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横峰县第一小学杨银华校长一行六人参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0 16: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智”不在年高

学生姓名:杨彦楠

横峰县第一小学四年级
5

辅导教师:胡燕萍

横峰县第一小学
联系方式:13979323167


429
星期日

“咱老百姓呀,今儿真高兴!高兴,高兴,今儿真高兴……”我手舞足蹈,激情欢唱着。因为今天终于打败了号称“智多星”爸爸,胜利的喜悦让我心花怒放,原来战胜强大的“对手”如此舒畅。望着爸爸羞涩的神情,我忍俊不禁。此时的他被这道数学题正在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呢。
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出现一道有趣的智力题:有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2个人轮流取,每次每人可取1--4张,谁拿到最后一张就输,问先拿牌的人怎样才能获胜?我凝神注视这道题,一时难以入手,于是想到“实践出真知嘛!”便找到一副扑克牌进行翻来覆去地摆弄和推敲,突然灵光一闪,智慧的火花点亮了前进的道路,成功的喜悦喜上眉梢,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智多星”爸爸一决高低,几次三番,爸爸屡战屡败,一头雾水,看那架式有点有失尊严的样子,没想到被儿子弄得一败涂地。
“吔!怎么每次都是我输?不行,我先拿,再来一盘……”爸爸有点丈二摸不到头脑了,结果还是无济于事,还是认输求饶。“这叫有‘智’不在年高!”我故意把“有智”加大音量,那份得意之形溢于言表。
妈妈在一旁开了腔:“我看你要向儿子讨教讨教了!”“当然,这叫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眉飞色舞,拿腔拿调地调侃着。爸爸,手中不停地摆弄着扑克牌,一时难解其中之迷,但又不好意思向我讨教秘诀。
我接过扑克牌,将秘诀和盘托出:因为一共有54张牌,每次只能拿1到4张,要想稳操胜券的话,采取凑5法,对方拿一张,我就拿四张,对方来二张我就拿三张,这样拿正好是5的倍数,5×1050,因为拿到最后一张牌就是输,于是先拿的人,第一次先拿3张,剩下54-3=51张,再让对方拿,不管对方拿几张,采取凑5的办法,最后一张一定是对方拿到认输……
“嗯,真不错,我儿子真聪明!”妈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后,摸着我的头,不住地夸奖我。

教师评注:

学生以诙谐可爱的语调,体现出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详实记述了小作者在生活中,在家庭里,数学带来的情趣,当孩子获得成功那份快乐和甜密,父亲未解其妙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也使亲情其乐融融。小作者把“有志不在年高”巧妙地换成“有‘智’不在年高”作为题目,既新颖别致,又有想像力,也点明了孩子们积极探究不懈追求的数学理念。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58:50 | 只看该作者
刘宪华给小学生推荐的100本好书

1-2年级:
1、《成语故事精选》(注音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著任溶溶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中国童话故事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4、《稻草人》 叶圣陶/著
5、《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著,裘兆明/图
6、《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7、《第一次发现》(濒临危机的动物)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编,(法国)雨果/绘,王文静/译
8、《蝴蝶·豌豆花》金波/编,蔡皋等/画            
9、《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俄)克雷洛夫著         
10
、《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      
11、《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2、《神奇的符号》 苏步清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        
13、《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4、《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5《王一梅童话》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年级:
16、《伊索寓言》 (希腊)伊索
17、《三毛流浪记》张乐平/绘
18、《宫泽贤治童话》 (日)宫泽贤治著周龙梅
19、《天方夜谭》 郅涛浩等译
20、《130个科学游戏》吴衡康编译
21、《东周列国志故事》 郭 平,陈咏超 改编
22、《成语故事365》 帆女阿雪等

23、《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重庆出版社出版 24、《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5、《女巫》英罗尔德达尔  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26、《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董宏猷
27、《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苏叔阳
28、《小兵张嘎》 徐光耀
29、《三寄小读者》 冰心
30、《皮皮鲁传》 郑渊洁
31、《肚皮上的塞子》 周锐
32、《乌丢丢的奇遇》 金波
33、《我要做个好孩子》 黄蓓佳

34、《鲁滨逊飘流记》 (英)笛福著,王泉根译
35、《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著,马默译
36、《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 张继楼,彭斯远
37、《外国儿童诗选》 文成英,李融编选
38、《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
39、《中外探险故事精选》 伊明选编
40、《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41、《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言小山译
42、《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黄天源译
43、《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等
44、《30天环游中国》郑平等
45、《草房子》 曹文轩
46、《第三军团》 张之路
47、《糊涂大头鬼》 管家琪
48、《木偶奇遇记》 杨建民译
49、《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
50、《童年》 (俄)高尔基著

