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当代水墨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0 08:3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当代水墨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办
   来源:美术同盟   


《台湾当代水墨名家画展》于3月24日至3月31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2号展厅举办。

  展览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文化部文化交流中心2004年在台北观想艺术中心举办了“润——大陆优秀青年水墨画家作品展”。2005年秋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韵——台湾当代水墨名家画展”则是继“润”之后两岸水墨画领域的又一次双向交流活动。今年,此展巡回到了广州。

  这次展览荟萃了台湾老、壮、中三代10位著名水墨画家欧豪年、李义弘、李奇茂、林章湖、曾肃良、颜圣哲、熊宜中、陈永模、袁金塔、白丰中的73幅作品,是台湾当代水墨画坛整体实力和创新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现。

  这10位画家是台湾最具活力的现代水墨艺术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群。他们具备深厚的艺术底蕴、笔墨功力以及开阔的视野,敢于和善于吸收西方艺术营养以拓展水墨的表现力,以传统工具开拓新题材、新内涵。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台湾当代水墨绘画多元并茂的现况,以及血脉中那挥之不去的民族文化的情结。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吕军主任在本次画展的致辞中说:“广州的3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最适合两岸艺术界好友相聚对话,品味笔趣与墨润,共享心灵沟通的快乐。在静赏画面之美时,我们期待未来中国水墨之路越走越风光无限,期待两岸文化交流的道路铺得更宽更平坦。”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8:42:2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世纪的来临,揭开了中国现代水墨的序幕。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等画家,在传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国画因循摹古的桎梏,开创了新的局面。另一方面,从西洋诸国,特别是法国等欧洲国家撷取养分的画家如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也开创了另一途径。他们首先从西画入手,其后回归水墨画,缔造了新的面目,具有强烈写实意味。他们也投身于艺术教育,影响深远,对后来新中国的写实和具有社会性的绘画奠下基石。另一个主流是以广东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首,日后被称为「岭南派」所开创的新局面。他们从东洋绘画借镜,间接引入东洋画法和西方美术理论、技巧,在绘画理论和画风上有所创新,主张任何题材均可入画,并引入远近、层次、阴阳等技巧,并为绘画注入社会和教育功能。岭南画派与传统画家的激烈论辩,更是具有启发性和指向性。  

  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现代艺术潮流发展的路向发生了改变。内地画家受到政治主导的影响,其绘画偏重于政治和宣传教育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独立个性未免受到掣肘。再者,在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画家们也较少机会接触到西方随时代而急剧变迁、迭有兴替的各种艺术主义和潮流。但有大量艺术家流播香港、台湾两地。香港虽居于港英政府统治之下,但当局对艺术是采取了自由放任,任其自行发展的政策。因此承袭着岭南画派风格的赵少昂、杨善深;继承传统国画风格的顾青瑶、唐鸿、万一鹏、彭袭明、张碧寒、李研山等各自表述,也吸引了不少门人学生。未排除传统风格,而又灌注入现代写实气息的画家如林建同、任真汉,郑家镇,陆无涯,吴孤鸿等也各自从其背景渊源发展,发展出具备个人面目的画风。  经历了五十年代的稳固期,新的艺术探索开始在五十年代晚期出现。文楼、王无邪等组成的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在五十年代晚期成立。这些艺术家探索西方艺术潮流、尝试各种物料的艺术媒介创作。事实上,这些画家或在艺术生涯前期涉猎水墨画;又或在其中、晚期转向水墨画创作。一九五七年新亚书院成立艺术系,由陈士文主持系务,其后并吸纳了丁衍庸、萧立声等水墨画家。一九五八年,香港艺术家协会成立,会员包括水墨画家吕寿琨、水彩画及油画家邝耀鼎和英国画家白连等,启动及真正能称为“香港艺术”的开始。然而可以诠释为“现代”的水墨画运动,却是在六十和七十年代始行成长。

  画家吕寿琨自广州迁来,自少便受其为水墨画家、兼具开放精神的父亲吕灿铭的教导。他来港后,以业余身份从事水墨画创作。吕寿琨对传统画风和笔墨技巧钻研甚深。然而吕氏深具创新精神,也接触到西方美学的观念,在其中晚期转向半抽象和抽象化的风格,开创了崭新的现代水墨画风。他结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变化中国传统国画的笔墨语言和利用西方抽象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晚期发展出别树一帜的禅画。其同行者和学生包括王无邪、靳埭强、梁巨廷、郑维国、周绿云、吴耀忠等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探索方法,形成了具有香港特质的“新水墨运动”。  

