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4:5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夏琨  
师生问好
师:今天很抱歉,周六把大家弄来上课,可能很多同学会感到有些郁闷,尤其今天是这样阳光灿烂,那么我们今天首先来点轻松的,大家看屏幕上,打的是“晏子”,这个人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知道他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能否请一位同学来讲一下他的故事?
(一位学生举手,讲晏子使楚的故事)
师:讲得真好,十分感谢!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正直
师:正直吗?他为人民疾呼吗?
生:聪明
师:对,晏子是以一位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历史当中的,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另外一个故事(将翻译的现代文发给学生),现在,请一位同学起来把这个故事读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举手了我没有看到,很抱歉,现在你来讲好吗?
学生读译文
师:很好,现在大家看看,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正直的人
师:为什么?
生:想把钱给百姓
师:还有呢?
生:廉洁
师:现在大家豆清楚了他的品德了吗?
生:清楚了
师:但是还有一个人不清楚,就是晏子,我儿子晚上经常说,想梦见唐僧,我说即使你梦见了他也不懂你的话,因为你说的是现代文,他是唐代的人。平时我们都是扮演的现代人,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今天我们反过来,客串一把古人,把这段文字翻译成古文好吗?
生:好
(教师在屏幕上显示课文的现代文翻译,在现代文下面根据学生回答打出翻译出来的古文)
师:晏子正在吃饭?
生:晏子正食
(教师打出)
师:你们见过古文里面说“正在”是用“正”吗?
生:没见过,应该用“方”
(教师把“正”改成“方”)
师:齐景公派使者来了?
生:公使使至
师:很不错(打出)继续,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
生:子分食与之
师: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
生:使者未足,晏子也
师:也?
生:亦,亦未足
师:很好,继续,使者回去?
生:使者归,使者返,
(教师将两种答案都打在屏幕上)
师:告诉了景公?
生:告之于公,
师:景公说,呀
生:景公曰:“噫!”
师:呵呵,用的是哪个“噫”?
生:口字旁那个
师:我用的是拼音,这个字太难找了,我们用“意”代替一下吧,就相当于通假字,他穷得象这样啊!
生:如此窘也!
师:怎么不用“穷”呢?
生:一般古文穷都是指官运人生道路一类的,应该用“窘”
师:很好!我们一般说“日暮途穷”,就是指道路迷茫,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又是指穷尽。我不知道?
生:吾不知也
师:吾?
(生讨论)
生:寡人
师:我们知道,景公是一个诸侯,先秦诸侯自称都是寡人,很好,我的过错啊!
生:寡人之过也
师:派使者送千金和收税权给他,这里大家看看资料,我把千金和收税权划线,后面的括号里面写的千金与市租,因为这个词比较生僻所以这就是原文,大家照着写就可以了
生:使使送千金与市租
师:很好,继续,请他用来供养宾客?
生:使以待宾客
师:晏子推辞了?
生:子辞之
师:多次送给他?
生:数(shuo)赠之
师:最后晏子拜了两次推辞说
生:子再拜辞曰
师:什么叫再拜?
生:拜两次
师:为什么拜两次?
生:表示恭敬
师:我家不穷
生:吾家不窘也
师:我们说古人有名有字还有号什么的。谦虚的时候应该称什么?
生有争议,有学生说名
师:自称谦虚应该称名,所以这里最好是?
生:婴家不窘也
师:因为景公的赏赐
生:因公之赐
师: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以公之赐
(教师打出两种翻译)
师: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和妻族?
生:恩及三族
师:延伸到交游的朋友
生:延至友
生:好像不大舒服
师:为什么不舒服?
生:感觉这个翻译读起来不舒服
师:那你觉得怎么样才舒服呢?
生:我也不知道,感觉而已
师:好,那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下,继续看后面,用来赈济百姓?
生:以之赈民
师:国君的赏赐很优厚了
生:君之赐厚矣
师:为什么不用也?
生:也感觉是判断,矣感觉好一些
师:矣用来陈述,还有一些感情
继续,我听说?
生:婴闻之
师:从国君那里获得厚赏
生:获厚赏于君,获赏于君
师:散给百姓?
