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曹勇军老师
《教师博览》问:曹勇军老师,您能说一下您在学生时代对语文课以及语文老师的大体感觉吗?请列举出您印象最深的一二节课和一二个语文老师,并具体介绍一下。
曹勇军答(以下简称曹)——
我生于大跃进,长于文革。文革时学校很乱,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但我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的中学母校——安徽省当涂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当时有一批老先生,风流文采未坠,泽被我辈。语文课没有印象了,但我课后跟着他们偷偷读书写作,有一段“地下阅读”“青春写作”的难忘经历。得益最多的是陶蔚南先生。先生教我的时候不过40来岁。印象最深的是他冬天的样子:戴顶呢帽,围条深色的围巾,两手总是抄拢,笑眯眯地在教室门口候课。他乡音重,普通话不好,常引得调皮的学生大笑,但教学极认真,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写满了板书,衣服上也满是粉笔灰。当时班上兴起一股旧体诗词写作唱和的风气,而先生本人也写一手漂亮的旧体诗词。我的写作才华很快被他发现。他将《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借给我看,还不时分析点拔,循循善诱。在他的引导下,我读了不少古典文学作品,把《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差不多背了下来……应该说,中学时代这种“野路子”的读写方式对我影响不小,让我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不相信靠一两节语文课把语文学好的“神话”,非常重视青春期课外阅读对人一生的锻造。没办法,独特的经历塑造了我的教学信念。
《教师博览》问:近来,不少语文教研工作者都在呼唤“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那么,您心目中的语文味是怎样的?
曹答——
我觉得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给人的独特感受,是语文课特有的质感、气息、模样和品质。它既与教什么有关,也与怎么教有联系。语文包罗万象,犹如百科全书,但语文老师手里抓的永远是字词句篇,玩的永远是听说读写,眼睛盯着的永远是前方等待达成的发展目标。语文的教法多样且有魅力。手段上说,一读、二背、三抄、四研、五疑、六比、七分、八探,等等;从项目上看,释音义、明训诂、加圈点、写批注、说异同、品效果、说心得、求会通,等等。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往往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好这“十八般武艺”。
语文味起于知识而又超越知识,起于规则而又超越规则,起于方法而有超越方法。有时,语文教学要有点“反课程论”的东西,这样课堂才灵动有趣。是谓“反常合道”。“反常”是说看上去不合常规,“合道”是说突破常规,取得不同寻常的效果,从更高层次上契合课堂教学的规律。由此可见,语文味并不是存粹的认知性知识,更多地带有人文性、审美性、人格教化的个性品质,也因此,教师不同的职业气质形成不同的语文味:沉稳方正之人课上得结结实实,中规中矩,灵秀才俊之士追求匠心独运、神思飞扬的效果。语文味既有“诗意性”的追求,但也有“世俗性”的常态。那种一讲到语文味就觉得语文课应该是才情贲张诗情画意的神品极品,是不是多少有点把语文味当作传奇和神话的误解在里面?
《教师博览》问:您从教有三十年了吧?也听说您表达过最初也不会教书,三十年的经验才换来现在体会到教书的乐趣的意思,怎么会有这种体验?是教书的乐趣特别强烈以致淡化了当初的乐趣,还是作为年轻老师的您那个时候真的觉得教书很痛苦?
曹答——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最初也不会教书”?我一直觉得我教书蛮有天分的,无论是当初作为青年老师,还是今天成了老教师。当然,30年的教书生涯塑造了我,我也在不断进步。许多东西当初挺得意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很不满意,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也有许多失败,可这些失败对我的成长一点不比成功的影响小。年轻时有些弯路非走不可。我感念这些这些失败!
教师这个职业具有浓重的经验特征,我称之为三个“不等于”:第一,理论上的说法不等于实践中的做法;第二,别人能认清不等于你没有困惑;第三,现成的常识不等于你简单套用。作为个体你必须把理论或经验在自己身上重演一遍,别人无法代替你。因此,痛苦与喜悦组成了我们职业的交响合奏。只是由于语文学习的缓慢性和曲折性,语文老师可能更多的品尝到苦涩与沉重罢了。
《教师博览》问:2004年左右,南京的“高考之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议。说白了就是应试和素质教育不能两全。当时您持什么立场?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又有什么见解?
