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学习札记 郑荣芳 金秋十月,正值收获时节,我有幸走进历史名校扬州中学,走进第四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去零距离品味专为一线教师预备的那顿精神大餐。 10月23日上午——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就进入了专题讲座时间。第一场,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主编杨九俊先生作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特点和方向”的主旨演讲;第二场,由南师大黄伟教授作“认理与讲理——关于理性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的报告。 这两位长者,与去年同期活动上遇见的王栋生先生一样,都让我心生诸多的崇敬与仰慕。有意思的是,他们讲座的风格,竟不约而同地选择对当下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不敢苟同的态度。还一起呼吁大家事儿来时,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些任性冲动。 回到教学,杨教授正色指出,“黄晓明与屠呦呦事件”中的“黄晓明现象”,让败坏的世风雪上加霜。黄教授以为教师就是应该通过对话,对学生讲清:“人生而平等”(《老王》中杨绛对老王的愧疚,因何而生?),“契约精神”(《项链》中项链为何必须归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譬如举家逃走,赖账,或者换种轻松的挣钱方式),“公设意义”(《不自由毋宁死》中的不自由毋宁死,为何?),“土著优先,第一选择”(《那树》中那树不能砍,仅仅源于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吗?强拆事件频发的背后,都有些什么?),“私权理念”(磨坊主为何能在状告威廉一世强 拆 磨坊的事件中胜出?咱们的社会到底该如何善待钉子户?)…… 他们还说,讲清道理后,得有耐心等待,慢慢使其变成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信念。也就是,从语言讲理开始,渐渐地让心灵讲理,直到别人不讲理时,也会用心灵对自己讲理。 10月23日下午—— 三节名师示范课。第一节,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特级教师孙艳给大家上初中课文《呼兰河转(节选)》;后两节《小说鉴赏之赏味》《雨巷》,授课老师分别是来自无锡天一中学的唐缨和来自扬州中学的吴高扬。 孙老师的课,一直高举读写大旗,于花样阅读中让学生不断地换词赏鉴,齐声高读,并试图借此打通课内与课外,节选与整本之间的藩篱。信息量大:视频、图片、补充材料、音乐……让人眼花缭乱。多达四十页的PPT,别说孩子们,就是现场老师也有点应接不暇。还在学生的赏鉴未能与她的预设一致之时,不给时间等待,直接道出预设。我不知道这些算她的优点还是缺点,也不敢妄言,就觉得和我从前的经验有大冲突,与高效课堂六步法也相距甚远。 幸运的是,评课时,许多老师对其设计都给出了质疑。其中,来自南京的潘老师以为:1.教学设计,当然要以文为本,以课为本,以生为本。孙老师的设计,缺少整体感知,虽然她试图拉孩子一起站在学生已经对《呼兰河传》整本书有了深切感受的平台之上。2.学习写作,就是学语言,学章法,二者要有机结合。这一点,孙老师有意识去兼顾了,却没有兼顾好。 那两位高中老师的语文课,当然很精彩。我想说的是,孩子们毕竟是高中生了,老师们的授课思路与初中的,确有很大区别。以天一中学唐老师的那节课为例。他的课题为“小说鉴赏之赏味”,提供的课文材料有二:木桦的白话小小说《剃刀侠》和清朝人张光纬的文言小小说《舟人传》。 “小说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不在于建立一套程式,而是小说家的某种力量,某种使读者受到感动,并接受他在小说中所说的一切”,上课伊始,唐老师就投出了E·M·福斯特的这段话。接着,他又以建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四者之间关系”的多面立体图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唯有‘味’才能让刚刚提及的四者牢固地粘连在一起”。我们只能说人物鲜活,情节紧凑或一波三折,主题深刻……但是一个“味”字能将以上种种都涵韵其中。对,这一传道环节,是以简单的师生对话完成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下一环节,就该赏析例文了。我能猜到的也仅限于此。在预习的基础上,唐老师给出的品读任务“《剃刀侠》这个故事之所以好看的原因有哪些?从你自己的阅读感受角度看,文章中最让你感到有味道的是哪一点?”下达之后,居然没让学生发言!是他自己一股脑儿把“人物,剃刀侠和官爷;情节,剃刀侠杀官爷为民除害;环境,清朝京城大集市;主题,杀富济贫”统统道出!见他这么做,我当时就楞在会场里:“老师自己说,不就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吗?