生:散之于百姓
师:这就是代替国君统治人民
生:此乃代君治民也
师:忠臣是不做的
生:此乃忠臣不为也
师:从国君那里获得厚赏而不散给人民
生:获厚赏于君而不散之于民
师:这就是用筐箧收藏财物
生:此乃筐箧之藏也
师:仁义的人是不干的
生:君子不为也
师:仁义的人就是君子,很有道理
师:向上从君主那里获取
生:上取于君
生:进取于君
师:有人说进,你能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吗?这里明明是向上啊?
生:我记得《岳阳楼记》里面有这个,进就是对皇帝,退就是对下面,但是我记不太清楚了
师:很好!《岳阳楼记》里面说:“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我们同学读书很仔细啊!是为家臣蓄积财物?
生:此乃宰藏也
师:智慧的人是不做的
生:智者不为也
师:穿粗布衣服,吃一样食物
生:衣短褐,同食
师:内心满足就能免于忧患
生:心足则避忧(患)也
师:为什么要只用“忧”或者“患”?
生:古代多用单音节词
师:对,我们现在说长江,古人叫江,黄河古人叫河,我们多用多音节词,古人多用单音节词
师:下面,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去世的国君把书社五百授予管仲
生:景公谓晏子曰:前桓公以书社五百授之仲
师:你们觉得用“前”好吗?
生:不好,
师:那用什么?
生:昔
师:去世的国君该怎么说?
生:先王
(教师改正)
师: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
生:未辞而受之
师:管仲呢?
生:省略了
师:好,继续,你推辞是什么原因呢?
生:汝辞之何也?
师:用“汝”合适吗?韩愈有一首诗《听颖师弹琴》,开头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尔汝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卿卿我我”,是比较亲密的人之间说的,你们觉得这里最好用什么?
生:子
师:好,再看下面,晏子说:智慧的人考虑多了,难免圣明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成功。
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师:呵呵这么肯定?你们似乎在冒险啊!
师:终于到最后了,向来管仲的失误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两次不敢接受
生:臣以为管仲之过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辞之(弗受)
师:我们终于把文段翻译成古文了,我现在把我们的成果念一遍(教师念),你们认为晏子能看懂吗?
生:二懂二懂(方言:半懂)
师:我刚才觉得我们不是在翻译成先秦古文,倒是象在翻译成《三国演义》,“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这种句式其实是明清时候的句式了,那么先秦的句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来看看原版的是怎么样的,我们的算是盗版,但是盗版也有比原版好的地方
(发下原文)
师:我们看看原版比起我们的盗版如何?前面大家翻译得很好,“使使“我觉得比原文还精练一些,
(以下主要是对比学生翻译文段与原文的异同,讲解文段有关字词知识)
师:刚才我们看了文段,现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晏子,会接受赏赐吗?会的举手
师:这么多啊,那不会接受的举手
(一个学生举手)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怕景公送了我财物之后会叫我干一些不愿意干的事情
师:国君给臣子行贿让他贪赃枉法是吧?
生:是
师:那么为什么要接受呢?也请同学说说
生:是钱啊!
师:呵呵,是啊,不能跟钱过不去,我就经常想中五百万呢!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晏子没有接受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晏子的什么品德?大家从文段中找答案
(学生看文段)
生:心系百姓
师:为什么
生:想把财物分给百姓
师:可是他最后还是没有
师:晏子讲述自己拒绝的理由,有几个?
生:三个
师:分别是什么?
(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
师:我以为,与其说是晏子的理由,不如说是晏子的困境,晏子是否想用这钱来帮助百姓?
生:是
师:但是最后帮助了没有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他因为某种原因,把他心系的百姓给牺牲了,人家经常说两难处境,但是这时候晏子面对的其实是三难,收还是不收,这的确是个问题,他应该怎么选择?
生:他可以把钱分给百姓,然后说这是国君给他们的
师:在钱上都附一个说明书,告诉大家这是国君的钱吗?
(生笑)
师:听起来不错,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国君,也许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心胸狭隘的国君,那么后果很可能就是很严重的,晏子说了自己拒绝的三个理由,在这三个理由当中,有最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原因吗?
生:有,代君君民
师:什么叫代君君民?
生:帮君主治理人民
师:为什么晏子不愿意?
生:怕功高震主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讲述
师:但是代君君民,是否是正确的?
