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大家张太无收藏史:曾用一船银元换一部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20:5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藏大家张太无收藏史:曾用一船银元换一部书2012年06月20日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聂灿




▲张家捐赠古籍廿四史。 记者许石林摄影

▲1985年6月19日,张仲德(右一)及钟金重女士(右二)向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右三)、市长李灏(左一)介绍赠书。 (资料图片)

▲图为清果亲王点定印。
张太无先生,四川著名中医大家,其家学渊源,文化修养深厚渊博,张太无先生行医,追比古圣先贤,其局量宽宏博大,目光所及,思维所向,不在于医术一技,而在六合八荒,古人称一代哲医。张家是四川望族,张太无先生的父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副主席张澜是亲兄弟。张太无先生热爱中华文化,关心人类命运,一生热衷收藏,倾心呵护文物典籍,是四川著名的收藏家,对所藏图书,有专门的藏书楼储之,其珍爱,不亚于苏州过云楼、宁波天一阁。
收藏故事: “一船银元一部书”
张太无先生常说:“美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张仲德介绍,父亲张太无是名中医,更是知名收藏家,“家中收入丰厚,有条件搞收藏。当时,抗战烽火连天,满清遗老遗少迫于生计,逃难四川,并将家中旧物四处散卖,因而父亲得以购入散落民间的宫廷珍宝,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古籍字画。”
张仲德介绍,藏书中最为珍贵的《唐宋元文约选》原为清果亲王家中私藏。“果亲王允礼乃康熙帝16子,曾驻守四川,此书为果亲王亲笔点定,当时是准备出版的,计划出书9部。后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未能出版。此书便成海内孤本,全世界仅此一本。果亲王曾在成都草堂待过,此书便留了下来,后于抗日年间散落民间。”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20:51:16 | 只看该作者
张仲德回忆,《唐宋元文约选》真正归属张家是1940年秋。“果亲王允礼曾经奉命在四川工作过,现在成都还有王府的旧地名。就像《昭明文选》一样,清朝皇帝希望给皇室贵族子弟,编选一本唐宋元时代最好的文章,果亲王奉命点定了这部《唐宋元文约选》,一般来说,点定之后再呈报皇帝御览,由皇帝批准后,再刻印。可能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这部书点定以后,没有刻印。或者说果亲王还没来得及呈报皇帝。就这样,它成了一个珍贵的抄本。见过它的人也很少很少。但是知道的人不少。这部书应该说凝聚了当时的文化精英的心血,所以果亲王对它十分珍爱。这部书就是这样到的四川,后来从王府流向民间。”
“我清楚地记得我父亲说,书的卖主是个八旗子孙,出价很高,我父亲当时是用12麻袋银元及金条,装了一船,父亲把装满银元及金条的麻袋放在船上。船是那种旧式的蜀中内河客船,大概长12公尺左右,银元用5个装米的200公斤装的大麻袋兜着,整整12麻袋,整齐地摞于船内。有了这批书,家中的藏书量一下子增至三万八千多册,时为父亲收藏最盛期。”张先生说。
历经坎坷,这批藏书终于得以安放。然而,好景不长,1958年3月,张太无先生以“反革命”罪锒铛入狱,所有财产没收,其中包括家中所有珍藏。张仲德表示,父亲于1977年去世,去世前还对这批书念念不忘,并留下遗言:“所去之书,如有璧归之日,家可分,人可散,书不可离。”
《唐宋元文约选》:“国宝级”藏品
在张太无家属捐赠的万余册古籍中,最受张太无先生生前喜爱,且最具价值的当属那部24册的清代抄本《唐宋元文约选》。张仲德先生介绍,这部书的珍贵之处在于除了海内外仅此一本外,此书乃50名进士手抄而成,书中还有清康熙第16子果亲王允礼的亲笔点定印章,“你去‘百度’、‘谷歌’搜搜看,肯定没有相关的内容。提到它,各大专业院校的古籍学者,没有一个不知晓。但是,亲眼见过这部书的人应该是有数的,就是数得出来的。你们今天这几位都算是有幸见过的。”张仲德说。
张仲德说:“清人治学非常严谨,爱书、敬书、畏书。《唐宋元文约选》作为清宫内府读物,内容选自唐、宋、元三朝最好的文章,并编选成册,每篇不超过500字,其中包括王安石、韩愈等名家作品。此书共24册,全部由当时最好的读书人摘抄而成。而这50名德才兼备的才子是从500名进士中遴选而出,每日沐浴焚香,清衣素裹,跪于内府(乾隆年称武英殿)抄写而成。一日抄书不能超过若干字,如此反复,历经康熙、雍正二朝,于乾隆年间才完成。字迹精美,整齐如一,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种对文化的敬畏,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解读。清朝它是关外龙兴,它急切地要化夷为夏,就是要急切地用中华文化化自己,所以他们做事更加虔诚细致。”