5-6年级:
51、《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路甬祥主编
52、《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
53、《科学的发现》 郭正谊等
54、《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55、《元素的故事》 (苏)依·尼查叶夫,滕砥平译
56、《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57、《城南旧事》 林海音

58、《女生贾梅》《男生贾里》 秦文君
59、《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60、《世界五千年》 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
61、《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来新夏主编
62、《丛林传奇》 (英)吉卜林著,徐朴译
6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64、《骑鹅旅行记》 (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

65、《三重门》韩寒
66、《青铜葵花》曹文轩
67、《野风车》曹文轩
68、《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
69、《红瓦黑瓦》曹文轩
70、《根鸟》曹文轩
71、《细米》曹文轩
72、《夏日历险》新蕾出版社
73、《塔克的郊外》新蕾出版社
74、《时代广场的蟋蟀》新蕾出版社
75、《神秘的公寓》新蕾出版社
76、《洋葱头历险记》新蕾出版社
77、《偷莎士比亚的贼》新蕾出版社
78、《马堤与祖父》新蕾出版社
79、《橡树上的逃亡》新蕾出版社
80、《山居岁月》新蕾出版社
81、《傻狗温迪克》新蕾出版社
82、《威斯汀游戏》新蕾出版社
83、《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
84、《捣蛋鬼的日记》 (意)万巴著,思闵译
85、《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

86、《生命的密码》谈家桢著
87、《风与树的歌》(日)安房直子著,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88、《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著,何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8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著 李汉昭译

90、《大作家史努比》 (美)蒙特
91、《西游记》
92、《三国演义》或《易中天品三国》
93、《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丰子恺/著
94、《幻城》郭敬明
95、《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的故事》黑柳彻子
96、《桥下一家人》美纳塔丽,王宗文译/新蕾出版社
97、《小河男孩》英蒂姆鲍勒,麦倩译/新蕾出版社
98、《奥兹仙境》美弗兰克鲍姆,张潘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9、《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常新港/接力出版社
100、《女生日记》杨红樱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22:02 | 只看该作者
寒 假 盘 点


寒假似一尾滑溜溜的小鱼,当情不自禁地想要握住它,好让它在掌心多停留一会儿时,灵活的它调皮地摆动着小尾巴紧挨着温热的指掌迅速滑过游走,那真实的冰凉触觉告诉你:它曾就在你掌心,但转瞬间已离你而去,单留下满腔的惆怅给你……

假期里,生活节奏变了,于是,生活习惯也跟着变。开学在即,又该将一切赶紧改回去,这也是一种轮回吧?呵呵!

工作的时候,每天的生活紧张而充实,最大的困扰是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很难保证。所以,放假了,加之天气寒冷,便把睡觉作为头等大事,每天放纵自己痛痛快快地赖在温暖的被窝里,通常是从二十四个小时中划拨出一半用来睡觉。从午夜零点睡到次日午时十一、二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理所当然地将早、中餐合并,省事又经济:)

正月里,肚子是从来不会感觉到饿的,很多时候就是想刻意让肚子空一阵子,好恢复对饥饿感的记忆。陪家人、走亲戚、会好友,每天的议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原本计划假期好好看些朋友们推荐的好电影、好电视连续剧,多阅读几本好书的,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才发现这些个心愿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有充足的一个人安静独处的时间,而热闹的正月,最缺的就是这个。

难得今晚兴之所致,不妨盘点一下假期的收获吧——

电影:看了《非诚勿扰2》、《手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岁月神偷》(一帘黄花喜欢的),都是很不错的电影,尤其欣赏葛优的表演:)宋词推荐的《女人四十》一直说要认真看看的,却至今还没看,惭愧~
电视连续剧:完整地看了《民国往事》,很喜欢——喜欢剧情,喜欢剧中的演员,每看一集都生出不少感慨,但并未及时将其凝固成文字留存,而是任其自由来去了。

