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音不通,文字可解”:笔谈里的中朝交往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8 17: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音不通,文字可解”:笔谈里的中朝交往史
姚大勇《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22日   09 版)

    《朝鲜时代文献所见笔谈资料汇编》(全3册),张伯伟、徐毅、陈俐编校,凤凰出版社2022年12月第一版,588.00元



  ■姚大勇

  历史上的东亚地区,曾长期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士,口头语言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均可以运用汉字,以笔谈的方式进行直接交流。流传下来的大量笔谈资料,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弥足珍贵。

  张伯伟、徐毅、陈俐先生编校的《朝鲜时代文献所见笔谈资料汇编》一书(以下简称《汇编》),将李氏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朝鲜与中国文士的笔谈资料(最后两篇的笔谈时间是民国初年),萃于一编,又依时间先后,分为四卷,从中不仅可见中朝关系的发展,也可见不同时期两国人士关注点的移转和时代风会的变迁。

  一

  《汇编》对中朝两国人士笔谈资料的整理,除了依据《燕行录全集》《燕行录续集》等“燕行”类文献,还从其他文献,如单行本笔谈集、文集、史籍、诗牍中进行搜辑,对版本也进行了甄别与采择。如首篇崔溥的《漂海录》,即以韩国藏书阁藏本为底本辑录,另如丁焕、李恒福、金中清的《朝天录》,赵宪的《朝天日记》,金堉的《朝京日录》等,则从各自文集进行辑录。郑昌顺等的《同文汇考》和佚名的《燕中闻见》中,都收录有众多的笔谈资料,《汇编》也从中多有采辑。

  编校者搜寻文献的范围并不限于中韩,还远及日本和美国。如佚名的《朝鲜外交关系书翰集》、李圭景的《五洲衍文长笺散稿》、金昌熙的《东庙迎接录》、南廷哲的《北洋衙门谈草》、洪羲瑾的《晚窝公燕行交友帖》、严锡周的《燕行录》,均为笔写本,分别收藏于韩国首尔大学的奎章阁、韩国成均馆大学的韩国学图书馆和藏书阁,以及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又如李肇源的《菊壶笔话》稿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申在植的《笔谭》抄本,藏山东图书馆。另如李喜经的《雪岫外史》、李重夏的《勘界誊录》均为笔写本,藏日本东洋文库;金永爵的《燕台琼瓜录》手抄本,藏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金善民的《观燕录》笔写本,则藏美国国会图书馆。《汇编》可谓是在世界范围内对传世中朝笔谈文献的一次集中清查整理。

  除了广泛采辑各类文献,编校者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校勘补充。如对洪大容的《湛轩燕记》,在以《湛轩集》为据辑录外,还以《燕行录全集》中收录的洪大容《乾净笔谭》进行补正。再如对闵鼎重的《老峰燕行记》和崔斗燦的《乘槎录》,除分据《燕行录全集》本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录入,另据其他材料进行增补,对原文的疏误之处,也予以改正,并作说明。

  目前出版的朝鲜汉文文献,主要以影印的方式进行,点校整理者极少。《汇编》一书不仅搜罗广,抉择精,而且也对其进行了校勘整理。另外于所录的每一种文献,皆有解题,除了对作者生平做了说明考订外,还常一并列举考证每次笔谈的时间、场合、人物,于前人记录有误者,也予以纠正。筚路山林,备尝苦辛,是书《凡例》中称“朝鲜时代文献中笔谈资料的大型整理始于此书”,洵非虚言。

  二

  中朝笔谈文献,是域外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朝两国及两国文士之间交往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保存了大量的中朝文士往返唱和的诗作,而且这些诗作又多不见于各人的文集,沧海遗珠,其价值自不待言。

  笔谈因是直接交涉,故少讳饰,从中易见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像郭弘址的《丙戌燕行日记》,即记清初时人是“人居清朝心在明”,而视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为“秦桧之流”。(《汇编》195-196页。以下涉及《汇编》页数,均省略书名,径称页数)郑太和的《写本阳坡燕行录》,也引李东溟的《日记》,言李在与中国江西儒士魏际瑞笔谈时,“问永历存亡,则言‘缅甸捉送被害,而宫眷拘係北京’。因涕泣如雨。”(199-200页)从中可见当时人对明亡清兴的态度。而像李肇源的《菊壶笔话》(765-800页),为李于道光元年(1821)春,在京师朝鲜馆中与江南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周达的笔谈,探讨江南的地理、人物、风俗、物产、历史,间有诗文酬答,李也告周以朝鲜的古今沿革、行政区划、山势水源、文武官制、风俗习惯,这可以说是两国文士彼此对各自所属国家和地区的详细介绍。

