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错误皆可原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8:2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单  浩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见,犯错误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对于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可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却缺乏这样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见识,也许是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对学生犯错的问题上过于敏感,反应也过于强烈,往往采用放大镜心态,善于小中见大、一叶知秋,抓住孩子的一点点小错误就对孩子横加指责,不将“灵魂深处的罪恶”揭示出来誓不罢休。这种缺乏宽容与自由的严苛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心灵成长。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大家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那样,无论对孩子还是老师自己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需知“小过不改必成大恶,小错不断酿成大案”。正确的心态是:对于孩子来说,即便错误很大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我们也应该首先告诉自己,一切错误皆可原谅。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犯错误的孩子,只有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查找到“病源”,对症下药。事实上,就错误本身而言,也是各有区别、迥然不同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认识性错误
    孩子经常会犯一些认识性错误。换句话说,认识性错误是每个孩子都无法避免的。比如,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严重的品德问题,很多老师也对班里经常屡禁不止的偷盗现象深感不安和头疼,不是痛苦自己的教育无方就是痛恨学生缺乏教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孩子对于偷窃行为并没有成年人那样的羞耻心,在他们看来“偷”和“借”之间并无本质区别。这就是典型的认识性错误,对于这类错误我们首先要承认其“认识性”性质,进而采用宽容的态度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认识”上有所更新和突破,避免以后再发生此类错误。如果一定要责罚,也只怪教师和父母没有提前进行预防性教育,而不能简单地责怪孩子,更不能据此对孩子的品行有丝毫怀疑,否则将会对孩子造成严重而持久的伤害。
    二、过失性错误
    如果触犯认识性错误的孩子还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话,那么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过失性错误则基本上不受孩子主观意志的制约。比如,吃饭时将饭撒在刚换洗的衣服上,解数学题时总是忘记带单位名称等皆属此类。过失性错误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两个特点,很多时候其发生纯属意外,令人无从把握。因此,对此类错误,我们更不应该对孩子怒气冲天、责备不休,应以平和的心态给孩子以宽容和安慰,毕竟这样的过失即便老师和父母本人都无法完全避免,又怎么能去责怪孩子呢?试想,如果连弄脏衣服都要受到严厉的、无休止的责骂,在孩子眼里,这个世界不是太可怕太无情了吗?
    三、顽固性错误
    这恐怕是最令人头疼的一种错误类型了,“屡教不改”、“明知故犯”、“总是在一个地方跌倒”。这些充满愤怒、无奈和厌恶的语句就是对其的形象描述。事实上也的确令人生气,对于一些顽固性错误,任你天天讲月月讲,个别孩子似乎全当耳旁风,从来没有真正听进去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这应该首先从孩子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找原因,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帮助孩子消除“内在因素”,既而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容易引发错误的外部条件,将错误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就拿学生上课说话来说吧,无论老师用尽各种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可有的学生还是一上课就变成小喇叭,说个没完没了。可当老师提问他时,小喇叭就会马上断电变成了闷葫芦。对于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采用严厉批评或置之不理两种极端方式进行处理,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严厉批评只能换来一时清静,置之不理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怎么办?教师首先告诉自己:一切错误皆可原谅,这一次也不例外!继而分析:是孩子的个性太过活泼还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所学内容太过枯燥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什么问题?这样,老师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妙手回春!
    以上对孩子经常所犯的各种错误类型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就解决方法提出了笔者一些很不成熟的见解。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错误皆可原谅!这一点您赞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7:01 , Processed in 0.1286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