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女性

[复制链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漫谈女性摄影文字实录1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3日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佳友在线的视频节目,今天我们这期节目是非常话题今天的主题是和两位嘉宾一起谈女性摄影,来到演播室的这两位嘉宾一位是苏小糖,另外一位嘉宾是大鹏鸟。苏小糖在网络界和时尚摄影界都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女性摄影师,大鹏鸟都非常熟悉了,是我们网络上著名的女性之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摄影师,我们进入今天女性摄影的话题。
首先还是要跟主角交流一下,作为一个女摄影师,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在模特里面女性总是多数,总是主角。在摄影师里面女摄影师还是很少,作为女性摄影师你开始的时候是怎么会喜欢上摄影这门艺术、技术怎么又成为职业的摄影师呢?
苏糖:其实我做摄影特别偶然,跟别的人在学校里面学完摄影之后的摄影之路完全不一样,当时我大学学的是造型,做了一段时间的化妆造型,当时我们公司里面的摄影师离开北京,公司就没有摄影师了,然后我一边打电话按快门问光圈在哪儿然后就拍客人了,特别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架式。
主持人:那也就是很偶然的机遇拿起了相机。
苏糖:其实已经拍过客人以后老板就说要不你就做摄影师吧,那个摄影师也不回来了,当时店里的摄影师都是女孩。
主持人:这和很多影友不一样,很多人开始是喜欢照相机,喜欢照片,成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以后可能逐渐的转到职业,大鹏鸟你是不是这样?
大鹏鸟:是。
主持人:一开始喜欢上摄影然后拍的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个很专业的发烧友。
大鹏鸟:发烧友这个称呼比较合适。
主持人:苏糖你什么时候成了一个职业的摄影师呢?
苏糖:其实那次接触摄影以后我发现我完全可以驾驭它,可以拿起相机,然后从那一刻开始,从第二天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去做摄影师了,当时我就是摄影师造型师一起做,原来做造型师的时候很多想法,想表现的东西别的摄影师达不到,我就想自己体现,这样的话我都是自己来做,自己化妆,自己造型自己再把想象的东西体现出来,大概做了有六个月左右就想自己出来做,拍摄一个真正的自由摄影师的状态。
主持人:那你做摄影师的时间有多久了?
苏糖:快四年了。
主持人:那很多影友实际上都是在大概四五年,也就是四年左右的时间之前喜欢上摄影,这个可能跟数码相机的普及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苏糖:我开始用的是胶片,那时候用的是哈苏、马米亚还有自己装的自己盘的卷,还有自己冲洗。
主持人:起点还是很高的,上来就是哈苏、马米亚。
苏糖: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现在还是用胶片还是数码?
苏糖:现在用数码。
主持人:作为数码相机的素质已经满足商业摄影的需要了。
苏糖:因为后来开始喜欢玩儿后期了,觉得后期挺好玩。
主持人:PS?
苏糖:对。
主持人:我看你的照片的后期处理还是很不错的。你有学过吗?
苏糖:没有,一天都没有学过。
主持人:有一些摄影也好后期也好感觉有时候受过正规的训练更重要一点。我们再聊另外一个话题。你现在成为摄影师已经四年的时间了,那么你在成为一个职业摄影师的过程当中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跟网友一起分享拍摄的经历。
苏糖:其实很多网友我的一些作品是自拍的作品,我是一个有点痴迷于摄影的人,我经常半夜起来就会拍摄,我不管时间地点、人物,有时候半夜想起什么来就会起来拍,如果当时模特不是我自己达不到要求的话我就会约模特马上来实现,发烧友可能这样的想到一个课题马上就会去拍。
主持人:虽然是很偶然的机遇做了摄影师,但是实际上看你的状态也是一种很痴迷的发烧友,不亚于一个发烧的爱好者。
苏糖:很多人说把爱好当成工作会损失一种爱好,我觉得还是把两方面分开,创作还是创作,工作还是工作。而且我很乐于在这两者之间游走。
主持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把自己的爱好当成工作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苏糖:对,我觉得很幸福。
主持人:我知道以前你在网络上活跃的时候并不是用苏小糖这个名字,也不是苏糖个名字。我们在网上也能够看到你早期蔷薇岛屿的名字发表的作品,对比了一下发现跟你后期的这些商业作品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区别的。
苏糖:对。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就是苏糖的早期作品完全是属于自己创作的。比如说网友朋友们现在可以看到苏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一张特别吸引眼球的自拍的作品,这张作品是什么情况下拍的?
苏糖:那其实是我第一次创作,当时我是在一个时尚杂志上看到了一张大师的作品我就想模仿下来,当时学习他的灯光还有动作,可能这个片子拍摄十分钟左右头,发喷了一点水。当时这个照片就是曝光过度的,后来我发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一定要注意层次、曝光,其实我那张片子拍出来的时候是没有达到曝光过度,我是后期把它修成曝光过度。像摄影这种东西不要去按理论来讲,很多人觉得曝光过了就不好看了这个作品,我的创作的时候原来是不曝光的,后来我觉得为了好看我愿意让它曝光过度,所以没有很严谨的东西在里面,一定要打破这个思想。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张作品可能它的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很强的对比度。
苏糖:你看后面的过渡是由暗的局部到灰的局部。包括前面能把这个立体出来。
大鹏鸟:摄影师只要能把你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于层次、亮度、曝光度。让人看起来很打眼,好像谁说过这张照片让你停留五秒钟以上说明这张照片有打动你的地方。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拘泥于构图或者是曝光的准确,或者其他技术上的要求,也不是一种定规,主要是你能够让这张照片让大家觉得吸引你,能够好看就可以了。
大鹏鸟:对。我原来几次摄影大赛我都观摩了,我发现评委并不看你的暗部有没有,他不看,他首先看你的照片能停留他才会仔细的去看,而且特别强调你表达出你所要表达出的东西。
主持人:这张作品比较吸引人,所以我们会觉得好看会反复来看。还有其他的早期作品在页面上都可以看到。这张你是想表达什么,一个人被白纱裹着,然后是斜卧在这个地方是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
