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1.E.Tylor给文化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复杂的整体。” 2.克罗伯和克拉克提炼出一种基本观点:文化是通过象征传播的一种模式——是制约进一步行动的行动产物。文化“是头脑中存在的一种事物存在方式,用于认识、联系和解释外部事物的一种模式”。 3.Deman则将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运用到语言文化教学,将文化教学称作语言教学的“第五维面”,它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4.蕴涵层叠分析框架就是从“第五维面”来认识、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所以不单说成“文化”,而有些含混地表述为“文化意识”,是因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互相影响的现实,也为了研究的需要。 5.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他对汉语句法“弹性实体”的描述,对“句读为本、逻辑铺排、意尽为界”三要素的勾画,很可能要使我们重新考虑中小学语法乃至读写的课程与教学问题。 6.在语文教育界,自觉的参照文化意识来较深入思考阅读、写作能力问题的,是章熊先生。他在专著《中国当代阅读与写作测试》中论述科举制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影响:积极方面,就是使我国篇章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起承转合’‘熊腰豹尾’‘伏笔铺垫’……一系列的术语概念形象地表述了文章布局的技巧和法则,并且使‘文章赏析’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揣摩谋篇’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一直影响到今天。研究、解剖作者的思路,揣摩、体味作者的语言运用,培养语感,这种‘揣摩谋篇’的教学能有机地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成为我国语文教学的特色,独步于世界教坛。”“消极方面之一,就是把文章模式定型化、形式化以至僵化,僵化的极至就是‘八股’的出现。” 7.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意识”只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潜层面”的一个成分。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1.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整体感知”是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但当时只是作为初级阅读技能来看待。 2.早先的“整体感知”或“整体把握”是在“分析课文”的语境中提出的,其学理基础是语文教育界习惯了的“整——分——整”三遍读法(教法)程序。期间也出现过较复杂的论证:一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了四方阅读心理学的“自上而下”模型,并将心理模型勉强地解释为教法(读法)的程序模式;二是动用系统论,并对它做相当表面化的解读,目的是验证“整——分——整”(“粗读——细读——粗读”)的合理性。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一)含义及所适宜的文本 1.用“整体感知”的方式,指我国传统的以诵读为主干的阅读方式,而传统的阅读方式,从适用的对象看,主要是诗词,部分地扩大到我们目前认为是文学的散文以及明清文人化的小说、戏曲,阅读的目的则是区别于“训诂”的“鉴赏”或“附此会义”的阐释。 2.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的思维与方法,概括为“整体直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等,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以“比类”与“体味”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直觉”阅读方式,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在文学欣赏领域的贯通与表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赏,泯去读者与作者的界限,充分地投入,体会其精蕴涵,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理解,作出判断。” 3.唐宋以后,“整体直觉”的阅读方式,主要针对韵文作品以及抒发性灵的小品文。 4.宋元形成的阅读方法,如“八面临敌”“五色标点”,显然是一种“分析”的读法,体现宋人论诗精神的“以我意为本而参酌旧说的解读方法”,显然也是“分析”。 5.“整体直觉”有把握整篇诗文(“题旨发明”)的含义;“整体直觉”的“体味”“体悟”,所涉的对象主要是我们现在指认的“局部”。 6.综上所述,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与阅读教学相关的结论:第一,不是全部课文都适宜“整体感知(把握)”。第二,“整体感知(把握)”不等于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的。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一)“整体感知(把握)”与诵读 1.在阅读教学层面,“整体感知(把握)”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把握)”并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也就是说,讨论的是“教”的行为。 2.要使学生进入“整体感知(把握)”,实用而简单的办法,当然是“诵读”,教师诵读,学生诵读,就像古代那样。 3.从阅读层面看,“整体直觉”的“体味”,主要方式自然是“诵读”,而“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 (二)“整体感知(把握)”与教学 1.“情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用整体感知的方法,包括“诵读”,是让作品本身来“教”学生;惟其这一作品,已不复是学生在课之前、在堂之外拿到的文本。 3.“整体感知(把握)”,让学生“得他滋味”,是“催化”学生对文本的“体味”。 (三)“整体感知(把握)”与“分析” 1.怎么引、引什么,怎么导、导什么,在目前讨论的阅读教学层面,应该是个案问题,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创造了一大笔财富,供我们学习、研究。如钱梦龙老师的“导读”。 2.讲述包含着“分析”。体验性的讲述方式,在现当代、包括在优秀的语文教学,作为强劲的潜流,是继承下来了。“整体感知(把握)”,提倡将这一传统自觉地发扬光大。 (四)“整体感知(把握)”与语文知识 1.