  中朝笔谈资料常是从底层平民的的角度,展现当时社会的情况,因而显得更接“地气”,更为切实可靠,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真实心理。像许震童的《朝天录》即记其于明末出使中国时,与戍守长城士卒的交谈:“戍卒十余人来见,赠以扇子,问有守城之条,答曰:‘大概长城二十余堞作一弓家,家有守人五名,皆率妻子,每一名一朔给粮一石,赏银七钱,朔小则减二钱半,以是足为衣食云。’余问:‘尔等及期递去否?’答曰:‘皆永定不得还家。我等皆是北京人云。’又问曰:‘尔无怀土之心乎?’答曰:‘岂无思亲念乡之心,但国法严重,且待以厚恩,以此忘其怀土之思云。’”(53页)“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难得的有关明末边防士卒戍守、生活、思想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金中清《朝天录》记其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书状官赴北京,于六月七日,在岭底李应乾家中火,与李有番问答:“问:‘田土几日耕?’曰:‘六十七日耕。’‘所出谷几何?’曰:‘四五百斛。’‘税役几何?’曰:‘谷三斛例纳六斗七升,此外无杂税赋役。’(斛容十斗,而以我国斗量之準十五斗,盖我国之石)问:‘家丁几人?’曰:‘七八口。’‘捐直几何?’曰:‘十朔例授二两银三十尺布。’”(156页)这也是有关明末北方农民耕作、田产、赋役诸项的真实记录。

  俞拓基《燕行录》也记其曾于康熙六十年(1721)以书状官出使中国,次年回程时在通州遇宝坻人彭坦、彭城,有番笔谈:“问:‘此地去年丰歉如何?’答:‘先旱后水,大要是歉。’问:‘见今天下太平,无有盗贼否?’答:‘盗贼处处起,大要是凶兆了。’问:‘近京地方无有否?’答:‘距京五十六里也无有。’……问:‘大要今日治耶?不治耶?’答:‘祇可说治。’余书示‘默会’二字,渠笑而唯唯。又问:‘即今刑法宽猛如何?官吏廉贪如何?’答:‘总之,居今之世,不敢多说。’……问:‘汉人或有追思明者否?’答:‘大要也有。’问:‘想不多?’答:‘也不少。’”(285-286页)从这些,不仅可见康熙后期看似承平表象下的不宁现实,也可见当时刑法严酷,底层民众心有余悸,对有些事情噤若寒蝉,不敢多言,另也见虽然明清鼎革已经多年,仍有人念念不忘前朝。说者无心,记者有意,这些笔谈,以第三者的眼光,记录了明清时中国的各方面情况,是研究当时社会的资料宝库。

  三

  《汇编》中辑录的笔谈资料,不仅涉及面广,切入点也深,许多重要的历史秘辛,也在笔谈中得以保存。例如“壬辰倭乱”时,朝鲜多次向明朝请求救援。柳思瑗的《控于录》(71-76页)和权悏的《古塘公燕行录》(77-89页),即分别记二人受命随人前往明廷请求救兵,朝鲜使节与明朝臣僚反复笔谈,多番陈请,从中可见明廷遣将出师的内里原因和决策过程。中朝两国并肩战斗的过程中,发生了明兵部主事丁应泰弹劾明军主帅杨镐,并谓朝鲜“交通倭贼”“轻藐中国”这样的外交事件。黄汝一的《银槎日录》即记朝鲜国王李昖所派使者赴明,往返各衙,洗雪辩诬的过程。(90-107页)丁应泰后被朝廷勒令召回,也应与此相关。

  另朝鲜高宗十七年(1880),金弘集奉命出使日本,在江户停留时,曾与清朝驻日钦使何如璋、参赞官黄遵宪有过推心置腹的笔谈,其《修信史日记》(1248-1262页)中就记有何、黄二人对朝鲜国事的中肯建议,也有三人对当时东亚形势的缜密分析,从中正可见到,在同受列强欺压时,中朝外交官相互携手,肝胆相照,共抗强敌,同御外侮,也正如何如璋所言:“我朝与贵国义同一家,今日海外相逢,尤为亲密,彼此均不拘形迹。”(1254页)。