苏糖:这个是跟一个服装设计师合作,他的衣服很大,有四层纱,看到那个服装的时候第一感觉马上想到了蚕。
主持人:就是吐丝的那个?
苏糖:对,我跟化妆师沟通了一下,让它看起来像蚕蛹一样,那个纱有点像快要生长出来蝴蝶的翅膀。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破茧而出之后就会不那个纱打开?
苏糖:当时我那个片子的名字就叫蝶之重生。
主持人:你这张作品我挑出来的一张作品已经破茧而出了已经张开翅膀了。
苏糖:对,这是一个系列。
主持人:这就是应该有一种意境在里面。
大鹏鸟:他想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主持人:如果还是从摄影技术来讲的话为什么这个人在画面主体占这么小呢,为什么这么大面积的白纱呢?
大鹏鸟:我觉得像苏小糖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训练也不是一个坏事,有时候经过系统的学习以后反倒讲究条条框框黄金分割,景致构图,这些东西看起来是符合黄金分割了,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是不够的,当然那个是基础了,基本的美学原理大家应该清楚,怎么在了解的基础上有突破,我觉得现在这个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
主持人:科班出身的更容易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创意上有可能会扼杀创意,不过话说回来基本功扎实也是必须的。我们看到毕加索的绘画都是很抽象的,但是他早期的素描作品都是很扎实的。
大鹏鸟:没错。
主持人:我们再看苏小糖的早期作品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女性化的笔触。比如早期作品里的第三张在蓝色的夜幕下一个大圆月亮有一个像小狗熊一样的主体在这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你拍这个作品想表达什么?
苏糖:那是我刚刚开始自己做工作室,我当时创作的对象基本上就是小熊、玩具,还有樱桃什么的,我会用拟人的手法来拍,把情感放在他们身上,你看到一个影子但是它是有思维和情感,然后是夜幕下,这个斜线就是那个边线他是感觉在城市里面,是一个城市里面困惑的熊。
主持人:城市里面困惑的熊?
苏糖:对。当时我有很多的作品,都会带着一些小东西去用拟人的手法,包括拍一些外景什么的。拟人化。
主持人:是不是男摄影师和女摄影师创作的时候有不同之处,我有一个不一定准确的感觉,就是女性特别容易很主观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比如说内心一些可爱的东西,或者是温柔的东西,或者是一些细腻的东西可以用作品表达出来。我很难想象男摄影师摆弄一个小熊,然后学着小熊说话,学着小熊思考,再拟人化的表现小熊,可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别扭的事情,但是对女性摄影师来说好像是大家都会觉得玩而一笑很自然的事情,不知道这是不是男女摄影师的区别?
苏糖:不是,男摄影师摆弄的可能是枪、机器人,用悬念替代,只是对象不一样。
大鹏鸟:一般像她说的男摄影师可能要表现带有男性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刚才她那个片子我肯定拍不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说拿那个东西会想。
苏糖:因为那个是男人的玩具。
主持人:会表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的爱好,但是对象可能不一样。
苏糖:对。
主持人:我们在节目的时候还可以跟网友互动,现在网上有网友提问,有一个叫大刀的网友请问苏小糖问你在摄影的路上什么人对你的帮助最大?
苏糖:达利。
主持人:胡子超上的那个达利?
苏糖:对,他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看过他的摄影之后我就痴迷于他,在我的早期作品里面我的作品的思维方式是很奇怪的。
主持人:我看过达利的作品之后很多都是像在梦中出现的,非常夸张的甚至是扭曲的。
苏糖:超现实主义。
主持人:对,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你觉得他对你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说是创作思路或者是你的作品当中有他的影子?
苏糖:我在创作的时候我之前创作的时候来源于一些梦,有一些奇怪的梦,搞笑的梦。醒过来以后我就会马上记在纸上,等有机会就是现在我的图片里面,特别好玩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做梦的一些东西会把它记下来?
苏糖:对,我专门有一个小本专门记我的梦,有时候半夜就会醒过来,特别好玩,然后醒过来之后就会很详细的写下来,而且会添油加醋的写成别样的东西,第二天有机会就把它提升出来。
主持人: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说不定我们也可以试一下。有时候你在现实生活当中你的创作你的思维会受到一些局限,但是在梦里的时候会有一些不由自主会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或者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苏糖:荒诞的东西。
主持人:甚至是荒诞的东西出现。这个时候作为艺术创作的线索说不定是一种很有价值天赐的良缘。
苏糖:对,我相信这个是上天赐给我的梦。
主持人:你能举个例子吗?你拍过什么东西是受到梦的启发?
苏糖:就是拍摄的超人的照片。
主持人:有这是在苏糖的商业作品里面有倒数第二张一个男的打扮的像超人的样子手里面拿了一个巨大的棉棒。这个是你在梦里梦见的吗?
苏糖:梦里那个棉棒是一根火柴棍,然后我就印象当中是火柴棍,好像在打仗。后来第二天我就稍微改了一下,然后我就让马瑞做我的模特,把他打扮成超人的样子,那个布披肩都是自己做的,那就是一块布。
主持人:并不是你自己去买的超人的行头?
苏糖:不是,是我们随意搭了一下,下面的靴子都是我的。当时手里面空的做了一个假动作,后来我这个片子是解释为把耳朵叫醒。
主持人:把耳朵叫醒?
苏糖:对,我是想做一个唱片公司的广告。
主持人:就是这个棉棒就是掏耳朵用的?
苏糖:对,唤醒你的耳朵。
主持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首先觉得挺幽默的,可笑的。然后就会你被它吸引,首先眼球就被抓住,然后看一下这张作品。顺便再看看旁边的广告,从创意作品来讲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很不错的一个作品,只不过后期要下一下工夫?
苏糖:对。我当时从第二天醒过来第二天就实现了,拍完以后就马上修,差不多有五六个小时这个片就出来了。
主持人:真的拍了一个棉棒然后放大?
苏糖:对。
主持人:做到有影子,跟人的关系是天衣无缝的。
苏糖:像拍这种照片的时候最后出来什么效果已经在我脑海里有一个大概成型的东西了,我能完全把握它。
主持人:那就是你带着构思去拍作品的?
苏糖:对。
大鹏鸟:还得把摄影当做一个爱好,把职业当成爱好这一点非常可贵,有些东西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像我们就做不到。

