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国文:我为什么早就不写小说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8 08: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文谈李国文:我为什么早就不写小说了为什么写起了《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文人遭遇皇帝》和《中国人的教训》《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24日   18 版)
栏目主持/采写:舒晋瑜

    批判不但屁用不顶,反而增大我的文学信念,巩固我的创作信心,而且支撑着我,无论怎样艰难困苦,无论怎样拿你不当人,也要坚忍不拔地活下来。
    萧军先生反问我:当一个作家对异性都不产生任何欲望的时候,你还指望此人再写小说吗?
  李国文转向随笔创作已有二十余年。
  在他大量的随笔创作中,《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文人遭遇皇帝》等写的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写古代文人的命运,偶尔涉及当代,一笔带过。
  “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当今,文人遭遇的大环境也没有太大差别。古代学而优则仕,把文人害苦了,攀附权力成为文人基本的情结。文人应该离官场远一点,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李国文说。在最新出版的《中国人的教训》(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李国文试图对一个个中国古人个体命运的历史发掘、哲学思考、文学再现,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每个人今天的生活方法。
   几度疑死恶狗村
  【上个世纪的50年代,《人民文学》为文学期刊之翘楚,人所共知。李国文的处女作《改选》放在头条位置发表,自然是难得的殊荣。随着这部小说的问世,显然是受当时苏联文学的影响而在国内形成风气的“干预生活”的文学潮流也就从此中止,研究当代文学史的论著,都把《改选》列入此次文学潮流的代表作之一。】
  读书报:曾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这一经历对您后来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李国文:我在剧专的科班训练,开阔眼界,获益良多。但戏剧化却是小说的死敌,这也是我后来文学作品中难以摆脱的胎里带的弊端。
    读书报:处女作《改选》的发表是经谁手?
  李国文:1957年的夏天,我将一组稿子寄到《人民文学》,随后收到崔道怡先生的一封信,认为可用,并约我到东总布胡同的编辑部一谈,我去了。没想到,来了一屋子人,问这问那,似乎认为我还写过其它作品,于是我写了《改选》寄去,很快得到答复,说,原来的稿子撤下,先发这一篇,放在头条。当时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一步竟决定了我的一生。
    读书报: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李国文:老天的作弄有时是很残酷的,成功与失败只是须臾间事。随后,我被发配到太行山深处修新线铁路,开山劈石,实施高强度的劳动改造,还有一言难尽的屈辱和折磨。起初,我以为我活不下去,或者即使活,大概也活不多久,后来,我不但活了下来,似乎还活得可以。

  《改选》七八千字,获罪二十多年,所以没趴下,所以没死掉,正是它能在《人民文学》头题发表给我带来的创作自信,这成了我必须活下去的动力。相信有一天当我重新执笔,会写出一些东西,而且还是说得过去、成个样子的东西,这是绝对可能的。因此,我特别相信那句名言,“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我是深有体会,也是笃信不疑的。1999年,我应已故的丁聪先生之约,为他画我的漫画,打油一首:“学画吟诗两不成,运交华盖皆为空,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幸好留得骂人嘴,管他南北与西东。”其实正是这种内心反抗的写照。
  《改选》一出,舆情大哗,最滑稽者,莫过于一位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前辈,带头发难,在《文艺报》著文批判《改选》,他认为我的文笔老辣,应该是一位成熟作家的化名之作,那也太抬举我了。紧跟着,那时还是一个鸦鸦乌的小角色,后来鼎鼎大名的姚文元,也在《中国青年报》长篇累牍对我口诛笔伐,对此我一一笑纳,并以阿Q精神,借此证明我的写作能力大概属于“出类拔萃”的一拨,否则干吗那样咬牙切齿,恨不能食肉寝皮呢?诸如此类的批判,不但屁用不顶,反而增大我的文学信念,巩固我的创作信心,而且支撑着我,无论怎样艰难困苦,无论怎样拿你不当人,也要坚忍不拔地活下来。中国人习惯三十年为一代,而每一世代的更迭,都会随之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在我读过的那些史籍中是有据可查的。算一算账,试以二十加三十,难道我会熬不到五十多岁吗?
    李国文还活着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只有一个作家唱独角戏的年代,斯其时也,一方面是《诗经·小旻》里的那句“我视谋犹,伊于胡底”,弄到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一方面是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隐隐约约的异动,势必要来的转机,正在形成当中。那时,李国文已年过半百,开始构思在“大地、人民、母亲”这样一个母题下,来写《冬天里的春天》这部长篇小说。】
    读书报:《冬天里的春天》的创作运用大量意识流、蒙太奇、象征等艺术手法,打乱了叙述节奏,穿插写作今昔之事,充满新意。写这部作品时,您是否觉得无论创作经验或积累已比较充足?
