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名作家管捷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8 18: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名作家管捷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
本报讯(记者张世祥 报道)9月18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首发式暨中国当代散文奖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研究员、中华管氏宗亲会秘书长、知名作家管捷的个人辞条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散文《春意涌动临淄情》入编《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并被授予“中国当代散文奖”。
《中国散文家大辞典》集中展示了我国当代散文家的整体阵容、创作成果及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繁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乃至整个文学事业的重要收获。《中国散文家大辞典》选收了2100名中国当代杰出散文家的辞条及照片,计100余万字。《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选收了入典散文家的代表作品1500余篇,计300万字。两部书由林非、周明、石英担任主编,王宗仁、红孩担任执行主编,2010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多年来, 管捷在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学创作,在数十家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新闻作品多篇,并多次获奖。报告文学《举大旗一路豪歌》获2002年《人民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获2002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等奖;长篇报告文学《托塔神工》获2004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等奖;著有文论集《与老祖宗聊天》、作品集《岁月如歌》、长篇报告文学《光明执子》等;策划并主编了散文集《梦兮化笔谈》,荣获2006年度全国新星作家金星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改革基调与增长形态

《学术论坛》 2009年第9期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报告文学秉持改革基调,不拒多元发展,在历史反思、现实追踪、科技引领、道德审视、生态关怀等方面取得明显实绩。改革基调下报告文学的有序增长,主要受到激情时代的推荡、非虚构审美趣味的召唤和新型媒体的拉动等因素的制约。就转型期报告文学的增长趋势来看,写作理念生态化、文本容量扩大化、文体效益综合化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强势表征。这种强势表征启示我们——思想解放是报告文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报告文学葆有文体个性的基本保证,国计民生理应成为报告文学表现的重点,快捷流畅的传播渠道是实现报告文体功能最大化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还应有效创新报告文学的写作机制和切实构建自足自律的报告文学话语体系。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未来报告文学的大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转型期;报告文学;改革基调;增长形态;文体启思
  [作者简介]龚举善,郧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北 丹江口 442700
  [中图分类号]1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9)09-0131-05
  
  “月亮的皎洁辉煌,是由于太阳的发光;报告文学开启千万人的心扉,是由于作家敲响了时代的鼓点。只有当它像一滴水似地反映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只有当它像回声似地激荡着人民的心潮,只有当它像闪电似地使山川道路突然明亮……报告文学,才不致囿于一人一事,流于浮泛表面,而是把握住时代精神,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显示它推动社会前进的雄浑的力量。”…事实正是如此,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以改革为基调,在多元态势中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并为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启思。
  
  一、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改革基调
  
  转型期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动力系统又自然成为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整个转型期文学书写的中心范畴和基本主题。其中,经济改革又是转型期报告文学关注的焦点,并因此成为此期报告文学的核心主题。正如学者所说,启动于转型期的“改革开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报告文学始终把握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及时而又深入地报告了改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锐意改革的人物,并能够汇入到改革的洪流中,发现其中的矛盾冲突和艰难行进的历程,把中国各个生活领域中的生机和变化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谱写了一曲曲明丽动人的改革乐章”。
  当然,在整个转型期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政治改革以及知识分子主题的报告文学同样具有无法忽视的启蒙意义,徐迟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两个文本就是改革型报告文学的“启动盘”。不过我们明显注意到,经济改革主题的报告文学很快抢占了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主战场。其中,在为数众多的经济改革型报告文学中,工业改革和农业改革仍然是最基础的“两翼”。
  继《励精图治》《热流》《敢立“军令状”》《三门李轶闻》之后,经济改革便凝聚成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中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除“中国潮”报告文学大型征文活动以及出版中国改革大潮报告文学大型丛书《历史的使命》外,包括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505杯”、“正泰杯”等奖项在内的评优设奖几乎都以改革为主要报告对象,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甚至还专门设立改革题材报告文学奖。徐迟、张锲、程树榛、李延国、黄宗英、陈祖芬、何建明、徐剑、李鸣生、赵瑜、蒋巍等报告文学大户均以礼赞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问题见长,深圳经济特区这一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杨黎光也以报告文学为主要写作方向。
  程树榛的《励精图治》发表于《当代》1980年第2期。作品以富拉尔基重型机厂新任厂长宫本言为主人公,热情歌颂了他的改革精神和创造意识。面对一个烂摊子,他以改革者的胆识立下誓言:“三年不改变一重面貌,撤我的职!”他雷厉风行,坚决反对“大锅饭”,坚持按劳分配,施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很快改变了一重的生产状况和精神面貌,使之由一个濒临瘫痪的企业一跃成为工业改革的样板。作品发表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张锲的《热流》刊于《当代》1980年第4期,与程树榛的《励精图治》一起同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作品以欣喜的笔调展现了河南省在改革开放之初发生的社会嬗变,颂扬了一批勇立潮头、志在改革的省市领导干部和基层践行者。
  《励精图治》虽然发表得较早,但能紧随时代趋势,为改革事业鼓与呼,显示了良好的历史责任感和未来前瞻性。由此,一批关注改革、采写改革、颂扬改革、促进改革的报告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发表出来。《希望在人间》《在大时代的弯弓上》《省委第一书记》《刑天舞干戚》等诸多作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更好地鼓励作家讴歌社会主义改革事业,20世纪90年代曾经连续举办过“改革潮”全国报告文学大奖赛,每届评出6篇获奖作品。1993年获奖作品:梁晓声的《同代人赋》、丛维熙的《种“石”成“玉”》、陈祖芬的《生之门》、张耀清等的《红土地春潮》、贾宏图的《北线风流》、刘茵的《丹弗·巴尔的梦》。1994年获奖作品:佳波等的《生命铸成的奥运铜牌》、李鸣生的《分享张鸣岐》、沙琳的《照片故事》、张雅文的《傻子向精明人挑战》、郝在今的《立交桥神话》、朱建华的《“STAR-90”之谜》。1995年获奖作品:刘成章的《化蝶》、竹林的《梦之魂》、卞毓的《走近敦煌》、沈林如的《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中国孩子》、田珍颖的《谁之误》、宗卫东的《改革所诞生的》。
  与此相应,青年作家管捷创作的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文学《天地之间》以改革开放后的京郊山村为背景,通过真实的故事和鲜活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文化新村,在党总支书记张文山的带领下,自强不息,勇于开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一个长期贫穷落后的旧山村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历程。作品语言朴实,结构严谨,生活气息浓郁,堪称一幅农村改革奋进的全景图画,一首新时期农民敢为天下先的豪迈赞歌。身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管捷近年来深入基层生活,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以“赵氏塔基”发明人赵正义、盲人企业家吴续安为歌颂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托塔神工》《光明执子》等作品,并获得了《人民文学》2002年度报告文学一等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2003年、2004年度报告文学特等奖等多项奖项。
  由此可见,由经济改革发端而来的报告文学客观上扮靓了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主流风景。当然,在充分认识转型期报告文学改革基调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估价此期报告文学的多元主题姿态。归纳起来,主要呈现为历史反思、时事追踪、科技引领、道德审视、“三农”问题、生态关怀等几种范型。由此判断,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主题姿态确实丰富多彩,仪容万端,已经并将继续创造中国报告文学在新世纪的辉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17:33 , Processed in 0.0749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