相关视频:苏糖、大鹏鸟漫谈女性摄影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6:22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5:41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人物之二:黛安·阿勃丝

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

黛安·阿勃丝展示代表作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摄影界里一位出位的犹太籍女摄影师,被誉为摄影界的“梵高”。她把穷人、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智障患者作为自己(正常人)和社会(主流)的背面而进行的摄影探索,执拗地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常”与“不正常”、“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非公正”、“尊重”与“侵犯”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她的摄影展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











    阿勃丝出生在一个百万富商之家,但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 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1971年7月26日,阿勃丝在家中自杀。她的影像作品被抨击为“不道德”。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曾经这样评价她:“把一架相机放到戴安•阿勃丝手里,就如同把一颗手雷放到小孩手里一样危险。”阿勃丝是美国第一个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家。她的摄影展还在全球巡展,参观者达725万人次。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也举办了摄影大师戴安•阿勃丝的大型回顾展,这是其自杀身亡32年后最大的一次回顾展,和西尔维亚•普拉斯一样,阿勃丝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悲剧性的传奇人物。去年出版的阿勃丝传记《投入黑暗的世界》刚一出版,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成为畅销书。
  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长大,阿勃丝从小却被一种感受深深困扰:“我觉得孩提时就备受折磨的一件事是——我从来就不觉得有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肯定,而我所能感觉的只是不真实而已。” 在这种不真实的痛苦中,阿勃丝小时候第一次碰到畸形人,就被这种活生生的悲剧所感动,她常常找寻古怪的人,并且跟踪他们。她被悲剧人物所吸引,因为她觉得他们比她更真实。于是她离开了这个家庭,靠拍摄时装为生,过着并不从容的日子。在她的镜头下,所有被摄对象都呈现出一种变态的倾向,人物、表情都是极度丑陋的。她的影像作品被抨击为“不道德”。她的作品最开始展出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从照片上擦去观众吐下的口水。 当时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表现。认为她的作品是肮 脏、道田而极不道德的。 而照片上所拍摄的这些人物,也许每个人都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 却是最不愿意多看一眼的景象。然而她却将他们的脸孔表情、心理状 况给征住下来,好像等着与你打照面,交谈那些命运所造成的悲剧事 件。
  阿勃丝对社会边缘人的摄影探索,逼迫着人们重新审视正常、道德、公正、尊严等字眼已有的定义,迫使人们直面人生的现实。阿勃丝善于在正常的、被人们忽视或故意掩饰的地方揭示阴暗的现实,这种窥阴癖式的观察正是其影像令观者不快的原因所在。阿勃丝本人却是这样认为的:“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阻挡在你面前,逼你回答一个谜语……大多数的人都在惧怕未来生活中的痛苦与创伤,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神。”正是自己对人生谜语的解答,而她的一 张张照片却是对正常人提出另一道谜题,却是多半人是没有勇气回答出的。
  她夜间在纽约的街道上跟踪畸形人,进出社会底层场所,在妓院和变性人公寓里寻找拍摄对象,在黑暗的世界中,她一步步地跨过社会禁忌之门,用相机记录了人类最脆弱之处。
  从35岁起,她转而投入到对所谓社会边缘人的研究中,试图表达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美国人的反叛倾向、精神错乱和理想破灭,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患上严重的周期性忧郁症,又受挫于长期性的肝炎,最后终于一自杀来寻求解脱。她的死亡和她的摄影一样,令人惊骇。她是躺在澡盆里,以刀片割腕,让血染红了整池水,也染红了自己。直至咽下最后的一口气。
  也许阿勃丝的一句名言可以用来作为她自杀的注解:“当你拍摄他人时,你就是用你的余生与他们沟通”。人们只能猜测,正是这种在黑暗世界中长久的追寻,使她不堪心灵的重负。
  【附】戴安•阿勃丝语录
  *“我一直把摄影当成一件下流的事情——这也是我最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我第一次拍照时就觉得自己非常变态。”
  *“任何事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认可的是那些我从未曾见过的。”
  *“对我而言,照片的主题永远要比照片本身来得重要,而且复杂。我在乎的是这张相片是关于什么的。”
  *“你无法脱离自己的皮肤,而进入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
  *“我要表现的是熟悉的事物的不可思议面,以及不可思议之物的熟悉面。”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这种倾向是很怪异的,然而由于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外一套伪装。我们伪装起来,向世界发出讯号,让别人能以一种特定方式来了解自己。但是在你希望人们了解的你,和你让别人看到的形象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一直称之为意图与效果的裂缝。人常常要装出一个正常的样子让别人了解,而别人却往往看到你不正常的一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5:05 | 只看该作者
三:风格:叛逆、激情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别人拍的是那袍,她们专门拍虱子。青春期的叛逆在她们身上永难消退。因为总是刺痛自己和观者的神经,她们活得格外清醒也格外痛苦,所以她们需要一份长久的激情来支撑。在艺术上的各种探索和尝试永远是她们所不惮的。
    代表人物之一:南·戈尔丁

南·戈尔丁(Nan Goldin)

南·戈尔丁被男友殴打后
    不能否认,南·戈尔丁是个很不平常的人。不仅因为她是当代最受人尊重的肖像摄影家,而更因为她有着高超的与人交流的天赋。对这个艺术家的个人访谈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由于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由于她也能非常温和而又严肃地向你开放她的内心,你很容易放松自如。她会揣摩你的意图,吸引你去探究她的所闻、所见、所想,在解释她的照片为什么那么私密时,她说:“我与那些与我一样的人打交道,……而我能很快地与他们打成一片,并且关系会非常密切,我想这些都反映在照片上了……” 不过,戈尔丁最近五年内拍摄的照片与她在80年代拍摄的著名的“城区景象”中的那些浮华的、灯红酒绿的、孤独的自我写照有着根本的区别。她最近的照片极尽所能地使用自然光、异彩纷呈的景色和地方,以及极其宽泛的人类情感。她更多地探究了那些抽象的、内在的领域。由此,她的照片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减少了,而对一般人和常态的生活经验反映则大大增加。