将语文知识看成是阅读、写作、听说教学的“工作概念”(程序性知识),去“用”它们,而不能满足于“复述”。 2.教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不徒有“讲”(复述)这一笨办法,在“整体感知(把握)”的格局里,理想的方法,是教师“心中有语法(指知识),口中无语法(指称名)”。也就是不追求所谓“学生应该知道”的“准确定义”。 第3节 中与西:关于“对话理论” 3.1 “对话理论”解析 《标准》在阅读教学所倡导的取向,是“感受性阅读”,这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引进的 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混合了“阅读对 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 这两个命题前者,与源于西方的解释学、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后者,根生于 课程与教学研究,是解释学在教育领域、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沿用,与主体性教学、合作教 学以及建构主义理论、批判(解放)教育学、后现代课程观也有直接的关联。 (一)西方文论中的“阅读对话” 1.阅读对话理论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和“言说”两个侧面。确认了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 2.西方倡导的阅读取向,或者说主流的阅读取向,是“解读者”的姿态和阅读方式,在交互的动态过程所建构的是“意义”。文学作品的解读,欧美一般称之为“阐释”。 3.在“新批评”的语境里,“阐释”与“分析”是同义语。 4.“新批评”对欧美的母语课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强调发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而以建立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审美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分析结构”为主要模式。 5.“分析与反应”,其实是在“倾听”文本的基础上兼容了“倾听”自己(读者)的心声。 6.夏丏尊是这样表述的:“理解以外,还有所谓鉴赏的一种重要功夫须做。”叶圣陶也将“理解”与“欣赏”看成是两回事儿,尽管他更强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对话”的维权用法 1.维护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是十分紧要的举措。《标准》“总目标”中说的“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说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注:多数情况是“教参”“分析”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一层含义是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让学生自己去“倾听”。 2.强调“言说”,正如方智范先生所归纳的,“对话理论”的“具体说明”是,“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对话理论”在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 1.钟启泉先生解释道:“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2.之所以是“假教学”,不单是因为采用的讲授法或问答法,而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话”的实质。 3.《标准》中的“阅读对话”的实质:一方面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阅读是对文本的阐释和反应。 3.2 “感受性阅读”的考察
(一)关于案例一的讨论 鉴赏的关注点已从“写法”,悄悄转移到了“情感”。 (二)关于案例二的讨论 阅读的关注点已从文本转移到了读者(学生),“对话”的权重现在落到了“言说”。 (三)关于案例三的讨论 1.“语误”不是错误,而是“根源于学生对语言作了不正确的归纳假设而形成”,它是学习过程的正常现象,从负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阶段。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读误”,与解释学、文学反应理论等所讲的“误读”不是一回事。“误读”的前提是读法的正当性,而“读误”是不可接受的,需要教学来“纠正”。 (四)关于案例四的讨论 这种不顾文体的“言说”,其实是读者“独白”的篡位,意味着对话的中断。 3.3 结论与建议
1.从阅读的角度,让学生自己来“说”,恐怕过于宽泛。 2.对“感受性阅读”,对这种时下正在蔓延的阅读取向,需要慎重研究。 3.《标准》所凸显的让学生自己来“解”,与《大纲》所守护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这两种 阅读取向,是相通相联相异相背的。 4.对《标准》的解读,尤其是权威的解读,应该将基于教学对话理论的导向,和阅读对话理论适当分离。 5.借鉴国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应该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进一步描绘阅读对话理论“意味着什么”。 第六章 层叠蕴含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 第1节 “知识状况”概说 1.皮连生:“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人内,即为个人知识。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人外,即为人类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 2.维娜·艾莉:“知识是被交流和共享的经验和信息。”“默认知识是存在于个人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 3.从两个方面略加说明:第一,从“语文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与语文活动、语文学习相关的,总体上都可以看作“(广义)语文知识”,它的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第二,从“语文知识”存在的状态。一是根据储存在哪里,皮连生分为“个人知识”和“人类知识”;二是根据编码的程度,维娜·艾莉分为“默认知识”和“明确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 4.听说读写的活动,涵盖着语言、言语作品,本质上等同于“人的生命活动”,因而它指向更大封面,与人生、社会、民族联系在一起。 5.语文教育着所持有的语文知识,属于显性知识。个人的语文知识,主要指语文教师所吸纳、所理解、所生产的语文知识,往往成为语文教育界行业性的“语文知识”。 