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来说,没有春游就没有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 16: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孩子来说,没有春游就没有春天 [z]
把春天还给孩子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央视论坛》。

  昨天是春分,春天真的是来了。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春游的乐趣已经很多年没有享受到了。记得我在念小学的时候,一到春天最盼望的就是春游,但是对于北京的小学生来说,今年春天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好的消息。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短片,一起了解一下。

  

  (采访中小学生。)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断了3年之久的学校春游,目前在北京市开始悄然解禁。中关村二小、地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等许多中小学,已经确定了春游的时间。

  中断了3年之久的春游今年为何悄然解禁了呢?

  (采访北京中关村二小老师)

  安全问题是曾经导致学校春游中断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北京市有关方面曾出台相关通知,“不提倡学校组织大规模集体春游活动,并明令禁止学校在‘五一’长假期间组织集体出游”。

  今天我们演播室关注的话题就是春游,我们演播室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郑欣荣老师,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另外一位是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刚才短片里面也谈到了一些小学生春游的一些情况,春游在很多地方,似乎是已经消失很多年了,那么据你们了解的情况,在全国这个范围内,还有几个地方,有春游这种传统呢?多吗还?

  孙:据我们的全国的一些调查了解,现在可以说是相当一段时间,大部分的地区学校已经不敢组织春游,包括秋游。

  郑:我的印象当中,非典可能是对春游那一年有一个扼杀作用,很多北京郊外的一些营地就不能活动了。但是比较意外的,我又觉得可能这种中心大城市,因为交通问题特别突出,独生子女现象也格外的引起大家重视,显得卡得很紧。

  孙:在城市里面独生子女几乎占到孩子的95%以上吧,90%和95%上了,很高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担心的特别大。

  主持人:从教育主管部门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们出去?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生春游的安全是有比较严格规定,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这个责任到底有多大?摊派在自己肩头上的,我这份到底承担多少?肯定每个人都会算这么一笔账。

  孙:政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学校很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也知道这个背景,当时确实是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这些恶性事件你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是学校的管理,很多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通过简单的禁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孙:就是说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孩子到野外活动,显然是风险增加了一些,其实你就不出门,在学校里,在家里坐着,也有风险,是不是?比如说煤气出问题了,什么刀割伤了。

  主持人:您别吓唬人。

  孙:但是我觉得我们实际上这里面的问题在哪儿呢?其实我们,如果是很好的来组织,如果我们有安全意识,我们有野外活动的一些技能,有关的训练。我一直呼吁,我觉得中国在我们的中小学特别需要接受这样安全的、野外生存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需要的。

  主持人:其实现在有一些地方春游的问题,还存在不仅仅是安全的问题,还有一个春游收费的问题。比如说有一篇报道,四川的一个小学老师,罚不参加春游的学生要写三篇作文和大量的数学题。学生就给他爸爸妈妈诉苦,说老师说了,不交每人118块钱的春游费,就让我做做都做不完的作业。

  郑:的的确确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在春游过程当中也会出现些不好的趋势,一个是相互攀比,让一些家境比较清贫的孩子觉得其实在春游的社会情境当中不放松,很羞,很难堪,他带去的食品不好,他的着装不那么专业,甚至是可能拿这笔钱来春游的时候,都冒着父母的抱怨,甚至是父母尽了很大的心去筹款这些情形。所以学校在组织春游的时候,我觉得为什么有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就近,勤俭节约的这些原则还是应该倡导的。

  孙:我们都有过童年。我最近在回忆我的童年,我觉得对童年来说,玩比吃重要,虽然孩子到了野外特别关心吃,但是实际上玩还是比吃重要的。因此就是说野外活动,春游一定应该是俭朴的,要安排丰富的活动,但是不能收费。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更多的是关于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的一些春游,接下来我们看短片了解一下,这个春游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存在的,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春游的?