书:严重喜欢《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水知道答案》(1)、(2)(江本胜著)、《1Q84》(1)、(2)(村上春树著)。这类好书捧着总会涌起一口气读完的冲动。毕淑敏著的《心灵密码》和宋词借的《妖娆绘》(前朝女著)都是很快就看完的,看这些与自己心灵非常契合的文字很轻松、很惬意,心间会溢满温暖的感动,更有意思的是,书中的有些话语,在不经意间,竟会令我产生恍如自己在轻声述说的错觉:)《朱光潜谈美》、《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安德烈合著)、《爱的艺术》(弗洛姆著)都陆续看了部分,剩下的部分以后自有再续读的机会。床头总会堆着一些书,看一下,放一阵,隔些日子又捧起读一会儿,再搁一阵,如此反反复复的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来,定期盘点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未盘点前,自以为结果肯定不尽人意,然而此刻居然欣慰地发现,以我有限的假期自由独处时间,能有收获如此,已是相当满足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19:07 | 只看该作者
横峰一小个性化班名集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个性化班名
注释
命名人
一(1)班
鲁冰花
1、一年四季开花,象征教师像母亲般的无私、执着、温情和奉献。关爱和呵护孩子成为健康、情趣、智慧的人。
2、教师与学生约定:希望在我们和孩子们相伴的每一天里,在每一个角落里,在每一个需要爱的季节里,我们携手好习惯,一起同行,一路如歌。
饶燕琴
一(2)班
育苗
1、
育,教育,培养,培育;
2、
苗,树苗。孩子们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培育下才能茁壮成长,将来都是国家的有用之材。
黄顺敏
一(3)班
一叶方舟
1、
为该班语、数两位任课教师名字的谐音组合;
2、
从一年级开始,扬帆起航,学习能鹏程万里,事事能一帆风顺,到达成功的彼岸。
彭晓芳
一(4)班
文心
1、
以学习文化知识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2、
用快乐的心情来学习文化知识;
3、
亦文,亦心,文存,心在,文心无二。
钱宗良
一(5)班
多彩
1、
愿一(5)班的孩子在横峰一小度过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
2、
我相信本班孩子将会用精彩的表现去描绘出富有光彩的人生。
徐建平
二(1)班
启航
每个人都是一艘航船,启航就是整装待发,为了成功开始准备一切。
李建英
二(2)班
旭日
旭日东升
王国胜
二(3)班
小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曹清红
二(4)班
鲲鹏
鲲鹏,大鸟也,胸怀理想,展翅高飞。
汪丽红
二(5)班
小鲤鱼
鲤鱼跃龙门
温丽华
二(6)班
青鸟
出自李商隐《无题》:“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传青鸟为传递消息的幸福鸟。
周群英
三(1)班
扬帆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是惊涛骇浪。只要我们鼓起信心的风帆,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一路前行。当我们站在终点回望,便会骄傲地看到——我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航线。
程普兰
三(2)班
放飞
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杨艳
三(3)班
德馨
1、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艺德双馨的意思。
冯霞
三(4)班
仁德
出自:《论语·里仁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艳琴
三(5)班
艳阳天
1、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艳阳天。
2、取自数学、语文老师胡艳萍、杨群名字中的“艳”、“杨”(谐音:阳)。
杨群
四(1)班
求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林莉
四(2)班
听雨
听雨淅沥声,正是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
汪文娟
四(3)班
知非
知不足,而后能改之,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凌莺莺
四(4)班
奋进
奋发进取
顾荣福
四(5)班
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程丽芳
五(1)班
快乐小屋
这儿是我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地方。
丁嘉伟
五(2)班
毓秀
培育人才,人才济济
童建良
五(3)班
璀璨
我们是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绽放自己的光芒。
四(3)班全体师生
五(4)班
灵敏
灵:语文老师周玲之“玲”的谐音;敏:数学老师余敏之“敏”。期望本班学生个个灵秀、机敏,充满活力。
周玲
五(5)班
春蕾
寓意孩子们像春天绽放的花蕾,充满蓬勃生机。
朱剑军
六(1)班
日月同辉
班名中既有语文老师宋月红的“月”,也有数学老师刘新辉的“辉”,同时又把男生喻为“日”,女生喻为“月”,希望男、女生都能“同辉”——一齐积极向上,共同创造辉煌!
宋月红
六(2)班
HAPPY· 学海
古语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我们班的同学是在学海中快乐地学习。
张寅中牵头,集体讨论
六(3)班
芳草如茵
寓意为孩子们如勃勃之芳草,连绵天涯,乐观向上,快乐团结,活力蓬勃。
蒋绿茵
六(4)班

