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知音》的是是非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17: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知音》的是是非非
张涛甫
来源:文学报  


  如今的中国社会,已被形形色色的结构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风景样态和游戏规则。在大众媒体领域也是如此。姑且不论互联网世界已被切割成无以计数的虚拟王国,就连传统媒体也面临同样的境遇。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把中国媒体市场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媒体王国。然而,中国媒体市场格局是失衡的,表现在:媒体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大量的媒体扎堆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扎堆在精英群体,他们把气力用在城市和中高端消费者身上。相比之下,中低端读者或农村、中小城市的读者则被大面积冷落,弱势消费者的诉求得不到体贴。在功利主义的媒体眼里,这些人身上没什么市场油水可捞,活该被冷落、遗弃。市场不相信眼泪,多数媒体都冲着“高帅富”,冲着市场利润丰厚的去处,大大冷落了油水寡淡的中低端消费者。但也有的媒体并没有跟风而上,没有扎堆走高端路线,而是将目光转向被大家集体遗忘的“休耕”地,在被媒体集体遗忘的角落寻找腾挪的空间。《知音》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知音》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其定位是在读者金字塔的底端。从单位读者的含金量来看,《知音》的读者无法与那些高端杂志比拼,它不与高端对手厮杀,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广袤的中低端受众群,用跌宕起伏的通俗故事以及浓烈刺激的情感配料,迎合数以百万计重口味的受众胃口。《知音》没有纠缠高端读者,而是走“群众路线”,低空飞行,贴地作业,追求受众的规模效应,以数量扩张寻求利润增量,靠海量的积累汇聚规模利润。它大作坊生产,大排量的出货,大面积收割,不能计较单位产品的高位含金量。从读者成色来看,《知音》与《财经》、《凤凰周刊》、《读书》、《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等精英杂志没什么可比性,但《知音》在乎的不是内容的含金量,而是受众海量。《知音》月发行量一度高达636万份,在中国综合性杂志中位居亚军,占居世界综合性杂志排行的第五位。《知音》以其低廉的价格,贴地服务的姿态,大面积收割受众偏好,它在被中高端杂志冷落的地方,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媒体王国。
  

  《知音》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它的内容生产方式。《知音》走的是大众化路线,面朝成百万计的中低端读者群,以大卖场的方式吸纳无数的“蚁族”读者,用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迎合普通读者的阅读期待。
  《知音》倡言纪实立场。它强调以新闻纪实故事见长,标举真实性和新闻性。但是,《知音》与新闻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与文学虚构暗送秋波、若即若离,致使《知音》在文学与新闻之间苟且偷情,一会儿玩文学情调,一会儿又搞纪实名堂,游走在二者之间,一心想两边占便宜。结果是,文学和新闻都不认这位兄弟,以至于在文学和新闻两大圈子里,《知音》均没有合法性,更没有话语权。《知音》的蝙蝠策略,引发了诸多争议。此次《知音》上市事件,再次引爆《知音》“真节”问题。知音在文学和新闻之间两边都不讨好,并没有影响它大面积的市场收益,或者说,正因《知音》的非驴非马,杂交了文学和新闻两种品性,使它在市场上大获其利。对于中低端的故事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在乎文学的纪律以及新闻的操守。既然《知音》说是真的,他们就信以为真。至少在故事的逻辑看上去是真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这种建立在故事逻辑基础上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以及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是一码事。《知音》故事“混搭”文学和新闻的元素,但骨子里是背叛它们的。这种“东施效颦”策略,可能会激发文学和新闻的公愤,得不到文学和新闻的认可,并不影响《知音》的市场繁荣。市场的认可助长了《知音》的自信,“群众基础”才是真正的“王道”。
