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春雨与浙江文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2 05: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南春雨与浙江文脉
陈平原《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12日   13 版)



  ■陈平原

  抖落一身沙尘,来到了烟雨江南,感觉实在好。说来很奇妙,我多次江南踏青,都碰上了春雨潇潇。从杭州萧山机场往桐乡走,远处的油菜花,晃晃悠悠地从车窗外飘过,并非花海,不成段落,似乎只是标点。杭嘉湖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并非赏花的好去处。烟雨迷蒙,拍不出好照片,但空气湿润,不用戴口罩,对于刚度过三年疫情的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享受了。

  此行来去匆匆,真正在浙江工作兼游玩的时间只有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出席“数字文化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百校共建共享联盟”成立仪式,并作主旨发言。十一点离开桐乡,由浙西转浙东,赶到绍兴市上虞区参加下午一点半在春晖中学举行的“寒之友金石书画展”开幕式,顺带参观校园。傍晚来到绍兴市越城区云松村,考察其乡村文化建设。

  一天忙碌下来,感慨良多,对浙江的文化底蕴及文脉形成颇有思索。看好浙江经济的学者很多,但着眼于文化,从细微处入手,兼及古今,谈出一点道道来,还真不容易。

  数字人文与文献保护

  恕我孤陋寡闻,到了这里,才知道“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说法大有来头。这些年走南闯北,对中国大学硬件设施的提升很有体会。这回也不例外,浙江传媒学院的校园建筑及会场设备,让人印象深刻。开幕式简单紧凑,领导致辞得体,校企合作签字以及赠送图书仪式等一气呵成,没那么多大话与空话,实属不易。

  这年头,“高峰论坛”到处开花,不必太较真。我只知道数字化浪潮是大势,中文学科的未来是小局,成立“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百校共建共享联盟”则是众多具体举措之一。我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略为配合会议主题,做一个专题演讲。原本拟题《中文系的困境与机遇》,最后决定删去“机遇”,突出了“使命”。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好话,偶尔提及困境或危机,马上话锋一转,说“危机”就是“转机”,“转机”就是“机遇”,足见坏事可以变好事。其实,由“危机四伏”转变成“生机勃勃”,这样的好事不能说没有,但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关键词一般落在最后。对着同行开口,不该全是“光明在前”之类的大话,直面现实,先说陷阱何在,再谈规避之策。十几年前我写过《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读书》2012年第2期),这回略为调整,将“三十年河东”的视野,扩展到国际政治、学院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具体的研究策略,借此讨论中文系的远虑与近忧。

  此次活动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越生文化传媒集团、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协办。不愧是传媒学院,刚一下车,喝过两杯茶,就被要求接受学校记者的专访。要我谈的是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搜集整理、出版、研究的价值,以及相关数据库的功能。我是“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的执行主编,编纂的宗旨,此前在《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总序》中已经陈述;具体工作进展,一年半前接受《光明日报》专访,也都说得差不多了。比如下面这段答问,就言简意赅:“相较中国古籍有系统的整理与出版规划,中国近代文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中国近代文献,被收藏在国内各大图书馆,也有大量散落在海外,目前还没有一部相对系统完整的丛刊予以收录。考虑到大部分图书的纸张已十分脆弱,经不起再三翻阅,很多图书馆已不再出借。这个时候,采取必要的手段,以出版的方式让更多作品能长期保存且传承下去,就显得较为紧迫。晚清以降出版的书籍,近二十年虽也有不少整理与重印,但像‘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这样网罗八方、规模宏大的计划,尚属首见。若能顺利完成,则能嘉惠学界,让更多人得以看见近代文献的原貌。”(《固学术之本 浚新思之源——陈平原谈“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光明日报》2021年9月16日)