据称,《唐宋元文约选》原来还有一个副本,后丢失。张仲德说:“书中多处留有果亲王点定红印,此乃朱砂玉印,非常珍贵。”张先生准确地拿起其中一册,找出了果亲王点定的朱红印章,在场的人连连赞叹。
张仲德介绍说,《唐宋元文约选》反右期间因父入狱而被抄家抄走。1984年,落实政策、平反,当年所查抄旧物按政策应该全部退还。四川省委省政府派人来把这些旧物予以归还时还特别交待:“东西是你们的,现在退还给你们(实际上仅退还了大约三分之一)。特别要说的是,《唐宋元文约选》和《全唐诗》等是国家至宝,尤其是《唐宋元文约选》属宇内孤本,国家档案馆已编号入册,理应好好保存,捐赠给哪里由你们决定,要特别提醒的是,这部书,不能流入海外。”
“桃花宣纸”传奇千古风雅
看罢《唐宋元文约选》,张仲德先生拿起一本《全唐诗》。他抚摸着书中的旧页,指着书中央的泛黄处,惊喜地说:“找的就是它!快过来看看,难得一见的‘桃花宣’。”
张仲德先生口中的“桃花宣”,乃“桃花宣纸”的俗称。张仲德说:“清人‘求精’的治学精神世人皆知,其书用纸更是精益求精。宣纸,隋唐时期诞生于安徽宣州,原料多为树皮。嗣后宣纸一直是书写、绘画不可缺少的珍品。到明清以后,中国书画几乎全用宣纸。宣纸名品很多,如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都是纸中名品。而'桃花宣'则是名品之中的名品。”
张仲德介绍,“桃花宣纸”是宫廷御用纸。他说:“纸张极为罕有,为当时商贾富胄所用。宋代制纸之始,‘桃花宣纸’俗称‘桃花宣’,始于明,盛于清。每年三月,由年轻女子采桃花,取其花瓣和花蕊,用手将其揉碎,放入玉石杵臼捣匀,并融入纸浆,制作而成。为当时文人墨客所推崇,雅趣至极。但是,纸张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没有一定的品级不能僭越使用。故‘桃花宣纸’成为内廷即后来的‘武英殿’使用的一种珍贵的选纸。现在深圳图书馆古籍室这一套我父亲捐赠的《全唐诗》,就是‘桃花宣本’。极其珍贵罕见。”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20:51:48 | 只看该作者
已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整个探访过程中,深圳图书馆副馆长张岩博士一直陪伴在侧。张岩说:“非常感谢张仲德先生母亲及家人当时的善举,使得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新兴城市能与这批珍贵古籍结缘,并成为深图收藏史上的美谈。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千回百转的收藏经历本身就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张先生家族藏书落户深图,既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感,也充分反映出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深图人对特区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深图始终珍视这批古籍,条件成熟时,我们会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开发、利用的工作。也希望张仲德先生把深图当成自己的家,常回来看看,有机会多给馆内员工做些相关方面的培训指导工作。”
张岩表示,深圳图书馆在建新馆之初,建设专门的古籍书库,书库完全按照国家古籍书库标准建设,具备防火、防盗、防尘、防虫等设施和严格的温湿度控制,为古籍保存创造良好的建筑条件和外部条件。此外,图书馆重视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先后派出工作人员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古籍重点收藏单位学习取经并制定完备的古籍书库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实行古籍书库出入登记制度,保证古籍安全。
张岩说:“深圳图书馆已经完成所有馆藏古籍的版本鉴定和编目工作,并对古籍进行了重新排架和整理。接下来,除了做好古籍的日常管理外,还要将符合条件的古籍陆续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分别完成四部书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和十二部书的《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今后,还将对有条件实行数字化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古书的芳华。”
深圳商报记者聂灿/文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06:01:5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59 , Processed in 0.0643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