  《知音》不指望在文学和新闻的专业圈子谋取体面的名分,它在广袤的中低端市场上“广种博收”,赢取无数消费者的信任和喜好,在黑压压的芸芸众生中收获着廉价的回馈。《知音》在专业之外的大片灰色地带,左右逢源,激情路演它的“真情”传奇,大手笔经营着它的故事王国。《知音》是一个生产情感故事的“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作业,大批量出货。它用文学化的工艺制作一个个“真情”产品。它把受众需求偏好分门别类,摸准了受众需求的穴位,精准服务,讲究有效传播。每一期的杂志会配送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谓是琳琅满目。这些产品在真情故事的大名目下,被切分成若干品类。不妨看看《知音》栏目的设置要求和风格:
  (1)《爱心行动》讴歌美好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助,题材特别独到,情节动人心弦,细节催人泪下。
  (2)《名人明星》名人明星(影星、歌星、节目主持人、戏剧明星、模特体育明星等等)的人生、情感、经历。选取生活片断或生活侧面,写出真情实感。
  (3)《人情大世界》歌颂美好的人伦关系,批判践踏人伦的丑恶行径,需要有较大的善恶、人性冲突,有时代色彩的曲折故事。
  (4)《生命之歌》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主要写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显现人性面对厄运的真实状态、人情在这时的表现。尤其是在其中表现出的爱情、友情、亲情。
  (5)《知音报告》本刊的独家报告,多为具有时效性的重大社会新闻和有关婚姻问题的新鲜典型案件,主人公层次较高,深刻透彻。欢迎报社记者公检法机关供稿。
  (6)《蓝盾新闻》典型的案件事例,富有时代色彩和都市气息,主人公层次较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且可读性强。欢迎报社记者公检法机关供稿。
  ……从以上的故事生产“指南”中可以看出,《知音》在故事生产上可谓煞费苦心,几乎迎合了中低端读者对情感故事的所有偏好,近乎全方位地满足目标受众重口味的故事需求。《知音》的故事生产风格是:追新、趋奇、煽情、求真。《知音》多次声称要追求故事的真实性,戒除子虚乌有的杜撰。《知音》总编辑曾高调倡言:“不仅文章的框架要真实,而且每个细节也要真实。”另一位负责人同样强调:“所谓真实,必须有名有姓有地址,故事一看就是新闻语言,而不是文学作品。”这些表白是意在说明,真实是《知音》的“立言”之本,同时它也要与“文学”切割:务虚的文学不是他们想要的,读者看中的往往是酷似“真实”的故事。然而,《知音》所倡导的“真实”与新闻的真实纪律并不是一回事。《知音》的故事策略是通过对“真实”的戏仿,制造出一个个《知音》版的故事“写真集”。《知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要读者信其有,目的就达到了。真要《知音》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严格按照原教旨主义的新闻真实律去抠字眼,几乎是天方夜谭,这太为难它了。《知音》追求的只是一种模糊的真实观,追求的是那种大而化之、囫囵粗糙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建立在大多数普通读者日常阅读经验的基础上,靠的是那些中低端读者朴素的“真实”经验。《知音》所言的真实是一种与读者缔结的信任约定,只要读者认可这一套,任凭他人如何评说、指摘,也无足轻重。《知音》最在乎的就是读者的感觉,至于其它,皆是浮云。
  对《知音》批评甚多的是它的煽情。《知音》卖的是“真情”故事,经营情感故事即成了其故事生产的重中之重。既然广大读者都有重口味的情感偏好,《知音》就在情感上成为目标读者的“知音”,用目标读者喜闻乐见的情感配料去满足他们的阅读味蕾。为此,《知音》的故事生产者调动一切情感因素,从主题、题材、故事,乃至细节,都紧紧围绕“真情”建设这个中心展开,故事的一针一线,无不费心经营,处处落实到“真情”上。我们从《知音》的标题生产即可看出,《知音》的煽情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诸如:《法院院长,跳出“温柔陷阱”时不胜苍凉》、《女博士午夜轻信的步伐》、《血染的游戏:合同丈夫回家了》、《心河难度:著名主持人自杀谜》、《卖妻!一桩穷凶极恶的离婚阴谋》、《割肝救女,大地般深厚的父爱》、《新房里,那个微笑的女人不是我》之类,都是典型的煽情之作。如今,在信息泛滥造成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的情境下,标题的眼球效应显得特别要紧。标题是读者信息选择的浮标。只有将标题打磨得足够突出,才能吊足读者的胃口,对读者眼球构成强烈的刺激。于是乎,《知音》的生产者在标题的修辞上用足了心思,语不惊人死不休。藉此吸引读者们的眼球。
  

  新闻存在的合法性皆是由事实构筑的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是易碎的,稍有不慎,即破了真身。在新闻界,为了防止其合法性失守,需要构筑专业防护堤。新闻从业者往往借助严格的律令、规程以及技术手段,以防止新闻失真。首先,从事新闻生产的人员要有说过得去的专业生产资质与技能。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这个专业圈子的。凡进入者,须具有专业圈子认可的资质和技能。关键是,吃新闻饭的人都必须恪守专业伦理,守住职业操持,坚守专业底线。其次,新闻生产是按照专业的流程操作的,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生产在特定的媒介组织中进行,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劳动都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作为组织生产中的一个“齿轮”和“螺丝钉”,参与专业流水线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空间的发挥往往受到组织系统的约束。也就是说,新闻真实是一个媒介组织系统化生产的产物,是由层层“把关人”集体劳作的结果。