曹答——
应试与素质为什么不可以两全?有不需要考试的素质教育吗?又有脱离人才培养理想的考试吗?为什么不是黑就是白?要知道在黑白之间有广大的中间地带。在很多人看来,应试与素质水火不容,这究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还是我们认识的片面与绝对化?我当时就是持“两全论”,而且至今未变。我很高兴地看到,当时的“应试派”和“素质派”后来都看到对方合理的地方,开始互相渗透和交融,更加稳健、成熟且富有智慧,推动了南京教育的发展。回过头看,我觉得,应试与素质的争论碰撞并不可怕,有争论,有碰撞,才有张力,才有教育的丰富和活力。
《教师博览》问:您主编的《高三(10)班在六楼》已经上市了,我谨表示诚挚的祝贺。看完此书,我觉得做您的学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您能谈谈出版本书的意义吗?
曹答——
“意义”要别人来评价,我谈谈自己坚持“时事演讲”的想法。
第一,想找一条素质与应试兼顾融合的道路。学生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想法很合理,并不可耻,老师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另一方面,好老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要知道高考固然重要,但学生一生中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做。我们不仅要重视高考,更要超越高考。“时事演讲”是一个把素质与应试、眼前与长远打通的结合点,不仅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的好成绩,更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说理,让他们终生得益,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第二,想找到一条对现有课堂不伤经动骨又比较有效的可行的道路。“时事演讲”是一门“课里套课”的微型课程,它用演讲方式把“听说读写思”整合成一门课程。在老师帮助下,每位同学选择一个热点时事新闻,展开分析评价。一节课5~8分钟,一周2~3次,一人演讲,师生评点,全班共享。它在现有课堂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开辟了语文读写的“第二通道”,是对现有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有益补充和丰富,而非颠覆和取代。这类语文教学“改良技术”,成本不高,效果不错,人人可学可用,何乐而不为?
第三,更想展示一种真实而美丽的语文教学方式,增加对语文的认同感。老实说,近年来理论话语横行霸道,教学成了理论的附庸,教师越来越轻慢自己的教学,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其实语文教学本质上是经验性和叙事性的。我想通过一次次时事演讲的教学现场,还原写作演讲过程的血肉和细节,展示语文教学触手可及的诗意,不断体验和确立新的自我,找到自己心灵的导师,把自己职业生命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擦拭得熠熠生辉,意蕴无穷,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我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对同行有所启示。
《教师博览》问:您在一个高三理科班的语文课上开展“时事演讲”活动,最初有没有什么阻力?比如说学生不情愿,学校要高考成绩,还有,我们现在想做点什么,常常是“家长不答应,甚至告状”。您是怎么处理的?
曹答——
阻力当然有。开始有些学生认为高三语文就是做题,你让他参加“时事演讲”,他摇头不理解。但随着演讲活动的深入,学生由不解到好奇,由好奇到喜欢,又由喜欢到渴望。高考结束后全班有58个同学重返语文课堂,完成“最后一次演讲”,还有十几位家长自发来旁听。为此《扬子晚报》还专门采访我,写了篇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关键是演讲活动满足了学生们思想成长的需要,有一种成长感和充实感,对学生写作产生巨大推动力。首先,基本上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时事演讲”特点是一人演讲、全班共享,培养了全班同学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品质,积累了写作素材,可以下笔成章。第二,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怎么写”的困惑。现在学生写议论文多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套话假话的“三段论”,这种写法高考中得分很低,老师们对此一筹莫展。“时事演讲”以其丰富多样的写法,为同学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榜样,每个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法,找到个性写作的突破口。第三,为“写得好”提供了经验和榜样。“时事演讲”是思想的盛宴,各种思想碰撞交锋,磨砺了同学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更有见识,写作立意上有了思想高度,越写越带劲,写出更多优秀作文,推动了写作的进步。学生不断进步,尝到甜头,家长学校方面的阻力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博览》问:学生都喊您“老曹”,您也喊学生“花姐”、“小乔”。这样是很亲切的。但是有的年轻教师是不能接受学生这么随意的称呼的,认为这没有威严。那么您有没有遇到不听话的学生的,如果学生不听话会怎么处理呢?