  每年3月,新加坡的中小学都有一周假期,用以组织学生旅游,来一番体验式学习。由于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活动项目强调寓教于乐。多数游戏在户外进行,这样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学业平平的同学得以表现独特的长处和兴趣,从而建立自信心。

  修学旅游已成为韩国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一般的修学旅游会安排在初二和高二的春假或暑假进行。旅程中力求简朴节约,集体包车,食宿也很简单,这样既可以磨炼学生意志,又不会对学生家庭造成负担。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在韩国国内旅行四五天,费用约合100多美元。

  主持人:看了这个短片之后可能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春游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到底我们怎么看待它?它是一个娱乐活动还是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郑:这个毫无疑问,春游是太有意义,不叫春游,所有这种户外的生活,户外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太有意义了。刚才从新加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我说孩子们体验性的学习很少,所以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春游是玩,是学着大人去消费旅游,这个可能是很大的误区。所以说我们的教师常常会把孩子带到最危险、最拥挤、最交通有问题的(地方)。其实可能孩子们春游要去的地方,并不是成年人或者消费者看得最值的消费的地方。

  郑:其实你就带到一个田野里去,因为我是四川人,我就想,几十年前我在四川的时候,这时候完全是有菜花、有桃花、还有野狗,还有农民在田里劳作的那种情形。但是像这样的情形肯定不会构成旅游点、景点,那我们的老师可能想不到带同学们到田地的地方去赤脚走一走,拿你的脚踩踩路,可以不可以去看看,这个时候,我们当然说不叫当年所谓的的学农,但是了解一下植物生长期,了解一下时令到来了,农民在做什么。我觉得有些时候不一定是非带到旅游景点去。另外一个,我们可能很多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一些综合的知识,比如说灌溉的知识,比如说关于水的知识,比如说关于植物、果树、生物这一类的生长知识,其实都可以在春天,在这些万物复苏的过程当中,去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主题。比如说我们还有一个秋季的时候,关于我们的候鸟的这些认识,可以结合着儿童在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一些知识点或者是一些主题活动,包括我们怎么了解化肥,我们在了解我们说无公害蔬菜,孩子们去认识一下,像这一类的生活主题很多,我们可能没有去组织。

  主持人:春游实际上就是包括一些野外活动。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到底是春游,这是一个到野外去干嘛?从现在的,我说的极端一点,可以说没有春游,孩子的生活中就没有春天,就没有真正的春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他的书本知识很多,大量的书本知识,加班加点学的全都是书本知识,实际上对他来说这不是真正的知识,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只有他亲自体验过的东西,它才能构成为他真正属于他的知识。那么儿童的这种获得一种成长,他的最基本的途径是什么?是他一种体验。你看中央的八号文件是“体验教育是儿童成长的一种基本的途径”。这个分析是非常对的。所以说孩子我觉得到大自然中去,它是一种什么?是一种用中国古人的话,哲学思想来说,老子的思想来说是天人合一。和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得是很亲密的感觉。甚至我都不完全赞同到自然中去了以后过于的知识化,过于的功利化,比方说好好去,好好看,看了以后写作文回来,好好写作文。一说写作文,孩子哎呀,就没劲了。

  孙:过去我们探讨这个野外活动是确定这样的原则,自然的,自由的,但是一定是相对自由的,在安全的前提下是相对自由的,我可以看这个,我可以看那个。有的学校因为它太担心安全了,要求纪律过于统一了。比方说小孩儿走路东张西望,老师说不许东张西望,往前看。

  主持人:别东张西望,待会儿再让车撞着。

  孙:你听我说,结果小孩儿他逗,有一个作家写的,小孩儿说,老师说你春游看到了什么?写作文,看到什么写什么,我看到的后脑勺。往前看、往前看。其实孩子吧,当你在安全的前提下,你在一个山坡、山谷里,这是安全的,他东跑跑,西跑跑,他喜欢看小河里的小蝌蚪,或者是看各种植物,各种小虫子什么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甚至是有的孩子可能是拿了一个什么东西尝尝,是不是?这个我觉得恐怕还是有一定的自由。

  主持人:我看到了有这样的一条消息,说最近成都有一个叫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他说有3000多名学生向学校联名上书,要求组织春游活动。这些学生们写的信特别有意思,他说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年年组织外出春游,那时候我们好幸福啊。自从上了中学,这类活动就再也没有了。从这儿能够看出来,其实孩子们,中小学生们真的是愿意跟大自然接触的,

