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书”散文丛书改稿会在黄梅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7 13: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乡书”散文丛书改稿会在黄梅举行

  作者:智 富



6月23日-26日,由省作协举办的“家乡书”散文丛书改稿会在黄梅县举行。会议由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梁必文主持。
此次专题改稿会,正是在省作协评选出10位主创作家近一年之际召开的,旨在了解各位作家的创作进度及情况,也了解各位辅导老师的辅导交流情况,旨在促进“一对一”辅导的交流沟通效果,保证该计划的实效与品质,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因为有1位作家请假未参加,在24日的辅导对话会现场,10位主创作家纷纷发言,介绍一年多来的创作进度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辅导老师则针对具体问题而答疑解惑。
武汉作家郑保纯说,目前已经写了30篇,预计写十五六万字。在写作中遇到问题,主要是从观念上落到具体写作中,感觉有点陌生,怕把握不好,因为乡村变化太大了,与自己的认知有点疏离了。现在他长期在武汉工作,回到家乡时间不多,目前在脑海积淀的关于家乡的印象几乎都是童年少年时期形成的,对目前乡村新变化观察理解不深。为此,准备暑期回到孝感的老家看看,走访亲友,了解情况,也希望到孝感周边的村落走一走,希望对古代云梦泽、古城邦的历史有所了解。郑保纯讲述的困惑,引起了在场不少作家的共鸣。
祖籍武穴的作家吕永超,长期在黄石工作,自视黄石为第二故乡。他想写一本关于黄石西塞山的散文,酝酿了二十多年,也花费大量心血收集关于西塞山的从古至今的大量文史资料,其中就有抗战时期围绕西塞山展开的一百多余场战斗,古代文人雅士登临西塞山留下的诗词歌赋等等。目前,他已经写了十六七万字,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很好地吸收消化史料,加强散文的文学性。
对此,指导老师、省作协副主席徐鲁认为,“家乡书”的创作应该选一个最佳点来写,为山立传,写透,像《庐山志》那样。如果作者要写一本西塞山志,可选的材料很多,关键在于怎么选材。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收集材料后仔细鉴别,互校,去伪存真。其次应该把整个历史都梳理清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着重写好,避免枝蔓旁骛。比如历代文人的踪迹,在不同的写作单元中应该各有不同侧重,纵横交错,让人物变得丰满,立得起来。最后,徐鲁建议作者多参照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多用小说笔法,加强文学性,将故事写得更好看些,剔除一些有损严肃性文学作品品质的文字。
最后,梁必文在总结时强调,各位作家要加快写作进度,争取今年底完稿,给指导老师一定时间审读,然后再修改。字数控制在20万字以内。他特别提醒,“家乡书”的写作不是单篇拼凑,要有整体构思,要用一条主线串葫芦一样将每篇串起来,不是机械地用时间方式来串,要带着写作者的感情串,使得整本书气韵畅通流动。最后,他勉励各位作家各抒才情写出特色,“每位作家的经历不一样,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很自然很平易的方式进入家乡书的写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加快推进“建设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优势创作资源,发掘本土文化内涵,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做出贡献,省作协提出《家乡书》散文丛书项目立项,旨在用文学眼光去感受、发现家乡的历史、人文和风土民情,打造一种地方色彩鲜明的非虚构的文学文本,仍采取指导老师和主创作家一对一的辅导方式。该项目自2013年12月28日开始的两月内共收到84份申报表,2014年8月省作协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郑保纯、蔡家园、周凌云、张永久、吕永超、郑能新、郭啸文、谭岩、朱朝敏、周镇明10位作家的作品进入创作扶持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2-22 14:25 , Processed in 0.0767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