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理的半隐居式乐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2 03: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理的半隐居式乐活
转自《南国早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
  对于那些有着武侠情结的人来说,位于彩云之南、苍山洱海之间的古城大理是个理想的“江湖”境地,它在时间的注视下,淡定、包容,与世无争,足以让人乐而忘忧。
  当城市生活的重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暂时或长期居住,以躲避世俗的纷扰,重建内心的家园。
  最近,趁着到大理休假的机会,探访了几位定居于大理的异乡人,他们当中有国内知名的音乐人,有搞创作的艺术家,还有在这里开店谋生的普通人,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的原义。
  小悦: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这里可能是大理古城面积最小的铺面了。”小悦在古城人民路上开了一家养生粥店,小店里只能容得一个人转身,幸好这家店也就她一个人。
  一年多以前,爱背包旅行的湖南妹子小悦来到大理以后,再也不愿离开,于是就在这里找了一间铺面,靠家传的手艺——熬粥为生。
  “之所以喜欢这里,是因为这里的人都够懒,生活节奏慢。”小悦说,大理有山有水,人文气息浓厚,而商业气息则刚刚好,不像丽江那么繁华,消费也不太高,最适合长住。
  小悦的粥店进深约1米,宽2米多,整个面积不到3个平方米,非常袖珍,客人一般都是坐在或站在路旁吃粥,成为人民路上的一道风景。然而,身形娇小的小悦却不觉得有多么逼仄,她将铺面收拾得整洁干净,店内的草编墙上挂着用布书写的养生粥简介,窗台兼桌子上垫着桃红色的周城扎染布,上面摆放着一瓶百合花,显得精致清新。每天,小悦只需熬上3锅粥,等着游客闻香驻足,卖完即止,从不额外增加。实在想喝的只能次日再来。
  “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挣的钱够我吃住就行,要那么多干什么?”小月说,都市人大多都不知足,包括自己过去也是如此,总是想尽可能地拥有更多的东西,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来到大理以后,她渐渐懂得,人真正需要的物质其实不多,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有了车子和房子,生活质量并不见得有多高,而有些人生活简简单单,却很幸福快乐。
  在这里,小悦至今还没有动过要离开的念头,她每天卖着亲手熬的养生粥,守着阳光从街的这边转到对面,静静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张佺:
  我们都是在“过生活”
  “你们的灵魂消失在你们的欲望里/你们的热血消失在你们的思想里/你们的自由消失在你们的房间里/你们的爱情消失在你们的怀抱里……”
  11月24日下午,在古城银苍路上的一家私人宅院里,飘出阵阵*****豪放的歌声。敲开院门,一张温和的笑脸迎上——中国著名民谣组合“野孩子”的主唱、音乐人张佺老师引我们到了院内。
  下午的阳光将小院分成了阴阳两半,3位乐手正坐在山茶花环绕的木屋廊檐下进行排练。11月12日晚,张佺刚在丽江举行完一场民谣音乐会,本月30日,他将与云南音乐人欢庆、寒鹰在上海世界音乐周上演“云南之音”专场。
  张佺1995年和兰州老乡小索成立“野孩子”乐队,开始了民谣人游唱四方的生活。2004年因小索离世乐队解散,张佺背着吉他和冬不拉只身来到云南。在丽江束河的一次弹唱会上,张佺遇到了来听他弹唱会的成都妹张庆,音乐成就了两人的姻缘,三个月之后,他们在丽江成婚,过起了平静而充实的生活。女儿三岁时,张佺全家搬到了大理定居下来。
  “大理古城不大,生活节奏缓慢,能让人舒心,感到安静。”作为独立音乐人,张佺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进行创作。大城市虽然生活便捷,机会也多,但是繁杂的事务和人际会消耗掉人的精力,更难以寻找灵感。而在大理,则是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土地上生活着,有着不尽的生活来源,唱起歌来也特别安心自在。张佺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里,每天他都从叶榆路的家中背着冬不拉到院子里排练,对于他来说,排练就是在“过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逃离充斥着废气和物质欲望的大都市,跑到小城镇里偏安一隅。最近,著名音乐人周云蓬和作家绿妖也到大理古城过冬,有空的时候他们也到这座小院来“探班”,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就仿佛是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一样,灵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涌出。
  张佺说,最近他们的排练引发了邻居的热情,排练结束后经常听到四周歌声琴声此起彼伏。周云蓬则打趣道:这里的鸟儿都是合着鼓点喧闹的。今报记者韦巍 文/图
  张蛟:
  “土”代表一种回归
  古城人都知道人民路上有一个爱玩泥巴的“疯子”,他不仅用泥巴来做东西,有时还把自己也做成泥人。经人指点,我们在人民路中段找到了张蛟的“土上文化馆”。
  门口随意摆放着几个陶罐,插着干花。进门,满眼的土陶器,陶笛、陶罐、陶碗、陶塑等各种手工原创陶制品,有些是张蛟的作品,也有些是客人的手工,全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透出一种稚拙的韵味。
  张蛟是滇西宣威县人,毕业于大理学院雕塑系,2007年开了这家泥巴店。“土本身具有自然、质朴、温厚的属性,代表着一种回归,每个现代人的内心都有一份乡土情结,都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张蛟说,如今城市人与乡土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被生活驱赶向前,难得喘息的机会,而在这里,可以将脚步放慢,与泥土来个亲密接触,得到一次亲近乡土的机会。
  游客们来这里可以淘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亲手去做,不拘一格。在张蛟看来,玩泥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完全可以不需要任何规则。
  更超乎规则的是张蛟的泥土行为艺术,前段时间他在人民路下段的一场行为艺术秀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在这场行为艺术里,张蛟仅着一条底裤,全身从脸到脚都涂满了泥,然后轮番踩踏3块泥胚,从人民路下段为起点,一步一挪地行走。“我想借此来表达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以讽刺那些在步行街上嚣张的车辆。”
  将近两个小时的行为艺术引来了众多居民和游客的围观,也引来了城管的干涉,但却为古城留下了一段生动的佳话。张蛟说,只要有好的想法,他还将以古城为舞台,不断上演各种行为艺术。
  张蛟还有一手绝活,就是家里祖传的秘制姜黄豆腐,不过知道的人多,能吃到的人少。张蛟一般一周才做一次,每次只有70块左右,基本都给当地豆腐摊、素食店和朋友订购完了,游客想要吃到得碰运气。今年因为买不到好的豆子,张蛟都没有做姜黄豆腐,他说,现在很多豆子都是转基因种植的,口感不行,宁可不做,这让许多当地人都颇感遗憾。
  这就是张蛟的为人行事风格,古城正是有这类的艺术人,才形成了今天这样遗世独立的鲜明性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24 , Processed in 0.1185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