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春兴: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7 15: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春兴: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第一篇)

第一篇怎样突破读书的心理障碍
一、心理障碍的由来
(一)障碍起因于知易行难
如果从知行与难易的观点来看世界,所有世界上的事物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知难行难,一类是知难行易,再有一类是知易行难,读书就属于第三类。我说读书是知易行难,乃是基于以下四个理由:
第一,自古以来没有人不说读书是个人上进的正途。父母以之期待子女,教师以之训勉学生。900多年前宋真宗的“读书乐”之后,在中国的社会上几乎无人不知读书的好处。真宗的“读书乐”: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随生平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几句话将古人读书之目的写得淋漓尽致,即读了书不但可以做官发财,而且娇妻美眷华厦仆从等一齐都来。我们切不可全盘效。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并争取较好的前途,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大家都知道,经读书而成功的机会是人人均等的。中国古时的社会,虽然也有贫富贵贱之分,但以学而优则仕为基础的取士方式,原则上是机会均等的。如汉代采樵营生的朱买臣负薪苦学;隋朝为人放牛的李密挂角而读,后来均成大器的故事,深植人心。因此乃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名言。
第三,学问不但具有永恒的价值,而且也是别人无法侵占的财富,财富有时会失散,学问永不会丢失。学问和读书被公认为是一体之两面,故而称学者为读书人。中国人讲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就是指学问。西方人讲人生幸福三H :头脑(Head)、健康(Health)、快乐(Happiness) ,头脑也是指学问。
第四,在名利场上追逐,其成败关键常操之在人,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唯有读书一事,则完全操之在己。过去如此,现在尤其如此。我们行之已久的考试制度,更加强了此种信念。以报考大学为例,不但报考专业由自己选择,而且录取与否也取决于自己的成绩。自己的考试成绩是个人读书的结果。
总而言之,读书是好事。好事难成的原因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所以说读书是知易行难的事。不知不行,心理上倒无所谓,知而不行,心理上就会失去平衡,故而产生心理障碍。
人为何知而不行?因为读书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必须先通过此一历程,然后才能获得所知的一切好处。听知的一切美好结果是人所追求的,艰难困苦的历程是人所逃避的。追求与逃避的并存现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说:“趋避冲突”。趋避冲突也就是形成读书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就象“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说法一样,即使确知有药到病除之效,也很难把一杯苦药从容地喝下去。
(二)传统学者的读书观
古今中外,虽有无数学者谈论过读书问题,但综观各家意见,所谈大致不出三大主题:其一,为什么读书,其二,读什么书,其三,怎样读书。第二个问题比较单纯,且与第一个问题有关。如果读书的目的确定,读什么书自然不再成为问题。对在校的学生们来说,面对的几乎全是非读不可的书,所以这个问题也不重要。因此,今天我们要谈的内容,原则上只涉及第一与第三个问题。不过,重点将放在第三个问题上。
为什么读书?前述宋真宗的“读书乐”已从个人利己的方面道尽了读书的目的。但,许多学者,尤其是教育家们觉得,这种说法纯是利己,不“冠冕堂皇”。他们试图从教育的观点说明读书的目的,单是辛亥革命以来,就有多人,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朱光潜、林语堂等人,都谈过很多。特别是胡适,文章很多,对青年人影响很大。按胡适的看法,读书的目的有三:
(1)读书是为继承人类文化的遗产。因为书是代表先人传给我们的知识遗产,我们接受了这些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进而在这基础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
(2)为耍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不读书便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换言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扩充知识,增强读书的能力。
(3)读书是为了获得解决困难、应付环境的方法,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即读书为了生活。
胡适的读书观,虽较科举时代的功利主义进步得多,但如仔细分析,仍有两点不足之处。
第一,表面上看虽是读书目的三元论,但事实上只说明了文化传承与生活应用的两个目的。因为,第(2)和第(3)两个目的,事实上是一回事。读了书获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可以解决困难,应付环境。所不同的只是层次先后的差别而已。
第二,从现代社会的生活特征看,单是为了文化承传与生活应用是不够的。现代社会一般生活改善的含意不仅是为生存,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品质。更美好的生活内涵,除了解决困难应付环境所需的物质基础之外,还需要使人生活美满、生命充实所需的精神食粮,此一较高层次的生活境界。多半是靠读书获得包括态度、观念、价值在内的综合形成的人生哲学而建立的。关于这一点,胡适的读书论中并未提及。
因此,我个人认为,读书至少应有三个目的:
(1)文化承传;
(2)实际生活内应用;
(3) 充实生活。
至于对“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看法,古今中外也有很多学者谈论。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可能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说法。1925年,胡适建议将读书三到改为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并提倡读书要专精与广博并重。这也就是胡适留给后人的两句读书名言.
为学要像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如此看来,前人对“怎样读书”这个问题,留下来的只是些笼统的原则,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这说明,即使是读书成功的权威学者,也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也是读书之所以成为知易行难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心理学家的新见地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学者们对“怎样读书”的问题,只是客观地从指导者的立场提供了普遍性的原则,而未从读书者本人主观的角度考虑影响读书效果的因素,因此,在讨论本题之前,让我们先从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对读书一事应该同时考虑的三个问题。
第一,能不能读书?个人有没有读书的基本能力。如属低能或白痴,任何方法对他都是白费的。在心理学中,读书是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基础是智力和性向。前者属于普通能力,智力高者对一般事务都可以学习,后者属于特殊能力,性向偏于某一方面者,经学习后可能在该方面表现出比较特殊的成绩。能不能读书是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能谈其他问题。
第二,愿不愿意读书?读书要有成就,必须靠个人自动、自发、锲而不舍的长期努力。任凭个人如何聪明,一暴十寒的读书方法,是永远不会成功的。这就是我们不能单凭学生的智力去预测他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自动自发是一种内在力量,在心理学上称为动机。动机促动的行为如专注于某一特定事物,就称它为兴趣。因此,欲求读书有成效,必须从读书者的主观立场去考虑,如何引起并维持动机和如何培养兴趣去着手。
第三,会不会读书?这自然是指“怎样读书”的问题。不过,我们说的“会不会读书”与“怎样读书”稍有不同。因为“怎样读书”已被前人用得太广泛太笼统了。我们希望改变一下说法,旨在强调读书方法的变通性。对什么样的书怎么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怎么读,如此才能达到具体实用的目的。
(四)三面着手冲破心理障碍
基于以上心理学的新看法,我们把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怎样冲破读书的心理障碍”,在内容上再作一次界定。读者都是中学以上的青年学生,大家不但都具备读书的基本能力,而且都有了10年以上的读书经验。因此,我们不打算花太多篇幅来讨论读书的能力问题。接下去要讨论的内容分两部分,在第一篇内讨论动机与习惯的问题,借以说明怎样才能使人愿意读书。第二篇内集中讨论读书方法,借以说明教人如何更会读书。
从上述两个重点出发,为了使讨论的内容更具体实用起见,我们计划从读书动机、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三方面着手,去回答这两个问题。只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真正提高读书效果。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读书动机很强,很想读好,可惜不得要领,不懂方法,结果不但徒劳无益,反使原有的动机受到挫折。另外很多学生极想读书用功,可是摆脱不了自己的不良习愤,结果也是力不从心,几次尝试之后,也就丧失信心。因此,只有从读书的动机、习惯、方法同时着手,读书的心理障碍才能有冲破的可能。

二、有动机才有成就
(一)动机的内发与外诱
先让我们来分析读书行为与读书动机之间的关系。读书动机原则上虽都是内动的,但是引发动机的原因则可能是内发的,也可能是外诱的。像儿童们读书,其动机即多出自内发。内发的动机乃由于内在的需要,此种需要亦即平常所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好奇与求知促使个体活动,只要顺其活动,个体就感到满足,勿需外力加以管束。在儿童期,此类纯属内发的动机很多,诸如骑自行车、操弄玩具、集体游戏等,其动机之强,兴趣之浓,均非外在力量所能导致的。其实,成人也有类似的动机。比如看武侠小说可以使人着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其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笔法,一直维持着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现在的问题是,小学以上学生的读书,内在动机减少,外诱动机增多。外诱动机未必符合内在的需要,大多是在成人功利主义的指导下,以“利诱”或“威逼”的方式引起并维持读书的动机。此即教育上惯用的奖与惩的措施。内发与外诱两种动机的差别,主要是前者纯属内力,不需外在目的物的吸引,而后者则有外在的诱因,诱因有正负之分,正者趋之,负者避之,也就是奖与惩的基本原理。所以,外诱动机之所以促动行为,乃是因其有目的之故。目的之一是为获得奖励,之二是为逃避惩罚。
外诱动机引起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这对于读书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是可以设计安排外在的环境,诱导甚至约束学生读书。其弊在于学生在这种情形下读书,难免被动,而且他们的读书目的常随外界诱因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为讨父母的奖励就用功一点,为担心某科老师严格就努力一点,怕考试失败受罚就多读一点,这样,读书的目的是受外因控制的,其本身缺乏统合性与连续性,一旦外因去掉,目的不复存在时,读书的动机也将随之消失。这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读书动机不强的原因。学生们自中学开始,受升学压力影响,认为读书的目的为考试,考试的目的为升学。一门课读完,考试过关,目的达到,就不需要再读了。初中读书为升高中,高中读书为升大学,升学目的达到,书也不必再读了。在这种零乱的、被动的、短见的读书目的之下,不可能会有持久不衰的读书动机。所以,如何引起并维持读书动机,是突破读书心远障碍的主要关键。
在上述情形下,如果把外诱动机改变成内发动机,自然最为理想,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原因是学生们被要求读的书,其本身的难度,会对学生产生吓阻作用。在内容上绝不会象武侠小说那样易于了解又引人入胜。学生们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始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满足。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是这个道理。读武侠小说是顺流而下,读教科书是逆水而行。行逆水须先克服逆向水流的阻力,而后再加前进的动力,船只始能前行。因此,在读教科书的情形下,要想使学生维持内发动机是件难事。
内发的读书动机既不易直接获得,那只有从外诱动机去考虑。我们说外诱的读书动机可由读书目的引起,改变读书目的或有可能间接引起内发动机。那就是把一向以读书为手段,以考试与升学为目的的读书活动,提高到读书是为了求知和展才,求知是读书的第一层目的,展才是高层目的。所谓展才,乃是经过读书与求知的活动,把个人的天赋才能充分发展出来,也就是常说的自我实现的意思。求知欲本属人的内发动机,如果以之为读书目的,将此目的与动机连为一体,就不会被动、零乱和短见了。
维持求知动机的构想,对中学生或仍有困难,大专学生当无问题。求知的基本条件是古人所说的眼到和心到。对见到的任何问题,不盲目接受,而是要思考、追问、怀疑。宋人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会引起心理失衡,因求知而去疑,心理平衡恢复,自然得到满足,这是内生的自我奖励,不需外力约束。
上大学要研究学问,研究的基本条件是要思考,思考必定起于有疑。疑不仅产生于不了解不明白的事情,对众所熟知的事也不要盲目的接受,“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正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多少划时代的思想创造,都是在“不疑处有疑”的情况下突破的。科学上牛顿见苹果落地而发明万有引力论,瓦特见水沸推动壶盖而发明蒸汽机,心理学上,弗罗伊德根据自己做梦经验推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常识而创潜意识理论。这些都是在不疑处有疑而有所突破,傲出贡献的例子。同学们不妨试试看,从你阅读、听讲、与人谈话时,随时随地都会找到很多可疑而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与你读的书本连系在一起,你在读书时就不再对它望而生厌了。
(二)祛除临书恐惧的心理
读书的首要条件是:积极而言是爱书且接近书,消极而言是不怕书且不逃避书。否则,任何读书理论都是空谈。可是,我们不能否认,很多人不但不爱读书,而且临书恐惧,甚至望书生畏,谈书色变。有的学生旷课逃学,甚至形成所谓的“惧书症”与“惧校症”,都是由临书恐惧症逐渐恶化造成的后果。只要临书恐惧的心理现象存在,个人与书之间就永远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当然更谈不上读书的成绩。所以,如何祛除临书恐惧,无疑是突破读书心理障碍,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临书恐惧现象?从心理学的观点而言,这现象是学习来的。本来,人不会对书籍有恐惧反应,因为书籍是中性刺激,它不会伤害人,自然没有可惧之处。只因读书无功屡受惩罚与羞辱而使人感到痛苦之后,结果痛苦反应与书籍刺激之间发生了联结作用。像此种本属不可怕的中性利激,因与另种厌恶刺激(惩罚)伴随出现,终而也能引起恐惧反应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制约学习。制约学习并非只能学到此种恐惧反应,我们有很多良好习惯,也都是靠它建立的。
基本上,人是喜欢读书的。幼儿两三岁就喜欢翻书,因为书能满足人的好奇心,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机之一。由于好奇而探索求知,所以小孩子不但见书就翻,而且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中年级,对认字、朗读、绘画、唱歌、手工等有关读书的活动,均乐之不疲,原因就是他们可以从读书活动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
从小学高年级以迄中学阶段,读书的心理历程改变了,为什么会改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由自由选择方式的读书,变为在限制之下读书。学校和家庭只准孩子读某些书,自己喜欢的书不许读,而不喜欢的书却又不得不读。从自由主义变为功利主义的结果,读书变为工作,成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既乏动机,自然更无乐趣。
第二,在读书活动中,受到逼迫与失败的威胁。读书本来是个人自己的事。乘兴而读,兴尽而止。无奈教育上总是采取竞争比赛的方式。有竞争,就有成败,而成功者少,失败者多。成功要靠加倍努力,“加倍努力”是艰苦的事。而且失败之后又常常受到惩罚,惩罚自然使人痛苦。因此,教育上惯用成者奖励、败着惩罚的方式,企图使学生趋奖避罚而努力读书。这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多数学生在心理上有以下的矛盾和冲突:为了获得奖励而读书,得不到;为求避免惩罚而读书,避不开。结果在不得不读、不能不读、不敢不读的情况下,自然是临书恐惧了。
如何去除临书恐惧的心理障碍?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容易解答,只是实行起来相当困难。前文曾提到,临书恐惧症是“学习”的后果,是读书活动与痛苦感受发生联结而形成的制约学习。换言之,痛苦感受虽非直接由读书活动所引起(由外加的惩罚引起),但学生们所体验到的,确是后者因前者而生,在这个制约学习历程中,读书活动固然是必要的,但可以安排情境,以奖励代替惩罚,使愉快代替痛苦,行之既久.即可改变个人与书本之间的情绪关系。在理论上,此法可行。在心理治疗上这叫“淡化法”,也称“行为改变术”。实际应用时,教师或家长可以对学生采取下列步骤.
(l)只要接近书就受到奖励(因接近书而带来愉快)。
(2)只要读就受到奖励(因读书而带来愉快)。
(3)只要成绩较前稍有进步就受到奖励(稍有进步带来愉快)。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只重视正面行为(接近书而读书), 而忽视反面行为(逃避书不读书)。这样连续下去,循序渐进,与读书活动所联结的是奖励带来的愉快,而非惩罚带来的痛苦。久而久之,个人就不再望书生畏,临书恐惧了。
问题是,此种理论在目前升学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境下,有没有实用价值?因为升学有客观的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录取标准”,达不到标准,任何进步都得不到奖励。因此,学校、家庭及学生自己,都对读书成绩抱有过分的期待,甚至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现在如求其改变态度,只奖励不惩罚,是否能做到呢?即使教师和家长可以傲到,学生是否会真正产生预期的感受呢?实在说,所谓奖或惩不能单从表面的施予者去看,而是应从接受者的感受去着想。
从现实的观点看,对临书恐惧心理的祛除,舍此之外,并无其他更好的方法。欲期此法行之有效,我建议从以下三点着手:
第一,确切认识并接受自己目前的情况,分析为什么怕读书,在什么时候感到恐惧?读什么书的时候感到恐惧7 了解自己的成绩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最感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第二,降低成绩期待的标准,把个人的抱负层次列在实际可能达到的地步。例如初读原文书时发现平均每页有20个生字,你想两个月之内减低为5个生字,那是不可能的。但如决心在读完100页之后减低到10个生字之内,就比较实际可行了。
第三,改进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持之以恒,并欣赏自己点滴积累的进步。如此,行之日久,在主观上读书失败的痛苦减少,成就愉快的感受增加,临书恐惧的心理也将随之消除。
(三)成就感与求成动机
我们常听说“成就感”这个名词,它的意思是指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满意。感到满意的原因是个人的表现符合了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标准。
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标准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如“求成心”、“抱负层次”等。如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可称为“求成动机”。
顾名思义,求成动机是促动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动力。求成二字代表两种意义:一是胜过自己,即个人希望在表现上超越自己,现在优于过去,将来优于现在,二是胜过别人,即希望在团体中出人头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好胜心”。
心理学家们认为,求成动机是人格特征之一。具有此种人格特征的人,在心理上有求成的需要,面对任何事务都是力争上游,精益求精。幼儿搭积木,重叠5块不倒,他加高到6块、7块,一次倒了,他继续重来。学生考试失败了,他并不气馁,锲而不舍,再接再励。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像求成动机这样的人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一般心理学家都认为这类动机是可以培养的。培养求成动机必须基于两种心理基础:
第一,从实际活动中认识个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既可由个人独自承担的工作中显示,更可由团体竞争中显示。
第二,从工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成败经验既可得之个人预期标准的进步或退步,更可得之团体竞争中与别人比较的结果。
如此看来,求成动机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
求成动机之所以复杂的原因,是因为求成动机对每个人来说,不是有或无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多或少的问题,而是在求成动机发生作用时,另外有一个动机,与它搅在一起,发生抵消作用。与求成动机伴随而生的另一动机,可以称作为“避败动机”。我们可以想像,当个人面对某事决定追求还是放弃的时候,显然是受求成动机与避败动机交互作用的结果所支配,如前者力量大于后者,个人在外显行为上表现追求,如后者力量大于前者,个人将弃之而去,如两者力量相等,个人将犹豫不决,不肯立即采取行动。因此,个人追求的行为表现,实际上乃是求成动机减去避败动机后的净动机所产生的促动作用。换言之,我们面对重要事项决定取舍时,都会权衡轻重,考虑利弊得失,然后才采取行动,是追求还是放弃。
问题是,个人权衡轻重而作决定时,究竟以什么作根据?可以说所根据的是两个原则:其一为个人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其二为对面临问题自估的成功可能性。事实上,第二个原则仍以第一原则为基础,故而个人生活中的成败经验乃是主要根据。个人经验成功多于失败者,其求成动力较强,失败多于成功者,其避败动力较强。可是,就“自估成功可能性”而言,成功与失败两种经验却是同样重要的。因此,个人如何从过去成败经验中获得智慧,用于对面临的问题做到“成功可能性”的准确估计,然后采取适当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
就长期维持求成动机而言,个人对成功可能性的准确估计,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追求成功时,对他自估成功可能性极高或极低的两类事情,都不会尽力去追求。原因是,在前一种情况下即使成功了,也是胜之不武,没有成就感,没有荣触感,求成动机自然不强。在后一种情况下,既然自估终将失败,因而避败动机可能大于求成动机。求成动机最强促使个人追求最力时情况,是个人自估成败机会相近,而两者相较,成功比失败的可能性稍大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自认成败的后果将系于自身的“人为因素”,所以他将“责无旁贷”地全力以赴。
如果将上述求成动机的原理用来解释读书活动,我们就可做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检讨读书的成败经验,作为对以后类似活动成败可能性估计的根据。
第二,选择自估成败机会接近的活动去参加,选定之后就肯定自己去全力以赴。
第三,参与活动之后,无论成功或失败,均记取教训,留作下一次估计成败可能的根据。只有按上述原则去傲,才能符合“失败为成功之母”的真正意义。