  戈尔丁的摄影开始于她用摄影建构的“视觉日记”,在这组照片中,摄影成了“一种记录和理解我自己的个人生活和那些我接触的私密生活的工具。”在记录她个人世界的那几年里,她拍摄了大量的有关她与她的室友、最最亲密的校友的照片,与情人和旅伴的特写以及一些意味深长的个人肖像。(她曾经自嘲说她之所以要在舞会上拍那么多的照片,怕的是她醉酒后第二天什么也记不起来)她的闪光灯不断划破夜空,她拍摄的那些照片往往会成为次日解决与朋友之间争论的证据。她同样用摄影证明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1984年拍摄的那张双眼乌黑的照片,在一场令人伤心的打斗中,她的男友挥拳揍向她的眼睛,她用她贯常所用的那种温暖的、琥珀色的影调拍摄了这张照片。

  这类的照片大多成了她从1981年开始制作的名为“性依赖的叙事曲”(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的音像叙事诗的一部分,在这部长45分钟、连续放映的幻灯片中,她将近700张幻灯片与从歌剧、布鲁斯、朋克和新浪潮音乐中选取的曲目编辑在一起。这个在80年代早期首先在夜总会和电影院放映、后来又在全球各大艺术馆展示的片子产生的力量在于它铺天盖地的影像堆垒、以及与音乐主题或顺或逆的相互映衬。实际上,戈尔丁80年代的大部分照片都得益于这种成组的展示,不管是她早期用黑白照片拍摄的男扮女妆的男同性恋者、《情歌》以及为诸如库奇·穆勒(Cookie Mueller)或大卫·阿姆斯壮( David Armstrong)等朋友拍摄的肖像,还是在90年代初拍摄的格子形组合的照片。关于她最近制作的格子形组合照片,伊丽莎白·萨斯曼评论说:“格子形的表现方法削弱了单张照片的视觉强度,它强迫观众将形式与情感时分时合,并且穿越表面,领略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全面的整体。作为幻灯展示的呼应,格子形组合照片累积了戈尔丁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存在即是个人生活的总和的观点。”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4:34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人物之二:安妮·莱柏维兹

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1949—)
    安妮·莱柏维兹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的、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她的人像摄影风格某种程度上定义了《滚石》这本杂志的封面,而在八十年代《名利场》创立之初,莱柏维兹又因主编蒂娜·布朗之邀进入时尚摄影领域,如今她已是美国名人当中最具声望、最有号召力的摄影师。

      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用相机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美国浮世绘:她捕捉到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在水门事件后辞去总统职务、飞离白宫的那一刻;她是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1975年全美巡演的随团摄影师;她拍摄的披头士成员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他妻子大野洋子(Yoko Ono)的照片被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评为过去40年间最佳杂志封面照第一名,完美呈现了二人的亲密关系;她让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躺在装满牛奶的浴缸里,只露出四肢和脸颊,让刚出道的乌比名声大振;她跟踪拍摄了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的“世纪大审判”——辛普森案 (Simpson Case);她捕捉了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参加总统竞选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安妮以美国为基地,用她独特的视角,塑造了几乎所有名人的经典形象。在视觉艺术无孔不入的21世纪,她的影响力遍布全球。
    1973年,年轻的安妮成为《滚石》的首席摄影师。
  1977年加盟联系图片社,现居纽约;
  1983年成为《Vanity Fair(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获奖无数,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出版过数本里程碑式的画册,如由苏珊•桑塔格撰文、1999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的《女性》,以及由派蒂.史密斯和罗斯安妮.凯斯撰文的200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的《美国音乐》等。除名人肖像外,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
  2005年,《美国摄影》杂志称其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举办过多个展览,足见其在当今美国摄影史上的超卓地位。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4:02 | 只看该作者
二:风格:飞扬、灵动
    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她们就是将这种本质发扬到极致的女人。她们的视角纯粹干净,她们的内心温暖宁静。为了营求画面特殊的美感,她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她们温和的态度之下柔韧地延展一种强力的坚持,她们或者人淡如菊,或者绚若烟花,她们的作品总是保持着极高的辨识度。

    代表人物之一:川内伦子

摄影师: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
    川内伦子 Rinko Kawauchi 1972年出生在日本的女生。 1993年毕业于Seian Women's College;初出茅庐便以三部曲影集《Utatane《花火》《花子》受世人瞩目,并获得日本权威摄影奖。2004年以Aila摄影作品出名,在美国、日本艺廊展出,前后发表过很多个展,更获得2002年第27回木村伊兵卫写真奖,擅长用6×6的方画幅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川内伦子惯常使用一台Rollei双反,在拍摄时大量运用闪光灯,削减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多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Rinko Kawauch独有的影像风格。

    Rinko Kawauch将女性的敏锐触感凝入胶片,用最温和的方式把生活中她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锁链、水果、天空一一记录下来,杂糅着拍摄时的宁静,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川内伦子将日常生活用柔和地色调细微地表现出来,她的作品意在表现特有的质朴忧郁和韧性,有种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从第一眼就把你牢牢迷住那种,但在连续看过大量她的作品以后,你不会审美疲劳,倒有些意犹未尽。"淡淡的"是她形式操作很重要的一环,这种淡色调下面却藏着意想不到的冲击力,用“低色调高能量”来形容比较合适。

  她的图片就像是"轻薄的假象"透着淡淡迷人的幽雅。因为这层薄雾包藏着"祸心",让人沉溺在轻柔且淡雅的氛围里,而事后上演的,却是一幕幕惊悚的恐怖片。这也只是她较为深层的观察能力。最精彩的部分还在于她成功地展现出了日本两个不同端点的极致文化氛围。
川内伦子语录:

  “我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轻细的低语对我来说如若生命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在涩谷散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边的野花,也许别人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却很中意这种安静的关注。”