  另一位对香港当代水墨影响殊深者为刘国松。早在五十年代晚期,他便与顾福生、杨英风、谢里法、庄喆等在台湾倡导现代艺术,并创立“五月画会”,七○年代初来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刘氏能言善辩,积极推动水墨现代化,曾著作专文多篇,提出水墨画革新思维的多种主张。尤其是在技巧创新方面作出探索。他主张“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在水墨现代化和艺术教育方面,扮演了积极角色  时迁地易,无疑也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路向。不少艺术家迁移香港后,也转而从本地山水中寻求创作素材。本属于传统画家,又是广州国画研究会的中坚分子黄般若,画家林建同、万一鹏、彭袭明、梁伯誉等在其稳固的传统基础上,也绘画了不少以香港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而吴孤鸿、陆无涯、郑家镇则以写实手法,细致观摩现实景物而描画具有本地特色的风土人情,殊具个性。  

  沿着这几条主线发展,到了八、九十年代,画家们大多已不受某宗某派的局限,并能融会多种媒介和潮流风格,缔造了具备香港本质的现代水墨。今次展览中参展的画家作品,大体上能反映了这种多元化的水墨语境。受到吕寿琨理论和风格启发的多位画家,如王无邪、周绿云、梁巨廷、靳埭强等各有其个性风格。王无邪早年将平面设计与水墨技巧混合,具有画面分割的设计意味,后更从事油画的结合计算机创作。近年来发展出崭新面目。梁巨廷早年受到西方多种风格和媒体影响,如版画、硬边绘画、设计等,近年来尝试不同技巧和风格的糅合,如利用移印,装置等艺术语言,营造出别具面目的当代水墨效果。周绿云从早年暗郁画面,类似人体细胞和星体符记,表现内心世界的风格转易到近年来风格率放、色彩鲜明,反映着旺盛生命力和开朗心境。靳埭强多年来以设计入画,近年来在这方面更上层楼,绘画富于哲学思维。潘振华专注于变化笔墨,风格自然清新,展示了当代水墨的多元发展。  

  刘国松虽于九十年代退休,返回台湾发展,但受其启发的多位学生们秉承老师的创新风格,钻研和推广现代水墨,多位画家如展中的陈成球、梁栋材、刘金芝、李君毅、陈君立、钟立昆,以及早逝的画家郭汉深等,积极从事创作,特别是在水墨技巧,画面表现形式和题材元素方面作出种种新尝试。

  另一个当代香港水墨的发展是源于内地的画家,包括方召、熊海、李虚白、林天行、沈平等。方召受到赵少昂、张大千、钱松嵒等影响,却以豪迈放逸,如同草书的用笔和大胆设色,描画祖国山河,体现了她对祖国人民生活的关怀。熊海与李虚白传承传统,却能变化出一己风貌。他们的画风和题材展示了强烈的社会意识,在当代水墨画境中别开蹊径。土生土长的画家,也有不少是可以归入由西而东的发展路向。夏碧泉自学有成,早年从事版画、雕塑,近年来尝试水墨创作,以文字符号加入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自成局面。郭孟浩是最早将行为艺术带入香港艺坛的艺术家,他并非专注从事水墨创作,但其以水墨表达的书法文字、青蛙符记、线条语言和配合相片拼贴,并以三维形式呈现,实可视作水墨装置作品。朱兴华本从事西画创作,但也加入水墨渗染和线条技巧,并绘画现代生活和众生诸相,透视了画家对现代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感受。李东强、马桂顺等则将版画技术与水墨结合,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面目,这批画家呈示了除由吕寿琨、刘国松两位大师启廸的发展路向外的多元化水墨画境。
  
  当代水墨在香港的发展,其实是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放诸中国水墨画发展上,应占有重要地位。但多年以来,有关香港水墨画的专著、文章和研究,多散见于报章,展览图册、期刊中。较专门的研究,也只有李铸晋、王无邪、李君毅等的专著。多位大师的文献如吕寿琨的教学文稿藏于吕氏家族和香港艺术馆,刘国松的理论著作集于其多本图录和画家手上,林建同的文章著作副本已捐于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也藏有不少赵少昂、杨善深的资料。要真正地研究和推动香港现代水墨,综合集中有关文献资料是一个重要前题。在计划中世界级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有成立“水墨博物馆”的刍议。水墨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现代水墨日益受到国际重视,而有关研究在近年来也日益蓬勃。深圳画院已有成立水墨数据库的计划,并举行多次水墨画双年展。有鉴于此,香港作为现代水墨的前哨站,更应责无旁贷,应成立水墨画库和筹划国际性的水墨大展,令其成为中国当代水墨的重镇。  

  今次“当代香港水墨大展”,概括地反映了香港水墨的典型风格,也是推动香港水墨的一个主动活动,并配合反映香港艺术最新面目的“当代香港艺术双年展2005”,更是别有意义。本人深切期望香港的公、私机构能在将来举办更大规模和全面性的国际水墨画大展,令香港成为国际性的中国水墨画中心。(信息来源:香港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22:49 , Processed in 0.1085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