只要心中有爱,何惧风雨;只要心中有爱,天地辉煌。让我们每个人心中怀揣着爱,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去超越梦想。
邓晓春
六(5)班
凌志
凌云壮志
张荷花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18:16 | 只看该作者
雪 花 飘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雨转雪
日月同辉班:黎琬钰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时,正在讲课的宋老师发现许多同学的眼睛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窗外,她这才发现窗外已下起了鹅毛大雪。看到宋老师的目光也被窗外的雪花吸引了,大家再也顾不得那许多,忍不住欢呼道:“哇!下雪啦!”教室里一瞬间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把手伸出窗外,想接一些雪花在手里;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恨不得立刻飞奔到操场上去痛快地玩雪。眼看着窗外的雪花由星星点点的小雪点变成了一片一片花瓣一样的大雪花儿,同学们都没有心思听课了,虽然人还在教室里,可心却早已飞出了窗外。宋老师见我们这样子,便决定不妨干脆让我们出去感受一下。我们一边高呼着“万岁”,一边一溜烟跑了出去。
  我们兴冲冲地来到操场上,只见已经有许多同学打着伞在尽情感受着雪带给我们的欢乐了。我放眼望了望四周,心想:就下了这么一会儿,屋顶已经盖上一层雪了,那么如果一直这样下下去,明天就能堆雪人、打雪仗了!我此时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欢呼雀跃着和同学们疯玩儿去了。操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只见有的同学安静地站着,伸出双手,含着笑接雪玩儿;有的同学把地上的积雪抓起一把,捏成一个个小雪球互相追逐着打起了雪仗;还有的同学捧起一把雪,放进嘴里品尝着雪的味道。今天实在是太开心了!望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心情一下也好了许多呢!学校的松树上已积起了一层晶莹的白雪,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多美的诗呀!多美的雪呀!多美的“雪人”(我们横峰一小的孩子们)呀!
  不知不觉中,地上已经一片雪白。同学们在雪的世界里痛快地玩耍着,流连忘返。没过多久,“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都极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回到了教室。看着窗外仍在飘飘洒洒的大雪,我心想:哎!为什么学校今天就不能破例让我们多玩一会儿呢?真是的!我想快点放学,因为我希望快快回到奶奶家的院子里去,好好看一看那粉妆玉砌的雪景,痛痛快快地玩雪。我愿陶醉在那一个充满欢乐与甜蜜的雪世界里。
  我们班有同学在玩雪的时候,自顾自唱起了他们改编的歌曲:“2010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美丽的雪娃娃,欢迎你的到来!你就在这儿多玩一会儿吧!你快乐,我更快乐!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10:09 | 只看该作者
 一 念 之 间
  也许是哲学类书籍看得多了,现在思考任何问题都会把看似对立的事物融合到一起去想。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去想问题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寻烦恼,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有益的思维方式,非但不会让人觉得苦恼、疲累,相反,能将人的思想引向更加开阔和通达的境界,最终经由复杂回归到简单。这个过程愉悦的:)
  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在解读《易经》中的哲学思想时说,阴与阳不是对立而是合一的,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任何事物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没有绝对的真与假、对与错、是与非,认清了这一点,人真的会觉得轻松许多。很多的烦恼,其实都是较真惹的祸。中国人特别推崇糊涂,郑板桥当年挥毫写下的“难得糊涂”四字,被后世人公认为是聪明的最高境界。当时他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还有他题的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便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即对他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这“由聪明而转入糊涂”确实很难,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心向往之”。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吧!聪明和糊涂往往会在同一个人身上交替体现出来,试问:有谁能把这二者分得那么清楚?再问:又为何要分得那么清楚呢?用曾仕强教授的话来说,“聪明就是糊涂,糊涂就是聪明。”这样的思想实在是有趣得很!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多梦之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睡着还是醒着时都特别爱做梦。很喜欢《盗梦空间》中的这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做梦的时候,梦境是真实的,对不对?只有到醒来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儿。谁说梦境不是现实呢?”记得当时看完这部精彩的电影从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竟有些恍惚,真的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梦境里还是现实中了:)是啊!谁说梦境不是现实呢?而且在我看来,很多梦境比现实还真实。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句诗:“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这草原,对诗人来说,与眼前的三叶草一样真实。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一场梦而已。梦,是现实的另一张面孔。《盗梦空间》的成功在于,它带领着每一位观众随剧中人一起,自如地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每个观众从影片中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看似脱离现实却又浮于现实之上,于是,在这真真假假,亦真亦幻之中,不知不觉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不能自拔。当我们情不自禁地为女主角因辨不清真实与梦境而从高楼上飘然坠下唏嘘着,为男主角最终是否能如愿以偿从最危险的潜意识的边缘成功回到现实而揪着一颗心时,谁敢说我们不是在一起做着一个相同的梦,一起经历着一段共同的现实呢?
  《盗梦空间》里中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么?是人的想法。人类一个简单的念头可以创造城市,一个念头可以改变世界。”念头,换言之就是想法,也可以说就是思维、思想,人的思想所产生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无限强大的。我们的梦境说到底,就是我们思想意识的产物。思想,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总是能那么真实地影响我们,或令我们颓废,或给我们力量。所以,我们如何敢说:看见的就一定是真实的,看不见的就一定是虚幻的?
  很多时候,看到街边那些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疯癫之人,我总会想:他们或许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只是我们看不懂罢了。他们的世界很简单,简单到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们看他是疯子,而在他眼中,我们又何尝不是疯子呢?当一个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主观想像当中时,他的想像就是全部的真实。
  现今社会,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我看来,精神病人和抑郁症患者走入的,只不过是另一个同样真实的世界。
  约翰·纳什是一位数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位与疾病抗争了30多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对博弈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传奇人生被改编为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电影,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当看到最后那感人至深的结局时,我已是泣不成声……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一生都在与抑郁症搏斗。他曾经表示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一度甚至险些自杀。他原本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为了使生活充满一点阳光,他学会了幽默。幽默是他宣泄悲哀和消极情绪的方式。每当林肯讲笑话时,他的眼睛就会发亮,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先大笑起来,并手舞足蹈。笑,成了林肯缓解压力与抑郁的最佳药方。
  所以,人只要能战胜自己的思想,便能征服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妄谈。
  早年买了一本刘墉的书,很喜欢,书名叫《生死爱恨一念间》,是啊!想想这人世间的林林总总,不都在一念之间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09:30 | 只看该作者
            镜  子