生不能回答
师:汉代的时候,周勃和陈平都是丞相,一天皇帝问周勃,今年天下判死刑的有多少?周勃不能回答,皇帝又问,进来京城建设情况如何?周勃还是回答不上,十分恐慌,皇帝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你不该问我,自然有主管的官员,你应该问他们。皇帝就说,那你干什么呢?陈平说,我的责任就是帮你管理百官天下。皇帝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下来之后周勃抱怨陈平不教他这些而让自己丢丑,陈平说:你当丞相连自己的职责都不清楚那干什么呢?我讲这个事情,只是想说明,代君君民实际上应该是相的职责,但是,这时候却是晏子的恐慌,为什么?
师:现在我们来设想,你自己就是晏子,你曾经历了庄公、灵公、景公三个国君,从政57年,事景公48年,创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记录。你经历的最后一个国君就是景公,景公算不上一个十分英明的国君,但是他对你的信赖却是无可怀疑的,在记载你事迹的《晏子春秋》,全书220章中,记载你匡谏齐景公的不下50章。而此50章中,记景公闻过知错的12章,记述景公纳谏后不仅当面认错,而且立即改正的25章;此外,虽然书中没有标明景公闻谏认错但实则赞成你的匡正因而知非而止的10章。你去世的时候,景公正在打猎,闻听消息,他马上驾车回来,他觉得车太慢,于是跑下车步行,一会又感觉步行还是没有车快,于是又坐上车来为你奔丧。你去世以后,一天,景公在射箭,每箭一发,叫好声不断,景公说:“要是晏子还在的话,他不会容许你们这样阿谀奉承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赏赐,为什么?
学生:害怕
师:现在我们设想一下:给你两个选择:接受赏赐,但是这很可能成为你以后的罪状,在你倒霉的时候,不仅你,连同你的家人都会遭到灭顶之灾;拒绝赏赐,那么你可以名垂青史,并更加获得国君的信任,你选择哪个?
(大部分学生选择后者)
师:看来大家现在意见有分歧了,而晏子的选择,跟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他从政57年,事景公48年,能做到这么久,与他的谨慎是分不开的。而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受损失最大的是谁?
生:百姓
师:得益最多的是谁?
生:晏子
师:他得到了什么?
生:名身
师:也许还有国君的更加的信任。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明君,也有过不少昏君甚至暴君,但是,没有谁能保证自己遇到的都是明君,所以,伴君如伴虎。当一个国家所有的东西都取决于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个性、爱好、心情、智商都决定了你的生存,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皇帝,当听说百姓闹饥荒的时候居然问“他们怎么不吃肉粥”,那么在他的手下做事,其危险就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也许太沉重,但是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事实。有很多人都提出过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答案是很多的,答案更是沉重的,这种沉重,大家在以后看一通过我们读书和社会经历去逐步了解,想通过这一堂课了解,无疑是不够的,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4:54:53 | 只看该作者
反者, 道之动
——评夏琨老师《晏子辞千金》课
吴礼明


  夏老师这一节《晏子辞千金》文言文课是很有意思的课。在文言文已经上得面目可憎的今天,这一上法不仅令其他教师耳目一新,而且学生也颇感新鲜有味。从课堂现场看,夏老师采取“还原”法,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情绪也非常高涨。当然,这并非夏老师首创,但他给这种教学方式注入了新元素,因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读而乐之,觉得非常有推介的必要。
  首先说来,夏老师的课堂常常是变动不居的。作为教师,非常可贵的,在他身上有着浓厚的艺术家气质。这使得他的课堂常常出人意表,有很多灵活的元素。他总是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找到切合的展开方式。而这节《晏子辞千金》文言课,无疑又是他展示其独特教学价值观的又一尝试。
  一般而言,文言文如何上?有人作了列举,比较公认的似乎是这样一些:“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串讲文言文的极品;张必锟执教的《五柳先生传》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经典;黄岳洲设计的《岳阳楼记》教案是深挖古文知识的代表;张孝纯设计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是文言词汇训练设计的绝唱;沈衡仲执教的《六国论》是扩大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教学视野的典范……”(魏小娜《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这些案例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今天还有很多人在历数着这些名师,学习着他们的课例。但是,恕我直言,在文言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时代挑战而羞涩地隐退于历史的暗角的时候,曾经一时的教学模式真的能够为今天的教学提供直接的经验借鉴吗?应当说光鲜的文言已经生了铜绿,几千年的时空里,赖以传递丰富信息的文言在今日已经蒙受损失了,当暗黄的的纸页间文雅而孤傲的字句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变得十分遥远的时候,怨恨批评便成了抒泄人们空虚灵魂的最常用的手段,到现在甚至成了唯一的手段。
  教学需要寻找新法,文言教学需要拓展新路。而夏老师的可贵探索正显示了极大的价值。他这一课的独到在哪里呢?
