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昔惑今解 刘仁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6 10:2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孝感高中陈材信 于 2015-10-16 10:44 编辑

昔惑今解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同授)业解惑也。
    余生也幸。一辈子为师,和众多的学生朋友交游至今,已过半个世纪;亦师亦友,同沐金风夕阳,不亦幸乎?
余之为师,缺才少略,但对“道”“业”不敢轻慢;尤于课文中之“惑”,决不轻易放过;一时解决不了的,宁可“冷冻”,也不信口开河。然而,待到“惑”解之时,学生已毕业,风流云散,只留下遗憾于身。
    日前,灵感突至:何不借《心雨》平台,作“昔惑今解”之文;以减愧疚。此又一幸也!
今选所教过的课文中留下的四则“惑”来解说,篇幅随意,说明即止。是一家之言;不过它是经过了一番思虑、考查稽核的一家之言。
但并非终极结论,一任读者诸君见仁见智。
    是为序。以下为正文。
           
一、《静夜思》中的“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五言绝句,在汉文化领域,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其语言平易,朗朗上口;而月夜思乡的意境又能以其艺术的魅力,让人心领神会。因此,少有人对诗中的字词提出疑义。而“吾有惑焉”:
    惑一、诗中的主人公,无论是睡在、靠在、还是坐在床上,是如何“举头望明月”的?须知古时的民居没有当代建筑中的“落地窗”或“玻璃房”。
    惑二、凡疑之事物,总是曾经发生过,或传说过的事物,而床前下霜,除非没有了屋顶,决不可能。何疑之有?
    年轻时,我曾到过李白居留过十年的安陆,还探访过据说留有他的遗址的白兆山,“往事越千年”,无功而返;但却有了意外的收获,看到了据说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参观了几处民居。建制几乎相同,皆为平房。我发现卧室(他们叫睡房)里的窗子都很小,问之,答曰:“明灶屋,黑睡房。”床是决不会放置在窗下的,而是远离窗的另一边。于是,“余有获焉”,《静夜思》中的“床”非卧具也。
    那“床”有其他的义项吗?查查典籍,有,又作“井上围栏”。引例: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另外,现在出版的《词源》、《辞海》、《古汉语词典》等均可查到。
    这样“惑”或可解矣:在一个深秋的月明之夜,诗人思乡之情煎熬于心,久久不能入睡,于是来到村旁井上围栏处,排遣挥之不散的思念之情,疑地上之霜,是景语,也是情语;景语状月色,情语抒悲凉之心。于是,在“举头”与“低头”的徘徊之间,成就了这首“千古思乡第一诗”。
         
二、“硕鼠”是奴隶主吗?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汝,下同),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全诗三段,此为首段)
这首《诗经》上的诗,选进高中语文教材时,编者指导说:它“是一首劳动人民反剥削的政治讽刺诗。诗中将贪婪残暴的剥削者比作“硕鼠”,揭露了奴隶主阶级的剥削本质,表现了奴隶们对奴隶主阶级的憎恨和要求摆脱剥削、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
    义正词严,当年无“惑”;后来“惑”了。为了说明,先看原诗首段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再吃我的粮食了!多年来豢养你,却丝毫不顾及我。我将离你而去,到那个快乐的地方,那里才是我安居乐业的处所!”(后两段大意相同,所谓“一咏三叹”也。)
    惑一: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们能这样数落奴隶主吗?奴隶们会认为是自己养活了奴隶主吗?远的不说,就说解放区刚进行土改时,还要向农民进行“谁养活谁”的教育,更何论两三千年前的奴隶,怎会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一般的情况是,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是属于奴隶主的,而诗中的质问是决不会出自奴隶之口的。
    惑二:《诗经》属儒家经典,是经孔子整理过的,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活动家,他主张行“仁政”。坚决维护以”礼“为核心的等级制的政治思想的(连诸侯用了64人的歌舞表演,孔子都会义愤填膺地说,这件事如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因为这个规格只能周天子独享,其他人用了,就是犯上。)这种维护等级制的观念,当然会反映在他整理过的《诗经》中,所以,孔子不无得意地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邪”指的就是反儒家的正道。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夫子,是决不会赞扬奴隶去憎恨、反抗或背叛奴隶主的。
    那么,“硕鼠”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追追根源吧:《诗经》是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集,三百篇中有一百六十篇是各地(或国)的民歌,其中很多是写爱情和家庭生活的。而这首诗写的就是妻子对丈夫的数落。在古代,我国好多农村里,里里外外,从事劳动和操持家务的重担几乎都压在妻子的肩上。(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仍然存在这种情况。)在夫妻闹矛盾争吵时,妻子的埋怨、指责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我看见日本的一位汉学家(忘其姓名)的研究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如释重负,此“惑”似可解。  
        
   三、舒婷的“ 沉重的叹息 ”