  具体操作此事的,是一家民营企业——浙江越生文化。他们的雄心/野心很大,希望在互联网时代,刊行“中国近代文献史料丛刊”,包括文学、经济、艺术、教育、历史与地理等五大门类,还强调“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这谈何容易。科技再发达,代替不了纸质图书;近代文献受纸质及印刷条件限制,亟需重新整理出版——这道理很简单,只是实施不容易。虽然越生文化采集的近代文献数量非常可观,印制技术也是国内一流,但如何让各级图书馆有意愿购买收藏,不是一件容易事。

  《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第一辑已分别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推出,其中诗歌100卷(含260余部)、戏剧100卷(含260余部)、小说100卷(含210余部)、散文100卷(含190余部)、汉译文学100卷(含160余部),以及文学研究60卷(含112部)。大概销售不太理想,主事者并未催促我赶紧开始第二辑的编选。当初我就预料到困难,说好见机行事,能走多远算多远。卖书不是我的长项,但为此事站台,说说好话,还是可以的。至于转为“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建设,当然是顺应潮流,也算生产自救;但我不觉得此举能取代纸质图书的抢救性保护。唯一的希望是在其位或有力者认同这个设想,支持、参与或直接承担此“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

  说实话,旅途有点劳累,加上说的都是老话,我的答问不精彩。答问是否成功,既受自家学养限制,也与提问水平相关。第二天会议期间,临时被请出来,接受桐乡媒体的采访,谈谈“桐乡的文学印象”。如此不具挑战性的题目,只能勉强作答。不说,难为主人;说了,为难自己——这才明白那些随时随地都能口若悬河,说些不着边际的好话或废话,也是一种本事。

  读书种子不绝

  因为是学中国现代文学出身,我当然知道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嘉兴市,政治、经济、文化都很有名,行政上包括二区二县,还代管三个县级市。这三个县级市,我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少有所涉及的,包括桐乡市的茅盾、丰子恺、钱君匋,以及海宁市的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至于另一个县级市平湖,则实在想不出哪个文学名家。

  路上聊天,谈及我在浙西的见闻与游历,称对平湖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突然间想起,不对,有将近三十年时间,我每年都会收到一位从未谋面的平湖人寄赠的书籍。那地址很特别,故好记:“浙江平湖乍浦食品站。”一位食品站普通职工,每年给我寄赠他编写的《文坛杂忆》,这事让我大为感慨,还专门写过两篇文章。

  回家后上网检索,方知这位可敬的普通人顾国华已于2021年8月去世。相关报道提及其30年坚守,自费编辑印刷了30卷《文坛杂忆》,发掘抢救出现代文史资料两千余篇,还引述我的话——“学者陈平原说:‘对于那些不求功名、没有稿费、纯属雅趣的投稿者及编书人,我始终心存敬意。’在他看来,这是中国‘读书种子不绝’的重要表征。”(《一位普通老人的30年坚守:百年后我的书里只要有一句有用,所有努力就值得了》,《文学报》2021年8月30日)

  《文坛杂忆》创办于1985年,每年一卷,油墨印制,仿古线装,顾国华邀稿编辑,好友许士中毛笔清誊。撰稿者以江浙为主,遍及世界各地,基本上是地方上(非高校)的文化老人(据说作者平均年龄87岁)。谈文说艺、忆旧怀人、金石书画、野史逸闻,乃典型的笔记文体,质量不均,但每卷都不乏可读之作。更重要的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无数读书人脱下长衫,下海经商,一些地方政府也只对能为“经济唱戏”搭台的“文化”感兴趣。一时间,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世人弃之如敝屣。这个时候,还能守先待后,不为潮流所动,实在难得。