  “平时我们都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今天我们客串一下古人,我们试试把这篇文字翻译成古文好吗?”他就这样开始了这一课。我想学生是非常吃惊的。对于已经习惯了古文教学即讲字词的孩子来说,古文即意味着乏味和沉重。但夏老师这一设计,无疑是有着极具诱惑的刺激。这一刺激的意义,让我在这里多说一点。
  一是对于已经平淡的课堂,教学本身渴望改变一下单调,夏老师的课堂正适逢其会。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再自然而然也不过的事情了。
  二是夏老师对于课堂有一个“暗算”。如开始部分,师说:“晏子正在吃饭?”生答:“晏子正食。”师说:“你们见过古文里面说‘正在’是用‘正’吗?”生答:“没见过,应该用‘方’。”师说:“齐景公派使者来了?”生答:“公使使至。”师又说:“很不错,晏子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生答:“子分食与之。”师又说:“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生答:“使者未足,晏子也。”师突然发问:“也?”生醒悟而答:“亦,亦未足。”我想,对于学生的所学来说,暗含着一个比庸常考试还要厉害的检验。因为它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运用和发挥。教学设计出由被动的学转化为主动的发挥,对于学生来说,不使出浑身解数,如何彰显自己的能力呢?
  当文言语言的硬壳在课堂上被学生细细地敲碎之后,师生的对答便非常畅快起来,学生甚至显得非常兴奋。当老师说“晏子说:智慧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考虑多了,肯定会有一次成功”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当老师说“想来管仲的失误就是我的成功吧,所以拜两次不敢接受”时,学生很流畅地用了较长的句子来回答:“臣以为管仲之过乃臣之得也,故再拜而辞之(弗受)。”如此看来,语言的静波就显现出来了。
  这种“暗算”还体现在夏老师的课堂在貌似无序的背后有着严肃的构思。在他,就是要通过课堂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心智,而这一层达到目的之后,夏老师发下了原文文本,并激趣说:“大家来对比一下,我们的‘盗版’与‘正版’相比如何?”这又是一个刺激。不表。然后,课堂再渐进地到达人文的层面(“晏子的困境”),完成了一个由语言到意义的提升过程。显然,夏老师教学设计步骤很清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个别到整体,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将课堂融合进了自己的理解视野之中。
  这一节文言课上下来,学生突然感到文言竟然还是如此的有味。而夏老师没有讲解什么虚词、实词,也没有让学生枯燥地在文言单词里转悠。而一种展示学生个人效能的方法,绕开了单调而乏味的概念性解释,使学生很自然地在文言单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之间比较熟练地转化着。我想,仅仅凭借这一点这一节课堂也是非常成功的。当然,夏老师的课堂远不止于此,其文化阐释也是极具个性和有意思的。但纵观其课堂,其实并没有将一个确定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启发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之中去思考,去探索。所以,这样的课堂其实又是非常开放的,并将学生的视线牵向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对于夏老师的课堂来说,我觉得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倒还在以下几点。
  一,“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出自《老子》第四十章,意思说,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本真运动。说“暗算”也好,“巧妙”也好,其实都还未能真正地深入到事物探究的深层。对于文言教学来说,将古文转化为现代文,目的何在?一般的回答是便于理解,因为古文难懂。其实这只是将事情做了一半。很多人还不知最好的行事还是要回到自身上来。要完成一个理解,在哲学层面上讲需要一个循环。很不经意之中,理解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圆点运动,也正是老子“道”的意思。因为找不到返回的路径,理解受到了阻塞,于是文言成了“之乎者也”,变得异常枯燥。这对于语文教学持语言工具论的教师来说,夏老师的做法不啻是一个反讽。僵硬的工具论教学时常落到使学生对于文言课堂倒胃口的地步,想一想,究竟是谁的过错呢?