    我退休前(1997年),高中语文课本上,只选了一首当代青年诗人的作品,那就是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文革结束后不久,这首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久选入了教材。原诗如下: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这首爱情诗,虽然有人说用了象征的手法,但它一点也不晦涩难懂。诗人用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简明洗练的语言,力透纸背地表达了一个进入了新时代的女性的爱情观。
    记得当年教学时,师生都很受感动,好像经历了长途跋涉
    而口干舌燥后,喝到了一碗清洌的甘泉。但全诗有一句费解: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当年我没有讲明白,学生们也没讨论清楚;于是,留下了“惑”。
    后来,我反复地读和思考,越来越觉得舒婷的这首诗,和古今中外的爱情诗都不同(只限我读过的),它主要的不是表达炽烈的爱情,而是在宣示一种新女性的爱情观,要言之,就是要追求包括爱情在内的真正的男女平等,但诗人的睿智让她认识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才发出了如此“沉重的叹息”!  关于这一点,我是读了法国的西蒙娜 德波伏瓦的《第二性》之后才认识到的。作者说,由于历史的、社会的、     生理上的原因,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 ,不过那是很厚的一本书,可以挑选一些章节读,你一定会感受到“开卷有益”的真谛。  
    此“惑”就解到这里。意犹未尽,说一点题外话,非常之观常出自非常之人;我觉得舒婷就是非常之人,说一件小事(从报刊上得知),一次休假时,舒婷带着自己两三岁的孩子和同样带着差不多大小孩子的女伴们游公园,大家互相夸赞对方的孩子,并打听现在各自让孩子在学什么,有的说钢琴,有的说图画,有的说英语,有的还不无夸张地说,在学奥数!舒婷始终微笑地听着,最后同伴们问到她时,她依然微笑着轻轻回答道:在学玩。
    至今,我还始终关心着诗人的动静,想当面请教一下,我的“解惑”对否?  
      
                    
四、《别了,司徒雷登》之“惑“
[/al 在我所教的课文中,留下了最大的“惑”的,就数毛泽东的这篇《别了,司徒雷登》了。(下称《别》文)
    这篇战斗的檄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对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评论(共五篇,此篇为其二)。在备课中,我也认真地读了其他的四篇文章,觉得《别了,司徒雷登》有奇异之处:其一,内容和标题似乎扣得不紧密;其二,如此严肃的政论文,怎么会有一个柔情似水的诗意标题。这就是我的两“惑”,下面分别说一下。
    关于“其一”:从题目看,此文应该重点写司徒雷登,
    或以他这个人为中心展开叙述和论证;但是,在全文3600多字中,涉及到司徒雷登的叙述和评论,不到500字,即不到全文的七分之一,而且,在全文18个自然段中,有15个自然段完全没涉及司徒雷登。这就让人费解了,因为这绝不是写下了无数雄文的毛泽东的失误,而是有没让人参透的玄妙之处。
    关于“其二’:从标题本身看,更显得奇妙了,翻遍《毛泽东选集》(1——4卷),没有一个是这样带着感情色彩的文学性标题。想了一下,上世纪三十年代“左联”的青年作家、革命烈士殷夫,写过一首《别了,哥哥》的长诗,宣示他与旧家庭、旧阶级的诀别。写得很动情。那标题就表达了作者在亲情与信念的两难中的艰难抉择;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让人感到惜别的美好与动人的力量。在思索中,我也写了一首诗(登载在第7 期《心雨》上),那开头的两句是:“记得当年讲司徒,总觉标题诗意稠。”而为什么会有如此“稠”的诗意呢?我不知道,惑矣!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有关的历史情况在书籍报刊上披露了,有些历史档案解密了,特别是一些健在的当事人的讲述,生动地揭示了真实的历史细节。
    它们逐渐解开我的“惑”:
    首先,我觉得《别》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和其他
四篇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样,是对准美国政府的,是批驳和评论当时他们发表的“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这就是为什么全文的七分之六、十八个自然段中的十五个自然段不涉及司徒雷登的原因。
    其二,毛泽东是了解司徒雷登的,他1918年10月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而1919年1月司徒雷登来北京担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工作。两人虽无交往,但司徒发表的办校宗旨,必有所闻,司徒雷登下车伊始,就宣布说:
   “燕大必须是一所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所传授的真理,应当是没有被歪曲的真理。至于信仰什么,或表达信仰的方式,则完全是个人的私事。”须知燕大是教会学校,突出宗教教育是必然的,他却如此别开生面,让人振聋发聩。而下面的事实,毛泽东更是知道的:
   “五四”运动时,司徒立场鲜明地站在爱国爱国学生一方;“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燕大有一百多名学生赴南京请愿。
    燕大校方公开支持学生的行动,决定停课一周,举行“爱国行动周运动”,司徒还亲自带领数百名燕大师生上街游行;1935年,华北危亡之时,燕大是“一二.九”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当时燕大的地下共产党员达五十多名,是北京各大学党员人数最多的。这和司徒的保护和支持是分不开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阶段,燕大成为沟通沦陷区与解放区及大后方的秘密通道,珍珠港事件后,司徒被日逮捕,囚禁了将近四年,直至日本投降才出狱。;1946年,美国政府企图调停国共之争,马歇尔失败后,他们认为
    司徒是唯一能够进行斡旋的人,于是任命他为驻华大使,他也是努力去做,但他想得太天真了,他必须受制于美国政府,结果是两头未讨好,只好夹着皮包灰溜溜地回国了。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司徒的问题主要出在他担任驻华大使那一阶段,平心而论,他决不是为虎作伥之徒。毛泽东非常清楚这一点。于是就有了这个略带感伤而颇有诗意的标题:《别了,司徒雷登》。
    还补充说一点,从解密的文件看,1949年4月29日南京解放后不久,司徒就通过他的助手傅泾波和原燕大的学生黄华联系(时任南京市军管会外事处主任),,先去上海前后与三百多位燕京校友见面,其中二十多位是共产党人,他们都劝他返北平一行。不久司徒就得知毛泽东传来的话:他会被作为许多中共人士的老朋友而受到欢迎。后来,由于美国政府的错误决策,使中美和解推迟了二十三年。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别》文中那几句嘲讽、揶揄的话,实在是表面文章。
    行文至此,我更加折服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佩服他的写作天才!他设下的“惑”,我至今才解。
    呜呼,“多蠢应笑我!”(改苏词一字)
                                                           刘 仁 安   2015年教师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28 , Processed in 0.0721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