  2000年,我为《文坛杂忆》初、续编(顾国华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撰写推荐文章《民间的记忆》(《新民晚报》2000年3月12日)。2014年,随着年事日高,加上时代变迁,学术转型,顾国华准备收工了,恳请我为《文坛杂忆全编》撰写序言。下面这段话,很能体现我当时的立场与心境:“一个时代的史料搜集与文化积累,本该由政府部门或学术机构来承担,但居然让一位热心的读书人占了先,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对于那些不求功名、没有稿费、纯属雅趣的投稿者及编书人,我始终心存敬意。在我看来,这是中国‘读书种子不绝’的重要表征。比起今天诸多敲锣打鼓、争取到国家大笔投入的‘辉煌编书’来,我更怀念那逐渐消沉或已黯然退场的‘民间学术’。”(《民间立场、精神与趣味——顾编〈文坛杂忆〉合订本序》,《中华读书报》2015年7月22日)

  收录一百八十余位历尽沧桑的文坛老人忆往感怀文章的《文坛杂忆全编》,精装六册,约二百万字,上海书店2015年5月刊行。为此,夏晓虹专门撰写了《〈文坛杂忆〉及其编者》,刊《书城》2015年第11期,除了讲述我们与他“神交”的经过,更以个人研究经历,说明《文坛杂忆》的史料价值。顾国华的使命其实已经完成,但并非一切都很完满,还是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在《文坛杂忆全编》序言的结尾,我写下类似广告的一段话:“金盆洗手前,他希望‘帮三十卷《文坛杂忆》原稿、封尊五和许士中手抄原本,以及六千封信件,一百六十余幅字画找一个归宿’,对于敏感的学术机构或图书馆人来说,这是个收藏并研究‘民间记忆’的好机遇,值得认真关注。”

  不仅广而告之,我和夏晓虹还亲自出面,牵线搭桥,希望为这批宝贵资料找到合适的去处,也让顾先生晚年生活有所安顿。他本人对此寄予厚望,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及。翻看他去世前半年与夏晓虹的短信联系,还在商讨此事。可惜我们人微言轻,虽也努力争取,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重读我23年前的推荐文章《民间的记忆》,以下这段话今天依旧适用:“此等全凭个人兴趣、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雅事,不出在八百年古都北京,也未浮现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而是落实在历来人文荟萃的江南,实在并非偶然。”这也是我对“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寄予厚望的地方——这里的文学与文化,既有显赫的名家,更不乏深厚的土壤。

  中学故事以及春晖精神

  向会议主办方请假,解释我为何急匆匆,赶往上虞春晖中学参加“长松长歌——纪念经亨颐先生诞辰145周年暨寒之友金石书画展”开幕式,我就用了一句话:我是朱自清先生的弟子王瑶先生的学生,有义务共襄盛举。这理由很充分,浙江人一听就明白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行并非春晖中学坚邀,而是我主动请缨。

  事情还得从十八年前说起,那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答记者问,题为《中学往事,那青翠的记忆》(《光明日报》2005年5月18日)。其中谈及如今的中学教育,都奔着高考而去,校园生活十分单调,让人扼腕。因此,我极力主张把大学史的叙述,推广到中学史的建构:“浙江上虞的白马湖边,1920年初,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创办春晖中学,邀集了一批新文化人,匡互生、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声名远扬。直到今天,这所学校师生平等、学生自治、教学自主、男女同学等经验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春晖中学的鼎盛时期,不过五六年;这对于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来说,时间太短了,但是这种教育精神很值得怀念。”

  十八年后的今天,春晖中学的教育试验,因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的生花妙笔,得到广泛传扬,春晖中学校园建筑更是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文学与建筑的羽翼,春晖的形象得以迅速提升;但在我看来,关键还在教育理念——正是在这一点上,今人与一百年前的教育先驱拉开了距离。

  为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我在《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3日)上发表《于秋水长天处寻味》,谈及五年中学教员生涯锻炼了朱自清的生活态度与写作策略,其中有这么一段:“平常心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和他那批春晖中学、立达学园、开明书店共同奋斗过的朋友,如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夏丏尊等,都是低调的理想主义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短期看,并非耀眼的明星,但放长视野,不能不佩服其精神与毅力。”