(四)从兴趣中培养乐趣
动机促动的行为,如专注于某一对象活动,而且活动的结果又能获得动机的满足时,个人将继续倾向于重复该种活动。此种倾向即称为兴趣。不过,活动的本身并非兴趣,兴趣只是因活动获得动机满足而伴随产生的一种愉快情绪。因此,兴趣构成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先有活动。
准此而论,读书要有兴趣,就必须得先读书,由读书的活动中才能发生兴趣,绝不是先有兴趣而后读书。有些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困惑地说:“我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所以无法肯定该读什么书。”像此种倒果为因的看法,也正是形成读书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兴趣并不是使人读书的原因。虽然有人说他读书是由于兴趣,但事实上是因为他读书得到兴趣之后,继续读书而得以维持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兴趣绝非读书的原因,而且也不是读书的必然结果,它只是读书活动的一种副产品。在读书活动之后,兴趣这个副产品却也未必一定会得到。所以,兴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可以举一个读书之外的例子来说明。台湾出产很多水果,设有一位从加拿大初来的华侨,对台湾水果一无所知,如果你问他:“您对木瓜有没有兴趣?”他将无从回答。等你请他吃过几次木瓜之后,如果再问他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但也可能是否定的。所以我们说兴趣产生在活动之后,但活动过后却未必一定产生兴趣。学生们可能就有这样的经验:虽然天天读书,但始终缺乏兴趣。
兴趣和乐趣相连,但总是先有兴趣而后扩大加深为乐趣。因此,乐趣可以说是兴趣的内在化。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是兴趣,乐是乐趣。固然,从工作或义务的观点看,没有兴趣仍可勉强读书,但如期望读书有点成就,就非得有兴趣和乐趣不可。
兴趣既不能脱离读书活动而产生,而且有读书活动也未必产生兴趣,所以,如何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兴趣和乐趣,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前文曾经提到,兴趣与动机有关。如果在活动历程中动机能得到满足,兴趣将随之产生。因此,只有从调理读书动机去设想,才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可行途径。基于此一推理,我建议诸位从以下三点去尝试。
第一,明确认定读书的目的。认定了读书的目的,对自己的行为就比较负责任,而且目的越明确,也就越容易评定自已的成绩。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成绩,自然就会满意,兴趣也随之产生。读书的目的可有多种,每种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为准备考试可视为一种目的,但在读书时可把应准备的学科分为数个层次,完成部分层次做为近程目的,完成最后层次做为远程目的。为查寻一种资料可视为一种目的,有目的的查寻工作,可使人保持注意。为求证一项很设可视为一种目的,凡是书中与该假设有关的资料,都会引起注意,凡是有助于求证的资料,就会使人产生兴趣。无目的的读书只能用于读消遣性的轻松读物,不能用于专门知识性的书籍。现在是知识爆增时代,我们必须学到有目的的主动选择知识,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候知识。
第二,读自己能读得通的书。读书是读者与作者思想沟通的历程。如读书不了解内容,也就是读者与作者间思想不能沟通,内容再有价值,也不会使人产生兴趣。书的难度必须适中,太难了读不通没有兴趣,太容易了老生常谈也引不起兴趣。最适中的难度大约是:用做上课讲解的教科书,读者最好读通内容50 % ,用作自修的参考书,读者最好能读通内容70%。低于此等标准,读来很难产生兴趣。
也许有人要问,假如对教授用的教科书,只能读通内容的30%怎么办?在这种情形下,我建议你另读一本辅助增长阅读能力的书。价如指定的教科书是英文本,这无形中构成了语文与专门知识两重难度。在这种情形下,你最好尽快先读通一本同类性质的中文书。这样等于是把自己的经验基础提高,相对的原文书的难度就随之减低了。
假如你有自由选择你的参考书,开始时不必先读什么名著,由简单易读的着手,使你的能力与内容配合,读来觉得有成就感,自然就会发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维持下去继续读书。初学英文的人,开始不久就抱一部莎士比亚全集,这是好高务远,对兴趣的培养与成就的预期均是有害无益。
第三,把读书心得表现出来。读书能有心得是一种满足。把读书心得表现出来,将更加强读书时寻求心得的兴趣。表现读书心得的方式很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回答教授的问题是一种方式,参与同学们的讨论表达自已的意见是一种方式,与朋友写信谈论学问是一种方式,在校内校外的报刊杂志上投稿发表作品也是一种方式。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只要把读书的心得表现出来,个人就会从读书活动中获得两种益处:其一,为了准备将心得表现出来,所以在读书时自然较为用心思考,能将书中的资料重加组织,纳入系统的记忆之中。其二,心得表现是一种社会认可甚至被人赞许的行为。在团体中有所表现,自然因受别人重视而提高了个人的自尊,因之也更提高以后读书的兴趣。只要从读书中得到了兴趣,而且又因兴趣而继续读书,乐趣就可以不求自来。到此地步,愿不愿读书的心理障碍也就不解自除了。
三、读书须有好习惯
(一)习惯是学得的行为
我国有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自然两字对人说就是指天性。西方也有句俗话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可是它的力量比天性大10 倍。”中外两种说法虽不尽相同,但对习惯能够强力支配个人行为的看法是一致的。
“习惯”两字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对此问题可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习惯本身就是行为。甚至可以说,凡是个人经常表现的行为,都是他的习惯。诸如吸烟、喝酒、听古典音乐、看武侠小说等是习惯,早起、晚睡、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是习惯,守时、守信、排队上公车、夜晚吃宵夜等也是习惯。
第二种解释是,习惯是指某种行为表现的方式。此种说法,不把习惯视作行为,而把它看成是某种行为表现的特殊方式。例如,喝酒是一种行为,但此种行为的表现,因人而异,有的爱酒,但适可而止,有的却是不醉无归。行为本身虽同,表现方式各异。再如,说话是一种行为,有的人说话小声细气,斯斯文文,有的人大声粗气,比手划脚,话的内容可能相同,但表现方式大不相同。
第三种解释是,习惯是指某种行为表现时,伴随出现的另一种行为。例如,写文章是一种行为,可是有人每写文章就连带要吸烟。因为他觉得不吸烟就没有灵感。再如,睡眠是一种行为,可是有人睡前必听音乐,否则无法入睡。
我们今天要谈的读书习惯,不做第一种解释。因为大家都是学生,读书是大家共有的行为,我们所关心的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如果根本不读书,还有什么读书习惯问题可谈呢。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大家都读书而且每人都有各自读书习惯的原则下,如何改进读书习惯以促进读书效果。因此,我们在此所说的习惯是指后两种解释而言。
习惯既被公认是第二天性,故而一般相信习惯是后天环境养成的。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学习的历程。对学习历程最简单的看法,是刺激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发生了联结作用;一个刺激本来不引起某种反应,可是经过多次练习之后,该种刺激就会引起某种反应。譬如说,小孩子本来是不怕黑暗的,假如,夜晚有人在暗处大喊一声,吓他一跳,哭起来了,以后他可能见到黑暗就恐惧逃避。像小孩子这种怕黑的习惯,不需经过多次练习,一次的经脸,习惯就可能养成。有的习惯是多次的练习才会养成的。像吸烟,香烟本来对人并没有吸引力,它只是一种中性的刺激,不会引起人去吸的反应。可是如果你跟别人多次试吸,一再模仿,重复练习之后,吸烟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习惯养成之后,只要刺激情境出现,个人就会不自觉的出现行为反应,通常我们称此类反应为习惯性反应,习惯性反应不但对人带有强迫性(不得不反应),而且还会产生类化现象—即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同样的习惯性反应。因此,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个人即使自己知道那不是良好的习惯,可是也不容易随意控制自己不做这种反应。例如,有些学生读书时念出声音,他虽自知不是好习惯,自己也知道出声念书会影响阅读速度,可是很难自制。像这种习惯是小时候大人要他朗读养成的,长大后只能将声音压低,但不能完全革除,甚至有些人对不必阅读背诵的功课,像敬学演算时,嘴里仍是念念有词,也是学得的习惯反应。
(二)常见的读书坏习惯
从行为科学的观点而言,习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可是从教育标准和社会规范的观点而言,习惯就有所谓良与不良之别,符合教育标准与社会规范者为好习惯,否则为不良习惯。今天谈读书习惯,我们不采取这种观点。我们来取比较客观的原则作为区别习惯的标准,凡是有助于读书效果的,叫它好习惯,凡是有碍于读书效果的,叫它不良习惯。而且,所谓好与不好,最好根据学生们实际读书经验的数据资料来判断。
就在这样一个构想之下,我最近调查了师大一至四年级178位同学。要他们以不记名(但写性别)方式,凭个人10 多年来求学读书经验,自由列举有碍读书效果的不良习惯。调查资料经整理统计后,得到以下表列结果。
由调查统计的数字看,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把自己的读书不良习惯归属于以下6 种:① 姿势不良,② 胡思乱想,⑧ 边吃边读,④ 兼顾杂务,⑥ 音乐电视,⑥ 外因分心。事实上,这6种习惯可归并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坏习惯:读书时姿势不良。
第二类坏习惯:边吃东西边读书。
第三类坏习惯:注意力不能集中。
在大学生读书习惯的调查分析中,姿势不良虽高居不良习惯的首位,但此习惯受环境支配的可能性较大,革除比较容易,只耍使读书场所(如图书馆)没有躺卧的可能,躺卧的习惯就不难革除。至于边吃东西边读书的习惯,倒是值得分析研究的心理问题。此一习惯女同学最多,几乎有70%的女生是如此。根据一般了解,近年来由于生活富裕,食物中营养成分丰富,女孩子们对身材特别注意,故而形成节食少吃的风气。读书时吃零食,照样吸收养份,使人发胖。根据我个人辅导学生的经验, 很多女同学就因不能戒吃零食而发胖感到苦恼。因此,边吃边读的习惯,岂非是认知与行动不一致的心理冲突现象。很多同学写的“读不能获益,食不能知味”,正表达了这种矛盾心境。
为什么每读书就想吃东西呢?我跟很多女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根据她们的意见,可归纳为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吃点东西可以减轻读书的苦感,多年来,读书都是为了升学考试。升学考试有严重的失败威胁,故而读书的气氛多半是既苦且惧的,“嘴里有点东西”就会感觉轻松一点,因而使焦虑的痛苦减低。久而久之,自己似乎体会到,吃点东西就是支持自己,安慰自己。第二种解释是,这个习惯是由家庭中父母给养成的。父母重视子女学业,对放学回家读书作功课的关照,无微不至,父母担心子女读书不努力,于是哄之捧之,不遗余力,这些心思表现在其体行动上,就是准备好 的东西给孩子吃,结果成了习惯,读书与吃东西联在一起。
(三)集中注意最为重要
从知觉心理学观点言,读书是运用感官,在认知的环境中选择资料和吸收资料的身心活动历程。在读书活动中,个人经由耳听、目视、手触、心感、体觉等各种不同的厉程,接触、选择、吸收环境中各种资料,而后加以整理、归类、贮存,留待以后随时取用。在这样一个身心交感的读书活动中,每个人都会经验到两种奇妙现象:其一,眼睛不同于照相机。它并非将视野内所有东西尽数收存,而是对其中某些东西视而不见。其二,耳朵不同于录音机,它并非将所有声音全本照录,而是对其中某些声音听而不闻。你曾有过眼睛盯着读页而对其内容一无所知的经验吗?你曾经验到呆坐教室对教授所讲一切充耳不闻吗?我曾做过几次有趣的小实验。如发现有学生坐着发呆,我就改变话路,向班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要发呆的学生回答。在他不能回答时,我要求他只要对我的问题复述一遍,即可免于回答。结果都会发现,他茫然不知原来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在读书时,像此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心理现象,对读书效果并非全然有害,如能运用得当,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因为,人的知觉活动既是选择性的,读书也止是一连串的知觉选择活动。读书时如能做到该选的选入,不该选的排除,对读书效果自然有益无害。此即研究读书习惯时必须考虑知觉心理的原因。
在读书活动时,为什么会有此种选择性的心理现象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注意”问题。由前节大学生们自述的读书不良习惯看,注意不能集中是读书缺乏效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读书时如何保持适度的注意力,自然是必须突破心理障碍之一。
在讨论如何集中注意之前,宜先了解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引人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是什么?
在很多刺激构成的环境中,某种(些)刺激之所以特别引起注意,主要由于两个条件:一是利激本身的特征,二是个人的动机与心向作用。就第一个条件看,谁都知 道,在感官所及的环境中最为特殊的刺激,最易引起注意,特殊的刺激使人替觉好奇,引人注意,这也就是广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人在清醒时,周围存在着很多刺激,可是人的感官能力有限,他不能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心理学家早有实验证明,人的一心不能二用,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兼做两件并行的事。曾有学者设计两耳分听的实验;戴上分别与两个录音机相连的两个耳机,同时传送两个故事。结果发现,一个人不能同时两耳分听,只能听下完整的一书故事,或是忽而左耳忽而右耳的转来转去,左右转换的主要原因,正是决定于刺激的特征(故事内容的高潮)。看电视也会有同样经验,不能同时对两台的节目注意。只能甲台看一眼,乙台看一眼,转台看的原因也是由于刺激的特征所引起的。
根据一心不能二用或同一时间内只能注意一件事的原理,我们就可了解,读书时如不能排除书本之外的其他刺激,读书的效果是不可能提高的。而且,书本之外的刺激也不限于个人周围的事物,个人内在的刺激干扰,更能影晌对书本的注意。像饥、渴、病痛以及意念联想等,都是影响个人注意的内在刺激。
再就心向作用言,在个人已有心理准备的状况下,易于对环境中的刺激特别注意。这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读书要有求知动机的原因。在赛跑时,运动员对起跑枪声特别敏感,就是明显的心向作用,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心向作用的读书效果实验。将能力相似的一群大学生,以随机的方式分为AB 两组,在同样的时间内阅读同样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论文。实验开始时主试告诉A组学生说,在阅读之后将举行一次测验,而且要大家注意,两周之后再举行第二次侧验。主试对B组说法稍异,开始阅读前只告诉他们读完将举行测验。等到第一次测验完毕之后,再补行告诉他们,过两周之后再做第二次测验。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使A组学生为第二次洲验多加一层心向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读完第一次测脸的成绩,两组无分轩轾,但两周后第二次测验的结果,A组成绩远胜于B组。心理学家解释,这是由于A组先有心理准备,阅读时加深了注意,因而影晌到两周后的记忆。像这样的心向作用影响读书效果的实验,希望对那些读书但求应付近期考试的同学们,能由之领悟到一点启示。
读书时,为什么注意力不能集中呢?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以下两个问题来问:
第一,读书时,为什么不能排除对其他刺激的注意而专心注意于面前的书本呢?
第二,即使个人能够勉强自己,做到心无旁顾专注于书本,但为什么仍然缺乏效果,甚至读来读去观念茫然,最后反而昏昏欲睡呢?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根据前述知觉和注意的选择现象看,书本的刺激,不但是平淡无奇,甚至由于临书恐惧的经验,而使人望之生厌。所以,一个学生如没有强烈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的确是很难排除其他引人注意的刺激而集中于书本的,单就学生放学回家之后在家做功课来说,家庭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刺激都比读书活动更具吸引力。诸如电视、收膏机、唱片、报纸、杂志、食物、饮料、再加上别人的谈话、电话的铃声以及自己生活中未完的琐事等等,随便选一样去傲,都比读书有意思。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晚自修时间一到,很难把自己拉到书桌面前,即使工作开始,读本摊在面前,总还是受其他刺激吸引,东蹭西磨,剪一下指甲,照一下镜子,喝一点饮料,吃一口东西,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有收心入书呢。前文曾多次提到,除了武侠小说之类的引人入胜而又不致遭受成败威胁的读物之外,其他如学校的教科书参考书都有相当的难度,而且读了要考,关系着成败,因而此类书本刺激,在性质上本具排斥性,容易使人逃避。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有两点解释。其一,表面排除了外在刺激的干扰,确实做到对读本以外的刺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可能仍有内在刺激发生于扰。此种内在刺激使人分心,但个人未必全然了解。其二,只是面对书本强加注意,并未能对书本内容发生心智的交流作用,只是顺着文字逐字逐句阅读,缺乏理解和思考的认知活动。像这样的读书方法,表面上看是集中注意了,实际上是在作自我催眠练习;不但读书无效果,反而越读越使心智活动力减低,最后自然昏昏欲睡了。
(四)专心读书四大要则
集中注意既然是读书的必要条件,但怎样才能养成专心读


书的习惯呢?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排除外扰刺激只要有决心,就不难做到。实际进行时可从三方面入手:① 改变读书环境,使自已不与外扰刺激接触。到图书馆去,选择面壁的角落,就可达此目的。② 使随身携带的东西简化,除书本文具必需物之外,不带其他分心的东西。③ 如在家自修,务使自己的房间保持单纯,桌面少摆陈设,使自己的眼睛除书本之外注意不到其他东西,很多年轻人读书时喜欢讲究情调,殊不知情调正是使人分心的刺激。
单一时间内只作一件事  第一件事做完再做第二件,如此可免牵东挂西不能专心。如有数事待做,工作顺序宜于先做简易者,而后依次做较难者,最后再回头来做容易的。这样可以维持工作动机,不致因时间因素影响工作效率。因为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呈抛物线型式,中段时间效率较佳,两端较低。
多重感官并用 多重感官并用可以加强心智活动。读书时除口诵有碍阅读速度不宜采用之外,眼、心、手三到是应该并重的,只用眼心二到容易使人疲劳,加上手到更有助于心智思考。手到之法有二,一是要点划线,二是随时笔记,两者均须将作者意见重组,因而需要主动思考,避免只作被动接受。
善用心向作用的原理  心向既可加深人的注意,在读书前与读书时最好时时善于运用。运用心向作用的方法可采用古人说的“于不疑处有疑”的办法,有疑问自然随时在书中求答案。另外的办法是读书之前先有目的,按预定目的在书中查寻所需资料,自然容易保持注意。

(五)怎样革除不良习惯
按心理学的原理,革除不良习惯的方法要靠学习,习惯原经学习而养成,习惯也须经学习而改变。改变既有习惯,有以下四种方法。
惩戒法  惩戒法是教育上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强迫性的制止法,只要习惯性的反应出现,即施以惩罚,惩罚可由别人实施,也可由自己执行,前者如上课磕睡被老师罚站,后者如古人所说的头悬梁锥刺股,都是惩戒法的例子。惩戒法并非革除不良习惯的好方法。因为惩戒时常伴随产生痛苦情绪,即使对旧习惯暂时发生制止作用,也可能因痛苦的情绪反应与惩罚时使用的刺激之间产生联结学习,形成新的不良习惯。
耗尽法  这是训练动物常用的方法,是一种颇不仁慈的方法。例如驯服野马即用此法。野马多有坏习惯,骑上去跳跃奔腾不受指使。如善骑者跃上马背,任其跳跃,决不放弃,甚至鞭策有加,使它不得休息。最后野性发完,体力耗尽,终会俯首帖耳任人指挥。学校训导人员有时采取此法纠正学生恶习。例如,强迫有吸烟习惯的学生连续不停吸烟5支10支,直到吸醉恶心呕吐为止。此种纯属外制的办法,对改变习惯不易产生持久效果,且行之不当难免产生不良副作用,破坏师生感情,甚至形成不正常的情绪反应。
代替法  这是以良好习惯代替不良习惯的方法,也是最适当的一种方法。此法系根据前述同一时间一心不能二用的原理,企图在引发旧习惯的刺激情境下,先设法引起另一种新反应(好习惯),使旧的习惯反应受到压抑没有机会出现。多次练习之后,旧习惯因没有机会练习而逐渐淡化,新习惯慢慢因练习增多而加强,最后终使新习惯取代了旧习惯。这办法正象看电视一样。每次只能选看一台节目,要想消除固定于甲台的旧习惯,只有改选乙台节目来代替。
欲使代替法行之有效,须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在原刺激情况下不容有旧习惯出现的机会,二是使新习惯与原刺激之问的联结得到强化作用。例如,个人有读书听音乐的习惯:一心既不能作二用,音乐的旋律一定对书本的注意产生干扰。采用代替法时,就可先不让任何音响设备在读书现场出现,使自己在不可能听到音乐的情况下只好转注心思于书本。这时候自己不妨许下一点心愿,要求自己读书效果达到某种程度,就容许自己欣赏一点音乐。如此将爱好的东西做为奖励自己改变习惯的报酬,对新习惯的建立也就无形中予以强化了。
改变环境法  这是最简易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对姿势不良、边读边吃、兼顾杂务等读书不良习惯的革除有效。躺卧的方式读书,是因为有可躺可卧的地方,边吃边读的习惯,是因为有东西可吃,兼顾杂务是因为杂务就在身边。因此,改变环境,把原因消除,习惯性的反应自然不会出现。凡是自觉定力不够的学生,最好不要在寝室、卧房、客厅等地方读书。读书的最好环境还是图书馆。在图书馆里读书,除了可以避免上述不良习惯之外,还可以得到两种心理上的副产品:一是因大家读书的气氛,使你觉得不能不读书。因为在你周围的人都在读书,不读书显得己不如人,别人上进,而自己却在浪费时间。另一是由于书形成的气氛,使你觉得不能不读书,因为处身在成千上万本书籍中间,你会感到自己的学问渺小,读过的书太少,好书当前不去读它,显得辜负那些好书。
不过,改变读书习惯,是一种知易行难的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欲期行之有效,还须注意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每次只选一个习惯做重点改变。改变成功之后,再改第二个。如此,实施起来较易成功,而且也可因成功增加自己的信心。
第二,先从最容易改变者入手。对牢不可破的老习惯,改变起来常是虎头蛇尾,难竟全功。与其劳而无功的中途而废,不如暂时留置,先从易改者入手。等到有了经验和信心,再来对付它不迟。
第三,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革除不良习惯时,宜采微效渐进策略。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自然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它革除净尽。只要觉得方法行之有效,就继续进行。读书应如滴水穿石,切忌一暴十寒的作风。