  “真实”虽然是《知音》标举的口号,但是它所倡言的“真实”,完全不同于新闻场域的真实律。《知音》的故事生产所推崇的“真实”,其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与其说是一种生产策略,不如说是一种营销策略。
  《知音》标榜的“真实”,并不能通过严格的生产纪律加以规约。更何况知音的故事文本,不是由成熟的专业作者完成的,很多稿件是由社会作者供奉的。《知音》故事生产的社会化,利与弊都甚为突出。《知音》的故事生产向全社会开放,面向社会大海打捞其所谓的“真情”故事。开放的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知音》输送故事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得《知音》没有原料危机之虞。但是,从社会中收获的故事,其真实性和专业性就难以保障,尤其是真实性问题,成为《知音》的“阿喀琉斯之踵”。《知音》多次出现“失实”事件,多与《知音》故事原料的泛社会化有关。不少故事说得煞有介事,有鼻子有眼,似乎并不缺少“新闻”的核心要素,有的甚至看上去比新闻还要“真实”。这种高度仿真的故事背后,其实是一个空心的噱头。
  《知音》的“真节”失守,原因是多项的:其一,《知音》并没有按照真正的新闻律令来从事新闻生产。它所崇尚的真实,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营销术,不是真正的新闻志业。对故事的崇尚远甚于对新闻的追求。故事是本,真实是末。这种本末倒置的生产方式,决定《知音》不会以老实的“写实”来为新闻守节。对于《知音》而言,故事高于新闻,“写实”只不过是一种叙事策略而已。只要故事漂亮,牺牲真实没什么要紧。其二,《知音》故事生产网络过于泛化,故事素材的供应链过长,作者良莠不齐,使得《知音》难以确保故事的真实性。仅靠《知音》有限的专业队伍对庞杂的故事供应链进行真实性把关,难度甚大。其三,《知音》另类的故事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生产路数根本不同于新闻生产。《知音》虽然打的是纪实牌,但其叙事路数是文学化的,即是说,高仿文学的路数。《知音》故事强调对“真情”的演绎,推崇故事的逶迤曲折,青睐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偏好感性细节的丰满,这些文学化的叙事花样,可以把故事编织得引人入胜。问题是,这些叙事套路容易侵蚀新闻的真实性。故事一旦成为致命的诱惑,即容易损伤真实的童贞。
  

  《知音》现象曾引发诸多的争议。近期,因它谋求上市,再起舆论风波。如何看待《知音》上市?有力挺其上市者,也有高调反对者。纵观社会舆论反应,可谓冰火两重天。《知音》上市风波,不应仅仅视为一种偶然的孤立文化事件,而应作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
  《知音》市场上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有它显赫的发行量为证。但《知音》市场上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它没有问题。《知音》得之于市场,也失之于市场。在功利主义的媒介市场面前,职业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只要市场成功,一俊遮百丑。《知音》凭借其优渥的市场收益,释放出巨大的光环效应,遮蔽了它的文化软肋。撇开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单从市场逻辑来看,《知音》漂亮的市场成绩单,给足它上市的底气。问题是,《知音》卖的不是打火机和皮鞋,它卖的是一种文化。文化产品的功能不应是物质性的,至少不全是物质性的,不应过度功利主义。文化产品应该有一种精神性的能量。《知音》故事生产虽然强调“真善美”的“正能量”释放,但这种“正能量”多是由很多塑料花释放出来的,显得过于“故事”化,容易失控,会损害故事的信度。缺乏过得去的职业伦理支撑,其精神性的能量释放也是不可靠的。《知音》对故事的过度追逐,背后是市场作用力的结果,这反过来稀释故事的精神浓度。
  如果《知音》不能解决好职业伦理上过关,上市只会把它原来的问题放大。我们无力阻止《知音》上市,决定它上不上市,那是有关部门的权力。《知音》可以带病上市,但它的问题不可轻视。问题《知音》不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样板。如果纵容《知音》的职业伦理缺失,在媒体行业会形成示范效应,劣币驱逐良币,逆向淘汰,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但愿,我们对《知音》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42 , Processed in 0.0675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