    李国文:“新意”二字,也是我萌发重新执笔的念头,回到文学以来的始终追求。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手工劳动都是永不停歇、或简单、或复杂的无数次重复,独有文学创作,对同为手工业者的作家而言,最忌重复,重复别人不行,重复自己更不行。所以,我在写作《冬天里的春天》时,抱定主意,尝试变换长篇小说的传统写法,不是按照人物成长,故事进展的A,B,C,D时序,逐年逐月,一路写来,而是打乱顺序,时空交错,以C,B,A,D,或B,D,C,A的架构,通过主人公两天三夜的故乡之行,来叙述这个延续将近四十年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故事。这种写法,至少那时的中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还没有别的同行在做类似的实验。因此我想,这部并无多少过人之处的作品,若不是写法上的这点“新意”,会入评委的法眼吗?
  但是,对这种时空错置,前后颠倒,故事打散,多端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东打一枪,西打一炮的碎片化写法,能不能得到读者认可?我一直心存忐忑。直到审稿的秦兆阳先给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很遗憾后来不知被谁借走,遂不知下落),约有十几页,密密麻麻,语重心长,表示认可的同时,提出不少有益的改动意见,并腾出自己的办公室,让我住进人民文学出版社,集中精力修改,我这才释然于怀。现在看起来,读者的智商,常常为我们作家所低估,其实,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情,用不着啰嗦再三,喋喋不休,一个词汇足以表达的意思,用不着卖一赠二,重床叠屋。如同中国画的留白一样,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用不着怕读者不能够心领神会。此书问世以后,在这种写法的改变上,始终得到读者的大度宽容。
    读书报:70年代末,您的短篇小说《月食》一经发表就立刻引起文坛关注,当年就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能回忆下当时的反响吗?
    李国文:实际上,《冬天里的春天》完成在先,出版在后,《月食》写作在后,发表在先。所以,80年代初期,《月食》的影响比较大些。我也不知《人民文学》的涂光群先生从哪里打探到李国文还活着,跑来约稿,那时,我一家三代人挤住一间半屋子里,他一来,屋子便满了。盛情难却,唯有应命。那时,我的《冬天里的春天》已经脱稿,循着“大地、人民、母亲”这样一个母题,驾轻就熟,写出来《月食》。尽管人物、故事、情节、内容,两者大相迳庭,但《月食》实际上等于《冬天里的春天》的缩微版,因此,很受在解放区生活过的老同志赏识,甚至被问过,“你是晋察冀几分区的?”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北影导演水华先生,有意要将《月食》搬上银幕时,约我与当时还健在的钟惦棐先生对谈。他用车先来拉上我,再去接钟先生。他一上车,水华先生为之介绍,这就是写《月食》的李国文,我和他都坐在后座,他侧过身子打量我一番,然后第一句话就说:“你的这篇小说,可让我流了不少眼泪啊!”
    茅奖的事全忘了
    读书报: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哪里颁奖?谁给您颁的奖?当时是否六位获奖作家都上台领奖了?
  李国文:首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是1982年12月5日。仪式是在人民大会堂的小礼堂举行的,那天天气不错,晴朗无霾,但遗憾的是,那时我所属单位为中国铁路文工团,与首都文学界少有来往,偶尔碰到一起,寒喧几句,姓氏、名声、面孔、职务,常常吻合不到一起。所以,那天坐在主席台上的兖兖诸公,究竟有几位,又是哪几位,失敬得很,真是记不起来。而主持者谁,讲话者谁,授奖者谁,我是从哪一位前辈手中接受这项荣誉,实在有点对不起,三十年后的我,对于这次盛会,在记忆中已成空白。我也努力在网上搜索,能够找到的,仅有一张照片,站在最左边的那个高个子,就是本人。我很讶异那时的我,一副木然的表情。后来才悟出来,大抵旱得太久的庄稼,即使等到迟来的风调雨顺,成活也许不是问题,但精气神的振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了。命也运也,夫复何言?
    读书报:我又重翻了《冬天里的春天》,这部作品穿越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仍然能够打动我的内心。您会回头去看自己的旧作吗?
