于乐的学习途径,而且是电脑游戏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它指出了4种e-教育化游戏的教学模式。这4种e-教育化游戏的教学模式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王琴的毕业论文“E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中有详细阐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殷亚林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电子游戏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发掘和模式建构”中提出了教育游戏在教学上运用的4种模式:探索式、诊断式、合作竞争式、虚拟式,并提出了教育游戏在教学上运用的策略。
   (3)教育类电子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宁颖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教育类电子游戏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中,用准试验研究的方法探索了游戏对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的影响,指出了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育类电子游戏的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
2.4  关于教育游戏产业的研究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剖析了教育游戏的产业状况。
   (1)教育游戏市场前景分析和预测。2004年,仅一线城市教育游戏的家庭据推测,就在12.25亿人民币左右。教育行业的教育游戏市场也很可能会高速增长,7.5亿元是最保守的估计,比较乐观的预计为市场容量将在15亿元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潜在的市场规模预测,并不等于现实的市场。
   (2)国内教育游戏企业分析。国内进入教育游戏产业的企业背景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具有两个特点:由大众游戏产业进入教育游戏产业;由台湾地区以及国外进入大陆市场。
   (3)教育游戏产品分析。目前出现的教育游戏产品有大型RPG类游戏和小型Flash游戏,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将游戏用户定位于小学,学科则更多地集中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少数科目上。
   (4)教育游戏的市场策略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游戏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以网络教育软件的面目出现,渗透网络游戏的游戏性,侧重于教育教学;一种是以网络游戏的面目出现,在游戏的基础上渗透教育教学的内容,侧重于游戏的可玩性。在教育游戏的市场推广中,既要获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同时还得让学生喜欢,并且应该倾向于最终用户———学生。
    虽然关于教育游戏研究与应用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但是笔者相信,在教育专家和游戏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游戏定会走入更多的学校和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吕森林.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
[2]韩庆年,李艺.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73-75.
[3]马颖峰,贺宝勋.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2005,(6):35-38.
[4]殷亚林,刘彦申.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思路-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64.
[5]蔡进,赵呈领.浅谈我国教育游戏的现状、问题及开发原则[J].教育信息化,2005,(10):21-23.
[6]顾汉杰,李凤.网络游戏对教育游戏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06,(7):14-16.
[7]胡相艳,严一川.让学习充满乐趣-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分析及建议[J].中小学电教,2006,(6):23-25.
[8]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及展望[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6,(1):37-41.
[9]叶展.一个困扰游戏教育的世界性难题-游戏设计师之培育[J].游戏创造,2006,(6):33-35.
[10]周华杰,唐文支.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的问卷调研[J].中小学电教,2006,(3):17-19.
[11]研究报告[J].2007-3-10.http://www.eegame.cn/upload/2006_10/06101210174584.htm.
[12]王琴.E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3]殷亚林.电子游戏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发掘和模式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4]宁颖.教育类电子游戏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转载自『知行网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6:45:15 | 只看该作者
    在“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研究者们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搭建或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始了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网络教研。然而,网络教研毕竟是新生事物,究竟是否需要开展?应该怎样开展呢?
    信息技术的学科现状需要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自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信息技术课程首次被纳入必修课范畴开始,信息技术课程的专家和教师们就发现,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更需要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1.在我国的中小学里,“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而且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虽然热情很高,但缺乏实践经验,研究能力较弱。再加上信息技术属于小学科,同校、同学科教师人数少,缺乏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引导,故开展校本研究很难取得良好的成效。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利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充分汲取他人的智慧,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校际间的同侪互助。
    2.有利于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 Joint)”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以下简称“U-S”模式),主张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从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学科内容的设置,还是成功教学方法的尝试、合适学习环境的构建等,都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是提高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又将对学生今后各科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将直接面对着怎样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怎样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构建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此,许多一线教师经常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网上发出诸如“请专家深入信息技术新课改一线指导”的呼唤。然而,专家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专家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放大专家的作用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网络教研,不仅能使传统的“U-S”模式里的点对点合作“放大”为点(课程专家)对面(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群体)的合作,而且还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立体化研究队伍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提高合作研究的绩效。
    3.发挥学科优势,展示骨干风采。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在总结海南为什么要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时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校本教研……全体教师参与和介入教学全过程是教研走向校本的标志,同时也是教研走向校本的‘瓶颈’。在常规技术条件下,教研全面走向校本的困难难以逾越。”为此,海南省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均选择了网络教研。海南的成功经验表明,网络教研的开展不仅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就当前我国的中小学现状而言,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无论是从技术的优势上讲,还是从设备的占有来看,他们都应该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显然,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网络教研的开展上,要为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做出表率。
