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位台港文学大师的身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7 17:1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位台港文学大师的身影

2016-01-15
来源:良友纪录 作者:良友纪录



摘要
「我写作,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法言出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接受法国《解放报》访谈时这样说。当许多文学家的创作活力趋缓甚或停止,白先勇却活力充沛地不断开拓新领域。

 

 织写人间最美的风景
  由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目宿媒体製作出品的《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2011年首度问世,改写了许多人对「纪录片」的认知,因为不管是就长度或质感来看,根本就是名符其实的文学电影。
  诚如台湾知名的文化评论家杨照所说,《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形式接近纪录片,但手法及影响超越纪录片,让华人世界震惊、感动。
  长期关心台湾文化生态的出品人童子贤,催生了《他们在岛屿写作》,也是重要赞助支持者,被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封为「文化界游侠儿」,他某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引用胡适「永远有红利留存在人间」一语表心志,对他来说,最想看到的,应该是当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走入戏院,在光影流转中,笔耕不缀、努力创作的文学家与读者及观众,共同织写出人间最美的风景。
  制片人廖美立则提到,2011年《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电影第一系列来港放映时,香港的媒体与观众的热烈反应,让她对香港的文化气候,惊艳到以这个现象太「怪异」来形容,也因而牵动第二系列纳入香港重要文学家。
  西西与陈果 童趣对童心
  《他们在岛屿写作二》7部电影,纪录了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西西、也斯、刘以鬯7位台港文学大师的身影。
  西西、也斯、刘以鬯是香港贸发局设立「年度作家」后,前三年的获选者,而现今分别旅居美国及加拿大的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重要的创作阶段及作品都是在台湾完成及发表。
  西西的《我城》由国际知名导演陈果执导,对首度拍摄纪录片的陈果是一大挑战,感受深刻的他说,拍摄纪录片的创作过程灵巧生动,随时应变,花的时间也多,如果没有持续思考探索、忍耐力,很难拍到心目中想要的东西。
  不过,「很幸运我这次拍的是我喜欢的文学,这个主题本身不止是纯粹的精采文字,还有作家本身的人生历练、成长和世界观,最重要是呈现他们下笔之时的社会现状,原来用文字来记忆更是隽永难得的,我特别享受这个学习过程。」
  许多文评家以「童趣」形容西西的文字,而陈果的风格也总带著一种顽童的味道,《我城》片中西西虽是被拍摄的文学家,一个与拍摄团队玩起「躲迷藏」的淘气镜头,让观众都笑了出来。
  《东西(也斯)》
  也斯同意被拍摄时,就跟《东西》(也斯)的导演黄劲辉说,「若你想认识我,就去认识我的朋友,在我的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这句话让黄劲辉跑遍东西南北,《东西》的破题就从瑞士开始,跟朋友谈论文学,服装设计、舞蹈艺术、音乐创作等与诗的跨界合作,在派对中与好友们共同品尝美食......。镜头里的也斯总是笑容可掬,等看完电影走出戏院回味时,细心一点的观众也许会想起,电影开拍时,也斯就已经知道自己生病了,他也知道面对镜头其实就是在纪录自己最后的身影,是在面对死亡,但画面里的也斯完全没有流露出面对死亡的忧虑或恐惧。

  黄劲辉讲起这段,语气里带着一种对生命勇者的敬意,事实上,观众透过镜头已经感染了导演对文学家的想念与深情。

  《1918刘以鬯》

  报界、文坛传奇超过一甲子

  生于1918年的刘以鬯,是近代华人文坛历程的见证人,在香港、星马等地报业更写下不朽传奇,不过这个传奇只在文化圈内流传,他曾经以总编辑身分主持多家报纸,慧眼识英雄地挖掘,并提供有志于文字工作者发表作品的版面平台,像是也斯、西西都曾经是刘以鬯邀稿的对象。

  真正让他的名字广为「圈外」大众熟知,有赖名导王家卫将他的作品《酒徒》、《对倒》,改编为电影《2046》及《花样年华》后,年轻世代读者争相拜读。

  《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

  「我写作,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法言出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接受法国《解放报》访谈时这样说。当许多文学家的创作活力趋缓甚或停止,白先勇却活力充沛地不断开拓新领域,在小说家的身分之外,10年前推动的昆曲风潮如今已蔚然成荫,几乎与《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推出同时,他爬梳现代史接连出版《父亲与民国》、《止痛疗伤:白崇喜将军与二二八》等著作。

  《奼紫嫣红开遍》(白先勇)一片由曾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最佳导演、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的邓勇星执导,面对如此「巨大」的白先勇,邓勇星说,两人第一次会面是一个阴雨的午后,聊到欲罢不能,「老师果然魅力惊人,只要一靠近就可以感觉到强大的磁场,完全无法抵挡」。

  《读中文系的人(林文月)》

  导演水磨功夫让林文月点头拍摄

  对于林文月翻译《源氏物语》的笔力,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仁平道明赞道,「翻译文字本身也堪称是文学作品,这在世界各国其他语言的版本,是看不到的」《读中文系的人(林文月)》拍摄时间将近四年,导演齐怡说,「拍这部片,像是一趟旅行。沿着季节,走过上海、台北、京都、旧金山四个城市。林老师在纸上走,我们小快步亦步亦趋跟随在后。」

  内敛害羞的林文月一向婉拒任何拍摄邀请,齐怡、刘佩怡两位导演以真心诚意,下足水磨儿的工夫终于打动了林文月。也多亏这部电影,许多人看到了林文月丰厚文化底蕴下自然焕发的优雅神态。

  《如歌的行板(痖弦)》

  《如歌的行板》让观众哭红眼

  纪录诗人痖弦的《如歌的行板》获得2015年台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大奖,许多人看完电影出来后,一抬头发现身旁的友人跟自己一样,感动到双眼红肿,甚至有人连看两天,痖弦的开朗、幽默征服所有观众,看完后才发现,这部电影片长其实将近两个半小时,但一路酣畅淋漓地看下来,一点儿也不觉得久。

  而令导演陈怀恩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摄团队与痖弦、作家马森与黄永武共游维多利亚港时,巧遇街头艺人吟唱,「当他们三位安静地聆听,眼神流露岀年少追求文学领域的光芒与深邃。这份感动令我发现,这是我要说的故事的终点!」

《无岸之河(洛夫)》

  诗人洛夫的名作《石室之死亡》,以超写实手法写就,近乎魔幻的表现手法,不仅让诗坛可以讨论近半世纪,更被誉为「诗魔」,导演王婉柔在《无岸之河》(洛夫)一片中,以镜头跟随洛夫重返金门的地下碉堡,要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不妨试着想像朝夕生活期间的心理变化,对诗人的诗作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18 , Processed in 0.0645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