又不是授之以渔,还让学生预习个什么劲儿!”缓过神来,我让自己再往下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如此这般之后,唐老师发功了:只见他用“官爷何时死的”这一问句让学生去文中觅取“找几刀”这个关键点,并采用回溯法让学生仔细看附近段落里所有带“刀”字的句子,还让学生反思“你如何才能做到自己读第一遍时就发现这里的‘刀’要杀人?”对,孩子们的反思,就是读书要关注细节。那么凝练的小小说里,每个细节都会说话。 这里,唐老师一激动,又即兴补充了去年湖北高考阅读题《六指猴》一文中的几个细节:初次示人,玉上的蟠螭“圆眼怒睁……活泼有趣”;被官府 抢 占后,那蟠螭只“圆眼怒睁”;蟠螭又变得“活泼有趣”开来,就提醒我们六指猴将其夺回来了。 《舟人传》同样是作为例文出现的。品读任务:“《舟人传》读罢掩卷,觉其意味深长。完成下面阅读任务:1.依据主人公的行动,梳理清楚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给每个层次用四字短语加以概括;2.从你的阅读感受出发。你觉得故事中哪个地方是最让你为之兴叹的?”学生找出“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唐老师先让其借助《古汉语词典》解释“陵”为超越、登高之意,“恒”为永远,再让其“你想象中如有这样一幅图,你会有怎样的感叹?”。在学生充分表达,懂得舟人心中有沉郁、孤独之意的基础上,又追问:“泰岩问他,他为何不语,只用‘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算是交代?” 接下来,还是老师自己飞速地概括:人物,主要人物是舟子,围绕他,写了陈泰岩、女郎和岸上众人。舟人,写了他的相貌和行动。行动(即情节)包括“鼓棹如飞、掇牛掷岸、风雨舣舟、前村沽酒、煮酒相语”。对舟人的态度,陈泰岩异疑恐欢;女郎掩泣而诉,岸上众人是无所辟易。主题,表达舟子那种“心雄万夫,埋在江湖”之感。 例说之后,唐老师小结了细节描写的技法:反复点染(皴)、恍然(巧)、喟然(感)、瞬间定格(剪)。还说了细节的作用:勾连情节、塑造人物、创造环境。最后,唐老师以《祝福》中的“天色愈阴暗了……要走了”,告诉孩子们微型小说中的文化细节是人生体验、文化心理和艺术修养的集中展示,以后要在这一块多留心,多创作。 如此仔细地记录这节课,只因它是我第一次正经八百地走进高中课堂的见证,何况,我还用好奇的眼睛学习,以求知的渴念躬耕。这节高中语文名师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某些课堂上,确实可以读一类文本,行成图标,并促进写作。喜欢这样的以读促写,读写共生。阅读量很大,也基本不借助任何背景资料,就从文本内部去硬啃,就要自己去突破。还给我一个教学提醒,那就是从小小说的形态来看,需要关注情节,尤其是细节。 我不知唐老师演绎出来这样的课堂是太前卫,还是具有典范性。我由此产生的困惑是,“初高中学生的认知不一样。为人师者,如何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引导孩子?针对初中生学养有限的现实,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打开他们?” 10月24日上午—— 主旨论坛,由指定的几个老师就“如何构建创新型课堂”展开探讨,其他老师也可以伺机加入。点评专家和主持人是初中语文特级教师袁源和叶映峰。 论坛上,有老师说,给学生例子,不要仅仅满足知识的传授。有了鲜活的记忆,就拥有了开锁之功;有老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怎么教比教什么更艰难;有老师说,当下的语文课堂设计太多,教师痕迹太浓,当把安静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有老师说,语文教学,先要有用…… 杂乱的谈话根本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口径。听着他们激动地演讲,看着他们针锋相对地论辩,品着他们谁都想说服谁的固执,感动之余,我好心疼:身为语文人,大家都那么地热爱语文教学,也都那么地渴望在这一块有所建树。可是,新课改这么多年,运动一场接着一场,一会儿推若至尊,一会儿全盘否定……总这样钟摆般摇来摇去,多伤害一线教师的教研热情啊。昨儿杨九俊先生和黄伟教授不是倡导每个人都得慢慢学会理性思维,远离感性之冲动吗?他们都学有所成,且经验丰富,难道忘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包治百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还盼着,晃来晃去的钟摆哪天能抵达自己的平衡,即“兼收并蓄、共荣共生”。我更盼着有那么一日,咱们的论坛不再为某一模式的高下优劣过度纠结,而是人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模糊的影子,“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好在综合他们的论辩,我更加清晰地知晓,科学的设计应简洁、流畅,指向学生。关注文本,有自己的发现,就是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