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的风姿(程韶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1: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的风姿(程韶荣)
    踏进课堂,令我忘记尘世的喧嚣,进入陶醉的状态。三尺讲台,何尝不是一个偌大的世界!这世界清一色的年青人,男男女女,充满朝气和活力,每天置身其中,岂不乐哉?

快乐,源自家长的赐予和信任。但是,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我又感觉不轻松:凭什么享受这份难得的快乐,凭什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凭什么产生课堂的高效?

我的课堂教学孜孜以求的是扎实、灵动。

扎实的积累之功。

上课之初,我有两个“保留节目”:

一是站着集体朗诵一首诗或一句名言或精彩的描写片段,学生轮流抄在黑板上,记在笔记本上,最终能背诵、能运用。

二是向学生推荐一篇时文或一部名著,或介绍自己正在读的书和文章(我有阅读摘录本),包括我刚刚买的新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种方式我坚持了多年。

介绍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或一种文体,我总喜欢将它放在中外文学史的大背景下来说明,讲一点带一串,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听课,总要做记录。我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不只是刻板地抄录我的板书,而是要学会随时记下我讲述的有价值的内容,比如我引用的名言、与教材相关的补充资料,记下新收获或疑问等,不让课堂的“精华”流失,又方便复习、巩固。

课外阅读的积累,我抓的是摘录本。学生平时读书、读报、读杂志遇到好词、好句、好段或美文抄录下来,读后的感悟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适当时候,交流互阅。提倡在写作时灵活运用摘录的内容,学生感到有成就感。

写作上的积累,我抓的是日记。我教过的学生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毕业班,都写日记,我会收阅、批改、讲评,让它充分发挥积累素材、积累感情和积累思想的功能,效果没差过。

扎实的文本解读。阅读教学的着力点首先是文本的深入理解,而不是蜻蜓点水。在文本解读时常常给学生示范,哪些是教参的观点,哪些是我个人的理解,包括我对文本、教参的商榷,以打破唯师、唯书的僵化思维模式。我的课堂提问频率比较高,讨论热烈。有时采用问卷式让学生提出五花八门的疑问,然后筛选一些,在课上答疑或讲课时有意强化。我欣赏那些大胆质疑的学生,独立思考的学生。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首届学生(82级)陆兴华同学每学期课外只向我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我不能立马能回答的,是要查阅一些资料才会做出比较满意的答复。我常常表扬她,意在倡导学会思考。

扎实的学法指导。除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等常规环节的学法指导外,我还引导学生自建读写档案,比如每学期的《写作全记录表》,每篇习作须填写篇名、体裁、得分、优点、不足、改进措施等。有了这几项,就能逐步发现自己写作的强项和薄弱点。经过一段时间,会看到转变的进展情况。这份表学生管用,教师也管用,对照表的内容,可以快捷地分析某位同学的得与失。关于学生学习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养成,我写了《培养习惯是洪氏教材入门教学的关键》(《语文之友》1995年24期)《学生自建档案的尝试》(《东台教育报》1993年4期)

课堂,需要山的“沉稳”,也离不了水的“灵动”。

灵动,是我一贯追求的教学境界。在一个班教一学期还罢,最多教一年,如果连续教好几个学期,咋办?真的有时让人产生“黔驴技穷”之感。灵动,是走出这一窘境的绿色通道。我教第一届就是连续三年,接着连续6年任教高三毕业班,最后一届(92级)从高一起教了三学期(因工作调动离开唐中),深感教法的丰富多样太重要了。要不然,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完全掌握了你的“老一套”,那就容易失去新鲜感、陌生感和趣味感,师生双方都会感到倦怠和烦腻。

巧用“道具”。数理化课堂往往有各种各样实验教具,令学生趣味盎然,语文课则不然。我则想方设法也带一点“道具”进课堂,这就是书籍。教某一篇课文,力求找到它所在的原著或这位作家的相关作品,如教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我将收藏的鲁迅的十几本杂文集一下子展示给同学看,产生很强的震撼力;教《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的节选,就把这些原著给学生看;教工具书的使用,将各类常用的工具书(包括《辞海》)重叠起来给学生看,让学生又惊又喜;教巴金的散文,将全套《随想录》带进课堂,让学生对巴金产生敬意。这些“道具”的频频亮相,令学生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书籍外,还会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携带不同的实物。