作者:张春兴
选自张春兴编著《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


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5:14: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实效的读书方法
一、先求加强阅读能力
当学生最感苦恼的事,莫过于课本读不通,上课听不懂。我常听到学生们抱怨,不是说教科书写得不好,就是说老师讲得不清楚。固然,我们不能说学生们的抱怨全无道理,但上述困难的真正关键,乃是学生本身缺乏学习专门知识的起点行为所致。“起点行为”指的是基础,是经验,意思是说,在学习某种专门知识之前,必须具备某些基础和经验做为起点,然后才能在起点之上增加新的行为。否则,旧经验不够用,新经验学不来,在求学路程上,将永远不会成功。因此,对大专学生来说,要想在求学期间学到预期的专门知识,要想做一个像样的大专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打好基础,建立起学习的起点行为,是必须先行做到的第一件事。
在第一篇内,我们曾提到,影响读书的成败,除愿不愿读书与会不会读书两大因素之外,能不能读书的能力因素更是基本条件。现在我们把上述起点行为的观念,不妨狭义地解释为读书所需的能力,此种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阅读能力。有了阅读能力才会看得懂,读得通,看懂读通之后始能吸收到书本中的新知识。
当然,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事实上,我们接下去要讨论的读书方法,其主要的目的也是帮助学生增进阅读能力。在此处所指可能增强的阅读能力,只是一种开始阅读专门性书籍时必须先具备的基础阅读能力。有了基础阅读能力,然后才能进一步学到更有效的读书方法,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在做法上,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尽先充实学科基础
大专学校教育,是分科分系专修专攻的。大专学校的分系设科,在专门知识的基础上,与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衔接,在中学所学的文理科基础常常不敷应用。单以大学里心理系的学生为例,因为在中小学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知识,所以,一开始读心理学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有迷失的感觉;不清楚这个新学科到底讲些什么。尤其使学生感到适应困准的是,有些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教授,一开始就采用原文书,上课时又满口洋文,说一些听不懂的专门名词,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面对书本,茫然不知所云,过去的知识经验与现实的要求,完全脱离了关系,很多大专学生都经验到此种作学问起头难的心理障碍。
起头难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学科基础,二是缺乏语文能力。补救之道,宜先从充实学科基础入手。在做法上,可选择同类性质但内容浅近的一本中文书,尽快先读一遍,使自己先有一点概念,借以增加自己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提高了学习的起点行为。在读同类中文书的时候,要把握住两个原则:
第一,注意最重要的专门术语或专门名词;了解它的惫义,并同时记住它的外文原义。因为,一门学科中的重要名词,常代表它的一些基本观念,而且在书本中重复出现。读者如一开始就能把它记熟,以后读下去自然就省力了。
第二,注意书中最基本的问题和解释。一门学科,无论内容如何复杂,它总是有一定的范围和研究的主题。如果读者能先把主题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在读一本新书或听教授讲课时,就不会再觉得格格不入了。
(二)力求加强语文能力
按大专学生一般的语文程度,读中文课本大致没有困难,但如读英文教科书,则相当吃力。目前,各大学教学采用英文本作教科书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理农工医各科是如此,就是属于社会科学的法商教育等各科也是如此,你如果有机会到各大学图书馆里去看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科学的专门知识研究,都须靠在英文书籍中去寻求。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英文的阅读能力,而想要研究专门性的学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这一点,而且多数人在中学阶段读英文吃尽苦头,有些人看到英文就会象前面所说的“临书恐惧”。既然做了大专学生,那就要下定决心学点专门学问。因此,要想做一个象样的大专学生,必须先建立两个观念:其一,读原文书是研究学问的必经阶段,在心理上必须接受读原文书的艰苦。其二,读专攻科目的第一本原文书,切忌只持应付考试但求过关的态度。应该想到,读了第一本就为第二本打好基础。
根据我个人教授大一普通心理学的经验,充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与加强其语文能力,两件事可以同时并行。我采用两本教科书,一本是中文书,要求学生精读,每章必须写摘要之外,并须自己写出五个以上像考试用的题目,目的使学生们对心理学的全部及每个专题,都获得清楚的概念。另一本是英文书,版本每隔三五年换一次,配合中文书的进度,指定章节页数,要求学生必读。每章的指定阅读,以节的专题为范围,数量由少而多,由年度开始时每章的l/4增加到年度结束时的2/3 。指定阅读的节题,按先后编成号码。每隔二至三周考试一次。考试时不另出题,只将考前阅读过的章节依次编号,让学生们自己临时抽签决定,然后“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参照书本答题。这样做的目的有二:其一,逼着学生平时用功,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一般大学生平时懒散,考前“考古”的坏习惯。因临时抽签决定考题,学生们须事先准备全部指定的阅读资料,无法投机取巧。其二,帮助他们逐渐克服困难建立起阅读所需的语文能力。语文的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克服的,必须靠恒心和努力。中学时代被动读书养成了习惯,进大学后不能立即转变为主动。来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由逐渐的进步而建立信心,最后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求知。此种教课方式,开始时虽有困难,但一学期过后,同学们都能适应良好,一年过完升了二年级后,读原文书就不再有什么困难了。
二、有关读书方法简介
(一)从三到论至六到论
谈到读书方法,不能不提一下中国人一向主张的三到论:眼到、口到、心到。1925年胡适提倡加上手到,于是就交成了后来流行的读书四到论。
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现点看,读书时眼、口、心、手同时并到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新的理论,叫做“资讯处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 : 把人类学习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解释:
第一阶段,由感宫吸收外界刺激,并将之转化为神经生理的能量送入中枢,这叫做输入。
第二阶段,神经中枢收到输入的资料,按性质分类处理以备应用,这叫做储存,也称记忆。
第三阶段,在需要的时候,按照外界刺激线索的引示,储存的资料即可随时取出使用;这叫做输出。
资讯处理是解释人类学习记忆中的大脑功能,此一理论也就是后来电脑设计所根据的原理。
按学习心理学的解释,上述资讯处理论是以三阶段看法来说明刺激反应间关系建立的历程。个体接受刺徽要靠感官,对同一刺激各类感官并用时所得的资料,其准确性远较单一感官所得者为高。这现象尤以对生疏的刺激为然。我们常经验到,在面对完全生疏的刺激情境时,除了用眼着、手摸、口尝之外,还可能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人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收取更多更确实的资料,也可以说他在对未知情况去求知。这样看来,读书四到仍然不够,应该再加上“耳到”。现在教学上讲究视听教育,特别是学习语言与音乐的时候,耳朵不到怎能成呢。甚至再扩大读书范围,从读一本书扩大到搜集资料独立研究时,五到还不够,应该再加上“脚到”。有人说研究学问要做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地步。如果只待在书桌前,不进图书馆,不到实验室、不下田野,不进书店、不访问调查、不跟人请教讨论,怎能搜集到研究所需资料呢。现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范围不再像古时那样只限于代代相传的几部经典。要读书,不但必须出门寻找,而且更须懂得在庞大知识堆里去挑选。因此,我提倡读书六到论: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脚到。
(二)八种方法四个原则
中国人做学问一向是原则重于实际。读书三到也好,六到也好,在理论上都讲得很有道理,可是实行起来,还是不够具体。原来所谓的“读书三到”到底指的是读什么书?是在什么情况下读书?都没交代清楚。胡适提倡“读书四到”, 那是特别指在“精读”的时候才用的。譬如他讲“眼到”时说:“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中国字一点一撇,外国宇a b c d ,一点也不可含糊,一点也不可放过。”若按现在读书心理来看,精读只是读书的一种方式。甚至有些时侯并不宜于精读。基于这个理由,接下去我们要介绍素来重视科学、实际、具体可行的现代心理学家们所设计的读书方法。配合不同需要,针对各种情境,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很多种读书方法。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八种,各种方法均以缩写英文字母表示,其全文及译注各附其下。
1 . SQ3R 法
S=Survey—浏览   此法为美国爱阿华大学教授罗宾逊
Q=Question—问题(F.P.Robinson )在二次世界
R1=Read—阅读   大战时为美军特种训练所设计。使
R2=Recite—回忆  用时先浏览教材之一章或一节,由
R3=Review—复习  概念中提出问题,在阅读时寻找答
                 案借以保持主动与集中注意。读一
                 段后暂时停止,从回忆中加强记
                 忆。最后复习全章使学习得以系统
                 整理。此法适用于阅读一般教科书
                 与参考书。
2.PQ4R 法
P=Preview—预读   此法系由前述罗宾逊的方法演变而
Q=Question—问题  来,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所创用。此
R1=Read—阅读     法包括六种活动。首先对要读的某
R2= Reflect—反应 一章预读一遍,注意各段的标题及
R3=Recite—回忆   首尾两段内容。阅读时将间题、反
R4=Review—复习   应、回忆三种活动交互并用,并特
                  别在反应时力求发现书中隐含的深
                  层意义。最后复习时与前法相同。
                  此法适用于阅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3.OK4R法
O=Overriew—浏览  此法也是由罗宾逊的方法演变而
K=Keyideas—要点  来,由美国康乃尔大学所创用。此
R1=Read—阅读     法也包括六种活动,其特点在于建
R2=Recall—回忆   议读者在浏览时特别注意书中要
R3=Reflect—反应  点。要发现书中要点,除住意各段
R4=Review—复习   标题外,每段开头首句与结尾末句
                  常为要点所在。有的书籍特将专有
                  名词用黑体字排印,也都是要点所
                  在,此法造用于阅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4.SCORE 法
S=Satisfy—决意    此法适用于研读教科书与参考书,
C=Copy—摘记       包括五种活动。读者可自行决意先
O=Objectives—目标 读书中哪一章,读前先看标题并将
R=Read—阅读       之变为问句写在笔记本上,并在题
E=Evaluate—检核   间预留空白准备填答。至于如何读
                   法,可以自定目标(按学科目的要
                   求),然后边读边记。最后一章读
                   完再检查一遍以求贯通。此法尚主
                   动,重视笔记,特别适于写报告搜
                   集资料之用。
5.OORE法
O=Overview—浏览   此法比较简略,只包括四个活动,
0=Objectives—目标 在缺乏充分时间阅读时适用。先浏
R=Read—阅读       览一遍,选定要读的目标用铅笔做
E=Evaluate—检核   成记号,然后阅读。读后再复检一
                   遍以求加强记忆。此法不重笔记,
                   用于一般阅读。
6.RORE 法
R=Read—阅读      此法适用于阅读学术性的期刊杂
O=Outline—摘要   志。通常此类资料多存图书馆,非
R=Review—复读    属个人所有,故不宜在书页上笔记
E=Evaluate—检核  划线。找到所需要的文章之后,先
                  概略地阅读一遍,而后边读边写摘
                  要。读完再从头复读一遍,最后再
                  行检查以求贯通。现在影印方便,
                  可先将要读的文章影印下来,然后
                  再改用前述第四种方法笔记精读。
7.LORE 法
L=Listen—倾听    此法特为利用视听教育设备而设计
O=Outline—摘要   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录音
R=Review—复听    演讲稿时,必须采用此种方法。先
E=Evaluate—检核  将录音带从头到尾听一遍,特别注
                  意开场一段。有了概念之后,利用
                  录音机的暂停装置,边听边记,写
                  出摘要。如系整理演讲稿,摘要之
                  后还需详记内容。其他一般资料,
                  摘要即敷应用。记录之后为恐遗
                  漏,再做复听与检核工作。
8.LOVE 法
L=Listen—倾听    这是一种练习听讲作笔记的方法。
O=Outline—摘要   此法使用时可由两人合作,其中一
V=Verbalize—补述 人读一段文章或口述一件事实,另
E=Evaluate—检核  一人则边听边记摘要。完成一段落
                  之后,记录者向朗读者出示笔记内
                  容请他核对,如有遗漏,再行补
                  述,以便填足。两人角色可随时交
                  换,继续进行。新闻记者学习做访
                  问记录,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上介绍的八种方法,大致包括了各种读书情况,有的用于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有的用于读期刊杂志,有的用于录音资料,有的用于访问笔记。读者看了也许仍然觉得不够详细具体,甚至觉得花样太多不容易记得如何使用。其实,任何方法只是一种形式,要真正读书有效,还是把握各种形式背后所代表的心理意义。读书方法无论在形式工如何变化,要能行之有效,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心理原则。
第一,使用方便,不必花费心思去记忆方法中的名词或步骤。
第二,能助人兴起读书的意愿,自动去接近书,去读书,并进而因读书而喜欢读书。
第三,能助人维持对书本的注意力,不需靠外力逼迫即可心无旁顾,专心读书。
第四,能助人读书有心得,从读书法所建议的活动中,除获得知识外。在思想观念上也得到启发。
根据这四个原则来评鉴上列八种读书方法,就会使人觉得多数方法的步骤太多。而且步骤的前后次序也不容易把握。事实上,在读书过程中只须把握三种活动,即可达到上述心理原则所生的效果。这三种活动是:略读、精读和复习。我把这三种活动连贯的读书方式,称之为“三段式读书法”。根据个人多年来自己读书与教学生读书的经验,三段式读书法不但实际易知易行,而且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三段式实效读书法
(一)略读:浏览中形成备读心向
读书须有动机,不过,当学生的读书动机多半是外铄的。外铄的动机使人不得不读,不敢不读。在这种心态下读书,很难获得持久的效果。因此,读书开始时,尽盆使自己摆脱读书只是为了考试或分数的意念。如果读书只为应付考试,考过之后就不再有读书的动机。最好的办法是因读书活动而引起人的读书心向,不需外力催促就会去自动读书。在略读阶段如能善用浏览技巧,就可以使人在面对书本时形成一种准备读书的心理倾向。
浏览有广狭两种解释。广义的浏览是指对一本书甚至多本书的泛观活动。到书店买书或到开架式图书馆找书,常采用这种浏览方式。就一本书而言,浏览范围包括序文、目录、本文、注解方式、参考资料以及索引等部分。像此种浏览花费的时间,约需10-20分钟。浏览过后或决定购买或决定借阅,读书的活动即暂告停止。此种浏览不是我们在三段式读书法中所要讨论的。
浏览的狭义解释是指精读阶段的前奏。此种浏览所涉及的范围,通常是教科书的一章或指定阅读的一篇论文。浏览的范围除本章的主题外包括节与段的标题、专有名词的黑体宇(有的书这样排法)、图表、照片,章末摘要以及练习题等部分。普通一章书的篇幅约在20-40页之间,一篇专题论文的长度约在5-10页左右,浏览所需的时间,约在10分钟左右。
浏览虽然是走马看花,但必须看到美丽的花朵在哪里。每章书或每篇论文都是一个专题,专题有它的题意、目的、范围、理论、方法、要点、结论等重要事项。浏览时只瞥及这些事项的表面,你对该事项的印象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陌生的。无论如何,只要是你初读的文章,它总会带有几分新奇,使你产生一知半解的认知失调心理,价如,当你看到“大学生与精神病”这样一个标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不看内容就心理失去平衡的感受。也可说这是人的好奇心。好奇本来就是人的动机,因好奇而有求知意念,用在读书上正是我们所说的备读心向。
(二)精读:分节进行边读边思考
浏览过后,趁着备读心向正浓的时侯,应该立即坐下来进入精读的阶段。精读时应注意把握两个原则:其一,不求快速,读教科书或读专题论文,速读技术绝对用不上。其二,不要贪多;贪多了难有心得,反而丧失兴趣。平常一章书分为3-4 节,每节都是一个分立的主题。所以精读时以节为单元最为适宜。
精读的意思,并非只是要人聚精会神一字一句地念书,如此读法是古人主张的眼、口、心三到读书法。此种方法很容易使人疲劳,也不符合前面所列的心理原则。欲期精读有效,而且不易疲劳,必须同时配合其他活动。
边注笔记  如果阅读的是自己的书,在书页边缘写注解,如果读的是借来的书,那就按节段写笔记。边注也好,笔记也奸,切忌抄书,而且文字不宜多,多了反而失去功效。边注的方式是引起你思考,把原来节段标题的平叙句,改以简略的文字写成问句。例如,节的标题是:“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先不要立即读下去。因为一读下去就受作者的引导,使你变为被动,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时候你最好在标题旁边空白处,把原标题转化为数个问题,如:何谓社会变迁?为何变迁?何谓婚姻向题?社会变迁与婚姻问题有何关系?当你写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自会直觉的提出你个人的看法,同时也会期待本书作者的答案。这样做等于是读者跟作者对话,对作者言是一种考验,对读者言是一种挑战。
有了问题和个人的看法,即开始以寻找答案的心态开始阅读。阅读之后会有几种情况发生: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与你的看法相似,这时候你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感觉,因而提高兴趣与信心。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远超越你的看法,欣赏赞佩之余你的思想观念因而受到启发。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的见解平淡无奇,或内容陈述有错误之处。这时侯你就无形中升高地位给他一点批评,前文介绍的读书方法中一再强调的问题与反应两种活动,与我们此地所说的颇为相似。不过,我们更进一步采取“学而思”的观念,强调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圈点划线  很多人读书喜欢圈点划线,可是未必知道为什么划线,在什么情形之下划线。划线必须配合前文所指边注笔记与边读边思考的心理活动。边注笔记的是问题,阅读活动是从文句中找答案,跟随着作者在行文中对事理的陈述,你随时留意与答案有关的字句,并在出现的地方作一点记号(但不要划线),等一段文字看完了,确定哪一句话最能代表答案时,然后划线将它标示清楚。划线用手划,不用直尺,这样使你再重复阅读一遍文字,可因而加强记忆。
在这个原则之下,划线在精不在多。很多学生从读第一句起就开始划线,结果满页全是红线。这样做只是自我安慰,表示已经读过了。其实,这种划线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因多余的红线把要点遮盖了。划线的目的,除了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加强认知效果之外,另一效用就是为以后温习时做为唤起记忆线索之用。将来查用这段读过的资料时,未必有充分时间再读全文,只瞥一下划线就可记起概略的内容。
谈到读书划线技巧,我还有两点建议。其一,重要而必须精读的书,尽量自己购买,属于自己的书才可边注笔记和圈点划线,借来的书不能随意笔记划线,只好用笔记本来代替。如果读的是期刊上的论文,最好影印下来,然后在影印本上笔记划线。其二,划线用笔要选择。在习惯上划线多用红笔,旨在与印刷的黑字易于辨别引起注意。笔锋不宜太粗以免浸及文字。很多学生喜欢用彩色粗笔在文字上徐抹,以代替划线,此法损及文字的清晰度,甚至再读时有伤目力,不宜采用。
生宇注解  大专学生开始读外文书籍时,查生字与在书页上注上中文的习惯,是不能避免的。生字加注中文的目的在加强对生字的认识与记忆,是不得已的办法。最后必须克服困难,在需要时查生字,尽可能不在书页上注中文字。生宇查过之后,最好注写在哪里?一般学生习惯注在生字下边。有些英文较差的学生,常在一页书上密密麻麻注满中文字。此法虽方便,但从读书长程效果的观点看,不是最好的办法。生字加注,原非得已,查过的生字将来终须变为个人的熟字,才能使语文进步,字旁加注常使人阅读时产生依赖心理,每读到生字的地方,注意力转向中文注解,反而忽略了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在字旁行间加注太多中文字之后,既影响书页美观,又有时因中文字写得太大侵及原文,甚至喧宾夺主将原文遮盖以致不易辨认。
对生字注解方式,我建议采用以下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书页之空白处写出英文字和中文解释,并在前面编号,同时也在文中生字旁边编上同号。写出英文生字的目的是使你多一次练习,如求省事不写英文字也可以。换言之,本文中只编号码,不加注中文字,读到生字处可向旁边空白处按编号寻找中文解释。号码编列方法可按一页计算或按单双号两页计算均可,无论如何编法,最好写在固定位置(如每页之外上角)。此种编号注解生字法有两种优点:其一,可保持书页清洁;其二,可避免重读时依赖心理。阅读时如忘记生字意义,按号照查立即可得,这样促使你对生字多一次练习。如果阅读时对原来生字不需查对就认识,生字已变成熟字,你会为自己的记忆能力而感到得意。除此之外,遍号记生字的办法,还会发生一种学习心理学上所说的增强作用。一本书的用字范围是有限的,专有名词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开始时固然生字生词很多,但只要你随读随查,读过几章之后,生字生词的出现率就自然会显著的降低。因为你把生字编号注解,其出现率表现得特别清楚。如果从开学之初的平均每页编号21减低到学期末的平均偏号12,语文能力的进步感将增强你的阅读行为。
对读原文书生字的处理的另一建议,是只查不写,遇到生字随时查字典,查到了用心去记,不在书页上写中文注解,只在生字旁用铅笔作一点小记号(如划一底线或打一小勾),标明它曾经是你的生字。当然,查一次之后可能很快忘记,忘记再查,查了仍然不加注中文字。如此三番两次复查的结果,总会将生宇变为熟字。语文程度较好生字较少的读者,不妨试一试这种自我挑战的生字查记法。
疑点备查  阅读时对书本或论文的内容总难免有疑问的地方。对书中疑问所在的标示与处理,也是精读时应该住意的事。读书时的疑问,大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
第一种情况是看不懂,读专门性的书籍,有些地方看不懂是很正常的事。事实上,对任何一门专门学问,没有人完全精通。甚至写书者本人,也不可能对他写的内容毫无旋问。在从前生活简单知识领域较窄的时候,古人尚且概叹学无止境,更何况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呢。因此,在读书时不怕有疑问,有疑问时如何处理,又怎样因不知而求知得知,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你必须把问题所在标示出来。标示的方法,如果你读的是自己的书,可以使用与一般划线不同的色笔,并用不同的线条在看不懂的文句下划线。如果一般划线用的是红笔,划的是直线,对疑问之处就可改用蓝笔划成曲线。划线之后,同时在页边适当空白处做一“? ”号,或用三五个字的简单句标出你的疑问。
标示出疑问所在之后,对问题的求解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处理。
第一种方式:查阅书末索引(英文书均附索引,有些中文书也附索引),看看在同书的其他章节内是否有详细解释。书末的索引有名词与人名两种,分别将同一名词或同一人名在本书内出现的地方(页码)都列在一起。假如索引中只列出你发现问题处的一个页码,那就确定本书内找不到另外的解释。
第二种方式:留待上课时请教授解释,或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瑕如阅读的时间是在教授讲解之前,上课时将会引起你对有疑问的部分特别注意,也许经教授讲过之后,疑问自然消失。这也就是一向鼓励学生提前自修然后听讲的理由。
第三种方式:利用其他参考资料寻找答案。到图书馆去,查阅同类性质或性质接近的其他专著。例如,心理学中借用了很多生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其他学科的名词。如果你在心理学同类著作中查不到满意的解释,就直接查阅生理、社会、医学等相关的书籍。查专著时,最简便的方法是查书末索引或前面的目录。当然,除了专著之外,像词典与百科全书之类的资料,也具有参考的价值。
读书遇到疑问的另一种情况,是在不疑处发现有疑。此类疑问只有读书时喜欢思考者,才会发现,像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和张载说的“于不疑处有疑”,都是指这类情况。阅读心理学中所谓批评式阅读(critical reading)与创造式阅读(creative reading) ,就是建议在从众信不疑的知识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想想看,科学上哪一件发明不是经过“于不疑处有疑”的历程!
在上课时我常举一个心理学研究的例子,要同学们判断研究所下的结论是否值得怀疑。例子是这样的: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调查研究结婚妇女生第一胎的年龄,与其所生子女智力的关系。经对资料分析统计后发现,两者间呈显著的正向相关,母亲生第一胎时年龄越大者,其所生子女的智力越高。基于这个事实,研究者在结论中建议:欲期子女聪明过人,为母亲者最好等到30 岁以后再生孩子。
同学们听过这个例子之后,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提供的是一项肯定的事实,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接受研究者的建议。大家仔细想想看,这个建议是不是值得怀疑?如果说这个建议就是该项研究的结论,结论是根据逻辑推理,那就可以看出研究者的推理是错误的。母亲年龄与其子女智力呈正相关是事实,但事实本身并不一定代表真象。换言之,“母亲年龄大”未必是构成“生的孩子聪明”的原因。把单纯的相关关系,解释为因果关系,是科学研究的最大禁忌。可是很多人习而不察,很容易接受这种只根据表面事实的推理。问题出在哪里?是大家忽略了“第一胎”三个字,妇女生第一胎年龄大者,结婚较晚。在工商业社会里,结婚晚的妇女多数受过较高的教育而且多数是独立谋生的职业妇女。这群人的智力本较一般人高,她们的配偶也会具有较高的智力。夫妻的智力均高者,其子女智力较高,这是遗传的基本原理。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研究专门学问。大专学生,因不知而求知,然后得知,这不但是一种乐趣,而且是做学问的必经途径。同学们切忌抱着“反正大家都不懂,我不懂没有关系”的态度。“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自我解嘲的说法,不适用于现在的科学时代。要知道,大家不懂只有你懂,才是你超越众人之处,也是你成功的基础。
(三)复习:通盘整理成系统知识
复习有两种涵意:一是指平常读过的书,到考试前再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这种复习也叫温习,是一般的说法。复习的另一涵意是指阅读到一段落时,回顾检查对内容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统合的观念。此种复习,实际上是整个阅读活动历程中的一段。像开会的议程一样,它是最后主席作的结论,是三段式读书法中最重要的关键。必须靠复习的通盘整理,才能使分散零碎的资料成为系统的知识。可惜的是,多数学生精读过即行停止,在心理上自己觉得每页均已读到,尽了心力就安慰自己赶快休息。没有想到省去最后的几分钟,读书的效果却可能丢掉一半。
在精读阶段,我们强调边读边思考。对一段文字读过之后,再思考一遍,这思考就是复习。教科书通常一章就是一个大主题。精读的单元是节,每节读时即已圈点划线,读完再回头看一下笔记划线的要点,也是复习。但是各节读完之后,印象仍是分散的,所以在一章读完之后,必须再从头到底作一次总复习。复习达到什么地步才算成功?我有4 个标准可供读者参考:
(1)能清楚了解本章的主题是什么。
(2)能看出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这个主题。
(3)能认识到每个层面中有那些重要观念(要点所在)。
(4)能对通章的讨论作出概要的结论。
以这4个标准做基础,复习的时侯可以引导你从回顾检查中有系统地整理你学到的知识。
按照学习心理学的原理,人类学习之后的记忆分两类:一为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简称STM ) ,一为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简称LTM ) ,短期记忆的经验很多沿街商店的招牌,陌生人的姓名,电视里的广告,日常生活中很多资料,你只有机会练习一遍,也只能构成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形成的当时,纵使你印象清楚,如不加练习也就很快就会消失。你在街边电话亭查号打陌生电话,放下话机即不复记忆的现象,那就是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就不同了,它可能经年累月地保持学得的资料,不会忘记。你小学时的歌曲现在还会唱,你家中的电话号码永远不会遗忘,因为这些都是长期记忆。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尤其对刚学过之后的资料,有组织有系统的复习将产生更大的效果,学后立刻复习对防止以后遗忘的效果,不只是事半功倍,与即学即停的效果比较,很可能达到事一功十。读者如不粗信,不妨尝试比较一番。
四、阅读的速度与准确度
提到阅读速度,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两件事:其一,当学生就有永远读不完的书,个人总会感到读书太慢,恨不得自己具有像古人所说的“一目十行”的能力。其二,常见到报纸上刊登速度训练的广告,也曾听人传说,学过速读的人每分钟有读到数千字甚至上万字的能力。根据这两个联想,接下去我们要讨论3个问题:(l)影响阅读速度者是什么原因?(2)阅读速度有办法增进吗?(3)像广告上宣传的速读训练,对阅读专门书籍有没有实际效用呢?
(一)影响阅读速度的五大因素
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五个:
阅读目的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在选择资料,只求从读物中得到概约印象,而不求深入探究,阅读速度自会增加。反之,欲求彻底理解或分析批评,则阅读宜缓不宜速。前述三段式读书法中的浏览阶段,要比精读阶段快速,原因就是两阶段各有不同的目的。
读物性质  如所读资料为通俗书刊报章杂志,因内容简单,易读易懂,速度自然增加。但如读的是专门书籍或学术论文,文字之外尚需专门知识,阅读时不可能也不适宜只求快速。
读者能力  读书需要两种能力,一为语文能力,一为知识基础。如两者皆备,自然困难减少,读速增加,如二者缺一,则欲速不达。
读书环境  读书需要专心。影响个人专心者有两类因素,一为个人能否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顾,二是环境中是否有扰人的刺激令人分心。固然有的人能在任何纷扰的环境下专心读书,那是修养成的功夫,一般人在嘈杂的环境下读书,都会减低效果与速度。
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习惯,是指个人阅读时不自觉地出现的各种行为方式。你的阅读习惯如何?请自我反省然后诚实的回答以下4个问题:
(1)当你阅读时,是否不自觉地会有口诵、唇移与喉动的现象?
(2)当你阅读时,眼睛是否在书页上有逐字停留的现象?
(3)你是否对任何深浅难易的读物都采用同一阅读方式和同一速度去阅读?
(4)即使读物的内容浅近,你是否仍然感到一遍不够而不得不反复重读才能获得要领?
假如你对上列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不但显示你阅读速度缓慢,更显示出阅读缓慢的原因是由于你的不良习惯所致。当然,在此我们所指出的只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习惯,其他有关读书习惯的问题,我们曾在第一篇内专题讨论过,读者可以回头去参考。
(二)从习惯着手增进阅读速度
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既然如此之多,要想同时一并改进谈何容易!尤其涉及读者本身能力缺短者,更非短时间可能改进的问题。因此,我们现在把讨论的范围缩小,而且假定上述五大因素中前四个条件不变,我们就可以单独从习惯因素着手,去分析探讨如何增进阅读速度的间题。因为,在上述五大因素中,习惯一项纯属主观的心理因素,只要读者本人决心去改,是可以不加外力就会奏效的。改进阅读习惯的具体做法,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改除口诵唇动习惯  口到是传统的“读书三到”之首。在从前以“诵习”为主的教学情境下,口到是有必要的。但如从现在阅读心理的观点言,除了学习语言、音乐等科目和小学低年级教学宜于口诵朗读之外,口诵式阅读反而减低速度。小学生宜于朗读的原因有二,其一,他们初学认字,认字必须发音正确,故宜读出声音,读出声音教师才能听出错误,适时改正。其二,朗读可提高儿童读书兴趣,并能使他保持注意力集中,少受环境中其他事务的干扰。
朗读方法到中学以上不宜采用。普通我们说话时口动出声的速度,大约每分钟300字左右,口诵文章的速度略高,但也只有400字左右,所以口诵唇动的阅读方式,因受口腔肌肉活动量的限制,总是落在眼睛酌速度之后。因此,要想阅读速度增加,首先应改除朗读的习惯,练习默读。而且,到图书馆去看书,也不容许朗读。改除口诵唇动习惯的最简易方法,只须阅读时注意两件事:其一是口唇闭扰并将舌尖抵住牙齿,其二是用手指轻按口唇,如此可觉察口部肌肉活动,随时自行矫正。
尽量扩大认知广度  阅读一事,对小学儿童言,需要眼、口、心三到,但对大专学生言,只须眼心二到即可。前已指出,口到反而减低速度。按阅读心理学的研究,最快的阅读是“眼脑直映”的方法,只要眼睛看见,直接反映到大脑,并由大脑立刻作认知反应。所谓“认知反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看见”, “看见”是指“视而见之”的心理活动。如果阅读时视而不见,速度再高又有何用!
阅读时,眼球随文字顺序而转动,由视线投射所在文字上而得到认知反应。根据阅读眼动照像记录(一种特制照像机能把眼球转动的情形照下来)分析,阅读时的视线在书页上的移动,不是连续式的,而是间歇性跳跃式的。视线跃离书页时,视而不见,只有投射在跃点上的大约l/5 秒时间内,才会有认知反应。而且,阅读时视线的跳跃方向也未必一直是前进的,有时跳前有时跳后。因此,要想增加阅读速度,必须同时注意3件事:(l)使视线跳跃的距离加大;(2 )在跃点上停留的时间缩短;(3)使后退式的跳跃减少。如此看来,阅读好像走路,如果步幅迈大,脚掌落地停留时间缩短,而又只前不退时,自然前进迅速。
阅读时,只有视线投射在书页上的短暂时间,才有视而见之的认知反应。这时候个人视而见及的单字数量,就是他的“认知广度”( Cognitive span)。也就是说,一眼看到的字数越多,就表示认知广度越大。一般人的认知广度有多大?这要看他的语文能力和字体大小而定。普通横行排印的教科书,每行约有30个汉字。一般人的认知广度,大约是一行文字的1/4~1/3 。普通的英文教科书,一般英美学生的认知广度,大概在3~5字之间,不过,对中国学生来讲,初读英文课本时,其认知广度大概不超过3个单字。认知广度与阅读能力有关,只有在语文无困难、知识有基础、而又勤读多读的条件下,才会逐渐扩大。
力求阅读意义单元  书中的文字是表达意义的,单字有它的意义,由单字所组成的词、片语或句子,也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在语言学上,这叫作‘意群”(sense group)。儿童开始读书时,都是一字一字地读,成人学到每读就是一句。按照前述认知广度的看法,如果能把认知广度扩大到整句,那是最理想的。奈何整句字数往往太多,超过我们的认知广度,所以不得已只好断句。断句时不能随时乱断,必须颐到句中某些单字组成的意义单元多而且又须注意各意义单元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字本身有它的意义,它与其他单字或词组成较大的意群时,如“教授”、“教育计划”、“教育长期计划”等,也分别组成意义单元。属于一个意义单元的几个字,绝不可分开来读,分开了就失去意义。现行的标点符号,把一个长句用逗点分成几段,读起来比较方便。只是逗点间的字数仍然超过认知广度时,还是要靠个人自已按意义单元去断句。意义单元的取舍,要靠个人对文字内容的了解。内容如不了解,只求速度增加,仍然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因此,若拿阅读的速度与确度比较,只能在浏览阶段是前者重于后者,在精读阶段绝对是确度重于速度。
(三)速读训练的功用及其限制
报纸上广告宣传速读训练如何神奇,到底此种训练对实际求学研读专门性的书籍有没有帮助?对这个疑问,我们不妨把它变成比较具体可答的两个问题:其一,速度训练有没有学理上的根据?其二,在阅读活动中的什么情况下速读术才发挥效用?
在学习心理学上,速读训练是有学理根据的。经速读训练培养的阅读能力,称为“速读术”(Speed-reading)。速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阅读习惯,使之符合以下两项原则,其一,眼脑直映;练习默读,革除口诵唇动的旧习惯。其二,视线投射在书页上,只向前进不作回顾,
速度训练进行时,经常使用的器材有速读机、瞬间显露器、闪动卡片以及变速放映机等。使用此等器材的目的,都是借着资料出现时间的短暂,训练读者强迫自己,聚精会神地去追赶迅速闪过的资料,从而养成目不回顾只读一遍即可了解的习惯。其实,很多学生未经训练,自己也会如此练习。例如,把一张卡片覆盖在书页边缘,随着读到的地方向前推移,强迫自己只有阅读一遍的机会。只是这种训练投有像速读机等器材的详细记录而已。
根据参加速读训练者的经验,在训练期间对阅读同类资料的速度,确然有显著的进步。问题是,无论进步多少,速读术永远脱不了两种限制:
第一,只能在极短的几分钟之内采用那种聚精会神的阅读方式,时间稍久即无法支持。与其狠读2分钟而需休息8分钟,倒不如轻松愉快连续读10分钟更来得有效。换言之,速读术用在实验室临时表演性的效果,很难推广到实际求学读书生活去使用。
第二,速读术的使用条件,必须是阅读内容瞬显,既无语文阻隔又无理解困难的资料,在这个条件限制下,只有在阅读报纸、娱乐性杂志、小说故事之类的读物,速读术才能派上用场。如果拿我们三段式读书法来说,速读术只能勉强用于略读和复习两个阶段。因为略读时间极短,迅速阅读可以不求甚解,复习时间也短,复习的又是读过而且了解的资料。至于精读阶段,速读术绝不可用。研读专门性的书籍时,欲速不达的道理,必须牢记。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5:14:3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   怎样写好读书报告
——专题座谈——
时间:1982年5月5日
地点:台北市忠孝东路联合报大楼8楼中国论坛社
主持人:张春兴先生(师大教育心理学系教授)
出席:吴明清先生(师大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黄德福先生(政大政治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胡克臧先生(台大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黄蕙贞小姐(台大心理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吴哲生先生(合大商学研究所硕士斑研究生)
                引言
大学一年级学生常向教授问道:“老师,什么是读书报告?”到了二年级,他们改口问:“老师,不要考试,改写读书报告好不好?”大学高年级同学的问法又不同:“老师,写报告太难了!请再出题考试好不好?”当上研究生,同学们的问题又变了:“老师,究竞怎样才能写好读书报告?”
……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教授们又好气又好笑。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读书报告的习作,事关教学上的良否,更与学术研究的训练与学术风气的发扬有密切的关系。本刊有鉴于此,特邀请师大张春兴教授策划并主持此一专题,与5位台湾的大学研究生举行座谈,共同提出他们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得,希望能对时下的大学生、研究生,甚或教师们有所帮助。我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报告的“形式”,而是偏重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怎样以最经济最妥当最迅速的方法,求得最充实的“内容”。换句话说,这是过来人的经验谈,希望能汇聚个人的经验而且集思广益,以期对台湾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些助益。
参加座谈的5位研究生多半是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但我们深信—学术研究之道只有一个,基本上并不因科目的不同而有歧异,所以他们的经验,当然不只有文法科系的师生可以采撷而已。“愚者千虑”,尚且“必有一得”,本专题的制作,想必是对所有各科各系的师生们都能够有所贡献。
本文除第一段“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为张教授的开场白以外,其他部份则为与会诸先生的意见,综合整理而成。
一、为何探讨这个问题
张教授的开场白:在未讨论到主题之前,让我们先说明一下举办此次座谈会的目的。笼统地说,我们希望借着此次座淡,能把诸位以往读书研究成功的经验,提供给目前正在大学或研究所求学研究的同学们,好让他们减少尝试错误或暗中摸索的困难。因为写读书报告是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减少一分困难就可以增多一分成功。说得详细一点,今天这个座谈会的目的之中,包括了以下五个要点。
(一)为提高大学教育水准奠基
我们常听很多人批评,说现在大学教育水准不够理想,假若大家批评的是事实,这事实可以包括很多层面,可能是师资、设备、教学等属于学校方面的条件不够好,也可能是学生程度不够高或读书方法不适当而造成的,如何从师资设备着眼去提高大学教育水准,不是今天我们要谈的问题。今夭我们谈的,只想从大学教学中“怎样写好读书报告”这个小题目出发,为提高大学教育水准做一点场基础的工作。
在理论上讲,大学联合招生选来的学生在素质上是相当不错的。可是事实上他们进了大学之后,表现并不理想,不但成绩平平,而且普遍不够用功。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场所,可是学生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却很少人主动去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升学主义下被动读书应付考试成了习惯,进了大学后又没有学到独立求知的方法,想做好也不知道怎样做法。写读书报告就是一个例子,学生们很多人写读书报告,可是能写得像样的却是少之又少。其实,这也不能全责怪学生,大学里有谁教过他们如何撰写读书报告呢I
根据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台湾地区大学生共有153088人,其中文法科系共有88684人,占总人数58%多研究生人数共6306人,文法科系的共3404人,占54%。而在大学里,较常写读书报告的,就是这些文法科系的学生。以文法科系学生来说,如果一个人一学期交两篇。那一学期就会有15万篇以上的报告出现,研究生更不用说了,每人每学期交三篇,一学期下来,也会有1万多篇。但是学校里并没有专教人如何写报告的课。我常常碰到一种情形,就是大一学生为了逃避考试,要求老师代之以读书报告,他们把读书报告看得很容易,以为拿几本书东抄西抄就可以了。其实,读书报告并不好写,它的重要性很多人并不明了,今天我们要提高大学教育水准,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化被动受教为主动求知
我们的大学生是经联考而来,参加联考的学生先天上有一个缺点,那是由小学依次升上来,没有学到一种消化知识、组织知识的能力,只学到一种被动的态度,即“要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尤其是这几年的配合电脑阅卷的测验方式,更使学生们只重记忆,不重思考。所以学生们一则不需要,二则也不敢看看课本以外的东西。到了大学以后,他还是用这种方法来求学,基本上他是个很好的读书材料,但是却没有办法发挥,想做好都不晓得怎么做法。一向习于被动,一旦要主动求知做学问,真是力不从心。我常见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只节录一本书的要点当做读书报告。原因是他们在中小学被指定一本教科书成为习惯了。在大学里,也有些科目常采用一本教科书的办法。因此,若要训练学生主动求知,主动超越课本的范围去搜集资料,组织知识,学写读书报告是最好的办法。
(三)由求知目标实现教学目标
凡是做过教师的都知道,理论上讲,任何单元的教学皆有其目标,反过来讲,学生面对教材,也应有一个学习目标。按教育心理学家的看法,任何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应考虑到6个层次:(l)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 综合,(6)评鉴。按照我国大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中学的教学方式来看的话.它们顶多达到第二个层次,只有知识与理解,没机会往下再求发展。理论上大学的教学方式应与中学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中学教学我称之谓“圈点式”, 把知识的范围圈出来,只有这么多,在里面一点点背出来,是封闭式的,里面学得好就可以考得高分。范围以外的东西,他不去学、不必学也可以应付升学考试。如英文,说话训练非常重要,但大家却都不管它,因为联考不考会话。大学的教学理应是“导向式”的,老师提供一个线索,由学生自己去追求、去扩散。扩散得好的话,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但却很少有人做到。我曾碰到一个研究生,他连如何利用图书馆书籍的知识都没有,甚至到图书馆去找书的动机都块乏。还是停留在等待老师把资料找好,印好,送到他面前的地步。所以,大学里必须辅导学生懂得写好读书报告, 使学生学到独立求知的方法。如此,由求知目标的建立,自然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四)从读书“三到”扩展到“六到”
传统的读书方法讲究“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三到,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只能用于“书就在你的面前”的情境,拿知识爆炸的今天来看,坐在那里等待读书的作法,是不可能跟上时代的,因为“三到”不足,胡适先生在1925年特别提倡,三到之外加上手到,成为“四到”。其实,四到还是不够的。我认为真正要独立研究,应该再加上耳到与脚到,共为“六到”。试想,要想研究一个新的问题,不去跑、不去听,怎能搜集到所需要的资料呢I 训练学生写读书报告,就可同时用到这“六到”。
(五)能读书、肯读书、会读书
今天想借重大家在国内大学教学环境里傲研究的经验,摸索的心得与甘苦,以有系统组织的方式,告诉年轻学生们,让他能吸取前人的经验,脚踏实地地做研究,一方面使他的学问与人格都能因而成长,另一方面也希望提高大学里的教育水准。我们常常听到“科学生根”与“科学中国化”的说法。我觉得,大家对这个问题都过分重视最后的成就,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不要只看人家树上的苹果长得如何,我们要学习人家是怎么种树育苗才是办法。读书就是如此,我们要体会如何在迷惑的困境中寻找方向,如何在摸索中求得读书的快乐。我认为读书有三个条件:一是能读书,二是肯读书,三是会读书。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严格考选的,第一个条件应无疑问,关键在“肯不肯”与“会不会”读书的问题。按目前大学里教学的情况。只要肯读书,及格过关没困难。但要想在大学里有成就,那就非“会读书”不可。希望诸位从这个观点提供自己读书的经验,帮助同学们由肯读书而学到会读书。
下面便是我们讨论后的结果,分段分节,依序呈现给大家。
二、报告的类型与目的
要谈读书报告的类型与目的,先得说明什么是读书报告。
(一)什么是读书报告
顾名思义,读书报告应是“读书后的心得报告”,这就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如果没有读书而信口开河、言之无物地写,不能称为读书报告。写读书报告不像文艺创作,后者可以直抒胸臆,凭个人的好恶而发笔为文,而读书报告要一步一步来,先看看人家怎么研究,然后自己才能做发挥,
2.要有心得  看了人家的书或文章后,并不是拿来抄一抄,东凑西凑就可以算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了,这种情形只能称为抄袭或模仿之作,而不能称为自己的读书报告。因此,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心得,或者是对前人的批评,或者对前人的意见的整理,或者是你个人的创见,如此,才能算得上写出一篇读书报告来。
知道这两个必要条件后,我们来看看读书报告的类型: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我们大致作以下的分类(类与类间并不是绝对无关的,可以一篇报告兼具几个类型):
1.文献阅览室型   这种读书报告侧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也就是在阅读文献或相关书籍时,以这些书、文的内容为依据,加以整理、归纳、分析;个人的检讨意见与批评意见则很少提出来。这属基础性的类型。
2.检讨批判型     针对一篇或数篇文章(或书籍),中文的也好,外文的也好,在仔细阅读后,将作者的观点、分析架构、目的、方法等提出来,加以消化,再作检讨与批评。这种类型着重在作者的批评与检讨。国外有一种读书报告叫Critique,即近似这一类型。他们常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后,提出几百字的报告,国内学生常缺乏这种严谨的训练,留学时常感到吃不消。
3.分析综合型     这是前两型的合并,一方面要求广泛阅读,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定位,另一方面还要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以及自己的创见。易言之,有“继往”—立基于前人的研究知识之上,亦有“开来”—创造出新方法、新观点等。
4.实征研究型     参考文献里的理论或观点,做实证研究以印证之;或者是自己建立分析架构,再做实证研究以求证假设是否能够成立。
这是我们粗略的分类,大家不必穷究其是否周延与穷尽。况且,各个求学阶段的读书报告可能不太一样。高中生可能只写出看完一本书的心得感想而已,大一、大二则可能适合采取文献阅览型,大三、大四以迄研究所,则要求的标准会高些,不仅是阅读(reading)而已,还要以研读(studying)的方式来进行,要求提出分析检讨与综合意见来。下面我们接着谈读书报告的功能与目的。
(三)读书报告的功能与目的
功能与目的是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谈到读书报告的目的时,也会谈到它的功能,下面就是我们对读书报告的这两部分(功能、目的)的综合说明。
1.从学生的立场看   从学生本身的立场看,练习写读书报告可以发挥以下10点功能:
(1)增进课程内容的了解并扩大知识领域   我们可以由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阅读书籍、论文,经过反复的分析、研判与吸收,我们不但可以深入掌握课程的内容(至少是某一部份),而且可以吸收很多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是不可能在老师讲、学生抄笔记的老式教学法里求得的。而这些知识不同于一般人拥有的常识,它是精致的、细密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精确化的常识。
(2)培养积极的读书态度   当我们撰写读书报告的时候,常会发现同一个问题有很多人在做研究,通过研读,便会有所比较、思考,而发生兴趣,进一步培养出积极的读书态度,甚至有不少人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自这种摸索过程中褥来的灵感呢。这也就是一个因读书报告而读书,因读书而有问题,复因有问题而读书,终至因读书而读书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再如宋儒张载所云:“于不疑处有疑”,最后会因读书而有所成长。
(3)学习遵循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的工作是艰苦而必须脚踏实地下工夫的,它无法走捷径而一蹴可几;因此,学生在求学过程里,如能培养且学习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对日后的深造,必能有所助益。撰写读书报告时,必须遵循学术论文的格式,如何分章节,如何写附注,如何循序渐进地作推理与探讨…… 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去遵守它.如何通过它与其他的研究者沟通。
(4)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写报告的过程,主要都靠自己来进行,从想题目、搜集资料、到开始写作等过程,都要亲身一步一步去体会。因此,在无形中就会建立起自己的思考、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心理学上将人的思考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收敛性、一个是发散性。我们大学以前的教育大部分是收敛性的,如测验题要求一个或多个标准答案.这种思考无助于一个人的判断力与创造力。很多到国外留学的同学,回来总会提起说,他们在国外常遭受外国教授的批评,原因是报告缺乏创造力的思考。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太注重收敛性的思考了,以致于学生无从批判,无从检讨,无从提出个人的创见。写读书报告有助于建立发散性的思考,有助于你对任何问题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此外,这也是一个由绝对的一元式思考朝向相对的多元式思考的过程,有人批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偏趋两极化,不是好就是坏,这一点可能是我们缺乏科学创造的原因。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我们会发现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看,产生出比较相对性、契约性、多元性的思考方式。
(5)养成客观的态度   多元而相对性的思考方式,便会使一个人常保客观的精神,对人对事物不因偏执而有所损害。客观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学术规范,扩而大之,亦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社会规范。
(6)训练写作能力   人际沟通与知识传播,文字是重要的媒介工具,玉不琢不成器,常写读书报告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台大校长虞兆中在一次座谈会里曾提及美国哈佛大学训练学生的目标,里面有一项就是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其着眼在身为一个高等知识份子,应有充分表达知识的能力。我们读书报告写多了,甚至可以向外投稿,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作品。
(7)寻求自我的成就感   学习过程中,最快乐的莫过于从中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往往一篇报告的完成,是自己心血的结晶,当它呈现在自己眼前时,便满足了自我的成就感。
8)养成谈书研究的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若能在大学里养成读书研究的习惯,会变成日后的基础,纵使大学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它也会使你能广吸新知,不被时代所淘汰。今夭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表面上看似知识得来极为简便,但实际上,因为知识太多了,要选择、应用时反而常感困难。我们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养成读书研究的习惯,自然容易去糟粕而存菁华,不致埋葬在一堆死知识里。
今天教育学上有一个新观念,就是学校教育应教人学到求知能力,而非只教人学到知识。今天我们养成了吸收知识、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求得知识等的能力,任何知识到我们手里,往往会化腐朽为神奇,察人所未察,见人所未见。
(9)增进与教授和同学间沟通   在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必须向老师或学长们请教,无形中在知识上与他们会有所沟通,在情感上亦有所增进。
(10)学术风气的发扬   如果班上同学个个认真写读书报告,相互交换意见,必能蔚成一股良好的学风,师生间易打成一片,同学间也能彼此砥砺,立志向学。扩而大之,更对国内学术研究风气有所裨益。
2.从教学的立场看    从教授教学的立场看,撰写读书报告将有助于达成以下教育功能:
(1)评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老师可以看得出谁用了功谁又不用功,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困难,是否融会贯通?这其实也是老师自我反省的依据,他可以看得出自己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达到启发学生的目标。
(2)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已避免了单线式的知识传授,代之以既有回馈又充满互相沟通的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者,而是一个与老师对等的独立个人,他必须在读书上能自力更生,长久之后,他自会被训练成一个具有正确读书概念,又能独挡一面做研究的人。
(3)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才能   大学里师生相处的时间常常相当有限,因此老师对班上同学的了解较难深入。但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报告,他常能比较直接且迅速地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与才能,俾能在教学上进行调整。
(4)经验与知识的累积   老师可以将每年较杰出的读书报告留下来,做为后来的学生们参考之用,他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省却不必要的尝试错误,对老师教学也方便许多。
(5)教学可以相长   学生做研究,老师也做研究,彼此脑力激荡,教学相长,达到集思广益,相辅相成的效果。这对整个学术风气的培养与发扬是很重要的。
三、怎样选定报告题目
接着我们谈到选择报告的题目的问题。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甚或研究生)在写报告时,请老师替他出题目。在范围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要人家给你一个题目,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做一方面会依赖成性,另一方面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台湾常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教授向国科会申请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分给几个研究生去做,结果每个人只做自己被指定的那一部分,没办法看到整个大题目,做完了也不知道整个研究计划的目的与方向。因为读书报告题目的选择,是决定内容好坏的基础条件,所以务必谨慎从事,不可率尔操。
一般来说,国内的读书报告题目的选定分下列三种方式。(1)老师指定。(2 )学生任选。(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定题目。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折衷型。我们觉得这是最适合的型式,老师把范围标示出来(大约与课程范围相去不远),让学生自定题目,再与老师讨论,一方面可训练他独立作战,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作某程度的辅导,不致于让他瞎闯乱挂。
至于怎样去选择读书报告的题目?根据我们这些过来人的经脸,建议读者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先确定报告的性质
一篇读书报告不是一篇论文,更不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计划,因此,它的内容与涵盖的范围不能过大,否则不是交不出来就是小题大作。所以我们要决定题目时,必须先确立这篇报告的内容与范围,怎么确立呢?我们先浏览一下老师上课所用的教科书、参考文献等,了解课程的重心所在,从里面得到启发,挑一个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主题,再在这主题内找一个自己能驾驭的题目。这题目并不是就确定下来,还须看看有关这题目的前人研究成果,在教科书后的参考文献以及老师另开的参考书,必要时再到图书馆找年份较近较新的期刊论文……如此一步一步地循序下来,广泛作比较后,就能确立想做而又做得到的报告范围与内容了。
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先决定题目再去搜集资料,而是齐头并进,一边摸索一边寻思,方能事半功倍。
(二)与教授密切沟通
你对某一方面的题目有兴趣,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写得好?会不会有困难?很可能你都不很清楚。如能与老师、学长密切沟通.他们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必能使你较能掌握整个摸索的过程,省却时间、精力的浪费。如果老师与学生有密切的互动,也不致于有学生的报告与老师的课程要求南辕北辙的情形出现。最好是老师在学期初提出交报告的要求,学期中学生们提出一份报告的大纲,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最后学生在学期末交出一篇完整的报告来。
( 三)题目须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报告有了题目能否实际写得成的问题,也就是个人能力评估的问题,你的读书报告必须有根有据,耍掌握的知识可能不少,要过滤的资料可能不少,你的时间够用吗?你的语文能力能应付吗?就前述的教科书资料而言,它极可能有两个特征,一是过时的,二是简约的,因此你要掌握进一步的资料,除了循其章节后的参考书目去找外,还要找新出版的期刊论文…… 资料可能堆满一桌子,这时要如期完成,可能吗?何况,即使你已掌握了全部有用的资料,你能消化理解分析吗?你能综合批评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务必要先作一番评估,挑定一个自认能胜任、师长们也觉得你受问题的题目来下手,否则会有事倍功半,甚或半途而废的情形出现。
(四)最好配合个人兴趣
一篇报告要写得好,持续不断的用功与努力是相当重要的,而你如果对一此题目很有兴越,较易在研究过程里苦中取乐,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而且几篇报告下来,如果都与你的兴趣相配合,或许你可以找到日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五)可考虑社会需要
除了为知识而知识外,如能站在学术的领域内,又对社会有进一步的批评与建议的话,则更趋完善。就像最近的犯罪问题、贩婴问题、电动玩具问题、大学入学保送制度问题等,以一个小型的实证研究来探讨,也未尝不可行。
(六)题目要有挑战性
每个人的潜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限制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要通过一些刺激与挑战,这潜力会由潜而显,甚至便当事人自己都感到惊讶,这种潜力常是创造力的基础,我们如果撰写一篇有挑战性质的读书报告,不啻替自己树立一个近程的学习目标,设法克服困难去达成它,一旦你达成了,你也成长了,学术研究的素养会有所增进,跨出了一大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撰写有挑战性质的报告,使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大,学术研究能力日渐加强,将我们的潜力一步一步地发挥出来。
(七)题目的字句要简明
题目之所以为题目,就是要人容易看得懂,一下子了解文内的大概,因此务必简单明了,意义明确而有吸引力。往往报告内有探讨多项因素间的关系,我们在题目里就应标明,节省他人阅读的时间。此外,如一个题目不易说得明白,须加子题时,母题与子题间的比重要注意,不可本末倒置。
四、何处搜集所需资料
确定题目后,便要广泛搜集资料(其实选题过程中,应已开始搜集),然而如何以最经济的时间与精力,求得最多最适当的资料呢?那也得依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如下:
(一)请教授指引方向
题目决定后,可就近请教师长,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可能对你选定的这个主题里的权威论文相当熟悉,有他们的指点,可免去一些无谓的时间浪费(如搜集一些不重耍而驳杂的资料),而且国内外的资料所在,他们也比较了解些,可使你少掉一些奔波之苦,但这并不表示可以完全倚赖师长,相反地,他们的指点,完全为辅助你的独立研究而发,须注意不可反主为客地一味被动。
(二)学会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资料最重要的场所,上图书馆面对那么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如何下手呢?这就必须仰赖图书馆里一些工具书与一些编目卡,如果不懂得使用它,既会浪费时间,而且会把很多重耍的东西都遗漏掉。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分别是:
1.书摘目录卡    通常在图书馆内保存的每一本书籍均编有4种目录卡,且分别以字母次序或笔划顺序排列。这4种目录卡是书名卡、著者卡、分类卡、标题卡。借着这些卡片,我们很容易找到该书放的位置。如我们选定一个主题,就可以借标题卡找到与该主题接近的书籍。
2.百科全书    它虽是常识性的东西,但在每个条目后,都会有一个简单的书目,某个人有哪些著作,某些方面有哪些资料等等。
3.期刊目录与报纸目录    书籍通常是最好的资料来源,但这常是经过编著者过滤的第二手资料,而且资料较旧,我们要找第一手资料或最新资料时,通常查定期出版的期刊是较适当的。中央图书馆每月定期出一期《期刊论文总目录》 ,这在台湾各图书馆都有,我们可借此去找我们要查的期刊论文。台大图书馆编有《中文期刊论文分类索引》 。师大图书馆编有《 育论文摘要》 ,可供参考。此外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编有《报纸总目录》 ,按题目分类,隔年出版。
4.论文摘要    自1974年开始,台湾有关方面编有《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 、《各年度奖助论文摘要》(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收藏历年资料)及《历年升等著作论文摘要》 等。这些摘要有助于我们资料的精简,免得浪费过多的时间。
5.人名字典    里面常会有名人的简单生平介绍与书目表。
6.基本参考工具书    这种参考工具书如中文或西文的参考书书目,淡江大学曾素宜教授就著有《西洋社会科学文献概论》(学生书局),里面就有对工具书的介绍。这也有助于我们迅速去搜集资料。
其他如西方的《综评期刊》 (Review Journals) ,往住是以年为期,根据主题将过去全部的论文分类列出来。亦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资料,前面常提到的教科书也不例外。
(三)要多跑几个地方
资料分散各处,往往不易一次全部收集齐全,必须借多跑腿来克服这个困难。以各校图书馆而言,往往你有我也有,我没有你也没有,缺乏各自重点的发展以及彼此的配合。如果是开架式的图书馆还好,偏偏有很多重要图书馆就是采取闭锁式的,给搜集资料带来相当多的困扰。美国史丹福与柏克莱两校的图书馆之间有交通车,只要在图书馆申请卡片,就可以凭卡坐车到对方的图书馆去借书,我们还没有那么进步,只有政大的社会科学中心,外校学生可凭学生证进入阅读,也可影印资料。因此,多跑几越,久而久之,驾轻就熟,就较能克服这种先天的限制。当然,我们更希复图书馆能更进步,免得学生们一下子就望而却步。
除图书馆外,一些民间或公家的资料中心也可以在必要时去查阅参考,如联合报与中国时报都有专设的资料室,这些资料对一些与社会问题有关的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不可漏掉。
(四)请教资料管理人员
台湾的图书管理人员常不能做到一个资料供应者,而只做到一个资料的保存者。但他们的职责就至少应两者并重,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图书馆,多跟他们请教是可以省很多时间的,毕竞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摸得绝对比我们清楚。在此,我们愿呼吁国内的图书管理人员在扮演自己角色时,务必了解何者才是一个真正图书馆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在图书馆知识外,兼具必要的专业知识,这样对知识的保存与供应会有更大的裨益。
总而言之,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我们等于身处资讯之海一般,如何在海中寻求定点,无论如何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来,才不会被资讯之海所淹没。在此,我们也希望各校教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方法要略作改进,不要在他们精神不易集中的新生训练里教这个,而是应由各系在一二年级的课程内给学生多灌输这方面的概念,帮助他们节省找资料的时间与精力。
五、报告的形式与要点
一篇读书报告,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些什么?
这等于是谈报告的形式要件问题。一般而言,一篇报告除题目之外,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导论(引言),其二为本文,其三为结论。我们把搜集到的资料组织起来,动手撰写,成为一篇有骨有肉的文章。也有人细分如下:
1.引言   研究的目的、方法、架构、范围等等的概略说明。
2.历史性回顾   前人研究此问题的回顾及其存在的优块点。
3.个人研究所得  谈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张,对前人的褒贬等。
4.结论   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5.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表示你负资任,一宇一句都是有根有据,绝不向壁虚构,如书局、出版地、出版年月、著作者姓名… … 皆不可漏掉。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读书报告皆应包括这些应有的内容要点。

