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香四溢 交流延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4 19:0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9日WISE暑期学校第四次品茶活动
发表时间:2006-8-11
          8月9日,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暑期学校举办了第四次Teatime。出席本次品茶活动的有美国伊里诺伊大学经济学系Anil Bera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洪永淼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讲座教授管中闵博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经济学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陆懋祖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兼数量经济系主任朱平芳教授,以及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冼刍荛教授、沈凯玲老师和方颖老师。

    这次品茶活动延续了前两次Teatime的风格:分设四个小会场,名师面对面,沟通无极限。
    管中闵教授一到场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他风趣又健谈,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方面方面的知识。同学们积极发问,管教授认真回答,整个氛围充满了热情和激情。首先有同学和他讨论了一个学术问题,是关于Switching Modle 的问题,因为Switching Modle 描述的是一个立刻变化的问题,而在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则是一个缓慢变化的问题,管教授对此做了回答,并提出了建议。然后,管老师又详细给我们介绍了为什么要学Quatile Regression ,因为在探索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利用Quatile Regression,可以找到怎样才是最有效率的点,这样对政府制定政策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管教授又针对如何做研究及如何写论文给了我们重要的指导。他说,在台湾,要求博士生论文用英文去写,而且现在给他们讲课也在用英文,这对他们英文的提高及理解力都是很有帮助的。他强调论文最主要的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应该是introduction,这是最夺人眼球的部分。用他的话来形容,当编辑拿到你的论文后,第一感觉就是要把它干掉,但是当你的introduction 写得很精彩时,他们会渐渐进入境界,才会认真去读你的文章。要想写好introduction,最主要的是要多去修改,直到你感觉不能再改为止。他同时也指出了,编辑的审稿虽然有很多的刁难和批评,但只有这样,你才会很好的去改文章,学术就是在这种不断批评和修改中得到发展和进步的。他同时还指出了现在学生写论文时的通病,就是基本的论文格式掌握得很不好,特别是英文的论文。他说曾经写过一篇《经济论文丛刊写作规范》,这篇文章相信对大家的论文写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他还建议我们要多学些数学,因为搞研究需要很多数学方面的东西,比如,实证分析及其定义在测度论基础上的概率论等等。他说,要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来用,工具越多,也就越好用,对研究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他还建议我们要做些实证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这样理论才不会显得空洞!!最后,他还给我们讲了他的军旅生活,最让我们感动和敬佩的则更是,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选择回到台湾搞学术研究。用他的话说,美国搞学术的很多,不差他一个,但是台湾就不一样了,台湾需要他这样的学者回去,在台湾他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他这种能够抵挡住诱惑,甘心放弃很多东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管教授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现在已是桃李满天下。他还和我们讨论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台湾的企业,台湾的银行,台湾的民众等等,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台湾有了新的认识。他还说,他喜欢的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讲座,他更希望和同学们进行座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彼此了解,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这次暑期学校使得学员们对WISE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加入到我们这一集体中来。因而,也利用机会向洪教授了解更多的有关研究院的情况。洪教授介绍到,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是有一个5年的硕博连读的方案。学生在入学后按照攻读博士的培养计划进行培养,硕士一年级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国外博士一年级的课程来设置,一年后参加一个资格考试,一部分学员就可以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有些同学想考研究院的博士又怕太难考了,洪教授幽默地答到,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会觉得难主要是缺乏信息,没有以往的信息,大家没法做预测所以就觉得特别难;其次,洪老师针对中国计量实证方法的地区差异问题说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关键是因为信息问题,中国的学术交流不足,这其实也凸现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能够认清学术研究的风向标。再者,每个人一般思维方式比较固定,不同的老师即使讲授同一门课,其讲课的角度和侧重点也不同,毕竟每个老师的思路是不同的。国际学术交流能了解国外的学者都在做些什么,与国际接轨,同时又可以建立学术联系。关于把国外已有的模型应用到中国的问题,洪老师建议到:不要把模型当成死的东西,国外的模型经过修正调整后很多是能很好的运用到中国的。其实,地区差异的存在,模型直接搬过来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根据美国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在不同州的运用也要经过适当的调整。


     幽默风趣的Bera教授特别受欢迎,他刚坐下,就围上一群学生。有同学问他如何学好空间计量,对于这个问题,Bera教授认为由于空间计量这个学科要用到很多统计学的知识,所以想学好空间计量,要有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功底。Bera教授表示他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Estimation function这一领域。有同学说他目前在写一篇关于各地区经济收敛的论文,询问能不能用空间计量的方法进行研究?Bera教授认为这是可以的,可以参考Badi Balfagi教授的《Analysis of Panel Data》一书,里面有相关的例子;Bera教授还说,他曾经对文学和历史非常感兴趣,并在200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泰戈尔的文章!同时,Bera教授认为研究计量经济学,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历史,接着,他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演进过程,计量经济学产生于统计学,一些学者既是统计学家,又是计量学家,然后,出现专门的计量学家。计量学家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层次为建立理论,第二层次为做各种的假设检验,第三为应用计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有同学问到洪老师属于哪一层次时,Bera教授说洪老师属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在另一个分会场,陆懋祖教授刚到,就有同学开始问问题了,一位同学问陆老师,我们和国外的同学有哪些不同,或者差距在哪里。陆老师说,这个影响因素就比较多了,教育制度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理念不同等,都可以造成现在中外学生一些方面的不同。有同学表示为什么中国在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对于这一点,陆老师说,这是很自然的,我们现在学的经济金融本来就是他们的东西,我们起步也比较晚,加上现在国内的学术氛围比较浮躁,缺乏一种踏踏实实的精神。剑桥大学包括所在的镇总共就七万人,除此之外,一片农田,而中国较好的大学都在大城市里。大家都有所悟的点了点头。陆老师一再给大家强调,搞研究不是你的兴趣就不要去搞研究。兴趣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大家应该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否则很难坚持下来。读过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你就会了解到,古希腊人的教堂门口有这么一句话:你了解你自己吗?到后来发展到基督教,人们是在试图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其实这就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朱平芳教授刚坐下,来自北大的同学就凑过去和朱教授聊起来。朱教授和他聊起了对这次暑期学校的感受。同学对这次暑期学校给以很高的评价,像这次暑期学校这么全面系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国内是第一次,而且上课的老师又是来自计量经济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北大也有开很多计量的课程,主要有:高级计量经济学、非参数估计、数理分析、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等等。后来,几个上海财大的学员进来了,一看到朱教授就搬了椅子围坐在朱教授四周兴奋的聊了起来。期间既有学员向朱教授请教做研究及论文的相关问题,也有几位学员聊起毕业就业及生活方面的情况。朱教授给同学们提了不少建议,从研究课题的确定到数据的获取等等。