  孙:这个春游野外活动提案和社会提案活动,实际上这不是教育之外的事情,它是教育的一个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前两天在山东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没有野外生活体验的孩子,我说是“缺钙”的孩子。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儿科教授他发言,说我说的“缺钙”不够准确。他说缺什么呢?他说是缺“维生素D”。维生素D是人,特别是儿童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这个东西是任何食品所没有的,只有阳光的照耀才有,而且是在皮下合成的。所以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他在阳光下,要亲近阳光,是对他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我想在大自然里面,可能孩子们,刚才您两位讲的是人和自然的接触,实际上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面,人和人之间也能够培养一种互助的精神。

  郑:对。

  主持人:比如说孩子们到了野外之后,如果遇到困难,彼此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可能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孙:他到野外,同伴之间牵着手,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晚上我们在一块儿宿营,我们一块儿去探险。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接触是很难忘的。他会觉得原来一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离开集体是真正的孤独。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

  我这次在山东,碰到一个侦查兵,当了20年的侦查兵的人,他讲话上来不说话的,伸过一个手,伸到你面前,说你告诉我,假如你在山崖下面,我在上面,我现在要救你,你怎么抓我的手?他“咔”伸个手过来,对面那个女老师当然就这样了,是不是?他说错。你抓着我这个地方吧,你也危险,我也危险,我可能把你救不上来,大家都失去了希望。你看,成年人老师也不知道啊。原来抓哪儿呢?原来是抓这个地方,双方都抓到这个地方,抓住这个地方,你抓着我这儿,我就抓到你这个地方,两个人才能够产生最好的这种救助的效果。

  主持人:这都得学啊。

  孙:是啊,你说是不是?

  郑:而且都得在情境当中学,教室里没这个概念。

  接下来咱们看一个短片,因为有的时候学生们愿意春游,但是为了这个春游,自己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我们一起看一下。

  

  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好时节。然而,某市一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前,却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油印的协议要家长签字,协议内容是: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如出现意外,一切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为放弃此次春游活动。此举一出,令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去春游,顶着压力与学校签署了这份“生死”协议。

  主持人:看完这个短片,我就能够体会到家长面对这么一份生死协议的时候,他这个笔怎么往下落?你说看到孩子这么高兴,好不容易盼到可以春游了,孩子这么高兴,家长肯定不愿意去浇灭他这种快乐。但是,你说这学校说了,这叫生死协议,你出什么事,你只要签了,那就是说他出什么事可不由我们负责。你说家长这个字怎么签呢?

  郑:第一,从这个学校单方拟定这个协议,而且说的是出事不负责任,这肯定是太霸王了。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是你学校方面不负责任的事故,你不承担责任,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校也有很大的压力,我要组织,我承担多少?因为有些时候可能学校老师们真是心惊胆战的,因为我们在一些案例当中可以看得出,学校方面赔怕了,稍微有点伤害事故,动辄几十万,甚至有上百万的赔偿事故,还不说从其他的刑事责任的,学校也是很心惊胆战的。

  孙:这个事情,我觉得还要冷静地分析,关于签协议的事情。我觉得签协议,这个在国外也签协议,因为我到日本。

  主持人:也是生死协议?