  二,《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其大意是,“道”所使用方法的是示弱而不是逞强,用柔劲而不显示刚强。这节课堂没有凸显一般教师所谓周密而科学的、环环相扣、丝严缝合而“无懈可击”的教学设计和所谓的逻辑进度,也没有凸显教师的动人风采与迷人个性;相反,教师示弱,他并没有显示教师作为知识与理解的主宰,而教师的亮点只在他不断地让学生有思考的问题,有求思的所在。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获得了言说的自由与空间的同时,而并没有做听众的崇仰与快乐。
  三,《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大意是,天下的万物似乎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体,而有形质体又似乎产生于那些不可见的无形质体。我想,夏老师运用的智慧都在这里。关于“无中生有”,学界有很多批评的声音,其实这些都还没有真正理解事理的精髓所在。从眼前有形的语言,有限的语言空间,如何让学生看见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极大的事理空间,应当说主张语文人文说的教师做得比较出色,但是,往往这样的课堂,又给人无迹可寻的感觉。而事实上,照这样课堂情形来看,仍然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密度旁搜。要想课堂获得意义的拓展,又需要大量的“互文”来支持。而这一点,是学生做不到的,并且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而夏老师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做法,恰恰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到,由语言,进到精神领域,有一个可见而浅近的路径。精神空间其浩瀚乎,而可得于心,需要的是大巧若拙的本色与深入浅出的功底,其夏老师有与!
  由夏老师的文言课堂,我想再说一些。
  一是,今天一般的文言课为什么上得非常的逼促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教师的视野已经非常狭隘,只知道就字词讲字词,只知道为传授而传授,对于超越课文的很多东西基本上失去感觉。文言如果只释字词,而不做任何的理解,古文就成了死文,也难怪因为学习不得法,而招致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人对古文的厌弃。在传统的“防教师”体系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材编写者的执行者,完全丧失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和主体的地位。因而,教学行为,就表现为‘唯书’和‘唯上’,表现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新课程已经突破了这种狭隘面,但很多教师显然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和转变意识。这是需要深思的。
  二是,优秀的教师从来都走着一条异乎寻常的路。他们对于教学的态度近乎苛刻,这其实是对有质量的教学生命的苛求。正因为这种苛刻,逼迫他们寻找种种崭新的路径,而首当其冲,他们需要在心中自我酝酿,作一个譬喻来说,好比酿酒,在自身体内经历一场美妙的发酵。夏老师对于古文的兴趣,对于古代历史的兴趣,都使我们感到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酿酒师。对时间——历史——产生由衷的敬意,使他完成了一个个理解上的循环。这一点,其实是需要教师对于古文有一种特别的情怀的!
  三是,教学需要不需要一些新鲜的巧法?我想这是无庸置疑的。课堂确实时时需要一些巧法给庸俗的生活以新鲜的刺激。但是,专门玩弄这些所谓的机巧,正是日下一些名师的所谓的“优势”,这是需要警惕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机巧的作用点在哪里呢?我想,应该是一个助推器,帮助我们理解喜欢文言,以顺利地深入文中,甚至及达其感人至深的地方。最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文字感动我们的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并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并且,使得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并使得我们体验到智慧的奇谲与欢畅。
  我想,当学生喜欢上了古文,在古文的课堂上也能够思索,那么,这种新鲜的刺激自然会自动地脱落,使得那些语言的静波显露出来,变成恒久的美。而这种美是最纯粹的,最感人的。在今日所谓“害我最多的是古文”的声浪里,要恢复文言与历史的尊严,目前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特别是,在今天很多人意识里还有很浓厚的斥古情结时,如何让人们喜欢上古文,教学的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夏老师的课堂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在根子上,这节古文里所阐发的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指向我们的精神空间。在这一层面上,教师借助于这一节课堂,由“晏子的困境”所申发的,与古有今都同样存在的精神困境,至少微讽了当代文言教学因为忽视生命和灵魂的东西,为什么变得面目可憎了。由此可见夏老师的目的与追求的所在。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着回话的路”,这里面除了一种炽热的情怀,还有一种历史的深识。
  四是,这一节对于语文的工具论者与人文论者都是有启发的。就目前的教学情状所知,前者认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语言的训练。但根据其听说读写四项要求所做出的种种要求,在今天已经使很多课堂僵化了。如何激活那些沉睡在本文里的语言呢?泛人文论者似乎过度扩张了文本的意义空间,难免脱离实际的嫌疑。
  一般来说,语言是通过作者的感受而沉浸在文本里,而被读者唤起,又需要凭依语言,这本没有问题。但工具论者过分强调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人。人文论者的方式又让人感到离语言的现实太远。所以在“作者—语言—读者”,不是语言学家一样地客观地研究语言,而是要“唤起”,通过“唤起”而唤起另一种情感。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万变不应离其宗
——夏琨老师《晏子辞千金》课评
安徽浮山中学 / 周美超

