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的筹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6 10: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的筹办   作者:艾里香   
张功臣著 新华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
  咸丰十年(1861年)一开年,随着英法联军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饱受蹂躏的京师地面上渐渐又恢复了活力。虽然天寒地冻、朔风呼啸,内城的官道上难得见到几个人影,但对于龟缩在紫禁城里的王公大臣们来说,洋鬼子们离去的背影,总算是使他们松了一口气。
  这天早晨,议和钦差大臣桂良带着一干人马,把大队洋兵簇拥着的英法公使额尔金、葛罗一直送到西便门外,心里像是落下了一块石头,甚至有点对他们感激不尽的意思。向两个洋人拱了拱手,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搜肠刮肚,想出了一句:“狗逮猫!”(“早晨好”)这是他奉旨办理对外交涉、与洋鬼子周旋了几个月以来,学会的唯一一句洋话。两个洋大人居然听懂了,相视一乐,咕哝了句什么,掉转马头,扬长而去了。
  奕訢时年28岁,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的异母兄弟,因议和时与洋人多有往来交道,人称“鬼子六”。8月份,咸丰帝在热河驾崩后,他与慈禧太后联手,利用拥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蒙古都统胜保,杀赞襄政务八大臣载垣、肃顺、瑞华等,西太后垂帘听政时代从此开始。
  随着洋人退兵,朝廷内局亦尘埃落定。奕訢被任命为议政王,并掌管军机处,总揽内政外交于一身。
  城下之盟,历来被视为当朝者大耻,而被苦苦劝走的洋人,焉知哪天还会打上门来再胡搅蛮缠一番?奕訢与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等一班大臣在朝房里商议了几天,痛定思痛,想前念后,终觉得国门既开,对付洋人,还需拿出一个长久之计才是。到1月13日,总算拿出了一个上奏的折子,这就是被视为洋务运动重要里程碑的《奕??桂良文祥奏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呈览请议遵行折》。折子中奏闻两宫的六件事分别是:京师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北口岸,请分设钦差大臣;新添各口关税,请分饬各省派员管理;各省办理外国事件,请饬该将军督抚互相知照;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语言之人,请饬广东、上海各派二人来京差委;各海口商情并各国新闻纸,请饬按月咨报。
  这是清政府首次提出学习外国语的设想。由此奏折可知,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统一管理全国外交,在南北口岸派驻大臣、办理通商事宜,在新添各口增设海关、查收洋税等,都属国家大事、当务之急,而学习外国语忝列其中,未免有些细枝末节。
  奕訢为何如此看重此事?说起来还有一段缘由。
  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破天津大沽海防,逼进京师后,朝廷大局由奕訢主持。当时,退守通州的清军主帅僧格林沁部下俘获在张家湾一带侦察军情的英国参赞巴夏礼,随即押送至刑部设在德胜门内高庙的公所审问。奕訢命其写信给联军统帅,联络议和之事。巴夏礼遵命以中文手书一信,但结尾处有数行洋文。奕訢担心其中有诈,不敢即发,而身边文官士子竟无一人识得夷文;情急之下,听说密云县丞黄慧廉曾与洋人交道,粗知英文,赶紧调京来认,数行洋文仅是巴夏礼的签名和年月日而已。一番折腾,使战和之局又延宕了多日。
  议和时,奕訢与英法两国续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两国交涉,均使用英文或法文,暂时附送中文,待中国选派学生熟习外文后,即停附中文照会;此后各项文件或文词发生争议,均以外文为主。但是在谈判中,奕訢还是被外国翻译欺蒙,致使中法条约中掺入许多关于传教士特权的内容。这两件事大大地刺激了奕訢。
  从1793年9月英国勋爵马嘎尔尼率使团在热河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乾隆帝,寻求改善两国外交和贸易关系的途径,到1840年以后西方人依仗坚船利炮强入中国,挑起两次鸦片战争,朝廷与洋人交往渐多,由于双方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交涉过程中误会连连,歧异不断。这其中,如何相互畅通语言,乃是第一要义。
  朝廷历来以为,外国人来到中国办理公事,就应该说中国话,这是天经地义之事,更关系到国家威严体面。倘不懂中国话,就应该自己预备通译;堂堂大清政府,岂能给他们代备夷语翻译人才?因此,鸦片战争前,中国与外国交涉公事,无论来往都用汉文;直到外国兵舰商船闯进各海口,朝廷不得已稍作让步:外人来的公事行文用汉文、洋文两种,而中国去的公文仍只用汉文。