  春晖任教,只是朱自清中学教学生涯的最后一章,1924年3月赴任,1925年8月转往清华,只不过家眷仍在白马湖畔,1927年1月始举家移居北平。借助朱自清撰写于1924年的《春晖的一月》《教育的信仰》、1929年的《白马湖》、1946年的《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我得以从一个特殊角度进入显赫无比但又转瞬即逝的春晖中学。这四篇文章作者生前均未入集,现收入《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很容易找到。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这是朱自清《白马湖》开篇的文字,与我当下境遇何其相似。今日的我,同样是“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先参观重建的仰山楼,眼下作为春晖中学校史馆,证实当年“北南开,南春晖”的说法并非虚妄。再依次走过一字楼、大礼堂、图书馆、曲院等,一路听校史馆工作人员讲解发生在这些老建筑里的故事。而后走出校门,跨过小石桥,来到此行的重头戏,参观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以及朱自清故居等旧踪。“晚晴山房”毁于战火,如今的建筑是复建的,院子里有弘一法师的青铜塑像;其他三位作家的故居则基本保留原样,只是略加修缮。古屋犹存民国风韵,配上门外的草坪与大树,还有近在咫尺的湖水,遥听朱自清《白马湖》的诉说,你很难不沉醉在春风微雨中:“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

  当讲解员指着墙上的画作与书影,告知你丰子恺就在这个窗前构思创作他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以及夏丏尊就在那张书桌前翻译名著《爱的教育》时,我明知是虚拟,也都不自觉地浮想联翩。一百年前,就在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居然集中那么多文化精英,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发展/完善自家的才华。有一点须记得,今天如雷贯耳的众多文化名人,当初绝大部分刚出道,属于今人所说的“青椒”。基于某种文化理想,集合于此,同心协力,从事教育改革实践。

  刚任教不久,朱自清便在校刊《春晖》第27期上发表《春晖的一月》:“我看不出什么界线,因而也用不着什么防备,什么顾忌;我只照我所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了”;“学生因无须矫情饰伪,故甚活泼有意思。又因能顺全天性,不遭压抑;加以自然界的陶冶:故趣味比较纯正。”对于教育者来说,“美景”加“自由”与“真诚”,近乎乌托邦,今天想来更是不可思议。半年后,朱自清又在《春晖》第34期上刊出《教育的信仰》。抨击一番时弊后,文章结尾处,朱先生笃定地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不知道今天中国的大中小学教师,有多少能支持当年白马湖边一介书生的畅想与信念。

  1929年7月,已在清华大学教书的朱自清回望南天,遥想昔日友人星流云散,格外怀念白马湖边的雅聚:“我们几家连接着;丏翁的家最讲究。”(《白马湖》)这里特别提及的夏丏尊,乃春晖中学黄金时代的核心人物。春晖中学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上虞富商陈春澜的慷慨捐资,也得益于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的精心规划。但初创时期,具体操持校务的,其实是夏丏尊。

  除了日常管理,发表在《春晖》第20期的《春晖的理念》(1923年12月2日),最能体现夏丏尊的教育理想。你是“生在乡间的”,故有义务“至少先使闻得到你钟声的地方,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你是“私立的”,故应该“竖了真正的旗帜,振起纯正的教育”;你“无门无墙”,故有义务“多方接引同志”;你“财产不多也不少”,有可能“以精神的能力,打破物质上的困难”。至于1923年开始翻译、1925年在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上连载的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长篇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日后单行本出版,更是风行一时,影响极为深远。

  1946年4月23日夏丏尊去世,朱自清撰《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提及理想家夏丏尊之办教育,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春晖中学:“是夏先生约集了一班气味相投的教师,招来了许多外地和本地的学生,创立了这个中学。他给学生一个有诗有画的学术环境,让他们按着个性自由发展。”如今白马湖畔“平屋”故居的展览,也特别说明当初招聘教职员,都是夏丏尊看中了,沟通联系,一切谈妥,再请校长发聘书。这才可能保证聚集在一起的,是一批理念相近、意气相投的朋友。只是理想虽好,很难持久,随着匡互生等人的离去,夏先生也心灰意冷,转往上海创办开明书店以及《中学生杂志》去了。后世绝难复制的春晖神话,至此告一段落。