  认识你自己,因为你带有我的形象,这样你才能认识我;我即是你的形象,在你身上你就看见了我。

  其实对灵魂有所影响才是更重要的工作。

  我开始认知自己也是一面镜子。
                                                ——摘自《神的形象》
  因由眸子“做媒”,有幸结识了《神的杰作》、《神的形象》这一对神秘、迷人的“姊妹”。从《神的杰作》到《神的形象》,作者杨腓力以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深入浅出地把医学、真理和班德医生的行医经历融入对身体奥妙的解说中,生动地揭示了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是多么复杂和智慧地彼此服务,成为一体,使我们对“形象”、“血”、“头”、“灵”、“痛”的意义有了崭新而深入的思考。
  真的好喜欢捧读这样的好书,因为,读着它,你会感觉自己正在它无声的陪伴下,悄然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心灵慢慢卸去重重疲累,渐渐变得越来越轻盈灵动。这种纯粹、干净的愉悦,想是最能滋养人的吧!
  读到《神的形象》中的《镜子》一篇时,我被那些在战斗中受伤的飞行员的故事深深触动。二战期间,班德医生曾作为实习外科医生有过一段为那些脸部被烧伤的飞行员们做整容手术的经历。无论医生们如何的尽心尽力,以当时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术最终的结果总是难如人愿。这些受伤的飞行员个个都曾是英国的精英,聪明、健康、最有自信、最爱国,也最不要命,他们往往也是全国最俊美的男子。每一个受伤的空军病人,通常都要在忍受了二十至四十次植皮手术之后才能出院。即使在这段冗长的手术期间,飞行员们的士气还是很高昂的,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在为国牺牲。他们似乎不计痛楚,彼此取笑对方破了相的面孔——他们都是最好的病人。但是等到康复最后的几周快要过去时,气氛就不同了。许多飞行员总是要求医生们为他们再做一些细微的整修工作:例如,使鼻孔再朝下一点,嘴角再向上提一点等。其实他们这样做,只是想拖延时间,因为,他们不敢去面对外边的世界。
  这些快要出院的飞行员开始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所有的惧怕和关怀都集中在一面镜子上。他们天天看镜子,仔细查看里面那张永远无法恢复原本的英俊的异样的脸。其中一位叫傅彼得的伤兵最后总结说,其实他们最担心、最看重的是家人及亲友对他这张新面孔时的反应。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会用爱心来迎接他还是见到他就犹疑退缩。
  这两种不同的反应,能造就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心理学家曾作过追踪调查,一组人的女友或妻子不能接受他们的新面孔,这些女子原来崇拜自己的爱人是英雄,现在不是悄悄开溜,就是上诉离婚。于是有这种遭遇的军人,个性也为之大变,大多是足不出户,除非天黑不肯到外边去冒险,只找点在家能做的工作。相反,那些妻子或女友仍肯与他们厮守在一起的,则是无往不利,成就非凡——他们本来就是英国最优秀的人才呀!许多人做了大老板、各行业的领袖,也成了社会的中坚分子。
  伤兵傅彼得很感激地说,他是属于较幸运的一种人。他的女友向他保证,一切都没有变,唯一变的只是他的面皮比从前“厚”了一点。她说,她爱的并非是他的脸皮而是“他”,所以彼得一出院,两人就结婚了。
  彼得说,每当他看到别人将异样的目光投向他时,真想大吼:“我里面还是以前的我呀!你不认识了吗?”不过,他学会了只看他太太。他感激地说:“她成为我的镜子,使我有了新的形象。到今天,不论我感觉如何,只要看看她,她总是给我一个甜美而温柔的微笑,我就觉得一切都没问题了。”
  看到这里,我的视线渐渐被一层雾气蒙住。我想象着彼得太太脸上浮起的甜美微笑,那笑容应恰似一池春水被轻风拂过,漾起的涟漪是那般洁净、那般柔美。那样的一面“镜子”,通身散发着的,是最最圣洁的光芒。
  一个人对自己的印象,大部分还是根据别人对他的印象来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常常有意、无意地按外貌来判断人,把丑当作坏,拿美当成好。世间很少有人能像傅彼得的太太那样透过丑恶的躯壳,看到人真正的价值——就是藏在躯壳之下的那个神的形象。班德医生告诉我们,无论人的外表如何丑怪,他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是存纳上帝形象的一个容器。改善人的肉体,远不如影响人的灵魂来得重要和神圣。和班德医生一样,我开始认知,自己也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有潜力使四周的人认清自己具有神的形象,将他灵魂中像神的那颗火种点燃起来。看看我们身边多少孩子,到处看见照出自己不合标准的本像的“镜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这种不合情理的排斥下,社会糟蹋掉多少可变为大科学家的人才。所以,我们真要学一学如何做镜子才好。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遇见别人的时候,不再受其外表的干扰,照见他里面神的形象,看到他绝对的价值?每一天每一刻,我们能否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别人的镜子,我们的表情,我们的反应可能会直接影响他内心的感受,甚至影响他今后的人生。若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何不学会多照一照身边的每一面“镜子”?这些“镜子”,远比那各式各样铜质的、玻璃的镜子来得珍贵:)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8:08:53 | 只看该作者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横峰一小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营造一种研究的文化。如果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那么校本教研就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重视学校人力资源整合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校本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既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我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明确概念,转变观念
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先要了解什么是“校本教研”。我们通过组织学习,让教师明确了校本教研的概念,即: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学校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一种研究制度。
通过学习,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全体教师都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二、建立制度,整体布局
根据各级对教研工作的要求,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班子,对校本教研整体工作进行部署,统一规划。以语、数、综三个大的教研组为核心,建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年级组,以学科为单位的备课组,各组既有统一的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尽管活动形式不拘一格,但有统一的教研活动任务,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制定计划,强化管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学期,我们都要根据“制度”及学校具体情况从宏观上制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研计划,对教研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目标任务,为各教研组的工作提供思路、指明方向。
2、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分工负责,作为各备课组的教研行政包干人员直接参与到某一个备课组的各项活动中去,与教师们共同讨论研究。
3、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根据学校教研计划,结合本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由组长按计划组织活动,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起到推进作用。
4、落实校本教研奖励制度。每学期末,对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教师的参与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还将此项工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挂钩。
四、立足实际,开展工作
1、结合教学常规,构筑理想课堂。
每个学期坚持分教研组开展“听、评、研”一体的“同课异构”有效课堂课改实践交流活动。由教导处组织备课组长学期初定出计划,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要求每个老师每个学期要上一堂组内“同课异构”交流课,并安排好行政包干参与活动。每学期安排五次校级大型教研展示交流活动,由备课组长组织。活动的基本程序分成三部分:上课、评课、自由交流。为了便于执教教师更好地反观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便于其他教师更好地就课堂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每一次的大型教研展示活动学校都会请来专业人员进行全程摄像,制作好光盘做为资料永久保存。市、县教研室、兄弟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多次组织老师参与我校活动,都对我校教研活动的组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重视课题研究,实现科研促教。
我们认为,让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是最有效的专业成长途径。我校参与研究的课题数量多,质量高,学校80%以上的教师都参与了相应的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课题有:
国家级课题2
1)《以阅读为载体提高师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研究》(编号:0210721A007620077月立项,20106月结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省级课题2个:
1)《大声读给孩子听》(编号:JX090120092月立项,20108月结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名曲在我心中——提高师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实验研究》(编号:EJ08-004,2008年11月立项)
市级课题8个:
1)《小故事
大道理——师生共享哲理故事》;