    李国文:第一我不那么自恋,第二除了编书和校对的必须外,我认为有读旧作的功夫,还不如写新作。所以,《冬天里的春天》出版以后,偶尔翻翻,有,从头到尾地再读一遍,没有。三十年过去,这部作品的人物、故事、情节,已经逐渐淡化,记忆模糊,也只好无可奈何了。我记得有一年和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对话,问起他笔下曾经写过的几篇有关中国风物的作品,因何而来?他的回答干净利落,一,我老了;二,我写得太多太多;三,我忘了。那时的莫拉维亚也就七十出头、八十不到的样子,现在的我比那时的他,年纪要更大些,但他最后“我忘了”的答复很精辟,被人遗忘,或者,被自己遗忘,也是绝大多数作家和绝大多数作品的最好下场。因此,对于某些前辈,某些同辈,也许太过自恋的缘故,忙不迭盖个文学小庙把自己供起来,也只有掩口葫芦而笑了。
    读书报:上世纪80年代末,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您的思想在此前后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国文:作家也许是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70年代末已现端倪,随后,新时期文学开始出现旺盛的势头,一发而不可收拾,那时文学书籍的印数,动辄以数十万计,与当下寒酸到不好意思在版权页标出印数有天渊之别。这其中既有文革十年的空窗期后,读者对文学渴求强烈的因素,也有复出作家的努力回归,以及知青作家来势汹涌而产生的影响,于是那几年里,佳作问世,口碑载道,名家名篇,洛阳纸贵。现在回过头去看,大有看自己孩提时的照片那样,对那时写作的幼稚,粗糙,浅显,笨拙,甚至不堪卒读,也只好哑然失笑,撇在一边。当然,学步时蹒跚是行走的最初阶段,谁也回避不掉,所以也无需自卑。那时的作品,完成了那时读者的需求,也就算完成任务。但如果看不到文学在日日新、又日新的前进过程中,如果看不到中国人习惯以三十年为一代,过去完成时,硬要掺和到现在进行时中裹乱,那就难免要贻笑大方了。
    有人高兴,有人跳脚,足矣
  【熟悉李国文的读者发现,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完成《垃圾的故事》之后,他突然转向了随笔散文。《文学自由谈》、《随笔》《当代》和《人民文学》均开过他的专栏,一发不可收拾。他为什么不写小说了?】
    读书报:为何告别小说创作?
    李国文:凡文人,无不具有浪漫气质,古今皆然。不过只是量的不同,质的差别而已,而同是浪漫气质,具体表现到各个年龄段的作家身上,也是在不停变化之中,所以写诗的人,多青年,最浪漫,写小说的人,多成年,浪漫则次之,写散文的人,写随笔的人,年岁要更大一些,浪漫则次而次之了。因此,作家的浪漫气质,在其全部创作史中,就得经历由躁动的气体状态,洋溢满盈,踌躇满志,到激动的液体状态,汪洋恣肆,波澜起伏,再到以静制动的固体状态,凝重沉稳,泰然安详这样三个阶段,然后,大概就该画其人生的句号了。记得多少年前,我随萧军先生访问港澳,闲谈时曾问过他老人家:您在《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以后,为什么就此搁笔了呢?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我:当一个作家对异性都不产生任何欲望的时候,你还指望此人再写小说吗?看来,写小说是需要浪漫的,你已经木了,你已经乏了,你已经是熬过两回的药碴,你还以为自己是恐龙,你还以为自己生活在侏罗纪,你还要把小说进行到底,那就等于拿读者开心了。
  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我写了我的最后一篇小说《垃圾的故事》,寄给了《上海文学》的厉燕书大姐,就和这种文学题材告别了,从此转向随笔创作,直到今天。
   读书报:从一个有才华的小说家转向随笔创作,您认为这种转变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李国文:说实在的,既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而是我写不过人家,就识相一点,退出小说领域,不再瘦驴拉硬屎,在那里强撑着了。当然,努努力,也未必写不出来,也未必写得太不好,但太费力气了,没有那么多浪漫,还要挤出浪漫,就是伪浪漫,这些年来,这样的小说实在不少,我就用不着再去凑那份热闹了。因为,此前我一直应《随笔》的杜渐坤先生约,和《文学自由谈》的任芙康先生约,陆陆续续以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存亡为题,发表过若干文章,出版过几本集子,渐渐有点影响。这收获真得感谢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古籍重印,是我那些年里唯一可以精读死啃的书籍,也成为我日后写作文史随笔的基础。
  我始终认为,写作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谋生之道,放弃小说创作以后,作为一个手艺人,总得干些什么,于是改弦更张,另找饭辙。好在我的同行在古籍(特别在史料方面)的阅读和收藏上,并不比我更多,所以笨鸟先飞,积微致著。这些年来,文史随笔写得还算得心应手,正因拥有的都是真材实料。
  当有了一把年纪以后,浪漫气质已经接近于零状态的人,钻进故纸堆,也许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作家和作家比的是语言
  【不可计数的中国文人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庸碌无为者。这些饱读诗书满腹才情的文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是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还是壮志难酬?对于中国文人的观察与剖析,也许只有李国文才能做到如此的深刻幽默,如此的酣畅淋漓。】
  读书报:《中国人的教训》体现了您一贯老辣的文风,以古知今,以史为鉴,更有您自己独特的见地。写作此类随笔近三十年,是否早已游刃有余?评论家认为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能否谈点经验共享?在语言上您有怎样的追求?