曹答——
喊“老曹”只是表面现象,根子是与学生亦师亦友的亲密融洽的关系。喊不喊“老曹”无所谓,有没有这样亲密融洽的关系有所谓!要知道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影响很大,几乎天然地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优秀老师相当于普通老师;反之,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普通老师相当于优秀老师!
让学生喊你“老曹”,有一个过程,应该是学生对你的学识、人格认可之后水到渠成发自内心的表达。如果一时还做不到,不妨扪心自问,加以反省:我在学生中有人缘吗?学生佩服信任我的语文教学吗?我为塑造良好师生关系动过脑经做出努力吗?……老师教学靠的是魅力,而不是威严。靠摆架子、威严感只能培养奴才和顺民,而不是公民,这就是“被压迫者教育学”揭示的真理。
《教师博览》问:您经常去上公开课,做报告,还有省里、市里的一些教研活动您也参加。做“时事演讲”是很耗时间的,而毕业班,尤其是理科班,更重视做题,各种时间上的冲突是存在的。如何理顺这些时间的关系,是一开始有个长远的计划吗?
曹答——
在今天,一个老师的成长过程中,要处理好“蹲地头”与“跑场子”的关系。我的想法和做法是:我首先我的学生的老师,教好这群孩子是我的“天赋人权”。在不影响孩子们学习的情况下,我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角色。不必讳言,这样做有时是得罪了一些人,但我无怨无悔,也因此得到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理解和信任。当然,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非参加不可,我会及时通知学校和学生,妥善处理,绝不会耽误学生。那种成天在外面“跑场子”,牺牲学生利益,还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派不可取!
《教师博览》问:您能做这个活动,可能还有基于您自身的地位的原因。如果一个年轻老师要去做这样的事,应该会更不容易。那么,年轻老师应该如何去体验这种教学的乐趣呢?
曹答——
肯定有我专业能力甚至自身地位的原因,但关键还是我的认识和信念。我认为这样教的才是“真语文”,学生学的才是“真知识”,对学生一辈子的发展有好处,这样我才会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不错,应试的体制下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职业的惰性又让我们无意中放大了这种压力,吓唬自己,无所追求。在学校的权力结构中,包括年轻老师在内的普通老师确实没有什么话语权、决策权,但是,关上教室的门,三尺讲台四十分钟五十个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你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关键是你对这样的教学有没有认同感、自信心,有没有专业的底气。权利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自己奋斗争取来的!就我所知,全国各地有不少年轻朋友也在着手尝试。在江苏苏北和新疆伊宁讲学时,有年轻老师告诉我,他们也在做“时事演讲”,还把班上同学的演讲稿打印出来给我看请我指导。可惜的是后来遇到困难,没有坚持下去。
怎么坚持呢?关键要做好“引导”和“接力”工作。要想方设法引导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变班级一个个同学的单独演讲为全体同学的思考共享,大家彼此启发,击鼓传花,产生一种有冲击力的“思考场”,一起追求和体验思考的快乐。具体的做法,我书中有介绍,大家可以参考。
《教师博览》问:“时事演讲”把“听说读写思”整合成一门课程,可分前期的写作演讲稿和后期的登台演讲。您是怎样处理“写”和“讲”关系的?
曹答——
由于我国缺少公共演讲的文化传统,社会上演讲水平普遍不高,教师也大多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技能,因此包括演讲在内的口语交际教学长期不被重视,效果也不明显。针对我班学生口语表达的实际状况和水平,我把重点放在演讲稿写作指导上,适当兼顾演讲表达的指导和训练。一年下来,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距离我理想的目标还有距离。由此我也在反思:开展“时事演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能不是培养演讲家(当然能培养出演讲家更好),而是在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能力的同时,适当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可以提出适当要求,但要切合实际。扪心自问,我们老师又有几个这方面过得硬!从实际出发,演讲才能取得成效,否则喧宾夺主、欲速不达,时事演讲难以持久并取得成效。
《教师博览》问:对您的这个微型课程,南京大学中文系王彬彬教授说是有“公民教育的理想和情怀”。您对公民教育持什么看法?它们和语文教学有什么血缘关系?