  “人们常常说,我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比如,我会长时间观察蚂蚁如何搬运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时候偷窥蜗牛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我的确还保有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3:36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人物之二:玛丽·艾伦·马克

(Mary Ellen Mark1941——)
    玛丽·艾伦·马克,美国著名女摄影家,在其将近30年的摄影生涯中,她四处游历进行摄影创作,出版了大量摄影集,举办摄影展。其摄影故事和人像作品在许多杂志刊登发表,包括《生活》、《纽约时报》、《纽约人》、《滚石》、美国版《时尚》、《伦敦星期日时报》等。
    她被认为是当今国际摄影界最令人尊重和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她拍摄的有关世界多元化的照片已成为纪实摄影的里程碑。其拍摄的为世人熟知的特里萨修女、印度马戏团、孟买妓院的照片,就是其在印度工作多年的结晶。
    1964年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通讯系统学校的摄影新闻专业。大学毕业后,她曾旅行到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意在开阔眼界,锻炼自己,同时寻找成功的机会。回到美国后,马克移居纽约,继续为以前的校友杂志和一些不出名的杂志拍照。一次,当她在为校友杂志拍照时偶然遇上了后来《观察》杂志编辑帕特·卡拜恩,后者使她的作品很快出现在著名的《观察》杂志上。
    然而,马克的成功却是艰难的,尤其是在一次拍摄了海洛因吸毒者的专题后,她对生活在边缘上的小人物益发产生了巨大的同情心,从而在1966年起成为一位自由投稿摄影师,走上了一条数十年不变的社会纪实摄影的旅途。凭着对社会底层的关心和洞察力,35岁的马克在1976年来到了俄勒冈州的精神病院,在其中唯一的女性禁闭室里“禁闭”了36天。尽管这个病室的女性患者是被认为对她们自己以及其他人具有危险性的,但马克全然不顾,终于以被评为年度最佳摄影集的《81号病房》中的87张黑白照片,向社会展现了这些灵魂崩溃者的真实世界。

    接着,在前后历时十年之后,她终于在印度孟买的福克兰路的“红灯街”中完成了又一本影集《福克兰路》,以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等妓女和变性人为知心朋友,通过镜头将人性的悲哀作了最透彻的揭露。 1983年,马克再以一组惊人之作――揭露西雅图和华盛顿沦落街头阴暗角落的青少年的生活报道成为美国每年大约100万流浪青少年的缩影,赢得了年度摄影大奖。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作品最关键的就是进入,其中没有什么秘密。我只是向人们解释我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让我进入。”今天,这位著名的美国女摄影家以其不可思议的胆略和勇气将纪实摄影推上了一个令人目眩的高峰。人们在津津乐道她的成功之作《81号病房》,《福克兰路》以后,又为她在 1991年推出的影集《玛丽·艾伦·马克:25年》中对人类的同情心所感动。影集中不管是拍摄苏丹拖着鼻涕的流浪儿童,在伦敦由政府救济的海洛因吸食者,还是印度的马戏团演员,她从不像一些差劲的摄影师那样滥用那些主题中的怪诞的自然状态,而是将这些主题恐怖的外表推向深的层次。她说这些人生活在边缘上,她想接触他们的爱和情,她希望照片能说出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们的某些东西。马克说:“摄影完完全全地打开了我的人生,因为我能够幸运地看到其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看到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如何生活,富人,穷人,好人,坏人。”
    她在最近出版的一本画册中这样说:“回顾我的美国摄影作品,这是一次漫长而神圣的旅程---这是一次跨世纪的旅程,让我进入了无数人们的生活空间。从极端的贫穷到非常的富有,我作为一个目击者使这个国家显得如此特别。我拍摄了婴儿美丽的庆典以及单身者的生活,从双胞胎的聚会到三K党的集会。我所跨越的历程既有精彩的人物也有令人惊恐的人群。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这就是永远处于难以置信的冒险之中。你可以在这个国家里找到一切,任何在发展中的事情,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穿越美国的旅途,使我作为一个摄影家的目光变得更为清晰。” 然而,在她的人生旅途中,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她看到的是更多的不幸和苦难,镜头中触目惊心的是边缘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大牌明星。也许世界就是这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3:04 | 只看该作者
读照片,识女人

CBSi中国·蜂鸟网[转载]作者:网络 2011年03月07日




    三八妇女节的诞生,与女性开始走入摄影领域,在时间上相差无几。早期的职业女摄影师们与男同行们并肩作战,品尝着初为“大女人”新鲜;到六、七十年代,出现一群离经叛道的“坏女人”;再往后走,女性摄影的风格越来越多元化。照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女人心”呢?
    接下来将为您介绍六位著名的女性摄影家,她们或者属于“大女人”类型,或者属于“小女人”类型,也有的被世人解读为“坏”女人;分类不重要,关键是您从她们的作品里读出了什么。
                             一:作品风格:豪放、写实
    “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她们。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摄影领域,她们既职业又专业,样样都不落在男人后面。通过照片,她们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她们的照片中你能读出坚毅宏大的内心;淡定从容的气魄;悲天悯人的情怀……
    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Margaret Bourke-White,1904—1971)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是20世纪杰出的新闻摄影师,以人道主义的敏感和关怀著称。她的许多报道摄影作品已经成为经典,都是20世纪的摄影坐标。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的一生似乎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摄影只是男人干的事的时候,她却打破了这种看法,成为第一个工业摄影记者,随后不久即崭露头角。1930年,她成了《幸福》杂志的第一个摄影记者。六年后,她为第一期《生活》画报拍摄了封面照片,并为其中的重要文章配了图片。
    怀特的--生充满传奇般的经历。她几番出生入死,执意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在纪录历史的同时,她自己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好莱坞曾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摄制了故事片《救生艇》。
早年岁月
   怀特于1904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庞德布鲁克。她的父亲是个颇有成就的工程师兼发明家;母亲是一位开明的女性。在父母的影响下,怀特从小就对大自然和科学发生兴趣,决心做一个爬行动物学家。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一年级时选修了艺术摄影课程。在大学高年级时,她拍摄了不少出色的校园风光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房产业发达的克里夫兰市,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纷纷雇她拍摄房产广告照片。但怀特的兴趣不在建筑摄影,而在工业摄影。
    随着克里夫兰市工业的发展,怀特终得以从事工业摄影。她经常爬到厂房的平顶上寻找理想的镜头,全然不顾周围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她拍摄的表现奥斯蒂钢铁厂中沸腾翻滚地流动的铁水的照片很为成功。为此,该厂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下她的照片。从此,怀特开始了工业摄影家的生活。
    1929年,《纽约时报》编辑兼发行人H?卢斯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怀特拍摄的照片时大为赞赏,于是邀她来纽约商谈《幸福》杂志创刊事。怀特因感自己在克里夫兰的事业止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不愿意到纽约去工作。她只好与卢斯签订一个年薪为12,000美元的兼职合同。
   《幸福》杂志创刊号主要文章的配图均是由怀特拍摄的。很快,该杂志以优质的纸张、精致的印刷、高质量的图片跻入美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例。
    《幸福》杂志使怀特萤声全美,聘约纷纷而来,其中包括拍摄纽约克里斯雷大厦的聘约。她十分喜欢这座雄伟的建筑物,于是便欣然应聘。1930年,她把工作室搬到该大厦61层的一房间里。此时,她常爬到窗户外,到大厦的排水管上拍摄照片。 排水管状如飞机尾部,仅约七尺,宽约4尺,从大厦的楼顶突兀而出,到上面拍照,时刻有坠落身亡的危险。怀特就是凭着这种献身精神,执着地追求着地所热爱的事业.