  夏老师这一堂文言文阅读课给人颇为新鲜的感觉。作为一种探索与尝试,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启发。就实际的课堂而言,这种尝试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显示了夏老师本人在教学上的探索和追求。但是,在仔细研读了《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之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这节课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老师所用的教法值不值得肯定?文言文教学到底怎样进行?等等,下面我就些问题表达一点我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并就教于夏老师及方家。
  首先说课本身。
  夏老师这一节课是教文言文,且文本来源于课外。我注意到本节课课堂结构十分简明,主要分成两大块,即“言”的教学(现代文翻译成古文)和“文”的教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课的主体在前一部分。尽管教者在教法上反常人之道,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但客观地说,其实质并没有变,即仍然立足于文言知识、文言词句的巩固和积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课文,如果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上,其安排明显是不科学的。
  再者,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其语言实际是比较浅显的,教师稍做点拨,学生自然就能掌握。从学生的翻译和回答来看,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是不薄的。既然如此,把课堂重点放在翻译上,其实就没有这个必要,硬要如此,课堂效率就不免大打折扣。
  第三,我注意到文中还有一些句子,夏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翻译,例如:“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泽覆三族,延及交游”“是为宰藏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等,不知是夏老师有意如此,还是疏忽?如果是有意为之,这几个句子中有的是应该掌握的,如“致”“千金”“交游”以及“请以奉宾客”;有的是难以理解的,如“市租”“宰藏”“十总之布”等,为何不让学生翻译?同时,老师没有给学生时间提问,自己也没有做任何点拨,难道学生都掌握了?我看未必。如果学生不理解,不掌握,学生怎能充分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呢?甚至文言词句的巩固和积累的目标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四,采用这种教师说现代文,学生翻译成古文的形式,课堂上固然比较热闹,但学生的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是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能力又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人思考的。我的感觉是,这堂课只是考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思考也只是浅表性的,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
  再补充一点。上面已经说了,本课的文本是教师从课外拿来的,学生开始并不知道原文,如果是平常教学,文本在教材里,学生比较熟悉,用这种将现代文翻译成古文的形式教学,恐怕就没有什么意义。
  “言”的部分完成之后,夏老师转入“文”的教学,即对文本的解读。我觉得,这堂课更多的是体现了夏老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当然,这对于当今“唯上”、“唯参”的课堂已经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其意义是重大的。但是,问题在于,夏老师的这种解读是否就是正确的?自己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就要完全展示出来,甚至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在这两点上,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一者,我觉得夏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失偏颇,文本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晏子何以要辞千金?他自己明说了三个方面的原因,即不愿代君君民、不愿成为不仁之人、不愿为别人积累财产(自己死后财产就成了别人的)。其中,第一个方面,应该说是为君考虑,既臣子行事要能显示君王的恩威,使其留名后世,并能延续其统治,达不到这个目的,当然就不能做。这是古代做臣子的美德,更是做忠臣的行动准则。晏子是一代忠臣,这理所当然在他的考虑之中。第二、第三个方面从个人的操守、名利的角度考虑。他是君子,他要做“仁者”,他就不能不考虑该不该做的问题,古人重操守甚于生命。而接受赏赐,表面看来是得到许多“利”,但实质上自己并不能长久的拥有,甚至因此得罪于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晏子最终没有接受。但是,在课堂上夏老师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不愿代君君民视为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害怕”“做事谨慎”的结论,这大大削弱了晏子的形象,消减了他的人格力量。一个勇于进谏、功勋卓著、看重操守、智慧过人的一代名臣被理解成胆小怕事、明哲保身之人。这不仅损害了文意,也削弱了文本的价值,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即使夏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正确的,这种理解也只停留在浅层次上,也有必要对学生进一步引导,例如,能不能把他和包拯、海瑞等人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人其情。或者,引导学生对晏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见仁见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者,我觉得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夏老师的做法与其说“引”,不如说“牵”,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请看他的提问与言辞: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晏子没有接受!为什么?联系课堂的开始,大家可以看到晏子的什么品德?或者大家从文段中找答案……”
  “晏子说了自己拒绝的三个理由,在这三个理由当中,有最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原因吗?”