  李国文: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有其长必有其短,其作品自然也就有人说好的同时有人说差,评价各个不一的原因,因为对文学的优劣,很难进行量化比较。我在《小说选刊》工作的时候,一个只是属于我私人的读稿习惯,比较关注语言。作家与作家比,比什么呢?有人说比思想,有人说比真实,有人说比典型化,有人说比技巧,比来比去,人言人殊,很难分出高低。惟有语言具有量化可能。虽然也不甚可靠,第一,不大容易做到统计学上的精确;第二,一篇两篇作品,不足以概括作者的全貌。所以秘而不宣,只是私下的看法。那时,我的职业就是阅读别人的小说,那不是一桩好差使。所以,我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一是注意词语的重复出现频率,一开始也许会忽略,老在你眼下跳出来,就要警惕了。如果不是这个作家词穷语拙,囊中羞涩,那就是疏于推敲,仓卒成章了。二是关注作品中,新鲜的,流行的,市面上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词语,有,还是没有?有,说明这位作家活在当代,如果没有,当然不能认定这位作家远离现实,但语言是最能体现出时代感的文字符号,这点文学修养都不具备,大概是需要补课了。三是看这个作家对于古早词语的使用上,是否准确到位?是否恰到好处?既可以看出这位作家的学养,也可以看出这位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
  我是这样要求别人的,自然我也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读书报:今年有哪些书出版?
   李国文:这些年来,差不多用了两年功夫,一直在注释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包括原著和释注,约50万字。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认可了我的这种尝试,将在今年推出。注释古典著作,向来是专家的事,权威的事,但不知为什么,一直到今天,这部志异体小说,称得上为中国文学空前绝后的奇葩,始终被冷落着,闲置着,遂不揣冒昧,越俎代庖,以作家之见,试着来诠释这位大师的作品。一是希望大家关注这位了不起的文学大师,二是希望大家能从这位大师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中得到启发,三是希望大家写作之余,将目光投射到古典文学方面,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
    太阳、空气、水和网络
    读书报: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利用率高吗?
  李国文:1997年的春天,三天两头的风沙,是那时北京的典型天气,我拎着《冬天里的春天》的书稿,顶着扑面沙尘,来到朝内大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试试我的运气。传达室的人指着我的手提袋问:“稿件?”我点点头,“小说?”我又点点头。于是他说:“进门,上三楼,往左,第一个门。”初稿约有60万到70万字的样子,若以400字一页的稿纸计算,起码有两千来页,只好装进跑单帮常用的蛇皮袋里。到底是大出版社的人,有眼力,没把我当作二道贩子给轰出去。
  如今,进入网络时代,只须一键,整部书稿就直接到出版社责任编辑的信箱里了。所以,我这把年纪还能赶上网络时代,真是一大幸事。
    读书报:您用电脑写出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李国文:八十年代末,作家时兴换笔,邓友梅、谌容、张贤亮开始用电脑写作,他们是先行。随后,王蒙、叶楠、梁晓声和我也进入这一领域。因为分不清N和NG的汉字拼音,我只能死记硬背学五笔,人称四十不学艺,快六十的人还在那儿呀呀学语,难免有人笑话。我用五笔敲出了我的第一篇散文《秋天的感觉》,从这天开始,我不再爬格子,而是从电脑上一键一键地感受到秋天沉甸甸的收获。
  进入网络,则是21世纪来临前后的事情了,虽然那时上网速度慢,上网费用贵,然而那是一个崭新的、你从来不曾想过如此靠近你的世界,一个辉煌的让你感到自己是多么无知和狭隘的世界,一个推动着你必须跟头把式,跌跌撞撞才能追赶得上的世界。所以绝对值得投入心力,绝对值得花费时间,因为那也是一个绝对会给你丰厚回报的世界。
    读书报:您愿意怎样评价网络?
    李国文:我在想,网络将会像太阳、空气、水一样,成为当代人不可须臾或缺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03 , Processed in 0.0849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