六、实质内容应具标准
怎样才是一篇好的读书报告?除了上述形式要点之外,更童要的是一篇报告的实质内容。根据大家读报告与写报告的经脸,我们认为以下六点可视做品评一篇读书报告的标准。
(一)架构秩序井然,层次条理清晰
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必须架构井然,层次分明,让人循序研读,极易掌握重心所在。因此,说明问题、提出讨论的过程,必须重视各章各节的连贯性,彼此除各自处理的重点不同外,须具有一个明晰的内在逻辑相呼应。各章节的比重亦应均衡,国内常有些论文,往往犯了不够均衡的毛病,如过份注重名词的定义,光谈定义就花掉很大的篇幅,或是把很多不相干的资料,不加组织即堆积在文章内,而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又往住草草了事,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缺乏架构与层次的文章,只给人文字堆积的感觉,而无法掌握其脉络,更遑论其血肉与精神了。
此外,作者的基本假设与观点,常常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重点所在,有些作者没把这些主张写出来,而行文当中潜意识皆以此为引导,但读者未必能够了解,就必须揣摩猜想,不仅易滋误会,而且浪费时间。因此在层次分明的情况下让你的内在逻辑能够突出、明显,是一篇好报告的重要条件。
(二)资抖具三标准,时近权威可读
国外谈到科学论文,常强调三个标准:时近性(recency)、权威性(authority),与可读性(readability)。报告中是否搜集到最新的资料。对过去的研究是否穷尽,是谓时近性;权威性是指是否为第一手资料,是否看了最权威性的文献。总而言之,运用资料、整理资料、务求其精致确实,然后才能作消化吸收的工作。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繁杂的资料混进来,另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本身也能具有某种程度的权威性。
(三)行文简洁明了,构句通达流畅
我们的报告是要写给别人看的,我们必须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我们笔下的文字,因此撰写时,必须简单明了,令人一看就懂,而且有兴趣往下读,此即所谓的可读性。国内的科学论文常见的现象是不够明白流畅。欧化的句子屡见不鲜,一些跟常用文字语法不甚切合的东西都进去了。通篇诘屈聱牙,令人不忍卒读。这样空有好的观点与洞见,又有什么用呢?尤其大学生的读书报告,我们通常不会在观点与创见上作太严格的要求,而是文章有条理,文字说得明白就算不错了,因而读书报告的可读性益形重要,有这方面的良好训练,将来无论做不做研究,对个人的立身处事皆会有所助益,此外,能注意到文章形式上的优美,如摘要、前言、书目、附注、结论、本文等都能简明有序,以及文章内起承转合的用字遣词(如:但是,不过,在这一方面,在另一方面…… 等)也注意到了,亦是讲究可读性的必要手段。
(四)立论要讲证据,态度坚守客观
写知识性的读书报告与写抒感性的故事小说不同,不能凭一己之意愿去尽情发挥.要有根有据,所谓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写小说的人,没有事实根据,他可以创造一个故事,塑造一些人物,虚构一些情节。写读书报告,是就书本上或现实生活中找一个问题,然后从已有资料中去寻求解答。换言之,在基本上,写读书报告是一种已有资料重组的历程。所以,如果没有资料,你当然写不出报告。有资料你选用不当或误置误解,也写不出好的报告。写读书报告是写学术论文的准备。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立论要有证据,证据是从有关资料中搜集分析研判而来的,分析研判资料必须态度客观。科学性论文也并非不容许作者表示个人的意见,而是说意见必须客观,他的话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他的推理是合乎逻辑原则的。唯其如此,他的论文才有价值。
(五)治学必须严谨,论文要求真实
这也就是真实性的要求。有些人明明没有看过的文献,硬要写在参考资料里(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有的人明明是第二手资料,硬要说是第一手资料,诸如此类,都是作伪的行为,有悖真实性的要求。学问本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如求真都做不到,如何会是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呢?
(六)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这是读书报告较高层次的要求,在作整理.叙述、分析后,提出个人的新方法、新理论、新研究成果、新研究工具等等。前面我们也谈过,不宜过分期望大学生有多少创见(有,当然最好),但他至少可以提出个人的疑问,或是很诚实地承认只了解此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无个人的洞见,这就可以了。因为这就做到对学问的有所肯定与有所否定(换句话说已登学术之堂了),久而久之,在摸索中不断激发出兴趣,也不断地自我成长,洞见与创新自会培养出来,此所谓“顿悟之前必有渐修”也。