  这种景况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强迫与朝廷签订《北京条约》,才彻底改变。条约中所规定中外来往公文中如有文字的争议,必须以洋文为主等项,使朝廷不得不考虑学习外国语一事了。
  作为朝廷与英法谈判并订立《北京条约》的代表,奕訢亲身感到,办理好对外交涉,迫在眉睫的要务是培养翻译人才,而学习外国语,必以开办学馆、延请教习和招揽学生为先。
  几名“假洋鬼子”,若干未成年的八旗子弟,一所随时解散的临时学校,这就是奕訢等为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描画的蓝图,也是中国人学习外国语的开端。
  两宫览此奏折后,朱批命惠亲王绵愉、总理行营大臣、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妥速议奏。绵愉等在11月19日的回奏是:“恭亲王奕訢等筹议各条,按切时势,均是实在情形”。次日,内阁接到上谕,言奕訢等奏设立总理衙门等六条,均照原议办理。同一天发出的“廷寄”中对筹办外文学馆尚有明确指示:“准于八旗中挑人学习外国言语文字,知照俄罗斯馆,妥议章程,认真督课,如能熟习各国文字,即奏请奖励。”
  谕旨一锤定音,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的筹办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52:1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文化碰撞的生动见证
艾里香
  《洋人旧事》讲述了近代历史上一些洋人在中国生活和奋斗的经历。这些身份各异、生活时代不同的洋人,在与中国结缘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顿和磨难。他们大多早在19世纪中叶陆续来到中国,在朝廷尚不知英美各国位于地球哪一端、百姓视高鼻深目的洋人为鬼魅的年代,来华洋人与中国人交往,并且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在书中,那些洋人不再是清一色的青面獠牙,如纸片般单薄,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困顿和希冀的活生生的人。
人 “马礼逊的生活很快陷入了拮据中。不仅无法保证一日三餐,而且食品非常单调……再加上气候不适应,又处于半隐居状态,每天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最后虚弱得几乎不能在自己的房间里走动。没有钱,没有朋友,也没有合法的身份。他的日记里开始频频出现‘抑郁’、‘孤独’和‘沮丧’这样的字眼。”这是为传播上帝福音、抱着献身的准备而来的传教士马礼逊。
  “临出发前,每个间谍得到了一个从船上带来的日式饭团:和着湿冷的雾气,向野坚一急匆匆地把它吞了下去。目送着乔装完毕的几个同伴分批消失在远处洼地里的背影,他的心里不禁升起一股悲凉……此次执行任务不同往常,也许,这是彼此最后一次见面了吧?”这是甲午战争初期为主攻辽东半岛的先头部队做先导的日本间谍向野坚一。
  还有出于生计的考虑来到中国经商的龙思泰,命丧太平天国枪弹下的华尔,把持中国海关45年的赫德,参与并影响了民国时期中国政坛许多重大事件的端纳,被命运所选择成为最后一个帝王老师的庄士敦。这里的描述显然不同于教科书中简洁的、爱憎分明的历史叙述,而是试图从人性的角度重塑一个多维的历史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探究其中意味。
  透过《洋人旧事》里的一个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豪情满怀的年轻人奋斗的过程;是献身宗教事业的开拓者的艰辛;是冒险家对异国资源的占有与肆意践踏;是异乡人的孤独、恐惧与无助;更有旧中国面对欺凌时的无奈与不争。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因技术在握,或因语言优势,或是职业使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异乡客的经历坎坷,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作为不同文化最初的碰撞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留下了有价值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他们的故事大都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气氛里,无一例外交织着困惑、龃龉乃至重重痛苦。
  《洋人旧事》这本书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及其在中国跌宕起伏的经历,向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不同文化在最初的碰撞中所遭遇的一切,也为我们还原了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艰辛、曲折时代的缩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33 , Processed in 0.1293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