2)《我手写我心》;
3)《我手写我思》;
4)《名言走进我心中》;
(5)《家校互动
开展星级学生评价活动》;
(6)《亮出一个优雅的你》;
(7)《诗情画意的校园》;
(8)《构建网络社区 探索学习新模式》。
目前,我校的课题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让各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与活动的开展中来,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课题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和培养广大教师的团队精神。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老师们普遍非常喜欢、认同与支持这一做法,各课题组都能成功、圆满、出色地完成各自的任务,给学校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抓住特色,创新局面
1、聆听窗外声音,注重教师培训。
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安排十多名各学科教师参加国家级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阔教师的眼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走出去:学校每学期都会派出一批教师直接参与全国性的教育教研活动,例如:赴南京、广州参加“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数、英教学观摩研讨会、赴上海参加江苏省举办的亲近母语论坛活动、赴山西运城、浙江苍南参加新教育年会、赴成都参加全国高级教师研修班、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论坛活动等。
请进来:近几年先后有青岛大学苏静老师、小学教育论坛的版主小曼和眸子、广丰的青年名师李保伟、上饶本土名师上饶县二小林小英副校长到我校进行观摩示范课教学和专题讲座。
2、建设数码社区,普及网络应用。
(1)学校网站(http://www.hengfengyixiao.com)的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学生网上积分(含环保积分、礼仪积分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在“教育在线论坛”中的“小学教育论坛”开设主题贴《青青岑山,金鸡报晓——横峰县第一小学师生共写随笔行动》,鼓励全体教师注册“教育在线论坛”会员,经常上网(教育在线等教育网站)关注“新教育实验”课题信息。目前,该主题帖点击量已达113696人次,共计181页。除此之外,我校有十余名教师在教育在线论坛开设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主题帖,有效加强了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立了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了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3、办好校报《岑晓》,搭建交流平台。
坚持用心办好校报《岑晓》,搭建家校联系桥梁,构筑师生写作交流平台,展示师生风采。引领师生、家长通过校报“聆听大师的声音”,交流自己的心声,实现社会与学校互动,拓展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空间。我校校报为月刊,创刊于20069月,内容分为四大版块:时事动态、家教平台、教研天地、青苗文苑。目前《岑晓》校报已成功出刊35期。
4、结合校本课程,师生共写随笔。
学校组织教师自主开发设计了两套校本课程:《我手写我心》(语文)、《我手写我思》(数学),通过语、数校本课生动、有趣、轻松的教学互动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及习作质量的提高。2009年下半年,我校已成功地将这套自主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教材《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名言在我心中》编印成册。
我校每一位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本共同的本子——共享日记本,这本特殊的笔记本,较好地实现了“天天快乐日记、自我评价手册、家校联系手册”三大功能。其中的“自我评价”指的是我校坚持开展的星级学生评价活动:星级学生含特长星、常规星、爱心星、晨读星、日记星、进步星,学生每天在认真书写完当天日记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评,师生及时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与家长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后写反思,养成常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同时积极鼓励全校师生将学习反思与随笔积极投稿至《岑晓》校报编辑部与学校网站,或上传到学校在教育在线论坛开设的主题帖《青青岑山金鸡报晓——横峰县第一小学师生共写随笔行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平台。
5、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卓越口才。
学校每个学期扎实开展教师个人述职演讲、一分钟读书演讲、互动式交流学习、集体备课、学生演讲比赛、故事会、课前一分钟“每周名言”诵读等活动,努力提高师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培养师生卓越口才。教师每次的发言稿及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我们都尽量及时上传至学校网站或“教育在线论坛”上,通过经常与网上朋友交流,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时俱进。
6、倡导经典阅读,营造书香校园。
1)每周名言行动,日有所诵:学校每天开设晨读课(745800),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每天师生一进校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每周名言”,每节课前及课间操时间都利用一分钟时间诵读“每周名言”,让名言真正深入学生心中。我们力求做到从学校毕业的孩子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除完成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能初步记诵《三字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道德经》中的一些名句,背诵校园诗词牌上的历代经典诗词和“春夏秋冬”季节诗词,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经典的种子。
2)亲子读书会:我校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影响面极大的亲子读书会。每届读书会我们都会为全校学生(分高低段)精心挑选推荐国内外优秀的共读书籍,如《波丽安娜》、《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等,大力倡导亲子共读,致力于书香社会的营造。
3)教师读书会:成立“青岑”教师读书会,每学期组织读书会成员共同阅读经典、优秀的教育书籍,如《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插班生林可树》、《第56号教室》等,教师读后认真撰写情真意切的读后感,每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对读书会成员来说都是一场精神的盛宴。
综上所述,是我校校本教研的点点滴滴,在校本教研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定这样的信念:课程改革呼唤校本教研,校长职责聚焦校本教研,教师发展决战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之路永无止境。


