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认识农村中小学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 13: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基础美术教学是开启学生右半心灵的重要途径:直觉和缄默认知模式。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确实有些教育者,尤其是非艺术学科的教育者,他们对于直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对于直觉抱有轻蔑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最佳且唯一方式就是理智的方式。于是,他们确信,学习的主要训练完全建立在理智之上,而直觉则是视觉和表演艺术,诗歌或音乐所专有的。直觉被认为是一种由遗传和少数人拥有的神秘天赋。因而他们认为直觉很难通过教育获得。于是,便给予了艺术不应有的待遇。
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直觉和理智是两种认识过程,如果说理智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能力。那么,直觉则是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获取能力。前者是现代各种教育中普遍的,而后者在今天却几乎隐匿掉了。古代“作坊式”,师徒授受式的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几乎消失殆尽。“在当代知识理论中,人们将一种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稳性知识’或‘缄默知识’”这种知识大量的存在于美术教学中,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说直觉思维应该同理性思维一样的重要,就像当代理论知识中对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并重一样,美术基础教学能弥补语,数等文化课基础教学在直觉培养上的不足,能加强缄默知识的获取,尤其是美术知识中关于笔墨,笔势,意境等经验技巧及态度,精神和风格的体验。在艺术实践中进行积极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即是直觉认识和缄默认知模式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再回想起过去传统“学徒制”美术教育模式的时候,就应该懂得,辩证地吸取将有益于美术教学改革。
      (四)基础美术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视觉观察,判断,表现和鉴赏等综合能力。
      我们会在发达城市和地区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家长都乐意让自己的孩子进艺术特长班学习。其原因除了是想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外,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受“艺
术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的影响。的确,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美术教

育的教师,我是赞同这一观点的。因为在艺术的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视
觉观察,判断,表现和鉴赏等能力都会得到发展,优秀的艺术教育会使孩子受用一生。诚如前面所言,视觉语言与阅读写作同样重要,孩子们甚至在三者中更乐于选择视觉语言的学习。
        当我们留心观察外国美术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非常相似的反映。“在品质方面,美术活动会显示儿童在这样一些方面进行着学习:认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组织观念和表达情感;有目的的工作;通过试错法独立地解决问题;广泛使用媒体表现环境中的变化;形成审美发现和判断。”尽管对于农村学生来讲,有一些不现实,但大体上是相似的,他们的这种综合能力同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一样,构筑着整个儿童的艺术空间,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益的。因此,有人说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而不是接受意义上的“学会”,信然。
(   五)基础美术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并在大量的教学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促成学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能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综合追求。
不论是以直觉教育和缄默认识模式的实施为目的,还是以“会学”为旨归。我认为基础美术教育都能或多或少地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诸于线条,形体,构图,色彩,材料之美,而且能大量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比如在跨学科美术活动设计中对语言知识的掺入,将发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又如在“幻想与现实的共存“的活动讨论中,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对幻想与现实语境的描述,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基础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良好生理和心理素质的促成是重要的。正确认识美的物体,行为,社会与作品,将有益于学生的道德崇尚和审美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审视标准,是学生美育,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准。比如对现代行为艺术的认识与导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教师的审美和取舍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对美的判断和追求。另外,在美术基础教育中还应强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自然,亲和自然,寻找自然的美,创造美的自然,使学生在身心上都有能得到怡养和放松,让美的创造与表现能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
       论述了这么多,从农村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到现代艺术教育和课程改革
中的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的认知,无疑是为了让人们,尤其是教师和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美术

基础教育要引起更大的重视,投入更多的教学关怀,是极力的引导学生走向全面,走向完善,而不是在“升学压力”的逼迫下将美术,音乐等视为“副课”,任意封杀,这只会违背教育规律,远离现代基础美术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扼杀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其实,经过了综合地分析和最基本的认识后,我们会发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空间真的很大,在这片不算肥沃的土地上,我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基础教学的诸多问题给予思考,同时也期盼更多的有识之士,责任教师能与笔者一起,为着农村孩子的美术追求的实现而上下求索。
                                                                                                                                                王  景
                                                                                                                                             二00二年十一月四日于堰逸轩
参考文献:
1(美)科汉 盖纳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第2版。
2 (英)赫伯?里德著《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5 月第1 版。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第1 版。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修订)》,《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4期。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修订)》,《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3期
6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续),《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5期。
7 郑勤砚 《缄默知识与美术教学》,《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5期。
8 钱初熹《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5期。
2#
发表于 2008-10-1 14:11:47 | 只看该作者

王景仁棣

去年我在[硬笔书法报]上看到你的一篇文章,很喜欢。 打电话到报社问志成,他介绍了你的情况。 欢迎你参与[教师之友]交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4:40:23 | 只看该作者
是哪一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1:40 , Processed in 0.1051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