  (在讲述晏子一生的经历和他与景公的关系之后)“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赏赐,为什么?”
  (学生:害怕)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给你两个选择:接受赏赐,但是这很可能成为你以后的罪状,在你倒霉的时候,不仅你,连同你的家人都会遭到灭顶之灾;拒绝赏赐,那么你可以名垂青史,并更加获得国君的信任,你选择哪个?”

  可以说老师通过自己的提问,把学生一步步引向自己的观点,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很少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另外,有两个地方更值得注意:一个是,当老师问“如果你是晏子,会接受赏赐吗?会的举手”,这时多数学生举了手。当老师说“这么多啊,那不会接受的举手”,只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也分别请两类人说说理由,但主张接受的,只有一个学生说是因为“钱”,老师给予肯定之后并没有给其他人陈说理由的机会,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引导下去。另一个是课的末尾,老师给出两种假设,让学生选择。两种情况都有人选,所谓“意见有分歧”,但老师依然没有给学生任何表达的机会,而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巧妙地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很自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因此,夏老师这堂课虽然在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课堂上也热热闹闹,但其实质仍然是灌输,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文本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显示,因此,本堂课可以说是失败的。
  下面说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到底怎样进行?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不可胜数,门户也很多。教无定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在这里不想也无权评价别人的对与错,我只想说说个人的两点看法。
  其一,文言文教什么?这是个根本问题,此问题不解决,探讨其他问题都毫无价值。但偏偏这个问题,过去人们不清楚,什么工具论,什么人文论,莫衷一是,各执一词,现在许多人依然糊涂,其原因是不明白文言文学习的本质。文言文是本民族几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节选的课文可以说浓缩了我们民族古代思想、艺术的精华,学习的目的当然是吸收和传承。但是,现实中,人们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学者吴忌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虽有全盘否定之,但亦是批判讨论作风,而十年‘文化大革命’,却登峰造极地将一切旧文化敌视之,彻底摧毁。因此造成传统文明在当代断代,一代人的语言风格丧失典雅,道德文明沦丧,民族精神、文化审美沦丧,也就在所难免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在培养人、塑造人及其传承民族文化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但就现实的教学而言,片面强调工具性,重视“言”的价值,眼睛只盯着高考的现象是普遍的。上面说到“言”和“文”的问题,“言”,是语言,确切地说是文言字词句,“文”,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文价值。毋庸置疑,“文”是主要的,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必须从“文”的角度考虑,教学的目的是继承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从而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课程标准之课文说明)。但文言不同于白话,它有着与白话不同的特点。“言”是“文”的载体,不了解“言”便无从理解“文”,所以“言”是不能不学的。但问题是,许多人把这个东西理解偏了,唯“言”至上。其实很明显,“言”的学习是为了理解“文”,因为“言”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是鲁迅说的烟枪和烟灯,只有送博物馆的份。
  其二,文言文怎么教。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的论述甚详,各种教法似乎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什么串讲法、诵读法、分析法、训练法等等,曾经都红极一时。但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法那法,无论怎样创新,其中有一点必须坚持,就是诵读。没有诵读就不能体会文章语言的精练、音节的铿锵;没有诵读就不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就感受不到人物的音容笑貌、气质风采;没有诵读,就难以感受到作者运思的巧妙;没有诵读,就难以进行语感的积淀。叶圣陶说:“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可见,诵读涵咏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夏老师这节课没有诵读应算是一大缺憾。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多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可见,读也不是随便乱读的,必须心事沉潜、集中精力、用心品味才行。也就是说读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否则,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许有人疑问,读有什么用呢?逐字逐句翻译成白话文,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不说有些词句不能完全翻译,就是全部翻译过来了,其意味和意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像汉语翻译成英文,其意味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一样。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整体,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才能深刻领悟文章的意蕴,进而体会文章的精妙,积淀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夏老师的课忽略引领性的诵读,我觉得,更是个很大的缺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2 19:07 , Processed in 0.1526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