  孙:它是这样,签一种,我到日本去过三次,有一次专门去参加他们的野外活动。他们签协议,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必要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有法律关系,就是说父母他是孩子的监护人,他有监护责任,对不对?那么学校呢,实际上它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实际上它是一种被委托监护,委托监护,就是说它是受父母监护人的委托来组织这个活动的。签了协议以后,但是作为学校来说,按照一般的规则来说,学校你要尽到你认真负责、安全各种措施要到位,这种情况下,但是即使在一切安全教育都够了,安全措施完全够了,依然不能排除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对不对?因为孩子可能原来就有某种病,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不能够适应,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孩子自己太不守规则,发生了问题。这个时候完全的追究学校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郑:如果过分法律化来看待我们教育活动的话,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是我知道学校方面做的是比我们这种形式更人性、更带有协商性和沟通性。每次春游其实学校都会开,至少北京我了解的学校,会讲我们春游要去哪儿?然后要家长同意,不叫协议,首先你得同意。这时候家长就不是一个协议性的,生死协议说得那么严峻。家长会跟老师沟通,有些时候是电话沟通,我这个孩子花粉过敏,这个季节可能他就不去了,可能下一次的活动我就去了。另外一个可以取的,就是由社会来买一些保险。其实家长更多担心的,最后,比如说我的孩子腿摔折了,我的孩子不小心出点什么,倒不是大的意外伤害,学校赔得起赔不起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学校和家长协商来买一些这种户外活动的一些保险,可能解决问题要更方便一些了。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办法,因为刚才咱们说的都是问题。其实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他们都在开动脑筋想办法,比如说有这样的一条新闻,说宁波市教育局针对学生出游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说学校组织集体活动,必须提前一周上报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生春游要坚持安全、就近、就地的原则,说一般小学生不出县,市区小学生不出市区,初中生不出宁波市,高中生不出浙江省,时间控制在一天之内。

  孙:这是很具体的。原来我们国家有一个机构,推出了安康计划,安康计划就是安全健康的计划。在研讨的时候,我就提出一个观点,我说科学为安,强壮为康,如果把孩子关在屋子里似乎是安全的,实际上他四肢都退化了,不是真正的健康。所谓安全的措施,我觉得是科学的、周密的,它才是安全的。比方说我在日本参加的野外的活动,我就发现,它在登山探险之前,它要把这些参加野营探险的这些所有的人员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比方说你的包合适不合适,带子松紧如何?你的水壶大小如何?你的雨衣合格不合格,你的什么什么接受系统的检查,发现不行,你再去换。作为日本,多年的连续探险夏令营,从1991年到现在,每年都要中国来组织探险。它实际上是每个细节非常严密,比方说孩子喝的水,它要进行测查的,这水有没有毒?孩子吃的东西都要进行检查的,它一定是在各个环节上保证它是安全的,是野外卫生的,前进的道路一定是经过已经有人走过了。所以说这些都是一种作为一种春游与秋游活动的必备。它一定是做到安全在先的。所以说只有做到了这些,包括我们还有车船,刚才说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有做认真的安全的预案。这样以后它才能消除各种隐患。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发生的所有的野外的意外事故,都是由于不守规则,缺乏知识,缺乏精心准备而造成的。

  主持人:还有一些地方想出其他的招了,这个其他,有一些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说成都市,它提出来,它建了一个首家叫校园旅行社,这个旅行社的董事长是学生家长,总经理是学校大队部部长。您觉得这种方式好不好?

  郑:我还是觉得把学生的春游过分商业化、旅行化、成人化,我觉得这个风气要制止。它这样做的话,甚至我觉得春天来了,春天的时间很长,我们孩子选择的最适宜的季节可能不一定和成人这种春游的高峰相迭,甚至我们的形式上可能也不是,刚才也有回应讲到的,像有些省规定,春游不能超过一天,其实未必,一天的春游基本上就像城市人踏青那么简单的玩一玩,对孩子的体验,和孩子尽兴地玩其实有时候是不够的。

  郑:可以做一些长远的设计。我是感觉到,如果说每一个省或者每一个县其实你开辟一个很大的一个自然营地,做的比较安全,里面的饮水、里面饮食供应,里面的住宿条件,里面所需要的一些小河流、山川,包括户外的森林这些都具备的话,其实对孩子来说就够了。他不一定要上华山,也不一定要看黄河,他就已经能够感觉到山水给他带来的快乐。

  感谢两位今天说了这么多春游的话题,也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再见。

  主持人:董倩

  嘉 宾:郑欣荣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策 划:孙腾越
2#
发表于 2010-4-1 18:06:5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春游就没有春天,这话有些武断了,我们自小从来就没有搞过什么春游,难道我们一个春天也没有过吗?那我们每年不是只过了三季啊!
3#
发表于 2010-4-1 18:40:31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之友25周年庆之中学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2:05 , Processed in 0.1124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