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邓飞“微公益”新书 祝华新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
互联网是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都有充分的表现。其中,既有感时忧世的伤怀,愤世嫉俗的批判,也有守望相助相濡以沫的情谊,和从我做起改良社会的扎实努力。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我欣赏邓飞的转型,从揭露社会暗黑的调查记者,转型做微公益。本书记载了互联网上最大的公益项目“免费午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示了热血青年践行社会改良、个人实现的路径选择。 今天互联网上有充沛的舆论能量,如何才能变成有序参与和渐进改良的稳健力量?在互联网上做个“愤青”是相对容易的,“愤青”的存在与当下的社会不公尚未得到大力矫正有关。但夸大现实矛盾,虽痛快淋漓却于世无补,也不利于年轻人融入社会,找准自己在社会的位置。 邓飞转型的启迪,就在于他以建设性的心态,与政府合作解决免费午餐、大病医保这样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这对新生代国民性格的塑造,社会心理的优化,有重要意义。在免费午餐背后,是集腋成裘的广大网民,借助社交网络,把原子式的个人,凝结为公民精神支撑的公民社会。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鼓励公众参与,取代抱怨对抗。呵护公众参与热情,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公众参与能力,就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我是1979年入学的大学生,最近看到一个帖子,让我耿耿于怀:“我们生下来国家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国家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无能。”因此,我激赏邓飞这样的行动者。“五四”时期,当北京城的新青年们坐而论道讨伐封建文化的时候,有个北大女生却跑到京郊农村,挨门挨户劝农民刷牙洗脸。她说:我这是实实在在的启蒙呢! 特别喜欢本书的提法:“柔软改变中国”。改良和提升中国,需要法律制度的硬支撑,也需要道德重建的软熏陶,需要一种人格的感动。正因为这种人格的感动,人民日报评论部一位女编辑在编发肯定免费午餐的时评时,自己也网购了几百份“免费午餐”。 从免费午餐的成功实践,有理由相信知名网友@王冉的一段话:“其实已经在改变。无论是排山倒海的呼号呐喊,还是润物细无声的娓娓道来,有更多的努力,必会有更多的改变。凡是有机会不留在中国的人还留在这里,必是用生命在赌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