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求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0 21: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求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曹公奇

    优秀教师成长的道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探求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总还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一、梦想驻扎心底

每个人心中都怀有梦想。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追求,才可能成功;没有梦想,绝对无法成功。所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朱永新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

一个教师,如果想促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如果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想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一个教育教学的梦想。有了教育教学的梦想,对一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才会满怀激情,一切教育教学的工作才富有意义,他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喧哗浮躁的社会里,许多人耻于谈梦想,满足现状,甘于平庸,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当教师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职业。

无论当初是自愿还是无奈,现在,我们既然做了教师,而且目前也没有辞职或转行的打算与行动,就应该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来做。与其平平淡淡混日子,还不如扎扎实实求成长。做老师,就要做好老师;当教师,就要当名教师。

  积极健康的心态,是我们发展和成长的基石。只要我们想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成长为一位优秀教师、一位有的教师,什么时候都不晚。齐白石四十岁才开始学画画,最终成为一代名家;余映潮五十岁才开始上公开课,现在也是誉满全国。所以,我们当教师,就要有教师的梦想。有梦才能充实,有梦才有希望,有梦才有作为,有梦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为了我们的专业成长,让梦想永远驻扎心底!

二、读书涵养人生

刘向(《战国策》、《楚辞》的编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一位教育家:“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的成长史。”

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阅读就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清华附小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必须成为我的生活,我们不要为校长读,不要为新课程读,不要为学生读,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有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

北大著名学者温儒敏先生在《名师成长丛书·总序》中说道:“现在社会心态浮躁,拜金主义流行,大家都没完没了地忙,很难沉下心来读书做事。但教语文是要心境的,语文课人文性最强,教学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讲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窝蜂都在应对现实需要,评级呀,教学检查呀,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事情。当然这些都要应对,谁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但要保持一份清醒,一点距离,免得被动地全部卷进去。”

温儒敏先生说得很实在,我们虽然不能够超越,但要保持一份清醒,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现在,我们的教师当中,许多人除过教参和消遣性的文字,基本不读书,不读经典著作,不读教育理论,不读文学作品,许多人连一本教学方面的专业杂志都没有。一方面可以借口说工作忙碌,事务繁多,没有时间;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种惰性,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规划,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要说忙,教师可能现在没有几个清闲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如何去认识,如何去对待。凡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没有一个不是热爱读书、喜欢钻研的,他们同样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同样整天忙碌,同样被各种各样的繁琐事务所缠身,但他们还是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研究、写作,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因而也越来越更加优秀。著名特级教师董一菲是学校的校长助理,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也还要上课、批改作业,同时还带着徒弟,也常常要外出讲课,按说她的事也是够多够杂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除去期刊报纸,她每年的读书量都在30-50本之间。2010年她读了30多本书,写了30万字的博文。她在《盘点2010年我所读的书》一文中说:“2010年我读的书是近几年最少的一年。”“我作为一个自诩为爱读书的中学语文教师,一年的读书量,没有达到以色列、美国、俄罗斯的人均读书量,怎么说都有点惭愧。”与她相比之下,我们就是惭愧得无地自容了。我们一年能读几本书?能写多少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种浮躁,一种惰性。

  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决定了其理论的高度与厚度。因此,要使自己成长快一些,专业发展走得远一些,不大量读书是绝对不行的。

  那么,优秀教师需要读什么书呢?

  一是教育理论著作。教育理论著作是我们教师立身、发展的基础。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更加更有底气,更富特色;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教育探索,可能都会走许多弯路、甚至错路。

  二是学科专业著作。每个教师的专业不同、学科不同,但都要有本学科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对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有所了解。

  三是社会人文著作。教师读书,仅仅局限于教育及专业范围,其他的诸如政治、哲学、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文学、科学等等,都可以适当有所涉猎,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四是教育专业报刊。除《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教育类报刊,了解当前中国教育的新动态;还要订阅学习教学专业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A刊、B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中旬刊)《语文学习》《语文建设》《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生阅读》等。这些专业杂志,是我们教学、教研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可以了解教研最前沿的动态,了解学科专业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和研究。

  总之,饱读诗书的人,也许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要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饱读诗书才行。

三、上课张扬才华

课堂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最主要条件。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课堂都是主阵地。一个教师,首先要课上得好,有大量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远一些。如果既不是教育专业理论研究者,又是一个从来没有上过讲台,或者本身课就上得很差的人,给教师讲课堂教学要如何如何,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课要上得好,参加各种公开课、观摩课、大赛课,是一条很好的锻炼途径。许多优秀教师都是通过大赛走向成功的。中学语文比如:董一菲、尤立增、邓彤等。我市许多教师也是如此。

教师的专业成长立足于课堂,实现于课堂,成功于课堂。上课可以充分张扬一个老师的才华。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教知识。如果想做一流的教师,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比较新颖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

叶圣陶曾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知能兼备的未来新型人才。

     四、研修沉淀底蕴

我们所说的研修,就是教学研究和进修培训;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进修培训。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我觉得主要是教学研究。
凡是名师,没有一个不是善于研究的。我们许多老师认为,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普通教师无法进行研究。其实,我们一线教师,有大量的教学实践,具有教学研究的丰富宝藏。
我们要不研究或者少研究理论性问题,这我们无法和高校教授们相比,这是我们的弱势;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就是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我们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我们把研究的视角投向自己的教学,基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的资源最丰富,最有优势。要从教学的细节入手,从小问题开始研究,比如:新课的导入,主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质疑兴趣的激发,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训练的有效性探索等等……都可以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才有可能成长为名师。
    有人说:教育实践+理论学习+经验反思=专业成长

五、写作成就理想

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所谓教育写作,就是与自己教育教学有关的写作,而不是其他的写作。

如果说上课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学水平,写作就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有时更高于上课。因为写作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及反思,它来自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是对教育理论的升华,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写作。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送给渴望教师成功的十句话》里曾这样讲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语文界进行了无数次的语文大赛,产生了无数光彩照人的优质课,有了无数个一等奖获得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一等奖的获得者在我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了。为什么?因为比赛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很多年轻教师都是在还没有自己的风格、体会的时候走上讲台的,然后经过大家的无私帮助获得了桂冠。然而在比赛之后,这些年轻教师就很少再钻研教学了也不善于总结写作,所以也就慢慢地‘泯然众人矣’。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所以,他要求教师坚持不懈地写作。只有用最精妙的文字把教学经验记录下来,教师才能逐渐成长。

著名的特级教师李镇西成名后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教师成长,需要写作。他说: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的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老师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李镇西这个名字,李镇西也因为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线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他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教育的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写作为李镇西的教育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们许多教师的写作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完成的,每年的个人工作总结必写,要评职称了,抓紧写写论文积累资料,每学期学生的评语,除此之外好像再无与写作有关的劳动。即使是备课中的教学反思也多数是为了应付检查千篇一律的感想,根本没有做到静下心来,结合理论认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诊断。

也有人想写,却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许多时候有了写作的灵感,可是事后就不知怎样去写下来。其实这还是自己太懒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大师曾告诉青年教师说:“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家来。”

教育写作的范围很广,比如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教育叙事、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问题探讨等等,都是教育写作的范畴。

    开设博客,论坛发帖,微信发布,报刊发表等等,都是教育写作的形式。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45 , Processed in 0.061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