                                  2010年12月4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58:25 | 只看该作者
神  奇  的 “9”

学生姓名:卫  冕   横峰县第一小学六(1)班
指导教师:郑海花   横峰县第一小学  

18世纪德国大数学家高斯说:“整数是数学的女王。”而神奇的9,就是女王皇冠上一颗闪着迷人光彩的珍珠。“9”在0-9这十个阿拉拍数字中是最大的数字,也是最神奇的数字。
“9”这个数,有很多奇妙的性质——
“9”和任何数相乘,所得到的积各位相加的数字根必定是9。如果9乘一个一位数,例如:9×5=45,9×9=81,9×7=63……而4+5,8+1,6+3他们的和都正好等于9。“9”乘多位数也一样,如:36×9=324、205×9=1845,而3+2+4,1+8+4+5这两个式子相加的和也等于9。再比如说5608×9=50472,5+0+4+7+2=18,而1+8也正好等于9。
由“9”组成的自然数的平方数也是可以找到规律的。例如:9×9=81,99×99=9801,999×999=998001,9999×9999=99980001,99999×99999=9999800001……因数每增加一个“9”,就在8的前面加上一个9,在8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知道这个数的平方数了。
另外,由9组成的算式也是十分有趣的:
123456789×1×9=1111111101
123456789×2×9=2222222202
123456789×3×9=3333333303
123456789×4×9=4444444404
123456789×5×9=5555555505
123456789×6×9=6666666606
123456789×7×9=7777777707
123456789×8×9=8888888808
123456789×9×9=9999999909
如果你想把积里的“0”去掉,那么,你只需要把因数中的“8”去掉就可以了。
12345679×1×9=111111111
12345679×2×9=222222222
12345679×3×9=333333333
12345679×4×9=444444444
12345679×5×9=555555555
12345679×6×9=666666666
12345679×7×9=777777777
12345679×8×9=888888888
12345679×9×9=999999999
以上举的都是乘法的例子,接下来让我们看看“9”在除法中是多么神奇。
1÷9=0.111……
2÷9=0.222……
3÷9=0.333……
4÷9=0.444……
5÷9=0.555……
……
8÷9=0.888……
在这如一座座宝塔般的数字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9”的魅力。
数学,在有些人的眼里是单调的,是枯燥乏味的,可是,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探究,一定会发现数学是多么有趣。探索数字的奥秘,真是其妙无穷呀!
                                                
