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教学特色案例研究报告 |
| | | | | |
| | 一个普通的数学教研组何以能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何以能连续八次荣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如何能在一个组内培养成就四位数学特级教师?这些荣誉的获得和组内四位特级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一个个富有诱惑力的问题,促使我们去研究延安中学数学教研组和组内四位数学特级教师:吴承鄫、邹宗孟、张雄、郭雄。
本课题就是基于上述原因而致力于进课堂研究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特色;致力于研究教师个体与团队间的内在联系;致力于揭示四位特级教师特色形成的轨迹,将隐性的个别经验上升为带有普适意义的规律。通过课堂观摩,课堂实录,深度访谈,特级教师访谈录与案例分析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总结与提炼。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四位特级教师都独具个性魅力和崇高的师德风范。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四位特级教师都是各自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以“要减少一些人为制造的难点,这是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的第一要求”为教学出发点,把“引进新的概念,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原则,将“着重教给学生比较一般的解题方法而不是技巧”作为重点的特级教师吴承鄫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特色是:要“使数学变得容易一些”。
学生眼中“非常与众不同”,讲究精炼力求完美的特级教师邹宗孟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特色是:让学生“感受数学诗的意境”。
始终将“不仅育书,更要育人——引领学生探求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作为数学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特级教师张雄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特色是:让学生看到“生动的创新过程”。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推导”,“善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概念超前”的特级教师郭雄的教育思想及教学特色是:开发“学生的能力增长点”。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环境因素。
首先是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经历成就了他们今天的成功。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实践,有新追求,有高标准,有新创造,有自己特色;并且奉行这样的准则:自己的成功是吸取别人经验的结果,你奉献给别人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别人的心,就有了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些就是四位特级教师共同成长的轨迹。
其次是数学教师经常性的反思交流所产生的巨大效能。对于教学反思,四位特级教师从最开始写教后记,反思一堂课的得失,到后来按某种教育理论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在到后来随着数学组反思、讨论氛围的形成,大家共同考虑整体的思维方式以及用什么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的问题。这样反思交流的层次不断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再次是延安中学特有的数学文化氛围,促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有序、高效发展。“敬业、奉献、科学、协作”的组风促成了良好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立足教学抓科研”的研究风格促成了教研组不断提升自身层次,帮助每一位教师朝着“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轻负担、高效益、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促成了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最后是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为特级教师的成长和数学教研组这样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能。学校强化了教师价值观建设,将责任感作为衡量一名教师是好教师的首要条件,努力建设一支“敬业、奉献、科学、合作”的教师队伍。学校努力构建适宜教师发展的友好竞争、不断进取的环境。学校在管理中形成了团结合作、有利于改革创新的良性机制。
总之,我们认为,每一位特级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文化的追求,成就了他们深邃的数学涵养和高尚的师德风范,而延安中学数学教研组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每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促成了良好的协作型、学习型组织关系的确立。反过来,特级教师们的成长,又有助于数学教研组的进一步优化。同样,延安中学为特级教师的成长所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使学校的数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正是特级教师、数学教研组、延安中学三者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使延安中学因数学特色而成为申城名校。
本课题的研究,给予了我们三个层面的进一步思考的可能:1.如何借鉴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其个人智慧化为多数教师共有的智慧。如何帮助教师意识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教育意义,并付诸实施,并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大量复杂现象中把握其灵魂和核心——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使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成为形成教师特色的关键。3.如何实现学校所具有的教师发展的功能,如何使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通过本课题研究,不仅特级教师的经验得到了总结,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借助课题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课题组成员有6人获市、区教学一、二等奖;有1人成为区拔尖人才,1人获区“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同时,借助课题我们和长宁区数学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使特级教师的经验在长宁区得以推广、辐射,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