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5:15:0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如何写好读书报告
——专题座谈——
时间:1982年5月5日
地点:台北市忠孝东路联合报大楼8楼中国论坛社
主持人:张春兴先生(师大教育心理学系教授)
出席:
吴明清先生(师大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黄德福先生(政大政治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胡克臧先生(台大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黄蕙贞小姐(台大心理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吴哲生先生(合大商学研究所硕士斑研究生)

引言
大学一年级学生常向教授问道:“老师,什么是读书报告?”
到了二年级,他们改口问:“老师,不要考试,改写读书报告好不好?”
大学高年级同学的问法又不同:“老师,写报告太难了!请再出题考试好不好?”
当上研究生,同学们的问题又变了:“老师,究竞怎样才能写好读书报告?”
……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教授们又好气又好笑。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读书报告的习作,事关教学上的良否,更与学术研究的训练与学术风气的发扬有密切的关系。本刊有鉴于此,特邀请师大张春兴教授策划并主持此一专题,与5位台湾的大学研究生举行座谈,共同提出他们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得,希望能对时下的大学生、研究生,甚或教师们有所帮助。我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报告的“形式”,而是偏重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怎样以最经济最妥当最迅速的方法,求得最充实的“内容”。换句话说,这是过来人的经验谈,希望能汇聚个人的经验而且集思广益,以期对台湾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些助益。
参加座谈的5位研究生多半是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但我们深信—学术研究之道只有一个,基本上并不因科目的不同而有歧异,所以他们的经验,当然不只有文法科系的师生可以采撷而已。“愚者千虑”,尚且“必有一得”,本专题的制作,想必是对所有各科各系的师生们都能够有所贡献。
本文除第一段“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为张教授的开场白以外,其他部份则为与会诸先生的意见,综合整理而成。
一、为何探讨这个问题
张教授的开场白:在未讨论到主题之前,让我们先说明一下举办此次座谈会的目的。笼统地说,我们希望借着此次座淡,能把诸位以往读书研究成功的经验,提供给目前正在大学或研究所求学研究的同学们,好让他们减少尝试错误或暗中摸索的困难。因为写读书报告是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减少一分困难就可以增多一分成功。说得详细一点,今天这个座谈会的目的之中,包括了以下五个要点。
(一)为提高大学教育水准奠基
我们常听很多人批评,说现在大学教育水准不够理想,假若大家批评的是事实,这事实可以包括很多层面,可能是师资、设备、教学等属于学校方面的条件不够好,也可能是学生程度不够高或读书方法不适当而造成的,如何从师资设备着眼去提高大学教育水准,不是今天我们要谈的问题。今夭我们谈的,只想从大学教学中“怎样写好读书报告”这个小题目出发,为提高大学教育水准做一点场基础的工作。
在理论上讲,大学联合招生选来的学生在素质上是相当不错的。可是事实上他们进了大学之后,表现并不理想,不但成绩平平,而且普遍不够用功。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场所,可是学生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却很少人主动去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升学主义下被动读书应付考试成了习惯,进了大学后又没有学到独立求知的方法,想做好也不知道怎样做法。写读书报告就是一个例子,学生们很多人写读书报告,可是能写得像样的却是少之又少。其实,这也不能全责怪学生,大学里有谁教过他们如何撰写读书报告呢I
根据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台湾地区大学生共有153088人,其中文法科系共有88684人,占总人数58%多研究生人数共6306人,文法科系的共3404人,占54%。而在大学里,较常写读书报告的,就是这些文法科系的学生。以文法科系学生来说,如果一个人一学期交两篇。那一学期就会有15万篇以上的报告出现,研究生更不用说了,每人每学期交三篇,一学期下来,也会有1万多篇。但是学校里并没有专教人如何写报告的课。我常常碰到一种情形,就是大一学生为了逃避考试,要求老师代之以读书报告,他们把读书报告看得很容易,以为拿几本书东抄西抄就可以了。其实,读书报告并不好写,它的重要性很多人并不明了,今天我们要提高大学教育水准,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化被动受教为主动求知
我们的大学生是经联考而来,参加联考的学生先天上有一个缺点,那是由小学依次升上来,没有学到一种消化知识、组织知识的能力,只学到一种被动的态度,即“要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尤其是这几年的配合电脑阅卷的测验方式,更使学生们只重记忆,不重思考。所以学生们一则不需要,二则也不敢看看课本以外的东西。到了大学以后,他还是用这种方法来求学,基本上他是个很好的读书材料,但是却没有办法发挥,想做好都不晓得怎么做法。一向习于被动,一旦要主动求知做学问,真是力不从心。我常见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只节录一本书的要点当做读书报告。原因是他们在中小学被指定一本教科书成为习惯了。在大学里,也有些科目常采用一本教科书的办法。因此,若要训练学生主动求知,主动超越课本的范围去搜集资料,组织知识,学写读书报告是最好的办法。
(三)由求知目标实现教学目标
凡是做过教师的都知道,理论上讲,任何单元的教学皆有其目标,反过来讲,学生面对教材,也应有一个学习目标。按教育心理学家的看法,任何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应考虑到6个层次:(l)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 综合,(6)评鉴。按照我国大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中学的教学方式来看的话.它们顶多达到第二个层次,只有知识与理解,没机会往下再求发展。理论上大学的教学方式应与中学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中学教学我称之谓“圈点式”, 把知识的范围圈出来,只有这么多,在里面一点点背出来,是封闭式的,里面学得好就可以考得高分。范围以外的东西,他不去学、不必学也可以应付升学考试。如英文,说话训练非常重要,但大家却都不管它,因为联考不考会话。大学的教学理应是“导向式”的,老师提供一个线索,由学生自己去追求、去扩散。扩散得好的话,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但却很少有人做到。我曾碰到一个研究生,他连如何利用图书馆书籍的知识都没有,甚至到图书馆去找书的动机都块乏。还是停留在等待老师把资料找好,印好,送到他面前的地步。所以,大学里必须辅导学生懂得写好读书报告, 使学生学到独立求知的方法。如此,由求知目标的建立,自然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四)从读书“三到”扩展到“六到”
传统的读书方法讲究“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三到,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只能用于“书就在你的面前”的情境,拿知识爆炸的今天来看,坐在那里等待读书的作法,是不可能跟上时代的,因为“三到”不足,胡适先生在1925年特别提倡,三到之外加上手到,成为“四到”。其实,四到还是不够的。我认为真正要独立研究,应该再加上耳到与脚到,共为“六到”。试想,要想研究一个新的问题,不去跑、不去听,怎能搜集到所需要的资料呢I 训练学生写读书报告,就可同时用到这“六到”。
(五)能读书、肯读书、会读书
今天想借重大家在国内大学教学环境里傲研究的经验,摸索的心得与甘苦,以有系统组织的方式,告诉年轻学生们,让他能吸取前人的经验,脚踏实地地做研究,一方面使他的学问与人格都能因而成长,另一方面也希望提高大学里的教育水准。我们常常听到“科学生根”与“科学中国化”的说法。我觉得,大家对这个问题都过分重视最后的成就,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不要只看人家树上的苹果长得如何,我们要学习人家是怎么种树育苗才是办法。读书就是如此,我们要体会如何在迷惑的困境中寻找方向,如何在摸索中求得读书的快乐。我认为读书有三个条件:一是能读书,二是肯读书,三是会读书。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严格考选的,第一个条件应无疑问,关键在“肯不肯”与“会不会”读书的问题。按目前大学里教学的情况。只要肯读书,及格过关没困难。但要想在大学里有成就,那就非“会读书”不可。希望诸位从这个观点提供自己读书的经验,帮助同学们由肯读书而学到会读书。
下面便是我们讨论后的结果,分段分节,依序呈现给大家。
二、报告的类型与目的
要谈读书报告的类型与目的,先得说明什么是读书报告。
(一)什么是读书报告
顾名思义,读书报告应是“读书后的心得报告”,这就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如果没有读书而信口开河、言之无物地写,不能称为读书报告。写读书报告不像文艺创作,后者可以直抒胸臆,凭个人的好恶而发笔为文,而读书报告要一步一步来,先看看人家怎么研究,然后自己才能做发挥,
2.要有心得  看了人家的书或文章后,并不是拿来抄一抄,东凑西凑就可以算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了,这种情形只能称为抄袭或模仿之作,而不能称为自己的读书报告。因此,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心得,或者是对前人的批评,或者对前人的意见的整理,或者是你个人的创见,如此,才能算得上写出一篇读书报告来。
知道这两个必要条件后,我们来看看读书报告的类型: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我们大致作以下的分类(类与类间并不是绝对无关的,可以一篇报告兼具几个类型):
1.文献阅览室型   这种读书报告侧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也就是在阅读文献或相关书籍时,以这些书、文的内容为依据,加以整理、归纳、分析;个人的检讨意见与批评意见则很少提出来。这属基础性的类型。
2.检讨批判型     针对一篇或数篇文章(或书籍),中文的也好,外文的也好,在仔细阅读后,将作者的观点、分析架构、目的、方法等提出来,加以消化,再作检讨与批评。这种类型着重在作者的批评与检讨。国外有一种读书报告叫Critique,即近似这一类型。他们常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后,提出几百字的报告,国内学生常缺乏这种严谨的训练,留学时常感到吃不消。
3.分析综合型     这是前两型的合并,一方面要求广泛阅读,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定位,另一方面还要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以及自己的创见。易言之,有“继往”—立基于前人的研究知识之上,亦有“开来”—创造出新方法、新观点等。
4.实征研究型     参考文献里的理论或观点,做实证研究以印证之;或者是自己建立分析架构,再做实证研究以求证假设是否能够成立。
这是我们粗略的分类,大家不必穷究其是否周延与穷尽。况且,各个求学阶段的读书报告可能不太一样。高中生可能只写出看完一本书的心得感想而已,大一、大二则可能适合采取文献阅览型,大三、大四以迄研究所,则要求的标准会高些,不仅是阅读(reading)而已,还要以研读(studying)的方式来进行,要求提出分析检讨与综合意见来。下面我们接着谈读书报告的功能与目的。
(三)读书报告的功能与目的
功能与目的是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谈到读书报告的目的时,也会谈到它的功能,下面就是我们对读书报告的这两部分(功能、目的)的综合说明。
1.从学生的立场看   从学生本身的立场看,练习写读书报告可以发挥以下10点功能:
(1)增进课程内容的了解并扩大知识领域   我们可以由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阅读书籍、论文,经过反复的分析、研判与吸收,我们不但可以深入掌握课程的内容(至少是某一部份),而且可以吸收很多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是不可能在老师讲、学生抄笔记的老式教学法里求得的。而这些知识不同于一般人拥有的常识,它是精致的、细密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精确化的常识。
(2)培养积极的读书态度   当我们撰写读书报告的时候,常会发现同一个问题有很多人在做研究,通过研读,便会有所比较、思考,而发生兴趣,进一步培养出积极的读书态度,甚至有不少人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自这种摸索过程中褥来的灵感呢。这也就是一个因读书报告而读书,因读书而有问题,复因有问题而读书,终至因读书而读书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再如宋儒张载所云:“于不疑处有疑”,最后会因读书而有所成长。
(3)学习遵循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的工作是艰苦而必须脚踏实地下工夫的,它无法走捷径而一蹴可几;因此,学生在求学过程里,如能培养且学习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对日后的深造,必能有所助益。撰写读书报告时,必须遵循学术论文的格式,如何分章节,如何写附注,如何循序渐进地作推理与探讨…… 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去遵守它.如何通过它与其他的研究者沟通。
(4)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写报告的过程,主要都靠自己来进行,从想题目、搜集资料、到开始写作等过程,都要亲身一步一步去体会。因此,在无形中就会建立起自己的思考、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心理学上将人的思考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收敛性、一个是发散性。我们大学以前的教育大部分是收敛性的,如测验题要求一个或多个标准答案.这种思考无助于一个人的判断力与创造力。很多到国外留学的同学,回来总会提起说,他们在国外常遭受外国教授的批评,原因是报告缺乏创造力的思考。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太注重收敛性的思考了,以致于学生无从批判,无从检讨,无从提出个人的创见。写读书报告有助于建立发散性的思考,有助于你对任何问题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此外,这也是一个由绝对的一元式思考朝向相对的多元式思考的过程,有人批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偏趋两极化,不是好就是坏,这一点可能是我们缺乏科学创造的原因。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我们会发现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看,产生出比较相对性、契约性、多元性的思考方式。
(5)养成客观的态度   多元而相对性的思考方式,便会使一个人常保客观的精神,对人对事物不因偏执而有所损害。客观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学术规范,扩而大之,亦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社会规范。
(6)训练写作能力   人际沟通与知识传播,文字是重要的媒介工具,玉不琢不成器,常写读书报告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台大校长虞兆中在一次座谈会里曾提及美国哈佛大学训练学生的目标,里面有一项就是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其着眼在身为一个高等知识份子,应有充分表达知识的能力。我们读书报告写多了,甚至可以向外投稿,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作品。
(7)寻求自我的成就感   学习过程中,最快乐的莫过于从中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往往一篇报告的完成,是自己心血的结晶,当它呈现在自己眼前时,便满足了自我的成就感。
(8)养成谈书研究的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若能在大学里养成读书研究的习惯,会变成日后的基础,纵使大学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它也会使你能广吸新知,不被时代所淘汰。今夭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表面上看似知识得来极为简便,但实际上,因为知识太多了,要选择、应用时反而常感困难。我们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养成读书研究的习惯,自然容易去糟粕而存菁华,不致埋葬在一堆死知识里。
今天教育学上有一个新观念,就是学校教育应教人学到求知能力,而非只教人学到知识。今天我们养成了吸收知识、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求得知识等的能力,任何知识到我们手里,往往会化腐朽为神奇,察人所未察,见人所未见。
(9)增进与教授和同学间沟通   在撰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必须向老师或学长们请教,无形中在知识上与他们会有所沟通,在情感上亦有所增进。
(10)学术风气的发扬   如果班上同学个个认真写读书报告,相互交换意见,必能蔚成一股良好的学风,师生间易打成一片,同学间也能彼此砥砺,立志向学。扩而大之,更对国内学术研究风气有所裨益。
2.从教学的立场看    从教授教学的立场看,撰写读书报告将有助于达成以下教育功能:
(1)评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老师可以看得出谁用了功谁又不用功,而且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困难,是否融会贯通?这其实也是老师自我反省的依据,他可以看得出自己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达到启发学生的目标。
(2)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已避免了单线式的知识传授,代之以既有回馈又充满互相沟通的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者,而是一个与老师对等的独立个人,他必须在读书上能自力更生,长久之后,他自会被训练成一个具有正确读书概念,又能独挡一面做研究的人。
(3)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才能   大学里师生相处的时间常常相当有限,因此老师对班上同学的了解较难深入。但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报告,他常能比较直接且迅速地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与才能,俾能在教学上进行调整。
(4)经验与知识的累积   老师可以将每年较杰出的读书报告留下来,做为后来的学生们参考之用,他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省却不必要的尝试错误,对老师教学也方便许多。
(5)教学可以相长   学生做研究,老师也做研究,彼此脑力激荡,教学相长,达到集思广益,相辅相成的效果。这对整个学术风气的培养与发扬是很重要的。
三、怎样选定报告题目
接着我们谈到选择报告的题目的问题。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甚或研究生)在写报告时,请老师替他出题目。在范围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要人家给你一个题目,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做一方面会依赖成性,另一方面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台湾常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教授向国科会申请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分给几个研究生去做,结果每个人只做自己被指定的那一部分,没办法看到整个大题目,做完了也不知道整个研究计划的目的与方向。因为读书报告题目的选择,是决定内容好坏的基础条件,所以务必谨慎从事,不可率尔操。
一般来说,国内的读书报告题目的选定分下列三种方式。(1)老师指定。(2 )学生任选。(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定题目。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折衷型。我们觉得这是最适合的型式,老师把范围标示出来(大约与课程范围相去不远),让学生自定题目,再与老师讨论,一方面可训练他独立作战,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作某程度的辅导,不致于让他瞎闯乱挂。
至于怎样去选择读书报告的题目?根据我们这些过来人的经脸,建议读者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先确定报告的性质
一篇读书报告不是一篇论文,更不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计划,因此,它的内容与涵盖的范围不能过大,否则不是交不出来就是小题大作。所以我们要决定题目时,必须先确立这篇报告的内容与范围,怎么确立呢?我们先浏览一下老师上课所用的教科书、参考文献等,了解课程的重心所在,从里面得到启发,挑一个自己比较有兴趣的主题,再在这主题内找一个自己能驾驭的题目。这题目并不是就确定下来,还须看看有关这题目的前人研究成果,在教科书后的参考文献以及老师另开的参考书,必要时再到图书馆找年份较近较新的期刊论文……如此一步一步地循序下来,广泛作比较后,就能确立想做而又做得到的报告范围与内容了。
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先决定题目再去搜集资料,而是齐头并进,一边摸索一边寻思,方能事半功倍。
(二)与教授密切沟通
你对某一方面的题目有兴趣,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写得好?会不会有困难?很可能你都不很清楚。如能与老师、学长密切沟通.他们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必能使你较能掌握整个摸索的过程,省却时间、精力的浪费。如果老师与学生有密切的互动,也不致于有学生的报告与老师的课程要求南辕北辙的情形出现。最好是老师在学期初提出交报告的要求,学期中学生们提出一份报告的大纲,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最后学生在学期末交出一篇完整的报告来。
( 三)题目须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报告有了题目能否实际写得成的问题,也就是个人能力评估的问题,你的读书报告必须有根有据,耍掌握的知识可能不少,要过滤的资料可能不少,你的时间够用吗?你的语文能力能应付吗?就前述的教科书资料而言,它极可能有两个特征,一是过时的,二是简约的,因此你要掌握进一步的资料,除了循其章节后的参考书目去找外,还要找新出版的期刊论文…… 资料可能堆满一桌子,这时要如期完成,可能吗?何况,即使你已掌握了全部有用的资料,你能消化理解分析吗?你能综合批评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务必要先作一番评估,挑定一个自认能胜任、师长们也觉得你受问题的题目来下手,否则会有事倍功半,甚或半途而废的情形出现。
(四)最好配合个人兴趣
一篇报告要写得好,持续不断的用功与努力是相当重要的,而你如果对一此题目很有兴越,较易在研究过程里苦中取乐,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而且几篇报告下来,如果都与你的兴趣相配合,或许你可以找到日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五)可考虑社会需要
除了为知识而知识外,如能站在学术的领域内,又对社会有进一步的批评与建议的话,则更趋完善。就像最近的犯罪问题、贩婴问题、电动玩具问题、大学入学保送制度问题等,以一个小型的实证研究来探讨,也未尝不可行。
(六)题目要有挑战性
每个人的潜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限制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要通过一些刺激与挑战,这潜力会由潜而显,甚至便当事人自己都感到惊讶,这种潜力常是创造力的基础,我们如果撰写一篇有挑战性质的读书报告,不啻替自己树立一个近程的学习目标,设法克服困难去达成它,一旦你达成了,你也成长了,学术研究的素养会有所增进,跨出了一大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撰写有挑战性质的报告,使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大,学术研究能力日渐加强,将我们的潜力一步一步地发挥出来。
(七)题目的字句要简明
题目之所以为题目,就是要人容易看得懂,一下子了解文内的大概,因此务必简单明了,意义明确而有吸引力。往往报告内有探讨多项因素间的关系,我们在题目里就应标明,节省他人阅读的时间。此外,如一个题目不易说得明白,须加子题时,母题与子题间的比重要注意,不可本末倒置。
四、何处搜集所需资料
确定题目后,便要广泛搜集资料(其实选题过程中,应已开始搜集),然而如何以最经济的时间与精力,求得最多最适当的资料呢?那也得依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如下:
(一)请教授指引方向
题目决定后,可就近请教师长,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可能对你选定的这个主题里的权威论文相当熟悉,有他们的指点,可免去一些无谓的时间浪费(如搜集一些不重耍而驳杂的资料),而且国内外的资料所在,他们也比较了解些,可使你少掉一些奔波之苦,但这并不表示可以完全倚赖师长,相反地,他们的指点,完全为辅助你的独立研究而发,须注意不可反主为客地一味被动。
(二)学会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资料最重要的场所,上图书馆面对那么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如何下手呢?这就必须仰赖图书馆里一些工具书与一些编目卡,如果不懂得使用它,既会浪费时间,而且会把很多重耍的东西都遗漏掉。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分别是:
1.书摘目录卡    通常在图书馆内保存的每一本书籍均编有4种目录卡,且分别以字母次序或笔划顺序排列。这4种目录卡是书名卡、著者卡、分类卡、标题卡。借着这些卡片,我们很容易找到该书放的位置。如我们选定一个主题,就可以借标题卡找到与该主题接近的书籍。
2.百科全书    它虽是常识性的东西,但在每个条目后,都会有一个简单的书目,某个人有哪些著作,某些方面有哪些资料等等。
3.期刊目录与报纸目录    书籍通常是最好的资料来源,但这常是经过编著者过滤的第二手资料,而且资料较旧,我们要找第一手资料或最新资料时,通常查定期出版的期刊是较适当的。中央图书馆每月定期出一期《期刊论文总目录》 ,这在台湾各图书馆都有,我们可借此去找我们要查的期刊论文。台大图书馆编有《中文期刊论文分类索引》 。师大图书馆编有《 育论文摘要》 ,可供参考。此外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编有《报纸总目录》 ,按题目分类,隔年出版。
4.论文摘要    自1974年开始,台湾有关方面编有《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 、《各年度奖助论文摘要》(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收藏历年资料)及《历年升等著作论文摘要》 等。这些摘要有助于我们资料的精简,免得浪费过多的时间。
5.人名字典    里面常会有名人的简单生平介绍与书目表。
6.基本参考工具书    这种参考工具书如中文或西文的参考书书目,淡江大学曾素宜教授就著有《西洋社会科学文献概论》(学生书局),里面就有对工具书的介绍。这也有助于我们迅速去搜集资料。
其他如西方的《综评期刊》 (Review Journals) ,往住是以年为期,根据主题将过去全部的论文分类列出来。亦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资料,前面常提到的教科书也不例外。
(三)要多跑几个地方
资料分散各处,往往不易一次全部收集齐全,必须借多跑腿来克服这个困难。以各校图书馆而言,往往你有我也有,我没有你也没有,缺乏各自重点的发展以及彼此的配合。如果是开架式的图书馆还好,偏偏有很多重要图书馆就是采取闭锁式的,给搜集资料带来相当多的困扰。美国史丹福与柏克莱两校的图书馆之间有交通车,只要在图书馆申请卡片,就可以凭卡坐车到对方的图书馆去借书,我们还没有那么进步,只有政大的社会科学中心,外校学生可凭学生证进入阅读,也可影印资料。因此,多跑几越,久而久之,驾轻就熟,就较能克服这种先天的限制。当然,我们更希复图书馆能更进步,免得学生们一下子就望而却步。
除图书馆外,一些民间或公家的资料中心也可以在必要时去查阅参考,如联合报与中国时报都有专设的资料室,这些资料对一些与社会问题有关的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不可漏掉。
(四)请教资料管理人员
台湾的图书管理人员常不能做到一个资料供应者,而只做到一个资料的保存者。但他们的职责就至少应两者并重,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图书馆,多跟他们请教是可以省很多时间的,毕竞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摸得绝对比我们清楚。在此,我们愿呼吁国内的图书管理人员在扮演自己角色时,务必了解何者才是一个真正图书馆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在图书馆知识外,兼具必要的专业知识,这样对知识的保存与供应会有更大的裨益。
总而言之,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我们等于身处资讯之海一般,如何在海中寻求定点,无论如何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来,才不会被资讯之海所淹没。在此,我们也希望各校教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方法要略作改进,不要在他们精神不易集中的新生训练里教这个,而是应由各系在一二年级的课程内给学生多灌输这方面的概念,帮助他们节省找资料的时间与精力。
五、报告的形式与要点
一篇读书报告,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些什么?
这等于是谈报告的形式要件问题。一般而言,一篇报告除题目之外,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导论(引言),其二为本文,其三为结论。我们把搜集到的资料组织起来,动手撰写,成为一篇有骨有肉的文章。也有人细分如下:
1.引言   研究的目的、方法、架构、范围等等的概略说明。
2.历史性回顾   前人研究此问题的回顾及其存在的优块点。
3.个人研究所得  谈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张,对前人的褒贬等。
4.结论   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5.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表示你负资任,一宇一句都是有根有据,绝不向壁虚构,如书局、出版地、出版年月、著作者姓名… … 皆不可漏掉。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读书报告皆应包括这些应有的内容要点。