“拐弯”导入。每一次上课都是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很快就会让学生乏味。我是很讲究“开场白”的。教现代文可能从古代材料入手,教古文可能从外国材料入手。这种“拐弯”的技巧常常产生意外的效果,当然不能“弯弯绕”,占用太多时间就不足取。我时常从有趣的小故事或一个疑问导入,也有较强的吸引力。赠学生以名言是常事。比如1989年新年,我作简短致辞后赠语:“如果你跟得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瑞士名言”此语后来好多学生常常说起。

“魔方”设计。教学设计,大可学一学“魔方”的魔力。走进文本的过程,虽然有一些模式,什么“三步法”“五步法”或其它,我喜欢随文定“步”。比如切入文本,正常从标题、开头顺“流”而下,但有时却从中间“开花”,偶尔“倒吃甘蔗”,从文末的写作时间开始或结尾句开始,别具一格,学生跟着你逛公园,不走回头路,不断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效果就出来了。我曾经写过《阅读教学中的“倒教法”》(《教师报》 1993年11月7日)总结了这一成功的尝试。

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自然是按常规运作,但也有超常规的探索。比如我教《阿Q正传》的两章,就破例花了九个教时,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一次名著阅读之旅,每人都通读了这部中篇小说,并了解了如何读整本书,写了多篇读书笔记。这次“跑野马”式的阅读活动,近似于后来“新课程”所推行的研究性学习。我看到不少同学的读后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非常全面、深刻,多少有一点理论味儿,大感意外。当年的这一尝试,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学校没有对此加以“扼杀”,可见当时的教学环境还是宽松的,允许有一点教学探索。

写作教学的灵动度更大。指导写作当然与阅读联姻,我常常引入时文 ,或新诗,或微型小说,或杂文等等。所以,我的写作课常常以阅读欣赏为铺垫。同样,我的阅读欣赏课,也常常渗透写作指导,二者难分难舍。在写作指导中,也会讲究扎实和灵动的交融。比如一次指导书信写作,对高中生而言或许是“小菜一碟”,其实写信也大有学问。为了备好这节课,我阅读了一本专门介绍书信写作的书,于是,我的指导就出现了学生意想不到的场景:首先介绍一些名家的书信,如鲁迅的“两地书”、《傅雷家书》等,然后介绍书信的历史,再介绍书信的一些趣事,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往届学生给我的书信、明信片和贺卡等实物资料,最后才亮出训练题,让同学们给名人写信,大家一下子又“懵”了。我马上提供了若干地址,学生“得救”了。此次活动真的收到了一批来自作家、学者、明星、编辑等的回信,同学们互相交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像这样经过精心策划的写作课反响往往很理想。

学生喜欢我的写作课或许超过阅读课。我的写作指导常常伴随着示范,我将发表的文章贴于教室墙壁,让他们知道老师也在练笔。有时就在黑板上与学生同时“笔耕”,写“下水文”,那效果更是出奇的好,哪怕有的地方写得不妙,学生也会包容,一笑了之。

学生十分期待我的习作评讲课。他们以当堂得到老师的褒奖为荣。我的批阅总是十分投入,对出彩的文章、精彩的片段都会做上标记,或摘抄下来,以便在课上朗读或传阅。令学生感到意外的是,我常常会在批改中发现一些“黑马”,对此大加赞扬,让他们热血沸腾,下一次怎么也“小”不下来。一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我也乐于送“温暖”,有时会写较长的评语。我也常常为个别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单独出题练笔,使他们慢慢跟上“大部队”。

就是这些灵活多样的写作指导,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就在这时,我的幸福感来了!

让语言“粘”住学生。这是于漪老师的名言。课堂教学的语言也应讲究灵动,时而平直,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我喜欢 “插科打诨”,东台方言甚至唐洋方言俚语、外语、歌曲、戏曲等等,不失时机的穿插,逗得学生前俯后仰,即使上午最后一节课,也让学生忘记了饥饿。

我的课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不尽如人意之处实在太多。课堂语言离标准的普通话还有较大差距,板书未能达到让学生羡慕的程度。知识面还不够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虽重视,但尚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设计还缺乏创意,小打小闹的多,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教法。

我感到,中学语文老师可以不是某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但最好是一个杂家,各方面的知识都懂一点。也许由于当时外出学习借鉴的机会较少,总是埋头“拉车”,进步缓慢。说到底,根子源于缺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追求,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

遗憾多多,何以弥补?或许只能成为一种教训,留给历史去封存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2:21 , Processed in 0.1521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