天涯浪迹
    1930年,怀特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苏联采访的西方摄影记者。在此之前,苏联从未对任何西方摄影记者开放过。按照规定,苏联政府负责她这次来访的全部费用,但是她必须将所拍的全部照片交给苏联政府审批。此后,她又多次应邀去苏联。她所拍摄的苏联工业照片具有静与力之美。开始,她只对苏联的机器感兴趣,把人物作为陪衬。但在后来的几次苏联之行中,她把焦点对准工人、普通老百姓,拍摄了不少反映农妇、儿童的镜头。
    1936年,怀特偶然了解到,作家卡尔达艾正在寻找一位摄影师拍摄他的纪实性小说《你见过的人》。怀特与卡尔达艾见面交谈后,决定与他一,起到南方去报道那里的佃农的生活。
    1936年,怀特与卢斯签定了一份新的合同,为新创刊的《生活》拍摄图片。她拍摄的表现下班后的大坝工人的照片被选中,作了《生活》创刊号的封面。杂志编辑在序言中写道,怀特的纪录美国第一线生活的照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
    1938年春,怀特又一次与卡尔达文合作,来到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多淄河的南部》第二部。翌年两人结为夫妇。
    1941年春,怀特和卡尔达文带着617磅重的行李,其中600磅是怀特的行李,再次到苏联旅行。怀特带了5架照相机,22个镜头,3,000个闪光泡。当时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大肆轰炸莫斯科,它是唯一留下来外国记者。从她下塌的旅馆的阳台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从那儿,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时的情景。同年9月,他们从莫斯科回国,带回的照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怀特的苏联之行和她为《幸福》杂志以及《生活》所做的出色工作,使她成为颇有名望的摄影家。她以楔而不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杰出的成就成为美国人所崇拜的女性。在1935年的民意测验中,她被列入美国20名著名女性之一;1936年,她又被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二次大战时战火到处燃烧,怀特经常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1942年8月,她到英格兰拍摄美军B-17轰炸小组参战情况。后来又到南非作摄影报道情况。在从北非去南非的途中,她所乘的那艘船被鱼雷击沉,许多人丧身海底。她奋力游上一只救生艇,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获救。1944年,好莱坞电影导演A?希区科克根据她的经历摄制成故事片《救生艇》。
    1944年12月,怀特乘坐美军的B-17轰炸机,用K-20航空摄影机拍摄轰炸纳粹空军基地--奥茹纳机场的情景。战争临近结束时,她到乔治?巴顿将军的部队采访,拍下了许多优秀的照片,其中包括一代名将巴顿将军的那张肖像。
    大战结束后,雄心勃勃的怀特又在寻找新的挑战。1946年3月,她赴局势动荡的印度,并在那里呆了三年,拍下了许多军官、宗教领袖和农民的形象,还纪录了印巴分裂带来的流血事件以及人民忍饥挨饿的惨象。
    怀特在印度期间拍摄的最著名作品是《斋日里的甘地》。甘地不喜欢闪光灯,但他那间小屋实在是暗极了,只有一束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照射进来,而这束阳光又正好对着她的镜头。这样就必须避开这令人讨厌的炫光。怀特与甘地商量许久,甘地最后勉强同意她使用三个灯泡。在这幅作品中,怀特利用柔和的影调表现甘地赤膊纺纱时的情景,把一个恭谦、和善,但坚决抵制英国殖民统治的普普通通的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52年,怀特患了"帕金森"病。但她仍为《生活》杂志工作、1957年以后,她的病情加重了,再也无法从事摄影工作。
    在以后的岁月里,怀特与病魔进行了14年艰苦的搏斗。她先后动了二次脑手术,希望能减轻病症,但效果不理想。她从来不承认失败,她说:"是的,我要尽量客观地去面对事实。但是,我决不向疾病屈服!"在此期间,她完成了一部极为畅销的自传体小说《自画像》同时还继续为《生活》撰写文章。
    l971年8月27日,怀特与世长辞了。无疑,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怀特说:"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所进行的事业,并不是出于偶然……这一切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意愿设计出来的。"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吃力地写道:"一个人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使其一生变得完整……你必须对你所作的事以及你所影响的人负责。在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只有你所做的工作显示出你存在的价值。"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2:02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肖全《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4
      