六、实质内容应具标准
怎样才是一篇好的读书报告?除了上述形式要点之外,更童要的是一篇报告的实质内容。根据大家读报告与写报告的经脸,我们认为以下六点可视做品评一篇读书报告的标准。
(一)架构秩序井然,层次条理清晰
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必须架构井然,层次分明,让人循序研读,极易掌握重心所在。因此,说明问题、提出讨论的过程,必须重视各章各节的连贯性,彼此除各自处理的重点不同外,须具有一个明晰的内在逻辑相呼应。各章节的比重亦应均衡,国内常有些论文,往往犯了不够均衡的毛病,如过份注重名词的定义,光谈定义就花掉很大的篇幅,或是把很多不相干的资料,不加组织即堆积在文章内,而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又往住草草了事,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缺乏架构与层次的文章,只给人文字堆积的感觉,而无法掌握其脉络,更遑论其血肉与精神了。
此外,作者的基本假设与观点,常常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重点所在,有些作者没把这些主张写出来,而行文当中潜意识皆以此为引导,但读者未必能够了解,就必须揣摩猜想,不仅易滋误会,而且浪费时间。因此在层次分明的情况下让你的内在逻辑能够突出、明显,是一篇好报告的重要条件。
(二)资抖具三标准,时近权威可读
国外谈到科学论文,常强调三个标准:时近性(recency)、权威性(authority),与可读性(readability)。报告中是否搜集到最新的资料。对过去的研究是否穷尽,是谓时近性;权威性是指是否为第一手资料,是否看了最权威性的文献。总而言之,运用资料、整理资料、务求其精致确实,然后才能作消化吸收的工作。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繁杂的资料混进来,另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本身也能具有某种程度的权威性。
(三)行文简洁明了,构句通达流畅
我们的报告是要写给别人看的,我们必须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我们笔下的文字,因此撰写时,必须简单明了,令人一看就懂,而且有兴趣往下读,此即所谓的可读性。国内的科学论文常见的现象是不够明白流畅。欧化的句子屡见不鲜,一些跟常用文字语法不甚切合的东西都进去了。通篇诘屈聱牙,令人不忍卒读。这样空有好的观点与洞见,又有什么用呢?尤其大学生的读书报告,我们通常不会在观点与创见上作太严格的要求,而是文章有条理,文字说得明白就算不错了,因而读书报告的可读性益形重要,有这方面的良好训练,将来无论做不做研究,对个人的立身处事皆会有所助益,此外,能注意到文章形式上的优美,如摘要、前言、书目、附注、结论、本文等都能简明有序,以及文章内起承转合的用字遣词(如:但是,不过,在这一方面,在另一方面…… 等)也注意到了,亦是讲究可读性的必要手段。
(四)立论要讲证据,态度坚守客观
写知识性的读书报告与写抒感性的故事小说不同,不能凭一己之意愿去尽情发挥.要有根有据,所谓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写小说的人,没有事实根据,他可以创造一个故事,塑造一些人物,虚构一些情节。写读书报告,是就书本上或现实生活中找一个问题,然后从已有资料中去寻求解答。换言之,在基本上,写读书报告是一种已有资料重组的历程。所以,如果没有资料,你当然写不出报告。有资料你选用不当或误置误解,也写不出好的报告。写读书报告是写学术论文的准备。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立论要有证据,证据是从有关资料中搜集分析研判而来的,分析研判资料必须态度客观。科学性论文也并非不容许作者表示个人的意见,而是说意见必须客观,他的话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他的推理是合乎逻辑原则的。唯其如此,他的论文才有价值。
(五)治学必须严谨,论文要求真实
这也就是真实性的要求。有些人明明没有看过的文献,硬要写在参考资料里(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有的人明明是第二手资料,硬要说是第一手资料,诸如此类,都是作伪的行为,有悖真实性的要求。学问本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如求真都做不到,如何会是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呢?
(六)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这是读书报告较高层次的要求,在作整理.叙述、分析后,提出个人的新方法、新理论、新研究成果、新研究工具等等。前面我们也谈过,不宜过分期望大学生有多少创见(有,当然最好),但他至少可以提出个人的疑问,或是很诚实地承认只了解此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无个人的洞见,这就可以了。因为这就做到对学问的有所肯定与有所否定(换句话说已登学术之堂了),久而久之,在摸索中不断激发出兴趣,也不断地自我成长,洞见与创新自会培养出来,此所谓“顿悟之前必有渐修”也。
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5:15:49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撰写学术论文


一、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

(一)对学术论文的基本认识

在讨论主题之前,先让我们对本篇主题的性质与内容做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本文所说的学术论文,主要是指大学研究生的硕士与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大专学校教师的升等论文而育。因为这两类论文均需严格审核始能通过,在内容与形式上一向要求甚高,故而特别值得当做专题来探讨。

第二,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表达,必须先有研究,而后才有论文。平常不潜心于学术研究者,势不能单独从论文撰写技巧的讨论中获得助益。因此,要讨论学术论文的写法,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对主修的专门知识有相当的基础,其二,对主科内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相当的了解。

第三,对修读高级学位(硕士或博士)的研究生来说,学位论文只是代表他研究期满的最后作业。如果拿胡适所说“为学当如金字塔”的话做比喻,学位论文是金字塔的尖端,是研究生在研究期间由博而专的结果。建金字塔,必得先有广阔基础,而后才有高耸的尖端。换言之,塔的尖端不是凭空悬上去的,是由深厚的基础和广大的塔身筑造上去的。同理,一篇学位论文不是空手写出来的,是长期研究水到渠成发展出来的。我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些研究生误将平常修课与期末论文视为两件事,修课时但求得学分计成绩,对各科目的内容不作深入探究,对已有的知识不作超越思考,只想先把学分读完了,然后再集中全力去完成论文,此种将“修课”与“论文”分段处理的办法,常会使他在着手作论文时遇到“无从着手”的困难。这现象尤以平日兼差与在职进修的研究生为然。要想避免这种困难,最好一开始就把每门课、每次专题讨论、每篇读书报告等有关学术.研究活动,都与将来学位论文的可能发展建立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此,使自己先在心理上早有准备,而后在一切研习活动中,自然多出一种求知的动机。这样做不但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彼此连贯,更容易在有目的有方向的研究中导找到将来学位论文的专题。

第四,学术研究的范围甚广,不同学术领域的学术论文,其表达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因此,本文所探讨的论文写作方法,仅以社会及行为科学为主。其他学科如物理科学、生物科学以及人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作法,不在本文讨论之例。

(二)学术论文的品评标准

凡是计划写论文的人,总会想知道,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论文?或者想知道,研究所的学位论文考试,或是大专教师升等论文审查,通过与否究竟根据什么标准?耍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一篇论文的内容与品质两个层面去分析,一般审查论文的人,都是先看内容,后评品质。

对研究所学位论文的考试,过去一般都是由口试委员( 3~5 人)根据研究生的论文品质以及面试时回答问题的表现,以不记名的方式评一总分,集各委员总分的平均分数,做为通过与否(70分及格)的根据。现在多数学校都改变了。为使评分在论文的内容与品质上表现得更具体,采取了分项评分的办法。以下是常见的硕士学位论文口试评分表:

文字组织(20% )

研究方法及步骤(包括参考资料)(40% )

内容及观念(30%)

创见及贡献(10% )

满分为100分,及格分数为70分。

上列研究所学位论文口试评分表,其中包括的项目,与大专学校教师升等著作审查的标准,颇为相似,目前此等分项评分标准是这样的:

文字(讲师级占20% ,副教授级占15% ,教授级占10%)

组织(讲师级占20% ,副教授级占15% ,教授级占10%)

参考材料(讲师级占2Q% ,副教授级占20% ,教授级占20%)

观点(讲师级占20% ,副教授级占20% ,教授级占20%)

创见(讲师级占20% ,副教授级占30% ,教授级占40%)

在两年前,当局对大专学校教师升等著作的评分是60分及格。后来改为70分,而且规定助教申请升等为讲师者,其著作水准应相当于硕士论文;讲师申请升等副教授者,其著作水准应相当于博士论文。从此,大专学校教师升等一事,变得比以前困难了。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品质的评定,我们可以变换另一种分析方式,改从以下问题的求解中去到断这篇论文的价值。

1.这篇论文探讨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主题的性质)?

2.作者为什么要研究这样的问题(动机与目的)?

3.作者对前人在同类问题研究上累积的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理论基础与参考资料)?

4.作者采用何种方法去搜集资料(方法与步骤)?

5.作者如何整理资料,如何表达他的研究结果(文字与组织)?

6.在结果解释与问题讨论中,作者能否针对发现的问题,就目的、方法以及前人研究经验等多方面的考虑,给予统整性的说明,并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方向,提声个人独到的看法和建议(观点与创见)?

当你批评别人的论文时,你可以拿上列6个问题作标准,当你自己要作论文时,亦可以按上列6个问题去考虑。

讨论至此,希望读者对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的概念已经相当清楚。接下去我们计划在“怎样写学术论文”这个题目之下,选几个重点来讨论。从上列6个问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3点是最重要的:其一,怎样选取一个理想的论文题目;其二,用什么方法去搜集到所需资料,其三,如何将得到的资料分析整理写成一篇合格的论文,在这3点之中,第2点属于方法技术问题,其运用系按第1点选定的题目性质而定,有的题目适合用实验法,有的题目必须靠观察法,有的题目只能用调查法。因为篇幅的限制,我们计划将这部分省略。好在一般研究生在这方面都有些基础。即使基础较差,这方面的书籍也比较容易找到,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要作论文时,题目的选择是最难的一关。只要选到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整个学位论文几乎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以后的讨论,我仍就集中在如何选题和怎样撰写论文两方面。

二、哪里去找理想的题目

一般研究生都会经验到,选择论文题目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尤其是条件优越,对学术研究怀有相当野心,想超越别人的高材生,对论文题目的选择,更是煞费苦心。究竟如何选择论文题目?这问题无法肯定回答。在此我们所能建议的,只能提供读者两个思考方向:其一,按什么标准去选择论文题目,或是说,合乎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理想的论文题目。其二,循什么线索去发掘论文题目:或者说,到哪里去找理想的题目。

(一)选择论文题目的标准

所谓“理想的论文题目”,是相对的说法,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在此所指的标准,只是对研究生或大专学校教师作专题研究时而言。因为此类研究论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在人力财力时间上都受到相当限制。基于此意,我建议读者按以下5个标准去选择论文题目。

(1)有重要性值得研究的题目    因为学位论文是要有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的目的又是要追求新知与解决问题的,所以最理想的论文题目是,在理论上有学术价值,在实际上有应用价值。凡是以往在科学研究上成名的人,都是在这样标准下找到题目,完成研究,因而后人肯定他的贡献。在心理学上,有两篇研究生的博士论文,就是因为兼具上述两个标准,成了世界名著。其中一篇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 1874~1949 )在189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动物的智慧”( Animal Intellig ence )。该论文是作者根据猫学习开启迷笼取到食物的实验,创立了他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的著名理论,并由之发展出他著名的学习三定律(效果律、练习律、预备律)。另一篇著名的博士论文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柯柏格(Lawrence Kobberg , 1927~)在1968年完成的论文“从10~16 岁的道德判断”( Moral Judgment in the Years Ten to sixteon)。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花了9年时间,以实征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理论,成为目前最具权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也成为现在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理论根据。

当然,两标准兼备的题目绝难找到,有经验的研究生都会感到一种难以突破的困境。你所想到的合于理想的题目,不是早被别人抢先研究过了,就是碍于方法、工具、人力、财力的困难,无法进行研究。如何突破此一困境,我们留待稍后在“寻找论文题目的线索”的一段中,再补充说明。

(2)有限时间内能够宪成的题目   就硕士班的研究而言,一般作论文的时间是半年到一年。根据多年来与研究生接触的经验,认为最理想的时间安排是:第一年结束时(至迟在第二年开始的署假中)确定论文题目,第二年上学期搜集到所需要的主要资料,寒假期间写完论文前半的初稿,三月间备齐研究结果,至迟四月底必须完成全论文的初稿,到五月中旬定稿,然后打字,到五月底全部结束,这祥才能按期毕业,获得学位。在论文题目确定之后,至少应与指导教授讨论3次到5次,每次讨论之后的修改增补,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基于时限的考虑,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必须顾到题目的性质。髻如,如果要作儿童行为发展的研究,单一组群追踪式的纵贯研究法虽好,但不能使用,只得同时采用不同年龄组的横断研究法。如果论文中所需的研究工具缺乏,必须先设计或购买之后才能进行研究的话,论文完成的期限就投有把握。

(3)确有可能得到结果的题目    有很多题目表面看来极有价值,但实际研究起来,无法得到结果,得不到所需的资料,自然写不成想写的论文。欲期研究工作能得到预期结果,至少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其一,要有适当的工具。例如要想知道某年龄儿童的智力有多高,这问题不太困难,因为现在已经有了适用的智力测验。但是,如果想比较大学男女生的道德观念,到目前还找不到可用的测量工具。其二,即使有了工具,还要看它可否使用以及研究对象是否合作。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要研究人,就难免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个因素是不能不考虑道德或人权问题。例如,有人想了解青少年吸食迷幻药的整个过程,以及吸食后的身心变化现象,计划免费供给吸食者药物,让他们在实验室实际表演,并作精密的身心变化记录。这构想虽好,但不能实行,因为这样的实验研究是违犯学术道德的,甚至于是违法的。