评议:从这篇小论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一个数学迷,他喜欢在数学中收集并整理数学信息。在别人眼里一个平平常常的数字“9”,在他看来,却是如此充满魔力,看了他娓娓道来的小论文,给人一种平常却不平凡的感慨。是呵,上面的描述都那么熟悉,经小作者的慧眼整合后,真的像文章结尾所描述的那样:数学,在有些人的眼里是单调的,是枯燥乏味的,可是,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探究,一定会发现数学是多么有趣。愿所有的学生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将快乐一起收获!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51:34 | 只看该作者
横峰一小“打造诗意学校”系列活动方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诗意”是传递一种教育的意向,旨在培养人格完整、精神丰满的人。诗意教育是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的一种特色方向。如诗般浪漫的理想主义和高洁情怀是我校教师内心期许的教师素养;如诗般清新、活泼、自然、生动是我校学生呈现的状态;如诗般和谐、优美、交融、富于节奏是我校师生追求的课堂风格;如诗般勃发、热情、阳光、生长是我校课程和活动承载的内涵……
本学期,本着“打造诗意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特色发展活动方案如下:
一、学期目标
继续以各类读书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广阅读理念,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让“读书”成为我校师生乃至家长共同热爱的成长方式;落实好每周校本课程;办好传统特色活动“新春赛诗会”,开展“魅力诗词”课程教学,让诗意学校诗情满园。
二、具体措施
(一)隆重筹办第八届亲子读书会。
1、本届读书会共读书目安排:
一年级 拼音版《秃鹤》,二年级《我的儿子皮卡——尖叫》,三年级《青铜葵花》,四年级《草房子》,五年级《草房子》,六年级 《山羊不吃天堂草》,全体教师《草房子》。
要求师生在320日前看完共读书籍。请语文老师组织好学生制定班级共读计划,对学生读书提出具体要求——大声朗读,要求批注性阅读,鼓励个性化批注,还可以把想对作者提出的问题写出来,到时我们会选择批注精美或阅读作业完成好的同学的读本请曹文轩签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和曹文轩互动。
2、第八周周三(328)语文校本课开展班级读书会
3、第十周周六(414)开展学校亲子读书会,作家来校讲座。
(二)开好第七届青岑教师读书会。
本届读书会确定的书目是《兔之眼》,这是日本儿童文学名著,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特别优秀奖,是日本儿童文学金字塔奠基之作,荣获第一届“路傍之石”文学奖,与第五届获奖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并称为“日本儿童文学双璧”。 作者灰谷健次郎曾当过小学教师,后为日本儿童文学大师和诗人。这本书从1974年出版后,一直感动着无数大人和小孩,带领他们寻回那最温柔、最纯真的童心。
读书会交流时分成四个组:分别从孩子、老师、家长和教育理念四个角度去进行解读和剖析,结合生活中的教育事例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每个组的一名成员关注其中一个人物或一点教育理念(允许重复),大家各抒己见。
(三)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名言在我心中》
本学期“每周名言”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春夏等诗词共十八首。
1、课程实施办法:学校少先队安排每周名言导读员每天在校门口领读;每周升旗仪式由课题组安排“每周一诗”讲述老师对全校学生讲解并领读;每天课间操时间由少先队辅导员领读一遍;每节课前由班级名言导读员组织领读。
2、“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赠书仪式,给每位新生赠送一本学校的校本教材《名言在我心中》。
(四)开展“魅力诗词”特色课程教学实验。
本届“魅力诗词班”学生42人,由五六年级部分热爱经典诗词及诵读的学生组成,每周利用24课时时间进行“魅力诗词”特色课程教学。
本学期将安排一次魅力诗词教学展示课,时间初定第十八周(六月初),届时拟请家长、老师及各方有兴趣人士光临指导。


诗意校园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一颗种子破土出芽、成长开花,有阳光雨露的哺育滋润,亦有尘沙困扰、风雨侵蚀,我们唯一的选择和信仰便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4:18 , Processed in 0.1743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