  近期,著名摄影家肖全在爱普生影艺坊举行了《女人·时间》个人摄影展(展出至7月31日)。


  作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拍摄了当时中国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名人,出版画册《我们这一代》,引起轰动(其中包括顾城、张艺谋、谭盾、崔健等知名人物)。本次展览则集中展示作者在过去30年中拍摄的一些中国著名文化女性的肖像作品,其中包括三毛、杨丽萍、巩俐、毛阿敏、鲁豫、残雪、翟永明,直到最年轻的“超级女声”张靓颖等。观者在欣赏这些杰出女性迷人风采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过去近20年中国社会巨变过程中明星们身上所附着的时间的痕迹,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时间和女人的主题的思考。正如本次影展的策展人、摄影评论家顾铮所说:“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所有展出的照片,都代表着肖全对被拍摄者的特殊问候。  
  本次展览的70幅大小不同的作品由EPSON Stylus Por9800在EPSON高质量光泽照片纸上输出完成。
===============================================================
摄影师感言:     我真的要感谢杨子先生让我把存箱多年的有关女人的照片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局部见光,更要感谢顾铮和瀚涛先生邀请我在上海做这个主题的个人展览。在这段时间里,在这个相对匆忙的准备过程中,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对我手中的有关女人的图片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我现在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我对某个女人的某一幅照片的记忆与描述。这些照片叠在一起,她成了一段历史。我越来越强烈地想展示我与某个女人以及与我相遇的某个女人的一刹那。也许她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哥们儿的女人。可是她撞进我的黑匣子里,成为了我影像档案中的女人。希望我能获取这个展示她们“那一天”的机会和责任。在张荐美妙空灵的音乐声中,我惊奇地发现其实我的这些照片没有好坏之分,我所呈现的是这个女人的某个状态,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一些女人的某个状态。     世界如此之大,我能有幸遇见的女人微乎其微。现在终于可以把我的秘密泄露出来,告诉你,她是我难忘和尊敬的女人了。
===============================================================
肖全:追寻女人的原型
  在这次肖全的摄影展览中,展出了一张他拍摄的他奶奶的照片。据肖全说,这是他最早拍摄的一张照片。而这个展览,这个有着这么多光彩照人的女人照片的肖全摄影个展,这个展览中的所有的照片,都开始于这张照片。
我奶奶邹桂莲,1976成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肖全拍摄了这么多的年轻、美丽、聪慧、性情各异的女人照片,但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苍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却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从这张照片和他的访谈可以知道,他所持有的对于女人的“决定性看法”(恕我在此篡改“决定性瞬间”的说法),其实来自于他从他奶奶身上体会到的人们想象中的与社会所要求的女人的一切优点。而他从他奶奶身上感受到的女性的一切性情与品性,当命运把他与摄影联系在一起时,就被他以摄影的方式,在众多女性身上再次加以确认与再现。他秉持这个对于女性的“决定性的看法”,运用他的过人的敏锐与细腻的感性,攫取只属于他与她们之间可遇不可求的决定性瞬间。而所有这些瞬间的起点,就是他拍摄的他奶奶的这张照片。在他第一次拿起照相机镜头时,就首先向他奶奶贡献上他的爱。这是一种命中注定。这次拍摄就此注定了他从此将要用照相机这个工具,以从他奶奶那里获得的对于女人的理解与尊敬,向无数的女人致敬,示爱。
  苏维埃时代的苏联摄影家亚历山大•罗琴柯,曾经对于当时只用千篇一律的那几张列宁肖像照片来传播一个定型化的列宁形象大为不满。他因此提出就列宁的人格魅力与性格的丰富、深刻与复杂,实在是需要有千万张照片才足以表现之的说法。罗琴柯认为,单凭几张即使是拍摄得非常之好的列宁照片,也有使人们对于列宁的理解狭隘化的危险。因此,他大声呼吁要以千万张列宁照片来丰富人们对于列宁的认识与理解。罗琴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其实是认识到了肖像照片、尤其是好的肖像照片的可怕的局限性。好的肖像照片,它在定格了一个人的某个充满个性的瞬间、绘出一个人的不可多得的性格肖像的同时,也因为那个过于鲜明强烈的形象的原因,尤其是在大众社会大量传播的情况下,使这样的形象既深入人眼与人心,也必然因为“这一个”形象的强大影响而大大限制了对于一个人的进一步的、更全面的理解。他因此主张,对于像列宁这样的公众人物,应该以他一个人的千万张照片来充实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以此来接近一个伟人的丰富人性,打破由几张照片所引起的简单化的垄断式理解。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但确确实实有其正当性。
艾敬
三毛
王安忆
朱哲琴
  肖全的这些女性形象摄影,当然也是以一张或者至多几张的方式来呈现他所接触过的女性。这对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女性,显然有着如罗琴柯所指出的那种局限。然而,情况也许正好与罗琴柯所希望的相反。肖全虽然仍然是以一个女性的一个或者几个形象来定义现实中的特定的“这一个她”。但总起来看,他至今为止的工作,实际上是在以千百个女人的无数个瞬间形象,来追寻、接近、拼凑从他拍摄他奶奶开始的、长存于他心底的有关女人的那个原型。他以拍摄自无数的女人的照片,来探究“女人”一词的具体内涵,给出有关“女人”这个词的形形色色的注脚,来完成一幅有关女性的巨大拼图。他一直在努力完成的,就是这么一个有关女性定义的长期作业。然而,他的照片并不是一味的刻意恭维,而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积极肯定。拍出女性的美丽,并不是他唯一的追求。肖全的摄影,不以美丽论成败。当然,摄影的悖论也同时出现,当他的不以美丽论成败的照片在大大丰富了女人的定义的同时,也更以照片自身的丰富多彩使女人的定义变得更为扑朔迷离。而且照片的数量越多,随着肖全有关女人的定义越趋复杂,随着作为观众的我们通过肖全照片所获得的有关女人的视觉信息越丰富,女性的形象与定义也越来越复杂并不确定起来。肖全用他的镜头编纂起一部抽象而又具体的女性形象词典。这同时既需要时间的帮助,也需要时间的耐心。是时间,帮助他一起慢慢酿造有关女人的醇美形象的视觉佳酿,渐入佳境以至化境。
  肖全的确拍摄了大量曾经的、或者仍然在公共领域与大众视野里活跃的女性与名人,他也因此被人们狭隘地理解为是一个名人、名女人的摄影家。然而,我们仍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发现,就这次展览的主题来说,他的目光所及并非只是著名女性。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目光里,也有街头普通少女的身影闪现在他的镜头前,也有纯情少女与他对视而得的美丽影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肖像摄影,当他面对明星时,是在尽可能地发现明星所具有的普通人特色与明星气质并存的一面。我们会看到,许多明星虽然面对镜头会做出习惯性的配合或者说反应,但是肖全也并不只是对于她们的习惯性配合或反应作出一种被动反应。他一直是在积极地根据他自己的判断来或者确认、或者寻找符合他的摄影美学要求的瞬间、来塑造符合他内心的有关女性的想象与定义的形象。在许多肖全的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许多明星不为人知的常人一面。明星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塑造,而常人虽然也有应付、顺从社会规范的一面,但毕竟因为无需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支付某种社会代价,因此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真性情的流露。而在明星身上,这常人习性与明星气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我们相信,肖全最想要通过摄影获得的,也许就是那些明星性格中的常人因素与明星气质同时闪现的瞬间。而正是以这些常人习性为闪光点,明星才成其为各有特色的明星。肖全的严峻任务是,如何把这些人身上的常人习性与她们的或与生俱来、或后天习得的明星气质与做派经过摄影再次熔汇一炉。而这却需要他以一种并不普通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以独具特色的构思、构图、用光以及与她们的沟通手法,使得这些照片成为了肖全与她们在某个瞬间里的摄影家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成功合作的证明。这些照片证明,这是一个优秀摄影家与一个个女性的天作之合。
================================================================
[背景介绍]:

肖全与《女人·时间》

    肖全,1959年出生,祖籍四川,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1996年出版以80-90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人物为主题的大型摄影集《我们这一代》。

  肖全的摄影经历是从军营里开始的。他多次强调学会观察事物对摄影师的重要。“初学摄影时,有天骑车路过包家巷妇产医院,那天下雪,我一下感到雪和生小孩的医院间的某种联系,我就在那儿,等到一个很戏剧的场面:我看到两个不同境遇的婴儿出来,一个婴儿的父母裹得严严实实,门口停着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他们坐进去,车冒着青烟呜呜开走了;另一个婴儿的父亲推了一辆货三轮,上面放了一张马架椅,产妇坐在椅子上,男人吃力地蹬着三轮把她们接走。两种自降生就开始的不同命运打动了我。那张照片拍得并不好,但作为初学者的我在用自己的感受说话,用心体察人们生活,这是摄影师最重要的。”
  在肖全的镜头里面,除了精英,出现最多的就是女性。这两种类型的人物,都是肖全情有独钟的拍摄对象,而肖全对拍摄后者更有一番心得:“世界太大了,我能有幸碰见的女人微乎其微。她们有意无意被我遇见,闯进了我的黑匣子里面,成为我影像档案里面的人物。所以我就特别想获取一个展示她们的机会和责任。不管她是不是美女,当时就是有那一刹那为她拍照片的冲动。”
  肖全端起相机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女人,这张摄于1975年的照片也出现在影展中间。照片上是肖全的奶奶,老人微笑着身着古式长袍坐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看报。当时,16岁的肖全借了一台国外品牌的相机,虽然完全不懂摄影,但却兴奋得不行,肖全先后拍了自己的奶奶、妈妈和姐姐。肖全说:“是她们从小把我抱大的。我当兵第一个月,六块钱,就寄给我奶奶,我对我奶奶是一个特别感恩的角度。”策展人顾铮认为,“肖全奶奶的这张慈祥与沧桑并存、包容与沉静兼具的照片,是他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所有这一切的女人照片的原型。”
===============================================================
关于《我们这一代》
    翻开摄影集《我们这一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扑面而来。书中被作者所摄取的对象,无一例外地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炙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北岛、顾城、王安忆、王朔、苏童、陈丹青、罗中立、谭盾、崔健、张艺谋、陈凯歌、杨丽萍、巩俐等等二百余位名人列入其中。这实在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摄影集,在真实的画面外,作者肖全近10万字的拍摄记,几乎是对一代人的挣扎与梦想的诠释。画面是简洁而写实的,几乎没有选取每位名人的最佳角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真实世界里的普通人。而作者随手写下的拍摄过程,使他既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在很多时候,也作为一个参与者,直接见证和体验了这代人的生命历程。也正因为此,他所拍的《我们这一代》就天然地摆脱了纯客观的记录。
    在这里,透过作者的镜头和笔,我们感受到一个个“名人”光环背后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正如陈侗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初读之下,肖全那近10万字的絮叨显然有待审慎处理和雕琢。然而,在贴近人物个性和表现瞬间的真实感方面,这种“历史的”同时又极为“现在时”的写作,恰恰表现出比职业作家要大得多的自由度。这一切产生于镜头之外,作为“回忆”却不作为对画面的补充,它是画面本身。作者奉献这些琐细的文字,目的不在于给媒介提供新的传闻。“我们这一代”于其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作者所见到的具体生活情景,而不是奢望。作者生动的描述使得他们不再是“名人”,而是回复到除了其名字被广为传播之外,没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像真实生活里的普通人。
    “我们这一代”中有很多人干着本不属于自己干的事,在上世纪70年代后那些热情高涨的岁月里,每个人都作出了种种努力,有时也患下一些可爱的幼稚病,每一次经历都帮助他们慢慢学会遵从理性规则和承受生存压力,在这本书里,我们更多的体验到,是一代人对生活妥协之后的再一次奋起,每个人的故事里都体现着生命的韧性和张力,以及属于那一代人特有的气质。作者所拍的照片更多地体现出他固有的审美热情。他赋予镜头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经典之作,因此获得了“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赞誉。尽管作者更专注于画面的经营,但他很清楚地知道:他的工作并不是完全为了摄影,而更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为了那些不同岁数的、历经坎坷而又有所作为的、活着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01:01:0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10:02 , Processed in 0.1343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