  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也适可从笔谈中寻到,以弥补正史之不足。如李重夏的《勘界誊录》(1349-1351页)为其于光绪十三年(1887)任勘界使时,与清朝官员就中朝东段边界的勘定事宜所做的笔谈,从中可见当时两国官员为划定边境往返交涉的过程。另《天津谈草》(1160-1238页)为金允植于光绪七年、八年间(1881-1882),在保定、天津等地,与李鸿章、张树声、周馥、马建忠、丁汝昌、吴长庆、袁世凯等的笔谈,不仅笔谈对象为当时及后来中国政坛上的重要人物,而且所谈内容也多为机密,如与欧美各国及日本的谈判交涉、通商订约,对日本野心的警惕和应对策略等。

  再如光绪八年壬午(1882)六月初九,朝鲜发生兵变,逐送日本公使,推翻掌权的闵妃集团,拥立大院君李昰应再度摄政,史称“壬午兵变”。日本以此为借口,派兵至朝鲜,中国也派丁汝昌和吴长庆领军入朝。后清兵诱捕大院君,惩办祸首,闵妃集团重新执掌朝鲜政权。在解决这次兵变的过程中,中国方面应对措施的决策和施行,实都离不开金允植的斡旋。六月十八日,他在天津闻知兵变及日本将派兵舰入朝的消息后,“不胜惊动,即雇车往海关署”,与海关道台周馥笔谈,声明“逐使挑衅”之事,绝非出于朝鲜国王及朝廷之意。(1209-1210页)次日,在与周馥的笔谈中,倡言日本派兵朝鲜,为害甚大,明确恳求中国出兵,助朝鲜弭平叛乱:“与其借手于日本,不如自中国主持扶护调停,事面正大……乞即派兵船几只,载陆军千名,星夜东驶,毋在日人之后,机会甚急,恐不可缓。”(1210-1211页)六月三十日,金允植在北洋衙门面见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直陈中国出兵朝鲜之策,并建言逮捕此次兵变的祸首:“以婉辞先请接谈,彼不肯来,宜连用好言抚之,论以勿惊,节节进兵,逼住城外,更防四门走路。彼方见困于日人,不得不来附中国,庶得保全寡君也。”(1232-1233页)后来丁汝昌、吴长庆在朝鲜诱捕大院君,其方法与这一计划如出一辙,仿佛也就是金氏之言的具体执行。从这些资料,可见当时人在中国的金允植对于平息这次兵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可见近代史上少有的清廷这次妥当、及时决策的幕后主因。

  后南廷哲的《北洋衙门谈草》(1331-1340页)和《乙酉正月北洋大臣衙门笔谈》(1341-1348页),为其于光绪十年(1884)、十一年(1885)在天津与李鸿章、盛宣怀、周馥等就中朝两国互市通商事所做的笔谈。而在其与李鸿章的笔谈中,不仅言及通商,还对大院君是否能被放回,委婉陈情,间接探询(1335页),另对刚爆发不久的朝鲜“甲申政变”也做了说明,感谢清朝政府对朝鲜的援助,揭露日本侵略朝鲜、离间中朝的机心,同时赞扬吴长庆、袁世凯二人在此次事变中的“戮力向前,尽心救卫”之功(1341-1342页)。这些均为当时中朝两国交涉的原始文献,于近代史研究实有重要意义。

  四

  从《汇编》中所录笔谈,不仅可见中朝两国的交往,也可见当时两国的学术思想与论争。权复仁的《随槎闲笔》(804-808页),即记其在京与陈沆、魏源、龚自珍等当时中国一流文人的笔谈资料,极为难得。李德懋的《入燕记》,载有他在北京与潘庭筠等人的笔谈,录下潘的论文之语曰:“侯方域之文有气力而不读书,魏叔子(禧)之文精,汪尧峰(琬)之文雄。”(330页)这是对清初古文三大家的精当评价。