  云松夜话与学术因缘

  从绍兴市上虞区春晖中学,驱车往越城区鉴湖街道云松村,大约一个小时。大部分是高速公路,即便下到乡道,路也都很好走,看得出是认真整修过的。走到村口,我大吃一惊,会稽山下,云海深处,居然有这么艺术味浓郁的小山村。百亩茶园旁,千年古驿道,远方的茂林修竹,近处的乡村艺术馆,老物件装饰的景观小品,粉白墙上挂着蓑衣,大字写着“都市隐逸”,再就是“白茶清风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加上老台门里的咖啡馆,老民居改造的书屋,还有那棵标志性的1500年银杏树,若是秋天来,必定满地金黄。如此一步一景,一看就是精心装扮,时刻准备迎接八方来客。街道书记很得意地告知,这里原本是破旧的小山村,经由政府的乡村扶贫,专家的艺术指导,村民共同参与,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节假日,每天约有三千游客,城里人与乡下人各得其所,都很开心。

  我之所以跑来这里,缘于无意中参与了此地的文化建设。两年前,有感于云松村文化底蕴比较单薄,当地政府希望在休闲喝茶观山景之外,增加一点书香味道。于是由本地乡贤、越生文化寿林芬董事长出面,希望我同意在她的祖居修建“平原书房”,里面陈列越生文化制作的图书以及我的若干著作,以便城里或当地文化人前来休憩、聚会与聊天。有机会做好事,且不怎么需要出力,我自然点头称是。因窗外就是那棵千年银杏,而银杏别名鸭脚,我题写了“鸭脚书屋”四字,如今挂在清雅的书房里。此前已有若干学生及友人探路,都交口称赞,而我则是第一次前来观赏。

  为了让我体会云松、绍兴以及浙江的魅力,寿董约了几位朋友吃饭聊天。冯君送来他主持编纂的《二十五史中的绍兴人》,中华书局2003年版,仿古线装本,甚是优雅。王君谈及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近代艺术文献丛刊”陆续推出,效果很好,让人大为欣慰。高君则高谈阔论,称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贡献最大的,第一梯队应是广东、湖南、浙江,别的省份没法比。作为广东人,我当然感觉与有荣焉;不过,还是补了一句:从古到今都很精彩的,当推浙江。此语一出,本地朋友很开心,纷纷给我介绍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我略有知晓的历朝历代、各行各业之名人辈出,说到我不甚了解的地形地貌以及食物、习俗、思想、文化,乃至具体的越医越药、越酒越茶、越菜越瓷、越榧越兰等,一句话,浙江这地方(尤其绍兴)特别了不起。多年行走江湖,我已习惯官员及文化人对本地历史、文化、人物的特别表彰。但这回说得如此确凿,且充满感情,还是让我很感动。

  看我表达真挚,不像是在敷衍主人,大家回过头来问:是什么机缘,让你近年较多参与浙江的文化建设?我想了想,学现代文学,且在北大工作,那么,长期关注鲁迅与蔡元培,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我的第一本书《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是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的;此后,还参与该社组织的一系列成功或不成功的学术活动。近几年,更是承蒙浙江社科联厚爱,邀我负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校注》,以及主持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大家文萃”系列丛书。我本潜心著述,不申请任何科研项目,没想到浙江社科联主动邀约,且允许我变更规划,自主设定研究思路与写作模式,岂能不识抬举?当然,还有前面提及的那套意义重大但前途未卜的“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众人一听,拍手叫好。

  事后想想,千里之外,能与一个文学/文化大省深度结缘,也是很幸运的事。

  (2023年4月2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59 , Processed in 0.0775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