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李富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7: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李富林)

一、语文教什么

语文学科没有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并非易事。同章节制教材相比,章节制教材的教学一般存在一大难题——怎么教,而语文教学则有两大难题——教什么怎么教。因为章节制教材,按照知识体系的序列编排,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只需按章节的顺序和内容施教即可,不必为教什么犯难。而语文教学则不同,一篇文章一个系统,虽然也有“单元”,但那都是一个模糊的临时“共同体”,没有清晰的知识序列。所以语文教师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不教什么);其次才是设计教法——怎么教。正是因为如此,语文课堂常常五花八门。我曾经向高中三个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题问道:在你接受的各科教学中,思路不清的、抓不住重点的、老师废话多的各是哪个学科?结果,学生几乎众口一词地都回答是:语文!所以如此,从客观上讲,语文课的知识是很难定量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挥,有时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或者想讲什么不想讲什么都无定格,所以语文老师把握不住就会走板、跑调,有时离题万里还自以为得意。

在传统语文教学那里,就教学内容而言,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大家认同的内容——但即使如此,语文课上也是五花八门。现在的新课程方案,取消了语文知识,于是原本就是难点的教什么便更成了盲区了。

王荣生博士区分了以下3个概念:“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指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语文教材内容”指语文教学“用什么去教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语文教学“实际教什么”。前两个问题是专家们的事,最后一个问题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事。

经过几年的讨论,语文学界形成了一些共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不能说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这个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语文教材的信息非常广泛,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及所传达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去发现教材中的语文教学价值呢?有人说,依据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指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但是,这里讲的是能力,而不是教学内容。原来,课程标准没有对教学内容做出规定。

但是新课程高考考纲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路标。考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为六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识记包括: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汉字——字音、字形,规范书写。理解包括理解词语和句子。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应用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实际上,语文处处都有探究。所以这一项,我以为可有可无)

可见,新课标语文考纲仍然不失语文特色。它应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指导纲领。

需要说明的是,考纲规定的这些层级,不是截然分开的。识记是初级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是高级理解,表达应用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语言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价值的核心。

但是,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有时候使我们无所适从。因为,有的地方,我们以为学生不理解而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结果学生靠自己的感悟能力都能理解,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生的寡味,长此以往,上课瞌睡。有的地方我们以为学生靠自己的感悟能力能理解,于是没有作为教学目标,造成目标失落和夹生饭。但是语文的理解难度确实很难定位,很多时候是要么大家都理解,要么都不理解。这是难题,但是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在大家看似都理解的地方,挖掘出理解不深、不真、不透的因素,在大家都不理解的地方拿出自己的见解来。

二、语文怎么教

1、文本表层信息,必须形成学生的共识

何为形成共识?即全体学生对文本的表层信息都在信息对称的原则下获得了了解——你知道,我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作进一步的探究。如何形成共识?办法一,老师念(朗读)大家听;办法二,学生念(朗读)大家听;办法三,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有目的地看(默读)。

这是对现代文中的精读教材在而言的。对于略读教材,可以灵活些;而对于文言文而言,表层信息的认知则是主要教学内容,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有同志不知道共识的重要性,上课以后问大家,这篇课文大家读了没有,读了!好吧,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文章的内容吧。——架空分析于是就开始了。

2、文本的结构与思路,必须加以系统梳理

这一项,也是进一步达成共识的步骤,同时,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与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且,不系统梳理,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但是,这种梳理,不是为梳理而梳理,而是在适当的时候作适当的梳理。其方法大致有:其一,按照传统方法由老师梳理;其二,将梳理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独学或合作探究;其三,先就重要内容设计阅读题,在反馈以后的讲评中进行梳理。

3、语言的学习与积累,是每篇文章的基本教学任务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王尚文)。我们只能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王尚文)。语文教学就是从语言出发,解读文本内容,然后再反观其语言,从而获得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语言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词语的理解与品味,一是句子的感受与解读,一是段落的分析语概括。每篇文章,都要在这三个方面寻找教学目标。

4、文本的分析概括与评价,依据文体的特殊要求,借助语言形式,有重点地进行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文体不同,研读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记叙文总结主要人物的品质特点是重点,议论文总结论证方法和思路是重点,说明文总结说明方法和思路是重点,等等。所有概括结果,都必须有文本中具体的语言形式作支撑。在这里,不但要求说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弄清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仅凭语感(直觉)即可解决认识问题,而老师则不但要有敏锐的语感,还应对语感作进一步的阐释。这种阐释能力是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老师的本事就在于能解释语感。

5、作家作品的介绍,要有效设计

先说有效就先说,后说有效就后说,插说有效就插说,不说有效就不说,少说有效就少说,一般不要详说,更不宜没有目的地长时间地说。在这个问题上,常见的毛病是小题大做和一上课就说。

6、课后的《研讨和练习》,要灵活处理

首先,课后的《研讨和练习》,从这套教材看,不一定都是教学重点。该用的用,该改的改,该删的删,该调的调。基本原则是:具体、有效。

例如高中语文模块一中:《沁园春·长沙》的练习有3道:第一道朗读背诵,可用之;第二道,“用自己的话描述……”可做修改:改成用书面语言改写原文;第三题课外延伸,可以提一下,也可以不管。再如《诗两首》,关于《雨巷》有两道题。第一题是品读音乐美并背诵,第二题是内容分析。第一题是难点,第二题是重点。如果按照序列先解决第一题,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体会不深;第二,后续教学重复。怎么办才高效?先解决理解问题,再解决朗读背诵问题。这首诗歌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初读——解读——朗读。(《沁园春·长沙》也可以采用同样地方法,但我更倾向于先背诵下来,然后再解读。因为,它的内容不难理解。)

7、语文教学15字诀

依文本,抓语言,重挖掘,慎拓展,忌空讲。

“依文本”,就是从文本出发,有所侧重地“教教材”;“抓语言”,即筛选文本的语言教学价值,据此进行语言教学;“重挖掘”,就是要注重从“平易”语言中发掘深刻内涵和启迪意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慎拓展”,就是不要随便拓展教材内容,以防走调转向;“忌空讲”,就是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一定要建立在对语言信息观照的基础之上,给出的答案要有语言材料做支撑,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更不能将观点强加于文本。

8、语文教学内容三层次

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表达了什么”涉及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的解读;“怎样表达的”,涉及积极修辞、消极修辞、表达方式和文章技法等;“为什么这样表达”涉及表达手段与表达内容、表达目的、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为什么”是语言鉴赏必须追求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修辞技巧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等,都可以用以下方法加以验证: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09 , Processed in 0.0756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