有些研究,即使不违犯学术道德,研究对象如不合作,得不到反应,是好题目也无法成功。例如,生财有道的“道”是大家有兴趣的问题。社会上确有不少人经此“道”致富。

如果你想以财主为对象,调查或访问他们发财之道,问他们的钱是用什么方法弄来的,可以预想的是你无法得到研究结果。

( 4 )能有足够参考资料的题目    参考资料的丰富与适当,是构成一篇好论文的条件之一。任何一科专门知识,从诞生到发展,都是多年来累积下来的。个人的研究,无论如何杰出,也只能是承先启后的。打算对某一个问题作专深研究时,必须先要知道,前人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达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曾如何的去解释问题,他们曾采用过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他们得到了什么结果,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了解这些背景资料之后,你的研究才有创新的可能。古人把搜集研究资料形容为“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无非也是强调对问题背景了解透澈的意思。

研究生们寻找论文题目时,他会发现,有些热门题目,参考资料特多。对这类题目,将来在论文里不愁没有文章可写。但资料过多,选择起来要注意它的代表性与权威性,否则只是大批资料堆积,丰富有余而系统不足,也未必是好的论文。而且,凡是热门题目,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都研究过,你就很难突破前人巢臼达到创新的目的。因此,选题时必须两者兼顾,太多资料的题目不能选,这类题目作起来容易,但不易讨好,很难有突出表现,资料太少的题目不要选,这类题目作起来困难,即使从现实中搜集到一些资料,如缺乏参考资料,也很难凭一己之心意去阐释,而写出内容丰富的论文。例如,我曾遇到一个研究生,异想天开想研究“国中放牛班学生成年后的社会成就”。这个题目颇具创意,但终因查不到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而作罢论。

(5)合于兴趣且具发展余地的题目   对多数研究生来说,作硕士论文是他独立承担学术研究责任的开始。刚刚开始兴致勃勃,愈接近情况困难愈多。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或是由于资料不足,或是由于指导教授的批评,很多人论文撰写工作还没开始,就减了兴趣,丧了士气。此种现象,尤以被动接受教授指定题目与未经独立探索轻易就选定题目的研究生为然。这两类学生的论文,开始时感到容易,但进入情况后因缺乏自主导向和成就感,兴趣不易维持。因此,选择题目时必须顾到自己的兴趣。对论文题目的兴趣,可能出自两个来源:其一,个人早就对某问题有兴趣,他之所以上研究所,就是打算研究他长久以来想去了解的这个问题。像此类自主定向的研究生,只要题目选定,他的兴趣即可以长期维持;而且不避困难,对研究工作肯全力以赴。其二,兴趣本无定向,入学后经过修课、专题讨论、读书报告、课外阅读以及教授启发等学术性活动,发现了有兴趣的问题。像此类自寻方向的研究生,人数最多;他们对某些问题之所以有兴趣,是研究出来的。总之,学术研究工作是困难的,缺乏兴趣者做起来枯燥无味。可是,舍研究活动之外,无法培养兴趣。

除了个人兴趣之外,所选题目是否具有将来发展的余地,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硕士论文是个人专深研究的开始,硕士之后如再进一步读博士,或是打算在大专学校任教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这篇硕士论文的内容与品质,就成了你能否取得进修或工作机会灼基础。因此,对自我期许较高并计划硕士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建议他选择比较新顺,比较有深度而且有发展余地的题目。如此,他可以继续对同类问题研究5年10年,将来不难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合于这样条件的题目很多,诸如社会变迁中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适应问题、现社会中职业妇女两难(家庭与事业)的问题、大众传播媒体与儿童行为社会化的问题、亲职教育与青少年问题、天才儿童的发掘与教育问题筹,都是尚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发掘论文题目的线索

前文的讨论,算是回答了“怎样才是理想的论文题目?”一问,至于另一问题,“到哪里去找理想的论文题目?”却要比第一个问题更困难。这像一个人选择结婚对象一样,在没有固定对象之前,他可以列出很多标准,说怎样才是理想的妻子(或丈夫),可是实际上在茫茫人海中,总难免有“可遇而不可求”之叹。所幸求知识与求爱情不太一样,前者是人与事的关系,其能否成功关健操之在己,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个人有所作为者只占一半。这样看来, 作学问虽然困难,但仍比追求感情的事来得乐观。不过,读者仍须牢记前面提到的原则,学术论文只是学术研究的一种表达。如把论文比做果实,平常的研究工作就是耕种,有耕种才有收获。因此,做学问只能考虑方法,无法找到捷径。无论现在科学方法如何进步,要想发掘理想的题目,多读书、多读前人的专题论文、多思考、多在不疑处存疑等等求知的传统,仍然是最有效的途径。读者先接受了这个观念,然后再考虑我下列的建议。

(1 )对新兴理论作验证性研究    在学术领域内,有些问题尚在理论的发展阶段。如果你从某一抽象理论推演出具体的假设,然后再将之落实到可以操作处理的层次,设计出一套研究方法去验证你的假设。循此线索,先探讨某家理论的背景、内涵、别人的批评、后继学者实征研究的尝试,而后设想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下可行的途径与方法。这样做,题目的方向先行确定,至于具体文字怎么写法,可以留待以后再说。

在学术研究上,此种选定研究专题的方式叫傲“假设演绎法”( 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此法应用最广,原因是它有两大优点:其一,用此法选定的题目,先有了理论基础,具有权城性,不愁没有文章可写。其二,循理论去推演假设,然后循假设去寻求验证的方法,在进程上有方向可循,不致走冤枉路浪费时间,不过,选择一个新兴理论作验证性研究时,要注意其理论的完整性与理论出现后的研究情形。太简单太抽象的理论很难作验证性研究,同时后继研究太少者缺乏参考资料,后继研究太多则又很难创新突破。

(2)对现实问题作系统性研究   前述第一类问题,是先有原则性的理论后有实际的研究,有时侯,学术研究也可把这个顺序反过来,从现实生活中的事象变化开始,经由系统的观察、搜集并记录很多同类事象,探求其共同特征间的关系,发现其概括全部事象的原则,而后用之推广解释其他类似事象。像此种集多次同类经验而归为原则的研究历程,在科学方法称为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 )。反之,前述第一类先有理论而后验证的方法,就称为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 )。

(3)现实生活种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这类问题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现象,但不了解其成因。例如,在国中阶段常发现,有些学生智力相近而成绩悬殊。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了解,智力虽可界定为学习的能力,但学生成绩的高低,智力并非唯一因素。智力之外,其读书习惯,动机兴趣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都可能是影响成绩的原因。似如国中辅导教师想研究这个问题,而且不考虑健康因素,他可就智力相近且健康状况相似的学生中,选出成绩居于两极端的学生,编为两组,而后分别研究他们的读书习惯,了解他们的动机与兴趣。无论指导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去搜集资料,都必须展到两组采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无论是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用在两组中每个受试者都必须是时间相同、步骤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

固然,由现实问题分析研究得到的原则性结果,可以用来推理解释某种现象与某种因素的关系。只是,如果所作研究只限于这样将现实资料分析解释的层次,对一篇学位论文来说,则难免失之肤浅。因此,从事这类研究时,除了在研究方法上力求精密之外,还需参考有关资料,一方面遍查国内外学者有否同类研究,另方面可借助已有的理论对自己的研究作深入的解释。譬如说,前文所举国中生成绩悬殊的问题,因为问题中已将智力因素排除,所以有关智力的理论无需应用。可是,动机兴趣的理论仍可拿来作进一步的解释。

(4)对前人成果作增补性研究   这是台湾地区研究生采用最多的一种选题方法。循此方式所选题目,墓本上等于重复前人的研究。所不同者只是改变原研究中部分条件,或是改变研究对象(由在校学生改为工厂青年),或是改变研究技术(改访问为观察),或是多加研究变项(除智力外增加态度与兴趣)。从学术价值的标准看,此类研究的独创性较低,在层次上也只能限于硕士论文的题目。在学术性的期刊中,读者可以发现这类研究最多。这现象的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选这类题目比较有安全感;有理论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把握在预定时间内得到结果、完成论文。其二,此类研究的学术价值虽低,但应用价值却较高,可以用来了解现象,解决问题。

对一般只求进修硕士学位(不打算继续追求高深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来说,增补重复前人主题的方式是不妨采用的。不过,采用此方式选题时应注意两件事,其一,前人的研究应具时近性与权威性,原论文发表不久,而且出自名家。其二,如重复作的是外国学者的研究,在方法工具上必得经过修订检验(效度与信度)的程序。只将方法工具翻译使用,将失去此类研究的原意与价值。

( 5 )从矛盾结果中钻缝隙研究   与前述第三点相比,这是一种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找题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正符合“于不疑处有疑”的原则。每当科学界先进者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时,接着就有很多学者尝试从事验证性研究。在同一理论下各家验证研究的结果未必相同,甚至彼此矛盾。如果你能够仔细比较各家研究结果,并分析其采用的方法步骤,从不同结果中找出彼此矛盾的原因,并设计一个新的研究,即可成为一个好的论文题目。

前人研究结果之所以彼此矛盾,主要是由于各家在研究时所提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方法未尽相同所致。譬如,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两件明显的事实:其一是已婚妇女离开家庭在外就业者日益增多,其二是青少年因人格偏差形成的犯罪问题愈趋严重。于是就有新的理论,指称儿童时期母子疏离影响孩子身心正常发展,是构成以后青少年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理论下,就有很多学者在小学里研究儿童人格特质与其母亲是否就业的关系。很多研究结果彼此矛盾,有的发现母亲就业者,儿童在校人格适应不良,有的发现这类儿童人格适应反比一般人良好;也有的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到底真象如何7 这问题迄今没有结论。假如你仔细分析各家研究的过程,也许会提出以下的问题:这问题与母亲所就职业的性质与工作时间有关系吗?与孩子出生后母亲何时离家就业有关系吗?与家庭中成员人数的多寡有关系吗?与孩子的出生有关系吗?与孩子的性别有关系吗?与父亲的职业性质有关系吗?

假如你分析发现各家研究对上述问题未加考虑,他们所得结果有分歧是意料中事。假如他们曾经考虑而重点不一,所得结果矛盾,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根据上列问题提出比前人更周密的假设,然后想办法去加以验证,如此写成的论文,其水准自会超过前人。

( 6 )从学术活动中找专题线索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适于做学术研究的人,常具有两种人格品质:其一,在积极的一面,他对于身边的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在消极的一面,他对于暖昧不清的事象有较大的容忍力。具有第一种品质,故而好学、好问、好研究,科学史上牛顿见苹果落地而创万有引力论,瓦特见沸水冲动壶盖而发明蒸汽机,都是由于此种品质。具有第二种品质者,心理学上称为“暧昧容忍力”( tolerance of ambiguity)。意思是说,这种人遇到困惑的问题不但不逃避不退却,反而钻研到底,非把问题弄个清楚不可。

以上两种人格品质,不是天生的,是可以自行培养的。培养的方法是多参加活动,使自己的经验扩大,兴趣拓广,知识越多了遇到新奇事物才想去学。因此,我建议读者们,除了书本之外,尽量找机会参加学术性的活动。譬如,有些学会在年会时,经常举办论文宣读活动,花上半天时间就可了解国内在该学科方面大致的研究情形。尤其是听到学者们对某一问题争议辩难时,更会对你发生启发作用。此外,校内校外的学术演讲,也可按兴趣适合者去参加听讲,说不定就从一个新的观念里,引发灵感,形成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专题。

三、学术论文的一般形貌

(一)撰写论文的基本要则

前文曾经提到,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定论文题目,第二阶段搜集所需资料,第三阶段写成书面论文。有关选题的标准和选题线索,前文业经论述甚详。搜集资料的方法随论文题目性质而定,运用比较呆板,在这方面台湾的参考资料也比较多。因此,我们将省略这部分的讨论,接下去讨论学术论文撰写的问题。

读者当会记得,前文提到品评一篇论文的素质时,我们曾列出6个问题作标准,凡是论文本身能够清楚告诉读者这些问题答案的,就是好的作品。基于此意,我们当然可以采用同样的标准去撰写自己的论文。从一篇论文作者的观点言,当他在撰写时,他的思考历程必须集中在如何把这专题研究的性质、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心得等,用文字有系统有组织地传达给读者。学术论文的文章要想写得好,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文笔流畅,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念,并熟悉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要则。其二,懂得所属学科领域内论文撰写的一般体例或规范。论文的撰写体例留待稍后讨论,接下去先介绍有关论文撰写的9个基本要则:

1.撰写科学性的论文,在文字方面不像文学那样强调词藻的雕饰,而是重在通顺与简洁,文学是意境的表达,文字力求美化,科学是事实的陈述,文字力求真确。

2.对事实的陈述,要力求客观,避免在文字中使用主观且带有感情成分的话。

3.只求把事实告诉读者,不要企图去说服读者。

4.避免用第一人称,不宜使用“我发现…… ”或“我们认为……”之类的写法,宜使用第三人称的“作者发现……”或“实验者… … ”等写法。

5.引证其他学者的资料时,避免写恭维的话:诸如某博士、某专家、某权威等恭维的称谓,是不需要的。习惯上外国学者只写姓不写名,本国学者的姓名全部写出:详细写法俟下节谈注释写法时再行讨论。

6.标题要简短证确,标题后不宜再用括号加注外国文字。此种加注外国文字的作法,非但有损于论文形式整齐美观,且往往因加长标题而混淆知觉,对读者产生反效果。此外,标题分级编号要有系统,而且全篇一致。

7.按概念单元分段,每段文字不宜太长,每段最好以不超过500字为度。

8.除特殊又重要的专门术语与外国学者姓氏在第一次出现时附原文(在括号内)之外,文中尽量减少外国文字。像一些众所局知的名词也附带注上英文,例如习惯(habit)、兴趣(interest)、智力(intelligence)、成绩(achievement)等写法,非但不足显示作者学问的渊博,反而显得幼稚浅薄。因为像此类连小学生都会知晓的名词,再为读此论文者加注上英文,可以说除浪费篇幅外毫无意义。

9.在一篇论文文稿写完尚未打字之前,最好先请两种人来阅读一遍:一种是对本学科有专长的人,请他详看内容,另一种是对语文有修养的人,请他细看文宇。作者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加改进之后,这篇论文至少在内容和文字上不致再有什么大差错。

(二)整篇论文的常见格式

在科学方面学术性论文的写法,大抵仿自欧美科学先进国家。在撰写方法,格式、体例等方面,虽因学科性质不同而梢有差异,但在基本事项上,早已形成世界性通用趋势。学术性的论文大约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高级学位论文,另一类属于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高级学位论文系指硕士与博士论文而言,在英语国家习惯上称硕士论文为Thesis ,称博士论文为Dissertation。学位论文的写法,在体例上授予学位的大学都有严格的规定,且有印就的手册,要严格遵守,否则论文不能提出.学位论文篇幅较长,通常不以原来全文形式在刊物上发表,全文内容多被制成缩影软片收截于各大学的图书馆内。发表在学术性期刊上的论文篇幅较短,形式也较学位论文简化,但论文主体结构并无太大差别,此类论文,习惯上又简称paper。前一类的学位论文,也可将篇幅浓缩在期刊上发表,如此在形式上即变为第二类论文。接下去我们要介绍的整篇论文的常见格式是属于第一类的论文,也就是常见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一篇完整的论文,大抵包括四部分资料:(1)论文前列资料,(2)论文主体,(3)参考资料,(4)附录。以下先将这些部分的细目表列出来,然后再稍加补充说明。

  论文前列资料

    主题页(封面)

    铭谢词

    摘要

    目录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论文主体

    绪论

    理论基础与文献探讨

    研究方法

    结果与讨论

    摘要与结论

  参考资料

    中文参考资料

    外文参考资料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论文的前列资料内通常包括6种资料:

1.主题页  主题页也就是论文封面。论文封面上包括以下6个项目:(1)学校名称,(2)学位名称,(3)论文题目,(4)指导教授姓名,(5)研究生姓名,(6)论文提出日期。

2.铭谢词  铭谢词排在封面后第一页,文中包括作者对其指导教授、论文委员会成员,以及在研究期间帮助他的人员的感谢语。此部分文字宜精简,以一页为限。

3.摘要  以一页左右的篇幅,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重要部分,作简要之说明。

4.目录  一般学位论文都采章节的写法,目录中所列的标题,通常只包括章和节两个等级。

5.表格目录  论文中所有表格,都须编号,并按内容标出题目。编号方式可采用全部表格统一编号(按出现次序编号),也可采用一分章编号(每章各表都冠以章号,如第2章第3表即编为表2-3 )。

6.插图目录  插图目录大致和表格目录相同,有编号和名称。不过;在论文中插图的编号与题目的位置与表格相反,习惯上都列在图形的下边。

论文的主体部分,不像前列资料那样呆板,前文所列5个子题的格式,只能代表一般的写法。有的第一章不称“绪论”,直接标为“研究的动机与目的”。第二章题目的写法也不一致,很多人只标“文献探讨”。第三章的题目,有的写为“方法与步骤”。第四章的结果与讨论,有人将之分为两章来撰写。最后一章的标题,有人将之写为“结论与建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写法,所不同者只是对资料组织的方式稍有改变,所应包括的要点大致上是相同的。实际撰写时各章注意事项,留待稍后再详细讨论。

参考资料部分,应将中外文资料前后分列,中文资料按作者姓氏笔划编排。英文资料按作者姓氏第一字母排列。

附录部分,主要记载参考资料之外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如问卷、测验、仪器、信函等,让读者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不过,附录中所列资料,应只限于在本研究单独采用者,若是属于众所周知的研究工具,如比西量表之类,则只须在本文内交代清楚,而不必列在附录中。

四、论文主体部分的写法

(一)绪论

在第一章“绪论”里,无论采用怎样的写法,在内容上必须回答前文所列六大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实际撰写时,建议作者分为3节去写,各节分别包括以下的内容:

1.问题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2.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3.名词解释

首先必须告诉读者,你研究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单从字面即可了解。例如,像“都市噪音对儿童听觉发展的影响”,这题目可以望文生义,读者一看就知道你研究什么。但如象“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关变项”之类的题目,不加解说,读者就无从了解。在前文讨论论文题目的选择时,我们把“有重要性而值得研究的题目”,列为首要考虑。如果你觉得你的研究属于此类,在绪论里应该先清楚地告诉读者。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具体表达。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追求获得新的知识,就是谋求解决实际问题。当然,一篇有价值的论文,最好是两者兼顾,达到这双重目的。在绪论中,作者应该针对问题的性质,向读者说明他研究的目的。陈述过研究目的之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对此类问题已有的认识,提出假设。表面看来研究目的与假设是两件事,实则为一体之两面。任何有价值的研究,都是起于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过,重要问题未必直接与人的生活有关,也许只是在学理上重要而已。我们可以这样说:研究目的是企图对问题情况的了解,并进而设法解决问题,研究假设则是对问题可能情况与问题可能解决方法的假定性或推理性的陈述。一般广义的看法,都是先有目的,而后在研究目的之下提出假设。但从狭义的观点看,也可以先有假设后有目的。因为有些问题早已有了假设,只是等待验证而已。例如对少年犯罪的成国,早就假设与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像此种情形,要研究这个问题时,就可单纯以验证假设为目的。

假设的形成大致与前述问题的来源相似,可从已有的理论推演而得,此为科学上最常用的“假若……就…… (if……then……)”的模式。假设也可以由久悬未决的问题中找到线素。因为此类问题曾经多人研究,研究前人的假设而改进之,就可能形成新的假设。此外,从既有的事实中也可找到假设。例如,小学阶段女生的成绩一般优于男生。在智力分配上并没有性别差异,因而就有人提出如下的假设:小学生成绩女优于男,是由于一般女生的读书习惯与学习动机强于男生;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从学前到小学的教育环境中,女性成人(母亲与教师)占多数,而影响男生缺乏学习行为的认同楷模所致。当然,提出的假设未必成立。假设如经验证后确定不能成立,从科学的观点言,该研究也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使问题的范围缩小,增加了以后解决的可能性。

名词诠释是撰写科学性论文的特点之一。名词并非作者新创,何必再加诠释?原因是受科学研究特别重视“验证性”影响的关系。因为考虑到以后别人再去验证,故而必须告诉读者,你在论文中所用的某些可能引起误解的名词,到底表示些什么样的确切意义。臂如说,你打算研究小学生的生活适应,在研究假设里,你用了“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人格特质有关”的语句。其中“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指的是什么?你如果不进一步解释,读者无法获得确切的了解。

要界定一个名词,通常来用两种方式说明它的涵义,一是采用概念性定义,另一是操作性定义。如前文所指的“人际关系”一词,其概念性定义可以写为“存在于两人或多于两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说法固然没有错误,但未免太抽象了。其中“互动”一诃又是费解,等于越解释越使人彻徐。如果采用操作性定义,你就可以按照该名词在你论文中的特殊意义给予界定。例如,你可将“人际关系,界定为“个人在全班同学填名任选朋友游戏中被选与互选票数上所显示的同学关系”。因为在这个定义之下,意义不会被误解,在小学班级中,填名任选朋友的游戏是可行的,被选与互选票数是可以计算的。得10票者就可被评定他比得5票者有较佳的人际关系。一般论文的写法,通常是在一般叙述时采用概念性定义,在确定方法搜集资料时采用操作性定义。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探讨

第二章的标题,很多硕士论文只写“文献探讨”,比较完整的写法,应该是像本文标题的形式。原因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多数采取前面所说的“假设演绎法”,从一个著名理论出发,演绎推理到现实生活层次,然后设计出可用的工具。进而从事验证性研究。因为在你的验证研究之前,可能已有很多学者作过类似研究。因此,在这一章内,应该讨论两个问题,

1.理论的背景及其要点

2.理论出现后有关验证研究评述

如果作者在第二章内能用有限的篇幅把一个重要学理及研究发展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楚明白,这就显示出他的学术素养已具相当功力。目前台湾一般学位论文,对这一章的写法,几乎犯了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一开头缺乏统括性的理论陈述,在读者还没有弄清楚大方向时,一下就开始写道.“19721 年美国学者Endler1 的研究…… ”我看过很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这一章写得好的不多。也许研究生们有种错觉,认为这一章只要资料多就好。因为他们知道“资料丰富”是一篇论文的优点之一。殊不知这只代表外行人的看法。内行人看这一章,除资料丰富之外,更重视以下3个条件:

1.资料组织的系统性  作者是否能够将纷杂的资料按年代或性质分类系统处理,抽离出统括概念,并说明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2.引述资料的权威性  他参阅的文献是否包括了国内外隶属学科的著名期刊。他研读的论文是否包括隶属学科内著名学者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若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参考资料再丰富,也不能提高他论文的品质。

3.参考资料的时近性  科学知识进步迅速,个人的研究,即使不能赶在时代尖端,至少也不能落伍。因此,无论是在选题阶段或是定题后参考资料阶段,除了探讨本题理论背景时要涉及历史性文献之外,作者必须搜集包括一直到目前为止的参考资料。只有这样才不致与别人研究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尽了学术研究者承先启后的责任。

(三)研究方法

就目前台湾研究所对学位论文要求的品质看,研究方法所占的分数比率最大。如果研究方法设计精密独到,即使获得结果不太理想,该研究仍有价值。因为研究方法的本身即可供后人参考。反之,如方法陈旧简陋,即使获得大堆资料,也仍缺少学术价值。因此,一般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只要研穷方法这一章获得指导教授通过,大体上就不再有太大的困难了,从事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时,研究方法这部分的撰写,通常包括以下4方面。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研究步骤