     沈凯玲老师是今年WISE海外聘任的四位教师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将是WISE今后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到场的很多同学对于劳动经济学的了解不多,问题也特别多,沈老师十分耐心地回答了相关问题。首先,沈老师谈了一下劳动经济学的特点:与金融很像、强调数理分析、而且研究面很广,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她打了一个比喻: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有一公里长,而且从纵向看每一点都可以挖得很深。比如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保险政策方面,她在加拿大的同事还有研究养老制度的设计等,有些课题的研究相当有意思:如丈夫在妻子退休决定的选择中的影响作用等。沈老师说中国的劳动经济学起步较晚,却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妇女就业,高考扩招,男女收入差距,公务员薪酬设计等方面。另外,关于研究方法方面,沈老师提到了IV,difference in difference,panel data,她特别强调计量方法在劳动经济学中的运用;再次,关于软件方面,沈老师说STATA和GUASS都是常用到的,专业课则包括西方的劳动经济学和工会理论等。最后,几位学员分别和沈老师讨论各自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遇到的数据方面、调研方面,以及研究切入点等问题。


      冼教授被热情的同学们围坐成一圈。交流中冼教授问WISE的同学将来的打算,当得知在场有大部分同学希望能够出国深造后,他开玩笑的感叹道:“WISE这么可怜啊,都没有人愿意在这读博吗?”不过冼教授也指出了出国读博是培养研究能力的最佳途径,有机会一定要把握,而同时出国读博也是对于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特别是大陆的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是出国深造的先决条件。接着冼教授还和大家聊起了自己的出国经历,有同学问冼教授当年申请出国时材料中的哪一方面让自己比较出众,冼教授毫不犹豫的说是因为有几位优秀的教授为自己写推荐信,并特别强调了推荐信的作用。于是又有同学问,让教授为自己写推荐信有没什么技巧,冼老师强调,盲目的让不了解自己的教授写推荐信是有害无益的,因此要让教授给自己写推荐信是不能投机取巧的,要和教授有充分的交流,让教授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色,最好是可以去上教授的课或是和教授合作进行一些研究。最后冼教授还向那些打算申请出国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因为言语上的原因中国人在国外很难成为优秀的讲课教师,我们的优势在于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尽量申请前40(美国)的大学,因为这些大学大多数是研究型大学,平时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做研究,而讲学会相对较少,在这些学校出成果的几率会高一些,比较适合英语非母语的学生申请。而40之后的大学有很多都是教学型大学,这样的学校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来说不能发挥优势反而会陷入劣势。

    方颖老师很热情,更像是与同学们尽情分享经验的大师兄。当有同学得知方颖老师是研究理论计量经济学时,便请教他具体用什么软件,方颖老师的回答对同学们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他说,无论用什么软件,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软件估计出的结果,而是要搞清楚软件背后估计出结果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白结果是怎么来的,才能明白这个结果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来改善估计方法本身。基于这种考虑,方老师建议大家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己写代码,因为很多计量经济学方法,虽然理论上的思想听老师讲起来很好懂,但是当自己动手写代码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问题,从而能够加深对这些方法的了解。方老师不但对同学们计量经济学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还分享了他在国内和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当有同学问到他在国内读书和国外读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时,他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再做研究上主要是有三点不同,第一点是国内查数据和资料很麻烦,很辛苦,研究人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第二是国内的经济学课程与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侧重点不同,而导致了国内课程与国外课程不接轨的问题,每一个中国学生出国读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是一般来说中国学生通过一年的适应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第三点是在国内做研究时,有问题很难找到老师问,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没有国外那么频繁,所以学生做研究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效率也不高。但方老师认为WISE就很好地解决了这几大问题,首先,WISE强调数据和资料的重要性,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使得学生和老师做研究时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次,WISE的课程设置完全和国外接轨,使得学生出去不必花很久去适应国外的课程;再次,WISE非常鼓励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互动,每次的Teatime就是很好的证明,学生和老师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探讨学术问题,更加能够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方老师的分析,使得很多暑期学校的同学感叹暑期学校就快要结束了,而他们还想继续享受WISE的这种氛围,纷纷向方老师咨询作为博士能不能来WISE进修的相关事宜。
     WISE暑期学校最后一次茶话会在大家依依不舍中结束,虽然时空有限,可是师生间热络的交流,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学术的探索却将永无止境。
                  (梅月 郭萌萌 林晶 陈亚茹 叶晓夏 陈同辉 王若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23:37 , Processed in 0.2321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