  有的地方,则纯为有关学术的探讨。如在赵宪的《朝天日记》中,记许篈与浙江仁和人叶本在往京的路上偶遇,于柳荫下啖瓜坐话,许问叶王阳明何如人,叶为许介绍了阳明的学术与功绩,许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某窃见其书多有禅底意思,而又自信太过,虽至圣贤之言,亦或不取,乌在其为真儒乎?”叶则对此做了解释:“承教谕阳明之学为近于禅者,以其独言良知而不及于良能故也。良知即体,良能即用,岂不以体立而用自行乎?若禅则外身心事物而流于空寂矣。阳明亦建有许多事功,可见要识阳明,须于其似禅而非禅者求之……至若谓:‘不合吾意者,虽以孔子之言不信。’此亦自信以理之意而极言之,非自外于孔子也。”(66页)从近禅与自信两方面,对阳明学说做了分析。次日,许篈在与王之符的笔谈中,又言及王阳明从祀文庙之事,王曰:“阳明是效象山之禅学而伪者也。”(67页)另赵宪在国子监与顺天高纯县儒生杨守中的笔谈中,问王阳明事,杨则直言王“偏主良知,决是伪学”(69页)。从这些也适见明后期人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态度。

  来中国的朝鲜文士,也了解并关心中国的学术,因此在与中国文士的笔谈中多论学之语,从中亦见一时的学术宗尚。申在植的《笔谭》(827-848页),为其于道光七年(1827)正月在北京与叶志诜、王筠、汪喜孙等人的笔谈记录,所录除寒暄之语酬酢之作外,主要为中朝文士之间专门的学术探讨,内容涉及治学方法、书籍刊刻、文字考订、人物品评等诸多方面,而其中主要又是谈汉儒、宋儒之学的异同和利弊。(830-831、842-845页)任百渊的《镜浯游燕日录》中,也记其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初一在北京与汪喜孙的笔谈,并言及当时的汉学、宋学各立门户。(971页)虽有汉、宋之争,但是从《汇编》所录资料来看,在清人思想中,朱子的地位还是难以移易。如李基敬《饮冰行程历》,记其于乾隆二十一年(1755)正月在京与广东拔贡生赵标等人的笔谈,言及当时的学术风尚:“问:‘中州经学宗朱子,宗阳明?’赵曰:‘宗朱。’”(326页)另洪大容《湛轩燕记》中,洪问:“明时朱陆之学相半,今亦然耶?”潘庭筠答:“今天下皆遵朱子。”(387页)卢以渐《随槎录》也记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北京与兵部员外郎博明笔谈时,博明向其介绍道学由宋到明的历程,程、朱之学与陆、王之学的不同,卢问:“当今之学者以陆、王为正耶,以程、朱为正耶?”“(博)明加圈于‘程、朱为正’之傍矣。”(482页)有清一代,终以程朱之学为正。

  五

  《汇编》一书,从众多的文献中钩辑采择,识断标校,实非易事。书中也有细微可商榷之处。如《朝鲜王朝实录》和《皇华集》中,也不乏中朝笔谈资料,《汇编》中未见收录,自有其理由,似可于是书序言或凡例中稍予说明,以免致误解。又,金允植《天津谈草》原来次序不齐,前后多有零乱,此次既为整理,也可将所录材料按时间先后重新排列,以便观览。另,洪大容《湛轩燕记》中一长段文字,即自“周名应文,年二十三,西江人”至“三人俱揖,送于门外”(378-379页),在后面又重复出现(459-461页),可能所据《燕行录全集》底本即是如此,整理时不妨删除重复,保留一处即可。同为《湛轩燕记》中的另一段文字,即自“‘无一语之敢议’云云”至“雇车疾驰而归”,连贯而下,前后整十页(449-459页),不惟文字长,所记内容亦有异,也可适当分段,俾更醒目。作为一部一百多万字的大著,个别鲁鱼亥豕之处,宜属难免,白璧微瑕,无损此书价值。

  清咸丰五年(1855),申佐模以书状官身份出使中国,在其所记与中国人笔谈的《燕行杂记》中就云中朝两国“虽语音不通,寸心难尽,而文字可解,一面如旧”(1055页)。确实,中朝文士的笔谈,不仅拉近了两国人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的认识与了解,而且于两国交往、政治互动、历史追溯、学术探讨,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中朝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汇编》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其劳也艰,其功也显。相信随着此书的出版和相关文献的发抉,定会激发新的研究,催生新的成果,中朝历史文化交流的研究苑地也必更为精深细密、丰硕壮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3:25 , Processed in 0.0614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