4.资料处理

先谈研究对象。从事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时,其研究对象为人。人与物的主要差别在于人的个别差异大,变化多,因而在采用“部分样本特征代表全体事实”的科学推论原则,用于人的研究时就较为困难。因此,作者在研究方法中必须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是从什么样的群体选取的,用什么方法选取的,有多少人,他们的年龄、性别、经验等又各是如何。假若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就必须还要考虑他们的系科与年级。假如对象是一般的家庭主妇,就必须考虑她们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程度。假如所从事者为实验研究,而且是分组进行,作者就应说明是按什么原则分一组的。详细说明研究对象的特征,可供读者清楚了解研究的性质与研究问题的意义与价值。譬如说,要想调查研究新订所得税率实施后的群众反应,而选取的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儿童,其“文不对题”的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研究工具所知者是在研究期间作者曾使用来收集资料的一切仪器、量表、测验、问卷等工具而言,研究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型且已为众所周知的工具,像计时器(马表),遥控式幻灯机,斯肯纳箱(Skinner Box ) ,比西量表等,作者只须列出名称,同一学门的读者自然就会知道,不须另外详加解释。另一类是功能新颖鲜为人知或是作者自行设计的工具,此类工具就必须详加说明。此类工具如属仪器,除文字说明外,宜另附图样说明,如因篇幅所限,可将图形编入附录。如系作者自编的或修订的测验、量表、问卷之类,在此必须详加说明,如测验的性质、功用、常模、信度、效度等事项,均应包括在说明之内。如系正式学位论文,除说明外,全部资料须另编列在附录之内。

研究步骤或称进行程序,是作者说明该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或者说他的研究资料是经过什么程序搜集的。假如作者采用的是观察法,除研究对象的样本确定之外,他必须说明观察是怎样进行的。因为影响观察结果者有很多因素。譬如时间的因素(一天中哪段时间,一周内哪一天)就很重要。所以使用观察法时,就得讲求时间取样的问题。假如作者来用的是实验法,他必须对实验设计与实施程序作更详细的说明。诸如怎样处理自变项,怎样控制外扰变项,怎样观察记录依变项,怎样提示指导语等,均须详加说明。假如作者采用的是调查法,他必须对调查的过程详加说明。除调查对象与向卷设计须在前两段说明之外,诸如调查问卷的分发方式、发出份数、收回份数、废卷数量等,均须详加说明,研究步骤之所以需要详加说明的原因,无非也是为了使读者充分了解而便于重复验证。

最后谈到研究资料的处理部分的写法。对资料的处理,应视研究专题的性质与研究目的而定。如果做的是个案历史性研究,资料处理时应重视前后关系的分析。如果做的是抽样调查,相关因素的分析是必耍的。如果做的是分组实验,各组结果的比较分析是必要的。研究资料分析统计后的结果,用图形表格显示出来,其效果优于文字的描述。不过,要想把图表设计到最科学最美观的地步,必须在设计研究工具的时候及早考虑。因此,谈资料处理绝不是等资料到手后才开始着手如何处理,而是在进行研究之前,早就计划好要搜集哪些资料。

(四)结果与讨论

一般学位论文的第四章,都以“结果与讨论”为题。有的论文把结果与讨论分为两章,我个人认为分两章比较难写,因为,讨论的内容是研究结果,研究资料整理之后可能有多项结果,针对每项结果加以讨沦,可以使读者对研究结果获得深一层的认识。对读者来说如果将结果与讨论分章撰写,对结果陈述部分固然影响不大,但谈到讨论部分时,就难免发生不重复翻阅前面结果就无法了解的困难。因此,我建议把结果与讨论合为一章。

研究结果部分,当然是一篇论文的重心所在,因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求得到一个结果,因此这一部分的写法自然特别重要。不过,因为问题性质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各异,结果部分的写法并没有一定的格式。它不像方法与步骤部分那样条理分明、项目明确,所以比较困难。尤其是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工作,对理论基础薄弱和缺乏研究经验者而言,特别感到困难。

这部分的写法,正如标题所指,应包括结果呈现与解释讨论两方面的资料。属于结果的资料,通常是作者将零乱的原始资料,按照某种标准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后,纳入系统分明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之内,使读者能够很快的就对研究发现的事实,获得概括性的认识。不过,作者必须注意,统计图表所显示的数字,只是本研究得到的一些表面事实。还必须再进一步解释,始能让读者了解事实所显示的意义。换言之,一项有价值的研究,不仅能做到了解事实是什么,更能进一步解释事实显示的意义是为什么。

对这部分的写法,有些学位论文常犯两种缺点:一种是使用统计资料过多,甚至把使用过的统计计算公式也写出来。我看过一篇硕士论文,里面共有128个表格,这是有了电脑之后,科学工具被滥用的后果。如此占去大量篇幅,固然可以表示资料丰富,但在统计图表之后没有文字解释,反而显得内容贫乏。有些论文常犯的另一种缺点是,统计图表之后虽有文字说明,但不是解释内容,只不过是用文字方式把表中各栏资料重复一遍而已。像男生占百分之多少,女生占百分之多少等等,满纸都是些数据资料,看文章与看表格毫无差别。

对研究结果解释不易,讨论更是困难。笔者建议,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时,最好根据两个原则:其一是本论文的目的与假设,其二是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在第一个原则之下,可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三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所得结果完全支持原提假设,第二种现象是所得结果完全不符合原提假设,第三种现象是所得结果中只有部分事实支持原提假设。无论属于哪种情形,作者均须用文字说明。如此不但增加论文的深度,而且全篇论文前后呼应,成为完整的一体。至于讨论结果时所采用的第二个原则,作者必须再回顾到文献探讨部分,拿前人研究结果与本研究所得结果比较,并由相异相同之处进而讨论方法上的各类问题。除此之外,作者也可拿前人已有的理论对自己研究结果做深层的探讨与解释。

(五)摘要与结论

摘要与结论是论文主体的最后部分,所占篇幅虽少,但对论文整体而言,它相当于画龙之后的点睛工作;所以特别那重要。通常读者在阅读一篇论文之前,多半先看前列资料中的摘要与论文最后部分的摘要与结论。如果这部分的资料符合读者的需要,他才继续阅读全文,否则他将放弃这篇论文。甚至很多读者在搜集资料时根本不读全文,在他的卡片或笔记薄上只记资料出处及摘要与结论。因此,一篇论文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就是首尾两端,首端是题目与摘要,尾端是结论,基于这一阅读心理,近年来很多学术性的期刊,都把摘要与给论部分再经浓缩,用小号字体提前排印在题目之下,绪论之前。有的期刊更为方便读者着想,进一步把期刊的名称、出版机构、发行日期等资料,用小号字体排印在题目之上。如此安排之后,一篇论文的重要资料(题目、作者、出处、内容摘要)都在第一页上出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由此看来,作者撰写摘要与结论时,要特别注意。

撰写时,自然是先写摘要,后写结论。摘要部分包括研究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发现的结果等项。文字务求扼要简洁,要点不能遗漏,但又须避免与本文过多重复。所述各节必得前后一致,不可自相矛盾,尤忌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去描绘自己所作研究的重要。至于结论部分的撰写,应以发现的给果与本研究的目的与假设两相对照为原则。在此宜将原先的假设重述一遍,而后根据结果与假设的关系(无论结果是否支持假设)作一肯定的说明。这等于是给研究之前的假设有个交代。所以,无论实际得到的结果如何,在结论里必须都拿来与假设对照说明。

在摘要与结论部分,还可能有两种资料值得附带写出:一种是意外的发现,一种是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有时候获得的结果超过原先假设之外,且显示重要意义。这等于从老问题中发现了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也等于是作者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值得一提。另一种情形是,经过实际研究之后,作者发现采用方法有欠妥之处;或许因此所得结果未能支持原提假设。等到结果出现,或因时间不许可,或因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重复研究。作者自己在此坦白指出,一方面可以表示学术研究的忠诚客观态度,避免经别人指出而遭批评,另方面等于对以后学者指引了研究的方向。本来,学术研究工作都是点滴累积和逐渐改进的;在文化延续的串系中,每一位有贡献的人,也都只是承先启后的研究者。坦承自己过去研究的缺点,指出前进研究的方向,也等于是尽了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

五、学术论文的撰写体例

(一)撰写体例的性质

前述论文主体部分所讨论的,主要限于在一篇论文内容方面应包括些什么,应写些什么。接下去要讨论的撰写体例部分,是指一篇论文在技巧上应如何写法。撰写正式学术性论文,在传统上有些通用的准则或观范。这些准则,对有研究经验而又勤于撰写论文的学者言,已经成为习惯,看来是些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可是对初学写作论文的研究生来说,仍觉相当困难。熟悉论文撰写体例,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一种基本训练,缺少此种训练,不但自己的论文写不好,就是对别人的论文也不容易看得懂。

写学术论文与文学创作不同。文学创作可以凭作者自己之意念,海阔天空任其发挥。学术论文只能就事论事,每句话都必须有根有据,绝不能按个人兴趣任意描写,作者在写研究论文时,面对两类资料,一类是他运用研究工具搜集来的资料,这是属于作者自己的原始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对原始资料,作者可以按照他预定的处理方法,将之分析统计整理,写成论文的第四章.亦即前述之结果与讨论部分。另一类资料是作者在文献探讨时搜集来的第二手资料,是属于前人的理论或其他学者研究发现的旧有资料。一篇论文中作者采用前人研究资料的目的,一则表示他自己的研究在本学科知识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另则也表示自己在学术修养上由博而专的方向。因此,如何把搜集来的第二类资料在论文中做最有效的处理,正是我们要讨论的撰写体例问题。

严格讲来,论文撰写体例是非常繁琐的,而且在细枝末节上,不同的学科又各不相同。在这旱我们的讨论,除了在学科范围上,只限于社会及行为科学的有关科目外,在论文撰写体例上,也只限于讨论引证注释与参考书目的写法。对一般研究生来说,引证注释与参考书目的写法,是必须具备的技巧,少了这些根本无法撰写论文。

(二)引证注释的写法

引证,引前事以为据,表示所用资料是有来源的。注释,证明资料出处,或进而对文意做补充说明。如此看来,这两个名词的涵义大同小异,引证是简单的注释,而注释范围有时超过引证。为了使讨论的问题简化,我们把这两名词当做一个意义来看,就是指撰写论文时对资料的引证与解释。

(A)引证注释的功能  最简单的看法,引证注释有以下两大功能:

1.说明资料的出处  这是引证注释的主要功能。作者在他的论文里,除了自己研究发现的资料外,对文中引用别人的资料,均注明其出处。如此不但可供读者进一步去查证参考,更可由之表示自已治学的严格态度;对个人的研究自己负责,对别人的贡献不掠美剽窃。至于资料出处的引证方式,大抵不外以下4种:(1)直接引文,(3 )间接引意,(3)脚注(footnote ) , (4)附注(endoot)。前两种方式是在正文之内使用的,我叫它“正文内引证注释”,后两种是正文之外使用的,我叫它“正文外引证注释”。当然,我这种分类方式未必符合专门专研论文规范者的规定,我的目的是重实用不重形式。

2.对文意补充解释  此项功能主要是指非引证的资料而言。写科学性的论文,文字越简洁越好。有时候用一个符号代表一段话,有时候用一个英文(或希腊与拉丁文)字母代表一个术语,为了避免读者阅读的困难,作者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补充解释,如此既可保特本文简洁,又不致使读者感到困难。例如,在统计表中常见到一些数字的右上角附加星号(如,19.65·、23.58··等),作者在表格的左下方即加以解释(如·P < .05 , ··P < .01等)。如此作法是用一个注释说明了表格中很多带星号数字的意义。再如,作者为求文书简洁,不愿重复已在前章或前节写过的资料,但事实上它又与当时的文意有关。于是就可加一括号内注明,如(参阅第2 章第4节)或(参阅表3-2 )等。像这类注释,不是注明资料出处,所以不是引证,只是补充说明。除了类似上例的注释之外,最常见的还有以下3种用途:

(1)补充文章   有时正文内提到某种概念,解释多了显得冗长繁琐,不解释又恐读者不了解,于是采用脚注或附注的办法,在正文之外作补充解释。例如,在本文内提到“这是一种条件化的学习历程”。、作者唯恐“条件化”一词会使读者误解,于是在该名词后上方加一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然后在脚注中给予以下之解释:“条件化系学习心理中Conditioning 一词的翻译,在国内有的学者译为制约学习或制约作用,也有的学者译为交替学习或交替作用”。其他如有关数字的计算公式与法律条文等,不便占本文篇辐者,也可采用注释来补充说明。

(2)推荐资料  有时正文内提到的问题,可能是读者最有兴趣的,只是碍于篇幅不能写太多题外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作者可在正文内加一注码,然后在脚注(或附注)内写:“读者如希望对此类问题获得更多了解,建议参阅“教育部”出版的《教育统计》。

(3)个人观点  学术论文重客观,如缺乏充分证据,在正文内不宜随便批评。不过,可以在注释内表示个人的意见。例如谈到本世纪初以迄30年代美国民主科学的发展,以及战前我国教育思想的演变时,无不推崇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贡献。这些都是有引证资料的。可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反面影响,却很少有人提及。因为缺乏可靠资料,在正文内未便表示个人意见,但仍可加一注释说明个人的观点。我个人认为,美国30年代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盛行,使美国基础教育的水准降低,使学校教育过份迁就其“教育无目的”的主张而失去导向,可能是形成美国50年代科学落后于苏联以及60年代青年问题的远因。但这只代表个人着法,故写在脚注里,这样不致影响本文的严谨性。

(B)正文内引证注释  正文内引证注释可分直接引文与间接引意两类;前者照引原文一字不改,后者只取其意,文字表达方式不受太大限制。直接引文时,如只引用一两句话,可将原句用引号括起来,直接放在正文之中,并在句末加注出处。加注出处的方式,如采用脚注(或附注)的方式,只需加一带小括号的数码即可:引文如采用著者与年代的方式,因为在行文中已提到著者姓名,只需在引句后加注年代即可。此处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引文之后加小注位置,如系中文写的论文,加在标点符号之前,如系用英文撰写,则须加在标点之后。

直接引文时如果引的是一段文字,则须来用“方块引文”的写法。那就是将所引的原文单独写为一段,而且每行缩进三字,并前后与本文各空出一行,如系排版,则将引文排成小一号的字体。如此做的目的是特别显示这段文字是引用别人的。方块引文之后也须引注出处,其规定与正文内直接引文一样。

间接引意是只引用原作者的意思,文字表达方式不受限制。此种引注资料的方式,一般学位论文应用最多。我们现在试将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应用最多的“著者与年代”的引注方式,举例说明间接引意的用法。

  先看中文资料的例子,

  1.根据梁启超( 1933 年》 的解释……

(意思指此处资料系出自梁启超在1933 年出版的某一著作。在此只注著者与年代,详细资料必须再在论文之末的参考书目里全部列出。)

  2.根据我国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1947年)的研究发现……

(正文内不提作者姓名,著者与年代均置于括号内,论文末参考书目中须详列全部资料。)

  3.在台湾有些社会学家(杨懋春,1979;龙冠海,1967;文祟一,1975)对此一问题……

(综合数位学者的论点作概括的陈述,主文中不提他们的姓名,论文末参考书中须详列全部资料。)

  4.公元1912年推行语体文之后,当时的语体文常用字约在4800字左右(陈鹤琴,1928)。

(只是文字写法略有不同,间接引意的作用一样。)

  再看英文资料的例子:

  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 , 1924 )的研究指出……

(把外国学者姓氏译为中文,写在括号外,括号内再注明著者与年代。论文末参考书目中须详列全部资料。)

  2.根据最近心理学家的研究(Wickman,1980)……

(形式与中文资料的第2例同,只是括号内只写姓不写名。)

  3.近年来心理学家们(Sand , 1978;Brown, 1980;Green&Johnson , 1981)研究发现… … :

(形式与中文资料第3例相同。)

  4.根据Wickman (1978 )的研究发现… …

(把著者姓氏写在正文里,但不中译,年代写在括号内。这是目前台湾学位论文常用的么种方式。)

以上各例均以原资料的著者及该资料发表年代为引注的根据,故而称为“著者年代制”( author-year system)。此制为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论文撰写规范。此制的优点是可以在正文中随时增减引注的资料,不必为注释的编号而困扰。只要正文中引注了著者与年代,其他资料留待论文之后参考书目中详细列出即可。也许某著者有一篇重要著作,你在论文中引用过8次。只要在8个地方引注上著作与年代,其他详细资料只需在参考书目中列一次即不不必像脚注那样,有时重列很多次。不过,这种引注方式也有缺点,如果论文中引注资料较多,看起来一大片外国人的姓名和年代。这样就难免使正文显得不够整洁美观。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论文的作者仍愿采用脚注(或附注)的办法。接下去我们就讨论脚注的写法。

(C )正文外引证注释    正文外引证注释,是在正文内只加小一号字体的数码(如“注五”或“注5 ”等)。小注放置的位置,均在引用资料之后(无论是直接引文,或间接引意均如此)。如论文是用英文撰写,小注只用阿拉伯数字(不用括号)标注在句终标点之后的右上方。论文用中文撰写者,小注加括号,标注在句终的标点符号之前。如此着来,所谓正文外引证注释,事实上也非全在正文之外,只是在主文内加上小注,尽且使注释资料减少,以免影晌正文简洁而已。这样读者可以循小注的指引,在脚注或附注的地方找到他进一步参考的资料。

由文内加小注之外加注释的构想来看,脚注的方式比附注好。只是用于排印论文较易做到,用于打字的论文就甚为困难。因为,真正的脚注是用小一号字体排在与正文中小注出现同页左边页处(如系横行排版,则在同页下沿),与正文间隔一短线。换言之,无论一页正文中有几个小注,必须全在当页左边(或下沿)的脚注中出现。如此上下呼应,才能达到注释的目的。事实上,能做到这地步相当困难。因此有的论文就改用每章之后加附注的办法。在正文内加小注,一章之内编统一号码,然后按编号顺序出现在一章之后的附

注(加标题)内。这等于是把脚注离开本页,集中在附注出现。这种办法的优点是撰写时比较容易,但对读者说,没有像脚注那样参证方便。

接下去我们看看中文脚注的写法。在下例中我们假设的情况是同一页上有6个小注,然后在同页左边(如论文为横行排印注脚则写在同页下沿)处见到的脚注是这样的:

  注1:林英彦:台湾先住民之经济结构,台湾银行季刊,1971 , 22期,205页。

  注2:同注1, 90页,(引用资料名称与注1同,但页码不同。)

  注3:同注1 ,(引用资料名称与注1同,页码也相同。)

上述格式中有几点注意事项,应说明于后:

(1)一页上所有的注释均排在同页左边页处,用两吋之直线隔开。横印者注于同页下沿。

(2)脚注用小号字体。

(3)凡引用之新资料均须写出全部项目(如注1)。

(4)连续引用同一资料时使用“同前注”字样;如页码不同则必须标出。

(5)隔其他注释之后再重复引用以前资料时。使用“同注……”字样,如页码不同则必须标出。

(6)这3个脚注都是引证资料出处的。此外对文意补充的脚注可按同样方式撰写。

再看英文资料脚注的写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同页上一共有7个小注,当页左边页处的脚注是这样的:

  1.Fred N. Kerlinger,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4,p.218。

  2.Ibid 。(同前注,页码相同不重列,也不重列著者姓氏。)

  3.Ibid , p.223 (同前注,但页码不同,不重列著者姓氏。)

  4.Kate L . Turabian ,A manual for wziters of term papers,these,and dissertation.(3rd e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p.329。

  5.Kerlinger , loc . cit .(同注l ,页码相同不重列,但须重列著者姓氏。)

  6.Robert A . Jackson , Prediction of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College freshme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logy,46(1955),296-304。

  7.Kerlinger , op.cit.,p.240(同注I ,但页码不同须列出,也须重列著者姓氏。)

  上述英文脚注格式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1)脚注号码不加括号,正文内的小注也不加括号。

(2)横排时脚注号码用小号字体提高半格,接着名字(或其他字)排印,不留空格。

(3)凡第一次引用的资料,必须写出全部项目(如1 , 4 , 6 各注)。

(4)其中Ibid,系拉丁文Ibidem 的缩写,意思是“在同处”,在连续引证同一资料时用之。其中loc 。cit系拉丁文Loco citato二字之缩写,意思是“曾引用的同页上的资料”,必须重复著者姓氏。其中Op.cit.系拉丁文Opere citato两字的缩写,意思是“曾引用过的资料”,只是页码不同,也需重复著者姓氏。

(5)在脚注中写著者姓名时,次序是名在前姓在后,选一点与论文之后参考书目的写法不同,必须注意。

以上所述英文脚注的写法,原只适用于英文撰写的论文,但现在国内有些学者使用中文撰写论文时,也采用这种写法。尤其在中英文资料并列时,脚注的写法不能保持一致,难免显得紊乱。笔者认为,从事学术研究者,像英文脚二注中ibid.,op.cit., loc, cit.,等拉丁字缩写的惯例,不能不懂,因为这也是参考资料的主要线索之一。如果不懂就不能阅读英文资料。如论文用英文撰写时,自然要采用这些惯例。只是用中文撰写论文而又兼用中英文参考资料时,就不宜中外体例混杂。时而采用“同前注”,时而采用“ibid. ”,使一些缺乏专门训练但能读通论文内容的读者,感到莫知所以。

因此,在中英文资料混合参证情形下,笔者建议,在第一次出现时均按原文资料全部写出,但在以后重复出现时则一律使用“同前注”或“同注1 , 12 页”的写法。因为这样写法不但易读易懂,而且也可达到脚注引证的目的。兹举例说明于后:

  注1:房志荣,沈宣仁:学术工作与论文。台北市,现代学苑月刊社,1972 , 23页。

  注2:同前注

  注3:Fred N . Kerlinger ,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1964,p.210。

  注4:同注1 , 26 页。

  注5:同注3, 218 页。

(三)参考书目的写法

参考书目或简称“书目”,也称“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名称虽不同,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将整篇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资料,按必要项目与系统顺序全部列出来,供读者查证参考。参考书目的写法,并没有一致的标准和格式。本文所介绍者,是社会科学的论文中最常用的写法。在举例介绍各种情形下的实际写法之前,请大家先注意以下6项参考书目的撰写原则:

1.六项基本原则

(1)参考书目的范围仅限于论文中引用过的资料,不能多出,也不能少掉。

(2)中英文资料之编排,中文资料排前,按著者姓氏笔划为序;英文资料排后,按著者姓氏字母为序。

(3)同一著者有数种著作被引用时,按各著作出版年代先后为序。如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内有数种著作被引用时,则按各著作在论文中引用先后在年代之后用括号加注ab (小字母)字样,以示区别(在论文内引证处同)。

(4)如属书籍,参考资料中必列项目为:著者、书名、版次(如有)、出版地点、出版者(书局)、出版年代。如属期刊中的论文,则必列项目为:著者、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代、卷期数、页码。

(5)排印的正式学术论文,其参考资料中有关英文书名、期刊名排斜体字,卷期数排黑体字。因为打字是采用同一字体,故而在习惯上将上列黑体字与斜体字的地方画线表示之。

(6)参考书目的编写,无论采取何种体例,一经决定,必须保持一致。

2.书目编写实例(请注意实例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原则)

l.张春兴(1977):小学男女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与其教师性别差异的关系。教育心理学报,10 期,21-34 页。(引用资料出自期刊论文之例。)

2.朱岑楼(1972) :从社会个人与文化的关系论中国人性格耻感取向。见李亦园、杨国枢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85-126页。(引用资料出自论文集之例》

3.李汉松(1988) :《西方心理学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引用资料出自专书之例》

4.Chase , W.G.&Simon,H.A.(1973),Preception in chess 。Cognitive Psychology , 4 , 55-81。引用资料出自期刊论文之例)

5.Doyle, W.(1986)。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C.Wittrock (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329-431,New York;Macmillan。(引用资料出自论文集之例)

6.Maslow , A.H。(1970) ,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 New York, Harper & Row 。(引用资料出自专书之例)

7.Devins, G.M.(1981)。Helplessness,depression and mood end-stage renal diseas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cGill University,Montreal(引用资料出自未出版之学位论文之例。中文资料之写法可比照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1:19 , Processed in 0.0929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