6.个人的语文知识,属于典型的缄默知识,这里特指语文教师关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缄默知识。还有另一个较为特殊的成分,那就是隐含在具体的口头或书面文本中,有待于听者或读者去加以体验性感知、把握的“语文知识”。 7.被正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学校知识包括三种成分:(1)是由语文教材传达的语文知识。(2)语文教师的个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向学生散布的语文知识。(3)是学生所拥有的语文知识,主要是学生在课堂里所接受的语文知识。 8.层叠蕴含分析框架潜层面的“知识状况”,有具体所指:第一种情况,语文学校知识,在理想的警戒,可以替换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显层面,即由听说读写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知识)”交互构成的语文能力。第二种情况,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9.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从语文知识状况这一潜层面来认识和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2节 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2.1 从知识状况看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
1.“从形式上看,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抛弃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欧美学者一直将批判思维作为创新精神的核心部分来看待,他们主张: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3.欧美学者认为:批判性阅读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批判性评估。“有证据表明,在批判性阅读中存在一些专门的技巧。” 4.“新批评”的直接开拓者瑞恰慈写作《实用批评》的目的之一,是“为若干能比我们目前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分辨能力和对于所读所闻的理解能力的教育手段铺路搭桥。” 5.“新批评”影响最大著作《怎样读诗》,以及此后的《怎样读小说》《怎样读戏剧》,同样具有文学教学法的鲜明印记。 6.欧美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是把写作当成一个复杂和反复的认知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与写作过程的研究中对“修改”的“重新发现”有直接的联系。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写作就是重写或修改。” 2.2 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负面扫描
(一)相关学科的研究不尽如人意 1.有两种情势可能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造成了伤害:一是理论语言学家直接通进语文课程与教学;一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界远离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2.语文课程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构成,而分别需要掌握哪些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需要详细研究的课题。 (二)相关学科有严实道德隔膜,语文学校知识近乎凝固 1.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不尽如人意,这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2.现代文学批评家都相当重视隐喻。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行为(辞格),而且还是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它是一种事物的暗示下谈论另一事物(特性和情态),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隐喻所呈现出来的意义是抽象性和意念性的,它不仅解说喻旨特征及本质,而且为理解喻旨提供基本模式,具有很强的认识性。而明喻呈现出来的是感觉性和修辞性的,是说明性的比喻,意在感性地呈现(修辞上的鲜明生动)。 (三)语文教育界带有“原创”意味的语文知识缺乏严格的学术检验 J·W·欧文将“阅读理解”定义为:是读者运用已有知识(读者背景)和课文提示(课 文背景)去推断作者含义的过程。狄克逊和内塞尔等人根据图式理论将“阅读”进一步理解 为是读者与阅读材料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意义”而非发现意义的过程。 (四)语文科盛行着一套古古怪怪的“学校知识” 第3节 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3.1 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
1.钟启泉先生指出:“我国80年代以来对‘应试教育’‘应试学力’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学校知识’的批判。” 2.在缺乏诸如“微加工过程”“整合加工过程”“宏加工过程”“精加工过程”“元加工过程”等一系列知识的情势下,听说读写的“策略”,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究竟为何物,不能不打是行一个大大的问号。 3.2 将知识问题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主题化”
1.课程的问题,本质上是知识的选择问题。 2.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第七章讲“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时说:除了“语意教学”“语境教学”之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有“语体教学”。“语体教学”的重心是培养“语体感”,而把握语体有两种方式,一为“诵读法”,二为“言语什么鉴赏法(整体上把握)”,也就是“涵咏——体验”。 3.我们知道,“选文”顶替课程,只有两种情况是合理的:其一是选文用做“定篇”,像我国古代那样;另一种可能是将选文处置为“样本”。 4.语文课程内容刻板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语文教学花样百出与知识含量的极为贫乏共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