曹答——
公民教育很重要。中小学教育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关心公共问题,有批判精神。现在的高中学生往往心灵是荒芜的,没有心智生活和价值关怀,老师除了提供几句可怜巴巴的励志性的心灵鸡汤之外,还能提供什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精神发育的需要!而现实社会又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纷至沓来错综复杂,不要说学生,即便是我们成人也常常充满困惑,因此,让学生像公民一样关注现实,学会独立地分析和判断,可以极大满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充实感和成长感。
依我的理解,公民教育应该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语文课上的公民教育只是一种价值指向,主要还是培养一种公民态度和公民意识,也就是关心现实、独立思考、温和理性、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情怀,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启蒙。好的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起于语文而又超越语文,具有一种形而上的高远意境和气质。
语文课不是公民教育课,但语文课与公民教育有天然的血缘联系。语文课只能以语文的方式体现公民教育。残奥会有个理念叫“寓精神于运动”(spring in action)。你跟残疾人讲什么自尊自爱自强,没有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爱上一项符合他们天性的体育运动,让他们享受运动的快乐,这样不仅身体得到康复,精神也变得强大,自尊自爱自强也尽在其中矣。语文教学披文入情,以文悟理,因文求道,因声求气……以语文的方式达致育人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时事演讲”的隐形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听说读写思”的教学实践,它是水到渠成的终极结果。我们也不能为了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忘记了它是语文课程。
《教师博览》问:《高三(10)班在六楼》可以说是给学生们的最好的礼物。请问:是不是做这个活动之前就有汇编成书的想法,还是以前也会把学生作文汇编成册?类似“时事讲坛”的大语文活动,您以后还会继续吗? 曹答——
起初并没有正式出版的想法。我有个习惯,收集保存学生的习作,作为自己教学的个性化教材。我也常把学生习作汇编成册,自费印刷,发给学生,作为师生缘分共同学习的记录和见证。比如,这一届升入高二分班时,我就把学生的练笔习作编成《相约曹勇军老师作文课》,人手一册,受到学生欢迎。随着“时事演讲”活动的深入,当我手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演讲稿,当演讲成为我们彼此生命不可缺的一部分时,我感到沉甸甸的分量,决定正式出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快乐,对同行的教育改革和探索也是一种启示和鼓励。我想,这样的改革探索我会坚持下去,也盼望得到朋友们的支持。
《教师博览》问:您在语文教学生涯中,有没有长期坚持的一些原则?能否阐述一下?您希望青年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做?
曹答——
“原则”?怪吓人的!这里就借“时事演讲”活动,试着说两条吧。
育人是根本。语文千变万化,盘根错节。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义理考据辞章、情感态度价值观……期间又有种种理论说辞,“道术为天下裂”,歧路亡羊,大道不彰。怎么办?关键是抓住人。抓住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幸福。育人为上,育心为要。抓住人这个中心和根本,语文才会由复杂变得简单,由混乱变得有序,有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因此,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好语文老师是有故事的。读着这些故事,你仿佛就触摸到生命的本质、体温和灵魂。一个没有教育故事的语文老师,他的职业生命必然是苍白的、缓慢的、乏味的!我们生活在技术化、管理化的时代,如何操纵技术而不被技术操纵,是维护我们自我人性的一个重要命题。而有没有故事,是人性、个性是否健康是否完整的外显。
生活是关键。怎样在语文中育人呢?想起了教育家陈鹤琴的两句话。话很朴实,但耐人咀嚼。第一句是:“大自然,大社会,处处活教材”,说的是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走进生命也让生命照亮语文;第二句是:“做中教,做中学,人人得进步”。语文属实践性的学科,师生“做中教”(teach by doing)、“做中学”(learn by doing),师生双方在实践中反思学习,“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语),师生以自己的反思为基础,互相学习,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共同进步,达到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这算是原则,但更是信念。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矣。愿与青年朋友共勉。
(《教师博览》原创版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