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友人叶永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7 10:0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怀念友人叶永烈
赵致真

  叶永烈先生5月15日在上海去世的消息使我如遭电击,陷入持久的悲恸。和上海几位好友们通电话,更相与喟然长叹,感慨万端。叶永烈先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他的科普作品影响了一代人。他突然去世了,我们才更加感到巨大的缺失和塌陷。

  叶永烈先生无疑是我们时代绝伦超群的科普作家,他所达到的高度,不仅同辈难以企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后人恐怕也无法超越。《十万个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们今天有多少栋梁之材,是当年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而加入科学大军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奥秘,是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叶永烈先生在自己生命的存续期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苍穹中能见度极高的一颗亮星。

  人杰盖棺,楷模长存。叶永烈先生那样笔耕不辍,许多东西是学不来的。叶先生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个码字工”,但能用3500万字“码”出一座座高堂广厦,这需要怎样超凡的才赋、勤奋和坚毅?何况根本没有现成的字可“码”,他的每个字都是学习、思考和创造的结晶。就算连续50年笔不停挥,也要每年“码”60多万字。须知其中的大多数字,是在酷热难耐的陋室中“码”出来的,是白色稿纸垫在蓝色复写纸上“码”出来的,是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800度近视的困境下“码”出来的。80岁高龄住进医院,还在规划着出院后两部长篇的宏图。我们学习叶永烈先生,只能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境界。甚至这也很难学到,对于叶永烈先生,写作已经是他的生存方式。成为和心跳、呼吸、新陈代谢一样的生命迹象和生命体征了。

  我和叶永烈先生不在一个城市。1998年《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记不清叶永烈先生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武汉,我闻讯后邀请他参观武汉电视台。并放映了我们相当粗糙的几部科普电视片。由于叶永烈先生曾长期在上海科影厂工作,我们自然有更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乃至“交浅言深”,说到许多生活与工作中的无奈。几天后,叶永烈先生如约寄来了他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写的文章《荧屏上的“变电所”》,发表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叶永烈先生在文中对电视科普的许多见解,今天看来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能振聋发聩。他为人善良谦逊、质朴厚道、践诺守信,从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此后和叶永烈先生音问少通,但不妨碍我对他的仰视和关注。转眼20年过去了。2018年,《科技之光》为庆祝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应邀拍摄5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科普》,采访计划中自然少不了叶永烈先生。和20年前一样,听说《科技之光》要来,叶永烈先生欣然应允。

  叶永烈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伤痛之余,自然首先想到我们亏欠他的那笔债。不由立即把素材找来,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电脑屏幕上,我敬仰的叶永烈先生音容犹在,却已人笔两亡,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一个最迫切的念头是,把这段采访尽快发出去。我想,这大约是叶永烈先生在世时最后一次接受的电视采访,最后一次系统完整概括地讲述自己的科普生涯。这段未见天日的视频,无疑是叶永烈先生留下的最珍贵、最权威、最新近、不可再生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叶永烈,不仅能够成为博士生课题,也应该是我们科学文化界应尽的历史责任。因为叶永烈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一位优秀科普工作者。

  (作者:赵致真,系科普作家、制片人)

  叶永烈生于1940年,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并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蜚声文坛。由叶永烈担任主要作者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23 , Processed in 0.0613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