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安:谁才有资格写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11: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安:谁才有资格写文献综述?

谁才有资格写文献综述?
陈安博士



  我在硕士的时候才开始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研究,以及怎么做研究。之前发现大学里学到的本事基本属于照葫芦画瓢:当遇到一个问题,先去看看别人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最好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有,那太棒了,直接拿来用在我面前的这个问题上,很快也就能够解决了,如果没有,继续找,直到找到一个差不多能够抄抄的做法为止。
  而做研究的的思路则有所不同,一般是面临的问题总有不同于以往问题的地方,而且方法也不见得总是够用的,这样怎么办呢?就得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办法当然可以继续照葫芦画瓢,好的研究者则可能改进方法,使得它适合于自己这个独特的问题;更好的研究者则可以创造方法,使得它除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推广到解决别人的问题;当然,最棒的研究者则要提出一个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然后给出一个新的方法来解决它。研究者在层次上的差距也就在这里了。
  不管怎样,研究的重要一步都是要先看看别人看到类似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做的。这就是文献检索的过程。
  在硕士的一开始我就接受了还算正统的科学训练,在读完自己找来的或者导师推荐的文献之后,导师就会要求就这一个问题或研究方向写一篇综述,此时的综述是对以往学者在某一问题上的研究全貌的一个评述。
  在自己短短10年的研究生涯里,我就写过多篇综述。记得当时写完第一篇综述的时候很兴奋,觉得很象篇论文的架势了,于是,跟导师商量,能不能去投稿啊?
  结果,回答是兜头一盆凉水:不行!
  我是后来才明白为什么不行的,因为当时导师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明白这个道理的原因是在看了很多篇发表在比较好的学术期刊上的综述之后,因为那些综述的作者一般都是某一领域里的大家,在该领域已经做过多年甚至数十年的研究积累,正因为此,看该领域的问题才会比较透彻和全面,对别人的工作才有去评述的资格和能力,如果仅仅是一个该领域的入门者,看了几篇或几十篇论文,并没有在该领域做任何研究工作,尤其是连论文发表都没有,就贸然地去写综述,确实会显得非常可笑。
  在读了综述之后,一般读者会对该领域内的专业问题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认识到当前已经研究到什么地步,还有哪些问题是值得继续研究的。当然,综述里提出的问题可能大多数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有些甚至是大家们穷尽脑细胞依然很难取得进展的,不过,尽管如此,我们总还是能够看到深入这个领域所需要的一些基础和最新进展情况。
  综述的写作风格也有所不同,有的是评述别人所做的工作,而很少提及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做的缘故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好,别不上其他学者,而多是因为综述作者比较谦虚。当然,更多的综述还是会提到自己的工作,毕竟有些东西是不可能完全回避的。
  知道这样的基本事实之后,自己对于写综述就更加战战兢兢起来,到了开始指导研究生的时候,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你说让多读几篇该领域的文章,我读了不少,写了篇综述,您看能不能拿去发表啊?”
  Yesterday Once More!我的回答是“不可以!”然后没有告诉学生原因,而是在这里写个东西来说明一下为什么。


来源: [url]http://www.sciencenet.cn/blog/陈安博士.htm[/url]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1:54:57 | 只看该作者
陈安:试谈参考文献引用——抱来的孩子一定不是自己的

【知道自己算不上什么学者,也许开始作科研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不过,闻道有先后,现在明白也不迟,以此文谈谈自己对于参考文献引用的看法】


=在文章中直接引述别人的话时可以用“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这样的形式,后面不加参考文献,但是这样的情形必须是在这样的话已经广为大家所知的情况下,如果你在文中使用类似这样的话:“张三认为‘人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而这话只在小范围内为少数的人知道,那么,就应该在后面加上参考文献,将这话写成“张三认为‘人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1]”,跟在话后面的那个[1]应该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进行详细说明,它既可以是一本书,又可以是一篇文章,一般情况下,讲演时的话不作为参考文献,只有在正式刊物或出版社发表出来的文章才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吴文俊的一个例子,我在中科院数学所外面的共示栏里看到过他申报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申请书,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说吴文俊证明的某定理现在已经不加引用地被用在了很多教科书中,因为该领域的学生和学者已经认为它应该自然地是一个常识。

=这句话说明,只有观点或者一个定理伟大到大家觉得应该成为常识的时候才不需要再把原始的出处拿出来,这更说明引用参考文献的特别重要,因为成就能伟大到吴文俊先生一样对于我们大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伟大的华罗庚先生有一句话,大意是:一切知识都肯定地可以找到它的源头,所以,使用参考文献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就是在自己胡乱写的一篇文章中把司马迁在《史记》上提到的“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句著名的话当成了《易经》里的话了,而实际上,这话最初来自于更老的一部书《六韬》,所以,如果规范地引用应该是,“司马迁在《史记》上转引过一句《六韬》中提到的话‘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样的错误还是我的一个目前在加拿大的一个朋友指出来的。从这个小例子中可以看到我犯了参考文献引用的两个错误:一是没有搞清楚来源,张冠李戴了,另外一个则是没有去找最初的参考文献,转引的时候也没有进行说明。当然,这只是一篇随笔,不是什么研究论文,不过已经让我觉得很不对了。