    当前网络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研究显示,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教师和专家的重视,围绕着所开展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以个人博客为平台进行教学反思研究和以专家主持的专业论坛为平台进行远程合作式的主题研究这两种形式最为引人瞩目。除此以外,还有区域性的专业QQ群(研讨)、专题学习、研究网站(群)的利用等多种形式。同时,调研资料也反映,网络教研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开展仍然缺乏相应的实效性,究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获取,轻参与
    许多教师(即“潜水者”)的意识仅仅停留在获取网络信息,希望能够从网上获取自己需要的、现成的资源(如现成的教学设计、现成的优秀试题),而没有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和习惯,这些做法均不利于“研”的开展。所以即便条件再好,缺少了内容——“研”的意识和行动,平台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在许多教师心里便会逐渐形成网络教研“虚空”的印象,感觉好多东西只是机械的重复和“复制”。
    2.重网络,轻教研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运用,赶时尚、跟潮流的意识虽然有所纠正,但仍然存在。网络教研平台虽然搭建起来了,但管理的重心似乎在“网络”,而不是在如何开展“教研”上。信息技术教研的重心变成了技术管理,而忽略了“教研”这一中心点。这些表现尤其是在学校的网络教研平台上更为突出。让人感觉到,所谓管理者和引领者只是网络的管理者,而不是教研的骨干。这就容易使网络教研只剩下形式,而没有教研的内容了。
    3.重形式,轻方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的网络教研平台也是层出不穷。寻求更加强大、完美的网络平台当然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但若只注重追求形式,就很容易使“教研”走空。网络教研的成功开展并不是只图谁使用的网络技术更先进,而是要看谁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教研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同样是专业论坛,有的论坛一直长盛不衰,而有的论坛却是门可罗雀。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吗?不是!而是他们的管理方法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比如栏目的设置、交流的便利性、信息的即时性、管理的到位与否等等。
    4.重吸纳,轻需求
    任何一种网络教研形式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很好的,各种平台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一旦平台搭建起来就希望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网络教研,若是一线教师的需求被忽略了,网络教研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网络教研的发展态势自然也就不会好了。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起步较晚,优秀骨干教师少,缺少专家的引领,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又是脱胎于原来的计算机技术,这就造成了不少教师的发展重心一直偏向于技术和服务,而学科教学的水平和研究能力就相对薄弱了许多。尤其是本次新课改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使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感受到了这是一项重大的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出了教师们对网络教研期待甚多。
    从教研的参与群来看,期望由专家、教研员、优秀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一起参与,共同组成立体化的研究队伍。在专家的引领、教研员的协助指导、优秀骨干教师的率先垂范下,普通教师积极参与,共同针对信息技术教改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热点,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说,这是基于网络形式的、“U-S”模式下的、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师行动研究。“大路论坛”以网站为平台,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与你同行”合作项目,以及“基于网络平台的课例反思研究”等,均获得了成功,吸引了不少各地优秀的一线教师贴出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案例,从理论到实践、从过程到方法朝着一个教与研并进的方向迈进。
    一线教师还体会到能够最有效地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途径,除了多学习外,就是要多听、多看,并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与借鉴。在这一点上,“信息技术课程网影音站”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在这个网站上,既有国内信息技术教育顶尖专家们的讲座,又有全国知名的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优秀课实录。影音站给大家提供了跨越时空、身临其境的宝贵资源,使得网络虚拟式的教研得以向现实方向迈进。教师们都真心希望这样的网站越办越好、越来越多。
    网络教研应更加有组织、有制度。网络教研平台的搭建,不能只是指望国内的少数几个专家,各级教研部门应该首先关注这一新生事物。譬如,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的建立与管理应用,与信息技术学科教改相关的课题网络平台的管理与运用等。许多一线教师认为,网络教研的实效之所以发挥不够,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缺少良效的管理机制。教研不够系统、不够有序,反馈与互动不够及时,教研的信息量还不够大等。如果网络教研能够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机制,那么网络教研开展的实效性将会向前迈一大步。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开展网络教研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实践证明,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自我表现为动因,以跨区域、开放性、多层面的交流为特色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充分发挥出网络教研的优势,我们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处理好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的关系
    开展网络教研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提升教研的质量和效益。网络平台上的教研内容可以看做是传统教研实践内容的映射。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对于传统教研来讲,其参与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是全面的、及时的和深刻的;网络教研则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放大”专家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在不相识的前提下,实现跨区域的同侪互助。
    2.提高网络教研的管理机制和教研结构
    与传统教研相比,网络教研由于自身的特点,其系统性、预见性、技术性、合作性、协调性、互动性、反馈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各方面关系结构、活动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网络教研如果注重教研的整体组织,从形式、内容、计划、活动的方式,评价的机制上做进一步改进,从一线教师的需求出发,从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出发进行重组和整合,那么网络教研在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中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也会引领其他学科的网络教研朝着更加良性的态势去发展。
    3.注重突出网络平台的“教研”特点
    网络教研应针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学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应该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突出人文性。同时,还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研究,充分发挥课标组专家的引领作用。网络教研的主题可以来自专家的最新研究,也可以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参与研究的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要防止网络教研脱离教学问题,脱离学术品位,走上闲聊、诉苦的庸俗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蒋敦杰.上博客,做教研——海南省网络教研新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2]黄小平.一线教师的网络化成长:网络教研的几点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06,(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18 , Processed in 0.0666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