=我这么一说,恐怕很多同学会一下子觉得陈老师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引用金庸《天龙八部》了包不同先生的口头语“非也,非也!”老陈绝对不是书呆子,灵活的地方多了,而且这样做也绝对不是书呆子,而是治学的第一个基本要求——严谨,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体现了对知识原创者的尊重,“孩子不是你生的就别不提人家亲生母亲的功劳”。

=事实上,大家如果以后不会发表什么论文,只在自己的单位工作的各类报告中发挥自己写作的才能,不引用是可以谅解的,一旦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拿到公开场合,那么没有引用参考文献而让人误解成自己的观点,在学术上是不道德的行为,“抱来的好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能不加说明地向别人展示他的聪明,因为这聪明与你无关。”

=我写文章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也是被一个学术批评网站新语丝上披露的事情给吓的,不少的科学院院士或者大牌教授被证据确凿地提出来鞭打示众,有的事情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充分引用别人已经发表的论文或书中的观点而已。

=现在很多观点或知识都可以从网上或其他渠道获得,找到它的原始出处确实有困难,不过也应该说明你拿它来的那个地方,换句话说,你至少可以说上一句“我在这里向大家展示的这孩子首先不是我自己生的,而是从国际雕塑公园那边抱来的,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家的孩子?”

=仅以此作为例子来说明参考文献引用的重要性。


来源: [url]http://www.sciencenet.cn/blog/陈安博士.htm[/url]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1:55:42 | 只看该作者
陈安:不能要求科研既“顶天”又“立地”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作科研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所谓“顶天”,就是科研成果在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外国人纷纷引用咱们的论文、咱们的方法论,等等。


笔者听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说,中国数学家有国际影响的有三位,一位是陈省身先生,在微分几何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位是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领域作出原始性创新贡献,是一个新学科方向的创始人;第三位是冯康,创立了有限元方法,完全独立于外国人做出的成果。这些都已经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国际影响,可谓“顶天”。


其他学科里也应该有这样“顶天”的内容,但如果说证明了一个定理就叫“顶天”,那是很可笑的。笔者硕士期间也做了点数学,也证明了几个定理,可连自己都觉得那属于啥都不是,是可以直接进垃圾筐的东西。所以,不是说首创的就是“顶天”的,而是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理论成果才叫“顶天”,创立新的有国际影响学科的则应该站头排。


再说“立地”,好像是指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做的东西有实际效用,可以产生效益,能够转化成生产力。


袁隆平先生的东西可谓“立地”,没有他老人家,全国人民能否吃饱还是个未知数。这叫真功夫,得多少个奖都不在话下,恐怕没人嫉妒。


那么,何为既“顶天”又“立地”呢?


那就是理论上世界第一,且产生了实际效果。再拿袁隆平先生来说吧,有些人尽管承认其实践上的巨大贡献,可仍然觉得科学贡献(“顶天”的部分)还是有所欠缺。


先不去评论袁隆平先生的成就是不是“顶”了“天”,只能说,还是颇有些人认为没有“顶天”的,也就是说,不是全国公认的“顶天”。


上面说的几位数学家的“顶天”,全国数学家应该都不会有异议,是真的“顶天”。那么,这些数学家“立地”了吗?


应该说,他们也立了地,但是,或者这“地”不是他们自己立的,或者他们是靠其他的东西立了“地”,不是自己“顶天”的部分。


笔者对陈省身先生不了解,但感觉他好像没有做应用数学。


冯康先生的有限元是非常非常有用的,现在几乎所有涉及大规模科学计算的东西,都会使用,力学更是如此。但并不是他本人去做了有限元的“立地”工作,而是有更多其他应用学科的人用这一方法去“立地”。


而华罗庚先生呢?他的“立地”靠的是优选法和统筹法这一被称为“双法”的东西,这个东西笔者还是很了解的,首先不是多复变函数的范围,其次,不是他本人创立的,而是早就有的方法,只是由他首次在中国广泛应用到生产实际上。换句话说,他“立地”与“顶天”的成果并不一致。


这些全国、全世界公认的科学家,其实都无法做到同时“顶天”和“立地”,那么,要求众多水平远远低于以上先生的人既“顶天”又“立地”,究竟有多可笑也就可见了。


所以,我们只能要求现有的科研人员或“顶天”或“立地”,这是比较现实的,同时也是很高的要求了。当然,不同学科有自己的“天”和“地”。比如,纯粹理学的东西“天”就高一些,而有些贴近应用的学科则没那么高。比如笔者从事的应急管理,“天”就肯定没法和数学比高低。这样,大家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或去“顶天”,或去“立地”,是比较可行的。


什么?您说笔者做应急管理是不是要奔着“立地”而去?对不起,笔者不去做“立地”的工作,全国做应用的队伍里有太多科研人员了(实际项目很多,钱也多),而笔者就去顶顶“天”试试,尽管我们的“天”也许只有3米4米,但依然需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达到。


(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9-2-24 A1 要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14:24 , Processed in 0.2037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